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

合集下载

1g到5g各代技术及标准

1g到5g各代技术及标准

1g到5g各代技术及标准一、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1G是一种模拟制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主要使用频分多址(FDMA)技术。

该系统只能提供语音通话服务,数据传输速率较低。

在标准方面,全球主要采用美国TIA-EIA的IS-95标准。

二、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2G引入了数字技术,提高了信号质量和数据传输速率。

相比1G,2G提供了更广泛的服务,包括语音、短信、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等。

主要采用的无线协议包括TDMA、CDMA和GSM等。

在全球范围内,主要的国际标准包括ETSI的GSM以及IS-95的升级版CDMA ONE等。

三、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3G是宽带无线通信技术,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好的语音质量。

相比2G,3G引入了更先进的调制和编码技术,如OFDM和OFCDN等,使得数据传输更快、更可靠。

主要的国际标准包括WCDMA、CDMA2000和TD-SCDMA等。

四、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4G是更先进的宽带无线通信技术,提供了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好的语音质量。

相比3G,4G引入了更先进的调制方案,如OFDMA,并采用了更先进的信道编码和调制策略。

全球范围内,主要的国际标准包括LTE-A(包括FDD-LTE和TD-LTE)、WiMAX 2.0和HSPA+等。

五、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5G是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延迟和更好的网络连接。

相比4G,5G引入了更先进的网络架构和技术,如大规模MIMO、毫米波通信、网络切片等。

全球范围内,主要的国际标准包括3GPP的5G NR(新无线电)和IMT-2020(5G)等。

六、各代技术的比较从第一代到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也在不断提高。

具体比较如下:1. 语音质量:随着技术的进步,语音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从第一代的模拟信号到第五代的数字信号,语音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2. 数据传输速率:随着数据传输速率的提高,用户可以更快地下载和上传数据,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支持多媒体应用和服务。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有哪几种体制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有哪几种体制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有哪几种网络制式3G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3rd-generation),特指能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一种蜂窝移动通讯技术。

它能够同时传送声音(通话)及数据信息(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等),提供高速数据业务。

3G诞生于2000年5月,它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统一制定的结果,其中包含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 和WiMAX四种不同的制式标准,今天我们要谈论的主要是国内应用的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种制式。

下面分别简要介绍这三种制式标准的含义和应用。

WCDMA是一种由3GPP具体制定的、基于GSM MAP核心网,UTRAN(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为无线接口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它是从码分多址(CDMA)演变而来,从官方看被认为是IMT-2000的直接扩展,与现在市场上通常提供的技术相比,它能够为移动和手提无线设备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

WCDMA采用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DS-CDMA)、频分双工(FDD)方式,码片速率为3.84Mbps。

W-CDMA 能够支持移动/手提设备之间的语音、图象、数据以及视频通信,速率可达2Mb/s (对于局域网而言)或者384Kb/s(对于宽带网而言)。

输入信号先被数字化,然后在一个较宽的频谱范围内以编码的扩频模式进行传输。

窄带CDMA使用的是200KHz宽度的载频,而W-CDMA使用的则是一个5MHz宽度的载频。

目前,WCDMA牌照被划分给中国联通。

CDMA2000,即为CDMA2000 1×EV,是一种3G移动通信标准。

分两个阶段:CDMA2000 1×EV-DO(Data Only),采用话音分离的信道传输数据,和CDMA2000 1×EV-DV(Date and Voice),即数据信道于话音信道合一。

CDMA2000也称为CDMA Multi-Carrier,由美国高通北美公司为主导提出,摩托罗拉、Lucent和後来加入的韩国三星都有参与,韩国现在成为该标准的主导者。

移动通信 第5章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

移动通信 第5章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

图5-1 ITU的3G频谱划分建议
第5章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
FDD
FDD TDD FDD MSS TDD
FDD MSS
(上行) (下行)
(上行) (地对空)
(下行) (空对地)
TDD
30 MHz
30 40
60
30 15
MHz MHz MHz MHz MHz
60
30
MHz MHz
100 MHz
1755 1785 1850 1880 1920
1980 2010 2025 2010 2170 2200 2300
2400
图5-2 中国的3G频谱划分方案
第5章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
5.1.4 3G业务特点与分类
3G开发并提供了新的3G移动增值业务,它们具 备互联网化、媒体化和生活化的特点。3G移动增 值业务中,成熟类的主要有短消息(SMS)、彩 铃、WAP、IVR(互动式语音应答)等业务;成 长类的主要有移动即时通信、移动音乐、MMS (彩信)、移动邮件、移动电子商务、移动位置 服务(LBS)、手机媒体、移动企业应用、手机 游戏、无线上网卡业务跟踪等业务;萌芽类主要 有移动博客、手机电视、一键通(PTT)、移动 数字家庭网络、移动搜索、移动VoIP等业务。
DS-CDMA(5MHz)
FDD
3.84
OVSF 4~512 10ms 15个时隙/帧 卷积码,Turbo码 上行:BIT/SK 下行:QPSK 开环、闭环(1500Hz) RAKE 基站同步或异步
CDMA 2000
TD-SCDMA
成对频带,单向 1.25MHz(CDMA 2000 1x)
/3.75MHz(CDMA 2000 3x )

3gpp gsm标准

3gpp gsm标准

3gpp gsm标准3GPP GSM标准。

3GPP GSM标准是指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中的全球系统移动通信标准(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标准。

GSM是一种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它是全球范围内最为广泛使用的移动通信标准之一。

GSM标准的制定是为了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数字移动通信互通,提供高质量的语音通信、数据传输和漫游服务。

首先,GSM标准的发展历程需要从1982年开始说起。

当时,欧洲各国的运营商开始意识到需要一个统一的数字移动通信标准来取代当时使用的模拟移动通信系统。

于是,欧洲电信标准化组织(ETSI)成立了一个工作组,负责制定这一标准。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合作,GSM标准于1991年正式商用,之后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

其次,GSM标准的核心技术包括TDMA(时分多址)和GMSK(高斯最小频移键控)调制技术。

TDMA技术使得在同一频率上可以同时传输多个用户的信号,从而提高了频谱的利用效率。

而GMSK调制技术则有效地抑制了多径干扰和频率偏移,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覆盖范围。

再次,GSM标准在网络架构上采用了分层的设计思想,包括核心网和无线接入网两部分。

核心网负责处理用户的鉴权、计费、漫游等业务,而无线接入网则负责用户设备与核心网的连接。

这种分层设计使得GSM网络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适应不断增长的用户数量和业务需求。

此外,GSM标准还定义了一系列的接口和协议,以确保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能够互相兼容和互联。

这些接口和协议包括无线接口、核心网接口、业务接口等,为整个移动通信系统的互联互通提供了技术保障。

最后,GSM标准的进化不断推动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从最初的2G技术发展到后来的3G、4G、甚至5G技术,GSM标准一直在不断演进和完善。

如今,GSM网络已经成为了全球移动通信的基础设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和支持。

中国 td-scdma标准

中国 td-scdma标准

TD-SCDMA是中国自主研发的3G移动通信标准。

该标准全称为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DMA(时分同步CDMA),是中国电信行业百年来第一个完整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

TD-SCDMA采用了智能天线、联合检测、接力切换、同步CDMA、可变扩频系统、自适应功率调整等技术,具有系统容量大、频谱利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TD-SCDMA是我国向国际电信联盟提交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并被接纳为国际第三代移动通信三大主流标准之一。

该标准的提出不经过2.5代的中间环节,直接向3G过渡,非常适用于GSM系统向3G升级。

TD-SCDMA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信技术标准,与欧洲WCDMA、美国CDMA2000并称为3G时代主流的移动通信标准。

目前,TD-SCDMA已经进入了标准成熟后的完善阶段,主要在完善HSD-PA、HSUPA和MBMS 等重要特性的标准化工作。

TD-SCDMA标准的长期演进 (LTE)工作也取得了初步成果,两个候选方案的关键参数已经基本确定,相关性能仿真工作已在全面展开。

TD-SCDMA标准的专利数量和质量在不断提高,联盟产业联盟之链在国际标准推进过程中已全面进入标准演进后的产业化和商业化拓展阶段。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中国TD-SCDMA标准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资料或咨询专业人士。

第三代移动通信及其标准介绍

第三代移动通信及其标准介绍

22
智能天线关键技术
多波束形成技术 自适应干扰抑制技术 空时二维的RAKE接收技术 多通道的信道估计和均衡技术
23
3G系统中支持的新技术

软件无线电技术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具有多模、多频段、多用 户的特点,面对多种移动通信标准,采用软件 无线电技术对于复杂的未来移动通信网络中实 现多模、多频率、不间断业务能力方面将发挥 重大作用,如基站可以承载不同的软件来适应 不同的标准,而不用对硬件平台做改动;基站 间可以由软件算法协调,动态地分配信道与容 量,网络负荷可自适应;移动台可以自动检测 接入的信号,以接入不同的网络,且能适应不 同的接续时间要求。
Fixed Access
Fixed Wireless
Mobile Access
28
IP core network
PSTN/ISDN Internet
MN Gateway Router MN
4G RAN
MN: Mobile Network
IP core network
4G RAN WLAN
4G RAN
MT: Mobile Terminal
MT
Gateway
MT
2G、3GRAN
MT
MT
4G Network Structure
29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特点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特点
微蜂窝结构
宽带CDMA技术 调制方式MPSK/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AMC) FDMA/TDMA/CDMA 电路交换到分组交换 从单一媒体(media)到多媒体(Multi-media)

3GPP-TD-SCDMA 1880-1920MHz,2010-2025MHz,2300-2400MHz ,时分双工系统 主要由大唐电信提出,是我国百年通信史上第一次制定的国际标准,拥有 自主知识产权 该系统应用多项先进技术,众多国际厂商均表示支持TD-SCDMA

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

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

1、TD-SCDMA的多址接入方案是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DS-CDMA)和TDMA,码片速率为1.28Mcps,扩频带宽约为1.6MHz,采用不需配对频率的TDD(时分双工)工作方式。

它的下行(前向链路)和上行(反向链路)的信息是在同一载频的不同时隙上进行传送的。

2、TD-SCDMA的基本物理信道特性由频率、码和时隙决定。

其帧结构将10ms的无线帧分成2个5ms子帧,每个子帧中有7个常规时隙和3个特殊时隙。

3、信道的信息速率与符号速率有关,符号速率由1.28Mcps的码速率和扩频因子所决定到上下行的扩频因子在1到16之间,因此各自调制符号速率的变化范围为80.0K 符号/秒~1.28M 符号/秒。

4、TD-SCDMA的三个信道类型:(1)物理信道在物理层定义,物理层受RRC的控制。

(2)传输信道作为物理层向高层提供的服务,它描述的是信息如何在空中接口上传输的。

(3)逻辑信道则是MAC层向上层(RLC)提供的服务,它描述的是传送什么类型的信息。

一、传输信道传输信道分为两类:1、公共信道:通常此类信道上的信息是发送给所有用户或一组用户的,但是在某一时刻,该信道上的信息也可以针对单一用户,这时需要用UE ID进行识别。

公共传输信道有6类:BCH、PCH、FACH、RACH、USCH和DSCH 。

其主要特性如下:1) 广播信道(BCH)广播信道是下行传输信道,用于广播系统和小区的特有信息。

2) 寻呼信道(PCH)寻呼信道是下行传输信道,当系统不知道移动台所在的小区时,用于发送给移动台的控制信息3) 前向接入信道(FACH)前向接入信道(FACH)是下行传输信道,当系统知道移动台所在的小区时,用于发送给移动台的控制信息。

FACH也可以承载一些短的用户信息数据包。

4) 随机接入信道(RACH)随机接入信道是上行传输信道,用于承载来自移动台的控制信息。

RACH也可以承载一些短的用户信息数据包。

5) 上行共享信道(USCH)上行共享信道(USCH)是几个UE共享的上行传输信道,用于承载专用控制数据或业务数据。

第三代移动通信三种标准比较

第三代移动通信三种标准比较

《现代通信系统》结课论文------第三代移动通信主要技术标准对比与分析姓名:班级:学号:任课教师:2010.01.15摘要随着全球3G商用的全面推迟,3G的热度退去,人们开始用更理性、更全面的视角来看待3G。

中国作为全球3G最具有市场潜力的国家,如何选择3G标准将对世界3G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在全球3G推广商用进程中,世界开始把更多的关注和目光投向中国,以期望获得市场先机。

同时作为3G三大标准之一——TD-SCDMA的提出国,中国在TD-SCDMA上将如何作为,也是世界所关注的热点。

本文客观地对当前国际上三种3G标准——WCDMA,CDMA2000和TD-SCDMA进行了对比,提出了适合并有利于我国实际情况的标准选择——TD-SCDMA。

本文首先介绍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三大标准——WCDMA,CDMA2000和TD-SCDMA及其部分优势;第三部分对三种标准进行了对比;第四部分得出结论。

关键词:第三代移动通信、WCDMA、CDMA2000、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主要技术标准对比与分析一、第三代移动通信综述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The Third Generation Mobile System,简称3G)是一种较第一、第二代,包括2.5代移动通信系统更为先进的移动通信系统。

它的最高目标就是使个人终端用户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通过任意方式高质量地实现任何信息的传递。

由于它十分重视个人在通信系统中的自主因素,并突出其在通信系统中的主导地位,因此又被称为未来个人通信系统。

ITU (国际电联)在1996年将3G由原来的FPLMTS正式命名为IMT-2000其含义是3G统一使用2000MHz频段、最高数据传输速率2000kbit/s、并计划于2000年投入使用。

ITU提出的IMT-2000系统分为陆地网和卫星网两大部分,包括寻呼、无绳系统、蜂窝系统和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等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GPP2由美国的TIA、日本ARIB、韩国TTA等组成。无线接 入技术采用CDMA2000 和UWC-136为标准,CDMA2000这 一技术在很大程度上采用了美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通公司的专利。核心网 采用ANSI/IS-41。
(1)WCDMA:即Wideband CDMA,也称为 CDMA Direct Spread。其支持者主要是以GSM系 统为主的欧洲厂商,日本公司也或多或少参与其
IMT-2000
UMTS-WCDMA 98.12成立
GSM核心网 WCDMA RTT
3GPP
3GPP2
CDMA2000 99.1成立
ANSI-41核心网 CDMA2000 RTT
欧洲
ETSI
北美
T1P1
TIA
CWTS 亚太
TTA
ARIB TTC
图9.3 3G标准化组织
3GPP成立于1998年12月,由欧洲的ETSI、日本的ARIB、 韩国的TTA和美国的T1P1等组成。采用欧洲和日本的 WCDMA技术,构筑新的无线接入网络,在核心交换侧则 在现有的GSM移动交换网络基础上平滑演进,提供更加多 样化的业务。UTRA(Universal Tetrestrial Radio Access) 为无线接口的标准。
WCDMA)。WCDMA成为以UMTS/IMT-2000为目标的成熟的 新技术。其能够满足ITU所列出的所有要求,提供非常有效的 高速数据,以及具有高质量的语音和图像业务。
2.IS-95向CDMA2000的演进策略 IS-95向CDMA2000的演进策略如图9.6所示。
图9.6 IS-95向CDMA2000的演进策略
(3)TD-SCDMA:该标准是由中国独自制定的3G 标准,1999年6月29日,中国原邮电部电信科学 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向ITU提出。该标准将智 能无线、同步CDMA和软件无线电等当今国际领先 技术融于其中,在频谱利用率、对业务支持具有 灵活性、频率灵活性及成本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另外,由于中国国内的庞大的市场,该标准受到 各大主要电信设备厂商的重视,全球一半以上的 设备厂商都宣布可以支持TD-SCDMA标准。
9.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简介 9.1.1 概述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以提供移动环境下的多媒体业务和宽带 数据业务为主,是宽带数字系统,采用码分多址或时分多址, 数据传输速率可达2 Mbps,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必将对人类 社会的生活方式带来深远的影响。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如图9.1所示。
图9.1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
图9.4 3G演进图
1.GSM向WCDMA的演进策略 GSM向WCDMA的演进策略如图9.5所示。 GSM向WCDMA的演进策略应是:目前的GSM→HSCSD(高速电 路交换数据,速率14.4~64kbps)→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速率144kbps)→IMT-2000 WCDMA。
图9.5 GSM向WCDMA的演进策略
第9章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内容提要】 本章将首先介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特点、演进策略、 系统网络结构、功能结构模型和关键技术,然后重点介绍 W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功能模型、接口和网络解决方 案;随后简要介绍TD-SCDMA和CDMA2000 1X EV-DO移动通 信系统标准、技术特点,最后对WCDMA、TD-SCDMA和 CDMA2000 1X三种3G主流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
中,包括欧美的爱立信、阿尔卡特、诺基亚、朗 讯(Lucent)、北电,以及日本的NTT、富士通、 夏普等厂商。这套系统能够架设在现有的GSM网 络上,对于系统提供商而言可以较轻易地过渡, 而GSM系统相当普及的亚洲对这套新技术的接受 度预料会相当高。因此WCDMA具有先天的市场优 势。
(2)CDMA 2000:CDMA 2000也称为CDMA Multi-Carrier,由美国高通公司为主导提出,摩托 罗拉、Lucent和后来加入的韩国三星都有参与, 韩国现在成为该标准的主导者。这套系统是从窄 频CDMA One数字标准衍生出来的,可以从原有 的CDMA One结构直接升级到3G,建设成本低廉。 但目前使用CDMA的地区只有日本、韩国和北美地 区,所以CDMA2000的支持者不如WCDMA多。不 过CDMA 2000的研发技术却是目前各标准中进度 最快的,许多3G手机已经率先面世。
9.1.2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 1.概述 1999年10月份ITU在赫尔辛基举行的会议确定了5种标准方案, 如图9.2所示。
图9.2 IMT-2000确定的五种方案
2.标准组织 3G的标准化工作由3GPP(3th Generation Partner Project,第 三代伙伴关系计划)和3GPP2两个标准化组织推动和实施,如 图9.3所示。
(2)通用分组交换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的主要优点如下:
标准的无线分组交换Internet/Intranet接入。 可变的数据传输速率峰值。 按实际数据量计费,用户可能全天在线而只付实际传输数
据量的费用。
现有业务的使用性以及新的应用。 无线接口上打包,优化无线资源共享。 网络构成的分组交换技术,优化网络资源共享。 可延伸到未来无线协议的能力。 (3)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 Access,
3.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高速率。 (2)多媒体化。 (3)全球性。 (4)综合化。 (5)平滑过渡和演进。 (6)业务终端具有多样化的特征。 (7)智能化。
(8)个人化。
9.1.3 3G演进策略 3GPP和3GPP2制定的演进策略总体上都是渐进式的,如图9.4 所示。 保证现有投资和运营商利益。 有利于现有技术的平滑过渡。
从IS-95A(速率9.6/14.4kbps)→IS-95B(速率 115.2kbps)→CDMA2000 1X,CDMA2000 1X能提供更大 容量和高速数据传输速率(144kbps),支持突发模式并 增加新的补充信道,先进的MAC提供改进的QoS保证。采 用增强技术后的CDMA2000 1X EV可以提供更高的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