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标准范本
XX中国男女婚恋观调研报告

XXXX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研报告婚恋观对男女青年的爱情、婚姻生活起着重要的影响,它是指男女双方对恋爱、婚姻和性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本文将介绍xx-xx 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研报告。
昨天(12月24日),国家人口和方案生育委员会与某大型婚恋交友运营平台联合《xx~xx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研报告》。
研究说明,目前非婚人口数量庞大、男女性别比失衡,70后、80后、90后非婚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共计多出2315万。
广东非婚人口性别数量差距高达165万,成为差距数量最大的省份。
《xx~xx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研报告》有98724人次参与,有效样本77045份。
调研结果说明,中国非婚人口数量宏大,18岁以上非婚人口到达2.49亿。
《普查》显示中国18岁以上非婚人口约有2.49亿,占全部人口的18.6%;城镇18岁以上非婚人口1.32亿,占城镇总人口的19.8%。
男女性别比失衡严重,高达26.7男∶24.9女。
其中70后、80后、90后非婚人口性别比失衡严重。
全国处于适婚年龄段的70后、80后、90后人口中存在男女比例不平衡的问题,并且年龄越大比例失衡越严重。
70后非婚人口男女性别比高达206∶100,8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为136∶100,9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为110∶100;70后、80后、90后非婚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共计多出2315万。
广东非婚人口男女差距高达165万人,比例为112∶100。
差距比例最大的是云南,高达122∶100。
《普查》显示:30岁~39岁男性中有1195.9万人处于非婚状态,而同年龄段女性中有582万人处于非婚状态,男性在同年龄段择偶面临613.9万的缺口。
这种情况必然造成30+的男性更倾向寻找低年龄的女性为伴侣,同时会使80后、90后男性的择偶压力继续增大。
此外,全国31省市非婚人口性别比及数量差距:云南、海南、广西、贵州、陕西等省(区)的性别比较高,江苏、山东及北京、上海等兴旺地区的性别比相对平衡;广东、云南两省的非婚人口性别数量差距都超过了百万,广东高达165万,位居首位。
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

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男女之间的婚恋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代男女的婚恋观,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本报告将分析调查结果,并探讨其中的一些有趣的发现。
首先,我们调查了男女对婚姻的看法。
结果显示,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婚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制度,可以提供稳定和安全的家庭环境。
然而,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婚姻持有不同的看法。
有些人认为婚姻只是一纸合同,不必过于追求;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婚姻是一种精神和情感的契约,需要更多的努力去经营和维持。
其次,我们调查了男女对婚姻的期望和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男女对婚姻的期望存在一定的差异。
男性普遍更加重视婚姻中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希望能够找到一个事业有成的妻子。
而女性则更加注重婚姻中的情感和家庭关系,希望能够找到一个能够给予她们安全感和幸福感的丈夫。
这种差异可能与传统的性别角色和社会期望有关,但也反映了男女在婚姻中的不同需求和价值观。
此外,我们还调查了男女对婚前恋爱的看法。
结果显示,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婚前恋爱是了解对方的重要途径。
他们希望通过婚前恋爱来了解对方的性格、价值观和生活习惯,以便做出更明智的婚姻选择。
然而,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婚前恋爱并不重要,他们更加注重的是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
这种观点的存在可能与个人的价值观和经验有关,但也反映了婚前恋爱在婚姻选择中的重要性。
最后,我们调查了男女对婚姻中的责任和角色分配的看法。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婚姻是一种共同的责任和契约,需要双方共同承担和努力。
他们认为婚姻中的责任和角色分配应该基于平等和互补,而不是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
然而,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婚姻中的责任和角色分配应该根据个人的能力和喜好来决定,没有固定的模式。
这种观点的存在可能与个人的性格和家庭背景有关,但也反映了当代婚姻中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综上所述,男女婚恋观在当代社会中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婚姻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制度,但对于婚姻的期望和需求存在差异。
2020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

2020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2020年,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国男女婚恋观也在发生着变化。
本文将通过统计数据和调查结果,分析并总结2020年中国男女婚恋观的特点和趋势。
一、婚龄推迟趋势明显首先,2020年中国男女婚龄普遍推迟的趋势明显。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年轻人追求个人事业发展的意愿增加,婚姻成为次要的考虑因素。
调查显示,仅有30%的受访者在23岁以前结婚,而大多数人在25岁至30岁之间才步入婚姻殿堂。
这一结果反映出当代年轻人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对于人生的规划更加审慎和深思熟虑。
二、婚恋途径多元化其次,2020年中国男女婚恋途径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传统的相亲、约会、追求仍然是常见的婚恋方式,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通过网络平台寻觅另一半已成为一种重要的选择。
调查数据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通过网络社交平台结识了自己的伴侣。
这种趋势体现了新一代年轻人对于网络交友的接受度,也提醒人们在网络婚恋中保持警惕,切勿轻信与陌生人的关系。
三、婚恋观念更新另外,2020年中国男女婚恋观念的更新也是显著的。
相比于传统观念中的男主外女主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追求平等、共同成长的婚姻关系。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婚姻应该是夫妻共同努力的结果,男女双方在家庭中的角色应该是平等的。
这种观念的更新,意味着男女关系在婚姻中更加平等和和谐,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寻求个人和家庭的双赢。
四、单身观念的改变另一方面,2020年中国男女对单身观念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
过去,单身常被视为不完整或非主流的选择,但是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接受单身生活的可能性,并且将其视为一种自由和快乐的状态。
这一变化表明年轻人对婚姻的态度更加理性和开放,不再将婚姻视为生活的唯一依靠,而是在个人意愿和社会压力之间做出更加自主的选择。
综上所述,2020年中国男女婚恋观呈现出推迟婚龄、婚恋途径多元化、婚恋观念更新和对单身观念的改变等特点和趋势。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报告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篇一我们就在校大学生恋爱观做了调查,此次调查为全校范围内的大学生,调查不分年级,调查方法为随机调查,调查全程历时一个星期,受调查对象共计八十五人,部分受调查对象接受的是纸质问卷调查,另外一部分受调查对象接受的是电子稿问卷调查。
针对调查所整理的数据,我做了如下的分析:有约87%的受调查者对恋爱的理解是“是为了选择终生伴侣,是婚姻的前奏,是以共同生活为目的的”,而认为恋爱是“是为了排解空虚和寂寞,没有过多考虑将来”和“是为将来的事业做跳板”以及“不必考虑太多,跟着感觉走就行”的比例极少。
大学生目前的恋爱状况为“正在恋爱”与“曾经有过恋爱”的比例分别为“43%”与“32%”,而另一部分的受调查者的恋爱状况出于“观望”和“不准备恋爱”。
在“是否喜欢并愿意与异性交往”这个问题上,分别有“63%”和“32”的受调查者认为“非常喜欢并愿意”和“愿意正常交往”而另外三项“谈不上喜欢但也不厌恶与异性交往”、“害羞,不太愿意”、“不喜欢也不愿意”所占的比例很少。
大学生们正处在青春期,难免会有好感的人遇到,在受调查者中,有“33%”的人会大胆主动追求,“10%”的人会有所暗示,而“25”的人则觉得不好意思,静观而已,其他人则会更可能会在追求我的人中考虑或者是不大看好感情。
在现在这么开放的时代,我们的大学生对恋爱的看法也许比以前更加大胆了,这也就有了“67%”有过主动(直接或间接方式)向异性提出建立恋爱关系的经历的这种景象,而另外33%为什么不主动追求,也许由他们自己的原因。
大学中的恋爱,现在已经成为许多人的一种大学经历“67”的受调查者认为大学期间的恋爱是一段真挚的感情,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宝贵经历,“21”的人抱着顺其自然,不能强求的态度,另外极少数的人将恋爱当作游戏或者目前对恋爱没概念。
有人说,恋爱是大学的一门必修课,而事实情况却是“33%”的人以前谈过,现在单身,另外“33”的人从未谈恋爱,若出现理想之中的恋人,会主动谈一场,剩下三分之一的人以学业事业为重,大学期间不谈恋爱。
解读20xx-20xx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8338The Short-Term Results Report By Individuals Or Institutions At Regular Or Irregular Times, Including Analysis, Synthesis, Innovation, Etc., Will Eventually Achieve Good Planning For TheFuture.编辑: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报告范本系列)解读20xx-20xx 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详细版解读20xx-20xx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详细版提示语:本报告文件适合使用于个人或机构组织在定时或不定时情况下进行的近期成果汇报,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内容包含分析,综合,新意,重点等,最终实现对未来的良好规划。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近日,某知名婚恋网站发布《XX-XX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报告针对中国各城市单身男女的恋爱观、性爱观、生活状态及习惯进行了深入剖析。
其中,一项“拜金指数”调查颇受关注,该调查结论指出东莞女性在全国各城市女性中最为拜金,而支撑这一结论的数据为,23%的东莞女性在结婚时要求男方有房有车,这一比例超过了其他23个重点城市的调查数据。
据了解,调查样本涵盖全国各个省份的160万多人。
网站方面表示,今年首次在报告中提出了各大城市男女婚恋观拜金指数,数据显示,东莞的拜金指数排名第一,其次是广州、长沙、南京等。
该网站解释称,拜金指数排名主要是根据单身男女对另一半的物质要求,其中,东莞单身女性对另一半的要求普遍偏高,有23%的女性认为自己属于“金钱主义”,结婚时会要求对方有房有车。
此外,东莞女性对配偶身高的关注也排在其他城市女性的前面,有73%的东莞受访女性希望对方的身高范围在自己的预期之内,这比其他城市女性数据高出了10%左右,例如位于同省的广州、深圳,受访女性有67%在意配偶的身高。
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

06
不同城市对婚恋观的影响
一线城市婚恋观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由于经济 发展水平高,生活节奏快,人们更加注重个人事 业发展和生活品质。因此,一线城市的男女婚恋 观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追求生活品质和消费水平。一线城市的男女更加 注重生活品质和消费水平,对于婚姻伴侣的选择 也更加注重对方的家庭背景和经济实力。
2. 年轻人更愿意尝试不同的恋爱方式 ,而中老年人则更倾向于传统的婚姻 模式。
主要结论
01
02
03
结论三:不同地区的男女的婚恋观存 在差异。
1. 城市居民更注重对方的学历和职 业前景,而农村居民更看重对方的人 品和家庭背景。
2. 城市居民更愿意选择不同地区的 伴侣,而农村居民则更倾向于选择同 地区的伴侣。
三线城市婚恋观
01
02
03
04
三线城市相对于一线和二线城 市来说,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生活节奏最慢,人们更加注重 传统的家庭观念和稳定的生活 。因此,三线城市的男女婚恋 观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重视传统的家庭观念。三线城 市的男女更加注重传统的家庭 观念和家庭责任感,认为婚姻 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因此对于 婚姻伴侣的选择也更加注重对 方的家庭背景和责任感。
情感伤害
男性认为婚外情会对家庭和伴侣造成情感上的伤害 ,不认同这种行为。
责任感缺失
婚外情被认为是一种逃避责任的行为,对家庭和婚 姻关系造成破坏。
04
中国女性婚恋观
对待婚姻的态度
重视婚姻
大多数中国女性认为婚姻是一种责任和承诺,是生活的重要支 柱之一。
传统观念
许多中国女性仍然持有传统的观念,认为婚姻是必经的人生历 程,结婚生子是她们的天职。
-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5024-75-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完整版)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互惠互利共同繁荣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完整版)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
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xx-xx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发布华西都市报记者王蕾------------------------------------------------------已购房的男性择偶优势有所下降------------------------------------------------------“男财女貌”是男女择偶要求中最显著的差异男性“有(过)红颜知己”的比率,全国平均值69%,四川74% ,全国最高。
情人节来临,某婚恋网站昨日发布了《xx-xx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
该报告收集有效样本75185份,特别融入了xx年婚恋热点话题。
调查对象以80后为主力人群,23-32岁人群占比近七成,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占比47%。
调查显示,在新的法律、文化等新背景下,受公民道德等因素变动的影响,中国男女婚恋观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6成女性要靠自己高收入无房男成新宠此次调查发现,对最高法院关于婚姻法的最新解释,男性和女性态度近乎截然相反。
恋爱观调查报告(3篇)

恋爱观调查报告(分享3篇)篇一:恋爱观调查报告爱情,多么美好的尤物。
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从作家才子到浪漫诗人,人间处处皆留下了无尽的吟咏和感叹。
而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对美好的爱情总是充满了憧憬。
然而不同的大学生对恋爱的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恋爱观不一样。
恋爱观就是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过程的思想观念。
在当今的高校恋爱已成为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了。
而且我国对高校大学生婚姻也不再做要求,这就使大学生恋爱更加"合法'。
本文欲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恋爱观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
以期引导在校大学生客观、冷静、正确地审视自己的恋爱状况,树立积极、健康恋爱观念,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人生观。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1、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自编的《关于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在校大学生如何看待恋爱、对待恋爱的态度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力图通过该问卷比较客观、全面、科学地了解大学生的恋爱观状况。
2、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选取了西南大学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本科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80份,回收79份,有效率为98、75%。
3、调查时间为20xx年10月。
二、调查结果分析(一)大一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大一学生接受调查的有20人,男生8人,女生12人。
其中曾经谈过恋爱的仅有4人,正在恋爱中的也仅有4人,可见恋爱的人占少数。
而调查显示,70%的大一学生表示支持大学生谈恋爱,仅有1人表示反对,对于恋爱动机大多数学生表示没想过,60%的人对失恋都无所谓,30%的人会再找一个,只有10%的人会悲痛欲绝,在大一谈恋爱的主要原因,60%的人都认为寂寞空虚,想找人陪。
这一部分人是因为刚进从高中紧张压抑的生活进入到轻松的大学生活中,没有了高考时的那股干劲,这时就想到了爱情雨露的滋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告编号:LX-FS-A8686120xx-20xx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标准范本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20xx-20xx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xx-xx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发布华西都市报记者王蕾------------------------------------------------------已购房的男性择偶优势有所下降------------------------------------------------------“男财女貌”是男女择偶要求中最显著的差异男性“有(过)红颜知己”的比率,全国平均值69%,四川74% ,全国最高。
情人节来临,某婚恋网站昨日发布了《xx-xx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
该报告收集有效样本75185份,特别融入了xx年婚恋热点话题。
调查对象以80后为主力人群,23-32岁人群占比近七成,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占比47%。
调查显示,在新的法律、文化等新背景下,受公民道德等因素变动的影响,中国男女婚恋观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6成女性要靠自己高收入无房男成新宠此次调查发现,对最高法院关于婚姻法的最新解释,男性和女性态度近乎截然相反。
调查显示,女性最关注的三项内容依次为婚前财产在婚后的收益认定、夫妻间赠与房产的归属和夫妻双方过错的离婚赔偿。
男性最关注的内容则依次为父母为子女买房离婚归谁、夫妻间赠与房产的归属以及婚前财产在婚后的收益认定。
仅有35%的女性赞同该《解释》,而男性中73%的人表示支持。
明确表示反对的女性占22%,而表示反对的男性仅占3%。
之所以如此多的女性站在《新婚姻法解释》的对立面,是因为67%的女性认为“女人只能靠自己”等。
两性情感专家、世纪佳缘创始人龚海燕介绍说,通过此次调查发现,已购房的男性择偶优势有所下降,收入颇高尚未购房的潜力股男士成为新宠。
此外,本次调查显示,60%的有房者赞成或接受婚前财产公证。
分别有59%和46%的男女表示认同,而持反对态度的男女比例则分别为11%和28%。
年龄越大、收入越高者,支持婚前财产公证的比例越高。
“能在婚前接受财产公证的人,拥有的爱情观相对独立和理智。
”龚海燕说。
------------------------------------------------------高收入女性更能接受“姐弟恋”调查显示,“男财女貌”是男女在择偶要求中最显著的差异。
44%的男性表示对女方的身高、相貌较为看重,有此要求的女性仅为26%;而34%的女性对男方的经济收入有要求,只有5%的男性有此要求。
同时,男性收入、学历越高,择偶时越看重女性相貌。
相反,女性学历越高,择偶时反而越不看重男性经济收入。
在婚恋对象的年龄上,总体来看依然是“男大女小”的搭配。
不同的是,年龄越大、收入越高的男性,越希望寻找比自身年龄小更多的女性。
同样,高收入女性更能接受“姐弟恋”。
另外,女性受访者更能接受“跨国恋”和“上门女婿”,男性则更能接受“女追男”、“姐弟恋”、“祼婚”、“女高男矮”。
此外,在针对婚后家庭关系的调查中显示,46%的女性表示对“婆媳关系”有所顾虑。
------------------------------------------------------比率高达74%四川男性有(过)“红颜知己”在对“红颜知己”的调查中显示,四川男性“有(过)红颜知己”的比率高达74%,位居各省之首,而在全国范围内这一数据的平均值也高居69%。
龚海燕说,由此可见,在高节奏的现今社会,男人也脆弱,也需要有倾诉的对象,“红颜知己”已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其满足了“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的内心需要。
另外,近七成男性、超六成女性称自己有(过)异性知己,两成男性和三成女性目前还和异性知己经常联系,而且他们中有一半人介意自己的伴侣拥有异性知己。
对于爱人的异性知己,女性比男性“醋意更浓”。
对此,龚海燕分析指出:“一直以来,‘红颜知己’都是夫妻婚姻生活中的敏感话题,女性对另一半存有‘红颜知己’的厌恶程度堪比‘小三’。
”但对男人来说,“红颜知己”或许存有一种难以舍弃的温情在其中。
在龚海燕看来,只要把握好度,坚守个人原则,尊重自己的另一半,拥有一二异性知己也并不为过。
------------------------------------------------------情人节将至,《xx—xx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出炉。
这份由全国最大的严肃婚恋网站世纪佳缘发布的调查报告收集有效样本75185份,以80后为主力人群,23—32岁人群占比近七成,通过民意调查及xx年婚恋热点话题,深入剖析中国男女的婚恋价值观。
调查发现:上海男女最包容“跨国恋”,最不看好“凤凰男、孔雀女”。
随着xx年“新婚姻法解释”出台,有房单身男士优势下降,“有责任感”成为女人眼中“好男人”首要特征,六成女性可以接受“半裸婚”,一成多人认可“无爱婚姻”。
------------------------------------------------------上海男女最认可“老少恋”最接受“跨国恋”、“老少恋”,最抵触“凤凰男(家境贫寒,通过努力来到大城市生活打拼的男士)、孔雀女(生活条件较好的城市女孩)”在“最不看好的婚恋形式”中,上海男女对跨国恋持否定态度的比率仅为27%,为各省最低,而在全国范围内这一数据的平均值为33%。
深受海派文化熏陶的上海俨然成为大陆地区最能接受跨国恋的地区。
上海男女对“老少恋”持否定态度的比率仅为32%,也居各省最低值,在全国范围内这一数据的平均值为38%;而对于“凤凰男、孔雀女”的抵触态度却达到了23%,远高于17%的全国水平。
在“爱商(lq)”测试中,高达76%的上海男女普遍认为爱商较为重要,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反映上海男女普遍重视“爱商”。
从全国范围来看,上海男女最包容“跨国恋”、“老少恋”,最不看好“凤凰男、孔雀女”,最认可“爱商”。
在包括异地恋、姐弟恋、裸婚、“凤凰男、孔雀女”、女强男弱、嫁入豪门、老少恋、跨国恋、女追男、上门女婿、女高男矮等婚恋形态的接受度调查中发现,男女观念差异显著。
女性更能接受跨国恋和上门女婿,男性则更能接受女追男、姐弟恋、裸婚、女高男矮。
------------------------------------------------------收入高未购房男成新宠女性结婚动力减弱xx年8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解释》)出台,这一新《解释》也成为年度最受关注的婚恋交友行业新闻。
调查发现,男性和女性对于《解释》的各个方面态度近乎截然相反。
对于《解释》,女性最关注的三项内容依次为“婚前财产在婚后的收益认定”、“夫妻间赠与房产的归属”、“夫妻双方过错的离婚赔偿”。
男性最关注的内容则依次为“父母为子女买房离婚归谁”、“夫妻间赠与房产的归属”以及“婚前财产在婚后的收益认定”。
调查发现,仅有25%的女性赞同该《解释》,而男性中则有73%的人表示赞同。
67%的女性在《解释》出台后认为“女人只能靠自己”,半数女性认为《解释》“降低了男人的离婚成本,纵容男人"养小三"”。
男性则对婚姻法新解释持欢迎态度,60%的男性表示“这是对"拜金择偶观"的纠正”,还有45%的男性认为“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
对于《解释》的不同认知,也带来男女择偶观之变。
据“世纪佳缘”龚海燕介绍,在世纪佳缘网站,已经购房的男性择偶优势有所下降,收入颇高尚未购房的潜力股男士成为新宠。
《解释》也在逼迫女性更加独立。
龚海燕表示,不少女性婚前独立买房愿望更强,将来做全职太太意愿降低。
也有一些女会员在征友启事中明确要求对方在房产证中为自己加名,否则免谈。
有一些已购房男士,也表明自己很愿意将未来另一半的名字加上房产证。
有部分女性抱着反正都要自己扛一切生活压力的态度,如果结婚那么大压力,还不如不结婚,所以结婚动力减弱,可能接受长期同居,或者晚婚,甚至不结婚。
------------------------------------------------------婚前财产公证接受度女不如男婚姻法新解释带给不少女性“不公”的感觉。
而要想解决这种“不公”,还有不少女性想到婚前财产公证。
调查显示42%的女性表示,《解释》出台后“婚前财产公证及协议会越来越多”。
据中国民政部门统计,1980年中国离婚对数为34.1万对,1990年为80万对,xx年为121万对,xx年为161.3万对,xx年则超过211万对。
从绝对离婚对数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离婚人数增加趋势迅速。
财产公证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婚姻的“后防线”,即如果有一天婚姻走到了尽头,在财产分割问题上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报告显示,超五成(52%)人群对婚前财产公证持接受态度。
尽管总体上对婚前财政接受度提高,但男女看法差异显著。
分别有59%和46%的男女对其表示认同,而持反对态度的男女比例则分别为11%和28%。
由此可见,女性对婚前财产公正的接受程度远不及男性。
调查发现,年龄越大、收入越高者,支持婚前财产公证的比例越高。
------------------------------------------------------“郎财女貌”仍是择偶标准在异性眼中,“完美男性”和“完美女性”都需要具备哪些必不可少的素质呢?调查显示,82%的女性认为“好男人”首先意味着“有责任感”,其次是“用情专一”、“有一定经济实力”;男性眼中的“好女人”特征前三位分别是“知书达礼”、“用情专一”、“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可见忠诚仍是当下婚恋关系中人们最看重的核心品质。
报告显示,不管男女,在择偶时最看重的都是人品、性格、共同语言,而“郎财女貌”仍是男女在择偶要求中最显著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