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基层减负感悟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基层减负通知》心得体会五篇

《基层减负通知》心得体会五篇

《基层减负通知》心得体会五篇【篇一】中央明确2019年为“基层减负年”,是着眼于解决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不懈奋斗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基层减负不是一阵风,而是一场作风建设的“持久战”。

“减负”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政治责任,不能以临时突击应对工作考核,以材料报送替代减负成效,做表面文章,喇叭吹得震天响,工作落实却轻飘飘。

思想认识的偏差必然会导致行动的偏离。

推动基层减负,切莫敷衍了事,要切实提高政治认识和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既吃透上情,也摸清下情,从实处着眼、用实干考量、以实绩说话,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推动党中央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落实落地。

有的基层单位,花费大量时间在开会、填表、迎检汇报等疲于应付的事务上,没有精力去做其它实际工作。

中央三令五申整治“文山会海”,但少数地方和部门始终不愿扛起自身责任,在谋划工作上不主动,在统筹协调上不作为,仅充当“二传手”,热衷于转发文件、召开会议、检查督办,责任往下推、板子往下打,真正到落实工作和解决问题时却敷衍塞责。

上级以官僚主义方式推动工作,就必然导致下级以形式主义应对。

推动基层减负,重点是要抓住“关键”,上级主要领导和领导机关要以身作则,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多多深入调查研究,搞好顶层设计,要善于把中央精神与地方和部门实际结合,不断提升决策的操作性、确定性和可行性,最大限度减少基层负担。

减负只是手段,提质增效才是目的。

会议和公文是党领导国家治理的必要方式和手段,督查检查是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落实落地的必要保障,少开会不代表不开会,少发文不代表不发文,减少督查检查不代表不督查检查。

在推进基层减负工作中,不能只盯“减量”,更应注重“增质”。

要在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上下功夫,少开会、开短会,多开管用的会,多采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电视电话会、网络视频会;要进一步规范发文程序,精简文件内容,提高文件质量,控制发文范围,减少印发数量;要完善督查检查工作体系,科学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创新督查检查考核办法,不片面强调“痕迹管理”,强化结果导向,注重工作实绩和群众评价。

《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学习心得三篇

《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学习心得三篇

《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学习心得三篇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将____年作为基层减负年。

《通知》提出了一系列务实管用的减负措施,在广大基层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充分体现了____总书记心系基层、关爱干部的深厚情怀。

为基层减负,要在激励干部上做加法。

基层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而现今基层干部普遍存在任务重、压力大、出路难等问题,导致部分基层干部缺乏干事创业热情。

对此要健全干部待遇激励保障制度体系,树立实干实绩的用人导向,完善容错纠错与荣誉表彰机制,落实落细关心关爱干部措施,在政策、待遇等方面对基层干部给予倾斜,让广大基层干部安心、安身、安业,更好履职奉献。

为基层减负,要在形式主义上做减法。

很长一段时间里,基层干部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层层级级的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的痕迹管理、花样繁多的督查检查中徘徊,迎不完的检查,写不完的材料,填不完的表格。

为基层减负就应科学减去无痕迹则无政绩的考核硬标准,从源头改善工作推进机制,加强调查研究,科学部署安排,以实际成效为导向,重在看实际落实效果、看百姓评价口碑。

只有做到真减负、减真负,少一些空谈,多一些务实,少一些应付,多一些实干,少一些苛责,多一些担当,才能让基层干部体验到实实在在的减负获得感,从而腾出双手,把更多的精力花在服务群众的实事上。

为基层减负,要在上下联动上做乘法。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接收着来自上级部门层层转发的文件,传导着上级部门层层加码的压力,承担着上级部门层层下压的责任,基层干部是万金油,更是千斤顶,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基层负担过重。

要从根本上改变层层不负责任的局面,就要减少督查检查考核频次,树立重实绩轻留痕的鲜明导向;同时,要整合审批、服务、执法等方面的力量和职能,优化职能配置,完善权责清单,上下联动,形成强大合力,将党中央和上级的文件政策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落实,切实将政策红利落实到人民身上。

解决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心得体会2篇

解决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心得体会2篇

解决形式为基层减负心得体会2篇解决形式为基层减负心得体会12023 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党中央确定的“基层减负年” 。

为确保基层减负工作落到实处,各地落实了大量工作,也获得了较好成效。

但基层之船要既快又稳地行使,还需继续整治形式、官僚,为航船行使扫除障碍,同时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加大对基层工作者的关心关爱力度,为航船保驾护航。

基层减负,为基层航船减压力,护航船更远航行。

基层作为与群众联络的一线,假设是被形式、官僚绑缚,便缺少了深化群众,贴近群众,联络群众的时间和精力。

基层减负通过力戒形式、官僚,把干部从文山会海、不必要的请示汇报、各类多余的微信群、 QQ 群等无谓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增加基层干部与群众面对面的时机,使其可以更踏实地在一线战斗,从群众的满意和点赞中,增强自己的获得感,同时也让领导干部在基层调研时真正体验到基层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基层工作的困难和问题,快速扫除障碍,让基层航船更远航行。

基层减负,为基层航船添活力,助基层航船更快航行。

要想基层工作获得成果,改革创新必不可少,压力大、有风险,也不可防止,这成为了一些基层干部缩手缩脚,不敢带头干、不敢抢先干的原因。

为增进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基层减负在为基层干部松绑的同时,通过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等方式,让基层干部在改革创新工作中放下后顾之忧,不仅有了解决疑难问题、推动改革开展的勇气,也有了承当责任的底气,让其可以放心干、博手干,在有错必纠、有过必改的前提下,为基层干部撑腰鼓劲,使基层航船更快航行。

基层减负,为基层航船增动力,促基层航船更稳航行。

探究和落实关心关爱干部职工的新举措、新方法,是振奋干部精气神的重要措施。

在基层减负过程中,用心、用情关心基层干部,注重干部身心安康,积极听取基层干部的心声,保障基层干部应有待遇,实在为基层干部纾难解困,基层干部在生活中才能安心、安身,在工作中才能安业,从而真正凝聚起了基层工作的奋进力量,夯实基层工作根底,确保基层航船稳步航行。

基层减负体会与感悟

基层减负体会与感悟

基层减负体会与感悟以前啊,基层工作就像背着一座大山在走钢丝。

各种文件、会议、检查就像一群调皮捣蛋的小怪兽,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

每天光是应对这些,感觉自己就像个旋转不停的陀螺,被抽打得晕头转向。

那些繁琐的表格啊,填起来简直像是在解一团乱麻。

每个表格都像是一个有着无数陷阱的迷宫,一不小心就会填错。

而且表格还多得要命,仿佛满天繁星,数都数不过来。

会议呢,多得就像春天的柳絮,漫天飞舞。

有时候一个上午能有好几个会,在各个会议室之间跑来跑去,感觉自己像个赶场的明星,可咱这明星当得可累啊,没有镁光灯下的光鲜,只有忙得焦头烂额。

检查就更夸张了,检查组一来,基层就像被翻了个底朝天的小蚂蚁窝。

大家都紧张兮兮的,拼命地整理材料,准备汇报。

那些检查标准就像多变的天气,让人捉摸不透。

不过现在好了,基层减负就像一阵及时雨,把那些小怪兽都给赶跑了不少。

那座大山好像一下子轻了许多,走钢丝的时候都感觉脚步轻快了。

表格不再像洪水猛兽,开始变得精简合理了。

就像把一团乱麻梳理成了顺滑的丝线,填起来轻松多了。

会议也像是被施了魔法,少了很多不必要的。

不再像柳絮那样泛滥,而是像偶尔飘落的几片雪花,恰到好处。

检查也变得人性化了,不再是那种狂风暴雨式的席卷。

更像是温和的春风,轻轻拂过,指出问题的同时也给人改进的时间和空间。

基层工作人员就像被松绑的小木偶,终于可以活动自如了。

有更多的时间去真正为老百姓做实事,而不是被那些繁琐的事务束缚住手脚。

现在啊,每天都感觉神清气爽的,像是从黑暗的地牢里被解救出来,重见天日了。

可以把精力放在刀刃上,就像一个厨师终于能专注于做菜,而不是在厨房里忙着找各种莫名其妙的调料了。

真希望基层减负能够一直这样持续下去,让基层工作真正变得高效又快乐。

学习基层减负《八条措施》心得体会

学习基层减负《八条措施》心得体会

学习基层减负《八条措施》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对《八条措施》的发布深感欣慰和振奋。

这份文件明确了基层减负的方向和意义,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参考。

在学习《八条措施》的过程中,我深受教育和启发,下面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深刻认识基层减负的重要性。

《八条措施》明确指出,基层减负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为了解决基层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推动基层减负和激发基层活力。

基层减负不仅是对广大基层干部的关心和关怀,更是推动基层繁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基层减负的核心是要解决基层工作中的繁琐事务和繁重任务,让基层干部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上。

其次,明确基层减负的目标和举措。

《八条措施》从八个方面对基层减负进行了具体规划和部署。

其中包括:破除形式主义,简化会议程序;简化报批手续,减少报告数量;减少会务费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压缩中央督查检查事项;精简会议组织,增加人才根基;改革体制机制,优化工作环境;做好入伍工作,让基层轻装上阵;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这些措施旨在降低基层工作负担,增强基层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基层干部的工作效率和干劲。

其三,增强基层干部的主观能动性。

基层减负的核心在于激发基层干部的活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工作中能够主动作为、解决问题。

《八条措施》提出要打破权力壁垒,减少干部挂职,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等,这些措施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基层干部能够真正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同时,基层干部也要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不局限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更要注重实际效果和服务群众。

最后,加强组织保障和督促落实。

《八条措施》要求各级党组织要提高政治站位,主动作为,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八条措施》的贯彻落实。

这需要各级党组织加强对基层减负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激励措施,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

同时,要加强对落实情况的督促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确保基层减负工作取得实效。

基层减负个人心得体会基层减负心得

基层减负个人心得体会基层减负心得

基层减负个人心得体会基层减负心得在过去的几年中,我身处于基层岗位,经历过基层减负的实际操作和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基层减负是政策执行和实践结果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对个人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负担、改善工作环境,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认为,基层减负的核心思想是“从繁到简”,这一理念体现地深刻而具体。

对于个人而言,基层减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优化、精简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的过程。

在我的岗位上,我总是会仔细地分析工作过程,并尝试简化和优化各个环节,以提高效率,降低工作负担。

随着工作的不断积累,我意识到,在基层减负中,突出重点和注意思辨是极为关键的。

这不仅需要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能够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深刻理解问题,并通过优化和调整,找到问题的最优解。

当然,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不去过分简化流程和工作内容,可能会出现一些新问题,这时我们就要再次思考,以达到最终解决问题的目的。

在实际工作中,我也意识到,语言的准确性和简练性是非常重要的。

在交流工作内容时,精准的表达往往能够很好地避免误解,达到更好的工作效果。

而遣词造句准确且简练的语言风格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传达工作内容,使得工作中的信息传递、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的交流变得更加高效和精准。

在总结基层减负的体验和心得时,我感觉到,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也是非常关键的。

这有助于我们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多个单独的步骤,并逐一解决,最终完成目标。

而在日常工作中,注意要对工作进行分类和整合,提高工作效率,消除繁琐的工作内容,使工作变得更加有意义。

综上所述,基层减负是一个可持续的、长期的、发展性的过程,需要人们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

当个人意识到这点时,通过在思维方式和工作行为上的不断优化,就可以切实减少基层工作负担,提高自我工作效率,进而带动团队的高效工作和工作效果的进一步优化。

《基层减负通知》心得体会五篇

《基层减负通知》心得体会五篇

《基层减负通知》心得体会五篇【内容摘要】【篇一】,中央明确xx年为“基层减负年”,是着眼于解决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不懈奋斗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有的基层单位,花费大量时间在开会、填表、迎检汇报等疲于应付的事务上,没有精力去做其它实际工作,减负只是手段,提质增效才是目的,中央推动基层减负工作,是为了减少基层做疲于应付的“无用功”,让广大干部轻装上阵,有更多的精力投身于做服务群众的“有用功”,【篇二】,为基层减负重点在基层主观减负,主要落脚点在精文减会,减少形式主义,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一、减少文山会海去抓“关键”,二、减少“形式主义加班”提高工作效率,三、优化考核方式,减量提质,【篇三】。

【篇一】中央明确xx年为“基层减负年”,是着眼于解决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不懈奋斗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基层减负不是一阵风,而是一场作风建设的“持久战”。

“减负”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政治责任,不能以临时突击应对工作考核,以材料报送替代减负成效,做表面文章,喇叭吹得震天响,工作落实却轻飘飘。

思想认识的偏差必然会导致行动的偏离。

推动基层减负,切莫敷衍了事,要切实提高政治认识和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既吃透上情,也摸清下情,从实处着眼、用实干考量、以实绩说话,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推动党中央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落实落地。

有的基层单位,花费大量时间在开会、填表、迎检汇报等疲于应付的事务上,没有精力去做其它实际工作。

中央三令五申整治“文山会海”,但少数地方和部门始终不愿扛起自身责任,在谋划工作上不主动,在统筹协调上不作为,仅充当“二传手”,热衷于转发文件、召开会议、检查督办,责任往下推、板子往下打,真正到落实工作和解决问题时却敷衍塞责。

上级以官僚主义方式推动工作,就必然导致下级以形式主义应对。

2024年学习基层减负《八条措施》心得体会(2篇)

2024年学习基层减负《八条措施》心得体会(2篇)

2024年学习基层减负《八条措施》心得体会集团公司制定的基层减负《八条措施》,体现了集团党委切实推动各级干部改进作风的坚定决心,树立了为基层松绑减负、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的实干导向,打响了“基层减负年”纠治____、____主义的攻坚行动。

《八条措施》坚持以政治建设为引领,着力解决服务意识不强、调查研究不实、会议文件繁多、检查考核过频以及痕迹管理过度等问题。

《八条措施》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在完善问责制度和激励关怀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务实管用的举措。

可以说为基层干部打了一剂“强心针”,也为治理____开出了“良方”。

公司上下都应高度重视、不折不扣、坚决贯彻落实。

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大刀阔斧地删繁就减、精准发力革除积弊,决不能逢会讲讲、应付差事、我行我素,切实把文山会海、过度检查等“负担”减下来,把抓落实、促发展的精力提上去。

一是要强化政治能力。

坚持以“____、____”主题教育为抓手,突出用____思想武装头脑,补足精神之“钙”,重申初心使命,树立正确政绩观,认真汲取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的深刻教训,坚决防止和纠治落实上级指示要求不用心、不务实、不尽力等问题,真正把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要求落到实处。

二是要整治文山会海。

落实____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以及集团为基层减负的《八条措施》,发扬“短实新”文风,尽量少发文、发短文、发管用的文,老话空话套话、没有实质性内容的文件一律不发。

严格落实会议审批和报备制度,控制好会议数量、掌握好会议发言时间、提高会议实效。

坚决杜绝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讲话落实讲话的____。

三是要大兴务实之风。

坚持以事实说话、凭实效评价、优化检查考核方法,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科学合理设置指标,把功夫用在平时,发挥一线工作法,多到现场看、多见具体事、多听职工说,在平时的检查调研中发现问题、掌握底数、推动工作。

坚决消除过度留痕、过多检查给基层带来的不必要的压力,让广大干部职工把工作的着力点聚集到实实在在的成效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基层减负感悟心得体会
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曝光主题教育期间查处的8起典型案例,其中有一起讲,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冯冬雁等人脱离实际乱发文、加重基层负担问题。

此案例一经揭露,引发舆论争相讨论。

谈到“文山会海”,基层干部恐怕会闻之色变。

如雪花一样的发文,纷纷不断传下来,级级高度重视、重复累赘,实则层层加码,为了疲于应付各种发文“相关要求”,不得不在材料上、数据上、表格上等做足功夫,然这些功夫往往都是假把式、虚把式,既无利于基层群众实在获得感,又让基层干部陷入无谓事务消磨精力与时间。

个别上级“一个红头一套,一个公章一盖”,似乎“不觉而厉”,其实一份文件常“牵一发动全身”,涉及基层群众利益的千丝万缕。

且知,文件一发就意味着政策的产生,其带来的结果直接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乱发文”看起来只是“放纵的材料”,实在乃“任性的权利”,给基层干部和百姓群众一剂“窝心拳”,扰乱地方正常工作秩序与绿色实干作风,还会挫伤基层广大党员干部与群众的积极性与激情。

今年是基层减负年,又恰逢主题教育。

前者要求将基层干部从务虚主义中解放出来,把十足的精力、有限的资源用到民生福祉上去;后者强调从理论学习、政治思想、实干担当、作风建设等各方面来一次洗礼与提升,秉持为民服务的宗旨情怀、牢记砥砺使命的精神意志。

所见,相关部门还搞“乱发文”一套,不单单是“不识时务”,更是无动于衷、阳奉阴违、拒不改变的形式主义“板结”表现。

形式主义不可怕,可怕的就是如同土壤一样“板结”成块。

固守之、死磕之,并以此作为应付交差、虚假落实的“万金油”。

不管是什么工作任务,还是其他民生问题,皆以形式主义“不变应万变”。

其实“乱发文”只是其中表现一个方面。

诸如,“乱开会”从动员部署、到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再到推进落地、又到总结汇报,不见下基层、进现场的身影,只见宣传栏目、报纸官媒上留痕的影子等,无不是形式主义“板结”症的折射。

简而言之,在少数领导干部心中,形式主义习惯成性、固化了、根深蒂固。

尽管迫于外部形势与非常时期,也许对形式主义“恨之入骨”,但无奈手无寸铁、缺乏本领、无计安出,加上吃不透上级精神、又参不透基层“经书”,于是只能装聋作哑、厚着脸皮,继续采取形式主义应对之。

因此,形式主义“板结”土壤里,是生长不出实干求真的政绩果实。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

根治类似“乱发文”等形式主义,关键还得犁耙形式主义“板结”土壤。

要为个别领导干部“换心”,坚持教与惩相结合,教育引导其重新树立信心,能作为、敢作为、愿作为,从思想、能力、精神、作风等方面彻底脱胎换骨,增强打铁本领与斗争品质;此外要坚持对形式主义苗头“零容忍”,出重拳铁腕治理,让其有痛感才能痛定思痛、下决心改变。

多翻耕、多犁耙,土壤肥力才会日益回归,犁耙形式主义“板结”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