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我们关心的天气》教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合集下载

第1课 《我们关心的天气》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第1课  《我们关心的天气》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1课《我们关心的天气》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四年级学生对于天气现象并不陌生,他们可以通过生活经验、每天的天气预报、以及各种信息资料对天气有一些初步印象,但并不能对天气现象进行科学的观察、记录和描述,用比较规范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天气的基本特征,因此,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天气符号,并能用简单的天气符号记录天气变化。

提高学生关心天气变化、准确地观察与记录天气的意识。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感受到风的存在,并形成风的前概念,例如:放风筝的时候能感受到风的大小和风往哪个方向刮,这与气象学上的风速和风向类似。

结合生活实例,学生也知道可以根据树叶吹动、旗子展开方式等景物来初步判断风向,但通常会将景物的指向直接认定为风向,这与气象上风向的定义有出入。

学生还根据生活经验知道风是有大小的,但如何具体的描述风力的大小不是特别的明确,更与气象上风速的定义与等级判定存在较大的差距。

根据这样的学生情况以及教学内容,我将通过让学生造风活动体验到风有不同的方向和大小,根据学生的体验结合有结构材料的提供,让他们在活动中建立起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并掌握两种判断风向的方法,学会用风旗判断风力等级。

通过实测活动,让他们掌握使用风向标和风旗的方法,并激发持续探究风向和风速的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一些常见的天气符号,并能用简单的天气符号记录天气变化。

2、了解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天气,感知不同的天气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3、在观察和研究天气的活动过程中,使学生增强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激励学生去观察动物和植物的变化与天气的关系。

5、使学生能坚持观测天气和长期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体验,运用多种感官判断天气变化,从云量、降水量、风、气温等不同方面描述天气,用天气符号观察和记录天气状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各种天气的了解,意识到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科版科学四上《天气》《我们关心天气》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天气》《我们关心天气》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天气》《我们关心天气》教案一. 教材分析《天气》这一单元主要包括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天气的测量和预测等内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掌握一些基本的天气测量和预测方法,培养关心天气、关注生活的意识。

《我们关心天气》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天气,培养对天气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同时,让学生了解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对天气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天气的影响和生活关系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天气,发现天气与生活的关系,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关注天气、关注生活的意识。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天气,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天气与生活的关系2.观察和记录天气的方法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天气,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教学法:通过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主题,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关于天气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准备天气观察记录表,供学生记录天气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一些与天气相关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天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天气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天气对我们的影响。

同时,展示一些观察和记录天气的方法,为学生接下来的实践活动做好准备。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天气观察和记录,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记录,教师点评并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天气与环保、关爱他人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关爱环境、关爱他人重要性。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教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我们每天都会感受到不同的天气,今天的天气怎么样?怎么来描述天气?一起走进今天的课程《我们关心天气》。
今天的天气晴朗。
今天有风。
通过询问学生常见的天气问题,导入本课。
讲授新课
一、我们知道的天气现象
这是一幅天气预报图,图中都有哪些天气现象?
(1)从天气播报图中可以看到主要有几种天气符号?
了解天气的变化情况
一个月内的天气又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在今后一个月的关于天气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每天都要进行天气观察和记录。
晴、阴、多云、小雨
晴,阴,多云,雾、小雨、中雨、大雨、雷阵雨、暴雨、小雪、中雪、暴雪、扬沙、沙尘暴
学生甲:风的大小0级、1级、2级、3级。
学生乙:降雪量小雪、中雪、大雪、暴雪
学生甲:今天有云,会不会下雨呢?早上冷。
2.天气预报只报道阴、晴、雨、雪的天气情况。(×)
3.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4.人பைடு நூலகம்可以根据动植物的行为变化预测天气信息。(√)
二、选择题
1.我们上体育课适合的天气是(C)
A.下大雨B.大雾C.晴朗
2.我们要穿上雨衣上学是因为(B)
A.大风的影响B.大雨的影响C.日晒的影响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我们关心天气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四上
学习
目标
通常通过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重点
知道天气可以通常通过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
难点
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讨论和记录天气的特征。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1 我们关心天气教科版 (1)(1)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1 我们关心天气教科版 (1)(1)
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一、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放假在家看电视,都有一些什么重大的新闻,是我们每天都能看到的,也是很多人都会谈论到的呢?台风是一种天气现象,那大家常见的天气现象还有哪些呢?(同学回答,老师摘要板书)
二、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
老师:大家都很不错,我们刚刚说了很多种天气现象,那么同学们知道在气象部门,他们用什么表示这些天气现象么?请同学们打开书第2页,上面有一张很大的中国地图,上面标出了一些天气情况,我们来看看,这些城市都有什么样的天气呢?
(与同学互动,回答书上图中天气符号,老师说城市,学生答天气)
老师:除了书上这些,同学们看看老师这儿画的这些符号代表的什么天气呢?
三、描述天气
老师:我们刚刚讨论过了那么多种天气情况,那么,现在请同学们来描述一下今天的天气。
老师:现在,我们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来描述一下今天的天气。
(学生自由描述,老师摘要板书)
执教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累计节
课题
我们关心天气
个性化
批注
教学
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2、知道用云、降水、气温、风向等描述天气;
3、意识到天气天天都在影响我们的生活,提醒同学们应当关心天气
教学
重点
知道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
难点
了解常见的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
准备
PPT课件
四、天气带来的影响
老师:通过同学们的观察,今天的天气是(根据当天天气情况),那么,这样的天气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老师:其实天气对我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例如大雾,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学生回到后)它能够影响我们的行,造成高速公路封闭,航运中断,甚至有可能引发重大交通事故;大雾还能影响人们的健康,在大雾天气,人们在呼吸时容易感到胸闷等等。导同学们把重点放在台风造成的灾害上

小学科学1《我们关心天气》(教案)

小学科学1《我们关心天气》(教案)

小学科学1《我们关心天气》(教案)我们关心天气引言:天气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对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有直接的影响。

了解天气的变化对我们做出合理的安排和措施至关重要。

本节课我们将通过观察和实践,学习天气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天气现象。

目标:1. 了解天气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天气现象。

2. 发展观察天气现象的能力。

3. 学会利用天气预报图和相关资料获取天气信息。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他们回顾昨天的天气是什么样的,提问季节变化对天气有什么影响。

然后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2. 天气的基本概念(15分钟)- 引导学生一起分析什么是天气,它与气候有什么区别。

- 解释天气的形成原因,并介绍温度、湿度、风力和降水等是天气的重要要素。

- 引导学生观察实际天气现象,比如晴天、多云、阴天等,并通过对比来了解不同天气现象的特征。

3. 天气观察实验(25分钟)- 分组进行实验,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观察点,观察天气状况,包括天空的颜色、云朵的形状和运动、风的方向和强度等。

- 每个小组记录观察的数据,并根据数据描述出当前的天气状况,如晴天、多云、阴天等,并尝试给出未来一天的天气预测。

4. 天气预报图的解读(20分钟)- 向学生展示一份天气预报图,并解释图中的符号和标记的含义,如高压、低压、温度、降水等。

- 引导学生根据预报图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状况,并与小组内的观察结果进行对比。

5. 天气及活动指导(15分钟)- 分发一份关于各种天气的手册,介绍不同的天气时适宜的活动。

-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设计一个户外活动方案,在方案中要考虑到当天的天气状况。

然后呈现给全班。

6. 总结(10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学会观察和利用天气预报图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记录天气状况,并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

拓展活动:1. 让学生在家中或学校周边的观察点记录一周的天气状况,然后绘制一个天气变化曲线图,观察并分析天气的变化规律。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关心天气》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关心天气》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关心天气》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关心天气》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以及如何从日常生活、生产中发现天气现象的变化规律。

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天气知识,提高对天气的关注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天气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天气现象,但对于天气的变化规律可能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提高他们对天气的关注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提高对天气的关注度。

2.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生产中发现天气现象的变化规律,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天气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 教学重难点1.天气现象的变化规律。

2.基本天气知识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提高对天气的关注度。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天气现象,发现变化规律。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总结天气变化的规律。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与天气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天气变化的统计数据,以便进行实践操作。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展示一些天气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天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以及天气现象的变化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观察天气现象,发现变化规律。

可以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总结天气变化的规律。

4.巩固(5分钟)利用统计数据,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验证天气变化的规律。

5.拓展(5分钟)讲解一些基本的天气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天气变化的原理。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天气第1课《我们关心的天气》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四年级学生对于天气现象并不陌生,他们可以通过生活经验、每天的天气预报、以及各种信息资料对天气有一些初步印象,但并不能对天气现象进行科学的观察、记录和描述,用比较规范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天气的基本特征,因此,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天气符号,并能用简单的天气符号记录天气变化。

提高学生关心天气变化、准确地观察与记录天气的意识。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感受到风的存在,并形成风的前概念,例如:放风筝的时候能感受到风的大小和风往哪个方向刮,这与气象学上的风速和风向类似。

结合生活实例,学生也知道可以根据树叶吹动、旗子展开方式等景物来初步判断风向,但通常会将景物的指向直接认定为风向,这与气象上风向的定义有出入。

学生还根据生活经验知道风是有大小的,但如何具体的描述风力的大小不是特别的明确,更与气象上风速的定义与等级判定存在较大的差距。

根据这样的学生情况以及教学内容,我将通过让学生造风活动体验到风有不同的方向和大小,根据学生的体验结合有结构材料的提供,让他们在活动中建立起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并掌握两种判断风向的方法,学会用风旗判断风力等级。

通过实测活动,让他们掌握使用风向标和风旗的方法,并激发持续探究风向和风速的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一些常见的天气符号,并能用简单的天气符号记录天气变化。

2、了解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天气,感知不同的天气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3、在观察和研究天气的活动过程中,使学生增强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激励学生去观察动物和植物的变化与天气的关系。

5、使学生能坚持观测天气和长期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体验,运用多种感官判断天气变化,从云量、降水量、风、气温等不同方面描述天气,用天气符号观察和记录天气状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各种天气的了解,意识到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关心天气的意识。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1 我们关心天气|教科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1 我们关心天气|教科版

我们关心天气(一)、教材分析《我们关心天气》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天气》单元的第一课,由常见的天气、天气与生活、天气与动物三个活动组成。

是学生学习天气单元的起始课。

在本单元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描述、实验、记录等方法开展了对天气中最基本要素的气温、降水、风、云等天气现象的研究活动,认识天气的多样性、天气与我们的关系、天气预报等多方面的知识。

本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探讨天气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影响,从而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为后面的知识教学做铺垫。

四年级的学生对天气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些认识大多来自孩子的生活经验或天气预报等信息,有些学生在家长的影响下会经常关注天气预报,这些学生已经能用初步的简单的语言来描述,但是也有些小朋友对于天气现象还是很陌生。

因此要利用一些形象的模仿天气预报时的情景完整学生对于天气的印象。

(二)、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3)、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高关心天气的意识。

(4)、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5)、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及天气变化。

(四)、教学准备:(1).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及天气名称的卡片;(2). 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3).天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和笔及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认识天气现象1、由每天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后的全国天气预报引入。

2、孩子们,你们每天看天气预报吗?你关心天气吗?不同的天气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而灾难性的天气更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和生产。

为了更好地生活,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天气,关心天气。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学生认真观察,踊跃发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第1课《我们关心的天气》教学设计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于天气现象并不陌生,他们可以通过生活经验、每天的天气预报、以及各种信息资料对天气有一些初步印象,但并不能对天气现象进行科学的观察、记录和描述,用比较规范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天气的基本特征,因此,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天气符号,并能用简单的天气符号记录天气变化。

提高学生关心天气变化、准确地观察与记录天气的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一些常见的天气符号,并能用简单的天气符号记录天气变化。

2、了解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天气,感知不同的天气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3、在观察和研究天气的活动过程中,使学生增强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激励学生去观察动物和植物的变化与天气的关系。

5、使学生能坚持观测天气和长期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体验,运用多种感官判断天气变化,从云量、降水量、风、气温等不同方面描述天气,用天气符号观察和记录天气状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各种天气的了解,意识到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点】
根据平时观察积累和自学,认识一些常见的天气符号,并能用简单的天气符号记录天气变化。

【教学难点】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通过观察和体验,能运用多种感官判断天气变化,从云量、降水量、风、气温等不同方面描述天气,用天气符号观察和记录天气状况。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资料:
动画:天气预报图;
课件:天气。

2、实物:记录单、笔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通过让学生谈一谈今天的天气状况,了解学生对天气的初始认识,引起学生对天气变化的关注;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

观看中央电视台播报的天气预报资料,使学生了解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再进一步让学生说出表示天气状况的符号分别代表的含义,使学生初步学会正确描述天气状况;第三部分:观测分类活动。

在观察前使学生明确要从云量、降水量、风、气温等方面来观察描述天气,并利用天气符号进行分类活动。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谁来说一说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3.评价学生的发言情况
(二)新授课
1.你们知道每天的天气预报都报道哪些情况吗?
2.出示课件(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图)讲述: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观察图中都有哪些主要城市,每个城市的天气如何,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的?
根据你平时的积累和图中相关符号,说一说你的理由。

3.组织学生记录、汇报交流
4.小结:每天的天气预报可以告诉我们云量、降水量、气温等方面的情况。

5.你们除了知道图上的几种天气符号外,还知道其它天气情况用什么符号表示吗?
老师这有一些天气符号,请你按提示进行分类
6.组织学生小组活动学习识别各种天气符号并分类
学会从云量、降水量、风、气温等不同方面描述天气,会用天气符号观察和记录。

7.汇报交流
8.评价
9.请你用天气符号的方式记录下今天的天气状况。

10.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三)全课总结
天气符号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通用的,天气预报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一般从云量、降水量、风、气温等不同方面描述天气,利用天气各种符号记录,简单方便,这是科学的记录方法。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用这些符号记录每天的天气状况。

三、教学评价
1、能说出每天的天气预报可以告诉我们什么。

2、能识别各种天气符号,并归类。

四、拓展活动
用天气符号记录一周的天气情况。

【板书设计】
关心天气
晴朗天气阴云天气雨雪天气大风天气(晴)(多云)(冰雹)(风力和风向)
(阴(
(风力和风向)
雨)
(雾)(中雨)(台风)
(大雨)
(雷阵雨)
(小雪)
(中雪)
(霜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