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铺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doc
某公司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

某公司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1. 引言本报告书旨在核定某公司矿的生产能力。
通过对矿山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对该矿山的生产能力进行评估和核定。
2. 矿山概况2.1 矿山位置该矿山位于某地,地理坐标为纬度XX°XX′XX″,经度XX°XX′XX″。
2.2 矿山规模该矿山占地面积为XXXX平方千米。
2.3 矿石储量通过对矿山进行勘探和测量,估算该矿山的矿石储量为XXXXX吨。
3. 生产工艺与设备3.1 生产工艺该矿山采用X工艺进行矿石的提取和加工。
具体生产工艺流程如下:1.爆破:通过使用爆破药剂,将矿石从岩石中分离出来。
2.运输:使用矿石运输设备将矿石从矿山运到加工厂。
3.粉碎:采用粉碎设备对矿石进行粉碎处理。
4.过滤:通过过滤设备对粉碎后的矿石进行筛分。
5.浮选:使用浮选设备对矿石进行浮选,将有价值的矿物提取出来。
6.干燥:采用干燥设备对浮选后的矿石进行干燥处理。
7.包装与出库:对处理完成的矿石进行包装,并出库销售。
3.2 生产设备为了满足矿山的生产需求,该公司采购了一系列先进的生产设备,包括:•爆破设备:用于矿石的爆破作业。
•运输设备:包括卡车、输送带等,用于矿石的运输。
•粉碎设备:用于矿石的粉碎和破碎。
•分选设备:包括振动筛、旋流器等,用于对矿石进行筛分和分选。
•浮选设备:包括浮选机、泡沫分离机等,用于对矿石进行浮选处理。
•干燥设备:用于对浮选后的矿石进行干燥处理。
4. 产能评估根据矿山的概况和生产工艺,进行矿山的产能评估如下:4.1 日产能评估根据矿山的规模、生产工艺和设备,经过计算和模拟,估算该矿山的日产能为XXXX吨矿石。
4.2 年产能评估根据矿山的日产能和年工作天数,估算该矿山的年产能为XXXX吨矿石。
5. 结论根据对某公司矿的调查和分析,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我们对该矿山的生产能力进行了评估和核定。
根据我们的评估,该矿山的日产能为XXXX吨矿石,年产能为XXXX吨矿石。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修改.doc

**煤矿矿井风量计算核定日期:**年*月*日核定人:总工程师:目录第一章通风概况 (3)第二章矿井需风量计算 (4)第三章矿井风量计算结论 (9)第一章通风概况1、通风方式及通风方法**煤矿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边界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
2、进、回井筒数量及风量**煤矿工业广场布置一对主、副斜井,西南浅部有一个回风立井。
新鲜风流从工业广场布置的主、副斜井井筒进风,乏风西南浅部的回风立井回出。
核定当月矿井主通风机排风量为5115m3/min。
3、矿井需风量、实际风量和有效风量8月份矿井实际供风量为5087m3/min。
4、矿井瓦斯(二氧化碳)等级鉴定根据2010年**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报告显示,**煤矿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0.85m3/t, 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3.5m3/min,为高瓦斯矿井,二氧化碳绝对和相对涌出量分别为4.72m3/min和5.32m3/t。
5、主通风设备及运行参数主要通风机型号、参数和进行通风能力核定当月运行工况如下表所示。
6、矿井分区通风情况**煤矿布置有2个采区。
全部由南风井风机供风。
分区通风情况明细表第二章矿井需风量计算一、红岭煤矿采掘布局情况1、根据矿井采掘作业计划,正常生产时,矿井布置2个综采工作面,1个备用工作面。
2、独立通风的开拓掘进工作面4个(其中2个煤巷掘进工作面,2个开拓掘进工作面)。
3、独立通风的机电硐室,8个,火药库1个,充电硐室1个,其它巷道16个。
串联通风1处。
二、**矿风量计算1、矿井综采工作面需风量的计算表3采煤工作面要考虑上巷车场及下巷配电点配风需要,按最低风速配风每个车场需要配风100 m3/min,两个车场需要风量为200m3/min,15采区综采工作面需要配风量为:700+200=900 m3/min。
表3采煤工作面要考虑上下巷车场配风需要,按最低风速配风每个车场需要配风100 m3/min,两个车场需要风量为200m3/min,14采区综采工作面需要配风量为:600+200=800 m3/min。
生产能力核定申请报告

一、报告概述尊敬的[相关主管部门名称]:我单位[企业名称],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特向贵部门申请核定生产能力。
为确保申请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企业基本情况1. 企业名称:[企业全称]2. 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姓名]3. 注册资本:[注册资本金额]4. 成立日期:[成立日期]5. 主营业务:[主营业务范围]6. 企业地址:[企业地址]二、生产能力核定申请1. 核定生产能力:[申请核定生产能力(如:1000万吨/年)]2. 核定产品:[核定产品名称及规格]3. 核定工艺:[核定生产工艺流程]三、项目背景及必要性1. 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煤炭等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为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竞争力,我单位拟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建,提高生产能力。
2. 项目必要性(1)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通过提高生产能力,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增加企业收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2)满足市场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提高生产能力有利于满足市场供应。
(3)促进产业升级:通过技术改造和扩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推动企业产业升级。
四、项目投资情况1. 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金额]2. 环保投资:[环保投资金额]3. 其他投资:[其他投资金额]五、项目环境影响评价1. 项目选址:[项目选址地点]2. 项目规模:[项目规模]3.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水、气、声、固体废物等]六、项目效益分析1. 经济效益:通过提高生产能力,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增加企业收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2. 社会效益: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3. 环境效益: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环保设施,降低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七、申请事项1. 请贵部门尽快对本次生产能力核定申请进行审批。
2. 请贵部门在审批过程中,给予我单位大力支持,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某煤矿公司生产能力核定报告

某煤矿公司生产能力核定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某煤矿公司的生产能力进行核定,以评估公司的生产潜力和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
本报告的结论将对煤矿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和规划产生重要影响。
2. 背景信息2.1 公司概况某煤矿公司成立于1990年,是一家专注于煤炭开采和销售的企业。
公司拥有大量煤炭资源和现代化的设备,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煤炭产品给广大客户。
2.2 生产能力目标公司的生产能力目标是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储备来确定的。
通过提高生产能力,公司旨在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并提供稳定可靠的煤炭供应。
3. 生产能力核定方法3.1 数据收集为了核准某煤矿公司的生产能力,我们收集了以下数据:• 3.1.1 企业注册文件和历史经营记录• 3.1.2 煤矿资源调查报告• 3.1.3 设备列表和技术参数• 3.1.4 历年销售数据和市场预测报告3.2 数据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我们进行了详细的数据分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3.2.1 煤矿资源储量和品质评估• 3.2.2 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分析• 3.2.3 市场需求和销售趋势预测3.3 生产能力计算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我们采用了以下公式来计算某煤矿公司的生产能力:生产能力 = 煤矿日产量 × 有效开采天数 × 设备利用率4. 生产能力核定结果4.1 煤矿资源评估根据煤矿资源调查报告,某煤矿公司拥有总储量为X万吨,品质为Y的煤炭资源。
根据可采储量和采矿率,预计该煤矿可供开采的年限为XX年。
4.2 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根据设备列表和技术参数,我们评估了某煤矿公司的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根据历史数据和设备运行状态,公司的设备利用率可达到Z%。
4.3 市场需求和销售预测基于历年销售数据和市场预测报告,我们对市场需求和销售趋势进行了分析。
预计未来几年的市场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对某煤矿公司的供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4 生产能力核定结果根据生产能力计算公式,结合煤矿资源评估、设备利用率和市场需求预测,我们核定了某煤矿公司的生产能力为每年A万吨。
某公司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

某公司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
某公司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
一、报告背景
自某公司成立以来,一直在从事矿产资源开发和生产。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评估该公司的矿生产能力,本次编写了一份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
二、报告内容
1.矿产资源储量
根据本公司对矿产资源储量的初步调查和勘探,结合历史开采情况及市场需求量等因素,我们初步确定储量数量为xxx 万吨。
其中,可采储量为xx万吨,不可采储量因为过深或其他原因,无法开采。
2.年产量计算
本公司每年可进行矿产资源的开采和生产。
经过成本核算和综合考虑,我们确定了年产量为xx万吨。
3.矿产开采与生产情况
本公司自成立以来,围绕着矿产资源的开采和生产一直在进行。
按照市场需求和公司产能等因素,我们每年实际开采和生产的矿产资源量为xx万吨。
其中,主要为xx类别的矿产资源。
另外,我们在生产过程中,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的环
保要求和标准,采取了相应的环保措施,确保了生产过程中不造成环境污染。
4.矿产资源的销售
本公司的矿产资源主要销售给xxx行业,销售量为xx万吨。
此外,我们还向其他行业进行了少量的销售,销售量为xx万吨。
三、结论
综上所述,本公司在矿产资源开采和生产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生产能力较强。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和迎合国家发展规划,我们将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提
high 矿产资源的开采和生产能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doc

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目录前言 (3)1 概述 (3)1.1生产能力核定必备条件 (3)1.2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工作的简述 (4)1.3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的主要依据 (4)1.4 核定主要系统环节及结果 (5)1.5 最终确定矿井核定生产能力 (5)2 煤矿基本情况 (5)2.1 自然属性 (5)2.2 矿井建设情况 (8)2.3 煤矿生产现状 (8)3 煤矿生产能力核查计算 (10)3.1 矿井资源/储量核查 (10)3.2 提升系统生产能力核定 (11)3.3副井提升能力核定 (12)3.4井下排水系统能力核定 (13)3.5 供电系统生产能力核定 (15)3.6 井下运输系统能力核定 (17)3.7 采掘工作面生产能力核定 (19)3.8通风系统能力核定 (22)3.9 地面生产系统能力核定 (29)3.10压风、灭尘、通信等系统核查情况 (31)3.11矿井安全程度,监测、监控等安全设施核查情况 (32)4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结果 (33)4.1 矿井各环节能力核定结果分析 (33)4.2 煤矿资源储量保障程度分析 (33)4.3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结果 (33)4.4 导致煤矿生产能力变化的因素 (33)5 问题及建议 (34)5.1 各生产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34)5.2 建议采取的整改措施 (34)附件:1、煤矿生产能力核定表2、生产能力核定委托书(原件)3、煤矿承诺书(原件)4、XX煤炭局关于XX煤矿技术改造初步设计的批复(XX煤局发〔2005〕306号);5、XX煤炭局关于XX煤矿改扩建初步设计(修改)的批复(XX煤局发〔2008〕158号);6、《竣工改造项目意见书〉的通知》(鄂煤局发[2009]19号);7、《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内国土资储备字[2006]146号);8、《关于2009年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内煤局字[2009]603号);9、主井提升设备检测检验报告(复印件)10、主要通风机检测检验报告(复印件)11、水排水泵检测检验报告(复印件)12、安全质量标准化荣誉证书(或批复文件)(复印件)13、煤矿安全评价结论意见附图:1)井上下对照图2)采掘工程平面图3)通风系统图4)供电系统图5)工业广场总平面布置图前言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志着一个独立完整的煤炭生产系统正常的产出水平,是反映煤矿技术经济特征的基本指标。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样本)[1]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样本)[1]](https://img.taocdn.com/s3/m/ff9d6d3a7e21af45b207a829.png)
附件一:××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生产能力核定资质单位名称)二00六年月日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撰写大纲(使用纸张统一为A4)一、封面1、用一号华文中宋字体在封面中上位置注明“××煤矿核定生产能力报告”;2、封面下部用二号楷体字注明核定生产能力核定资质单位名称,并加盖公章;3、封面下部用二号楷体标明报告日期。
(见附件一)二、首页1、煤矿生产能力核定资质证书影印件。
2、编写报告人员名单。
3、目录及附件目录。
三、报告正文(标题使用小三号黑体,副标题使用小三号楷体,正文使用小三号仿宋。
)(一)概述1、本次核定工作的简要工程2、核定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3、核定主要系统环节及结果4、最终确定的煤矿核定生产能力(二)被核定矿井基本情况1、矿井概况地理位置井田面积井田煤层地质情况水文地质情况主要可采煤层数量及厚度法定单位测定的该矿瓦斯涌出量、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煤层爆炸指数等安全基础数据煤类及用途2、矿井建设及批复情况矿井(露天矿)设计单位立项、批准单位建设期及投产期矿井(露天矿)设计生产能力技术改造或改扩建矿井(露天矿)设计生产能力及有关立项、开竣工、投产验收情况(三)各系统(环节)生产能力核定情况1、资源储量及服务年限核查2、主井提升(胶带输送机)能力核定(1)概况主井提升(运输)方式提升机(胶带输送机)主要技术参数:运行速度(m/s)、循环时间(s)、电动机功率(kw)等(2)计算公式根据提升(运输)方式和规定,确定相应计算公式(略)(3)参数选取以胶带输送机为例:W—单位胶带输送机长度上的负载重量kg/m,取××;V—胶带输送机带速(m/s),取××;K3—松散不均匀系数,取××。
(4)核定结果以胶带输送机为例:P=(w×v×3600×16×330)/(k3×103×104)万t/a=××(t/a)主井胶带输送机(提升)能力核定为××万t/a。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煤矿是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
为了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提高生产效益,我需要向有关部门提交一份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以便申请核定煤矿的生产能力。
以下是该报告的内容。
一、煤矿基本情况我所在的煤矿位于市区,地处于山脉的山区,矿区总面积为XXX平方公里。
经过多年的开采,我矿的煤炭资源已进入了深度开采阶段。
根据前期评估,矿区内煤炭资源储量为XXX亿吨,主要煤种煤。
二、煤层地质条件根据地质勘探数据分析,我矿的煤层地质条件较好,煤层厚度均匀,含矸率较低,煤质较好。
煤层倾角为XX度,走向为XXX。
煤层的开采深度一般为XXX米,最大开采深度达到了XXX米。
煤层的覆岩情况和煤层节理等方面的特征都符合矿山安全生产的要求。
三、矿井设施及设备我矿的井筒布置合理,井口周围安全设施完备,包括矿区内的通风系统、给排水系统、安全出口等。
矿井设备、运输设备、采煤设备等设施齐全,设备运转良好,满足日常生产需要。
同时,我矿配备了较为完善的瓦斯抽采系统、矿山通风系统、瓦斯监测系统等安全设备,能够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
四、安全生产措施为了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我矿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生产措施。
首先,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其次,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
再次,落实瓦斯抽采、通风、防尘等技术措施,确保矿井内的气体浓度、通风状况和防尘设备的运行状态符合国家标准。
另外,加大监测力度,提高事故预警能力,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五、生产能力核定根据以上的矿井基本情况及安全措施,我矿的生产能力可以进行核定。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我矿的年产煤炭能力为XXX万吨。
该生产能力核定结果可以作为我矿今后生产经营的依据,也是向有关部门申请生产许可证的重要依据。
六、生产效益我矿具备较高的生产效益。
首先,我矿的煤炭资源储量较大,可以满足供应需求。
其次,我矿所生产的煤炭在市场上具备较高的竞争力,销售畅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概述............................................................................ - 4 -第一节简要概述矿井的生产建设过程、生产能力变化过程、生产能力变化情况 .................................................................................. - 4 -第二节本次核定工作的简要过程................................................ - 5 -第三节核定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 ........... - 6 -第四节核定主要系统环节及结果................................................ - 6 -第五节最终确定的煤矿核定生产能力 ....................................... - 7 -第二章矿井基本概况............................................................ - 7 -第一节地理位置............................................................................ - 7 -第二节井田面积............................................................................ - 9 -第三节井田煤层地质情况............................................................ - 9 -第四节水文地质情况.................................................................. - 10 -第五节开采技术条件.................................................................. - 11 -第六节矿井储量及可采煤层数量及厚度 ................................. - 17 -第七节开拓方式、开采方法...................................................... - 18 -第八节法定单位测定的该矿瓦斯涌出量、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煤尘爆炸指数等安全基础数据.................................................... - 19 -第九节煤类、煤质及用途.......................................................... - 20 -第三章矿井目前生产状况.................................................. - 20 -第一节矿井建设及批复情况...................................................... - 20 -第二节矿井设计单位.................................................................. - 23 -第三节立项、批准单位.............................................................. - 23 -第五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 24 -第六节技术改造或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有关立项、开竣工、投产验收情况 ........................................................................................ - 25 -第七节主要系统变更情况.......................................................... - 26 -第八节生产布局情况.................................................................. - 27 -第九节资源回收率情况.............................................................. - 28 -第四章矿井生产能力核定情况.......................................... - 33 -第一节资源储量核查情况.......................................................... - 33 -第二节主井提升系统能力核定.................................................. - 37 -第三节副井提升系统能力核定.................................................. - 38 -第四节井下排水系统能力核定.................................................. - 41 -第五节供电系统能力核定.......................................................... - 41 -第六节井下运输系统能力核定.................................................. - 55 -第七节采掘工作面能力核定...................................................... - 70 -第八节通风系统能力核定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节地面生产系统基本现状.................................................... - 9 -第十节压风、灭尘、通讯等系统核查情况 ............................. - 12 -第十一节矿井安全程度核查情况................................................ - 16 -第五章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结果.......................................... - 18 -第一节各主要系统环节能力核定结论及评价意见 ................. - 18 -一、最终核定能力意见 ............................................................... - 18 -二、资源保障程度分析 ............................................................... - 19 -第六章选煤厂生产能力核定.............................................. - 20 -附件- 28 -(一)煤矿生产能力核定表;.................................................. - 28 -(二)煤矿重大技术改造或改扩建批复或核准文件; ......... - 28 -(三)其他相关文件;.............................................................. - 28 -(四)煤矿与核定单位签订的委托核定书; ......................... - 28 -其它资料................................................................................ - 28 -(一)附图:.............................................................................. - 28 -(二)附件:.............................................................................. - 29 -第一章概述第一节简要概述矿井的生产建设过程、生产能力变化过程、生产能力变化情况火烧铺煤矿始建于1966年,分平硐、斜井联合开拓,原设计由贵州省六盘水地区煤矿设计研究院于1965年提交初步设计,共开发羊场坡、火烧铺、滥泥箐三个自然勘探井田,设计能力120万吨/年,设计服务年限117年。
其中:平硐设计生产能力45万吨/年,开采+1820m 水平以上及羊场坡井田的全部资源;斜井设计生产能力75万吨/年,开采火烧铺井田南部+1820水平以下+1660m水平及滥泥箐井田的全部资源。
平硐于1971年建成投产,斜井1973年建成投产,移交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与之配套的火铺洗煤厂设计能力亦为90万吨/年。
由于火烧铺矿井在建井过程中受历史原因的影响,人为地将斜井第一水平设计标高+1600m提高到+1660m水平,同时削掉北三采区,大大降低了矿井移交标准,对矿井服务年限、采区接替、斜井尽快达到设计能力等,均有很大的影响。
后经补套的、设计能力30万吨/年的斜井北三采区、由第六十四建井工程处于1984年建成,移交生产后,矿井设计能力达到120万吨/年。
矿井产量于1982年达到设计能力。
矿井于1984年由重庆煤矿设计院提交改扩建初步设计,设计新增120万吨/年,1991年正式开工建设,1999建成斜井+1400水平21采区,设计能力80万吨/年。
另外对生产的平硐+1820m水平、斜井+1660m 水平,通过改造,提高装备水平,增产40万吨/年,至此,矿井设计能力达240万吨/年。
经2005年核定生产能力280万吨/年,2005年矿井实际生产原煤202.8万吨。
火烧铺矿选煤厂于1970年5月动工兴建,土建工程由六十八工程处负责,机电安装由九十二工程处负责,1972年8月15日竣工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