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穴治病:一用就灵的点穴治病术

合集下载

『穴位疗法』点穴疗法大全

『穴位疗法』点穴疗法大全

『穴位疗法』点穴疗法大全肺经:天府:鼻尖触手臂处。

治疗过敏性鼻炎。

尺泽:肘横纹外侧。

补肾。

治高血压、哮喘。

孔最:腕横纹上七寸。

治鼻出血,治痔疮的要穴,对感冒汗不出可起到发汗的作用。

治急性咳鏉、急性咽喉痛列缺:合谷相对食指下的凹陷处。

治疗小儿遗尿,偏头痛,外感风寒引起的偏头痛。

头项寻列缺经渠:铙骨头叫铙骨茎突,顶着它往外推。

治疗咳鏉的要穴,不管是虚寒引起的还是肺热引起的。

太渊:用大指关节往下咯它,或者来回挫搓。

(在大拇指下)肺经的原穴,大补穴,补气。

脉之会穴,可治静脉曲张。

鱼际:治疗咳鏉,喘促,心中烦热,小儿疳积。

少商:大拇指甲外侧,治疗咽喉痛的要穴,用三棱针轻轻点刺挤出一滴血来,就会感到嗓子轻松了。

大肠经:功效:1.有效防止皮肤病,刮痧大肠经可治痘疹和湿疹。

2.可帮助人体增强阳气或把多余火气去掉。

3.有很强的通便效果。

推二、三间到商阳通便。

商阳:食指指甲内侧,调节便秘,要用指甲掐它。

合谷:强壮穴,可以止痛,如面部的疼痛,牙痛等。

温溜:在合谷之上。

有补阳气的作用,体质虚寒的人可以艾灸。

也可用刮痧法泄火。

按揉此穴可治痘初起。

曲池:曲手臂时肘横纹的端点处。

降血压,治皮肤病,通便。

是一个排毒的穴位,要经常柔一揉。

肩隃:手臂伸直肩膀凹陷处。

是人体最容易受风寒的穴位,防止进风寒,睡觉时穿上短袖。

迎香:鼻翼旁。

通鼻窍的功效,治鼻炎,闻不到气味,鼻出血。

经常按摩点揉。

胃经:功效:胃为后天之本,四白:在眼袋下。

治眼袋,黑眼圈,给眼供血。

敲打胃经可美容。

天枢:肚脐旁开两寸,治疗大肠功能不好,腹泻便秘双向调节。

梁丘:膝盖上两寸最敏感的位置。

点按治急性胃痛。

足三里:膝眼下三寸旁开一横指。

是一个非常好的强壮穴,长寿穴。

治疗慢性胃痛,增强免疫力,补益人体虚弱。

也是一个胃肠的消气穴。

小贴士:肠胃先揉左腿,肝胆经先从右边揉。

上巨墟:足三里下三横指。

治疗大肠疾患。

下巨墟:再往下三横指。

治疗小肠疾患,小腹痛。

丰隆:外踝尖上八寸旁开一指。

点穴复位手法

点穴复位手法

点穴复位手法点穴复位手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身体的功能,以实现病症的缓解和康复。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用的点穴复位手法,供大家参考。

一、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当拇指和食指合拢时,位于虎口的凹陷处。

合谷穴被认为是全身穴位之首,具有调和全身气血、缓解疼痛的作用。

操作方法:用食指和大拇指捏住合谷穴,以适度的力度轻轻按压,每次约持续1-2分钟。

按压时顺时针和逆时针轻轻转动手指,增加刺激效果。

二、太渊穴太渊穴位于足底,当人从足跟向前推进四个指节时,位于第二个指节凹陷处。

太渊穴具有消散热毒、镇痛止痒的作用。

操作方法:用拇指或中指按压太渊穴,以适度的力度稳定按压,每次持续1-2分钟。

可以用旋转、上下推、左右推的方式,增加刺激效果。

三、地机穴地机穴位于小腿,当腿部伸直时,外踝尖时往前方约四横指的位置。

地机穴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作用。

操作方法:用拇指或中指按压地机穴,以适度的力度稳定按压,每次持续1-2分钟。

可以用旋转、上下推、左右推的方式,增加刺激效果。

四、风池穴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当头部稍仰时,位于两侧颈椎大椎骨外侧的凹陷处。

风池穴具有舒肩颈、活血化瘀的作用。

操作方法:用食指和中指按压风池穴,以适度的力度稳定按压,每次持续1-2分钟。

可以用旋转、上下推、左右推的方式,增加刺激效果。

五、百会穴百会穴位于头部顶部,当头发向后梳理,位于正中线的最高处。

百会穴具有舒肩颈、头晕眩晕的作用。

操作方法:用食指和中指按压百会穴,以适度的力度稳定按压,每次持续1-2分钟。

可以用旋转、上下推、左右推的方式,增加刺激效果。

请注意,点穴复位手法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穴位和方法,并且避免过度用力造成不适。

如果您有严重的疾病或者不确定的情况,建议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以上介绍的点穴复位手法是简单易学且基本安全的,但仍然建议在尝试之前先向医生咨询,以确保您的安全和健康。

参考文献无。

脏腑点穴整体疗法操作方法

脏腑点穴整体疗法操作方法

脏腑点穴整体疗法操作方法
脏腑点穴整体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刺激人体经络上的特定穴位,调整和平衡人体脏腑功能,促进身体健康。

下面是脏腑点穴整体疗法的操作方法:
1.准备工作: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进行疗法。

同时,确保自己的手部清洁,指甲修剪整齐。

2.了解穴位:在进行脏腑点穴整体疗法前,要先了解每个穴位的具体位置和功能。

可通过学习相关的中医书籍或向专业的中医师傅咨询。

3.确认穴位: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脏腑穴位进行刺激。

可以按照经络走向或具体疾病选择特定的穴位。

4.调整呼吸:在操作前,先闭上眼睛,轻松舒展身体,调整呼吸,缓解紧张情绪。

5.按压穴位:用拇指、食指或中指等力度适中的手指,用脏腑穴位上下左右的方式进行按压,用力要均匀、适中,以不引起疼痛或过度紧张为宜。

持续按压一段时间,一般为3-5分钟。

6.循序渐进:按压穴位时,可以自上而下、自左到右、由浅入深的方式进行,渐渐加深力度,同时观察身体反应和感觉变化。

7.适时休息:按压一定时间后,可以适时休息一会儿,用双手揉搓,让气血流通,缓解疲劳。

8.注意事项: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自身感觉,遵循舒适度原则,避免过度用力或刺激。

如果有明显不适,应该及时停止。

需要注意的是,脏腑点穴整体疗法要求运用中医的理论和技巧,并结合具体的疾病和个体条件进行操作,因此建议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点穴按摩手法的原理

点穴按摩手法的原理

点穴按摩手法的原理点穴按摩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流动、改善身体健康。

它的原理基于中医的经络学说和穴位学说,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一种载气、传气、运气的通道,经络与脏腑组织、肌肉骨骼有着密切的联系。

点穴按摩通过刺激穴位,改善经络的通畅,调整气血的流动,从而达到改善身体健康的目的。

人体在生理上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经络、脏腑、筋骨、气血等多个方面。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经络是血管和神经的综合体,不仅仅是输送气血和传递神经信息的通道,还是调节和协调全身生理活动的重要部分。

经络与脏腑组织、肌肉骨骼有着密切的联系,经络的畅通与否对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当人体经络出现阻滞时,不仅会导致疼痛、不适等症状,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疾病。

中医学认为,人体经络的畅通与气血的运行密切相关。

气血的运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情绪、饮食、环境、气候等。

而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当经络通畅时,气血可以自由流动,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当经络阻滞时,气血运行受到干扰,易导致疼痛、疾病等不良反应。

点穴按摩的原理就是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的运行,改善经络的通畅。

中医学将人体的穴位分为多个经络和穴位组,每个穴位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穴位刺激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包括按压、推拿、灸热、针刺等。

不同的穴位刺激方式有着不同的效果。

按压是点穴按摩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手指的按压或揉摩穴位,可以刺激穴位周围的组织、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气血运行。

按压穴位还可以释放累积在穴位周围的淤血、湿气等有害物质,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加速身体的康复。

推拿是点穴按摩中一种较为深入的刺激方式,通过对穴位周围的肌肉、筋骨进行推拿,可以促进局部的气血运行,调整身体的功能。

推拿可以通过直接应用力量、揉动或扭动等手法来刺激穴位,达到调节身体的效果。

灸热是利用燃烧的物质对穴位进行热刺激,以达到调节气血运行和改善身体健康的目的。

灸热可以通过艾条、艾柱等燃烧物直接照射或接触穴位,使局部产生热刺激,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气血运行。

点穴的作用

点穴的作用

点穴的作用点穴,是中医学中的术语,是指用手指、手掌或其他工具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或按摩,达到治疗或调理身体的目的。

点穴在中医以及其他一些传统医疗系统中已经广泛运用,它被认为可以调整人体内部的能量流动,刺激人体自身的自愈能力,从而起到治疗疾病,促进健康的作用。

点穴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缓解疼痛:点穴可以刺激神经末梢,释放内啡肽等物质,起到镇痛作用。

比如,经常点按手腕内侧的“内关穴”,可以缓解头痛、颈项疼痛等症状,通过点按“足三里”穴位可以缓解腹痛、胃痛等不适感。

2. 调整内分泌系统:点穴可以调整身体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平衡各种激素的分泌。

比如,点按“三阴交”穴位可以调节女性内分泌系统,缓解月经不调、经期疼痛等问题。

通过按摩“太冲”、“关元”等穴位,可以改善男性的性功能。

3. 刺激淋巴系统:淋巴系统是人体的排毒系统,点穴可以刺激淋巴液的循环,促进废物的排出。

比如,通过按揉“太溪”、“曲池”等穴位,可以促进淋巴液的流动,排除体内的废物,增强免疫力。

4. 调整气血循环:点穴可以刺激经络的循环,调整气血的运行。

比如,点按“气海”穴位可以补充体内的气血,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通过按摩“肝俞”、“脾俞”等穴位,可以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疲劳、失眠等问题。

5. 调整神经系统:点穴可以刺激神经末梢,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感性,促进神经传导。

比如,通过按揉“百会”、“涌泉”等穴位,可以缓解压力,改善焦虑、失眠等问题。

通过点按“大椎”穴位,可以缓解颈椎病、肩周炎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点穴是需要专业人士操作的,不当的使用可能会带来一些风险。

所以,在平时使用点穴时,最好先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以确保按摩的安全性。

另外,点穴并不是万能的,对于某些严重疾病和急性病症,并不能取代传统医疗方法。

总的来说,点穴作为中医的一种疗法,具有一定的功效。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调节身体的机能,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系统等,从而起到治疗疾病、促进健康的作用。

民间高人身怀绝技点穴神功再现(可编辑)

民间高人身怀绝技点穴神功再现(可编辑)

民间高人身怀绝技点穴神功再现《射雕英雄传》里,一灯大师用“一阳指”点穴让黄蓉内伤痊愈。

武侠小说中高来高去的功夫究竟是真是虚?近日,几位民间身怀绝技的神功高人,透过媒体陆续传扬出来。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有一位“化武功为医术”的“点穴奇人”林超雄教授,一指发力可逾百斤,能治瘫痪症、妇科病等多种奇难杂症。

江西萍乡也出现一位民间点穴高手谢启平,他出神入化,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人的死穴。

在电视机前,他轻轻一点,活蹦乱跳的鸡转眼奄奄一息,再通过解穴手法把濒死的鸡救活。

北京内家拳高手张建光钻研点穴法十年有成,身怀神功绝技,近日通过中国中医科学院点穴试验,显示穴位经络确实存在。

七岁即跟随祖父辈学习点穴的八旬老汉李兴林,十六岁凭藉一身功夫一连撂倒四个日本武士道高手,退休后当起了义务治安巡查员,使用点穴绝技抓了上百个小偷……他们的故事引人好奇,也启人省思。

尽管习得高超武艺的过程不同,但同样指出一个关键特质:端正品行、重德行善才能得到传承。

西医进行大量的人体解剖,始终找不到经络的存在,然而倘若经络不存在,穴位就成了无稽之谈;穴位不存在,何来点穴治病?但是,这些真实故事证实了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体经络穴道确实存在!肉眼看不见,是否等同不存在?点穴神功可治病也可致命文◎季达西方医学虽找不到脉络和穴位,但点穴治病一直是传统中医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新纪元资料室)武侠小说里,武林高手轻轻一点就能把人定住几个小时不动弹,其中的科学道理何在?点穴治病是传统中医疗法之一,在中国已承传了几千年。

而在传统武术中,点穴功夫则是足以致命的秘传绝招,必须严格挑选重德行善的徒弟。

中国的传统医学中,脉和穴都非常重要。

过去,西方医学并不承认中医的所谓脉络和穴位,但由于行之有效的点穴、推拿和针灸都依靠脉穴理论,因此采取了“姑妄信之”的态度。

“脉,其实就是人身体能量通道;穴,就是这些通道中最重要的一些关键点。

”洛杉矶Alhambra大学中医教授李有甫把脉络和穴位总结成简单的语言。

道门点穴治病绝技

道门点穴治病绝技

道门点穴治病绝技道门点穴治病绝技a、《医学点穴11寓床验集》1、脏腑病在俞穴的反应:心脏病的反应点在心俞穴:肝脏病的反位点在肝俞穴;胃脏病的反应点胃俞与隔俞穴;肺脏病的反应点在肺俞穴;肾脏病的反应在肾俞穴;糖尿病的反应点在胰俞穴;癌症的反应点在隔俞穴。

2、必须记住的16个穴位。

一切慢性病一一足三里伸展一切经脉一一巾脉一切筋病一一承筋一切骨病一一绝骨内外伤一一承山一切疹病一一百虫窝头痛一一百会鼻病一一风门尿多一一小指第一关节上更年期病一一隐白咳喘一一定喘阑尾病一一阑尾穴主升一切一一百会主降一切------涌泉胆襄炎一一胆襄穴面瘫一一迁正(牵正)3、古今医家最重视的穴位四大古穴:足三里、委中、列缺、合谷四大今穴:三阴交、悬钟、胰俞、隔俞(血压三阴交,悬钟中风抛,胰俞糖尿病,肿瘤隔俞瞧。

)未来四穴:血逗领血潮,擅虫气可消,全肛阴阳论,全身在大解毒三穴:开窍宁神在侠莲,大鹰;汹涌势不移,奎生善痊宿痛久,急时拈来效自奇。

养生三穴:劳宫穴心包经4、万金难买的名医秘验:掌握任何一技一穴皆自成特色。

1、妇科:子宫、卵巢、盆腔等病在环跳穴有反应。

男科病亦有反应。

2、妇人久治不愈的颈肩酸痛一般为有妇科病。

3、胸腔有病在膻中穴有反应。

4、上腹器官,特别是胃、十二指肠、胰腺病在中皖穴有反应。

在手背第三、四掌骨之间反应剧烈。

便秘大肠俞附近多有错位。

5、肝胆病在期门有反应、阳陵泉也有反应,环跳穴也有压痛则可确诊:6、下腹各器官在气海、关元、中极有反应。

7、肠胃病在足三里有反应。

8、印堂穴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要穴。

9、太阳、头维、凤池三穴配合应用几乎对任何头痛、眩晕有特效,对美尼尔氏病大都一次可以治愈;。

10、中府穴是肺经脏属病变廿现经络反应的压痛点。

11、坐骨神经痛可在天宗穴找到压痛点。

13、心脏疾病用青灵穴配内关有特效。

心绞痛发作,重按极泉、中冲、至阳三穴12、心脏病突发危急,叫病人仰卧,一手指头掐人中,一手指尖用力揉内关、中郄门穴5-10分钟即可恢复。

少林绝学 点穴术开穴经络图 被武林中人视为出

少林绝学   点穴术开穴经络图   被武林中人视为出

少林绝学点穴术开穴经络图被武林中人视为出少林绝学---点穴术开穴经络图---被武林中人视为出奇致胜、制敌之绝技。

2011-03-08 09:33少林绝学---点穴术开穴经络图---被武林中人视为出奇致胜、制敌之绝技。

少林点穴术是少林功夫的绝学,它是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通过指、拳、肘、膝或器械点、拿、击、刺敌身重要穴位或经络,使之丧失或减弱格斗能力的一种技击术。

因其具有一定的实战价值,常于瞬息间制敌,故被武林中人视为出奇致胜、制敌之绝技。

人体有十二经络,反应在体表上相应的部位即为穴位。

如在短时间内,将超过人体承受极限的力量施于经络或穴位上,可通过震动及神经传导,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病态反应,甚至可导致死亡。

在少林点穴术中最为讲究的是关于"血头"的说法,认为通过掌握人体气血的运行时间和规律,不但可以杀伤对手,还可以治疗病人和掌握生活规律,本文因为篇幅因素仅仅先阐述人体经络开穴运行时间。

少林前辈武僧云:"气血头者五枝也,上下两枝,左右两枝,正中前一枝。

"以正中一枝诸穴者,最为要害。

出手点时,应视准而力猛,中者必应。

气血还有正头和直头之说,气血正头为猛,气血直头为冲。

少林点穴歌诀曰:点穴之妙在血头何时点打须追求何时正头注何处何时气血经穴流五枝血头须详辨丝毫偏误不可有更考时辰多幻变悉知五枝血注头切记交手抢直头若失良机命要休劝君切莫忘练气点穴无气功白丢凌晨3点-5点(寅时)是肺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寅时肺经旺,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

"肺朝百脉。

"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虚症:皮肤免疫力下降,天寒手足冰冷、麻痹、咽喉干、咳嗽等。

实证:呼吸不畅、咽喉异常、胸闷、气喘、扁桃炎、咳嗽、肩背酸痛易患痔疮等饮食多选择:白菜、梨子、豆腐、豆浆、牛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穴伤人乃功夫中至凶者,但点穴就人治病却又是一般药石难愈之疾可霍然而愈,神乎妙术矣?下面告诉你的就是一学即会一用就灵
的点穴治病术。

一、腰部扭伤点穴救治术
常见练武者活动欠佳致使腰肌损伤,一歇5-7天方敢活动,影响了练功进程,下面介绍的就是令你在3分钟内即可令扭伤者行走自如。

点穴秘术:
不论摔伤哪侧腰肌,即先按那侧大拇指后的“太冲穴”一分钟,然后再按另一脚的“太冲穴”一分钟,之后双侧的“太冲穴”再按一分钟。

注意:
1、本术对腰扭伤患者愈严重愈有效。

2、在3天内救治效果更好。

3、点穴得用力令患者必须有强烈的酸胀感方才有效。

二、脚腕扭伤点穴术
脚腕扭伤的机会比腰部还要多,是各种扭伤的总和,而且轻微的扭伤即严重影响活动,本法最简单:
点穴秘术:
强力刺激脚底涌泉穴,用拇指强烈按压令患者有强烈的刺痛感,如拇指力量不够时可用中指弯曲用力顶压,令病人有吃不消的感觉即可,约3 - 5分钟即可活动自如。

三、急症点穴治病术
1、跌打摔昏用拇指压:
人中穴、合谷穴、百会穴、大椎穴即可(用公鸡冠血点入鼻内即醒)。

2、打伤气急欲绝按压:
肺俞穴、膻中穴、神门穴。

附:内治法:
昏死后用白糖冲热酒,用白糖二至三两冲热酒饮服,不饮酒者用温开水冲白糖,无论受伤有多重,服之可免淤血攻心,切勿轻心。

3、跌打痛昏的救醒法:
取承泣穴、太阳穴、膻中穴按摩片刻即可。

此昏后可急用小孩童便(5岁以下)越多越好,服之可免淤血攻心。

4、中暑(俗称发痧)推拿法:
重拿合谷穴、内关穴、人中穴以醒为度。

然后拿委中穴、按足三里穴一分钟,待其醒后取坐势,再拿风池穴十五至二十次。

如胸闷则横擦胸部以热为度,最后拿肩井穴十五至二十次。

暑日野外行路,中暑昏迷,求医不得:
取道旁热土围在病人肚脐周围,围成圈,令人小便其中即可醒来。

内服药法:
用陈皮、藿香各15g,研末冲服,如未带药用白姜水冲服。

刮痧法:
在患者胸颈腹肩等用手指钳提,或用瓷匙油刮至皮青紫或出斑。

5、脑震荡手法急救:
昏时可掐人中,拿肩井穴、合谷穴等。

一般昏伤除掐人中,拿足跟脉外,可拿腋下筋,肩胛骨旁筋。

6、鼻出血急救:
用左右拇指轮流往眉心向上接连推向发际多次,然后用力按压印堂。

用线扎中指中出,左鼻孔出血扎左指,右鼻孔出血扎右指。

耳内吹气法:
两人同时对患者两耳吹气,吹至十至二十次。

按老商穴、少商穴止血,老商穴位于拇指与第一指关节之间,确定方法有:
①平伸拇指,由指尖中央向第一指关节中央延伸1.75cm至1.85cm
处,或指甲低部中央向下0.5cm至0.6cm处。

②用另一手指点按此穴会有酸胀感。

少商穴位于拇指外侧中央,与老商穴同线。

左按左,右按右。

本法经多年验证,效果非常好,可当即止血。

日常生活中,一些急症或常见病发作时,往往不能及时赶到医院,给病人造成痛苦,甚至发生意外,在此种缺医无药的情况下,掌握几招徒手点穴治病的方法,常能为患者赢得送往医院的救治时间。

1.指压太阳穴止头痛:
头痛发作时,患者自已回用双手食指分别按压头部双侧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一寸凹陷处),压至胀痛,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约1分钟,头痛便可减轻。

2.捏压合谷治晕厥:
中暑、中风、虚脱时,病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大汗淋漓。

可用拇指陷捏患者合谷穴(虎口上),持续2一3分钟,一般会缓解。

3.陷压人中治休克:
刺激人中穴有升高血压、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

当遇到中风、中暑、中毒、过敏的病人突然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等情况时,用拇指尖陷压人中穴可起到急救作用。

4.按压劳宫降血压:
高血压患者因生气、暴怒、激动、劳累,血压会急剧上升,对患者生命有极大威胁。

此时按压劳宫穴(屈指握拳,中指与无名指尖之间所对的掌心中),可使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5.指压少商治呃逆:
少商穴在大拇指外侧,距指甲角一分处。

呃逆时,患者可用拇指和食指紧压少商人,至有酸痛感为度,持续半分钟到1分钟,呃逆可止。

6.指压内关止呕吐:
呕吐时,可用中指压内关穴止呕。

内关穴在掌面腕横纹上二寸两筋之间,压至有酸胀感即说明已中穴位,约1分钟即止呕吐。

7.点压天枢治便秘:
便秘者在大便时以左手中指点压左侧天枢穴(位于肚脐左侧2寸),至有明显酸胀感即按住不动,坚持1分钟左右,就有便感;然后屏气,增加腹内压,即可排便。

8.捏脚后跟止鼻血:
鼻子出血时,马上用拇指和食指捏脚后跟(踝关节及足跟骨之间的凹陷处),左鼻出血捏右脚跟,右鼻出血捏左脚跟,即回止血。

9.按揉足三里止胃痛:
胃痛时,用双拇指按揉患者双腿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待有酸麻胀感后3——5分钟,胃痛可明显减轻。

10.点压阳陵泉治胆绞痛:
胆囊炎、胆结石发作时,右上腹可发生剧烈绞痛。

病人可在右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1寸凹陷处的阳陵泉穴上,用大拇指持续按摩2分钟为佳,可获良好止痛效果。

11.点压三阴交治肾绞痛:
肾绞痛发作时苦不堪言,此时可用大拇指揉按三阴交(内踝上三寸胫骨后缘),反复授摩3——5分钟,肾绞痛即回缓解。

12.点压至阳缓解心绞痛:
心绞痛发作常伴有胸部压迫、窒息感。

此时可按压至阳穴(位于背部第七胸椎下,病人坐位低头垂臂,两侧肩胛角下缘直线交于脊柱五中点即是此穴),按压3——6分钟,心绞痛即可缓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