糖尿病健康教育论文

合集下载

糖尿病健康教育论文综述

糖尿病健康教育论文综述

糖尿病健康教育论文综述
《糖尿病健康教育论文综述》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影响全球范围内数百万人群健康的慢性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控制血糖水平以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已成为管理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探讨了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效果。

研究发现,有效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应包括疾病知识、饮食指导、运动方案、血糖监测、用药管理等内容。

糖尿病患者需要了解疾病的发病原因、病情发展趋势和并发症的危害,以便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

在健康教育方法方面,个性化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以提高患者的学习积极性和行为改变意愿。

此外,社会支持和自我管理技能的培养也是不可或缺的。

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也备受关注。

许多研究表明,通过健康教育,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生活质量和并发症风险都有所改善。

因此,加强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糖尿病健康教育论文综述》通过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对研究者和临床医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
生活质量。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来探讨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最佳实践,为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况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持。

糖尿病论文15篇

糖尿病论文15篇

糖尿病论文15篇糖尿病论文1[1]文江平.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研究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xx,36(18):2711-2713.[2]王娇,张如意,罗金花,等.中老年糖尿病高危人群血脂异常现状调查[J].中国糖尿病杂志,20xx,22(7):606-609.[3]师正坤.郭佳.中国糖尿病风险评估工具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xx,18(20):2368-2372.[4]钱荣立.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J].中国糖尿病杂志,20xx,8(1):5-6.[5]王德志.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诊断及监测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xx,10(10):74-75.[6]毛佳丽,叶山东,洪海鸥.HbA1c筛查和诊断糖尿病的切点探讨[J].中国糖尿病杂志,20xx,20(10):728-731.[7]苏伟,王莉,尚有全.空腹血浆葡萄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糖化血红蛋白筛查糖代谢异常的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xx,21(2):154-156.[8]陆玲钦.糖尿病联络在非糖尿病病区糖尿病护理中的作用[J].糖尿病天地(临床),20xx(03):118-119.[9]步红兵,刘艳艳,尹卫.糖尿病联络护士培训模式及效果[J].护理研究,20xx(35):3293-3294.[10]陆晔,谢雯俊,刘彦.糖尿病联络护士在非糖尿病病区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xx(19):3-5.关于糖尿病的论文参考文献:[1]熊学勤,罗碧霞,郑晓玲,等.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西部医学,20xx,25(7):1095-1097.[2]徐勤容,陈育群,吴丽琴,等.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护理小组提高专科护理质量的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xx,29(1):27-29.[3]黄庆娟,韦翠英,王菊廷,等.糖尿病护理小组实施方法和效果分析[J].广西医学,20xx,34(8):1096-1097.[4]张亚玲.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xx,9(21):231-232.[5]李惠.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xx,30(22):143-143,145.[6]李霞.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xx,14(1):95-96.[7]白羊,章永垒,黄奋飞,等.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系统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xx,13(6):105-108.[8]薛艳艳.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吉林医学,20xx,35(30):6798-6799.[9]朱丽.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糖尿病新世界,20xx,34(15):48.[10]程俊玲,陈俊瑜.糖尿病护理小组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J].吉林医学,20xx,34(17):3482-3483.[11]李德霞,赵淑坤,吕英华,等.糖尿病护理团队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xx,47(11):974-976.关于糖尿病的论文参考文献:[1]张晓丽,赵洪霞.当议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糖尿病护理小组的作用[J].糖尿病新世界,20xx,06(06):174-176.[2]郑媛媛,马秋芳,任艳芳,等.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护理中的作用[J].大家健康(中句版),20xx,8(6):282.[3]吴国玉.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探究[J].现代养生,20xx,30(7):203-203.[4]黄淑华,阳爱芳,张翠娟,等.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xx,04(04):1895-1898.[5]白昆霞,潘桂琼,谭丽君,等.糖尿病护理小组开展专科护理服务实践与效果[J].现代医院,20xx,04(04):94-95.[6]徐勤容,陈育群,吴丽琴,等.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护理小组提高专科护理质量的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xx,29(1):27-29.[7]杜虹,刘凯,陈有信,等.贫血相关视网膜病变[J].中华眼科杂志,20xx,51(10):789.糖尿病论文21资料与方法1.1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基本知识教育基本知识教育主要有:糖尿病的基本知识,运动、药物、饮食、病情的监测、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足部护理的相关指导知识。

糖尿病论文(精品多篇)

糖尿病论文(精品多篇)

糖尿病论文(精品多篇)摘要:目的观察对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老年糖尿病病患采取的护理干预及效果。

方法64例老年糖尿病合并白内障病患为此次研究对象,分别纳入的组别是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每组32例。

比较各组病患护理干预后取得的效果。

结果研究组护理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病患特点和具体情况的综合护理干预更适宜应用在老年糖尿病合并白内障病患的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围术期中。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糖尿病;护理0引言老年糖尿病病患中有一些病患同时伴有白内障,对他们的视力、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不如意。

对于老年糖尿病合并白内障的病患,需要采用手术方式对其白内障进行有效的治疗,以改善这类老年病患的生活质量。

虽然,当前超声乳化术能够被应用在老年糖尿病合并白内障的治疗中,但是毕竟这类病患和单纯白内障病患有所不同,需要对他们同时患有的糖尿病加以充分的考虑,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1]。

此次研究就对比常规护理干预和综合护理干预在行超声乳化治疗的此类病患的围术期中的效果,详细情况介绍如下:1基本资料随机择取近年来于本院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的64例老年糖尿病病患,包括女性病患35例,男性病患29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60岁,入院时空腹血糖均>12.2mmol/L。

分为两组,每组32例,两组病患的基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较。

2护理方法以常规护理方法对对照组病患进行护理干预;以如下综合性护理方法对研究组病患进行护理干预:2.1术前护理2.1.1术前检查术前陪伴病患进行诸如裸眼视力、矫正视力、散瞳后眼底检查等眼科检查,了解病患的晶状体核硬度等,明确病患是否符合超声乳化术的适应证。

加强对病患进行全身检查,尤其加强监测病患的血糖,做好记录,保证病患血糖处于可控范围。

2.1.2眼部准备术前2-3天术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每天7-8次,术前一天0.9%生理盐水冲洗泪道、结膜囊,5%聚维酮碘冲洗结膜囊。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论文3篇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论文3篇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论文3篇第一篇: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探讨1.1对象选择农村老年糖尿病126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59例。

观察组男37例,女30例;年龄(67.8±10.6)岁。

合并脑梗死27例、冠心病19例、高血压病52例,并发酮症酸中毒8例、末梢神经病变13例。

对照组男30例,女29例;年龄(68.7±10.7)岁。

合并脑梗死21例、冠心病15例、高血压病47例,并发酮症酸中毒6例、末梢神经病变11例。

两组在年龄、性别、并发症等方面差异均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均给予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注射及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

对照组给予一般糖尿病知识宣教;观察组由主管医师和责任护士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住院和家庭健康管理措施,并监督患者和家属落实。

(1)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即时实行评估,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定健康宣教内容,采用通俗易懂方式详细讲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及家属糖尿病病因、临床特点、危险因素、症状、体征、并发症、综合治疗方法及健康的行为方式,指导糖尿病患者学会血糖监测方法。

(2)心理干预分析患者心理障碍因素,对已确诊但仍不相信或否认患病的患者,讲解老年糖尿病的诊断依据和方法,协助其正视糖尿病,使其了解糖尿病是一种能够控制的疾病,只要积极治疗,血糖会得到控制。

对精神过于紧张,四处寻医,寻找根治糖尿病特效药的患者,向其系统介绍治疗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切忌盲目投医;对自暴自弃的患者,医护人员要耐心疏导和鼓励,并介绍成功的病例;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的患者,应根据其性格、文化素养及心理状态,给予有针对性的情感支持,树立信心。

(3)饮食指导根据患者体重、劳动强度、饮食习惯等,与患者一起制定饮食计划,计算出一日总热量,合理分配三餐。

责任护士使用食品交换模型,教会患者食品交换方法。

强调低脂肪、低糖、高蛋白、高纤维素食物和控制体重的重要性,提倡食用绿叶蔬菜、豆类、块根类蔬菜及粗谷杂粮和低糖水果。

糖尿病人健康教育论文

糖尿病人健康教育论文

糖尿病人的健康教育【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人的健康教育。

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饮食、卫生、运动等方面进行健康教育。

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增强了患者自我护理功能,增强了自我保健意识。

结论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系统的健康教育,可明显避免患者发生疾病的并发症,患者的经济负担明显改善,也改变了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从而延长寿命。

【关键词】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糖尿病为我国比较高发的疾病,此疾病主要以患者代谢系统出现障碍而致使疾病发生。

现今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饮食习惯发生很大的改变,这也导致此疾病的患者高发。

现今,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约1%-2%,正以每年1%的速度递增。

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态度及对治疗过程的认识,可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满意的效果。

1 方式1.1 医院应定期对所有护士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全面了解各项知识,从而在工作中开展此项工作更加具体,更系统化。

1.2 对患者实施的干预措施应多种形式开展,可通过沟通、文字等形式进行干预,并根据病人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环境等情况进行宣教,再根据病人生理、心理知识的不同需求做相应的调整,内容要求易懂、易记,少而精。

1.3 让患者正确掌握疾病知识和增强保健意识。

2 宣传教育2.1 做好心理护理,因糖尿病不能根治,常造成患者恐惧、焦虑、悲观、不愿意接受治疗等心理,通过给患者讲解糖尿病的知识,解除其的不良心理,告知其疾病的各项相关知识,并应保持平和的心态,解除思想顾虑,使患者接受治疗和主动协助治疗。

2.2 认真做好宣传教育,对糖尿病患者不仅要宣传糖尿病的保健常识,还要教会患者及家属化验尿糖的方法,正确使用血糖仪,使空腹血糖控制在4.4-5.6mmol指标下,患者还应定期对眼底、血脂、肝、肾功进行检查,了解疾病的情况,患者的体重也应保持正常。

2.3 患者的饮食应予以严格的控制,这也是治疗的最主要方法。

2.3.1 患者的食物应注重营养,避免热量过多。

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论文

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论文

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论文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病,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除使用药物外,尚需多方面配合。

糖尿病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论文篇一:【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除使用药物外,尚需多方面配合。

糖尿病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

实践证明,开展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不仅可有效降低高危人群发病率,还可控制糖尿病病人病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减低医疗费用。

【关键词】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343-02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上升趋势[1]。

全面有效地防治糖尿病并非单纯用药物就可以达到的。

实践证明,开展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不仅可有效降低高危人群发病率,还可控制糖尿病病人病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减低医疗费用[2]。

社区健康教育护理工作由于具有深入病人家庭、解决病人实际问题的特点,已成为目前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对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对今后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

一、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必要性随着生产发展、科技进步、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模式现代化以及社会的老龄化,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糖尿病的发病率均在逐年增加。

糖尿病是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日益关注的严重危害公共健康的问题。

在许多国家中已成为致死、致残并造成医疗开支增加的主要原因。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08年调查报告结果表明,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数达9240万,其中农村约4310万,城市约4930万。

我国可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论文

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论文

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论文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影响着全球范围内的数亿人群。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食品选择的深度调整,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这引起了重要的卫生问题。

然而,糖尿病病人可以通过合适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来控制他们的健康状态,从而预防并减少眼病、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病变等并发症,因此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和切实可行性。

本文旨在综述国内外关于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研究的最新进展,并讨论未来该领域可能朝向的发展方向。

首先,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组织全面的教育活动,培养公众的认知、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更好地促进生命健康。

糖尿病患者需要了解有关疾病病因、预防、治疗等的重要知识,以充分控制疾病的发展。

最近,许多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借助互联网、手机平台和社交媒体等新技术,开展网络健康教育,这种基于信息技术的糖尿病教育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与健康教育同样重要的是糖尿病的护理。

护理措施应根据病人的确切情况进行制定,从而以最严谨的方式维护患者的健康。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糖尿病护理模式不断更新和发展。

首要任务是加强糖尿病治疗团队中成员之间的协作,构建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护理团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临床效果。

此外,采用病人教育的方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控制自己的糖尿病,预防并发症。

尽管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在临床治疗中,健康教育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早期控制疾病,减少并发症和医疗费用,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但是,由于糖尿病护理和健康教育的个性化和多样性,不同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流程也不尽相同,这导致糖尿病健康教育和护理研究实际效果仍然不够理想。

因此,未来该领域的研究可能需要以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手段,如自适应技术,来克服这些限制。

总之,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理论的研究对于维护糖尿病患者生命健康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健康教育的推广和护理个性化之间的强耦合关系可以为糖尿病治疗提供不同视角的理解和呈现。

糖尿病人健康教育毕业论文

糖尿病人健康教育毕业论文

糖尿病人健康教育毕业论文
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
摘要: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本论文旨在通过对糖尿病的风险因素、预防措施和管理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相应的健康教育措施,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1. 引言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

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是全球健康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论文将重点探讨糖尿病的风险因素、预防措施和管理方法,旨在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合理的健康教育建议。

2. 糖尿病的风险因素分析
2.1 遗传因素
2.2 饮食习惯
2.3 缺乏运动
2.4 肥胖和体脂分布异常
3. 糖尿病的预防措施
3.1 饮食调控
3.2 合理运动
3.3 控制体重
4. 糖尿病的管理方法
4.1 药物治疗
4.2 血糖监测
4.3 健康生活方式的维护
5.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策略
5.1 专业知识普及
5.2 饮食指导
5.3 运动建议
5.4 心理辅导
6. 结论
通过对糖尿病的风险因素、预防措施和管理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本论文提出了针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策略。

希望这些策略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473-01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播性疾病,成为各国日益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1]。

糖尿病是慢性终生我国已进入老年化社会,所以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在整个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尤为重要。

【关键词】糖尿病社会健康教育
我国已进入老年化社会,所以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在整个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尤为重要,下面就糖尿病健康教育作如下叙述:
1.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疏导:由于糖尿病一旦发生,几乎伴随终生,长期服药给病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所以要让病人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正确对待,从而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有效地治疗糖尿病。

指导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紧张.急躁,保持平和的心理状态。

让病人坚信,糖尿病虽不能根治,但如果控制良好,仍然可以享受正常人生,延年益寿。

2糖尿病基础知识的教育: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代谢性疾病。

它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缺乏和作用缺陷导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疾病,常伴有高血脂.电解质,蛋白质代谢障碍,常导致眼,心脑肾和外周血管的损害。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①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并且随
意血糖≥11.1mmol/l。

②空腹血糖fpg≥7.0mmol/l。

③葡萄糖耐量(ogtt)检查2小时血糖≥11.1mmol/l。

符合上述标准之一的患者,在次日复诊时仍符合三条标准之一者为糖尿病患者[2]。

3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治疗: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病人治疗的基础,是贯穿糖尿病预防与治疗过程的重要措施。

①合理控制总热量每日主食摄入量为200—250 g,占总热量的50%~60%,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5%-20%,脂肪占20%-25%,三餐热量的分配为:1/5、2/5、2/5或1/3、1/3、1/3;②饮食多样化,多食高纤维食物,如粗粮.蔬菜等,最好每天喝一杯牛奶或鲜奶。

③少食多餐,定时定量。

④适当限制钠盐。

⑤戒烟限酒:因为烟碱可以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使血糖升高,而血糖控制不良,使血管收缩,可导致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增高[3]。

饮酒可刺激胰岛素分泌产生一过性的高血糖和随之而来的低血糖,另外饮酒难以控制进食的数量,不利病情的控制。

4糖尿病的运动治疗:运动的原则:个体化,因人而异,保持运动强度,注意安全。

运动量从低开始,循序渐进;时间在饭后1—2
小时尤其早餐后最佳每天30—60分钟。

5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病人经饮食和运动治疗无效后考虑药物治疗。

①双胍类药物以二甲双胍为代表,因它对胃肠道有刺激建议饭后服用,②磺脲类药物以达美康为代表餐前服用,③a-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如拜唐苹、倍欣等,主要用于降低餐后高血糖。

在服用该类药时,必须与每餐的第一口饭同时嚼碎服下。

④胰岛素增
敏剂,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该类药主要通过增强胰岛素作用而降低血糖,作用时间较长,一次服药,降糖作用可以维持24h,因此,每日服药一次,以每日早餐前1min服药效果最好。

⑤胰岛素制剂应尽可能放在2℃~8℃的冷藏柜中储存。

在注射前30min取出,放在常温中使之回暖,这样可避免在注射时有不舒服的感觉。

抽取剂量要准确,要由专科医生调整药物剂量。

4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保持身体清洁,避免损伤,特别注意足部护理,穿宽松透气的衣服,定期检查眼底,防止视网膜病变。

防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

5自我监测:随时掌握病情变化,调整药物用量。

主要包括血糖监测,尿糖监测。

有条件可购置血糖仪进行多点血糖监测。

一般病人每月到医院检查1—2次。

青壮年要求严格理想空腹血糖为4.6—6.1mmol/l,餐后血糖4.4-8.0mmol/l;对于老年人及合并慢性病要适当放宽,空腹7.0-8.0mmol/l,餐后10.0-12.0mmol/l。

讨论:糖尿病教育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医疗开支,同时能够改善代谢控制[3]。

通过这些糖尿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提高自检水平。

作为医护人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在这项工作中做出贡献使每位糖尿病患者拥有一份真正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王竞.齐秀英.李小英.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危险因素探讨[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2):139-141
[2]实用内科学[m]第12版,新陈代谢疾病,人民卫生出版社。

[3]陈家伟.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6,4(2):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