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材(课本)问题答案
人教版新课标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全册课本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新课标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全册课本习题参考答案P3.动脑筋提示: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背景、歌曲的旋律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际国内形势来思考。
例:《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4月,是为抗日救亡运动、激发人民群众抗日斗志、鼓舞人民英勇抗战而作。
音乐充满了激情富于感召力,象征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曾长时间激励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志。
新中国成立后,在外有帝国主义国家孤立、封锁,内有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任重道远的形势下,这首歌仍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因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以它为国歌。
P5活动与探究1.提示:从中国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获得民族独立,从人民政治地位、经济文化生活水平将不断提高,国家实力将不断增强等方面来理解。
例: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里,中国不断遭到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
中国人民在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反动政府的压迫和剥削下,被迫接受了被奴役的命运。
新中国的成立,必将使中国人民摆脱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获得民族独立和解放,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文化生活水平都将得到不断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
2.提示:左边是阿沛·阿旺晋美,右边是十世班禅。
P8.动脑筋提示:(1)课文中已经给了明确答案,就是中国人民必须对美国的侵略加以制止。
中国应该出兵援助,应该保家卫国。
对这个问题的探究应该使学生树立保家卫国、振兴民族的自信心。
(2)对这个问题的探究还应该使学生明白出兵不出兵是和国家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例:不能。
他们说的都对。
男孩和女孩都认识到了抗美援朝的重要性。
新中国成立后,美帝国主义采取了一系列扼杀新生的共和国政权的举措,我们有义务去援助同我们友好的、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弱小的邻国,我们更要严厉阻止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扼杀和践踏,抗美援朝不仅是为了援助朝鲜,更是保家卫国,“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失极大”,因此中国人民志愿军必须出兵。
P10.动脑筋提示:(1)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2)志愿军战士为保家卫国、支援朝鲜,赴朝作战,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许多战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保卫了国家,也为国家为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02课 抗美援朝》教案【含板书及反思】

第2课抗美援朝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知道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掌握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通过阅读课本第10页《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3次战役示意图》,知道志愿军入朝路线、三次战役的推进情况及“三八线”的位置,培养读图、识图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本、地图及网上查询,获取有效信息,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总结思考历史问题的方法;通过原始资料再现、了解史实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掌握获取历史信息的有效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原因,培养学生不畏强权、敢于挺身与侵略者斗争的优秀品质。
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抗美援朝的基本信息;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教学难点:面对朝鲜半岛燃起的战火,中国为什么要出兵。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战歌,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
今天,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去重温当时志愿军战士的英勇、豪迈,能打仗、打胜仗的钢铁意志和坚强信念。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2课《抗美援朝》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1.史料解读:材料: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立即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在中国和苏联没有代表出席的情况下,通过了“谴责北朝鲜侵略”和“紧急制裁”两个决议。
7月7日,美国又操纵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其组成所谓“联合国军”,对朝鲜进行大规模侵略战争。
2.教师提问:根据课本,结合材料,说说中国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
提示: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3.教师提问:在美军介入朝鲜战争后,朝鲜内战局势急转直下,中国政府作出了怎样的决定?提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钢铁长城学案(含答案)

2019-2019学年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钢铁长城(含答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军的建立与发展基本情况;知道导弹部队的组建;导弹部队的装备;导弹的作战企图;以及当前我军的重大改革内容•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比较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中国军队、国防力量的强大,反映了国家和民族的日益强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从而使学生树立起为中国的国防建设贡献自己力量的历史责任感。
•学习重点:•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当前我国国防建设的新动向。
•学习难点:•理解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联系•理解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学习过程:自学提纲:1、教师展示学生自学成果:(用投影仪或提问学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1')2、学生巩固基础:明确上述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4')3、基础巩固题。
(7')针对基础提纲提问,并适当拓展。
1)、新中国第一支海军是:2)、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三支舰队:3)、20世纪70年代海军装备建设的两项突出成就:4)、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是:5)、人民空军成立的时间:6)、第二炮兵部队组建的时间:7)、我国目前装备的主要导弹:8)、2019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召开的地点:9)、2019年成立的的五大战区是:10)、中国人民解放军组建的五大军种是:11)、国防和军队建设形成的新格局是:4、师生共同探究(12')(1)请同学们把本小组内部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下面,请其他小组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
(2')(2)师生共同探究下列问题:(10')根据本课所学的内容,来说一说“钢铁长城”的含义?由新中国的“钢铁长城”,你能得到哪些的认识?五、〔课堂小结〕:六、〔当堂检测〕:请快速完成下列问题。
八年级下册历史课本课后答案(13-21课).doc

八年级下册历史课本课后答案(13-21课)第13课动脑筋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什么?提示:教材上两个学生的回答都对,它们是两个有利因素或内在因素。
回答这一问题,还可以从党和政府对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方面去分析。
活动与探究议一议:结合学过的知识,再查阅资料,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答:(1)230年吴国孙权派将军卫温等,率领一万多名官兵,乘海船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夷洲。
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吴国的丹阳太守根据将士的见闻,写了《临海水土志》,介绍台湾的地理、风俗、民情。
(2)隋炀帝三次派人到达流求。
(3)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隶属福建省。
(4)1624年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
(5)1661-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并在台湾设置府县,加强管理。
(6)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
(7)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8)19世纪60年代(1687年)美国军队在琅阝桥登陆。
入侵台湾。
19世纪70年代(1871年)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侵台失败,向中国勒索白银50万两作为撤军的条件。
(9)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国进攻台湾,台湾军民(刘铭传)奋勇抗击。
(10)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11)1943年中、美、英三国在开罗共同发表《开罗宣言》,规定日本强占的中国领土全部归还给中国。
(12)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被日本殖民统治50年之久的台湾回归祖国。
(13)1949年,国民党残余势力逃往台湾后,也从未放弃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立场。
(14)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国政府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5)1987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16)1993年汪辜会谈。
(17)1995年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八年级下册历史课本课后答案(13-21课).doc

八年级下册历史课本课后答案(13-21课)第13课动脑筋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什么?提示:教材上两个学生的回答都对,它们是两个有利因素或内在因素。
回答这一问题,还可以从党和政府对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方面去分析。
活动与探究议一议:结合学过的知识,再查阅资料,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答:(1)230年吴国孙权派将军卫温等,率领一万多名官兵,乘海船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夷洲。
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吴国的丹阳太守根据将士的见闻,写了《临海水土志》,介绍台湾的地理、风俗、民情。
(2)隋炀帝三次派人到达流求。
(3)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隶属福建省。
(4)1624年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
(5)1661-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并在台湾设置府县,加强管理。
(6)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
(7)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8)19世纪60年代(1687年)美国军队在琅阝桥登陆。
入侵台湾。
19世纪70年代(1871年)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侵台失败,向中国勒索白银50万两作为撤军的条件。
(9)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国进攻台湾,台湾军民(刘铭传)奋勇抗击。
(10)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11)1943年中、美、英三国在开罗共同发表《开罗宣言》,规定日本强占的中国领土全部归还给中国。
(12)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被日本殖民统治50年之久的台湾回归祖国。
(13)1949年,国民党残余势力逃往台湾后,也从未放弃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立场。
(14)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国政府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5)1987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16)1993年汪辜会谈。
(17)1995年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全册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全册,含答案)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学习目标】1.知道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3.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4.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史实【学习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学习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年月在召开。
2.大会的内容: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的作用;②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决定改北平为_________作为首都,以为代国歌,以___________为国旗,采用_______纪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
推翻了、封建主义和的统治。
中国真正成为的国家,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的力量。
4. 年,西藏和平解放。
至此,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二、合作探究1.阅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想一想“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的含义是什么。
2.如何理解“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三、练习巩固1.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④采用公元纪年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2.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3.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表述不正确的是()A.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B.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C.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D.新中国的成立表明全国所有地区全部解放4.中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是()A.西藏地区和平解放B.香港、澳门回归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5.请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八年级历史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1课P1:国旗的寓意有哪些?你能讲讲吗?国旗由红色旗面和五颗黄色五角星组成,一星较大,四星较小,环拱于大星之右,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
红色象征着革命,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代表全国人民,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
而星的颜色用黄色则象征着在红色土地上显示出的光明。
P4看了开国大典的几幅插图,联想到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你有哪些感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的结束,中国人民此次站起来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成为推动世界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我们青少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繁荣富强的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P6:见课本P4P6:3,①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民族政策;②人民解放军的军事配合;③十四世达赖主动接受中央人民政府和平解放西藏的号召;④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西藏代表和李维汉为首席的中央代表的共同努力。
第2课P8:中国如果不派遣志愿军人朝作战,将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①对中国来说,唇亡齿寒,侵略者的战火将蔓延到中国大地上,新生的人民政权将受到严重威胁,中国人民有可能重新回到屈辱和痛苦的昨天。
②对国际社会主义力量来说,朝鲜如果被颠覆,社会主义力量将受到严重损伤。
P10:彭德怀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结合你所学过的中国近代史,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近代史上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中国屡战屡败和饱受屈辱的历史,从而理解和认识到彭德怀讲话的意义:①过去清政府等反动政府腐败无能,软弱可欺,不敢面对强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权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毫不妥协,敢于斗争。
②旧中国军队士气低落,战斗力弱,而中国人民志愿军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和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精神。
P11: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2017部编版)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当堂达标题(含答案)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当堂达标题【基础达标】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的改革首先开始于( )A.农村 B.中小城市 C.大城市 D.国有企业2.河北省一位普通农民从1959年开始到现在,坚持每天写日记,用自己亲身体验,记录了生活的点点滴滴,见证了半个世纪农村的历史。
其中1983年8月23日是这样记的:“今早开会,下午分田。
”对他日记中所记内容的理解符合当时史实的是( )A.此次“分田”废除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B.此次“分田”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C.“分田”后农民对土地有所有权,可以随意转让或买卖D.“分田”后农民对土地有使用权,可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3.右图反映了1978年以来我国农民家庭人均收入的变化情况。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开展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掀起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下列有关其产生的积极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②农民生产极积极性大大提高③农村生产力大解放④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有很大提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②③5.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改革成效显著,其产生的深远影响在今天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
该影响应该是( )A.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B.废除旧体制C.农村向着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D.使农民收入大大增加6.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 )①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②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7.关于右图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B.缩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C.实行按劳分配的单一分配制度D.逐步把大中型企业转化为小型企业8.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到,“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2课 抗美援朝
P9 材料硏读 结合这段文字,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 援朝的必要性。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出兵干 涉,越过“三八线",迅速向中朝 边境推进。美国派第七舰队侵入 台湾海峡,派飞机轰炸我国东北 边境城市,威胁中国的安全。在 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作出抗美援 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练习题目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练习题目答案
说明:■课文中思考练习、材料分析答案 ■课后练习答案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
P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哪些准备?
(1)制定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华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中央 人民政府委员会;确定了代国歌、国旗、 首都、纪年方法;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 碑。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 终于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实现 了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可以按照自 己的意志去建设国家。中国历史从此开辟 了一个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