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6课《珍珠鸟》听评课记录
《珍珠鸟》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珍珠鸟》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第一教时师:同学们,你家养鸟吗?生:养。
师:养的什么鸟呀?生:鹦鹉生:黄鹂鸟……师:你能简要说说,你家是怎么养鸟的呀?生:清晨,我爷爷会提着鸟笼去公园溜鸟,中午,会喂鸟儿专门的饲料。
师:是呀,养鸟是一种乐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鸟的文章。
(学生齐读课题:珍珠鸟)[评:语文来源于生活,用学生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能把学生和教材的距离拉近,引起学生和作者的共鸣。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在此时就体现出来了。
] 师:课文大家已经预习了,现在我们来交流读书的情况,课文共有7节,请7位同学来读,其它同学当好小老师听听他们是否读正确、读通顺了。
师:下面请同学观察插图,看看作者与珍珠鸟的关系怎样?生:他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呢?生:我从图上珍珠鸟站在作者的肩上,而作者脸带微笑地看着珍珠鸟这幅情景看出,他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评:此时,教师主要引导——学生从动物和人融洽的生活情景入手,激发他们关爱鸟类、关爱动物的思想意识。
因此,插图中也渗透着人文精神素材。
教师要努力发现并运用文中的人文素养,去滋养下一代。
]师: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几节写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生:课文的第四、第五、第六节。
师:请三位同学把四、五、六三节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每节写的珍珠鸟与作者的关系是不是一样?生:不一样。
师:有什么不一样?生:先是珍珠鸟和作者交朋友,后来讲他们成了好朋友。
师:好,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看看他们是怎样交上朋友的。
(出示:起先……小桌上)师:请学生默读这一段,找出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
生:起先、随后、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渐渐地。
师:请同学读这段话,想想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刚开始,珍珠鸟与“我”的关系并不密切,后来它看到“我”不去伤害它,就不怕“我”了。
师:这是从珍珠鸟作者距离不断缩短,关系也不断接近。
哪位同学能通过朗读,把珍珠鸟与作者不断接近的关系读出来。
五年级语文课《珍珠鸟》评课稿点评例文评课稿

五年级语文课《珍珠鸟》评课稿点评例文评课稿
小学五年级语文公开课《珍珠鸟》说课稿材料
听了武老师的课让我受益非浅,有很多值得学习和探究的地方。
课的开始课件出示了各册有关鸟的图片,齐读课文,初步感知,接着有以听的形式过度到所学内容,课的开始就从视觉和听觉上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珍珠鸟是只胆小的鸟开始入手引出第三自然段,这一段武老师抓住了一个“探”字,探出了小家伙的“趣”,让学生探到了跟文本对话的乐趣。
课件出示小鸟在“我”的肩头睡熟了,有回到画面,引起了话题刚才还是胆小让学生产生疑问,自由读第4自然段,这一段武老师让学生抓关键词并体会词的作用,反复让学生读,指导读书。
而后总结没有作者的喜爱、宽容,哪来鸟儿的顽皮和信任,拉近了心灵的距离。
最后回到现实生活“你在什么地方睡的这么香过?”直至文章主题──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结尾以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组画展现在孩子眼前,把人鸟之情从冯骥才的书房流到了每一个孩子的心里,流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情”的拓展真是意味无穷,也让我深深地陶醉在其中。
《珍珠鸟》评课稿

如何“得情”、“得言”又“得法”——听《珍珠鸟》一课有感东林小学徐立婷《珍珠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我”为一种怕人的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使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说明“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课文写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很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胡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从以下几点入手设计和组织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很值得我学习。
一、感受“情意”教师首先让学生说说初读了课文后,对珍珠鸟留下了什么印象,有的感受到“珍珠鸟是一种可爱的小鸟,作者非常喜爱它”,有的说“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小鸟,但它却不怕作者”等等;然后出示图片,让学生认识珍珠鸟,感受它的可爱;接着让学生去文中找到作者直接描写珍珠鸟外貌的语段读一读,在读中进一步体会鸟的可爱,并感悟作者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感受作者与鸟亲近的情意。
这些感受是学生独自的情感体验是真实而可贵的,虽然来自直觉,有些粗糙、肤浅,却是理解主题的基础。
胡老师能够珍视这些感受,进而引导学生深入读书,理解作者写作的真谛。
二、理解“真爱”通过初读,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
胡老师这时抓住学生的初步感受,引出课文最后一句“信赖,往往能创造美好的境界”,然后让学生去找一找哪些句子表现出珍珠鸟对我很信赖。
接着从相关的语句中找到描写珍珠鸟动作的词,并让学生说说哪个动词特别有意思。
之后让学生透过动词说出珍珠鸟的心声,以说导学,一方面使得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我对鸟的喜爱以及鸟对我的信赖”,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感悟了冯骥才老先生独到的写作手法,真是一举两得!三、体味“境界”最后的拓展部分,胡老师以写促学,创设了几种情境,让学生抓住珍珠鸟的动作,叙写一段小故事。
学生在书写的同时进一步体味到了“信赖,往往能创造美好的境界”。
透过一个个鲜活的动词,一种种美好的情境,师生共同感受到了“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人鸟合一的感人情景,感悟到了更深层次的爱——“信赖”。
珍珠鸟的评课稿

珍珠鸟的评课稿《珍珠鸟》评课稿《珍珠鸟》是一篇充满诗意和温情的散文,作者冯骥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与珍珠鸟之间从陌生到熟悉,再到相互信赖的美好过程。
有幸聆听了一位老师对这篇课文的精彩讲授,让我深受启发,以下是我对这堂课的一些看法。
首先,老师在导入环节就别出心裁。
她没有直接进入课文,而是先给同学们展示了一组各种鸟儿的图片,有色彩斑斓的鹦鹉,有小巧玲珑的麻雀,还有优雅高贵的白鸽。
当图片切换到珍珠鸟时,同学们都被它那小巧可爱的模样吸引住了。
老师趁机问道:“同学们,你们觉得珍珠鸟漂亮吗?想不想知道作者是怎样和珍珠鸟成为好朋友的?”就这样,老师成功地勾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在初读课文环节,老师要求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并且圈画出文中描写珍珠鸟外形的语句。
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不一会儿就纷纷举手发言。
有的同学说:“珍珠鸟的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后背还有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实在是太可爱了!”还有的同学说:“作者把珍珠鸟比作一个蓬松的球儿,这个比喻太形象了!”老师对同学们的回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并且引导大家一起总结出珍珠鸟外形的特点——小巧玲珑、美丽可爱。
在精读课文的过程中,老师抓住了文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同学们深入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的情感变化。
比如,当讲到“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这句话时,老师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珍珠鸟小心翼翼的样子。
然后,老师请一位同学上台模仿珍珠鸟的动作,其他同学则在下面观察和评价。
上台表演的同学把珍珠鸟的谨慎和试探表现得淋漓尽致,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通过这样的方式,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珍珠鸟从害怕到亲近人的心理变化。
在分析课文的同时,老师还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写作技巧。
她指出,作者在描写珍珠鸟的动作时,运用了一系列生动准确的动词,如“挨近”“蹦”“俯”“偏”等,让珍珠鸟的形象更加鲜活。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6课《珍珠鸟》听评课记录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6课《珍珠鸟》听评课记录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6课《珍珠鸟》听评课记录一、听课记录导入1、同学们,请静静地聆听!(播放清脆的鸟鸣声)课件出示珍珠鸟的图画。
2、这是一只小珍珠鸟,你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它的样子吗?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认为文章中哪些段落最令你心动?请把它朗读给大家听。
课件出示: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
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
不一会儿,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他睡得好熟哇!不停地咂嘴,大概在做梦呢!出示文中插图(珍珠鸟趴在作者肩膀上)2、同学们,看着这幅画,你想给它起个什么名字??自由交流:甜蜜的梦、信赖、爱、依偎、温暖相伴……3、那么“我”从和鸟儿的相处中得到了哪些感受 ?课件出示:“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一)整体感知,逐步理解信赖1、喜爱珍珠鸟吗?它是一种胆子特别大的鸟吗?板书:胆小2、那么,这原本怕人的鸟,又怎么会大胆起来的呢?说说在“我”的努力下,“我”和珍珠鸟之间的信赖关系是怎样逐步建立起来的。
欣赏课件,初步感知,看看大致分几个过程:起先渐渐地后来3、研读探究文中哪儿重点写的?自读第四节,小组合作讨论,⑴我如何让小鸟产生信赖?用“~~~~~~”画出描写我行为的句子。
⑵信赖使小鸟产生了什么变化?用“——”画出描写雏儿活动的句子。
4、指名汇报交流:⑴起先怎么样?读,悟,读⑵渐渐地呢?读,悟,竟然什么意思?我会有什么反应?⑶后来?读,悟,感觉?怎样交流?啄,好像在说什么?抚呢?再啄?5、连起来说,加进想象更好。
指名学生汇报交流,师课件出示。
(二)课堂小练笔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这样的体验,和哪个人或者自然界的花鸟草虫建立了相互信赖的关系,你认为这种信赖是怎样建立的?1、一天,我漫步在森林中,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一只受伤的小白兔。
我轻轻地走了过去。
提示:这只小白兔见到我会有什么反应,结果会怎样?展开想象。
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可以用上“起先----随后----渐渐地-----先---然后---后来”等反映过程的词语,并用上“居然、不由自主”这两个词语。
五年级语文珍珠鸟的听课评语

五年级语文珍珠鸟的听课评语戴望舒艺术成就戴望舒(1905.3.5—1950.2.28)现代诗人。
原名戴梦鸥。
笔名艾昂甫、江思等。
浙江杭县(今余杭市)人。
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
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
生平简历1923年秋天,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
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学习法语。
1926年与施蛰存、杜衡等人创办《璎珞》旬刊,发表诗作《凝泪出门》。
1928年与施蛰存、杜衡、冯雪峰创办《文学工场》。
1929年4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这本诗集也是戴望舒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篇就是《雨巷》,受到了叶圣陶的极力推荐,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
1932年他参加施蛰存主持的《现代》杂志编辑社。
11月初赴法国留学,先后入读巴黎大学、里昂中法大学。
不过在留学期间,他并不喜欢去课堂听课,而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翻译外文著作上。
当时他翻译了《苏联文学史话》、《比利时短篇小说集》和《意大利短篇小说集》等,另外还研读了西班牙作家的许多小说集。
1935年春天,由于他参加了法国和西班牙的一些反- -,被学校开除,于是便启程回国。
1936年6月,与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结婚。
1936年10月,戴望舒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人创办了《新诗》月刊,这是中国近代诗坛上最重要的文学期刊之一。
《新诗》在1937年7月停刊,共出版10期,是新月派、现代派诗人共同交流的重要场所。
抗日战争爆发后,戴望舒转至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并且创办了《耕耘》杂志。
1938年春主编《 -·星岛》副刊。
1939年和艾青主编《顶点》。
1941年底被捕入狱。
1949年6月,参加在北平召开的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
后担任新闻出版总署国际新闻局法文科科长,从事编译工作。
《珍珠鸟》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珍珠鸟》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一、课程导入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与我们相伴。
今天,我们要走进一种小巧玲珑、十分可爱的鸟儿——珍珠鸟的世界。
(板书:珍珠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冯骥才与珍珠鸟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生 1:课文讲了作者养了一对珍珠鸟,后来它们有了雏儿,作者与珍珠鸟逐渐建立了信任。
生 2:我觉得课文写了珍珠鸟从怕人到信赖人的过程。
师:同学们说得都不错。
课文的确描绘了珍珠鸟在作者的精心照料和呵护下,从害怕到亲近,再到完全信赖作者的变化过程。
三、精读课文,感悟“信赖”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珍珠鸟对作者的信赖在逐渐加深?(学生默读课文,圈画相关语句)生3:“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珍珠鸟一开始还有点调皮,但已经不那么怕人了。
师:很好,你能抓住珍珠鸟的动作来体会。
还有吗?生 4:“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
”这里能看出珍珠鸟越来越大胆,敢靠近作者了。
师:你的发现很细致。
那珍珠鸟后来还做了什么更亲近作者的举动呢?生 5:“后来,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小红嘴,‘嗒嗒’啄着我正在写字的笔尖。
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师:同学们找得真准确。
从这些语句中,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珍珠鸟对作者的信赖在一步步加深。
那作者是怎么做,才让珍珠鸟如此信赖他的呢?四、探究原因,体会情感生 6:作者不去惊扰珍珠鸟,给它们创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师:没错,还有呢?生 7:作者对待珍珠鸟很有耐心,不强迫它们做什么。
珍珠鸟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语文教研组于2023年3月15日开展了以“珍珠鸟”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反思等形式,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活动时间与地点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上午9:00-11:30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活动参与人员参与人员:语文教研组全体成员、学校领导、特邀嘉宾四、活动流程1. 集体备课- 环节一:教材分析主备人:张老师张老师首先对《珍珠鸟》这篇课文进行了详细的教材分析,从课文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自己的教学设想。
- 环节二:教学设计主备人:李老师李老师结合教材分析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设计。
她强调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理解课文,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 环节三:讨论与修改全体教研组成员对张老师和李老师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经过反复讨论,最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方案。
2. 课堂观摩- 环节四:课堂展示主备人:李老师李老师根据集体备课的结果,进行了《珍珠鸟》的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上,李老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 环节五:课堂反思李老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指出了课堂上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3. 总结与评价- 环节六:教研组总结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教研组全体成员的辛勤付出,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环节七:领导点评学校领导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本次活动组织严密,内容丰富,效果显著。
同时,领导也对教师提出了希望,希望教师们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6课《珍珠鸟》听评课记录
一、听课记录
导入
1、同学们,请静静地聆听!(播放清脆的鸟鸣声)课件出示珍珠鸟的图画。
2、这是一只小珍珠鸟,你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它的样子吗?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认为文章中哪些段落最令你心动?请把它朗读给大家听。
课件出示: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
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
不一会儿,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他睡得好熟哇!不停地咂嘴,大概在做梦呢!出示文中插图(珍珠鸟趴在作者肩膀上)
2、同学们,看着这幅画,你想给它起个什么名字??
自由交流:甜蜜的梦、信赖、爱、依偎、温暖相伴……
3、那么“我”从和鸟儿的相处中得到了哪些感受 ?
课件出示:“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一)整体感知,逐步理解信赖
1、喜爱珍珠鸟吗?它是一种胆子特别大的鸟吗?
板书:胆小
2、那么,这原本怕人的鸟,又怎么会大胆起来的呢?说说在“我”的努力下,“我”和珍珠鸟之间的信赖关系是怎样逐步建立起来的。
欣赏课件,初步感知,看看大致分几个过程:起先渐渐地后来
3、研读探究
文中哪儿重点写的?自读第四节,小组合作讨论,
⑴我如何让小鸟产生信赖?用“~~~~~~”画出描写我行为的句子。
⑵信赖使小鸟产生了什么变化?用“——”画出描写雏儿活动的句子。
4、指名汇报交流:
⑴起先怎么样?读,悟,读
⑵渐渐地呢?读,悟,竟然什么意思?我会有什么反应?
⑶后来?读,悟,感觉?怎样交流?啄,好像在说什么?抚呢?再啄?
5、连起来说,加进想象更好。
指名学生汇报交流,师课件出示。
(二)课堂小练笔
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这样的体验,和哪个人或者自然界的花鸟草虫建立了相互信赖的关系,你认为这种信赖是怎样建立的?
1、一天,我漫步在森林中,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一只受伤的小白兔。
我轻轻地走了过去。
提示:这只小白兔见到我会有什么反应,结果会怎样?展开想象。
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可以用上“起先----随后----渐渐地-----先---然后---后来”等反映过程的词语,并用上“居然、不由自主”这两个词语。
2、四人一组交流。
3、指名说。
同学之间互相补充。
4、学生各自完成小练笔。
(四)完全信赖,美好境界,有爱会爱。
1、完全放心还从哪儿看出?再读第六节,深化情感。
因为信赖,小家伙美美地睡着了,因为信赖,它做起了甜甜的梦,会梦见什么呢?这不就是因为信赖而创造出的——板书:美好境界
1、一天,我漫步在森林中,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一只受伤的小白兔。
我轻轻地走了过去。
提示:这只小白兔见到我会有什么反应,结果会怎样?展开想象。
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可以用上“起先----随后----渐渐地-----先---然后---后来”等反映过程的词语,并用上“居然、不由自主”这两个词语。
2、四人一组交流。
3、指名说。
同学之间互相补充。
4、学生各自完成小练笔。
(四)完全信赖,美好境界,有爱会爱。
1、完全放心还从哪儿看出?再读第六节,深化情感。
因为信赖,小家伙美美地睡着了,因为信赖,它做起了甜甜的梦,会梦见什么呢?
这不就是因为信赖而创造出的——板书:美好境界
2、“我”究竟为什么能获得珍珠鸟的信赖?指名说,板书:有爱。
配乐朗读感悟。
3、你喜爱这样的小家伙吗?你有过这样的小鸟依你的情景吗?文中的我为什么能够呢?
生自由表达。
师小结:爱的方式有很多种,温暖地抚摸是爱,静静地注视也是爱;逗它玩是爱,让他独自耍也是爱;为它做这做那是爱,啥也不做,放在心里默默地关注也是爱;给它舒适的家是爱,放飞它,让它自由飞翔也是爱。
所以我们不仅要心中有爱,还要学会选择如何去爱。
二、评课:
张桂莲:
刘老师的教学平实、扎实,基本符合略读课的课型特点,教学较为成功。
围绕“‘我’是怎样对待珍珠鸟的,珍珠鸟对我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一问题,
让学生找出“我”照料与呵护珍珠鸟及珍珠鸟对“我”的感情发生变化的句子,指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字词、关键句子、关键段落进行学习,顺利地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领悟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
特别是其中的一个话题设计“我不管它。
”是指“我”不管它——,不管它——,不管它——,引着学生联系上下文来接读。
自然而然地学生就体会到,这“不管它”背后隐含着的宽容与关爱,更是作者给予小珍珠鸟的自由,真正的自由。
这一话题设计看似简简单单,但却是刘老师的匠心独具。
李慧玲:
刘老师在上课伊始配合优美的语言文字介绍:“它,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后背还生着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
”让学生说说“珍珠鸟”这一名字的来历,学生非常感兴趣。
继而追问,如果此时你有机会亲近它,摸摸它,会是怎么样的感觉?这样的导入顺理成章,更是激起学生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马丽丽:
刘老师让学生阅读后说说读后的感受。
这样,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无论是人与鸟,还是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
信赖,是创造美好境界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