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建筑

合集下载

傣族竹楼简介

傣族竹楼简介

傣族竹楼简介
傣族竹楼是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筑,下层高约七八尺,四无遮拦,牛马拴束于柱上。

上层近梯处有一露台,转进为长形大房,用竹篱隔出主人卧室并兼重要钱物存储处;其余为一大敞间,屋顶不甚高,两边倾斜,屋檐及于楼板,一般无窗。

若屋檐稍高则两侧开有小窗,后面开一门。

楼中央是一个火塘,日夜燃烧不熄。

屋顶用茅草铺盖,梁柱门窗楼板全部用竹制成。

傣族竹楼建筑极为便易,只须伐来大竹,约集邻里相帮,数日间便可造成;但也易腐,每年雨季后须加以修补。

傣族多居住在平坝地区,常年无雪,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达21℃,没有四季区分,这种环境很适合建造竹楼。

傣族处在亚热带,村落都在平坝近水之处,小溪之畔大河两岸,湖沼四周,凡翠竹围绕,绿树成荫的处所,必定有傣族村寨。

傣家竹楼通风很好,冬暖夏凉。

傣族地区盛产竹材,许多住宅用竹子建造,粗竹子做骨架,竹编篾子做墙体,楼板或用竹篾,或用木板,屋顶铺草,主柱有24条。

由于傣族地区盛产竹子,所以竹楼用料简单,施工方便而且迅速。

竹子与中国文化

竹子与中国文化

竹子与中国文化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一种植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更是象征着节俭、坚韧、纯洁和品格高尚的象征。

竹子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文学、艺术、建筑、手工艺品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竹子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在不同方面的应用。

1. 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子被视为一种圣洁和高尚的植物。

中国古代文人雅士们常常以竹子来比喻自己的品格,他们认为竹子坚韧而不屈,象征了他们高尚的品格和强大的意志。

竹子还被视为一种清廉、正直的象征,因其不染尘埃,清洁纯净,象征着高尚的品格和高洁的心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子常被用来比喻高洁的品格和高尚的思想境界。

2. 竹子在中国文学中的应用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竹子经常被用来描绘文人雅士的风度和品格。

中国古代文人在诗歌、书法、绘画中常以竹子为题材,表现了他们对竹子的喜爱和崇拜。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竹子更是被描绘成一种幽静的意象,代表了深邃的思想和清净的心灵。

杜甫的《竹枝词》中写道:“萧萧几叶竹,人闲静秋空。

”表现了竹子在寂静中的孤高和高洁的品格。

4. 竹子在中国建筑中的应用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竹子常常被用来作为建筑材料。

古代的中国人常常利用竹子来建造房屋、桥梁以及建筑构件。

由于竹子具有坚韧、灵活、轻便等特点,所以在中国古代的建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中国的庭园建筑中,竹子更是被用来塑造出幽静的意境,表现出高雅的气质和清洌的情怀。

5. 竹子在中国手工艺品中的应用在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中,竹子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竹编、竹刻、竹雕等工艺品,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高超的艺术价值。

竹编、竹刻、竹雕等手工艺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自然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自然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自然材料一直以来都被广泛用于建筑设计中,其独特的质感与环保特性深受设计师和建筑师的喜爱。

本文将探讨自然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潜在的挑战。

一、自然材料的优势1.环保:自然材料如木材、竹子、石头等来自自然界,可再生且不污染环境。

相比之下,人工合成材料则常常产生有毒废气和大量固体废弃物。

2.美观:自然材料能够赋予建筑独特的自然质感和美感。

木材的纹理、石材的质感,都能带给人们视觉上的愉悦与和谐感。

3.耐久:自然材料通常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并易于维护。

木材和石材常常能经受住岁月的考验,保持原有的结构和质感。

二、1.木材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木材是一种常见的自然材料,广泛应用于室内设计中。

木地板、家具、横梁等利用木材的天然纹理和色彩,为室内空间增添温暖和自然的氛围。

同时,木材具有吸湿排湿的功能,能够调节室内湿度,为人们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

2.竹子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竹子是一种轻质、坚韧又具有弹性的自然材料,被广泛用于建筑设计中。

竹子有很高的强度,可以用来制作建筑的结构支撑,如屋顶、桥梁等。

同时,竹子具有快速生长和可再生的特性,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石材在外部设计中的应用石材是一种坚硬耐用的自然材料,常用于建筑的外墙、地面、立面等部分。

其天然的质感和纹理让建筑物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此外,石材具有抗风化、防火等特性,增加了建筑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三、自然材料的应用挑战1.价格与供应:自然材料在某些地区可能价格昂贵,同时供应也存在季节性和地域性差异。

因此,在使用自然材料时,需要考虑其成本和可获得性。

2.维护与保养:自然材料的维护和保养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如木材需要定期打蜡、石材需要清洁和防护。

这需要业主或者使用者有意识地进行维护,否则自然材料可能会失去其原有的美感和功能。

3.耐久性:尽管自然材料通常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但不同材料的耐久性也存在一定差异。

竹子在建筑上的应用

竹子在建筑上的应用

竹子在建筑上的应用
竹子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植物,近年来其在建筑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竹子不仅具有环保、耐用、美观等优点,而且其本身的特性也能够为建筑提供一些独特的属性。

竹子在建筑中的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作为建筑材料。

竹子的纤维结构使得其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弹性。

在建筑中,竹子可用作地板材料、墙体材料、屋顶材料等。

竹子的美观性也是其在建筑中的一大优势,其自然的纹理和色彩可以为建筑增添一份独特的风格和气息。

竹子在建筑中的应用还包括竹制家具。

竹子的柔韧性和纤维结构使得其适合制作各种家具,如桌椅、床、书架等。

竹子的环保性和美观性也使其成为了现代家居中越来越受欢迎的一种材料。

除了以上应用,竹子在建筑中还有一些特殊的应用。

例如,竹子的节间短、柔软性好,使得其适合制作曲线形状的建筑。

在一些现代建筑中,可以看到竹子制成的曲线墙体等,使建筑更加具有艺术性和独特性。

此外,竹子的轻质化使得其在一些特殊场合也得到了应用。

例如,竹子制成的薄壁建筑可以应用于临时性建筑、野外露营等场合,其轻便性和易拆卸性使得其在这些场合更具优势。

竹子在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环保性和美观性也使其成为了建筑材料中的佼佼者。

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相信竹子
在建筑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多,成为未来建筑材料中的重要一员。

竹子有哪些广泛的用途

竹子有哪些广泛的用途

竹子有哪些广泛的用途竹子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用途广泛。

它具有坚韧、耐磨、轻便和环保等特点,因此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竹子的各种用途。

首先,竹子可以用于建筑领域。

竹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可以用来建造各种结构,如房屋、桥梁、楼梯等。

在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竹子已经在建筑领域使用了上千年。

竹子的轻重比非常高,使得建筑更加灵活和节能。

其次,竹子还可以用于制作家具。

竹子的纹理美观,色彩温暖,加上其坚韧耐用的特性,使得竹子成为制作家具的理想材料。

竹子家具通常具有自然和环保的特点,并且能够适应多种装饰风格。

比如,竹子可以制作椅子、桌子、床和柜子等家具。

此外,竹子还可以用于制作工艺品和装饰品。

竹子是一种灵活的材料,可以被加工成各种形状和图案,适合制作挂饰、篮子、花瓶、灯具等。

竹编工艺品和装饰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正逐渐被世界所认可和喜爱。

此外,竹子还可以用于制作纸张和纤维。

竹子纤维纸张具有较高的韧性和透气性,可以用于制作画纸、书籍、墙纸等。

在竹子纤维制造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大量的水和化学品,因此相对环保。

竹子纤维还可以用于制作衣物和纤维制品,具有舒适和吸湿排汗的特点。

此外,竹子还可以用于制作食品和饮品。

竹子的嫩笋可食用,并且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钙等。

竹子还可以提取出竹叶茶、竹炭和竹醋等,具有清凉退火、健胃消食的功效。

最后,竹子还可以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

竹子的根系发达,能够有效固定土壤和阻止水沙流失,具有水土保持的作用。

竹子也是一种快速生长的植物,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减少环境污染。

竹子的种植还可以恢复退化土壤和修复生态系统。

综上所述,竹子具有广泛的用途。

它不仅可以用于建筑、家具、工艺品和纸张等传统领域,还可以用于食品、饮品和环境保护等现代领域。

竹子不仅具有实用价值,同时具有文化和艺术价值,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和潜力的植物。

竹子在建筑业中有哪些应用

竹子在建筑业中有哪些应用

竹子在建筑业中有哪些应用?
竹子在建筑业中有多种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方式:
1. 结构材料:竹子的茎干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可以作为建筑结构材料使用。

竹子可以用来构建房屋、桥梁、楼梯、屋顶等部分,甚至可以用来建造竹楼和竹桥。

2. 墙体材料:经过处理和加工,竹子可以用作墙体材料。

竹子可以制作竹板或竹条,然后用于建造墙壁、隔板和装饰面板等。

3. 地板材料:竹子可以制成竹地板,它们具有天然的美感和坚固的性能。

竹地板可以用于室内的地面铺装,赋予空间一种独特的自然氛围。

4. 屋顶材料:竹子可以用作屋顶覆盖材料。

竹子制成的瓦片或竹草帘,并配合适当的屋架结构,可以构建传统的竹屋顶,具有良好的隔热、耐候和保温性能。

5. 室内装饰:竹子可以用于室内装饰,如竹制天花板、竹制墙壁装饰、竹制家具等,为室内空间增添自然、环保和独特的氛围。

需要指出的是,竹子的应用在不同地区和文化中可能有所差异,同时也需要进行合理的保护和处理,以确保竹子的品质和稳定性。

与竹子相关的传统文化

与竹子相关的传统文化

与竹子相关的传统文化竹子,被誉为“千用之植物”,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竹子的挺拔、坚韧、虚心、有节等特性,使其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象征之一。

从古至今,竹子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体现在文学、艺术、建筑、生活等多个方面。

一、竹子与文学竹子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着广泛的体现,诗、词、赋、散文等文学作品均有描述。

宋代诗人苏轼的《和子由樵山图》中写到:“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表达了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二、竹子与艺术竹子在我国传统艺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在绘画、雕塑、音乐等方面。

国画中,竹子与梅花、松树并称为“岁寒三友”,寓意着坚韧、高洁、气节。

竹子挺拔、空心、有节的形象,常常被用来象征君子的品德。

此外,竹子还广泛应用于民间艺术,如剪纸、竹编、竹雕等。

三、竹子与建筑竹子在我国传统建筑中有悠久的历史,被称为“岁寒三友”之一。

竹子质地坚硬、柔韧有余,既可以作为建筑材料,也可以作为装饰材料。

传统建筑中的梁柱、椽子、门窗等构件,常常采用竹子制作。

此外,竹子还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可以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

四、竹子与生活竹子在我国人民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竹筷、竹碗、竹篮、竹席等生活用品,以及竹编、竹雕等工艺品。

竹子还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可以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等。

在饮食方面,竹笋是一种美味的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五、竹子与民俗竹子在我国民俗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内涵。

竹子四季常青,象征着青春永驻、生命顽强;竹子空心,代表虚怀若谷、谦虚求知;竹子枝弯而不折,寓意柔中有刚、做人原则;竹子生长有序,象征高风亮节、正直清高。

因此,竹子被视为君子的化身,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

六、竹子与宗教竹子在我国宗教文化中也有一定的地位。

佛教中,竹子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可以驱邪避凶、保平安。

道教中,竹子被视为仙鹤的栖息之地,寓意着长寿、吉祥。

此外,竹子还是道教法器之一,被称为“竹简”。

建筑竹子基础处理方案

建筑竹子基础处理方案

建筑竹子基础处理方案建筑竹子基础处理方案竹子作为一种天然的建筑材料,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竹子具有轻、坚固、耐用、环保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

然而,竹子作为一种有机材料,其水分含量高、易腐烂等问题也给竹子的基础处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为了保证建筑竹子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必须对竹子进行基础处理。

本文将介绍建筑竹子基础处理的方案,包括竹子的防腐处理、干燥处理和表面处理。

首先是竹子的防腐处理。

竹子在自然环境中容易受到霉菌和虫害的侵害,导致竹子腐烂。

因此,为了延长竹子的使用寿命,必须对竹子进行防腐处理。

常用的竹子防腐处理方法有压力处理和表面涂层处理。

压力处理是将防腐剂注入竹子中,通过压力使其渗透到竹子的内部,起到抗菌和防虫的作用。

表面涂层处理是将防腐涂料涂在竹子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避免水分渗入竹子内部。

其次是竹子的干燥处理。

竹子采伐后,由于其内部含有大量水分,如果不进行干燥处理,将容易发霉、变形和腐烂。

竹子的干燥处理有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两种方法。

自然干燥是将竹子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利用自然的风力和阳光将竹子中的水分蒸发掉。

人工干燥是利用热风或蒸汽加热竹子,加快水分的蒸发速度,使竹子更加干燥。

最后是竹子的表面处理。

竹子经过防腐和干燥处理后,表面可能还存在一些瑕疵,需要进行修复和美化。

常见的竹子表面处理方法有砂光处理和涂料处理。

砂光处理是利用砂纸或砂轮对竹子表面进行打磨,去除表面的凹凸不平和瑕疵,使其光滑平整。

涂料处理是在竹子表面涂上一层透明或有色的涂料,增加其表面的硬度和光泽度,同时也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总之,建筑竹子的基础处理是确保其质量和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

通过防腐处理、干燥处理和表面处理,可以有效地保护竹子免受腐烂、发霉和虫害的侵害。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竹子的具体情况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以确保竹子在建筑中的稳定和持久使用。

同时,为了促进竹子的可持续利用和产业化发展,还需要加强对竹子基础处理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竹子的加工和利用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结构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前景木材, 全世界, 风景区, 公益林建筑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各种高档木结构房屋、木结构别墅开始在中国的旅游风景区、经济发达地区出现并高速发展,木结构房屋建筑成为一个新热点。

由于大量天然木材被运用于房屋建造中,致使结构用木材采伐殆尽,而我国属于木材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

随着我国林业政策的调整,天然林的禁止采伐,生态公益林的保护,退耕还林战略的实施,使得木材资源紧缺的问题日益突出。

同时,大量砍伐森林使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威胁,水泥、钢材等建筑材料的生产又需耗费大量的资源和能源。

因此,开发出一种节能、环保、健康的绿色建筑材料已势在必行。

竹材的特点我国竹类资源丰富,养竹历史悠久,竹林面积、竹子种类及经济利用水平均居世界首位,被誉为“竹子王国”。

全世界约有100属1200多种竹子,而我国计有39属约500余种,其中具有较高的经济、生态价值而被栽培、利用的有16 属200余种。

竹子是一种天然速生材料,与木材有着相似的质感,且我国竹材资源丰富,合理开发利用竹建筑材料可缓解国内木材供需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竹材色泽柔和、纹理清晰、手感光滑、富有弹性,给人以良好的视觉、嗅觉和触觉感受。

它重量轻、韧性好、强度高,可以被做成桁架来解决建筑中的大跨度问题,是一种优质的建筑材料。

同时,竹材又是一种生态环保的绿色建材,CO2吸收量是普通树木的4倍,具有木材加工过程中可车、可铣、可雕的工艺性能。

在使用期过后,材料可以被完全回收并再次利用。

竹材还是一种低能耗的建筑材料,当建筑面积相同时,竹材与混凝土的能耗比为1∶8,与钢材的能耗比为1∶50。

此外,“竹”所具有的特殊文化意义是不可忽视的。

随着现代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生活在钢筋混凝土建筑丛林中的人们开始向往回归大自然,自然与建筑的融合成为21世纪的重要课题。

竹结构建筑因竹材天然的色彩、形态和质感,给人以回归自然的心理感受,容易与环境要素统一协调,在园林建筑及室内装饰中占有重要地位。

竹结构建筑历史源远流长,富有自然简约、典雅秀丽、清新空灵的美感,并充满浓浓的乡土气息。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竹材的材质美感,一些建筑设计师更是把竹子直接当作建筑材料,使其与自然景观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竹建筑材料的特点在全球范围内绿色生态思潮的巨大冲击下,竹材作为现代建筑材料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得天独厚的竹材资源为竹材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竹材在建筑业的应用中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与其他建筑材料如石、砖、混凝土、钢材等不可再生的矿物资源相比,竹材是一种极好的可再生资源,一般3~5a即可成材,只要合理开采、种植,可永续再用。

随着竹材加工业的发展,很多速生材也可用于建筑结构中,大大缩短了再生产周期。

2、在传统建筑材料的制造过程中,每年约消耗近百亿吨的矿物资源,同时还要消耗全国总能耗15%的能源,造成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

竹材作为建筑材料,在施工建造过程中能耗、污染方面远远小于建造砖、石和混凝土类建筑物,是很好的绿色材料。

从表2建筑材料寿命周期对环境影响的比较可见,就能源利用和空气、水污染而言,竹材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表2 建材寿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3、竹材的韧性好,且竹结构住宅自重轻,地震时吸收的地震力也相对较少。

即使在强烈的地震中整体结构出现变形,也不会散架或垮塌。

据报道,1991年在哥斯达黎加发生的里氏7.6级地震中,大批砖瓦和钢筋混凝土建筑都倒塌了,而位于震中的30座竹房屋却安然无恙。

4、竹材导热系数小,一般竹材的导热系数为0.30W/m•k左右,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若要达到同样的保温效果,竹材需要的厚度是混凝土的1/15,是钢材的1/400;在同样的厚度条件下,竹材的隔热值比标准的混凝土高16倍,比钢材高400倍。

此外,竹结构建筑的年平均湿度变化范围,保持在60%~80%之间,这与最佳居住环境相对湿度60%左右的指标最为接近。

5、竹结构及配套部件易于定型化、标准化,实现构件的工厂预制和现场装配化施工,现场湿作业少,施工速度快,可大大提高资金的投资效益,实现住宅建筑技术集成化、产业化和工业化,提高住宅的科技含量。

6、竹材人造板结构材料和传统的结构材料相比,具有强度高、韧性好、刚度大、变形小、尺寸稳定、性能优良等特点。

其特性、结构取材、环境效益以及在住宅建筑中的使用功能、设计、施工、综合经济方面都具有优势。

鉴于竹结构作为建筑材料具有如上所述的诸多优点,继续开展对竹结构材料的充分研究,使其在工程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竹建筑材料的应用新型竹结构建筑将使用原竹、竹材、竹胶合板、竹地板、竹层积材等各种结构和装饰用材,是应用竹质材料量最大、种类最多的开发项目。

竹结构建筑的发展可以作为竹产业发展的龙头,带动许多相关竹加工业的发展,并能促进竹子种植的同步发展,从而形成“资源培育—产品开发与生产—原材料使用”的良性循环产业链。

因此,不断扩大竹建材的应用范围,是竹类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任务之一。

1、原竹利用(1)受力构件由于竹在长度方向上抗拉、抗压能力较好,且富有韧性与弹性,抗弯能力也很强,不易折断。

因此,在一些简易房屋的构造中可将竹材作为受力构件。

一般用较粗的竹秆或竹秆束作房屋的梁、柱、椽等承重材料,屋顶、墙壁、天花板则采用竹片拼接而成。

这种直接由竹秆建造的房屋,由于竹秆形状为圆形,尺寸误差较大,竹秆力学强度有限,因此只能用于结构简单,承重力小的受力构件。

(2)脚手架在世界范围内,以竹材作为建筑施工的脚手架已有较长的历史,甚至在现代高层建筑施工中仍在继续使用。

竹材建筑脚手架主要利用大型单竹(如毛竹等)的竹秆,主要由立秆、斜秆、顶撑和大秆组成。

其构造形式一般采用双排竹秆,用竹浅、麻绳或铁丝绑扎,可高达几十层,每层横向用竹脚手板联系以供交通运输之用,在中国、印度、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与钢脚手架相比,竹脚手架有较强的抗风能力,但由于竹材径级尺寸的变异性较大,其搭建和拆卸都不如钢脚手架方便、快捷。

(3)屋面竹材质轻、抗冲击、强度大、可用作屋面材料。

其方式主要有以下3种。

①半回竹瓦屋面:取圆竹(通常选用直径7cm以上的毛竹)从中对剖为二,剔去节隔,置于遮阳处干燥后,将半圆竹凹凸相嵌并用钉固定檀条上,屋面坡度通常不宜小于30o,该种屋面施工比较简便。

②片状竹瓦屋面:片状竹瓦取自大直径、成熟而且新鲜的圆竹。

竹片通常宽3~4cm,长度即节间距。

竹瓦应在施工前进行防水、防腐处理。

一般每平方米屋面约需200块片状竹瓦,屋面最小坡度应不小于30o。

③竹席波形瓦屋面:竹席波形瓦系四川省林科所近年来开发的一种竹制建筑材料,该瓦是用竹编后的黄蔑编织成席,继经涂胶,再在金属波形模具上热压而成。

它具有幅面大,施工方便等特点。

现用于活动房屋、车站月台和凉棚等的屋面。

2、竹材人造板(1)竹材胶合板竹材胶合板是以带沟槽的等厚竹片为其构成单元,按相邻层相互垂直组坯成对称结构的板坯,热压胶合而成的一种竹材人造板。

竹材胶合板强度高,刚性好,可以大大降低建筑物的自重,是一种优良的工程结构材料,可用于屋顶或外墙覆面、楼面底板、楼面、墙面装饰面板等,但由于竹材胶合板生产工艺复杂、设备投入量大、工艺过程难以控制、对原料的要求高,因此其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竹材刨花板将低质或速生材加工成长形薄刨花,拌胶后按一定的方向排列压制成刨花板。

外层刨花与板的长度方向水平,内层刨花则随机铺设或互相交叉。

其特点是单向强度高,刚性大,具有较强的耐水性以及较低的膨胀率。

它是代替木材人造板和夹心板作为预制房屋墙体、隔断和门板的较好材料,并可用于屋顶或外墙覆面、楼面底板等。

(3)竹材层压板竹材层压板是用一定规格的竹篾,经干燥、浸胶、干燥、组坯、热压胶合而成的一种竹材人造板。

竹材层压板的纵向强度和刚度很高,但横向强度很低,其结构类似于重组木,一般作为工程结构材料。

在预制房屋制造中可努力发挥其力学特点,用于横梁、柱体、门板、楼梯扶手和承重墙体等所受荷载较大或要求较高部件的制造。

可代替大量钢材水泥和木质人造板。

(4)竹建筑用混凝土模板竹建筑用混凝土模板以竹席或竹帘为主要原料,通过浸胶、干燥、组坯、热压等竹材胶合层积板工艺生产。

比钢模板重量轻,单模面积大,施工方便;比木模板强度高,使用寿命长,吸水率低,几乎无膨胀和收缩;比塑模板成本低、无污染,可避免破坏性的森林砍伐和能源污染。

竹建筑材料的前景近些年全球森林面积急剧下降,而竹类植物以其独特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兼具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竹林面积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

因此,竹类植物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空间和发民展潜力的植物。

200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木材节约和代用工作的意见》,文件中指出“以竹代木”是我国木材资源紧缺条件下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国际竹藤组织(INBAR)不仅出版了竹建筑设计的技术报告,还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合作,着手制订竹建筑的有关标准和规范,这将有利于竹建筑的规范、设计和推广。

竹结构建筑以其优越的居住性能和生态效益,开始掀起一股绿色风潮。

竹材用于现代住宅建筑,从地基到框架结构,从框架系统到屋面桁架,从地板到家具再到外部覆层和室内装修及橱柜,每到一处,竹材都置身其中。

竹材加工处理技术还可以将竹子加工成墙板、梁、柱、楼板、屋架等各种结构构件。

除了在传统的基础上利用竹材外,竹子还被开发出了更多、更新的用途,“以竹代木”成为国内外木材业的发展方向。

利用现代复合、重组技术,以竹材为原料替代木材制造各种性能优良的高档建筑材料,满足不同房屋及其结构组件的性能要求。

此类建筑材料的开发及应用,将为处于贫困状态的广大产竹区人民提供一条新的致富之路,势必成为竹材利用新的发展方向。

在政府和国际组织对竹材发展的积极推动下,竹子作为绿色建材在建筑业的应用必将会有的广阔的发展前景。

结语当前,环境保护成为永恒的主题。

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已逐渐暴露出其固有的缺陷,“绿色建筑”呼之欲出。

作为房屋建造最古老的建筑材料之一,竹材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加工容易,是一种集力学和美学等多方面优势为一体的优质绿色建材,必将在一定范围内取代钢和混凝土成为主要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

我国林业科技工作者应加大竹结构建筑研究力度,突破传统生产方式和利用模式的局限,依靠科技,全面提升竹材在建筑行业的综合利用水平,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