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溶解性总固体测定方法探讨

合集下载

溶解性总固体标准

溶解性总固体标准

溶解性总固体标准溶解性总固体(TDS)是水中所有溶解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总和。

TDS的浓度可以通过测量水样的电导率或通过蒸发水样后测量残留物质的方法来确定。

TDS的浓度对于水的质量和适用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制定了相关的标准来限制水中TDS的含量。

在自然界中,水中的TDS含量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过高的TDS含量会影响水的口感和适用性。

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关的标准来规定水中TDS的最大允许含量。

这些标准旨在保护公众的健康,并确保供水系统提供高质量的饮用水。

TDS的主要来源包括地下水中的溶解矿物质、土壤中的溶解物质、工业废水和农业排放物等。

因此,控制TDS的含量需要从源头上进行管理和治理。

例如,加强工业和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防治措施,减少废水排放,采取有效的水资源保护措施等都可以有效降低水中TDS的含量。

此外,对于水处理厂和供水系统来说,采用适当的水处理工艺也是控制TDS含量的关键。

通过适当的过滤、软化和反渗透等工艺,可以有效地降低水中TDS的含量,提高水的质量和适用性。

因此,水处理厂和供水系统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TDS标准,确保供水水质符合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要求。

除了对饮用水的要求外,TDS的含量也对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过高的TDS含量会影响工业生产中的水质要求,同时也会影响土壤的肥力和作物的生长。

因此,各行各业都需要根据相关的TDS标准来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确保水的质量和适用性。

总的来说,控制水中TDS的含量对于保护水资源、保障公众健康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国家和地区都应该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制定相关的TDS标准,并严格执行,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供水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同时,公众也应该增强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合理利用水资源,共同维护好我们共同的水环境。

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矿化度)的概念与测定

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矿化度)的概念与测定
21年第3 01 期
河 北 地 质
3 9
水 中 溶 解 性 总 固体 ( 化 度 ) 概 念 与 测 定 矿 的
段媛媛 段 日升 贾亮亮
石家庄
张云 肖
002) 5 0 1
( 河北 水 文 工程 地 质 勘 察 院 实验 室


溶 解 性 总 固体 (oa dsoo e ois 曾 称 总 矿 化 度 , 指 溶 解 于 水 中 的 固 体 组 分 ( 氯 化 物 、 酸 ttl i lvdsl ) s d 是 如 硫
( OH>) 。 。等
个 地 区的地 质 、 岩石 、 壤气候 及 生物 等 自然条 件 的 土 复 杂多 变 , 种 天然水 的矿 化途 径 有所 不 同 , 各 因而形 成 了不 同类 型 , 同性 质 的天 然 水 。通 常有 以下 几 不
种矿 化 途径 : ①水 的溶 解 作 用 : 水 可 以溶 解 空 气 中 的 0。 降 、
天然 水 的矿化 度 。
② 以 离 子 状 态 存 在 的 物 质 : 离 子 主 要 有 阳
收 稿 编 辑 ; 2 1 -60 f 2 1 —72 } 张丽 疆
作者简介 : 嫒嫒(94 )女, 段 1 8 一 , 助理 工 程师 。 主要 从 事 实 验 室测 试 工 作 。
() 3 溶解 性 物质 : 能溶 于水 的 物质统 称 为溶解 性
物 质 , 粒径 小 于 1 _m, 其 0 。 在水 中以分 子或 离子 状态 。
存在。
① 溶解 性 气体 : 2 C 2 N2 H 、 及 少 量 O 、 0 、 、 S CH
的 NH3 。 等
N 、 O:及 其 它 物 质 。降 水 在 地 表 流 动 、 透 过 程 2C 渗 中又 不 断溶解 岩 石 、 壤 中的易 溶 盐类 , 而提 高 了 土 从

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检测方法对比研究

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检测方法对比研究

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检测方法对比研究关键词:溶解性总固体,对比分析1引言溶解性总固体(Total Dissolved Solids,TDS),又称总矿化度,指溶解在水中的固体的总量,是表征水体矿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水体中溶解的硝酸盐、氯化物、磷酸盐等物质,会对设备产生腐蚀、结垢等影响,因而是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检测项目之一[1]。

目前,测定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国标方法是GB/T 5750.4-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中的称量法:将过滤后的水样经水浴蒸汽蒸干后于烘箱中烘一定时长,恒重后根据蒸发皿前后质量差计算水样中溶解性总固体的浓度,该法原理简单,但操作费时、过程繁琐,在水浴过程中,水样长期暴露于空气中,易吸附空气中的灰尘等杂质[2],并且水浴锅孔有限,不适用大批量样品分析。

另外,电导率法也可以直接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溶解性总固体,其原理是利用水样中的阴、阳离子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的电流来测定溶解性总固体的含量,此方法无需任何前处理、测量速度快、成本低,适合大批量样品分析,但因水样中各离子成分比较复杂,不同离子的导电性能存在差异,导致测量结果存在误差[3]。

国标法规定了105℃和180℃均可测定溶解性总固体,考虑到不同水体的复杂程度各不相同,本实验采用蒸汽法(国标法)、直接水浴法、直接烘干法和电热板法对四种水(自来水、市售商品水、包装饮用水、企业中水)中的溶解性总固体于180℃条件下进行分析,将测定结果与国标法进行对比,并对其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实验用时进行统计分析。

2 实验材料与方法步骤2.1 实验材料电子天平(德国塞多利斯CP225D);电热鼓风干燥箱(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G2-06);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可调式电热板(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180514G9754);100mL蒸发皿;干燥器;碳酸钠(分析纯)2.2实验方法2.2.1 蒸汽法(国标法)将洁净的蒸发皿于烘箱中180℃烘30min,取出,于干燥器内冷却30min后,于分析天平上称量,再次烘烤、称量,直至恒定质量(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0004g)。

水中的溶解性固体测定方法

水中的溶解性固体测定方法

水中的溶解性固体测定方法一、干燥残渣法干燥残渣法是最基本的溶解性固体测定方法之一、该方法适用于含有较高浓度的溶解性固体的水样。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取一定量的水样,并将其转移到一只测量容器中。

2.将测量容器放入高温干燥器内,以将水样中的水分蒸发。

3.将残渣烘干至恒定质量。

4.减去空白样品的重量,并将余数除以水样的体积得到溶解性固体浓度。

二、蒸馏法蒸馏法是一种常用的水中溶解性固体测定方法,适用于含有低浓度溶解性固体的水样。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取一定量的水样,并蒸馏,将其蒸馏液收集。

2.将蒸馏液中的溶解性固体沉淀出来,可以使用沉淀剂如银盐等。

3.用合适的稀释液将沉淀溶解,并过滤得到溶液。

4.使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反应生成可溶性沉淀,并过滤。

5.通过测量可溶性沉淀的重量或其它定量方法得到溶解性固体的浓度。

三、电导度法电导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快速测定水中溶解性固体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水中的离子能导电的原理。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一个电导度计,并将其校准。

2.取一定量的水样,并将其倒入电导度测量池中。

3.使用电导度计测量水样的电导率,记录测量值。

4.利用测量值和已知标准溶液的电导率之间的关系计算出溶解性固体的浓度。

四、重量法重量法是一种简单但精密度较低的测定水中溶解性固体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含有高浓度溶解性固体的水样。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取一定量的水样,并将其置于恒温恒湿条件下。

2.使用天平称量水样容器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3.将水样容器中的水样蒸发,直到所有水分蒸发干。

4.用天平再次称量水样容器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5.通过两次称量的质量差异计算出溶解性固体的含量。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水中溶解性固体测定方法。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选取适合的方法可以提高测定的精确度和准确性。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调整测定条件,并进行合适的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电导率法测定水中溶解性总固体含量的研究

电导率法测定水中溶解性总固体含量的研究

2020年第12期广东化工第47卷总第422期 · 191 · 电导率法测定水中溶解性总固体含量的研究潘毅(中石化茂名分公司质量检验中心,广东茂名525000)[摘要]研究电导率法测定工业水中溶解性总固体含量,比较了两种不同的测定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标定后的工业水作为标准溶液作工作曲线,测定结果明显优于采用购买的标准溶液作工作曲线的测定结果。

与传统的重量法相比,采用标定后的工业水作为标准溶液作工作曲线的电导率法具有重复性好、准确度高、操作简单、测定速度快等优点,直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电导率法;重量法;溶解性总固体;标定水样[中图分类号]TQ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20)12-0191-02Study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Total Dissolved Solids in Water by ConductivityMethodPan Yi(Quality Inspection Center of Sinopec Maoming Branch, Maoming 525000, China)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method is studi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otal dissolved solids in industrial water. Two different methods are compared.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using the calibrated industrial water as the working curve is obviously better than using the purchased standard solution as the working curv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gravimetric method, the conductivity method which uses the calibrated industrial water as the working curve of the standard solu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repeatability, high accuracy, simple operation and fast determination speed, which can be directly popularized and applied.Keywords: conductivity method;gravimetric method;total dissolved solid;calibration water sample溶解性总固体也称可滤残渣,指水中溶解组分的总量,它表明1升水中溶有多少毫克的溶解性固体,包括不易挥发的可溶性盐类、有机物及能通过过滤器的不溶性微粒等。

关于总溶解固体和矿化度的初步探讨

关于总溶解固体和矿化度的初步探讨

关于总溶解固体和矿化度的初步探讨一、关于矿化度的定义及数值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编写的《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1]中,矿化度的定义是:水中所含无机矿物成分的总量。

在本书中提到,矿化度一般只用于天然水的测定。

矿化度的测定方法依目的不同大致有:重量法、电导法、阴阳离子加和法、离子交换法及比重计法等。

重量法含义较明确,是较简单、通用的方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的行业标准《矿化度的测定(重量法)》(sl 79─1994)[2]中,指出了此方法适用于天然水的矿化度测定。

矿化度是指水中含有钙、镁、铁、铝和锰等金属的碳酸盐、重碳酸盐、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以及各种钠盐等的总含量。

测定方法是经过滤去除漂浮物及沉降性固体物,放在称至恒重的蒸发皿内蒸干,并用过氧化氢去除有机物,然后在105℃~110℃下烘干至恒重,将称得重量减去蒸发皿重量即为矿化度。

在潘宏雨等主编的《普通水文地质学》[3]中,矿化度的概念表述和数值的获得与《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的表述相同,矿化度的数值也相同。

二、关于总溶解固体的概念及计算总溶解固体又称溶解性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总量、溶解性固体,是指水中溶解组分的总量,它包括溶解于水中的离子、分子及配合物,但不包括悬浮物和溶解气体。

水样过滤后,在105℃~110℃下,水蒸干后留下的干涸残余物的质量来表示[4]。

计算公式如下:式中:c为水样中总溶解固体(mg/l);w为空蒸发皿的重量(g);w为蒸发皿和总溶解固体重量(g);v为水样体积(ml)。

由于这种测定方比较麻烦,所以可以通过计算的方法获得其数值,计算方法是:溶解组分(溶解气体除外)总和减去二分之一的hco-,因为在水样蒸干过程中,约有二分之一的hco-变成co气体逸失。

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发现,张人权等[5]、钱会等[6]、周训等[7]和任加国等[8]的表述及数值的获得基本与沈照理等人[4]的表述一致。

三、矿化度和总溶解固体的表述一致除了上述关于矿化度和总溶解固体的单独表述外,在一些文献中直接将二者等同。

重量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不确定度评定

重量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不确定度评定
质量称量过程由天平校准和天平
重复性这两个分量组成。
6 因果图分析
将影响实验的不确定度因素主要 分为:稀释、移取和质量称量三方面, 并绘制成图,如图 1 所示。
7 不确定度计算
7.1 稀释
用 5 mL 移液管吸取溶液,用纯水 稀释并定容至 500 mL。
7.1.1 移取标准品 (1)移液管体积校准: U1(V移 )=a/k=0.015/1.732=0.008 7 mL (2)重复性: U2(V 移 )=S(x)=0.009 1 mL (3)温度 :ΔV=V× 水的膨胀系数 ×ΔT=0.002 1 mL U3(V 移 )=a/k=0.002 1/1.732
2 适用范围
适 用 于 生 活 饮 用 水、 水 源 水 及 地 下水中溶解性总固体重量法测定结果 的不确定度评定。
3 分析步骤
(1) 将 蒸 发 皿 洗 净, 放 在(105 ±3)℃烘箱内 30 min。取出,于干 燥器内冷却 30 min。
(2)在分析天平上称量,再次烘 烤、称量,直至恒定质量。
分析与检测
重量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 不确定度评定
□ 杨晓磊 国家饮用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白山市产品质量检验所)
摘 要:本文阐述溶解性总固体的定义及分类,根据方法对溶解性总固体测量过程进行分析,梳理出实验过程中的影 响因素,包括样品稀释、水样移取以及称量三部分,并分别对每一部分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从而对整个实验过程中的不 确定度进行评定。
(3)将水样上清液用过滤器过滤。 用无分度吸管吸取过滤水样 100 mL 于
蒸发皿中,如水样的溶解性总固体过 少时可增加水样体积。
(4)将蒸发皿至于水浴上蒸干。 将蒸发皿移入(105±3)℃烘箱内,1 h 后取出,干燥器内冷却 30 min,称量。

水中溶解性总固体测定方法探讨

水中溶解性总固体测定方法探讨

水中溶解性总固体测定方法探讨秦瑞春(新疆哈密水务有限公司,哈密839000)摘要:溶解性总固体含量是衡量杂用水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溶解性总固体测定方法中烘干温度有105℃和180℃两种,就两种烘干温度下的结果做了数据对比和分析,以及对碳酸钠的加入方式和加入量进行了讨论,旨在找出更准确的测定溶解性总固体的方法。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溶解性总固体;烘干温度;碳酸钠On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Total Dissolved Domestic And Drinking WaterQin Ruichun(Xinjiang hami water co., LTD,Hami, XinJiang,839000)Abstract: the soluble total solid content is measure of mixed water one of the important indexes of water quality. The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total soluble solids in the drying temperature is 105 ℃and 180 ℃, is the results of two kinds of drying temperature do data contrast and analysis, as well as the mode of the addition of sodium carbonate and discussed the dosage, aims to find out a more accurate method of determining total solid solubility.Key words: drinking water; Total soluble solids; Drying temperature; Sodium carbonate前言水样经过滤后,在一定温度下烘干所得的不可滤固体残渣称为溶解性总固体,包括不易挥发的可溶性盐类、有机物及能通过过滤器的不溶性微粒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中溶解性总固体测定方法探讨秦瑞春(新疆哈密水务有限公司,哈密839000)摘要:溶解性总固体含量是衡量杂用水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溶解性总固体测定方法中烘干温度有105℃和180℃两种,就两种烘干温度下的结果做了数据对比和分析,以及对碳酸钠的加入方式和加入量进行了讨论,旨在找出更准确的测定溶解性总固体的方法。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溶解性总固体;烘干温度;碳酸钠On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Total Dissolved Domestic And Drinking WaterQin Ruichun(Xinjiang hami water co., LTD,Hami, XinJiang,839000)Abstract: the soluble total solid content is measure of mixed water one of the important indexes of water quality. The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total soluble solids in the drying temperature is 105 ℃and 180 ℃, is the results of two kinds of drying temperature do data contrast and analysis, as well as the mode of the addition of sodium carbonate and discussed the dosage, aims to find out a more accurate method of determining total solid solubility.Key words: drinking water; Total soluble solids; Drying temperature; Sodium carbonate前言水样经过滤后,在一定温度下烘干所得的不可滤固体残渣称为溶解性总固体,包括不易挥发的可溶性盐类、有机物及能通过过滤器的不溶性微粒等。

溶解性总固体含量是衡量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笔者依据GB/T5750.4(8.1)-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称量法[1](以下简称《饮用水标准》),对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方法进行研究。

1 试验准备1.1试验条件的选择上述两个标准中试验条件略有不同,将其不同之处及该试验采用的试验条件列于表1表1 试验条件的选择项目《饮用水标准》该试验采用的方法空白烘干时间/min 30 30空白冷却时间/min 30 30水样烘干时间/h 1 1水样冷却时间/min 30 30恒重允差值/g 0.0004 0.0005称取0.05g碳酸钠粉末碳酸钠加入量及加入方式100mL水样中加入25mL(10g/L)碳酸钠溶液计算公式C=(m1-m0)×106/V(1)C=(m1-m0)×106/V(1)注:计算公式(1)中各符号的意义及单位见2.4;1.2 烘干温度的选择烘干温度一般采用(105±3)℃,但105℃的烘干温度不能彻底除去高矿化水样中盐类所含的结晶水。

采用(180±3)℃的烘干温度,可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

一直以来,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方法有105℃干燥称重法和180℃干燥称重法,两种温度下所做的结果存在一定的数据差异,笔者就这两种烘干温度下的结果做数据对比和分析。

1.3 碳酸钠加入量及加入方式当水样存在永久硬度时,构成硬度的钙、镁离子在蒸干时形成硫酸盐、氯化物和硝酸盐[3]。

钙、镁的硫酸盐所含的结晶水在干燥时不能去除完全,将使结果偏高;钙、镁的氯化物和硝酸盐具有较强的吸水性,使称量不易恒重,也会对测量精度产生影响。

向水样中预先加入适量的碳酸钠,使钙、镁离子在蒸干时形成碳酸盐,可以去除上述影响。

从表1中可以看出,《饮用水标准》对于碳酸钠的加入量及加入方式略有不同,《饮用水标准》选择加入碳酸钠溶液,笔者就这种加入方法做了试验,并对碳酸钠的加入量做了改进。

2试验方法2.1 仪器1)蒸发皿(100mL);2)烘箱;3)水浴锅;4)滤膜(孔径0.45um)及配套滤器;5)电导率仪(WTWcond730)2.2 试剂试剂采用无水碳酸钠粉末。

2.3 试验步骤1)将蒸发皿每次在(105±3)℃和(180±3)℃烘箱中烘30min,冷却30min后称重,直至恒重(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0.5mg)。

2)分别取振荡均匀的水样100mL,置于蒸发皿内,在水浴上蒸干。

移入(105±3)℃和(180±3)℃烘箱中每次烘1h,冷却30min后称重,直至恒重(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0.5mg)。

2.4计算公式C=(m1-m0)×106/V。

式中:C为水样中溶解性总固体的质量浓度,mg/L;m0为蒸发皿的质量,g(当水样中加入碳酸钠时,m0即为蒸发皿和碳酸钠的重量);m1为蒸发皿和溶解性总固体的质量,g;V为水样体积,mL。

3 结果与分析3.1不同烘干温度下的测定结果对比(见表2)表2 烘干温度为105℃与180℃时的结果对比Table 1 Drying temperature is 105 ℃and 180 ℃when the results of the comparison项目水样中溶解性总固体的质量浓度1 2 3 4 5 6 7 8180℃582 1199 605 1486 392 278 974 942 105℃636 1329 664 1622 422 294 1064 1062 180℃/105℃0.915 0.902 0.911 0.916 0.929 0.946 0.915 0.887由表2数据可以看出,烘干温度分别为105℃与180℃,C(180℃)/C(105℃)大约为0.9。

105℃烘干的残渣,保留着结晶水和部分吸着水,重碳酸盐转化为碳酸盐,有机物挥发逸失甚少,但是105℃不易赶尽吸着水,所以不容易恒重;而在180℃烘干时,吸着水全部除尽,有机物挥发逸失,重碳酸盐转化为碳酸盐,部分碳酸盐可能分解为氧化物及碱式盐[4],某些氯化物和硝酸盐可能损失。

105℃与180℃烘干所做的结果会有明显差异,所以在显示结果时一定要对烘干温度明确标识。

3.2碳酸钠加入方式与加入量3.2.1《饮用水标准》中碳酸钠加入方式与加入量《饮用水标准》中,规定“100mL水样中加入25mL的10g/L的碳酸钠溶液”,加入碳酸钠的量即25×10-3×10g=0.25g。

实际操作中发现100mL蒸发皿中加入100mL水样再加入25mL碳酸钠就会溢出,不易操作;后改加入2.5mL100g/L的碳酸钠溶液,2.5mL的移液管的误差为1%时,对溶解性总固体的空白造成误差为 2.5×10-3×1%×100×106/100=25mg/L,误差太大。

3.2.2碳酸钠加入量的调整水样中加入碳酸钠目的就是除去钙、镁的硫酸盐、氯化物及硝酸盐的吸水作用,因而钙镁的总含量(总硬度)是碳酸钠加入量的决定性因素。

Ca2+(Mg2+)+NaCO3=CaCO3+Na2+各再生水厂进出水的总硬度在250~500mg/L之间,则当总硬度为500mg/L时碳酸钠的加入量为500×10-3/100.1×104=0.521g/L,每100mL水样中加入0.05g即可。

3.3 溶解性总固体测定时是否加碳酸钠烘干结果对比3.3.1 结果对比(见表3、4)由表3、4数据可以看出,烘干温度为180℃加入碳酸钠与不加入碳酸钠其溶解性总固体的试验结果一致,相对偏差很小;烘干温度为105℃加入碳酸钠与烘干温度180℃不加入碳酸钠的试验结果一致。

即C(180℃加药)≈C(180℃)≈C(105℃加药)表3 烘干温度为180℃加与不加碳酸钠烘干结果对比Table 3 Drying temperature is 180 ℃drying results comparing with and withoutsodium carbonate单位:(mg/L)项目水样中溶解性总固体的质量浓度1 2 3 4 5 6 7 8180℃加药1080 590 558 266 276 950 864 922 180℃1194 586 554 278 288 974 868 940相对偏差/% 7.09 0.48 0.51 3.12 3.01 1.76 0.33 1.37表4 烘干温度为105℃加与不加碳酸钠烘干结果对比Table 4 Drying temperature is 105 ℃drying results comparing with and withoutsodium carbonate项目水样中溶解性总固体的质量浓度1 2 3 4 5 6 7 8105℃加药595 1296 407 558 280 286 968 872 105℃605 1363 392 550 278 288 974 868 相对偏差/% 1.00 3.56 2.65 1.02 0.51 0.49 0.44 0.333.3.2 恒重合格率(见图1)图1 恒重合格率Figure 1 Constant weight percent of pass加入碳酸钠干燥1h(包含105℃和180℃)试验恒重合格率(≤0.5mg)为86.4%,不加碳酸钠干燥1h(包含105℃和180℃)试验恒重合格率为23.2%。

但是加入碳酸钠操作条件较繁琐,我们尝试不加碳酸钠180℃干燥2h,其恒重合格率为81.8%,数值与加入碳酸钠烘干1h结果一致,建议采用不加碳酸钠干燥2h的方法。

4 结论与讨论溶解性总固体作为杂用水指标,是衡量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研究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方法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烘干温度的选择。

溶解性总固体在105℃和在180℃条件下烘干,C(180℃)/C(105℃)大约为0.9,因此,显示结果时一定要对烘干温度明确标识。

2)碳酸钠的加入量及加入方式。

《饮用水标准》对于碳酸钠的加入量及加入方式略有不同,分析表明加入碳酸钠粉末效果好;其加入量为0.05g即可取得较好的试验效果。

3)溶解性总固体加与不加碳酸钠试验结果对比。

试验数据表明,C(180℃加药)≈C (180℃)≈C(105℃加药),加入碳酸钠试验结果恒重合格率较好,但是操作较繁琐;不加碳酸钠延长烘干时间为2h,与加入碳酸钠烘干1h结果一致,恒重合格率较高,建议采用180℃条件下烘干2h不加碳酸钠的试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