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二章测验及答案

合集下载

00152组织行为学 第02章

00152组织行为学 第02章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2P68)个体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能够把许多部分或属性的客观对象当做一个整体来反映的特性是知觉的()A.恒常性B.整体性C.理解性D.选择性2.(2P76)人的性格一般属于() A.理智型 B.混合型 C.情绪型 D意志型3.(2P68)在知觉过程中,人们往往根据过去的经验对当前的知觉对象进行解释并作出最为合理的说明,使其有一定的意义,这样的特性就是知觉的()A. 整体性 B. 恒常性 C. 选择性 D. 理解性4.(2P78)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令组织满意的情绪状态是()A.情绪劳动B. 情绪智力C.情绪管理D. 情绪行为5.(2P70) 当个体知觉熟悉的人时,发挥作用较大的是()A.近因效应B.首因效应C.心理定势D.刻板效应6.(2P61)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是()A.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B.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C.满足员工各种需要D.提高员工工作效率7.(2P70)晕轮效应的特点是()A.先入为主B.以偏概全、以点盖面C.使人们知觉具有方向性D.使人们知觉速度快8.(2P62 )人对事物的欲望和要求是()A 行为 B 态度 C需要 D动机9.(2P71)产生刻板效应的根源在于()A.人们往往容易先入为主B.人们的思维是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逻辑C.人们往往比较在意最后的印象D.知觉者对他人的知觉受自身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受被知觉者特点的影响10.(2P62)需要的迫切性及由此决定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可以发生改变的,这指的是需要的()A.多样性B.可变性C.潜在性D.层次性11.(2P71)归因研究的创始人是()A.凯利B.罗特C.韦纳D.海德12.(2P63)需要、动机及行为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规律可表示为()A.需要→心理紧张→目标导向行为→动机→需要满足→目标行为→新需要产生B.动机→心理紧张→目标导向行为→目标行为→需要→需要满足→新需要产生C.心理紧张→目标导向行为→动机→需要→需要满足→目标行为→新需要产生D.需要→心理紧张→动机→目标导向行为→目标行为→需要满足→新需要产生13.(2P73)气质与人的其他心理特征相比,具有更强的()A.稳定性B.社会性C.自发性D.倾向性14.(2P64)代表人们最基本的信念的是()A.价值观 B.态度 C.个性 D.动机15.(2P74)待人处事心平气和,并且沉着冷静,较少发脾气,但对待事物比较刻板,这属于四种气质类型中的()A.抑郁质B.黏液质C.多血质D.胆汁质16.(2P65)人的工作满意感实质是一种()A.需要 B.态度 C.价值观 D.动机17.(2P74)具有抑郁质的人的突出特点是()A.感情发生的速度快B.想象力丰富C.具有高度的情绪易感性D.神经过程平衡18.(2P67)个体根据兴趣和需要,有意识地把知觉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并进行组织、加工、整合的特性称为知觉的()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19.(2P75)个性中最为重要、最为显著的心理特征是()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兴趣二、多项选择1.(2P74)气质的典型类型包括() A 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乐观质 E 抑郁质2. (2P79)组织承诺的三因素包括()A. 感情承诺B. 短期承诺C. 持续承诺D. 规范承诺E. 长期承诺3.(2P64)价值观的属性包括()A.相关属性 B.内容属性 C.强度属性 D.内在属性 E.外在属性4.(2P67)知觉的特征包括()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整体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恒常性E.知觉的空间性22.(2p70)知觉偏差包括()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投射效应 D.心理定势 E.刻板效应23.(2p70)以下关于心理定势的说法正确的有()A.以偏概全B.可以使得人们对主观刺激的知觉更迅速C.可以使得人们对主观刺激的知觉更具方向性D.先入为主E.容易使得人们从主观臆测出发来歪曲事实三、名词解释1.(2P71)对比效应2.( 2P75) 能力3.(2P62)动机4.(2P70)首因效应5.(2P70)晕轮效应6.(2P70)心理定势7.(2p66)工作满意度8.(2P77)情绪9.(2p71)归因理论四、简答题1.(2P64)简述价值观的形成。

《组织行为学》第2章自测练习

《组织行为学》第2章自测练习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自测练习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所提供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1、将人视为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的是哪一种假设?()A.经济人B.社会人C.自我实现人D.复杂人2、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 )。

A气质B能力C个性D性格3、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 )。

A自我B本我C超我 D 无我4、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优异的人属于:( )。

A能力低下B一般能力C天才D才能5、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 )。

A知觉防御 B 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 D 定型效应二、多项选择题(可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1、X理论认为:A 人生来就是懒惰的B 人们天生的目标就是跟组织的目标背道而驰的C 人们具有非理性的感情,不能自我约束D 社交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激励因素E 逃避责任,缺乏进取心,不是人的天性2、人的行为特征有:( )。

A自发的B有原因的C有目的的D持久性的E可改变的3、希波克拉底划分的气质类型有:( )。

A多血质B粘液质C胆汁质D黑胆汁E抑郁质4、按何种心理机制占优势来划分,可把性格分为:( )。

A理智型B内倾型C情绪型D意志型E中间型5、社会知觉主要包括:( )。

A对人知觉B人际知觉C角色知觉D因果关系知觉E自我知觉三、名词解释1、个性2、能力3、社会知觉4、价值观四、简答题1、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个体行为特征有哪些。

2、简述气质差异的应用。

3、如何进行情绪的调适与情感的培养。

五、论述题1、在管理中如何应用个性理论?。

组织行为学二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二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二试题及答案组织行为学二试题及答案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全国200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二)试题课程代码:0093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中,为了证明某个观点所进行的研究是( )A.工作研究B.理论性研究C.应用性研究D.描述性研究2.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并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人是( )A.泰罗B.赫兹伯格C.莉莲·吉尔布雷思D.马科思·韦伯3.法约尔没有..提出的理论或观点是( )A.经营六职能B.行政管理理论条管理原则 D.管理五要素理论4.只讲具体的人、物和案例,缺乏理论概括的理论派别是( )A.经验主义管理学派B.经理角色理论C.古典管理理论D.社会系统理论5.某公司有作业人员64人,假设管理幅度为8人,该公司的管理人员应为( )人人人人6.根据群体类型的划分依据不同,下列属于非正式群体的是( )A.命令型群体B.交叉功能型群体C.生产线上的装配小组D.利益群体7.根据对强化程序的分类,按时领工资的方式属于( )A.连续强化B.固定强化C.间断强化D.可变强化8.按照人类行为分类系统—即交互作用过程分析理论,发生概率最高的行为类型是( )A.社会情感方面的积极行为B.与任务相关的行为C.与任务相关的咨询行为D.社会情感方面的消极行为9.按照团队角色理论,喜欢制定操作程序,设定目标,制定计划,组织人力,建立制度,保证按时完成任务,这种团队角色是( )A.总结者-生产者B.控制者-核查者C.推动者-组织者D.评价者-开发者10.K·卢因的“群体动力论”援引的理论基础是( )A.空气动力学理论B.环境科学理论C.场论D.团队角色理论11.下列测定方法中,属于疲劳心理指标测定的是( )A.脉搏数测定B.劳动能量消耗测定C.闪光融合频率测定D.劳动动作变化的测定12.按照组织结构的分类,集权制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A.直线型结构B.职能型结构C.事业部型结构D.矩阵型结构13.决策者对未来情况虽然无法做出肯定的判断,但已知事件发生的概率,这种类型的决( )A.创新决策B.风险型决策C.确定型决策D.程序化决策14.当企业的净收益为零,保持不盈不亏时的销售数量或者销售金额被称为( )A.保本点B.盈亏点C.盈利点D.亏损点15.一个人对他能胜任一项工作的信心,被称为( )A.目标承诺B.期望概率C.积极强化D.自我效能感16.通过非结构化的群体互动来改变人的行为的一种方法是( )A.敏感性训练B.专业培训C.组织变革D.分权管理17.学习型组织能够解决传统组织中固有的三个问题,即( )A.分工、竞争和效率B.分工、协调和反应性C.专业化、竞争和反应性D.分工、竞争和反应性18.库尔特·卢因变革的三步骤是( )A.解冻、变革、重新结冻B.变革、解冻、变革C.解冻、教育、沟通D.沟通、教育、解冻19.支持群体的目标、能够提高群体的工作绩效、具有建设性的冲突,这是一种有益的冲突,通常被称为( )A.功能失调的冲突B.功能正常的冲突C.群体冲突D.部门冲突20.只发展几种核心业务,如只负责产品的设计和销售,而让外部的协作厂家负责制造等,从而形成一个个独立的模块,可以根据市场竞争的需要,随时添加或去除,而不必背上众多工厂、车间和其他机构的包袱,这种管理思想是( )A.模块化管理B.扁平化管理C.瞪羚式管理D.分权化管理二、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选答其中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组织行为学二试题答案

组织行为学二试题答案

组织行为学二试题答案组织行为学二试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24分)1.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

2.知觉:人们通过感官得到了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产生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就是知觉。

换句话说,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3.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是个体知道并在选择任务后能够按要求完成程度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社会人假设的主要观点和管理方式是什么?社会人”假设是梅奥等人依据霍桑试验的结果提出来的。

这一假设认为,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人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次要的因素。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交往需要是人们行为的主要动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认同感的主要因素(2)工业革命以来,专业化分工和机械化使劳动失去了内在的乐趣而趋于单调,因此必须从工作的社会意义上寻找安慰 (3)非正式组织通过人际关系所形成的影响力,比正式组织的管理措施和奖励对人具有更大的影响 (4)组织领导者应该满足职工归属、交往和友谊的需要,工作效率会随着职工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而提高根据这一假设,相应的管理措施包括:首先,管理人员不能只考虑如何完成工作任务,应当关心人、体贴人,爱护、尊重员工,致力于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提高组织士气。

其次,对员工的奖励应当尽量采取集体奖励,而不能单纯采取个人奖励。

最后,管理人员要由单纯的监督者变为上下级之间的中介,鼓励交流、沟通,经常倾听员工意见并向上级发出呼吁。

2.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是什么?动机是一种主观状态,具有内隐性特点,总是要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动机(外在)表现的方式为行为。

1)同一动机可以引起种种不同的行为;2)同一行为可以出自不同的动机;3)好的动机可以引起不合理甚至错误的行为;4)错误的动机可能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所掩盖。

《组织行为学》练习册答案

《组织行为学》练习册答案

《组织行为学》练习册答案《组织行为学》习题集答案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的体系及其发展趋势1.\犯罪行为通常就是可以预测的。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答案:同意这种观点。

因为:行为不是随机的,行为是由某种原因引起的,它一定指向某个目的,无论是对是错,行为者相信这目的对他自己是最有利的。

当然,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即使在同样的情形下,人们的表现也不会完全一样。

但是,人们的行为中确实存在一些基本的一致性。

我们可以找出这些一致性,再加以修正,以此来反映个体间的差异。

这些基本的一致性使我们有可能预测人的行为。

在大多数有结构的情境中,预测行为是可能的(当然不总是百分之百准确)。

对行为的系统研究是作出合理准确预测的重要手段。

2.定义非政府行为学,并与管理学展开比较。

答案: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当管理者通过他人完成他的工作时,组织行为学提供了指导他人的生产率,预测人在工作的行为的工具,并且提供了管理来自不同领域的个体所需要的洞察力。

3.什么就是非政府?家庭就是一个非政府吗?恳请表述。

答案:组织是一个有意识的结合在一起的社会单元,有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组成,在一个相对而言持续的基础上共同努力以达成一个或一系列共同的目标。

家庭是一个组织,它拥有组织所有的特征。

有一个不同的地方是家庭的目标不那么明显,因此学生可能会为它本质上是否是组织而争论。

4.证实并对照3种通常的管理角色。

答案:60年代后期,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位研究生亨利明茨伯格对5位高层经理进行了一项精心研究,以确定这些管理者在他们的工作中做些什么事情。

根据他对这些经理的观察,明茨伯格得出结论:管理者扮演着10种不同而又互相关联的角色或者表现出与工作有关的10种不同的行为,这10种行为分为三大类:人际角色1.头面人物--象征性的首脑,必须履行职责法律性或社交性的例会义务。

2.领导者--负责管理鞭策和指导直属。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人性假设理论》习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人性假设理论》习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人性假设理论》习题及答案第二章《人性假设理论》1.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

A.道格拉斯.麦格雷戈B.梅奥C.罗斯D.安德鲁斯E.埃德加・沙因2、泰勒的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是()。

A.X理论B.Y理论C.Z理论D.超Y理论E.文化人假设3.“社会人”假设是梅奥等人依据()的结果提出来的。

这一假设认为。

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人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次要的因素。

A.霍桑试验B.搬运铁砂实验C.照明实验D.阿希实验E.斯坦福监狱实验4.倡导“胡萝卜加大棒”式的管理方式的理论是( )。

A.X理论E.性善论5.()最先提出“人性”问题,《论语·阳货》中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A.孔子B.孟子C.老子D.韩非子E.荀子6、孟子的“性善论”和现代管理理论中的()假设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A.复杂人B.经济人C. 自我实现人D.社会人E.文化人7、荀子在批判继承诸子人性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的“性恶”理论,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和西方管理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设十分接近,形成了法家()的理论基础。

A.法治B.人治C.德治D.自治E.无为而治8.日裔美国管理学者威廉·大内提出的专门研究人与企业、人与工作之间关系的理论是( ) 。

D.Y理论E.复杂人假设理论9.在围绕“人的本性”来论述人类行为规律的学派中,把人的本性假设为懒惰、缺乏进取心、不愿负责任、缺乏理性的理论是()。

A.X理论B.Y理论C.M理论D.Z理论E.超Y理论10.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埃德加・沙因总总前人的总设,其中是他自己提出的人性假设是()。

A.复杂人假设B.经济人假设C.社会人假设D.自我实现人假设E.文化人假设参考答案:1.A 2.A 3.A 4.A 5.A 6.C 7.A 8.B 9.A 10.A。

《组织行为学》第02章在线测试

《组织行为学》第02章在线测试

《组织行为学》第02章在线测试
《组织行为学》第02章在线测试
A B
C D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说明知觉具有(
A B
C D
、归因理论是说明和分析人们行为活动因果关系的的理论。

我们又称其为(
A B
C D
、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叫(
A B
C D
、特妮?休斯顿的嗓音、刘易斯的奔跑、马拉多纳的球技等等,我们称这些人具有(
A B
C D
E、角色知觉
2、个体在知觉过程中整合组织对象的原则包括()
A、学习律
B、闭锁律
C、接近律
D、相似律
E、连续律
3、构成态度的三种成分为()
A、心理成分
B、认知成分
C、智力成分
D、情感成分
E、意向成分
4、通常将能力分为()
A、理性能力
B、非理性能力
C、一般能力
D、特殊能力
E、反应能力
5、沙洛维和梅耶提出的情绪智力的内容结构主要包括()
A、情绪知觉、评价和表达能力
B、思维过程中的情绪促进能力
C、理解与分析情绪可获得情绪知识的能力
D、对情绪进行有效调控的能力
正确错误、行为和态度总是保持一致的。

正确错误、快乐的员工的生产率一定就高。

正确错误、决定个性心理特征的因素既有先天性,又有后天习得。

正确错误、气质对个体的职业选择有一定的影响程度。

正确错误。

国开[课程号01883]《组织行为学 第二章自测》复习资料答案

国开[课程号01883]《组织行为学 第二章自测》复习资料答案

国开[课程号]01883-组织行为学复制 1-
【题目】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有()
A. 个人主观内在因素
B. 心理因素
C. 客观外在环境因素
D. 生理因素
正确答案是:个人主观内在因素, 客观外在环境因素
【题目】人的行为特征有()
A. 自发的
B. 有原因的
C. 有目的的
D. 持久性的
E. 可改变的
正确答案是:自发的, 有原因的, 有目的的, 持久性的, 可改变的
【题目】人的行为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引发的。

()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
A. 知觉防御
B. 晕轮效应
C. 首因效应
D. 定型效应
正确答案是:晕轮效应
【题目】社会知觉主要包括()
A. 对人知觉
B. 人际知觉
C. 角色知觉
D. 因果关系知觉
E. 自我知觉
正确答案是:对人知觉, 人际知觉, 角色知觉, 因果关系知觉
【题目】知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

()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
A. 气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 (共40.00分)
1.韦克斯勒认为()
A.智力定义为“智力是个人行动有目的、思维合理、应付环境有效的一种扩散的或全面的才

B.智力定义为“智力是个人行动有目的、思维合理、应付环境有效的一种聚集的或全面的才

C.智力定义为“智力是个人行动有目的、思维合理、应付环境可实行的一种聚集的或全面的
才能
D.智力定义为“智力是群体行动有目的、思维合理、应付环境有效的一种聚集的或全面
的才能
正确答案:B
2.奥尔伯特经典的价值观理论()
A.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
B.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
C.社会型、政治型和宗教型
D.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政治型和宗教型
正确答案:D
3.外倾性表现为()
A.合群的、好交际的
B.精力充沛的、有保留的
C.好表现的、令人不快的
D.努力的、独立
正确答案:A
4.()是对再生性能力的最有效测量,而()则是对推断性能力的最佳测量。

()
A.词汇测试,非语言的图形推测
B.非语言的图形推测,词汇测试
C.图形推测,非语言的图形推测、
D.非语言的图形推测,非语言的图形推测
正确答案:A
二、多选题 (共33.00分)
1.管理人员的价值体系会对下面那些方面造成影响()(1)是对其他个人及群体的看
法,从面影响人际关系; (2)是个人对决策和同题解决方法的选择; (3)是对个人所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的看法; (4)是关于道德行为标准的确定; (5)是个人接受或抵制组织目标和组织压力的程度; (6)是对个人及组织的成功和成就的看法; (7)是对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选择; (8)是用于管理和控制组织中人力资源的手段的选择
A.1.3.5.7.8
B.2.4.6
C.6.7.8
D.1.3.4.5.6.7
E.2.4.5.7
正确答案:A B
2.多元化的管理方式包括()
A.招聘与选拔
B.培训
C.共情
D.彼此尊重
E.提高知识
正确答案:
A B C
3.霍兰德提出的职业人格类型包括()
A.企业型、社会型
B.常规型、艺术型
C.现实型、调研型
D.企业型、社会型、现实型
E.调研
型、社会型
正确答案:A B C
三、判断题 (共27.00分)
1.所谓能力,反映了个体现有的能够完成给定要求的不同任务的技能。

我们认为能力可包
括两大类内容:体质能力和心理能力。

()
正确答案:A
2.施瓦茨宜宣称人类的价值观可以被归纳进0大类:普适性、仁爱、传统、安全、从、权
力、成就、享乐主义、刺激、自我定向。

()
正确答案:A
3.人格是个体在对人对己及适应环境中一切事物时所显示的异于別人的性格。

()
正确答案: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