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山西省博物馆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不曾错过的风景——“走进山西博物馆实践活动”有感

不曾错过的风景——“走进山西博物馆实践活动”有感

不曾错过的风景——“走进山西博物馆实践活动”有感踏进山西省博物馆,“明清晋商”这一展厅便久久印在我的脑海。

明清时期的山西商人驰骋商海五百年,在金融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

商履何匆匆我们现在的银行,也就是明清时期的“票号”,是山西人自豪的见证。

而“日升昌票号”则是富甲天下,脱颖而出。

它的部分场景也展现在了博物馆院内。

宽广的楼门,正映衬着豪放的气概,精致的窗棂,正印证了不朽的业绩。

晋商在经过“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创新改革,在经过“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教训经验,一步步的将原来微不足道的小票庄发展起来。

终于市场做大了,经营做广了,生意做强了……亿万两白银的收入,不再是梦想;解决送银的困难,也不再是奢望。

也许是“诚信”与“品质”,在支撑着他们吧,晋商文化便在山西的辉煌历史上点上了最壮丽的一笔。

宅院犹辉煌清王朝的垮台,使晋商票号走向无奈末路。

但晋商大院却仍名扬四海,遗存在这片辉煌的土地上,至今仍欣欣向荣。

乔家大院该是最著名的了吧?它的模型精美的放置在展厅内。

仔细观察,这座建筑虽有浓厚的古风古韵,却好似平添了一种像城堡般的创新。

看看城楼:设计精妙,雕梁画栋,如蛟龙盘旋其中;瞧瞧木雕:精美绝伦,独具匠心,似浮云飘荡其内;望望院内:巧夺天工,错落有致,像盆景点缀其上……民俗寓意,民居风韵,民族情调,都被这“北方的建筑明珠”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乔家大院正如瑰宝般壮丽辉煌,崛起于商界。

屏风仍飘扬宽大的一面屏风在眼前展现而来。

这是“清代园林仕女图漆屏风”。

我们能看到,屏风中部简直是绚丽多彩,开阔壮观。

早春,皇家,御苑,许多形形色色的仕女在园林里娱乐休息。

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她们在晨曦下做着各种有趣的活动。

有的似年轻人般在草坪上骑马驰骋,英姿飒爽;有的似孩童般在花丛间嬉笑玩闹,活泼青春;有的似少女般在房内抚琴吟诗,亭亭玉立。

这皇家园林里,只有一片欢乐融融的景象,恰似江南水乡般舒适静谧,又如玲珑山石般精致典雅。

只可惜,他们只懂得自己享乐,殊不知皇宫外的平民百姓遭受的折磨欺凌啊!“诚实守信”的原则,是山西人商旅不息的信念;“团结奋进”的精神,是晋商大宅永久辉煌的印证。

山西博物馆观后感600字

山西博物馆观后感600字

山西博物馆观后感600字首先引入眼帘的是山西博物馆的建筑风格。

整个博物馆采用传统的山西建筑形式,古朴典雅,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庄重肃穆的外观,让人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古代的氛围中。

走入博物馆内部,更是让人耳目一新。

宽敞明亮的展厅,精致的陈列,精美的展品,无不展现出山西博物馆对文物保护和展示的认真态度和高水准。

山西博物馆的展品种类繁多,内容丰富。

从旧石器时代的石器、青铜器、玉器到商周时期的铜器、陶器、玉器,再到汉唐时期的字画、瓷器、金银器,无一不展现出山西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灿烂的艺术成就。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展示了山西传统工艺和民俗文化的展品。

比如,山西传统的剪纸艺术、螳螂拳、布袋戏等,让我领略到了山西人民勤劳智慧的一面,也让我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文化传统。

除了展品本身,山西博物馆还通过各种展览、讲座等形式向观众传达文化知识。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有幸看到了一场关于山西民俗文化的讲座,从中了解了更多关于山西特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这种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和传播方式,不仅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

在这次参观山西博物馆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文物的珍贵和历史的厚重。

这些文物不仅仅是一件件静物展品,更是承载着民族文化和历史记忆的载体。

通过这次参观,我更加懂得了珍惜和保护文物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定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

总的来说,山西博物馆是一座展示山西历史文化和艺术精品的宝库,是一座让人沉浸其中、领略古代智慧和文明的文化殿堂。

参观这座博物馆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更加热爱自己的文化传统,也更加珍惜和传承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

展望未来,我期待能够再次来到山西博物馆,通过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参加山西博物馆心得体会

参加山西博物馆心得体会

参加山西博物馆心得体会去年秋天,我有幸参观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的山西博物馆。

这是一座世界级的博物馆,以其丰富的文物和历史遗迹闻名于世。

在这里,我不仅看到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宝藏,更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明的博大。

一进入山西博物馆,我就被它的气势所震撼。

整个建筑以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为主,飞檐翘角,假山流水,古色古香,又不乏现代化元素。

博物馆的布局非常科学,楼层分明,展馆统一。

对于一名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人来说,这里是一个无比神圣的地方。

在山西博物馆,我看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

其中最吸引我的是青铜器、陶瓷、书法、绘画、古钱币、雕塑等文物。

这些文物它们是时间的见证,是传统文化的载体。

比如,山西博物馆展出的殷商时期的青铜器,精美绝伦,极大地展示了古代华夏文明黄河流域的历史底蕴。

又如,在《千里江山图》前,我不由得为这位古代画家的造诣和艺术天赋所折服。

这些文物,不仅带给我美的享受,更唤起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向往。

除去文物古迹,山西博物馆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

在博物馆,我们不仅可以观赏文物的展出,还可以与依旧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志同道合者进行交流。

这种交流,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知和理解。

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凝聚力,它可以让一个陌生的人立刻变得亲切起来。

最后,我想说的是,去山西博物馆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文化之旅,是一次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感悟之旅。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源流,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来到这里,看看祖先留给我们的所有宝藏,我们将可以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并把其传承下去,让世界更好地了解、认识中国文化和文明。

参观山西省博物馆作文

参观山西省博物馆作文

参观山西省博物馆作文《参观山西省博物馆》小朋友们,你们去过山西省博物馆吗?我前两天刚去过,可有意思啦!一走进博物馆的大门,我就好像穿越到了古代。

那里有好多好多的宝贝,看得我眼睛都花了。

我看到了一个超级大的鼎,它叫“鸟尊”。

听讲解员阿姨说,这可是咱们山西的宝贝呢!它的样子很奇特,上面刻着好多漂亮的花纹,还有一只小鸟站在那里,好像在跟我打招呼。

我想,古代的人可真厉害,能做出这么精美的东西。

还有好多好多的陶俑,他们有的在跳舞,有的在骑马,一个个都栩栩如生。

我仿佛看到了古代人的生活场景,他们也像我们一样快乐地玩耍。

在博物馆里,我还看到了古代的衣服和首饰,那些衣服上绣着漂亮的图案,首饰也闪闪发光。

我忍不住想,如果我能穿上那些衣服,戴上那些首饰,一定会像个小公主。

这次参观山西省博物馆,我学到了好多知识,也感受到了古代文化的魅力。

我以后还要来,还要了解更多的历史故事!《参观山西省博物馆》嘿,小伙伴们!我要跟你们讲讲我去山西省博物馆的有趣经历。

一进博物馆,哇塞!就像走进了一个大大的宝藏库。

我最先看到的是一排古老的青铜器,其中有个叫“龙形觥”的,可特别啦!它的形状就像一条弯曲的龙,身上还有各种奇怪的图案,感觉它好像在跟我说着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

再往前走,我看到了好多精美的瓷器。

有一个花瓶,上面画着漂亮的花朵,颜色鲜艳得就像刚刚开放一样。

我在想,以前的人是怎么把这些画得这么好看的呀?还有呀,博物馆里有好多古代的书画。

虽然我不太懂上面写的字和画的意思,但是看着那些漂亮的笔画和色彩,我觉得古人真的好有才华。

最让我开心的是,我在博物馆里还看到了一些古代的玩具,跟我们现在玩的可不一样。

它们虽然简单,但是充满了趣味。

这次参观真是太棒啦,我好像在历史的长河里游了一圈,收获满满!。

山西博物馆采风心得体会

山西博物馆采风心得体会

山西博物馆采风心得体会我对山西博物馆的采风之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参观山西博物馆,我深入了解了山西的历史文化,并对我个人的思考和体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山西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令人印象深刻。

整个建筑的外观简洁大方,充满了现代感。

通过大门进入,跨越时空的感觉立刻降临。

博物馆内部的设计也非常出色,每个展厅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风格。

无论是古代艺术品还是现代手工艺品,都能够吸引我的眼球,让我沉浸于其中。

其次,山西博物馆的展品丰富多样,展示了山西的丰富历史文化。

从古代至今的文物、艺术作品,以及民俗风情等,都得到了很好地呈现。

我特别喜欢古代文物展厅,那里陈列着许多罕见的青铜器、陶俑和玉器等,这些都是我之前从书本和电视上所了解的东西,但通过实际观察和接触,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这些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另外,民间艺术展览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展览展示了山西的传统手工艺技术,如木雕、织锦等,展示了山西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我被他们精湛的技艺和细腻的工艺所震撼,也更加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

除了展品的精彩之外,山西博物馆还举办了一系列的讲座和活动,让我更深入地了解山西的历史文化。

我参加了一次名为“山西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讲座,讲座中的专家详细介绍了山西的文化传统,并探讨了如何在当代社会中进行创新和发展。

通过这次讲座,我了解到山西文化的独特之处,并了解到文化传承需要与时俱进,保持创新精神。

我也参加了一次传统书法体验活动,亲自体验了书法的艺术魅力。

这些活动不仅增加了我对山西文化的认识,而且激发了我对文化保护和创新的兴趣。

最后,我要提及的是在山西博物馆中所体验到的平和与宁静。

在馆内,大家都保持着安静的态度,专注地欣赏着藏品,没有喧嚣和浮躁的氛围。

这种安静让我感到内心的宁静,也让我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文物所传递的信息。

这种精神状态对我来说是一种独特的享受,也让我更加珍惜这次参观的机会。

总的来说,山西博物馆的采风之旅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走访山西省博物馆心得体会

走访山西省博物馆心得体会

走访山西省博物馆心得体会标题:走进山西省博物馆:历史与文化的生动呈现山西省博物馆,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太原,是中国最早的地方历史博物馆。

我有幸参观了这座博物馆,沉浸在古老的文化和历史中,感受山西深厚底蕴。

进入博物馆,我被一座座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塑吸引。

这些雕塑形象地展示了山西古代人民的日常生活、劳作场景,让我仿佛置身于古代的山西。

当我仔细端详这些雕塑时,我为古代山西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所折服。

展馆内,我被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所震撼。

这些文物,无论是精美的青铜器,还是独特的陶器,都反映出山西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件战国时期的青铜鼎,其精美的纹饰,流露出古代工匠的超凡技艺。

在博物馆中,我还发现了一些科学技术方面的展品。

这些展品展示了古代山西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

比如,一处古代灌溉系统,体现了山西人民对水利工程的卓越贡献。

这些科学技术展品让我深刻认识到,古代山西人民的智慧同样在科技领域熠熠生辉。

在参观过程中,我不断思考博物馆内展品背后的故事。

这些展品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

它们以无声的方式,传达着古代山西人民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

参观结束后,我深感山西省博物馆是一座宝藏。

这里不仅收藏了丰富的文物,更是一座历史的图书馆,让我们有机会深入了解山西乃至中国的历史与文化。

这次参观使我认识到,博物馆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过去,从而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未来。

这次参观山西省博物馆的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

博物馆中的每一件展品都是一个故事,一个历史时期的见证。

它们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山西人民的智慧和才情,以及他们对于生活的独特见解。

在这座博物馆中,我看到了山西历史的脉络,以及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如何通过辛勤努力和不懈智慧,创造出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这些展品让我更加敬佩那些在历史长河中付出努力的人们,也让我更加珍视和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份所得。

观看山西省博物馆心得体会

观看山西省博物馆心得体会

观看山西省博物馆心得体会山西省博物馆是我近来游览的一个文化艺术中心。

这座宏伟的建筑物位于太原市中心,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在我的观看过程中,我对山西省博物馆有了深刻的体验和心得。

首先,山西省博物馆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其独特的建筑风格。

整个博物馆由石头建造,给人一种庄重和古老的感觉。

同时,建筑物的规模也非常宏伟,它向世界展示了山西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厚重的历史。

进入博物馆后,我首先去参观了“山西历史陈列馆”。

在这个展览中,我通过丰富的文字、图片、文物和模型等展示方式,全面地了解了山西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

从远古战国时期到现代,山西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和变革,每个时期都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通过观看这个陈列,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山西的文化底蕴和社会变迁。

除了历史陈列,山西省博物馆还有一些特别的展览,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国古代艺术品展”。

这个展览集中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如壁画、青铜器、瓷器等。

这些艺术品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高度发展和精湛技艺,使我对中国古代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欣赏。

同时,这个展览还向我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独特之处,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除了观看展览,山西省博物馆还有一些其他的活动和体验。

比如,他们定期举办主题讲座和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展览内容,还能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总的来说,观看山西省博物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观看展览和参与活动,我更加了解了山西的历史和文化。

这座博物馆不仅是一个保存、研究和展示文化遗产的地方,更是一个推广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中心。

我相信,通过这个博物馆的努力,更多人会对山西的历史和文化产生兴趣,并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希望山西省博物馆能够继续致力于研究和展示山西的历史和文化,为更多人带来艺术和知识的享受。

我期待着再次参观这个博物馆,并且相信它会有更多精彩的展览和活动,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山西省博物馆作文

山西省博物馆作文

山西省博物馆作文《山西省博物馆之旅》一走进山西省博物馆,那股子古老又神秘的气息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啪”地一下揪住了我。

刚迈进去,就瞧见那琳琅满目的文物。

有各种各样的青铜器,我瞅着一个青铜鼎,那纹路啊,密密麻麻的像迷宫。

我忍不住凑近了看,就跟那些看小蚂蚁搬家似的,眼睛都快贴鼎上了。

那鼎上有许多凸起的花纹,看着像是古代人祭祀或者宴会上用到的家伙事儿。

我突然就想起来我家过年聚餐用的那个大锅,虽然长得不是很像,但都是用来装食物的,想着想着自己就笑出了声。

边上的保安叔叔一脸疑惑地看了我一眼,那眼神就好像在说这孩子咋对着个鼎傻笑呢。

沿着展厅走,我看到了很多精美的陶瓷。

有一个白底青花的瓷瓶,那颜色就像雨后的天空和云彩一样清爽、透亮。

我小心翼翼地围着它转了好几圈,想看清楚每一个图案。

那图案画的像仙女住的地方,有山有水还有小船呢。

我就在想啊,这在当时得是花了多少精力才能做出来这样的宝贝。

我又联想到我小时候画画,画个简单的小花小草都画得歪歪扭扭的,跟这个比起来,简直就是鸡爪子印和大师画作的差别。

再往前走,就是那些古代服饰展。

看到那些花花绿绿的衣服,我又开始脑补当时的人穿着它们走在街上的样子。

有一件大红色的衣服特别显眼,上面绣着金色的凤凰,那凤凰绣得可逼真了,感觉随时要从衣服上飞出来找梧桐树歇脚去。

我拿手假装要去逮那凤凰,旁边一个小朋友看到我这样,也跟着伸手在空中乱抓。

他妈妈笑着说我们俩是两个小傻瓜。

从山西省博物馆出来的时候,我就像经历了一场穿越古代的冒险。

那些文物就像是一把把钥匙,打开了通向古代世界的大门,让我只能感叹古人的智慧真是无穷无尽,这个博物馆之旅真是像一场有趣的寻宝游戏。

《山西省博物馆,时光的宝库》我这人没啥大爱好,就爱到处找好玩的地方逛,山西省博物馆那可是我早就盯上的乐土。

那天我一蹦一跳地进了博物馆,像只刚出笼的小麻雀。

一进门就被一个巨大的佛像给镇住了,佛像高高地站着,微笑着俯视众生,那神态可安详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访山西省博物馆心得体会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班级:12土木3
姓名:张嘉欣
学号:20120590345
时间:星期三3、4节课
山西省博物院位于太原市风景秀丽的汾河公园西岸,是山西最大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守望着朝阳下渐渐苏醒的龙城和落日余晖中车水马龙的都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向世人诉说着三晋大地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有句话说得好:“5000年华夏文明史看山西”。

有时候,站在博物院前会感到自身的渺小,这不仅是因为尺寸比例,更是因为一种对历史,对祖先的敬畏。

这种敬畏从何而来呢?它就源自于博物馆内众多的馆藏文物。

“没有书本的房子,就如没有思想的大脑”。

同样,没有珍贵藏品的博物院,就如没有灵魂的躯体。

这样的建筑充其量只是外表吸引人罢了,它没有震撼人心的美。

使山西博物院独具魅力的,不仅仅是独特新颖的建筑造型,更是众多货真价实,价值连城的馆藏文物。

博物院主馆造型如斗似鼎、四翼舒展,“斗”象征着丰收喜悦,“鼎”象征着安定吉祥。

从宽敞的大厅向上看,仿佛置身于一座气势宏大的塔中。

山西省博物院共收藏了珍贵文物20余万件。

展出的文物有4000件之多。

山西博物院藏品众多,年代跨度大,种类也很丰富:从距今180万年的兽类头骨化石,到一具距今1.8万年的人体骨骼,我看到了最“原生态”的文物;从商周古拙的青铜大鼎到明清精美的各类瓷器,我看到了祖辈们用智慧和勤劳创造的艺术珍品;从形态生动的汉魏陶俑到内容丰富的北齐壁画,我看到了古人的日常生活也充满了情趣和美感。

在博物院讲解员的带领和讲解下,我们依次参观了以“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和“佛风遗韵”为主题的展馆。

透过玻璃,我看到了在灯光下熠熠生辉的一件件国宝级文物:兽形觥、龙形觥以精美复杂的纹饰向我们展示着商代贵族纸醉金迷的生活;西周的晋侯鸟尊让我在感叹古人青铜铸造技术的同时,也不禁为祖辈们的创造力所折服;还有西汉时期的雁鱼铜灯,它融美感和实用性为一体,是文物中难得的上品。

透过这些满是铜锈的生活用品和祭祀礼器,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由青铜铸就的伟大时代。

但时光如流水会冲走一切,洗尽昔日的浮华与艳丽,留下的只有锈迹斑斑的铜铸躯体,沉淀的却是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这近在咫尺的一件件国之瑰宝,仿佛是历史的一个个碎片,在黄土地下沉睡了两千多年后,再次呈现在同是炎黄子孙的世人面前。

它们是这样的古老,透过这些“国之重器”,我不仅嗅到了来自那个久远年代不可名状的幽深气息,更感到了一种历史的真实可感,一种岁月的残酷无情,一种王朝的兴衰更替。

斗转星移,日月山川依旧壮丽;物是人非,歌舞升平早已不再。

这眼前的每件实物,都如时空隧道里的通衢,联系着过去和现在,古人和今人。

我为中华文明的伟大而骄傲,我为中国历史的厚重而自豪,但我同时也为古老文明的传承者未能很好地继承祖辈们留下的文化遗产而遗憾,更为不计其数的珍贵文物毁于战乱或漂
泊海外的命运而痛心。

能在博物院中展出的文物,已是“乱多治少”的历史长河中的幸存者,而能在华夏大地上供一代代后人参观的文物则是“文物幸存者”中的幸运者了。

当然,也许还有大量文物被遗忘在时间的长河中,但只要能在适当的时机重见天日,深埋于地下也比毁于天灾人祸要强得多。

马未都曾断言:“如果有一天中国重新成为世界最强国,那么我们依靠的一定是文化,而不是其他。

”的确,作为四大文明中唯一存活至今的文明,五千年中华文明之树曾是那样的枝繁叶茂。

虽历经无数风雨雷电,也许叶落光了,枝折断了,树皮开裂了,树干倾斜了,但它始终没有彻底倒下,其顽强的生命力就源于它的“根”——一种深藏在每个中国人心底的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

它就如血液一样,使每张黄皮肤下的心脏都为之跳动;他就如灵魂一样,让每双黑眼睛里的神情都因之闪亮!而这归属感和认同感就产生于13亿人的集体记忆——五千年漫长而厚重的文明史。

如果把这段历史比作一幅画卷,再多的线条和色彩也无法描绘其壮丽;如果把这段历史比作一册文集,再多的语言和文字也不能穷尽其内涵;如果把这段历史比作一段乐曲,再多的音符和声调也难以诠释其动听。

那么,我们不妨将其视为一面镜子,一面可以反映过去,照出现在,隐射未来的镜子。

唐太宗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展厅中的每件文物都好似这面“历史之镜”上一个微不足道的碎片,正是这些碎片拼凑起了我们脑海中关于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朦胧图像。

虽然它并不完整,但透过这冰山一角的展示,我们发现在这真实的历史和无情的时光背后,在这物是人非的悲凉与沧海桑田的巨变背后,是中华文明曾经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不争事实。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第一手资料。

史书可以含糊其辞,但沉默的文物却会带我们接近最真实的过去。

我不知道在这广袤的华夏大地之下,还埋藏着多少历史记忆的碎片,还隐藏着多少尘封已久的故事。

但我依然愿意相信机缘巧合,相信它们可以完好无缺地等到重见天日的时刻,并向我们坦露自己的秘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