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赏析

合集下载

《过零丁洋》原文、翻译及赏析

《过零丁洋》原文、翻译及赏析

《过零丁洋》原文、翻译及赏析《过零丁洋》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过零丁洋》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过零丁洋宋代: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经过四年的艰苦岁月。

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

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过零丁洋》注释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

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

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

遭逢:遭遇。

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

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干戈:指抗元战争。

寥(liáo)落:荒凉冷落。

一作“落落”。

四周星:四周年。

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絮:柳絮。

萍:浮萍。

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

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

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

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汗青:同汗竹,史册。

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过零丁洋》主旨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在最后一句却由悲而壮、由郁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过零丁洋》赏析一首联中“起一经”当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说的,“四周星”即四年。

天祥于德祐元年(公元1275,宋恭帝赵㬎的年号),起兵勤王,至祥兴元年(公元1278,南宋卫王赵昺的年号)被俘,恰好四个年头。

过零丁洋原文翻译及赏析

过零丁洋原文翻译及赏析

过零丁洋原文翻译及赏析过零丁洋原文翻译及赏析这首诗包含诗人文天祥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过零丁洋原文翻译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过零丁洋朝代:宋代作者:文天祥原文: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翻译:我一生的辛苦遭遇,都开始于一部儒家经书;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四年的艰苦岁月,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

想到前兵败江西,(自己)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伶仃。

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让我)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协已熬过了四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风中纷飞的柳絮,个人身世遭遇好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忠心映照史册。

艰苦的生活经历是从读书做官开始的,以薄弱的`兵力与元军苦战了四年。

大宋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一生时起时落,如同水中被雨打的浮萍。

去年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而今在零丁洋上慨叹孤苦零丁。

自古以来谁能永远不死,留下这颗赤诚的心光照史册。

(人教版语文八下第25课翻译)我由于熟读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被朝廷选拔入仕做官。

在频繁的抗元战斗中已度过四年。

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

我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过零丁洋古诗原文赏析

过零丁洋古诗原文赏析

过零丁洋古诗原文赏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过零丁洋古诗原文赏析过零丁洋古诗原文赏析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过零丁洋》诗歌赏析

《过零丁洋》诗歌赏析

《过零丁洋》诗歌赏析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我遭遇辛苦终于因精通经书而被起用,在兵荒马乱的四年里我一直坚持抗元。

山河破碎好像被风吹散的柳絮,我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在惶恐滩头因兵败曾说起惊恐不安的心情,如今在零丁洋里又感叹自己的孤独无援。

自古以来,有谁能一生不死?我要留得一片忠心永远在史册上闪耀。

背景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

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

诗歌赏析诗歌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在他21岁时明经入仕,因科举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写出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

颈联“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

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表现了民族气节。

主旨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

最后一句由悲而壮由郁而扬,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尽显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过零丁洋》古诗赏析

《过零丁洋》古诗赏析

《过零丁洋》古诗赏析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惊恐滩头说道惊恐,零丁洋里感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赏析"艰辛接踵而来起至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作者在遭遇生死关头,回忆起一生,感慨万千。

他把握住了两件大事,一是自名经任官,二就是「勤王」。

以此两端文字描述,极好地写下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心境。

"干戈寥落",就是就国家整个局势而言。

据《宋史》记述,朝廷征调天下兵,但像是文天祥那样高举义旗为国捐躯者寥寥无几。

作者用"干戈寥落"四字,隐含着对苟且偷生者的久之,对投降派的抨击!如果说首联是从纵的方面追述,那么,颌联则是从横的方面渲染。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者用凄凉的自然景象喻国事的衰微,极深切地表现了他的哀恸。

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亡国孤臣有如无根的浮萍漂泊在水上,无所依附,这际遇本来就够惨了。

而作者再在"萍"上著"雨打"二字,就更显凄苦。

这"身世浮沉",概括了作者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坎坷不平的一生。

本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形像鲜明,感情挚烈,读之使人怆然!五六句很紧Q1518A意,进一步图形依泉。

景炎二年(),文天祥的军队被元兵击败后,曾从惊恐滩一带后撤至福建。

当时南岸大海,后存有去路,如何闯过那九死一生的险境,转败为胜就是他最担忧、最惶恐不安的事情。

而今军队溃退,身兼俘虏,被押解过零丁洋,能够不深感孤苦伶仃?这一联及特别富于情味,"惊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具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对,而又被作者运用去整体表现他昨日的"惊恐"与眼前的"零丁",真堪称诗史上的绝响!以上六句,作者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至,哀怨之情汇聚为高潮,而尾联却一笔宕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

语文古诗过零丁洋的翻译及赏析

语文古诗过零丁洋的翻译及赏析

语文古诗过零丁洋的翻译及赏析《过零丁洋》大家都学过了吧,这是八年级语文上册的一首重要古诗,它的翻译和赏析大家都要熟知。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提供关于语文古诗过零丁洋的翻译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语文古诗过零丁洋的原文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语文古诗过零丁洋的翻译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语文古诗过零丁洋的赏析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文天祥兵败被俘。

第二年元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山(在今广东新会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过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决心以死殉国。

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山的南宋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严正拒绝,说:“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并出示此诗以明心志,张弘范见诗中辞意坚决,“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

”诗的开头两句回顾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

概括地说,是两件大事。

一是受到皇帝的选拔,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

二是在元军入侵、宋室危亡之际,响应朝廷“勤王”号召,在德?元年(1275)正月,以全部家产充军费,起兵抗元,在频繁不断的战斗中度过了四年。

这四年中,他出生入死,为挽救危亡,竭尽全力,苦苦支撑,但局势却越来越危殆。

此时,南宋大部江山已落入敌手,自己也兵败被俘。

眼看大势已去,诗人不禁悲从中来。

所以接下去两句就进一步抒写国破家亡的悲哀。

国土遭到元军的蹂躏,山河破碎,设在山的南宋王朝在元军的攻逼之下也岌岌可危,覆亡在即,一如风中柳絮。

这是从国势一面说。

至于文天祥自己,也是一生坎坷,当初做官曾因忤权贵而屡被罢斥;起兵抗元之后,多次兵败,一次被扣,两次被俘,数次欲自杀尽节而不死。

过零丁洋 原文 - 及注释和赏析

过零丁洋 原文 - 及注释和赏析

过零丁洋朝代:宋代作者:文天祥原文: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注释及译文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注释⑴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

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

[参考赏析]主旨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在最后一句却由悲而壮、由郁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鉴赏四南宋末年,文天祥在潮州与元军作战,被俘,途经零汀洋时,元军逼迫他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他写下了这首诗。

诗人以诗明志,表现出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和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诗人回顾自己的仕途和征战的经历:因科举而蒙朝廷重用,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中已经度过了四个春秋。

“干戈寥落”在此亦指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南宋几近灭亡。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破碎的山河犹如风中飘絮,动荡不安的一生就像雨打浮萍。

国家的灾难、个人的坎坷浓缩在这两个比喻句中,意思是国家和个人的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在曾经兵败的惶恐滩头,诗人也曾为自己的命运惶恐忧虑,而今途经零丁洋又怎能不感叹自己的孤苦伶仃,无力挽救国家。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自古以来,人世间谁能免于一死?只求留下一颗赤胆忠心,永远照耀在史册上。

此句慷慨陈词,直抒胸中正气,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因此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创作背景这首诗见于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当作于公元1279年(宋祥兴二年)。

【世纪金榜】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文天祥《过零丁洋》原文、译文及赏析

【世纪金榜】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文天祥《过零丁洋》原文、译文及赏析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注释】⑴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

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

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

⑵遭逢:遭遇。

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

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⑶干戈:指抗元战争。

寥(liáo)落:荒凉冷落。

一作“落落”。

四周星:四周年。

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⑷絮:柳絮。

⑸萍:浮萍。

⑹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

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

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

(7)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8)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9)汗青:同汗竹,史册。

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创作背景】这首诗见于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当作于公元1279年(宋祥兴二年)。

公元1278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

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在最后一句却由悲而壮、由郁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赏析】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文天祥:南宋大臣、文学家。

二、字词:
遭逢:遭受,蒙受。

起一经:这里指她考中状元被朝廷起用。

干戈:兵器,这里指战争。

风飘絮:形容山河破碎如柳絮片片飞散。

雨打萍:比喻个人经历坎坷不平,如雨中浮萍时起时沉。

零丁:孤独无依的样子。

汗青:史册。

丹心:红心。

三、翻译与赏析
1、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熟读经书,取得功名,从此遭遇坎坷不平,兵力单薄,战争频繁,匆匆度过四年光景。

总写诗人几十年来的风雨历程。

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大好河山被敌人侵占,国势如同风吹的柳絮一样飘零,我这一生动荡不安,像被风吹雨打飘泊无根的水面浮
萍。

运用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当时社会现实与自己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忧国伤怀之情。

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在零丁洋上慨叹自己的孤苦零丁。

用“双关”手法,概括出诗人难忘的两次人生经历。

表达了诗人因国家覆灭与己遭危难的痛苦心情。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古往今来,人生谁无一死,留取赤胆忠心,永远在史册中放光。

一问一答,由现在过渡到将来,由残酷现实到人生理想,表明自己为了民族与国家的前途宁死不屈,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四、主题:
通过自述国破家亡的境遇,抒发了作者以身殉国的决心与崇高的民族气节。

五、艺术手法
整首诗格调沉郁悲壮,正气浩然,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与伟大复兴而奋争,其力量胜过百万雄兵。

六、练习题:
1、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
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

“风飘
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

2、用您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与作者个人的境遇。

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赏析
▲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

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与境况的危苦。

可见,诗中“惶恐”、“零丁”具有双层含义。

4、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名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与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5、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个有骨气的人,您能举出类似的事例不?
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风波亭上;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

6、您还能写出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7.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您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2分)
*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她的民族气节。

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