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重庆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暨高中招生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模拟)

重庆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暨高中招生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模拟)

学校班级考号某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订◆◆◆◆◆◆◆◆◆◆◆◆◆线◆◆◆◆◆◆◆◆◆◆◆◆◆◆◆ 某某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 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相应练习。

①暴风雪刚刚过去,手足口病又悄.然降临,5月12日,地震c ù( )然来到。

②灾难,考验着中国;中国,在灾难中凝聚着力量,谱写着动人的乐.章。

③看吧,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第一线,坐阵指挥;各级领导与群众合舟共济,共度难关;各地人民守望相助,患难与共。

④真情把冰雪消融,爱心将病魔驱逐,祝福将创.伤抚慰。

⑤风暴让大树根深帝固,灾难使中华儿女坚韧顽强,我们在灾难中失去的,只是可以重新获得的财富;而我们在抗灾中得到的,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力量与希望。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悄.然( ) c ù( ) 乐.章( ) 创.伤( ) 2. 改正句②和句⑤中的错别字。

(3分) ①应改为②应改为③应改为 3.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常常是青少年崇拜的对象。

B .达赖集团在某某制造了一系列骇人听闻....的事件,大家对此纷纷谴责。

C .中国乒乓球队来势汹汹....,一举包揽了五项比赛的冠亚军。

D .“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神奇比喻,将李煜的愁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4.修改病句。

(4分) ①长期多年以来,专家一直认为华南虎已经灭绝了。

②某某林业厅公布了猎人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片,引导了全国性的关注。

③照片的真实性受到了部分来自网友、华南虎专家和中科院专家等方面的质疑。

④华南虎事件最终真相大白,但追问并没有停止,有人认为这是诚信。

修改:句①用语重复,应删去词语“”。

08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doc

08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doc

08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温馨提示:1.本试卷8页,共五大题,24小题。

满分150分(含卷面书写5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上书写答案。

2.请在答题卷密封区内规定的地方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

抄写题:楷书是汉字的主要字体。

楷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讲究用笔,笔画分明,结构匀称。

请临摹右边4个字。

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9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11时15分,经过114小时长途跋shè的“嫦娥一号”,如同传说中长袖善舞的仙女,乘着反推力发动机喷出的金黄色火焰静静前行。

偌大的指控大厅jì然无声,人们仿佛在聆听“嫦娥”的心跳。

11时37分,掌声四起,近月制动成功。

从这一刻起,“嫦娥一号”轻轻kòu 开了“广寒宫”的大门,成为了一颗真正的月球卫星。

2.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我拥抱心灵的大树,因为它看尽了历朝历代人们的繁华与凄凉,可以使我们穿越一时一地的困境;我拥抱心灵的大树,因为它经历了生命岁岁年年的辉煌与①,使我们超越了一朝一夕的迷思;我拥抱心灵的大树,因为它见证了往昔与今朝的平坦与②,可以使我们远离一生一世的失意。

A. ①灿烂②宽阔B. ①灿烂②坎坷C. ①暗淡②坎坷D. ①暗淡②宽阔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既能增长知识,又能丰富情感。

B. 通过初中三年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C. 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所缺乏的,不是聪明,而是努力不足,毅力不强。

D. 考场作文要求语言简练,一般不能超过800字左右。

4.古诗文名句填空。

(10分)(1)诗词绘景。

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是优美的江南之景,王维的“,长河落日圆”是壮美的边塞之景。

(2)诗词传情。

辛弃疾的“,梦回吹角连营”抒写爱国词人梦回沙场的报国情怀,李清照的“帘卷西风,”抒写多情女子独自销魂的闺中清愁。

08年中考语文综合测试.doc

08年中考语文综合测试.doc

08年中考语文综合测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密封线内填写自己的学校、班别、姓名、准考证号。

2.所有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4分)一、语文知识(6小题,19分)1.下面是一个同学整理常用字读音的作业,请指出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3分)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3分)A.福楼拜时而激情满怀, 时而义奋填膺;有时热烈激动, 有时又雄辨过人。

B. 只有三个疲惫、赢弱的人,迈着蹒姗的步履, 穿过那茫茫无际的冰雪草原。

C.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 不可尽信书上所言, 亦不可寻章摘句, 而应推敲细思。

D.这就是我的生命! 我可以使它渡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费, 庸碌一生。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中的典型形象虽然有生活原型..,但仍属于虚构的形象。

B. 十年前,我们在大学同窗共读,十年后又萍水相逢....于沙漠深处。

C.那时呀,我们这些小职员十有八九爱打肿脸充胖子......:明明家里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了,但出门在外却仍旧是西装革履的。

D. 《中国青年报》也报道说,这次地震震出了很多豆腐渣工程.....,很多房屋明显没有达到规定的防震烈度。

4.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不仅严格履行自身职能,而且把能否帮助当地居民发展生产视为己任。

修改:删去“能否”。

B. 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建立了我国观测研究中心。

修改:将“建立了”与“我国”互换位置。

C. 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健壮。

修改:将“健壮”改为“充沛”。

2008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174套-170

2008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174套-170

东营市2008年初中学生毕业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得分评卷人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2分)奥运圣火,曾通过卫星进行太空传播,在深海áo游实现水火交融;如今首次登上世界之巅珠峰,则是对奥运精神作特色解读,打上珠峰烙.印的奥运精神更具神奇魅力。

áo烙2.下列句子中各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找出并改正。

(2分)①古人说:“民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敬我能而敬我公”。

短短十几个字,深刻揭示了为官者道德水准的重要性。

②自然美有两种:“骏马秋风冀北”,这是阳刚美。

“杏花春雨江南”,这是阴柔美。

3.今年以来,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与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可贵的民族精神。

请你写出体现这种精神的两个成语。

(2分)①②4.仿写句子。

(2分)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辽阔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

5.法国作家写的《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的苦难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精神。

(2分)6.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国务院办公厅决定,从2008年开始,将清明、端午、中秋和除夕等传统节日改为法定节假日。

请以其中一个节日为话题写一段话。

要求:引用相关诗句;写出有关的习俗及内涵;语言简明、连贯;字数80字左右。

(5分)7.填空。

(5分)①在即将到来的北京奥运会上,我们将喜迎各国嘉宾。

这种喜悦心情可以用《论语》中的一句话表达:“,?”②,望峰息心;,窥谷忘反。

③陶渊明《饮酒》诗中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诗句是“,”。

④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描写鸟儿报春的句子是“,”。

⑤写出一个有关友情的古诗文名句。

得分评卷人二、阅读(共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25题。

(一)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2008年重庆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08年重庆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08年重庆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卷)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卷)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纤细的游丝拂(fú)着桥身坚硬的石块,令画家销魂。

B.池沼(zhǎo)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曲直任其自然。

C.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溪水因枯涸(gù)见石更清洌了。

D.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xiá)窄,城外又那么宽敞。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抖擞姣洁冲耳不闻锲而不舍B.轻捷喧闹因地治宜吹毛求疵C.震憾茏统蓦然回首郑重其事D.摧毁恭敬与日俱增无动于衷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重庆三面临江,一面靠山,既有水的柔情,又有山的险峻,显现出别具匠心的风格。

B.造型独特、雄伟壮观的“鸟巢”,是设计师和建筑师们呕心沥血的结果,它已成为我国奥运会场馆的标志性建筑。

C.地震灾情发生后,街头的流动采血车前,等候献血的群众排起了长队,这场面让人感动得头晕目眩。

D.三年时光匆匆离去,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怀古伤今,不禁潸然泪下。

4.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

(4分)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①尽管我们很渺小,但应该必须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

对父母,我们是他们安享晚年的保障;②对朋友,我们是他们倾诉衷肠。

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要敢于说“我很重要”,③这样,你的人生才会走进新的一页。

让我们昂起头,④对着我们这颗无数的美丽星球上的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1)第①处词语赘余,应删去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______________(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改为 _________________(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重庆市)2008年语文试卷及答案

(重庆市)2008年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语文试题卷语文试题卷共8页。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至10题为选择题,30分;第11至22题为非选择题,120分。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许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至10题时,必须使用28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案11至22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对峙.zhì犒.劳kào追本溯.源sù蓦.然回首mòB.侥.幸jiào 浇.水jiāo 不屈不挠.náo骁.勇善战xiāoC.监察.chá趁.机chèn披荆.斩棘jīng脸色刷.白shuàD.刹.那chà切.磋qiè正当.防卫dāng姗.姗来迟sh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朝廷调济贸然行事瞑顽不化B.惦量修炼生灵涂炭不假思索C.斑斓法碣如法炮制严惩不贷D.松驰困扰歪门邪道砰然心动3.下列各选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英勇而机智的荆轲策划了一个有始有终....的行动方案,为了吸引秦王赢政上钩必须砍下樊於期的头颅,作为看见时奉献的礼品。

B.有关部门整锐房地产市场,那些八字还没一撇......就热热闹闹售房的开发商,终于会到了自己酿造苦酒。

C.文化领袖的形成,不只需要本人的天赋和努力,还需要一个让公众认同的过程。

任凭..一两件事,不足积累起文化领袖所需的声望。

D.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郁淳相的苗家风情及丰姿绰约....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

2008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174套-146

2008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174套-146

北京密云县2008年初中毕业统一考试语 文 试 卷第Ⅰ卷 (共60分)一、选择。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共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巢穴.(xu ã) 庇.护 (b ì) 笨拙.(zhu ó) 脍.炙人口(hu ì)B .哄.笑(h ōn ɡ) 滑稽. (j ì) 瞥.见(pi ý) 装模.作样(m ú)C .虐.待(n ûâ) 祈.祷 (q ǐ) 强.迫(qi án ɡ) 载.歌载舞(z ài )D .炫.耀 (xu àn ) 执拗. (ni ù) 琐屑.(xi â) 锐不可当.(d ün 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歧视 书籍 踊跃 手屈一指 B .偶像 魁梧 蓬勃 栩栩如生 C .和谐 急躁 抵御 再接再励 D .安详 侧隐 敞开 跋山涉水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一.碧万顷 一.鼓作气 B .唯利是.图 搬弄是.非 C .家喻.户晓 不言而喻. D .名.正言顺 名.列前茅 4.下列与成语相关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苏秦——战国——铁杵磨针——比喻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B.诸葛亮——东汉末——三顾茅庐——泛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C.陶渊明——晋朝——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D.蔺相如——战国——完璧归赵——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背影》——现代——朱自清B.《饮酒》——东晋——陶渊明C.《陋室铭》——唐代——刘禹锡D.《变色龙》——法国——契诃夫二、填空(共8分)6.默写(5分)(1),长河落日圆。

2008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174套-156

2008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174套-156

湘潭市2008 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卷(考试时间:120 分钟满分:120 分)亲爱的同学:你好!这份试卷是对你初中阶段语文复习情况的一份检测。

相信自己,你一定会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注意: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试题卷共四道大题,26道小题,考试终了请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2、本试卷所有答案均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否则不予计分。

一、积累与运用(32 分)1、请根据下列句子中的注音,把相应的汉字依次填写在答题卷上的田字格内。

(4 分)①夏天什么时候跨了门槛进来我竟不知道,在我的记忆中,昨天灿烂的mú()样还是那样的清晰。

②天灾无情,人间有爱。

每一笔捐赠,每一项帐篷,每一包方便面,都是献给灾区人民赤c héng ( )的心。

③我们的母亲河湘江汩汩南来,滔滔北去,浩浩荡荡,不舍昼夜。

浩淼的洞庭湖在前面等着她,无yín()的大海在远方呼唤着她。

④点燃激情,传递梦想。

北京2008 年奥运会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xiáng ( )云图案。

2、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意思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2 分)()A、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

(本意是竹简,句中指代书籍。

B、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靠近,接触)。

C、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

(句中指家乡)D、我以一个客人的身份挨桌看去,很多人都像面善..,可叫不出名字。

(面相善良)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填写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①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社会各界纷纷捐款捐物,各种急需的物资运往灾区。

②一方面人人都有实现温饱自足并谋求发展的,但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又必将导致一部分人在竞争中落后。

③什么是“艺术”?专家们没有一个权威的解释,更何况普通老百姓了。

A、浑源不断权利况且 C 、络绎不绝权力况且B、络绎不绝权利既然D、源源不断权利既然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A、革命英烈的后代们一走下汽车,就受到了韶山人民的热情接待与热烈欢迎.B、球馆设施齐全,可以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球拍、球衣、球鞋和衣柜等乒乓器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2008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卷)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卷)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纤细的游丝拂(fú)着桥身坚硬的石块,令画家销魂。

B.池沼(zhǎo)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曲直任其自然。

C.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溪水因枯涸(gù)见石更清洌了。

D.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xiá)窄,城外又那么宽敞。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抖擞姣洁冲耳不闻锲而不舍B.轻捷喧闹因地治宜吹毛求疵C.震憾茏统蓦然回首郑重其事D.摧毁恭敬与日俱增无动于衷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重庆三面临江,一面靠山,既有水的柔情,又有山的险峻,显现出别具匠心的风格。

B.造型独特、雄伟壮观的“鸟巢”,是设计师和建筑师们呕心沥血的结果,它已成为我国奥运会场馆的标志性建筑。

C.地震灾情发生后,街头的流动采血车前,等候献血的群众排起了长队,这场面让人感动得头晕目眩。

D.三年时光匆匆离去,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怀古伤今,不禁潸然泪下。

4.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

(4分)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①尽管我们很渺小,但应该必须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

对父母,我们是他们安享晚年的保障;②对朋友,我们是他们倾诉衷肠。

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要敢于说“我很重要”,③这样,你的人生才会走进新的一页。

让我们昂起头,④对着我们这颗无数的美丽星球上的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1)第①处词语赘余,应删去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______________(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改为_________________(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4分)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

欣赏是一缕春风,染绿荒芜的山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欣赏是一汪甘泉,浇灌枯竭的希望。

6.根据要求填空。

(3分)(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_____是_____(朝代)的词人。

(2)记住_______(作家名)在《故乡》中所说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们在前行的道路上就不会迷茫与绝望。

7.综合探究(10分)“5•12”汶川大地震,数万生命罹难。

“抗震救灾”之歌,响彻中华大地。

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灾后各地电视台纷纷举行赈灾义演,下面是四个电视台义演现场的主题词,请从中选择一句加以评析。

(3分)湖南卫视:我们都是一家人浙江卫视:情系汶川东方卫视:血脉相连,众志成城重庆卫视:我们一起走过示例:中央电视台赈灾晚会主题词“爱的奉献”,借用歌名,让人联想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的歌词,激发全国人民奉献爱心,用实际行动支援灾区人民。

评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慰问、鼓励灾区的同学,班上发起了“爱心赠言”活动。

下面是部分同学的赠言,请你也写一句赠言。

(抄袭试卷语句不得分)(3分)张明:让我的爱心给你送去温暖,让我的双手把你的痛苦分担。

李敏:告别悲伤,重塑坚强,让我们张开翅膀,勇敢飞翔!你的赠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三则材料的标题各有特点,请参照示例,对(二)、(三)则材料进行探究,说说你从中获得了拟文章标题的哪些方法。

(4分)(一)奶奶你在哪?“你们是从北川过来的么?”“你们认识王庆芳吗?”这天上午,在重庆医科大学读书的吴花芳在西南医院急切地向灾区伤员打听一位老人。

这位老人是她北川高中同学邓军的奶奶,震后邓军即与奶奶失去了联系。

“听说北川过来的这批伤员分布在全市9个医院,最远的在涪陵。

无论如何,我都要找到奶奶,然后去照顾她。

”吴花芳眼睛湿湿地说。

(二)“妈,别哭,你还有我”七岁女孩王雨看见不时流泪的妈妈,小小年纪的她掩饰着脸上的伤悲,依偎在妈妈怀里:“妈,别哭,你还有我呢。

”其实,小王雨内心的伤痛不亚于任何人,她的孪生妹妹因地震而离去,她偷偷哭过好多次,但在父母面前,她明白,必须坚强,她是父母唯一的支柱。

(三)特殊的“请战书”重庆大坪医院抗灾指挥部收到了几封特殊的“请战书”。

交“请战书”的正是在大坪医院接受治疗的病人,他们申请出院,就是想为灾区的伤员让出床位,而他们中有的刚进行手术不久……他们的行动让全体医务人员十分感动。

示例:从材料(一)中我懂得了可用疑问句的形式来拟标题。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

8.默写填空。

(10分,每空1分)(1)子曰:“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4)______________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__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6)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7)王安石《登飞来峰》一诗中,包含人生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9—12题。

(15分)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别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4分)(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2)谈笑有鸿儒()(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4)无丝竹之乱耳()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1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13一17题。

(22分)别踩疼了雪朱成玉(1)我和女儿在焦急地等待着一场雪的降临。

(2)雪,只在女儿的童话和梦境里飘过。

我一直这样认为:没有接触过雪花的女孩,永远做不了高贵的公主。

我领她到雪的故乡来,就是要让她看看雪是怎样把人间装扮成宫殿,把人装扮成天使的。

(3)带女儿来北方,就是为了让她看雪的样子,而她又是那么渴望看到它!(4)雪开始零星地飘起来,我和女儿激动得手舞足蹈起来!(5)它多美啊!轻盈,飘逸,纯洁,让人爱不释手,让人目不暇接!(6)女儿伸开手掌,但她马上发现,我们的手掌可以接住雪花,但雪花无法接受我们的爱意。

在手掌心里只亭亭玉立了那么一会儿。

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7)但女儿并没有收拢她的手掌,她依然执著地积攒着手中的白色花瓣。

雪渐渐大了些,女儿小心翼翼地捧着她的雪花,她好所要把它带回去,在妈妈的坟墓旁边堆一个大大的雪人。

(8)女儿的话深深触动了我。

原来,女儿一直嚷嚷着要来北方看雪,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她的妈妈。

(9)我不忍提醒她,我们永远也无法将雪花运到南方去。

我总是提醒自己: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小心,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

(10)女儿没有见过她妈妈,在她出生的那一刻,她的妈妈便因为难产离开了我们。

仿佛一切都有预感一样,在妻子的日记里,我看到了她写给自己未出生孩子的信。

她说:即使有一天她离开了人世,她的魂魄依然会缠绕在孩子身边,春天她就是早上第一缕吻着孩子脸颊的阳光,夏天她就是那大树底下的阴凉,秋天她就会变成一朵朵云彩,冬天的时候她就会变成雪花……(11)每当女儿问我她妈妈在哪里的时候,我就会对她说,你妈妈离开这个世界了,但她爱我们,春天的阳光,夏天的绿荫,秋天的云朵,冬天的雪花,这些都是你妈妈变的,她一刻都没有离开我们。

女儿记住了我的话。

在春天,总是太阳刚一露头就醒了,她说妈妈在唤她起床呢;在夏天,她总是习惯把书桌搬到那棵大树底下去做作业;在秋天,她总是趴在窗台上,托腮凝望天上的云,我知道她那颗小小的心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怀念着母亲。

(12)可在冬天的时候她找不到与母亲的联系了,因为南方没有雪。

这就是她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啊!(13)这就是她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啊(14)雪花在天空舞蹈!(15)天空阴暗得仿佛是大地,大地晶莹得仿佛是天空。

(16)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

(17)第二天清晨,女儿轻轻推开门,小心翼翼地踩出了一行小脚印,她对我说:“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

”(18)那一刻,我看到全世界都是洁白的,包括人类的心灵!(选自《今日教育•读写舫》2008.2)13.阅读全文,说出女儿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第(7)段加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品味语言(7分)(1)揣摩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