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爱就是力量

合集下载

读史铁生的散文有感

读史铁生的散文有感

读史铁生的散文有感读史铁生的散文有感范文(精选26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散文吧?散文是抒发作文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那么你真的知道要怎么写散文吗?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读史铁生的散文有感范文(精选2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史铁生的散文有感篇1相对于世界的博大,宇宙的永恒,无论怎样伟大的人物,也会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无论你多么成功,都会成为匆匆而居的过客,尤其是在史铁生《我与地坛》里得到了升华,史铁生的散文大多关于生死、命运、苦难的探索,因此充满了浓郁的哲学味道和蕴含了深刻的理趣,等待我们一起去发掘、揭开史铁生散文理趣的神秘面纱。

史铁生《我与地坛》中整篇充满了富有哲学意义的理趣色彩,对生命有着非同常人的认识,不在仅仅的满足和停留在对生活、梦想的探求,而是转向了对未知生命意义的不懈探索和哲学思考之中。

文章写的也比较的随性、自然,源于内心世界真的看开和走出欲望的泥淖,既洒脱又解脱,读者看了之后,超凡脱俗。

不但可以摆脱心灵的束缚还可以正视自己惨淡的人生,是超然物外的执着情怀,更加坚定了通往成功的人生目标,既符合现实实际,又避免了永恒的痛苦和迷茫。

此时此刻的史铁生,是凤凰涅盘之后的史铁生,是不会被困难打垮的史铁生,已不在急于探索人生的方向和梦想实现,而是通过构筑精神家园在深化生命哲学意义,在另一篇散文中《好运设计》中也可以体现精神家园是虚构缥缈的东西,只有在不断的寻找生命存在的意义,才会冲破绝境。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享受追求的过程,体会过程的美丽与悲壮,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把一个必将到来的事实变成神秘探索的过程,变成你创造出独特自我境界的过程。

在沿途中寻找最美的风景,而不是等待命运的宣判结果,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机会改变自己的人生!在《我与地坛》中,作者凝聚了厚重的笔力诉说了生与死的经历与思考,以残疾人特有的思想角度自我解剖生死,与死神反复较量所表现出对生的热爱和对死的坦然面对。

史铁生声音作文

史铁生声音作文

史铁生声音作文在岁月的长河中,有一位作家的声音,穿越了时光的沧桑,直抵人心。

他便是史铁生。

史铁生的声音,是在困境中不屈的呐喊。

他在最狂妄的年纪忽地失去了双腿,从此与轮椅为伴。

这样的打击,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可能是灭顶之灾。

然而,史铁生没有被命运的巨掌拍倒。

他在黑暗中挣扎,在痛苦中思索,用文字发出了对命运不公的抗争之声。

他说:“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这短短几个字,蕴含着他多少的无奈与悲愤,却又彰显出他绝不屈服的决心。

他的声音也是对生命真谛的追问。

在那漫长的与病痛为伴的日子里,他反复思考着生命的意义。

他在《我与地坛》中写道:“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他以这样平静而深邃的笔触,引导着我们去思考生命的来去,让我们明白生命的珍贵在于过程,而非结果。

史铁生的声音还是对人性温暖的呼唤。

尽管自己身处困境,他却始终怀着一颗善良而悲悯的心,关注着他人的痛苦与欢乐。

他笔下的人物,无论是母亲那默默而深沉的爱,还是朋友间真挚的情谊,都让人感受到人性中的美好与温暖。

他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爱与关怀是支撑我们前行的力量。

他的声音更是对自我的深刻剖析。

他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脆弱、恐惧和迷茫,以一种坦诚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灵魂。

他在文字中展现了自己的挣扎与成长,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而立体的人。

这种自我剖析的勇气,激励着我们也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去寻找真正的自我。

史铁生的声音,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激昂的语调,但却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他用平实的语言,讲述着生命的故事,传递着生命的智慧。

他让我们懂得,生命中或许会有苦难,但只要我们心怀希望,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

他让我们明白,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功成名就,而在于我们是否用心去感受、去爱、去思考。

他的作品,就像是一盏明灯,在我们迷茫时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又像是一首温暖的歌,在我们疲惫时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

结合史铁生文学创作中“爱”的主题谈成长教育

结合史铁生文学创作中“爱”的主题谈成长教育

以“名家系列作品主题探讨”为平台走实课外阅读之路------ 结合探讨史铁生系列文学作品中“爱”的主题谈学生的阅读成长摘要:课外阅读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

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可以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

史铁生作为一个残疾作家,他从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深刻的生命思考出发,创作了一批作品。

通过对史铁生作品初步的分析,了解史铁生对“爱”这一主题不断深入理解的过程以及“爱”对史铁生生活的影响,使学生学会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健康”成长,从而真正学会阅读。

关键词:史铁生残疾爱生活成长教育小学生课外阅读是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课外阅读,可以拓宽视野,提高语文能力,关键是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完善学生的人格。

从许多作家成长的经历可以,人文素养的提高,大多数得益于广泛阅读。

新课标也规定了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因此,教师必须把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当然,具体的作品,不同的作家,对学生的影响也不一样,这需要我们具体对待。

我们完全可以以一位出色的作家的系列作品引导学生去品味阅读,从作家的角度感悟作品的内在魅力,达到自我人格的完善。

下面我想结合作家史铁生的作品,谈谈怎样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帮助学生阅读成长。

史铁生是位有着传奇经历的残疾作家,他的文学创作有很多主题,其中对人类情感的阐释就是他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

史铁生对爱的思考生发于残疾,随着他对残疾认识的不断深入,他对爱的认识也不断升华。

爱在史铁生这里具有了更宽泛的意义;具有了全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在史铁生看来,爱和残疾是陪伴人类的重要组成部分。

肉体的残疾要靠爱来支撑,心灵的残疾要靠爱来超度。

如何克服自身的残疾,如何正视真爱,如何在个人之爱与人类之爱之间寻求统一,使自己“健康”成长,成为史铁生创作的中心之一。

一母爱—挫折的伴侣,生命的张力在史铁生21岁的时候,他失去了双腿,陷入了“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什么都没有了”的绝望境地,并且对生活也陷入了极度的绝望。

史铁生励志名言,史铁生名言名句

史铁生励志名言,史铁生名言名句

史铁生励志名言,史铁生名言名句
史铁生,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他的励志名言和名句,深受人们喜爱和推崇。

以下是一些史铁生的励志名言和名句,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的智慧和力量吧!
1. 人生就像一杯水,只有不断地流动,它才不会变质。

2. 做人要像一面镜子,能够照见自己的缺点,也能够照见别人的优点。

3.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要有梦想,有了梦想,才有了奋斗的方向。

4. 每一次跌倒都是为了更好地站起来,不要因为失败而气馁,要坚信明天会更美好。

5. 没有风浪,就不能成为勇士;没有挫折,就不能成为强者。

6. 生活就像一本书,不读就不懂,不懂就不会珍惜。

7. 勇敢面对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终将迎来成功的曙光。

8.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每一步都值得。

史铁生的励志名言和名句,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它们激励着我们奋发向前,勇往直前。

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努力,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人生!。

史铁生十句经典名言

史铁生十句经典名言

史铁生十句经典名言1.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就像我们每天都要吃饭睡觉一样自然,难道不是吗?比如当你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感到绝望时,想想这句话,也许就会释然一些。

2. “我经由光阴,经由山水,经由乡村和城市,同样我也经由别人,经由一切他者以及由之引起的思绪和梦想而成就了我。

”这不就像我们在人生路上遇到的各种人和事塑造了我们自己一样吗?当你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是不是能深刻体会到呢?3. “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

”哇,这多有气势啊!就好比你决定追求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哪怕别人不看好,也要坚定地走下去呀!4. “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这和我们努力生活是一样的道理呀,只有全力以赴,才能收获美好,不是吗?你看那些为梦想拼搏的人。

5.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这不就像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一样吗?当我们面对生命的开始和结束,是不是应该坦然一些呢?6. “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不要抱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

”这就好像即使遇到风雨,我们也要笑着面对,不是吗?想想那些在困难中依然乐观的人。

7. “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

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

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

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这多么像生活中的各种对比呀!就像有黑才有白一样。

8. “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这不是和我们总觉得自己不够幸运,却不知道可能会更糟是一个道理吗?比如你丢了一百块钱,想想可能会丢更多呢。

9. “先别去死,再试着活一活看。

”哎呀,这多直接有力啊!就像有人在你低谷时鼓励你再坚持坚持一样,不是吗?10. “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从《秋天的怀念》看史铁生笔下的亲情与成长

从《秋天的怀念》看史铁生笔下的亲情与成长

从《秋天的怀念》看史铁生笔下的亲情与成长《从〈秋天的怀念〉看史铁生笔下的亲情与成长》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它以朴素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亲情的伟大和生命的成长。

这篇文章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人性中最温暖、最坚韧的部分。

文章开篇,作者便以一种沉郁的氛围,描绘了自己双腿瘫痪后的痛苦与绝望。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这样的描写,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而在这个时候,母亲成为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支撑。

母亲对作者的爱,是那种默默付出、毫无怨言的爱。

她总是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儿子的情绪,“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她理解儿子的痛苦,却又无法替他承受,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关心和安慰。

这种深沉的母爱,在史铁生的笔下,显得如此真实而动人。

然而,作者当时并没有完全理解母亲的苦心。

他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无法自拔。

直到母亲的突然离世,才让他如梦初醒。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这句话中,蕴含着无尽的悔恨和悲痛。

母亲在生前,一直希望作者能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这菊花,象征着生命的美好和顽强,也象征着母亲对儿子的期望。

她希望儿子能像菊花一样,在困境中绽放出自己的美丽。

母亲的离去,成为了作者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

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过去,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明白了亲情的珍贵,也学会了坚强和勇敢。

这种成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岁月的磨砺中慢慢实现的。

从《秋天的怀念》中,我们可以看到亲情的力量是无穷的。

母亲的爱,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作者黑暗的人生道路。

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这份爱也从未消失。

它一直陪伴着作者,给予他勇气和力量,让他能够重新站起来,面对生活的挑战。

我的榜样史铁生作文

我的榜样史铁生作文

我的榜样史铁生作文说起史铁生,可能有些人并不熟悉,但于我而言,他却是我人生道路上熠熠生辉的榜样。

我最初了解到史铁生,是在一本陈旧的语文课本里。

那时候,对他的印象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觉得不过是一个遭遇不幸的作家罢了。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转,当我经历了生活中的种种起伏,再次走进他的世界,我才深深地被他震撼和感动。

史铁生的人生,是一场与命运不屈的抗争。

在最狂妄的年纪,忽地失去了双腿,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毁灭性的打击。

我曾无数次地设想,如果这样的灾难降临在自己身上,我是否有勇气去面对?答案总是那么令人沮丧。

可史铁生,他不仅面对了,还在那片黑暗中硬生生地为自己闯出了一片光明。

他被困在那小小的轮椅上,可他的心却像飞鸟一般,自由地翱翔在广阔的天地间。

他用手中的笔,书写着自己的痛苦、迷茫与挣扎,也书写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记得有一次,我心情极度低落,觉得整个世界都在与我作对。

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愿与人交流。

偶然间,我又翻开了史铁生的书。

那一页上,他写道:“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

所以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毫不特殊。

”那一刻,我的心像是被重锤击中。

我想起他在漫长的时光里,每天都要承受着病痛的折磨,却依然能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文学的执着。

而我,仅仅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就自怨自艾,简直是懦弱至极。

他曾细致地描述过地坛里的一草一木,那些在别人眼中或许平凡无奇的景致,在他的笔下却充满了生命的力量。

他说,“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 他观察着地坛里的春夏秋冬,感受着每一丝风的抚摸,每一缕阳光的温暖。

他听到了雨打在树叶上的声音,看到了蚂蚁在草地上忙碌的身影。

他在那个寂静的世界里,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力量。

他在中写道:“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史铁生的作文素材积累

史铁生的作文素材积累

史铁生的作文素材积累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史铁生呀!
哎呀呀,说起史铁生,那可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呢!他的人生经历简直就是一部充满坚韧与不屈的传奇!
史铁生在最青春洋溢的年纪,遭遇了命运的重创,双腿瘫痪!哇,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打击呀!但他没有被打倒,反而在困境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文学之路。

他的作品里,充满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就比如他的《 我与地坛》,这可真是一篇让人深思的佳作呀!在书中,他细腻地描绘了地坛的一草一木,以及自己在那里的心路历程。

他在痛苦中挣扎,在绝望中寻找希望,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还有呀,他对于亲情的描写也特别动人!他的母亲,始终默默陪伴在他身边,给予他无尽的爱和支持。

这种深沉的母爱,在他的笔下显得那么真挚和温暖,能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亲情的力量!
史铁生的文字,总是那么有力量,那么能触动人心!他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不能放弃对美好的追求。

朋友们,咱们在写作文的时候,把史铁生的经历和他作品中的闪光点运用进去,那肯定能让作文增色不少呢!比如说,当我们写关于“挫折”的话题,就可以提到史铁生是如何在双腿瘫痪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创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写“亲情”主题时,他与母亲之间的深厚情感就是绝佳的素材!
总之呀,史铁生的素材真是丰富又宝贵,咱们可得好好积累,让
我们的作文更加精彩!怎么样,大家是不是也觉得史铁生超级棒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铁生:要为活着找到充分理由
看史铁生的作品,常常无端地陷入一种思索。

但是,这种思索相对文字的内涵来说也往往显得浅薄。

他对写作的宁静和执着,对生命的冷静和超脱,对亲情的感悟和回忆,对每一个关心他的人的友善和热情——这一切都让人觉得亲切而意味深长。

史铁生近来身体不好,也因而惜时如命;但是他如斯耐心细致地回答着我的提问。

通过E-mail,咱们的交谈方式算不得直接,但是当我敲击键盘,看到熟悉的语言展现在白色的屏幕上,仍然感受到力透纸背的真诚,还有感动……
请您介绍一下自己的写作经历,重点谈谈自己的写作动机,是甚么给予您如斯大的写作动力,源源不断地有好作品奉献出来?
我从双腿残疾的那天,开始想到写作。

孰料这残疾死心塌地一辈子都不想离开我,这样,它便每时每刻都向我提出一个问题:你为甚么要活着?——这可能就是我的写作动机。

就是说,要为活着找到充分的理由。

固然,用目前流行的话说“这有点儿累”,所以这历程也并不像上面说的那末轻松。

我曾在《病隙碎笔》中写过:“我的写作说到底是为谋生。

但分出几个层面,先为衣食住行,然后不够了,看见价值和虚荣,然后又不够了,却看见荒唐。

荒唐就够了么?所以被送上这条不见终点的路。

”“我其实未必合适当作家,只不过命运把我弄到这一条路上来了。

摆布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

而这样的找,后来发现利于这个史铁生,利于世间一颗最为躁动的心走向宁静。


说到这儿,我真是有些惭愧,由于我很少能照顾到读者。

所以,“源源不断地有好作品奉献出来”这话我实在是不敢当。

您的作品中常常有一种伤感,恰是这种伤感和厚重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这和您的读书与思考有关吧?
我并没有特意地追求伤感与沉重,但由上述写作动机看,大约难免。

我的意思是:随它去吧。

说“这与我的读书和思考有关”,不如简单地说这与我的处境有关,读书和思考也是我的处境之一部分。

我并不认为伤感与沉重必定就好,但既然确凿,也就有其表达的理由。

常常和朋友谈起您的作品,大家都很关心您的身体,近来您的身体状况怎样样?一天能写多长时间?您是怎样安排写作和读书时间的?
我的身体总是不大好。

我得着两种“电视剧病”。

怎样讲?您看现在电视剧中的主人公,尤其容易坐进轮椅,近来又尤其容易得尿毒症了。

这可能有助于戏剧性,可一旦成为实际,却一点儿都不浪漫。

这两种病弄得我精力大减,写作和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

我只有尽力而为吧。

秋天,或竟是冬天,也仍然是人之处境的一部分。

再说,年至半百,改行怕是来不及了,只好仍在这行当中混着;“病隙碎笔”是我目前写作的实情。

您最近在读些甚么书?您觉得哪些书对您影响最深?您对比喜欢哪些人的作品?
关于读书,我不想说得太具体,各人有各人的爱好与关注。

我的体会是,一味地追求多而新,倒可能弄得自己颠三倒四不知所从。

根本的问题,先哲们都想过了。

其实,问题仍是那些问题,只不过布景和道具日新月异,读书和思考只为不被它弄得找不着北。

这只是我的看法,并无典型意义。

您还常去地坛吗?平常您都还有甚么爱好?
十年前我搬了家,离地坛远了,加之行动不便,现在很少去了。

偶尔请朋友开车特意送我去看它,发现它已面目全非;这恰是日新月异的布景和道具之所为吧。

惟园中那些老柏树依然令我感动——历无数春秋寒暑依然镇定自若,散发着深厚而悠远的气息,不被流光掠影所迷。

现在您忙甚么?
要说现在忙甚么,大约就是“透析”,隔两天去一趟医院,就像上班,仿佛要弥补我从未有过正式工作的历史。

我有时真觉得麻烦,可是想想,大夫和护士们是天天都得去呀,比我麻烦。

咱们一块儿“透析”,她(他)们透,我被透,分工不同,合作得很好。

忙完了“透析”,总仍是想写点儿甚么,否则花那末多钱被透,甚么都不干岂不可惜?
最近有甚么写作规划?
没有规划。

精力不济,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而已。

我想对读者说的,就是我想对自己说的,都在我的作品里。

不再额外对读者说甚么了。

很喜欢看史铁生的作品。

从《务虚笔记》、《我与地坛》到《病隙碎笔》。

他去古园里去了,咱们便随他“去古园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这是他作品的魅力。

但又不止这些。

史铁生说:“我向往着这样的写作——当白昼的一切明智与迷障都消散了之后,黑夜要我用另一种眼睛看这世界。

”“……跟着小说获奖的激动逐日暗淡,我开始相信,至少有一点我是想错了: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

年年月月我都到这园子里来,年年月月我都要想,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甚么。


史铁生在寻找甚么?我想,所有关注他的读者应当和我同样,愿追跟着他的笔端,一块儿去寻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