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战国策燕策》原文及译文
战国策燕策翻译及原文

战国策燕策翻译及原文《战国策》简称《国策》。
相传原系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辑录,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等不同名称。
下面我们来看看战国策燕策翻译及原文,欢迎阅读借鉴。
原文: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
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
谓其太傅鞠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
”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
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排其逆鳞哉?”太子曰:“然则何由?”太傅曰:“请入图之。
①”……鞠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
”太子曰:“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鞠武曰:“敬诺。
”出见田光,道太子曰:“愿图国事于先生。
”田光曰:“敬奉教。
”乃造焉。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②,跪而拂席。
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
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
所善荆轲可使也。
”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
”即起趋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
”田光俯而笑,曰:“诺。
”偻行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
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
”荆轲曰:“谨奉教。
”田光曰:“光闻长者之行,不使人疑之,非节侠士也。
”欲自杀以激荆轲,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
”遂自刭而死。
(《战国策燕策三》)译文:在秦国做人质的燕太子丹逃回了燕国。
他看到秦国将要吞并六国,如今秦军已逼近易水,惟恐灾祸来临,心里十分忧虑,于是对他的太傅鞫武说:“燕秦势不两立,希望太傅帮忙想想办法才好。
”鞫武回答说:“秦国的势力遍布天下,地盘广大,如果它们再用武力胁迫韩赵魏,那么易水以北的燕国局势还不一定啊。
《战国策燕策》原文及译文赏析

《战国策燕策》原文及译文赏析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
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
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
若恣睢奋击,呴藉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
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
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遣之。
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
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
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
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净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缗王出走于外。
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
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
(选自《战国策·燕策》)9.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趋而后息趋:疾走B.诎指而事之指:意愿C.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捐:捐助D.士争凑燕凑:奔赴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齐因孤之国乱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B.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余船以次俱进C.涓人言于君曰零丁孤苦,至于成立D.死马且买之五百金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11.下列句子都是燕昭王诚招天下贤士做法的一项是()①卑身厚币,以招贤者②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③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④为隗筑宫而师之⑤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⑥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A.①④⑤B①②⑥C.②⑧④D.③⑤⑥12.下列各旬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寥寥数语,即摆出悬而未决的主要矛盾:初践君位,副、力少,急于招贤强国以报血仇。
战国策燕策原文及翻译

战国策燕策原文及翻译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下面是战国策燕二原文及翻译,
请看:
原文
赵且南征燕,苏全权燕谓惠王曰:“今者臣去,过易水,蚌方出来曝与,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来,明日不出来,即有死去鹬。
’两者不敢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今赵且南征燕,燕、
赵久相两支,以弊大众,臣恐弱秦之为渔父也。
故愿王之熟计之也。
”惠王曰:“仁义。
”怨怼。
译文
赵国准备工作征讨燕国,苏全权燕国回去劝阻赵惠王说道:“我这次去,经过极易水,看到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晒太阳,一只鹬飞去鸽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卡住了鹬的嘴。
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变为肉干了。
’河蚌对鹬说:‘今天态度暧昧你,明天态度暧昧你,你就变成了死去鹬。
’它们俩谁也不敢放宽谁,一个渔夫跑过来,把它
们俩一块捉住跑了。
现在赵国将要攻取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可以四面
受敌苦不堪言,我害怕强悍的秦国就要沦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
所以期望大王深入细致
考量发兵之事。
”赵惠文王说道:“不好吧。
”于是暂停发兵攻取燕国。
评析
战国CDAF们大量运用寓言故事去喻事仁义,生动形象、贴切清了。
寓言不仅进一步
增强了辩词的说服力,而且并使行文别出心裁、独具摇曳生姿意蕴无穷的美感。
今天我们
的'话语相对于古人,变得匮乏和苍白,只有不断地在语言的形象、生动、贴切上多下点
工夫,就可以不愧就是他们的后代。
战国策燕策一原文与解析

战国策燕策一原文与解析【正文部分】(本文仅提供一种可能的格式,具体格式需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战国策·燕策一》原文与解析战国时期,各国相互征战,政治斗争激烈。
《战国策》是一部记载战国时期历史和策略的重要史书,其中的《燕策一》是对燕国政治斗争的详细描述。
下面将为您呈现《战国策·燕策一》的原文和解析。
【一、原文】「燕王闻魏使,使观之市中,为魏所辱,以易其国貌。
使人视齐,因奸以陷齐弱地,以齐兵四面齐攻。
齐人急,使使走赵告急。
乃令人告崔杼。
杼平王之志士也,发自阳,与魏人共立曹学阏共书,奉之以齐军。
燕日击齐数于楚,楚伐燕,燕请救于魏,魏攻齐,齐、楚争击,数月不息,齐乃益弱。
燕破齐军,韩、燕争焉。
」【二、解析】这一段原文描述了燕国发动政治斗争的过程,展现了各国之间的角力与较量。
首先,描述了燕王受到魏国使节的侮辱,并以此为契机,改变国家面貌。
这一段揭示了燕国对外侮辱的敏感性,以及燕王决心回应的勇气。
接着,燕国谋划陷害齐国的计谋,通过向齐国派遣使者,间接使齐国陷入危机。
这里展现了燕国的狡诈一面,通过挑唆他国来达到自身的利益。
随后,齐国感到危急,派使者向赵国求援,并告诉了崔杼,希望赵国能够援助。
接下来是崔杼的登场,他是赵国平王的志士,自发前往,与魏国共同合作,写下共同的书信,以此来招揽齐国的军队。
这里展现了崔杼的忠诚与胆识,不畏艰险为国家谋划利益。
随后,燕国多次袭击齐国,楚国也参与其中,形成了两国之间的激烈冲突。
在齐国的苦苦支撑下,请求魏国援助,魏国则借机对齐发动攻击。
这一段展示了各国之间的角力与冲突,以及齐国日益衰弱的情况。
最后,燕国成功击败了齐国的军队,与韩国展开争夺。
这段描述了燕国最终战胜齐国并展开新的角力的场景。
通过以上解析,我们可以看到,《战国策·燕策一》以简洁明了的文字,清晰地呈现出了燕国在政治斗争中的各种行动,展现了不同国家间的复杂政治关系。
这一段原文与解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战国时期的历史以及当时政治斗争的复杂性。
人有卖骏马者文言文

人有卖骏马者文言文
《人有卖骏马者》是出自《战国策·燕策二》中的文言文,作者是刘向。
原文: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译文:有一个卖骏马的人,连续三天站在集市上,没有人理睬。
这人就去见伯乐说:“我有匹好马想要卖掉它,我接连三天站在集市上,没有人来过问,希望您环绕着马察看它,离开时再回头看看它,这样我愿意付给您一天的报酬。
”伯乐同意了,于是环绕马察看,离开时回头看它,一天后马的价钱涨了十倍。
说明的道理:
人们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东西总是难以估价,要想正确评估它的价值,就必须了解它的情况。
对于真正有才华的人来说,他们不需要去借助外界的力量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或者地位,他们只需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理念,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投机取巧的行为虽然可能在短期内获得一些利益,但长远来看是不可取的。
只有通过真正的实力和努力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和收益。
真正有价值的事物或者人,往往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和考验,才能真正展现出其价值所在。
战国策燕策二翻译

战国策燕策二翻译原文:苏代自齐献书于燕王曰:“臣之行也,固知将有口事,故献御书而行曰:‘臣贵于齐,燕大夫将不信臣;臣贱,将轻臣;臣用,将多望于臣;齐有不善,将归罪于臣;天下不攻齐,将曰善为齐谋;天下攻齐,将与齐兼臣。
臣之所重处卯也。
’王谓臣曰:‘吾必不听众口与谗言,吾信汝也,犹纀纁者也。
上可以得用于齐,次可以得信于下,苟无死,女无不为也,以女自信可也。
’与之言曰:‘去燕之齐可也,期于成事而已。
’臣受令以任齐,及五年。
齐数出兵,未尝谋燕。
齐、赵之交,一合一离,燕王不与齐谋赵,则与赵谋齐。
齐之信燕也,至于虚北地行其兵。
今王信田伐与参、去疾之言,且攻齐,使齐犬马纃而不信燕。
今王又使庆令臣曰:‘吾欲用所善。
’王苟欲用之,则臣请为王事之。
王欲释臣任所善,则臣请归释事。
臣苟得见,则盈愿。
”译文:苏代从齐国上书燕昭王说:“我这次来到齐国,本来就知道有人会在燕国进我的谗言,所以临行之前给您呈上书信:‘如果将来我在齐国得到显贵的地位,燕国士大夫就再也不会信任我;如果我的地位卑贱,他们就会看不起我;如果我受到重用,他们会怨恨我;齐国对燕有什么不友好的地方,他们又会归罪于我;若是天下诸侯不进攻齐国,他们又将说我苏代一心为齐国打算;若是天下诸侯进攻齐国,他们将和齐国一起抛弃我。
我的处境有累卵之危。
’大王对我说:‘我一定不会听信那些闲言谗语,我将会斩钉截铁、毫不动摇地信任你。
请记住,最主要的是在齐国能够得到重用,其次是在下边的群臣中获得信任,即使最不理想,只要死不了,还能干你想干的事,听凭你的自信力去办吧。
’大王又和我说:‘离开燕国到了齐国就好办了,只期望事情能办成功就行。
’自从我受命出使齐国,至今已有五年了。
其间,齐国多次发兵侵地,但都从未曾图谋燕国。
齐赵两国的邦交,时好时坏,时分时合,燕国不是联合齐国图谋赵国,以离间齐赵的关系;就是我暗地里使燕国帮助赵国图谋齐国,以促成燕国的计谋。
然而齐国依旧信任燕国,以致齐国北部边境不设防线,用那里的军队去攻打别的国家。
《战国策·燕策》原文及译文

《战国策·燕策》原文及译文《战国策·燕策》原文及译文《战国策》是我国一部优秀散文集,它文笔恣肆,语言流畅,论事透辟,写人传神,还善于运用寓言故事和新奇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文学趣味。
下面是战国策燕二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战国策·燕策》原文及译文1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
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
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
若恣睢奋击,呴藉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
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
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遣之。
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
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
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
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净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缗王出走于外。
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
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
(选自《战国策·燕策》)9.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趋而后息趋:疾走B.诎指而事之指:意愿C.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捐:捐助D.士争凑燕凑:奔赴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齐因孤之国乱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B.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余船以次俱进C.涓人言于君曰零丁孤苦,至于成立D.死马且买之五百金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11.下列句子都是燕昭王诚招天下贤士做法的一项是()①卑身厚币,以招贤者②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③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④为隗筑宫而师之⑤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⑥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A.①④⑤ B①②⑥ C.②⑧④ D.③⑤⑥12.下列各旬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寥寥数语,即摆出悬而未决的主要矛盾:初践君位,副、力少,急于招贤强国以报血仇。
《战国策》— 燕昭王求士原文、注释及解析

《战国策》—燕昭王求士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燕昭王求士《战国策》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②,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③。
故往见郭隗先生曰④:“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⑤,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
敢问以国报雠者奈何?”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⑥,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
诎指而事之⑦,北面而受学⑧,则百己者至⑨;先趋而后息⑩,先问而后嘿(11),则什己者至(12);人趋己趋(13),则若己者至(14);冯几据杖(15),眄视指使(16),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17),呴籍叱咄(18),则徒隶之人至矣(19)。
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20)。
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21),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言于君曰(22):‘请求之’。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 而捐五百金(23)!’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24)。
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25),千里之马至者三。
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
隗且见事(26),况贤于隗者乎? 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乐毅自魏往(27),邹衍自齐往(28),剧辛自赵往(29);士争凑燕(30)。
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31)。
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32)。
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33)。
燕兵独追北(34),入至临淄(35),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36)。
〔注释〕①本篇选自《战国策·燕策》。
燕昭王,燕王哙的太子,名平。
齐宣王趁燕国内乱伐燕,杀哙及子之(子之原为燕相,后受燕王哙禅位为王,燕国大乱)。
昭王即位后,求贤士而图恢复,终于报齐之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国策·燕策》原文及译文
原文: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
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
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
若恣睢奋击,呴藉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
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
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
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遣之。
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
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
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
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净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缗王出走于外。
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
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
(选自《战国策·燕策》)
译文:
燕眧王收拾了残破的燕国以后登上王位,他礼贤下士,用丰厚的聘礼来招纳贤才,想要依靠他们来报齐国破燕杀父之仇。
为此他去见郭隗先生,说:“齐国乘人之危,攻破我们燕国,我深知燕国势单力薄,无力报复。
然而如果能得到贤士与我共同治理国家,以雪先王之耻,这是我的愿望。
请问先生要报国家的大仇应该怎么办?”
郭隗先生回答说:“成就帝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师,成就王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友,成就霸业的国君以贤者为臣,行将灭亡的国君以贤者为仆役。
如果能够卑躬曲节地侍奉贤者,屈居下位接受教海,那么比自己才能超出百倍的人就会光临;早些学习晚些休息,先去求教别人过后再默思,那么才能胜过自己十倍的人就会到来;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做,那么才能与自己相当的人就会未到;如果凭靠几案,拄着手杖,盛气凌人地指挥别人,那么供人驱使跑腿当差的人就会来到;如果放纵骄横,行为粗暴,吼叫骂人,大声喝斥,那么就只有奴隶和犯人来了。
这就是古往今来实行王道和招致人才的方法啊。
大王若是真想广泛选用国内的贤者,就应该亲自登门拜访,天下的贤人听说大王的这一举动,就一定会赶着到燕国来。
”
昭王说:“我应当先样访谁才好呢?”郭隗先生说道:“我听说古时有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可是三年也没有买到。
宫中有个近侍对他说道:‘请您让我去买吧。
国君就派他去了。
三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千里马,可惜马已经死了,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买了那匹马的尸骨,回来向国君复命。
国君大怒道:‘我要的是活马,哪里用得着死马,而且花费了五
百金?’这个近侍胸有成竹地对君主说:‘买死马尚且肯花五百金,更何况活马呢?天下人一定都以为大王您擅长买马,千里马很快就会有人送了。
’于是不到一年,数匹千里马就到手了。
大王如果真的要招纳有才能的人,那就从(敬重)我开始,我尚且被重用,何况是超过我的人呢?他们怎么会以离燕国很远(而不来投奔您呢)?”于是昭王为郭隗专门建造房屋,并拜他为师。
消息传开,乐毅从魏国赶来,邹衍从齐国而来,剧辛也从赵国来了,人才争先恐后集聚燕国。
昭王又在国中祭奠死者,慰问生者,和百姓同甘共苦。
燕昭王二十八年的时候,燕国殷实富足,国力强盛,士兵们心情舒畅愿意效命。
于是昭王用乐毅为上将军,和秦楚及三晋赵魏韩联合策划攻打齐国,齐国大败,齐闵王逃到国外。
燕军又单独痛击败军,一直打到齐都临淄,掠取了那里的全部宝物,烧毁齐国宫殿和宗庙。
没有被攻下的齐国城邑,只剩下莒和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