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腹腔镜手术记录Word版

合集下载

手术记录及腹腔镜手术记录

手术记录及腹腔镜手术记录

手术记录
姓名性别年龄病床号住院号
入院日期:年月日手术日期:年月日术前诊断:
术后诊断:
拟施手术:
已施手术:
麻醉方法:麻醉者:
术者:助手:器械护士:巡回护士:
麻醉方法:
手术经过:
记录者:
第页
腹腔镜手术记录
姓名性别年龄病床号住院号
入院日期:年月日手术日期:年月日术前诊断:
术后诊断:
拟施手术:
已施手术:
术者:助手:麻醉者:
麻醉方法:器械护士:巡回护士:
手术经过:体位,常规碘伏消毒手术野皮肤。

铺无菌孔巾。

纵切脐部皮肤10mm,刺入气腹针,注水试验,腹腔内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至腹内压达mmHg,拔出气腹针,刺入10mm trocar(顺利、不顺利)置腹腔镜于右下腹切开皮肤mm,刺入mm trocar,于左下腹切开皮肤mm 刺入mm trocar。

探查:
记录者:
第页。

最新整理常见腹腔镜手术记录教程文件

最新整理常见腹腔镜手术记录教程文件

一.LA术术中所见:阑尾明显充血,轻度水肿,阑尾腔内张力高,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长约8cm,直径约0.8cm,探查其他脏器未见异常1.麻醉满意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单。

2.戳孔选择:第1戳孔于脐旁左侧纵行切开皮肤约1.0cm,形成气腹15mmHg后置入10mm 套管,放入腹腔镜,探查见戳口无出血、腹内脏器未见损伤,在腹腔镜直视下在左髂前上棘内侧2cm处做5mm戳孔为主操作孔;在耻骨联合上2.0cm处做5mm戳孔为副操作孔。

3.病人取头低足高位左侧倾斜位,用无齿抓钳将回肠推向左中上腹部,充分显露阑尾,可见阑尾表面明显充血,轻度水肿,阑尾腔内张力高,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探查其他脏器未见异常,术中证实原诊断。

4.用电凝钩凝切部分阑尾系膜,于根部系膜无血管区戳孔,生物夹钳夹后,剪断系膜,距盲肠0.5cm及1.0cm处各用生物夹及钛夹钳夹阑尾,在两夹间剪断阑尾,残端粘膜烧灼后碘伏消毒不做包埋,将阑尾减压抽出脓液后移出腹腔。

5沾拭腹腔,见无明显出血点及渗液,拔出Trocar,缝合各戳孔,术毕。

6.术中病人麻醉满意,操作顺利,术后标本送病理,安返病室。

二.LC术手术经过:1、平卧,气管全麻,消毒铺巾。

2、于脐上做弧形小切口,以气腹针穿刺入腹腔,充入二氧化碳气体成15mmHg气腹。

3、拔出气腹针,以10mm套管针(Trocar)穿刺腹腔,拔出内芯,插入腹腔镜,探查腹腔,戳口无出血、腹内脏器未见损伤,如术中所见。

4、腹腔镜明视下再作三个套管针(Trocar)穿刺,右侧二个置抓钳,分别抓住胆囊底及胆囊哈德曼斯袋,剑突下置各种器械操作。

5、术中所见:与周围组织轻度粘连,胆囊大小约4cmx8cm,壁厚约0.5cm,充血水肿,腔内张力较高,胆囊三角清晰,胆总管未见增粗,其他正常6、改头高脚底左侧卧位,把胆囊底牵向右上方,显露胆囊三角,钝性解剖胆囊三角,胆囊管近端上1个可吸收夹,其远端近胆囊颈以钛夹夹闭,切断胆囊管。

腹腔镜手术记录模板

腹腔镜手术记录模板

腹腔镜手术记录模板手术日期及时间:2022-06-10 11:00术前诊断:1.继发性不孕 2.女性盆腔炎性疾病:双侧输卵管阻塞?术中诊断:1.继发性不孕;2.盆腔粘连;3.女性盆腔炎性疾病:双侧输卵管卵巢粘连;4.左侧输卵管伞端闭锁手术名称:腹腔镜下盆腔粘连分离术+双侧输卵管卵巢粘连分离术+左侧输卵管造口术+COOK导丝疏通术+宫腔镜检查术+双侧输卵管疏通术+诊刮术手术医师:王冬梅第一助手:吴丹第二助手:文开美麻醉医师:李育忠麻醉方式:全麻手术经过:1.全麻达效后,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碘伏消毒,铺无菌巾单,留置导尿。

取脐孔上缘横切口约1.5cm为第一穿刺孔,于脐孔正中切口皮肤10mm,套管针穿刺成功后置腹腔镜,建立CO2自动气腹。

分别于第二,第三穿刺点切开皮肤5mm套管针。

改头低臀高位约15度。

2.腹腔镜下见:子宫前位,大小形态正常,浆膜光滑。

左侧输卵管与乙状结肠及侧盆壁致密粘连,伞端闭锁。

右侧输卵管迂曲,与卵巢呈膜状粘连。

双侧卵巢大小约3.0x2.5x2.0cm,右侧卵巢可见血体。

3.钝锐性分离双侧输卵管各粘连,游离出左右侧输卵管,行左侧输卵管伞端造口术,电凝左侧输卵管伞端。

腹腔镜下行双侧输卵管COOK导丝疏通术,无法疏通。

再次行腹腔镜检查未见美兰流出。

4.转型宫腔镜检查,暴露宫颈,消毒阴道及宫颈穹窿部,探测宫深约8cm,扩宫至7.5号,置入宫腔镜检查示:宫腔、宫颈管形态正常,双侧输卵管开口清晰可见,子宫内膜厚薄不均,部分内膜呈漂浮状,腺体开口可见,双侧子宫角形态正常。

再次行双侧输卵管插管疏通术,双侧输卵管仍未见美兰流出,疏通困难,特请患者家属进手术室观看,详细讲解病情,表示理解,并放弃手术治疗。

遂行诊刮术,组织送病检。

5.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盆腹腔,查创面无活动性出血,吸净液体,腹腔内推注替硝注射液100ml,置入盆腔引流管1根。

关气腹拔出套管,查穿刺孔无出血,取出腹腔镜,3-0可吸收线皮外缝合脐部穿刺孔,各穿刺部位贴创可贴。

胸部外科腹腔镜手术记录大全

胸部外科腹腔镜手术记录大全

胸部外科腹腔镜手术记录大全
引言
本文档记录了胸部外科腹腔镜手术的各种情况和细节,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患者信息
- 姓名:[患者姓名]
- 年龄:[患者年龄]
- 性别:[患者性别]
- 病情:[患者病情描述]
手术日期
- 日期:[手术日期]
- 手术室:[手术室名称]
- 手术医生:[主刀医生姓名]
术前准备
- 患者配合度良好,经过必要的术前检查,符合腹腔镜手术条件。

- 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手术过程
- 麻醉:采用全麻/局部麻醉。

- 手术切口:选择腹腔镜手术切口位置和大小。

- 视觉与操作器械:确保适当的视觉和操作器械。

- 腹腔镜插入:通过切口插入腹腔镜并进行内窥镜检查。

- 镜下操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胸部外科手术操作,如肺叶切除、肺活检等。

- 出血情况:记录手术过程中的出血情况及处理方式。

- 手术时间:记录手术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 难点与并发症:记录手术过程中的难点和可能的并发症,并记录相应处理方法。

术后情况
- 术后恢复:记录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包括疼痛缓解、伤口愈合等。

- 术后并发症:记录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记录相应处理方法。

- 术后医嘱:给予患者适当的术后护理和饮食建议。

结论
本文档总结了胸部外科腹腔镜手术的记录,包括手术过程、术后情况和可能的并发症处理方法。

希望这份记录能为相关医务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腹腔镜胃切除术记录

腹腔镜胃切除术记录

腹腔镜胃切除术记录腹腔镜胃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外科手术,用于治疗胃癌、胃溃疡等疾病。

以下是一份腹腔镜胃切除术的详细操作记录,以便于医疗人员进行操作参考和患者病历记录。

手术日期:XXXX年XX月XX日患者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就诊原因:诊断:手术团队:主刀医生:助理医生:麻醉医生:护士人数:麻醉方式:全麻/局麻手术器械:腹腔镜:吻合器:缝线:刀片:电刀:手术过程:1. 麻醉:- 术前准备完毕,患者入室,接受常规麻醉。

- 患者身体处于仰卧位,心电监护、动脉压力监测仪等监测设备连接完毕。

- 静脉通路开放,开始行麻醉诱导,向患者静脉注射麻醉药物。

- 麻醉诱导结束,转入气管插管并固定,开始行机械通气。

2. 手术准备:- 患者皮肤消毒完成,将手术局部铺上无菌巾。

- 手术室内整理无菌器械和药品,并确认器械无菌有效。

- 医生和护士洗手、穿戴无菌手术衣、手套和口罩。

3. 切口:- 在患者脐部进行切口,插入腹腔镜,进行腹腔检查。

4. 粘连游离:- 通过腹腔镜引导下,对胃、肠袢及其他相关组织进行游离,切除粘连组织。

5. 胃切除:- 切除胃的部分或全部,包括病变组织、淋巴结等。

6. 吻合术:- 根据手术需求,选择适当的吻合方式,使用吻合器进行吻合。

- 检查吻合口的密闭性和血液供应情况。

7. 引流管置入:- 在适当位置置入引流管,用于引出术后产生的液体。

8. 清理术区:- 对手术区域进行彻底的清理,将脾、胰等其他器官检查完毕。

9. 其他操作:- 进行必要的组织取样、淋巴结清扫等。

10. 恢复闭合:- 检查手术区域出血情况,进行必要的止血。

11. 腹腔排气:- 对腹腔进行排气,确保没有并发症。

12. 切口缝合:- 对切口进行缝合,确保创面关闭。

13. 手术结束:- 关闭麻醉药物,停止机械通气,患者苏醒,转入恢复室。

手术并发症:- 出血- 感染- 吻合口瘘- 脾功能异常等手术注意事项:- 手术器械使用前确认无菌- 术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作出处理-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并做好护理工作- 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以上是一份腹腔镜胃切除术的详细操作记录,记录了手术的各个环节和注意事项。

胰腺外科腹腔镜手术记录大全

胰腺外科腹腔镜手术记录大全

胰腺外科腹腔镜手术记录大全
引言
本文档是记录胰腺外科腹腔镜手术的详细信息和记录。

腹腔镜手术在胰腺外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能够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恢复时间,并且有效改善手术结果。

通过记录手术步骤、操作技巧、并发症等信息,可以为胰腺外科腹腔镜手术提供有效的参考和经验积累。

术前准备
- 患者姓名:
- 年龄:
- 性别:
- 术前诊断:
- 术前检查结果:
- 术前准备:
- 饮食控制:
- 药物使用:
手术步骤
1. 麻醉方法:
2. 体位和固定:
3. 手术入路选择:
4. 腹腔镜器械准备:
5. 空气/二氧化碳充填:
6. 视野建立:
7. 腹腔镜探测:
8. 组织处理:
9. 腹腔镜下撤准备:
10. 腹腔镜下撤:
11. 失血估计:
12. 引流安置:
13. 切口处理:
14. 结束关注事项:
操作技巧
- 空气/二氧化碳充填:- 视野建立:
- 腹腔镜探测:
- 组织处理:
- 切口处理:
- 引流安置:
并发症
- 术中并发症:
- 术后并发症:
结论
通过本文档的记录,我们可以了解胰腺外科腹腔镜手术的详细步骤、操作技巧和并发症情况。

这为胰腺外科腹腔镜手术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经验总结,有助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

腹腔镜手术记录

腹腔镜手术记录
麻醉师
器护
输液量1500ml
输血量无
尿量300ml
手术所见 :患者全麻成功后,取膀胱截石位,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巾,取腹部切口,气腹针穿刺造气腹,troccar穿刺腹腔,两侧下腹部协助穿刺,置镜观察:乙状结肠与左盆壁纤维性粘连,子宫前位,常大,后壁见2×3CM外突肌性结节。双卵巢外观正常。双侧输卵管狭部远端见陈旧结扎痕。宫腔镜示:宫颈、宫腔形态正常,内膜中厚,厚薄不均,双侧输卵管开口可视。
记录人:年 月 日
手术记录
病历号:20220221
姓名
性别女
年龄40岁
病房6
床号17
术前诊断盆腔炎症后遗症、双输卵管梗阻、子宫肌瘤
术后诊断盆腔粘连、双输卵管梗阻、子宫肌瘤
手术名称腹腔镜双侧输卵管复通术、盆腔粘连分解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宫腔镜输卵管开口插管通液术。
手术医师
第—助手
第二40分开始18时50分完毕,共用1时30分
手术经过 :锐行别离盆腔纤维性粘连,充分暴露双侧输卵管及卵巢。先行宫腔内插管通液可见美兰液可通至结扎处,剪开此外输卵管浆膜,别离管芯,剪除局部结扎梗阻的局部,由输卵管伞端插入导管,向内送入输卵管峡部远端后推注美兰液,可见美兰通至切除处,以5/0可汲取线将输卵管两断端对合缝合各三针,再以同号线间断缝合浆膜。同法处理对侧。术后通液示双侧输卵管伞端均有美兰液顺畅流出。于肌瘤突起处切开子宫,剥离出肌瘤并以1/0可汲取线缝合切口。温盐水及甲硝唑冲洗盆腔,查无渗血,纱布、器械查对无误。拨出器械,术毕。手术顺利,术后患者安返病房,测血压110/70mmhg。

常见腹腔镜手术记录49279

常见腹腔镜手术记录49279

一.LA术术中所见:阑尾明显充血,轻度水肿,阑尾腔内张力高,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长约8cm,直径约0.8cm,探查其他脏器未见异常1.麻醉满意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单。

2.戳孔选择:第1戳孔于脐旁左侧纵行切开皮肤约1.0cm,形成气腹15mmHg后置入10mm 套管,放入腹腔镜,探查见戳口无出血、腹内脏器未见损伤,在腹腔镜直视下在左髂前上棘内侧2cm处做5mm戳孔为主操作孔;在耻骨联合上2.0cm处做5mm戳孔为副操作孔。

3.病人取头低足高位左侧倾斜位,用无齿抓钳将回肠推向左中上腹部,充分显露阑尾,可见阑尾表面明显充血,轻度水肿,阑尾腔内张力高,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探查其他脏器未见异常,术中证实原诊断。

4.用电凝钩凝切部分阑尾系膜,于根部系膜无血管区戳孔,生物夹钳夹后,剪断系膜,距盲肠0.5cm及1.0cm处各用生物夹及钛夹钳夹阑尾,在两夹间剪断阑尾,残端粘膜烧灼后碘伏消毒不做包埋,将阑尾减压抽出脓液后移出腹腔。

5沾拭腹腔,见无明显出血点及渗液,拔出Trocar,缝合各戳孔,术毕。

6.术中病人麻醉满意,操作顺利,术后标本送病理,安返病室。

二.LC术手术经过:1、平卧,气管全麻,消毒铺巾。

2、于脐上做弧形小切口,以气腹针穿刺入腹腔,充入二氧化碳气体成15mmHg气腹。

3、拔出气腹针,以10mm套管针(Trocar)穿刺腹腔,拔出内芯,插入腹腔镜,探查腹腔,戳口无出血、腹内脏器未见损伤,如术中所见。

4、腹腔镜明视下再作三个套管针(Trocar)穿刺,右侧二个置抓钳,分别抓住胆囊底及胆囊哈德曼斯袋,剑突下置各种器械操作。

5、术中所见:与周围组织轻度粘连,胆囊大小约4cmx8cm,壁厚约0.5cm,充血水肿,腔内张力较高,胆囊三角清晰,胆总管未见增粗,其他正常6、改头高脚底左侧卧位,把胆囊底牵向右上方,显露胆囊三角,钝性解剖胆囊三角,胆囊管近端上1个可吸收夹,其远端近胆囊颈以钛夹夹闭,切断胆囊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LA术术中所见:阑尾明显充血,轻度水肿,阑尾腔内张力高,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长约8cm,直径约0.8cm,探查其他脏器未见异常1.麻醉满意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单。

2.戳孔选择:第1戳孔于脐旁左侧纵行切开皮肤约1.0cm,形成气腹15mmHg后置入10mm 套管,放入腹腔镜,探查见戳口无出血、腹内脏器未见损伤,在腹腔镜直视下在左髂前上棘内侧2cm处做5mm戳孔为主操作孔;在耻骨联合上2.0cm处做5mm戳孔为副操作孔。

3.病人取头低足高位左侧倾斜位,用无齿抓钳将回肠推向左中上腹部,充分显露阑尾,可见阑尾表面明显充血,轻度水肿,阑尾腔内张力高,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探查其他脏器未见异常,术中证实原诊断。

4.用电凝钩凝切部分阑尾系膜,于根部系膜无血管区戳孔,生物夹钳夹后,剪断系膜,距盲肠0.5cm及1.0cm处各用生物夹及钛夹钳夹阑尾,在两夹间剪断阑尾,残端粘膜烧灼后碘伏消毒不做包埋,将阑尾减压抽出脓液后移出腹腔。

5沾拭腹腔,见无明显出血点及渗液,拔出Trocar,缝合各戳孔,术毕。

6.术中病人麻醉满意,操作顺利,术后标本送病理,安返病室。

二.LC术手术经过:1、平卧,气管全麻,消毒铺巾。

2、于脐上做弧形小切口,以气腹针穿刺入腹腔,充入二氧化碳气体成15mmHg气腹。

3、拔出气腹针,以10mm套管针(Trocar)穿刺腹腔,拔出内芯,插入腹腔镜,探查腹腔,戳口无出血、腹内脏器未见损伤,如术中所见。

4、腹腔镜明视下再作三个套管针(Trocar)穿刺,右侧二个置抓钳,分别抓住胆囊底及胆囊哈德曼斯袋,剑突下置各种器械操作。

5、术中所见:与周围组织轻度粘连,胆囊大小约4cmx8cm,壁厚约0.5cm,充血水肿,腔内张力较高,胆囊三角清晰,胆总管未见增粗,其他正常6、改头高脚底左侧卧位,把胆囊底牵向右上方,显露胆囊三角,钝性解剖胆囊三角,胆囊管近端上1个可吸收夹,其远端近胆囊颈以钛夹夹闭,切断胆囊管。

7、游离胆囊动脉,近端用可吸收夹夹闭,远端钛夹夹闭后切断。

用电凝钩自颈部向底部剥离胆囊,在完全剥离前冲洗胆囊床并止血。

取出胆囊,缝合切口。

8、手术过程顺利,出血量约 10 ml,术中病人生命体征稳定,麻醉效果满意,病人送回病房,胆囊做病理检查,结石送交病人家属。

三.腹腔镜脾切除术(LS术)1.气管全麻,右侧卧位,腰部抬高,常规消毒铺巾。

2.于脐下1cm处作弧形切口长约1cm,以气腹针刺入腹腔,充入二氧化碳气体成15mmHg气腹;置入Trocar,探查腹腔,戳口无出血、腹内脏器未见损伤,直视下再作三个孔,即左锁骨中线与脐水平线交点置一个12mm套管作为主操作孔,脐上约3cm经腹直肌线处置入10mm套管作为辅助操作孔,左腋前线、脾下方置入5mm套管作为次辅助操作孔。

3.可见肝脏质地可,未见硬化,胃底贲门处未见曲张静脉,脾脏大小正常,其他未见异常。

用扇形拉钩拉开左肝,用金属棒抬起脾脏下极,超声刀与解剖器配合切断脾结肠韧带,游离脾脏下极。

4. 紧贴胃壁提起并切断胃结肠韧带显露胰腺上缘,分离脾动脉并将其用4号丝线结扎,将脾脏向上向外挡开,切断脾胃韧带及脾膈韧带,完全游离脾脏上极。

5.将脾脏下极向内向上挡开,切断脾肾韧带,游离脾脏背面。

6.充分显露脾蒂,用腹腔镜切割闭合器切断脾蒂。

7.将脾脏放入标本袋,提至腹壁处,剪刀切碎脾脏后取出。

8.冲洗腹腔,确切止血,脾窝处放置J-P负压引流后,拔出Trocar,缝合各切口,术毕。

9.术中经过顺利,出血约100ml,术中麻醉满意,术后标本送病检,病人安返病室。

四.腹腔镜(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1. 气管插管全麻后脐下缘切开小口,形成气腹压力为8~10mmHg,放置5mm套管和腹腔镜,探查戳口无出血、腹内脏器未见异常,直视下在脐与耻骨联合中点放置3mm套管。

2. 探查双侧腹股沟区;可见左侧内环口缺损,缺损范围约为1.0cmx1.0cm,证实术前诊断,决定行腹腔镜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

3. 于左侧内环口顶部体表投影处切开皮肤1.5mm,用Endoclose针夹带2-0 PROLENE不可吸收线由切口穿入腹壁至内环顶部腹膜外层,注意避让腹壁下血管,围绕内环口内侧在腹膜外间隙向内环底部在输精管与抚摸之间跨过输精管和睾丸血管穿行,Endoclose针在内环底部穿破腹膜,将缝线袢放在腹腔内完成内半环绕,将针缓缓推到内环顶部腹膜外,沿内环外侧在腹膜外潜行并从内环底部腹膜裂孔进入腹腔夹住腹腔内线袢拉出体外,完成外半环绕。

4. 将腹腔压力适当降低,挤压阴囊排尽残留气体,收紧环绕线打结,线结埋于皮下。

5. 退镜前可见内环口缝合无线结滑松、输精管及睾丸血管未被结扎,拔出套管,术毕。

6. 术中操作顺利,麻醉满意,术后安返病室。

五.腹腔镜腹膜外(TEP)无张力疝修补术1. 气管插管全麻后,脐下切开1.5cm皮肤,分离中线及两侧约1cm范围腹直肌前鞘,并横行切开0.6cm,建立气腹形成压力为15mmHg,放置10mm套管,置入腹腔镜,探查戳口无出血及腹腔脏器无损伤等,可见右侧内环口缺损,范围约2.0cm,证实术前诊断,决定行TEP。

2. 回纳疝内容物,放尽气体,拔出套管。

3. 血管钳抓起患侧腹直肌前鞘切口下瓣,把腹直肌束拨向外侧,显露后鞘,将10mm套管由此插入,进入腹直肌与后鞘之间约3~5cm,接气腹管,压力维持在12~14 mmHg之间,30°腹腔镜放入套管内。

4. 腹腔镜穿过膜状结缔组织腹横筋膜,进入蜘蛛网样疏松结缔组织,即腹横筋膜与腹膜之间的Retzius(耻骨后或膀胱前)间隙。

5.腹腔镜接触到耻骨联合后,轻轻向两侧用镜身推拉扩大分离Retzius(耻骨后或膀胱前)间隙,显露耻骨联合和亮白的Cooper韧带(操作轻柔避免刺破腹膜、控制分离范围,不宜深入耻骨联合后方及其外侧5cm以远,防止损伤耻骨联合后静脉、Corona Mortis血管《闭孔动静脉》、髂外血管和腹壁下血管)。

6.直视下在脐水平两侧腹直肌外缘各放置1个5mm套管,耻骨联合与脐连线三等分点上放置1个5mm套管(或放置在患侧髂前上棘内方)。

7.钝锐性结合继续彻底分离Retzius(耻骨后或膀胱前)间隙,暴露耻骨联合、耻骨结节、患侧Cooper韧带,沿着Cooper韧带向外侧分离距耻骨联合约5cm处显露Corona Mortis 血管(闭孔动静脉),以及位于其前上的股环,证实无股疝,在腹壁下血管与髂外血管之间找到疝囊。

8.分离钳紧贴腹壁下血管后面在血管与斜疝疝囊之间轻柔分离,逐渐进入Bogrus间隙。

9.用分离钳抓住疝囊向头侧牵拉,另一把将腹壁下血管和疝囊周围腹横筋膜向足侧分离,暴露疝囊,并将输精管及睾丸血管钝性剥离,内环口疝囊游离一周后,结扎切断疝囊,远端旷置,仔细止血。

10.游离疝囊近端及腹膜反折,彻底分离Bogrus间隙,保护生殖股神经及股外侧皮神经。

11.将裁剪补片经脐孔10mm套管放入腹膜外间隙,展开铺平,内侧超过耻骨联合约1cm,外侧达髂前上棘下方,内下覆盖Cooper韧带一下1cm,切实覆盖耻骨肌孔,将补片外下角紧贴腰大肌,保证没有浮在腹膜反折之上,固定补片。

12.根据情况耻骨后放置引流管,留置24~72h。

13.拔出套管,缝合腹直肌前鞘及皮肤口,术毕。

14.术中操作较难,出血约20ml,麻醉满意,术后安返病室。

六.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1、平卧,气管全麻,消毒铺巾。

2、于脐上做弧形小切口,以气腹针穿刺入腹腔,充入二氧化碳气体成15mmHg气腹。

3、拔出气腹针,以10mm套管针(Trocar)穿刺腹腔,拔出内芯,插入腹腔镜,探查见戳口无出血、腹内脏器未见损伤,如术中所见。

4、腹腔镜明视下再作三个套管针(Trocar)穿刺,右侧二个置抓钳,分别抓住胆囊底及胆囊哈德曼斯袋,剑突下置各种器械操作。

改头高脚底左侧卧位,术中所见:胆囊与周围组织轻度粘连,胆囊大小约4cmx8cm,壁厚约0.5cm,轻度充血水肿,腔内张力较高,胆囊三角解剖清晰,胆总管可见增粗,直径约1.5cm,其他正常。

5、把胆囊底牵向右上方,显露胆囊三角,钝性解剖胆囊三角,胆囊动脉近端生物夹夹闭,暂时不切断胆囊管。

6、确定胆总管位置后用剪刀纵向剪开胆总管约0.5cm,用电凝钩延长切口,吸引胆汁,置入胆道镜,探查左右肝管,肝管通畅,取石钳取出结石,高压冲洗胆道,证实无结石后,将一枚20号T形管短臂置入胆总管,3-0可吸收线间断或(连续锁边)缝合。

7、将T形管长臂长臂引出腹腔外,注入盐水,证实缝合口无渗漏后,注入造影剂,证实肝胆管内无结石,造影剂顺利通过十二指肠。

8、自颈部向底部剥离胆囊,在完全剥离前冲洗胆囊床并止血。

9、取出胆囊,Winslows孔处留置J-P负压引流管,拔出套管,固定引流管,术毕。

10、手术过程顺利,出血量约 10 ml,术中病人生命体征稳定,麻醉效果满意,病人送回病房,胆囊做病理检查,结石送交病人家属。

七.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1.气管全麻,仰卧位,于脐上缘作弧形切口长约1cm,以气腹针刺入腹腔,充入二氧化碳气体成15mmHg气腹,置入10mm套管,放入腹腔镜,探查见戳口无出血、腹内脏器未见损伤及其他异常,直视下再作二个孔,即剑突下和右腋前线平脐处或右锁骨中线分别放置5mm 套管作为主、副操作孔。

2.显露囊肿用穿刺针抽取囊液,呈淡黄色透明、水状液体(若囊液为血性、浑浊、或有胆汁应改为开腹;若囊液粘稠、粘液状,则为肿瘤应中转开腹)。

3.在肝表面最表浅部位切开囊肿壁,把吸引器头插入囊腔吸引囊液。

4.用抓钳提起囊壁,电刀切除部分囊壁,敞开囊腔。

5.其他囊肿同法处理。

6.仔细止血,放置引流管一枚,术毕。

7.术中操作顺利,麻醉满意,切除囊壁送病检,术后安返病室。

八.腹腔镜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1. 气管插管全麻后,病人平卧位,头高足低15°。

2. 于脐下缘放置10mm套管作为观察孔,并充气腹腔压力成15mmHg,置入腹腔镜,戳口未见出血、腹内脏器未见损伤,直视下左腋前线肋缘下1cm放置5mm套管为主操作孔,左锁骨中线平脐处放置5mm套管作为副操作孔,两孔间距约为10cm。

3. 探查腹腔全腹盆腔,可见十二指肠周围大网膜及右肝叶轻度粘连,附着脓苔,右侧膈下、肝下、右结肠旁沟及盆腔可见黄色浑浊液,其中混有食物残渣,显露十二指肠,可见球部前壁穿孔,直径约0.5cm,周边明显炎性水肿,呈鸡眼状瘢痕组织,术中证实为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决定行腹腔镜穿孔修补术。

4.吸除右侧膈下、肝下、右结肠旁沟及盆腔积液,将2-0可吸收线放入腹腔,在穿孔小弯侧距穿孔边缘3mm处进针,全层间断缝合2~3针,力度适宜,以免切割选择张力松弛血运丰富大网膜覆盖穿孔处,并加以固定。

5.彻底冲洗腹腔,将一枚引流管放置肝下,由左上操作孔引出固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