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农药在植物保护中的作用与展望

合集下载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微生物是一类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在农业生产中,微生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既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增进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又可以防治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

一、微生物菌肥的应用1.1 有益微生物菌肥的作用有益微生物菌肥主要包括生物有机肥、生物菌肥、生物复合菌肥等。

这些菌肥富含植物养分和微生物,可以提供酵素和植物生长激素,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同时,它们还能抑制病原菌生长,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从而减少农药使用。

1.2 微生物菌肥的种类与制作方法目前,市场上微生物菌肥的种类繁多,其中包括厌氧菌肥、氧化菌肥、腐殖菌肥等。

这些菌肥的制作方法有多种,例如,厌氧菌肥可以通过厌氧发酵的方式得到,而氧化菌肥则需要利用氧化菌进行有机物的分解,生成有机酸和微生物等。

二、微生物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2.1 微生物对植物病害的防治微生物在生物防治中可以用于对抗植物病害,起到防治作用。

例如,利用拮抗细菌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减少病害的发生。

此外,一些真菌和细菌还可以产生抑菌物质,杀死病原菌,达到防治的效果。

2.2 微生物对害虫的防治微生物还可以用于对抗害虫的防治。

例如,利用昆虫病毒可以感染害虫,导致害虫死亡。

此外,一些微生物还能产生杀虫物质,通过接触、食物或病原的方式杀死害虫,防止害虫对农作物造成损害。

三、微生物在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3.1 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发酵工艺中常常使用乳酸菌、酵母菌等菌种,用于发酵面包、酸奶、啤酒等食品。

这些微生物可以发酵食品原料,改善食品的质地和口感,增加食品的风味和营养。

3.2 微生物在饲料添加中的作用微生物在饲料添加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酶制剂可以促进动物对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提高饲料转化率。

微生物的应用与前沿研究

微生物的应用与前沿研究

微生物的应用与前沿研究微生物是一类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虽然微生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见,但它们在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农业、医疗、环境保护等。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的一些应用,并讨论目前微生物研究的前沿进展。

一、农业领域中的微生物应用1. 有益菌的运用在农业生产中,有益菌的运用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例如,根际微生物可以与植物根系共生,促进植物的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

此外,一些特定的细菌和真菌可以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质,提高土壤肥力。

因此,运用这些微生物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2. 生物农药的开发传统的化学农药在农产品生产中使用广泛,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潜在风险。

而微生物农药则是一种更加环保和安全的替代品。

通过利用微生物的抗菌能力,研发生物农药可以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害更小。

二、医疗领域中的微生物应用1. 水质处理一些微生物具有分解有机物和抑制有害细菌生长的能力,因此在水质处理中有重要应用。

例如,利用微生物可以去除水中的有机废物和污染物,提供洁净的饮用水资源。

2. 临床诊断微生物在临床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微生物的检测和分析,可以及早判断和确认疾病的类型,帮助医生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此外,微生物在疫苗研发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人类的健康提供保障。

三、环境保护中的微生物应用1. 废物处理微生物有能力分解各种有机废物,包括食品废料、污水等。

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能力,可以将这些废物转化为有用的物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油污处理油污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严重,但是微生物可以通过降解油污的方式进行治理。

一些微生物具有分解石油类物质的能力,因此在海洋溢油事故后的应急处理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微生物研究的前沿进展微生物研究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发展。

以下是一些当前的研究方向:1. 微生物基因组学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也取得了巨大进展。

通过解析微生物基因组,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微生物的功能和特性,并应用这些知识来改良农业、医疗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微生物在生物农药中的应用与发展

微生物在生物农药中的应用与发展

微生物在生物农药中的应用与发展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农业的需求不断增加,以及化学农药对环境和健康的潜在风险,微生物农药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农药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微生物农药是指利用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作为活性成分的农药,具有广谱性、选择性和环境友好等优势,对于农作物病害防治、土壤改良和农产品质量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微生物农药在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微生物农药在病害防治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生物杀菌剂、生物杀虫剂和生物杀线虫剂等。

生物杀菌剂是利用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抗生素或抗菌物质来抑制或杀死病原菌,达到预防和治疗病害的目的。

常见的生物杀菌剂包括拮抗菌、阿维菌素、链霉菌素等。

生物杀虫剂则是利用微生物本身的毒力或分泌的毒素对昆虫进行致命攻击。

例如,苏云金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生物杀虫剂,对多种害虫具有显著的杀伤作用。

而生物杀线虫剂则是利用昆虫杀线虫在寄主体内产生的杀虫作用,对地下害虫的防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微生物农药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微生物农药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微生物菌肥和微生物菌肥剂的使用上。

微生物菌肥是由具有固氮、溶磷和产生有机物质等功能的微生物(如蓝藻菌、根瘤菌等)培养而成的农业生物肥料。

它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促进植物生长,并对土壤进行改良,增加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

此外,微生物菌肥剂的应用也能够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土壤的抗逆性和生态系统功能。

三、微生物农药在农产品质量提升中的应用微生物农药在农产品质量提升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在种植和储存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侵害,导致农产品的质量下降和损失。

通过使用微生物农药,可以有效地防治农产品的病害侵染,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减少损耗,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微生物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安全无毒害作用,不会残留于农产品中,符合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需求。

总之,微生物农药在生物农药中的应用与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

生物防治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前景展望

生物防治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前景展望

生物防治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前景展望随着全球农业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与气候变化等一系列挑战,生态农业逐渐成为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其中,生物防治技术以其高效、环保的特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生物防治是通过利用自然界中的生物,来控制害虫和植物病害的发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从而实现生态平衡的目的。

对于未来的生态农业而言,生物防治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以下几个方面将更加突出其前景。

生物防治的核心在于利用天敌或寄生生物对害虫进行控制。

以捕食性昆虫为例,如瓢虫、螳螂等,它们能够有效捕食许多农业害虫,如蚜虫和白粉虱。

这类生物天敌不仅能降低害虫数量,还往往有助于提升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引入这些天敌,可以形成一种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了环境污染风险。

微生物在生物防治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某些真菌和细菌能够作为病原微生物感染害虫,减缓其繁殖速度,甚至导致其死亡。

这种方式不仅有效降低了害虫数量,还不会对人畜造成危害。

如巴斯德利斯(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引入,使得许多虫害得到了高效控制。

微生物防治的研究不断深化,新型生物制剂正在进入市场,这为生态农业中的病虫害防治提供了新的选择。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为生物防治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通过转基因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将某些天然病虫害抵抗基因转入农作物,从而使植物自身具备抗病能力,而不再完全仰赖外部的生物防治手段。

这种“生物自我防治”方式,不仅能够显著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同时使作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增强,提升以后的生产能力。

结合传统农业知识,利用地方特有的天敌和有益微生物发展本地的生物防治体系是生态农业的一条重要路径。

在许多地区,拥有丰富的传统农业经验,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当地不同植物之间、植物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在未来制定具体的生物防治方案。

这种方法利用当地资源,有助于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同时强化了生态农业的自主生态调节能力。

与化学防治相比,生物防治具备持久性。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展望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展望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展望农业是人类的重要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从提高农作物产量到保护环境,微生物在农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微生物肥料的应用微生物肥料是利用微生物活动产生的物质来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产量的肥料。

微生物肥料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并帮助植物吸收土壤中的养分。

同时,微生物还能够分解有机物质,促进土壤的肥力。

这种肥料不仅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还能够减少化肥的使用,减少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

二、微生物的生物防治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生物防治。

传统的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存在着潜在的风险,而微生物作为一种生物农药,具有环境友好、高效低毒的特点。

例如,一些微生物可以通过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来控制农作物病害,减少对农药的需求。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与植物共生,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增强植物的抵抗力。

三、土壤修复与生物除草剂微生物在土壤修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能力,可以降解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净化土壤环境。

微生物还可以通过固定氮气,提高土壤的氮含量,促进植物的生长。

同时,微生物还可以作为生物除草剂,通过抑制杂草的生长,减少对农作物的竞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四、微生物在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微生物在农产品加工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微生物可以用于食品的发酵加工,产生乳酸、醋酸等物质,使食品更具特色和风味。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用于生产生物质燃料,如生物酒精等,为农业生产提供新的能源。

展望未来,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的进步,人们可以通过改良微生物的基因,使其具有更强的功能,提高在农业生产中的效果。

此外,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应用也可以进一步优化微生物的应用效果,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

总结起来,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护环境,还能够促进农产品加工和生物能源的开发。

生物农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生物农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生物农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粮食安全问题逐渐浮现,农业生产保障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

在农业生产中,虫害是一大难题,传统的化学农药解决虫害问题的方式开始受到质疑。

因此,生物农药作为一种新型的农药,逐渐受到各界的关注和普及。

本文着重探讨了生物农药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一、生物农药的概念和分类生物农药是指从生物中提取出来的可供农业防治病虫害和有害植物的物质,其中包括微生物农药、植物农药和动物农药等。

微生物农药主要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生理活动防治病虫害,包括细菌农药、真菌农药、病毒农药和昆虫杀线虫等。

植物农药则主要是利用植物本身或其分泌物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如植物挥发性物质、植物提取液和植物根系分泌物等。

动物农药则是指利用动物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农业防治,如昆虫卵、昆虫雌雄激素和蜘蛛毒等。

二、生物农药的应用价值生物农药具有许多优点,例如高效、安全和环保等优点。

首先,生物农药可以针对具体的病虫害进行精准防治,避免了化学农药对非靶标昆虫的污染和损害。

其次,大多数生物农药对人畜安全,无毒副作用,可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同时生物农药对生态环境无污染,无害和无残留,不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不良影响。

三、生物农药的研究进展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生物农药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应用场景也得到了拓展。

以下是生物农药的研究进展:1、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构建出具有高活性的工程菌株,提高农药的制备量和活性。

2、微生物菌剂的研究:研究微生物菌剂对农产品的保护作用,以获得更好的生产效果。

3、生物农药的复配应用:生物农药的复配应用,可以增强农药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同时降低农用量和成本。

4、种子处理剂的研究:通过种子处理剂,将生物农药施用于种子表面,在种植过程中可以起到长效防治的效果。

四、生物农药的市场前景生物农药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2019年中国生物农药市场规模超过70亿元,在如此庞大的市场背景下,生物农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微生物作为一种具有广泛适用性和潜力的自然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土壤改良、植物病害防治、有机农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探讨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一、土壤改良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微生物在土壤改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物质并释放出营养元素,为作物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其次,微生物可以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能力。

此外,微生物还能分解土壤中的毒性物质,减少土壤污染的风险。

因此,利用微生物改良土壤,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可持续利用性,有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植物病害防治植物病害是导致农作物减产和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微生物在植物病害防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首先,微生物可以作为生物农药来控制植物病害。

比如,一些具有杀菌作用的微生物可以通过竞争或产生抑制物质,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达到防治植物病害的效果。

其次,通过利用植物与微生物的互作关系,可以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

例如,一些根际微生物可以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提高植物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

因此,利用微生物进行植物病害防治,不仅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还可以降低环境污染的风险。

三、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一种注重生态循环、保护环境的农业生产方式。

微生物在有机农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微生物参与有机物质的分解和转化过程,促进有机肥料的形成。

其次,微生物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并帮助植物吸收利用这些营养物质。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抑制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减少害虫的侵害。

因此,利用微生物进行有机农业生产,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四、环境保护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还可以对环境进行保护。

首先,通过利用微生物来处理农业废弃物和污水,可以有效降解有机物质和污染物,减少对水体和土地的污染。

微生物在生物农药中的作用与应用

微生物在生物农药中的作用与应用

微生物在生物农药中的作用与应用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者开始考虑采用更加环保和安全的农药。

生物农药,作为一种使用微生物作为活性成分的农药,因其绿色、高效、无害的优点而逐渐受到关注。

那么,微生物在生物农药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们的应用又有哪些方面呢?微生物在生物农药中的作用微生物在生物农药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们能够有效地防治害虫和病原体,不仅能够减少农药残留,降低环境污染和生态风险,还能够提高粮食品质和农产品的安全性。

其次,微生物在生物农药中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可以针对不同的害虫和病原体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同时不影响对生态系统中其它有益生物的生长发育。

微生物在生物农药中的应用微生物在生物农药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具体的应用方向:一、菌剂类生物农药菌剂类生物农药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以细菌、真菌、放线菌等为主要活性成分的生物农药。

如拟青霉素菌杀虫剂、白僵菌杀虫剂、枯草芽孢杀虫剂等都属于此类生物农药。

它们具有锁定性强、虫种广、效果稳定等特点,尤其在室外作物的防治方面广受青睐。

二、益生菌类生物农药益生菌类生物农药以一种或多种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益生菌为活性成分,可有效防治植物的病虫害及其它逆境。

比如,一些具有植物生长调节能力的菌株,如碳杆菌、拟杆菌等,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作物质量和产量。

三、景观类生物农药景观类生物农药主要用于城市绿地和各类园林中的草坪、花卉等植物的保护和美化。

如一些拥有蜘蛛毒素成分的生物制剂,能够有效防治草坪虫害,同时又不会对人和大型哺乳动物产生危害。

四、病毒病料类生物农药病毒病料类生物农药主要用于防治病毒和病原体。

它们可以通过混合病原体和宿主植物,以达到防治病害的效果。

市场上常见的根腐霉菌、森林枯萎病菌等都属于此类生物农药。

总之,微生物在生物农药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优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越来越多的应用实践,相信生物农药将会逐渐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主流农药,为人们创造更健康、更安全的生产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农药在植物保护中的作用与展望
论文导读:因此研究农药在植物保护方面的作用,同时规避其负面影响,积极开发新的农药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2.微生物农药在植物保护中的作用根据用途和防治对象的不同,微生物农药可分为微生物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鼠剂和生长调节剂等。

关键词:微生物农药,植物保护,前景展望
农药对于病虫草害的防治、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农药作为一种对生物和环境有毒的化学物质,在防治病虫草害的同时对环境生态也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因此研究农药在植物保护方面的作用,同时规避其负面影响,积极开发新的农药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1. 微生物农药及其特点农药主要是指用来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类)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1]。

而利用微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来防治有害生物的农药即为微生物农药。

活体微生物农药目前市场上主要有Bt杀虫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绿僵菌、力宝(假单胞杆菌)、亚宝(枯草杆菌)、增产菌(蜡状芽孢杆菌)。

其中Bt杀虫剂是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杀虫剂。

微生物代谢农药也有井岗霉素、阿维菌素、双丙氨磷、赤霉素、梅岭霉素等,在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中,井岗霉素使用较为广泛。

相对于其他农药,微生物农药具有以下特点:(一)专一性强,这时其显著特点,其微生物或代谢产物都针对某些特殊的病原作为防治对象,这使得非靶标生物相对安全,副作用减少。

(二)环
境安全。

微生物农药中的活体或微生物本身存在于自然中,它通过代谢,参与能量与物质循环,不会引起生物富集现象,对环境和食物安全影响小。

(三)开发途径和种类多,研发余地大。

微生物类生物农药可以直接利用,也可以经基因重组后利用,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

另外,自然界中植物、昆虫、微生物彼此之间及各类群之内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而且微生物本身种类繁多,这使得其开发余地大。

2. 微生物农药在植物保护中的作用根据用途和防治对象的不同,微生物农药可分为微生物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鼠剂和生长调节剂等。

2.1 微生物杀虫剂它分为以下几种:(一)细菌杀虫剂。

其机理是利用胃毒作用,昆虫摄入制剂后,通过肠细胞吸收,进人体腔和血液,使之得败血症导致全身中毒死亡[2]。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就是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剂,它被应用于防治农业、林业和贮藏的害虫,在植物保护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其对于鳞翅目枯草杆菌、洋葱球茎病假单胞菌、放射性土壤杆菌、丁香假单胞菌、灰绿链霉菌、荧光假单胞菌等都有较好的防患效果。

(二)真菌杀虫剂,它以分生孢子附着于昆虫的皮肤,分生孢子吸水后萌发而长出芽管或形成附着孢,侵人昆虫体内,菌丝体在虫体内不断繁殖,造成病理变化和物理损害,最后导致昆虫死亡[2]。

真菌杀虫剂种类繁多,如白僵菌属、绿僵菌属、被毛孢属、蟪霉属、轮枝拟青霉属、棒孢霉属等。

(三)昆虫病毒杀虫剂。

论文检测。

它是以昆虫作为宿主并在宿主种群中流行传播的一类病毒,其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且没有细胞结构,病毒侵入昆虫后,核
酸在宿主细胞内进行病毒颗粒复制,产生大量的病毒粒子,促使宿主细胞破裂,导致昆虫死亡[2]。

目前应用最多的是NPV(核形多角体病毒)、CPV(质形多角体病毒)、GV(颗粒体病毒),其中NPV主要用于农业和林业等害虫的防治,GV主要用于防治菜青虫、小菜蛾及黄地老虎等。

(四)微孢子杀虫剂。

作为原生动物,它经宿主口或卵、皮肤感染,并在其中增殖,使宿主死亡。

在植物保护方面,它主要用于林业防治,对于鳞翅目、直翅目、双翅目、鞘翅目、半翅目、膜翅目和蜉蝣目的多种昆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五)、线虫杀虫剂,这是国际上新兴的生物杀虫剂。

尽管线虫是多细胞真核生物,并不属于微生物范畴。

但线虫作用于昆虫的机制和微生物杀虫剂相似。

食虫的线虫通过自然伤口穿透虫体,然后和致病杆菌属或光杆状菌属的细菌共生。

这些细菌能很快得以释放毒素的方式杀死寄主。

在植物保护方面,线虫多用于田间,防治小菜蛾、桃小食心虫、地老虎、蝇蛆、天牛等害虫。

2.2 微生物杀菌剂微生物杀菌剂是一类控制植物病原菌的制剂,主要有农用抗生素、细菌杀菌剂、真菌杀菌剂和病毒杀菌剂等类型。

微生物杀菌剂主要抑制病原菌能量产生、干扰生物合成和破坏细胞结构。

内吸性强、毒性低,有的兼有刺激植物生长的作用[3]。

常用的有以下几种:(一)细菌杀菌剂。

细菌对营养要求低,并有易在植物表面定殖的特点,且其数量众多,繁殖速度快,便于人工培养,因此在植物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用作生物杀菌剂的拮抗细菌主要有枯草杆菌、洋葱球茎病假单胞菌、放射形土壤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假单
孢菌、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等。

在植物保护方面,细菌杀菌剂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功,如沈阳农业大学生物农药工程中心利用拮抗木霉和拮抗细菌混合发酵制成粉剂,成功地防治了保护地蔬菜和甜瓜的苗期病害,用地衣芽孢杆菌来防治黄瓜及烟草炭疽病菌,用枯草芽孢杆菌防治甘蓝黑腐病,用假单孢菌防治水稻纹枯病等。

(二)真菌杀菌剂。

该类杀菌剂直接穿透寄主体壁和持续控制的独特方式对于防治具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地下害虫和蛀干害虫有着其他生物杀虫剂无可比拟的优势。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木霉和粘帚霉。

木霉菌已被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棉花枯萎病,花生、甜椒、茉莉等的白绢病,蔬菜猝倒病、枯萎病、立枯病等病害;淡紫拟青霉用于防治香蕉穿孔线虫病、马铃薯金线虫病。

他们在保护植物,特别是农作物方面有重要作用。

(三)农用抗生素。

它是由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在低浓度时可抑制或杀灭作物的病、虫、草害及调节作物生长发育。

而且它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而不污染环境,其对人畜安全,选择性高,发展前景看好。

具有杀虫性能的农用抗生素以阿维菌素及其衍生产品甲氨基阿维菌苯甲酸盐、伊维菌素等为代表,他们被广泛使用在各种农作物上,如蔬菜、果树、小麦、棉花等。

2.3 微生物除草剂为了减少杂草堆农作物的影响,除草剂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多。

目前除草剂主要有两类:(一)活体微生物除草剂,它是由杂草病原菌的繁殖体和适宜的助剂组成的微生物制剂。

其作用方式是孢子、菌丝等直接穿透寄主表皮,进入寄主组织、产生毒素,使杂草发病并逐步蔓延,最终导致杂草枯萎、死亡。

开发成功的有用于防
治水稻、麦类等作物菌期杂草的盘长孢状刺盘孢,用于防除柑橘杂草的棕榈疫霉菌等真菌除草剂,用于防治草坪内的杂草早熟禾及剪股颖的黑腐病菌等。

(二)农用抗生素除草剂,即通过将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抑制某些杂草的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加工成可以直接使用的形态。

论文检测。

常用的有用于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双丙氨磷,还有硫代乳酸霉素、浅蓝菌素、丁香霉素等。

(三)
3.微生物农药在我国的发展前景相对于化学农药,微生物农药安全、环保,但是成本高、见效慢,这也是当前微生物农药市场发展缓慢的原因。

但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微生物农药的市场份额和的及其在植物保护方面的作用应该越来越大。

论文检测。

原因在于:(一)随着世界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以及我国加入WTO后,在国际农产品和食品贸易中,将面对苛刻的农药残留标准。

这使得我国必须通过创新、开发、使用新型的安全农药,替代污染较大的化学农药,适应入世后对农产品特别的高标准和新要求。

同时这也是我国现代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农业等相关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

(二)微生物农药本身具有较大的市场驱动力。

目前我国微生物农药市场只占据20%左右,化学农业仍然占据了大部分江山[4]。

随着微生物农药的见效期的缩短、技术能力的提升、国家扶植以及生产成本低下降,必然会成为市场首选。

总之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需求的增加、环境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加强、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的克服等因素,都要求我们开发出高效、低毒、无残留的农药并大面积应用,
特别是微生物农药,因此微生物农药的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1]袁兵兵,张海青,陈静.微生物农药研究进展[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2010,24(1).[2]董培芬.生物农药应用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3).[3]许丽娟,刘冬华.我国微生物农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农药研究与应用,2008,12.[4]邱德文.我国生物农药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J].植物保护,2009,3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