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4软骨和骨

合集下载

组织学和胚胎学重点归纳

组织学和胚胎学重点归纳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归纳第一章组织学绪论本章重点:1、掌握:组织学、石蜡切片术、光镜结构、嗜酸性、嗜碱性、HE染色法和超微结构的概念2、了解:常用的研究方法一、组织学的内容和意义1、组织学概念:研究正常人体的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2、组织学研究水平: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

3、组织(1)构成: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2)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二、组织学技术简介1、光镜技术石蜡切片术: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5 ~10 µm 厚)、染色、封片苏木精- 伊红染色法(HE染色法):苏木精为碱性染料,使染色质和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使胞质和细胞外基质着红色嗜酸性:组织细胞中的结构与酸性染料亲和力强者称为嗜酸性.嗜碱性:组织细胞中的结构与碱性染料亲和力强者称为嗜碱性.光镜结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织细胞结构2、电镜技术超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的组织细胞的结构.第二章上皮组织本章要点:掌握:上皮组织的特点及分类;被覆上皮的分类,各类的分布及功能(掌握)熟悉:腺上皮和腺的概念,外分泌腺的一般结构;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的功能意义了解: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的结构特点一、概述:(一)上皮组织的特点1、上皮组织由大量排列紧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外基质组成2、上皮细胞具有明显的极性(游离面、基底面和侧面)3、基底面附着于基膜4、上皮组织内大多无血管5、上皮组织内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二)分类与功能分类:1、被覆上皮-分布于体表,体内管、腔、囊的内表面2、腺上皮-构成腺体功能:保护、吸收、分泌、排泄二、被覆上皮1、单层扁平上皮又称单层鳞状上皮特点:表面光滑,利于液体流动,减少器官间磨擦分布:内皮:心血管、淋巴管内表面间皮:心包膜、胸膜、腹膜其它:肺泡、肾小囊2、单层立方上皮特点:细胞呈立方形(侧面观)或多角形(表面观),核圆居中分布:甲状腺滤泡、肾小管3、单层柱状上皮特点:细胞呈柱状(侧面观)或多角形(表面观),核长圆形、位于基底部分布:胃、肠、胆囊、子宫等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特点: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形细胞和杯状细胞构成,核位置参差不齐;细胞基底部均附着于基膜;基膜明显分布:呼吸道5、复层扁平上皮又称复层鳞状上皮特点:表层细胞呈扁平状;中层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基底细胞矮柱状,有增殖能力;基底面凹凸不平分布:皮肤表皮-角化口腔、食管和肛管-未角化6、变移上皮特点:细胞为多层,细胞形状和层数因器官功能状态不同而异分布: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三、腺上皮和腺腺上皮:由腺细胞组成的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腺:以腺上皮为主构成的器官腺的分类:(1)外分泌腺:分泌物经导管排至体表或器官腔内,如汗腺、唾液腺(2)内分泌腺:无导管,分泌物释入血液,如甲状腺外分泌腺由分泌部和导管两部分组成四、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游离面—微绒毛、纤毛侧面—紧密连接、黏合带、桥粒、缝隙连接基底面—基膜、质膜内褶、半桥粒1、微绒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功能;增加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2、纤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粗而长的突起;具有节律性定向摆动的功能3、紧密连接: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位于细胞侧面顶端。

4章 软骨与骨

4章 软骨与骨

(二)纤维软骨
新鲜时: 新鲜时:乳白色 分 椎间盘、关节盘、 布:椎间盘、关节盘、耻骨联合
纤维成分:大量平行或交错排列的胶原纤维束 纤维成分:大量平行或交错排列的胶原纤维束 型胶原蛋白) (I型胶原蛋白) 软骨细胞: 软骨细胞:常成行分布于纤维束之间的软骨囊中 特 点:韧性强大
胶原纤维束
纤维软骨 HE染色 染色
作用:支持, 作用:支持,保护 分类:根据细胞间质不同 分类: 透明软骨 纤维软骨 弹性软骨
软骨膜 软骨细胞
基质
(一)透明软骨
新鲜时:乳白淡蓝色半透明(基质中含大量水分) 新鲜时:乳白淡蓝色半透明(基质中含大量水分) 分 关节软骨、肋软骨、 布:关节软骨、肋软骨、呼吸道软骨
纤维成分:交织的胶原原纤维 II型胶原蛋白 胶原原纤维( 型胶原蛋白) 纤维成分:交织的胶原原纤维(II型胶原蛋白) 特 较脆,易折断,较强的抗压性, 点:较脆,易折断,较强的抗压性,一定的弹 韧性, 性、韧性,
骨松质 骨膜 关节软骨 骨密质 骨髓
功能
支持、 支持、保护 血细胞发生的部位 机体钙磷的贮存库
(一)骨组织
由大量钙化的细胞间质(骨基质) 由大量钙化的细胞间质(骨基质)和几种细胞组成
1、骨基质(骨质) 骨基质(骨质)
有机成分 大量骨胶纤维(90%) 大量骨胶纤维(90%) 骨胶纤维 少量基质:凝胶状, 少量基质:凝胶状,蛋白多糖及其复合物 电镜下:骨盐呈细针状, 电镜下:骨盐呈细针状,沿骨胶纤维长 轴规则排列并与之结合。 轴规则排列并与之结合。 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紧密结合, ★ 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紧密结合,使骨基质即坚 硬又有韧性。 硬又有韧性。
软骨内成骨
骨领
成骨区
骨髓腔
骨骺

骨的力学性质

骨的力学性质

H
30
骨受冲击性能
• 影响因素
– 冲击载荷大小 – 冲击载荷作用时间(能量) – 骨的结构
H
31
骨的断裂韧性
• 断裂韧性——某种材料阻止裂纹扩展的 能力,描述材料抵抗脆性破坏的能力。
• 骨上存在孔洞、缺陷、裂隙等,降低了 骨的断裂韧性。
H
32
第四节 软骨
• 软骨由软骨组织及其周围的软骨膜构成 ,软骨组织由软骨细胞、基质及纤维构 成。
Greater Area: Absorbs more Energy
TRAIN
H
19
骨骼及其力学性质(极限压缩强度和压缩率)
股骨
切向颅骨
径向颅骨
椎骨
骨试件压缩应力——应变曲线( σ-ε图)
H
20
骨力学特性的基本概念
• 力学性质:
• (极限)强度: 抵抗破坏的能力

抗张强度

抗压强度

弯曲强度
• 刚度: 抵抗变形的能力
骨的力学性质
H
1
• 骨是有生命的器官
• 从力学角度讲,骨是人体受力的主要载 体
• 分类 部位 形态
H
2
骨的形态
成人全身骨约占体重的20%,206块。 形态多样,分为四类:
长骨:主要分布于四肢,起支持和杠杆作用; 长骨中间部为骨干,呈长管状,骨干 内空腔为骨髓腔,两端膨大,为骺。 如肱骨。
短骨:形似立方形,多分布于既能承受压力 又能活动的部位,如手的腕骨和足的 跗骨;
H
3
骨的形态
成人全身骨约占体重的20%,206块。 形态多样,分为四类:
扁骨:呈板状,富有较大的弹性和坚固性, 围成空腔对腔内器官起保护

组织学与胚胎学 华西课件4软骨和骨

组织学与胚胎学 华西课件4软骨和骨

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纤维 1.根据软骨组织所含_________成分的不同, 可将软骨分 透明软骨 纤维软骨 弹性软骨 为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三种。 骨细胞 骨原细胞 成骨细胞 2.骨组织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 破骨细胞 _________。
(1)骨干
结构 主要由密质骨构成,形成板层状骨板。骨板排列有规 律,分为环骨板、哈弗斯系统(骨单位)和间骨板。
①环骨板 内环骨板 仅数层,骨板不规则。 外环骨板 10-40层,整齐环绕骨干。 ②●哈弗斯系统(Haversian system)(骨单位Osteon) 概念 结构 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呈筒状,是长骨干起支持作 用的结构单位。称骨单位, 即 哈弗斯系统。 哈弗斯骨板 由10-20层同心圆排列的骨板围成。 哈弗斯管 骨单位的中轴,又称中央管。内含结缔组 织、血管和神经。
③骨细胞(steocyte)
胞体较小,扁椭圆形, 有细长突起。 位置 单个散居在骨板内或骨板 间,胞体位于骨陷窝内, 突起位于骨小管内,内含 组织液,营养骨细胞,输 送代谢产物。 功能 骨细胞可溶解骨基质,使 钙离子释放入骨陷窝的组 织液中,继而进入血液, 维持血钙平衡。 LM
④●破骨细胞
位置 骨组织表面。 LM 由多个单核细胞融合而成的多核大细胞, 含6-50个核,胞质呈泡沫状,嗜酸性。 EM 近骨质侧有微绒毛,称皱褶缘。皱褶缘的周缘有一环 形胞质区称亮区,基部有吞饮小泡。 功能 释放多种酶类,有溶解和吸收骨基质的作用。
3.组成长骨骨干密质骨的骨板包括_________、 环骨板 骨单位 间骨板 _________和_________。
同步练习
二、单项选择 1.关于骨板哪项错误?( B ) A.松质骨与密质骨均由骨板构成 B.骨板中有淋巴管分布 C.相邻骨板的胶原纤维相互垂直 D.每层骨板的胶原纤维平行排列 E.骨细胞可位于骨板间 2.骨板的组成是( D ) A.平行排列的骨细胞 B.平行排列的骨细胞和钙盐 C.交叉排列的胶原纤维 D.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和钙盐 E.交叉排列的胶原纤维和钙盐

骨科常用的辅助检查

骨科常用的辅助检查

(2)、骨的发育(包括骨化和生长) 骨化有二种形式:
A、膜化骨 如:颅盖骨和面骨
B、软骨内化骨 如:躯干骨和四肢骨
骨的生长:在骨化的同时进行成骨和破骨, 保持一个动态平衡,使骨进行增粗和增长。
2、长骨 (1)、小儿骨骼的特点: 1)、骨干:管状骨周围由密质骨含钙多,密 度高而均匀且中间厚而端薄。
3)、骨质坏死:是指骨组织局限性供血中 断,代谢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 X线表现:骨质局限性密度增高,其原 因有二:一是死骨表面有新生骨的形成,骨 小梁增粗,为绝对密度增高;二是死骨周围 骨质吸收,或在肉芽、脓胞包绕衬托下形成 相对性的骨质密度增高。 多见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骨缺血坏 死和外伤骨折后等。
临床表现:
病程慢而长,一般以月或年计算;多为单发;局部可 有肿、痛和活动障碍。实验室检查为血沉增快。
X线表现:
1)、长骨结核 A、好发于骺和干骺端。 B、骨松质内出现一局限性类圆形或、 边界清 的骨质疏松、破坏区。 C、骨质增生硬化不明显。
D、骨质破坏区内可见“泥沙样”死骨。
E、骨膜反应轻。
2)、脊椎结核
骨科常用的辅助检查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 脊柱外科 付鹏
一、X线检查
一、检查方法
(一)、X线平片: 1、任何部位,都要用正侧位,某些部位还要用斜位、轴 位和切线位等。 2、应包括周围软组织。四肢长骨应包括邻近的关节以便 定位。 3、两侧对称的关节,必要时还应加拍对侧,以便对照, 发现细小病灶。
(二)、血管造影:
2)、骨膜增生又称骨膜反应 是因骨膜成骨细胞层受炎症、出血、肿瘤等 刺激所引起的骨质增加。正常骨膜是不显影的, 一旦出现 应视为病理变化。 X线表现:可见与骨皮质平行的细线状致密 影,同骨皮质间可见一宽约1-1mm透亮间隙。其 形态各异如:线状、花边状、层状、日光状或放 射状等。

4软骨和骨

4软骨和骨
为。 • 1)粗纤维骨 在骨的发生和修复过程中,首先出现 的是未成熟骨组织。它是临时性的,在成体除少数 部位(如颅骨的头缝和某些腱的附着处)。
• 2)板层骨 成体动物的骨骼大部分由板层骨构成。 在板层骨中,胶原纤维束平行而密集排列成多层, 每层与基质共同构成板层状的骨板。装着骨细胞的 骨陷窝夹在骨板之间,骨细胞的突起伸入到骨板中。
机成分:胶原和糖蛋白。它们在骨组织表面排列成
一层,很像单层立方上皮组织(图5-7)。成骨细
胞先合成类骨质,而后再骨化为骨基质。一旦被新 合成的基质包围住,成骨细胞便改名为骨细胞。 • 成骨细胞也具有胞质突起,并借此相互接触。骨基 质包围成骨细胞胞体和其突起而形成骨陷窝和骨小
管。骨小管与哈氏管相通。
成骨细胞、骨细胞、类骨质
• 成熟软骨细胞具有蛋白分泌细胞的典型结构—— 粗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体以及脂滴。它们合 成大量的葡糖胺聚糖和软骨所特有的Ⅱ型胶原。
• 2.基质 为半固态,主要成分是软骨粘蛋白和水。 软骨粘蛋白的主要成分是蛋白多糖和透明质酸, 二者共同形成的大分子与胶原相互作用。
• 3.纤维 包埋在基质中,使软骨具有韧性和弹性。 纤维的种类和数量在不同类型的软骨中有很大差 别。
• 纤维软骨无明显的软骨膜,它是由致密结缔组织发 育来的,致密结缔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分化为软骨细 胞。 • 纤维软骨很少见,主要分布在椎间盘、某些韧带与 骨头的附着处、耻骨联合和半月板等处。纤维软骨 新鲜时呈不透明的乳白色,具有很大的抗压能力。
1 、图 3 软 5 骨 、囊 胶; 3 原 2 纤 纤 维、 束软维 。骨软 细 胞骨 ;
第一节 软 骨
• 作为一种器官,软骨(cartilage)是由软骨组织和 其周围的软骨膜构成的,它主要具有支持和保护 功能。 • 在胚胎发育期间,软骨作为临时性骨骼支撑着身 体。随着胎儿的发育,软骨逐渐被骨取代。但在 成体内,仍保留一些软骨,主要构成呼吸道和耳 廓等的支架以及骨的关节面。

人体解剖学笔记(1)

人体解剖学笔记(1)

人体解剖学笔记绪论第一章骨学一、重点知识1。

标准知识(解剖学姿势):该姿势为人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两足并拢,掌心和足尖向前。

2。

方位术语:①上与下: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

②前与后:近腹者为前(也称腹侧),近背者为后(也称背侧)。

③内与外:凡有内腔的器官,近内腔者为内,远离内腔者为外。

④浅与深:已体表为准,近体表者为浅,远离体表者为深.⑤内侧与外侧:近正中线者为内侧,远离正中线者为外侧.⑥近侧与远侧:描述四肢各部结构时,已近躯干者为近侧.3。

切面术语:①矢状面:是从前后方向,将人体或器官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

若将人体沿正中线切为左、右完全对称的两半,该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②横切面:该切面将人体切为上、下两部分,又称水平面.③额状面:是从左、右方向上将人体切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又称冠状面。

4。

轴:①垂直轴:与人体长轴平行,垂直于地面.②矢状轴:呈前后方向,与身体的长轴和冠状轴垂直相交。

③冠状轴:也称额状轴,呈左右方向与身体的长轴和矢状轴垂直相交。

5。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属于生物形态学的范围【题型:名词解释】。

6.运动系统由骨髓结、骨骼肌组成.7。

骨按其形态特点分为4种: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①长骨:呈长管状,分为一体两端。

体又名骨干,骨质致密,围成骨髓腔,内含骨髓,端又名骺。

较膨大并具有光滑的关节面,有关节软骨覆盖,长骨分布于四肢,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

②短骨:一般呈立方形,多成群地连接存在,能承受较大压力,如腕骨和跗骨。

③扁骨:呈板状,分布于头、胸等处。

主要构成骨性腔的壁,对腔内器官有保护作用.如颅盖骨、胸骨和肋骨等。

④不规则骨:形态不规则.如椎骨。

有些不规则骨,内有含气腔,称含气骨。

如上颌骨、筛骨、蝶骨。

8。

骨的构造:主要有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此外还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

①骨质:是骨的主要成分,包括骨松质和骨密质两部分。

②骨密质:分布在骨表面,质地致密,能耐受较大压力,构成长骨的骨干以及其他类型骨和长骨骺的外层. 2>骨松质:结构疏松,由许多片状和杆状的骨小梁交织而成网,呈海绵状,位于长骨两端,扁骨,短骨和不规则骨的内部②骨膜:富有血管、神经,内含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具有使骨生长和再生修复功能,包裹除关节面以外的整个骨面,参关节软骨由透明软骨构成,与在骨的关节面上,减少关节的摩擦,增强关节灵活性作用。

《运动解剖学》第5次课:骨连结

《运动解剖学》第5次课:骨连结
1.韧带 2.缝
前臂 骨间膜
冠状缝 矢状缝
3
精品课件
人字缝
(二) 软骨连结 两骨之间籍软骨相连结,软骨连结可分为两种。
1.透明软骨结合 骺软骨
2.纤维软骨联合 椎间盘 耻骨联合
4
精品课件
(三)骨性结合 常由纤维连结或透明软骨骨化而成。
骶椎椎骨之间 髂、耻、坐骨之间
5
精品的最高 分化形式。
(4)掌骨间关节 (5)掌指关节
腕骨间关节
(6)指骨间关节
36
精品课件
桡骨 桡腕关节
钩骨
三角骨 月骨 关节盘 尺骨
桡腕关节
– 关节面形状
• 属椭圆关节
– 关节运动
• 额状轴:屈、伸 • 矢状轴:内收、外
展 • 环转运动
精品课件
2. 腕骨间关节 – 主要结构 • 关节面:由近侧列腕骨 三块腕骨(舟骨、月骨和 三角骨)和远侧列四个腕 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 、头状骨和钩骨)组成。 – 远侧列四个腕骨之 间被三条坚韧的骨 间韧带连接在一起 ,几乎没有活动, 可将它们看作一块 骨。从结构上看腕 骨间关节是一个简 单关节。 • 关节囊:前后松弛,前 后左右均有韧带加固。 • 关节腔:
精品课件
掌指关节
• 数量: 5个 • 组成:
–掌骨头 –近节指骨底
• 特点
–关节面近似球窝形。 –在机能上由于没有回旋
肌肉和受到两侧韧带的
限制,不能做回旋运动 。只能做屈伸运动、和
内收外展运动。
精品课件
指间关节
• 数量: 9个 • 组成:
–指骨头 –远侧指骨底
• 特点
–均为滑车关节。 –只能做屈伸运动。 –关节囊背侧松弛,其余
骶髂后韧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根据软骨组织所含____纤__维___成分的不同, 可将软骨分 为_透__明__软__骨__、_纤__维__软__骨__ 和_弹__性__软__骨__三种。
2.骨组织的细胞有_骨__原__细__胞__、_成__骨__细__胞__、__骨__细__胞___及 _破__骨__细__胞__。
答案:骨单位又称哈佛氏系统, 是长骨干的 主要结构单位, 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 数量 较多。每一骨单位是由10~20层呈同心圆状排 列的骨板围成的长筒状结构, 骨板之间和骨板 内均有骨陷窝, 内含骨细胞, 骨小管从骨单位 中央向周围穿越骨板互相通连。骨板在骨干 内呈纵向平行排列, 骨单位的中心有一中央管, 内含血管及神经, 并有分支与相邻骨单位的中 央管互相连接成网, 并与穿通管相通。
软骨和骨实验
5
一、透明软骨 本片为猫的气管横断面,管壁中
央染色深的结构即为透明软骨。
低倍镜:
软骨周围是由致
密结缔组织组成的软
骨膜,与周围结缔组
织无明显分界;软骨
基质呈淡蓝色,纤维
2
较细,包埋在基质中,
不易分辨;软骨细胞 分布于基质内。
1.透明软骨
1
2.软骨膜
高倍镜:
近软骨膜的软骨细 胞小,单个分布;软骨 中央部分的细胞较大, 圆或椭圆形,由于制片 过程中,细胞收缩,细 胞周围出现一空白的裂 隙,此裂隙为软骨陷窝 的一部分;软骨细胞周 围的基质内含硫酸软骨 素较多,故嗜碱性强, 染色较深,称软骨囊。 中央部分可看到同源细 胞群的现象。
2.骨板的组成是( D )
A.平行排列的骨细胞 B.平行排列的骨细胞和钙盐 C.交叉排列的胶原纤维 D.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和钙盐 E.交叉排列的胶原纤维和钙盐
同步练习
二、单项选择
3.关于骨单位的特点下列哪项错误( D ) A.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 B.多层骨板呈同心圆排列 C.中央有一条中央管 D.中央管内无血管分布 E.又称哈佛系统
2.●长骨的结构
长骨由骨干和骨骺构成,表面覆有骨膜 和关节软骨,内有骨髓腔和骨髓。
几个概念
• 骨 板:骨质呈板层状结构。 • 密质骨:于骨表层排列规则紧密的骨板 • 松质骨:为于骨骺等处,由大量针片状
骨小梁交错排列而成的网架样结构。
• 骨小梁:由数层平行排列的骨板和骨细 胞构成。
(1)骨干
结构 主要由密质骨构成,形成板层状骨板。骨板排列有规 律,分为环骨板、哈弗斯系统(骨单位)和间骨板。
4. 相邻骨细胞突起间有( C )
A.桥粒
B.紧密连接 C.缝隙连接
D.中间连接 E.半桥粒
同步练习
三、判断题 1.骨小管内含骨细胞的突起和毛细 血管。 错误
2.HE染色的透明软骨中不见纤维, 是由于透明软骨的纤维以原纤维 的形式存在, 其折光率与基质相 同。 正确
同步练习
四、名词解释 :骨单位(osteon)
软骨和骨 Cartilage and bone
主要内容
• 软骨 •骨 • 同步练习 • 实验
一、软骨(Cartilage)
1. 组成 软骨组织
软骨膜 2. 分类
透明软骨 弹性软骨 纤维软骨
软骨细胞 软骨基质
纤维 基质(无血管)
3. ★透明软骨 (Hyaline cartilage)
(1)软骨细胞 (Chondrocyte)
骨钙蛋白骨桥蛋白来自骨粘连蛋白钙结合蛋白(2)细胞
(钙化 传递 平衡 黏附各有作用)
无机成分 骨盐(羟基磷灰石结晶) 骨祖细胞 成骨细胞 骨细胞 破骨细胞
●骨板骨盐沉积在胶原原纤维之间,由骨粘
蛋白将其粘合,形成板层结构称骨板。同一骨板 内的纤维相互平行,相邻骨板的纤维相互垂直。 骨细胞分散于骨板内或骨板间。
(2)软骨基质
基质 主要化学成分为蛋白多糖(蛋白质、透明质酸、
硫酸软骨素和硫酸角质素,也构成分子筛),
并含大量的结合水。 外层
纤维 胶原原纤维
(3)软骨膜
内层
内层 纤维少,细胞多,
含梭形的骨祖细胞,
可分化为软骨细胞。
外层 纤维多,细胞少,
起保护作用。
(5)分布 关节软骨、肋软骨及呼吸道的软骨。
4.纤维软骨
①环骨板 内环骨板 仅数层,骨板不规则。 外环骨板 10-40层,整齐环绕骨干。
②●哈弗斯系统(Haversian system)(骨单位Osteon)
概念 结构
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呈筒状,是长骨干起支持作 用的结构单位。称骨单位, 即 哈弗斯系统。 哈弗斯骨板 由10-20层同心圆排列的骨板围成。
哈弗斯管 骨单位的中轴,又称中央管。内含结缔组 织、血管和神经。
哈弗斯骨板 中央管
③间骨板
是骨单位之间的不规则的平行骨板, 为骨单位或内、外环骨板未被吸收的残余 部分。
(2)骨骺
结构 主要由松质骨构 成,表面有薄层密质骨。 由大量针状或片状骨小梁 相互连接而成的多孔隙网 架结构,与骨髓腔通连。 (骨小梁由数层平行排列 的骨板和骨细胞构成)
形态 软骨细胞胞质弱嗜碱性,核椭圆,HE染色切片中,细胞收缩呈不 则规形,电镜观察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发达。
位置
细胞位于软骨陷窝内, 陷窝周围的基质嗜碱性 强,称软骨囊。软骨周 边的细胞幼稚,体积小, 扁圆形,单个存在。深 部的细胞成熟,近圆形, 成群分布。
●同源细胞群 指由一个细胞分裂增殖的2-8个细胞,位居 同一陷窝内的软骨细胞群。
分布 椎间盘、关节盘和耻骨联合等。 特点 含大量胶原纤维束,软骨细胞小而少,成
行,分布于纤维间,基质少弱嗜碱性。
5.弹性软骨
分布 耳廓和会厌等。 特点 含大量交织分布的弹性纤维,软骨弹性强。
二、骨(骨组织 骨膜 骨髓)
1.骨组织
(1)细胞外基质 有机成分 胶原纤维(90%Ⅰ型胶原)
(骨基质)
基质 蛋白多糖
3.组成长骨骨干密质骨的骨板包括_环__骨___板___、 __骨__单__位___和__间__骨__板___。
同步练习
二、单项选择
1.关于骨板哪项错误?( B )
A.松质骨与密质骨均由骨板构成 B.骨板中有淋巴管分布 C.相邻骨板的胶原纤维相互垂直 D.每层骨板的胶原纤维平行排列 E.骨细胞可位于骨板间
骨板
骨细胞
③骨细胞(steocyte)
LM 胞体较小,扁椭圆形的星形, 有细长突起,成蜘蛛状。
位置 单个散居在骨板内或骨板 间,胞体位于骨陷窝内, 突起位于骨小管内,内含 组织液,营养骨细胞,输 送代谢产物。
功能 骨细胞可溶解骨基质,使 钙离子释放入骨陷窝的组 织液中,继而进入血液, 维持血钙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