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深圳大学高分子化学期末考试真题
高分子化学期末考试题

绪论一、选择题1、美国科学家艾伦•黑格、艾伦•马克迪尔米德以及日本科学家白川英树由于在____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荣获200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A、纳米材料B、配位聚合C、基团转移聚合D、导电聚合物2、高分子的概念是20世纪二十年代由_______首先提出的。
A、 CarothersB、StaudingerC、Flory4、尼龙-610的单体为______。
A、癸二酸;B、己二胺C、己二酸D、癸二胺5、有机玻璃、尼龙-6 、电木、Teflon分别是______。
A、酚醛树脂;B、聚四氟乙烯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D、聚己内酰胺二、填空题1、大多数加聚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聚合机理。
2、聚合物按大分子主链的化学组成可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塑料按其受热行为的不同可分为塑料和塑料。
三、写出下列高分子的重复单元的结构式PE、PS、PVC、尼龙—66,涤纶GAGGAGAGGAFFFFAFAF四、求下列混合物的数均聚合度、质均聚合度好分子量分布指数组分1:质量分数=0.6,分子量=1x104组分2:质量分数=0.4,分子量=1x105第二章逐步聚合一、选择题1、当m为_________时,进行缩聚反应易于环化。
A、5;B、6;C、3和4;D、22、在低转化率时就能获得高分子量聚合物的方法是___。
A、熔融缩聚;B、固相缩聚;C、界面缩聚;D、溶液缩聚GAGGAGAGGAFFFFAFAF3、缩聚反应中,所有单体都是活性中心,其动力学特点是__。
A、单体慢慢消失,产物分子量逐步增大;B、单体逐步消失,产物分子量很快增大;C、单体很快消失,产物分子量逐步增大;4、在己二酸和己二醇缩聚反应中加入0.4%的对甲苯磺酸起到的作用为 _____。
A、提高聚合速率;B、控制分子量;C、链转移剂;5、合成线型酚醛预聚物的催化剂应选用 _______。
A、过氧化氢;B、草酸;C、正丁基锂;D、氢氧化钙第三章自由基聚合一、选择题1、苯乙烯在除溶剂种类外其它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分别在下列四种溶剂中进行自由基聚合,则在__ ______中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最小。
高分子化学期末试卷(精)

高分子化学》课程试题试题编号: 02 (B)课程代号: 2040301 课程学时: 56班级 学号 姓名一、基本概念(共10分,每小题2分)⒈ 混缩聚2.聚合物3. 重复单元4.阳离子聚合5.悬浮剂二、填充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在下列各题的横线处,每空1 分,总计20分)⒈ 在自由基聚合体系中,用引发剂引发的引发速率方程式 。
2.塑料按其受热行为的不同可分为 塑料和 塑料。
3.在合成聚合物中 、 和 称为三大合成材料。
4.表征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物理量有 和 。
5.按自由基和阴离子聚合的单体有 、 和 等。
得分 总分 得分6.聚氨酯可以看成是由和构成的嵌段共聚物。
7.逐步聚合包括和两类。
8. 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方面的特征是、、。
9.氯乙烯自由聚合时,聚合速率用调节,而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用控制。
得分三、回答问题(共20分,每小题5分)⒈阴离子聚合在适当的条件下,其阴离子活性增长链可以长期不终止,而形成活性聚合物,为什么?⒉与低分子化合物相比较,高分子化合物有哪些特点?⒊何谓离子交换树脂?主要有几种类型?如何合成离子交换树脂?⒋请写出工业上制备PA-66树脂有关的聚合反应方程式(以苯甲酸作官能团封锁剂)。
得分四、(共4 3分)计算题(根据题目要求,计算下列各题)1.(本题15分)用偶氮二异丁腈(ABIN)为引发剂,苯乙烯60℃进行本体聚合。
试计算引发剂引发对聚合物平均聚合度倒数的贡献?计算时采用以下数据和条件:⑴c(I)=0.04 mol/L;⑵ f =0.8 ;⑶k d=2.0×10-6 s-1 ;⑷k p=176 L/mol.s;⑸k t=3.6×107 L/mol.s;⑹C M=0.85×10-4 ;⑺C I=0.05;⑻60℃时苯乙烯的密度为0.887 g/cm3解:2. (8分)由己二胺与己二酸合成尼龙-66,如尼龙-66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0,反应程度P=1,试计算原料比,并写出合成反应方程式。
高分子化学试题及答案

高分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B一、名词解释(10)1、分子量多分散性2、凝胶化现象3、自动加速效应4、配位聚合5、交联二、写出聚合反应式(10)1.有机玻璃2.3.4.5.三、填空(50)(1-10题每空0。
5分,11-13每题2分,14-19每题3分)1、-[-OC-Φ-COO(CH2)2O-]n-的名称叫(1),方括号内的部分称为(2)或称为(3)。
n称为(4),它和聚合物的分子量的关系是(5),其两个结构单元分别是(6)、(7)。
2、尼龙-6。
6是由(8)和(9)缩聚而成,第一个6代表(10),第二个6代表(11)。
3、BPO的中文名称是(12),其热分解反应式是(13),它在聚合反应中用作(14).4、在己二酸和乙二醇的缩聚中通入N2的作用是(15)、(16)、(17).5、下列单体可进行哪些聚合反应?(a)CH2=CH-CH=CH2(18)、(19)、(20)(b)CH2=CHCI(21)(c)CH2=CHCN(22)、(23)(d)CH2=C(CH3)-COOCH3(24)、(25)6、若k11=145,k22=2300的两种单体在某一聚合温度进行自由基共聚合,比较下述各项的大小(填>或<单体活性:M1(26)M2自由基活性:M1(27)M2竞聚率:r1(28)r2Q值:Q1(29)Q共聚速率常数:k12(30)k217、悬浮聚合的配方(31)、(32)、(33)、(34),其颗粒大小由(35)和(36)所决定。
加入次甲基兰水溶液的作用是(37)、(38)、(39).8、阴离子聚合的引发剂在弱极性溶剂,极性溶剂,强极性溶剂中各呈现的形态分别是(40)、(41)、(42),(43)形态的R P高,(44)形态有较强的结构规整能力.9、St(M1)-AN(M2)的竞聚率为0.03与0。
41,r1=(45),r2=(46),其恒比点的组成为(47)。
10、动力学链长的定义为(48), 用式子表示是(49)。
《有机高分子化学》期末考试题

.1、树枝状聚合物(Dendrimer):指具有完美支化和对称结构的聚合物,由内核、重复单元、外围官能团三部分组成,重复单元为AB n多官能团化合物,不同代数之间通过支化点来连接。
•性质:高度的对称性、丰富的官能团、良好的流体力学性能、独特的粘度行为、密度随分子量增加出现极小值和折射率随分子量增加出现最大值等•合成方法:发散法是以一个多官能团化合物为核,通过重复单元,如AB2单体,不断地偶联反应,使聚合物代数增长,得到一系列具有不同多代数的树枝状产物收敛法是从外围开始,先合成外围的树枝(dendron),然后通过与多官能团核化合物偶联,得到高代数的树枝状聚合物。
发散收敛共用法包括两种情况。
一种是指先用发散法制得低代的树枝状大分子,称为超核,再用收敛法制得一定代数的扇形(dendron),称为“支化单体”,然后将支化单体接到超核上。
另一种又称双指数混合增长,该法只需采用一种单体就可合成树枝状大分子。
2、类树枝状聚合物是指由聚合物链充当重复单元具有与传统树枝状聚合物相同拓扑结构的一类具有高对称度的非线型聚合物•与传统树枝状聚合物相比,类树枝状聚合物具有更大的分子尺寸和分子量,因此在纳米材料、自组装和相分离等领域的某些方面可以与树枝状聚合物形成很好的互补,类树枝状聚合物具有一定的分子量分布•类树枝状聚合物具有很特殊的结构: 一方面,与线型聚合物相比,类树枝状聚合物的重复单元尽管由线型的聚合物链组成,但同树枝状聚合物一样,由于支化结构的存在,类树枝状聚合物在流体力学性能、粘度行为和密度等多个方面表现出与线型聚合物不同的性质;另一方面,类树枝状聚合物具有与树枝状聚合物相同的放射状拓扑结构,但由于聚合物链的存在使得其具有更大的分子尺寸,这也导致了类树枝状聚合物在溶液中具有更疏松的结构,与树枝状聚合物具有的致密结构有很大区别•为了保证类树枝状聚合物高完美度,重复单元聚合物链一般通过“活性”聚合来完成,常用的“活性”聚合有开环聚合、控制自由基聚合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活性阴离子聚合等。
高分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分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高分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高分子化学是化学领域的一门重要分支,主要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能和应用。
在本次期末考试中,我们将考察学生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聚合反应机理、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为本次考试的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合成高分子的方法? A. 自由基聚合 B. 离子聚合 C. 缩聚反应 D. 加聚反应答案:C2、下列哪个反应条件可以触发自由基聚合反应? A. 高温 B. 高压C. 引发剂D. 以上都是答案:D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A. 聚乙烯 B. 纤维素 C. 蛋白质 D. 油脂答案:D二、简答题4、请简述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过程,并说明其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答案: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过程通常包括单体的准备、聚合反应和产物后处理等步骤。
其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包括单体的纯度、聚合反应条件的控制、产物分离和干燥等。
41、请简述自由基聚合反应的机理,并说明其应用范围。
答案:自由基聚合反应是通过引发剂在低温下产生自由基,进而引发单体聚合反应的过程。
其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合成多种高分子化合物。
411、请简述缩聚反应的机理,并说明其应用范围。
答案:缩聚反应是通过缩合反应将多个单体聚合成为高分子的过程。
其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合成多种高分子化合物,如涤纶、酚醛树脂等。
三、论述题7、请论述高分子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说明其优点和局限性。
答案:高分子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如塑料、橡胶、纤维等。
其优点包括密度小、强度高、耐腐蚀、绝缘等。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不易降解、环境污染等。
71、请论述高分子化合物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并说明其优点和局限性。
答案:高分子化合物在医疗领域应用广泛,如人工器官、药物载体、医疗器械等。
其优点包括生物相容性好、可塑性强、功能多样化等。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可能引发免疫反应、使用寿命有限等。
高分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35分)1、根据主链结构,可将聚合物大致分为------- 、----- 、---- 、----- 四类。
2、从聚合反应机理看,聚苯乙烯的合成属——聚合,尼龙-66的合成属——聚合,此外还有聚加成反应和开环聚合,前者例如------- ,后者例如----- 。
3、自由基聚合的特征是----- 、---- 、---- ;阴离子聚合的特征是------ 、---- 、 ---- ;阳离子聚合的特征是----- 、 ---- 、---- 、----- 。
4、聚异戊二烯可能存在的立构规整性聚合物有(写名称)------------ ------- ------- --- 、---- 。
5、对Ziegler-Natta催化剂而言,第一代典型的Ziegler催化剂组成为------------ ,属相催化剂,而典型的Natta催化剂组成为-------- ,属——相催化剂;第二代催化剂是——;第三代催化剂是——;近年发展较快的是——。
6、单体的相对活性习惯上用——判定,自由基的相对活性习惯上用——判定。
在用Q、e值判断共聚行为时,Q值代表——,e值代表——;若两单体的Q、e值均接近,则趋向于——共聚;若Q值相差大,则——;若e值相差大,则——oQ-e方程的主要不足是——。
7、从热力学角度看,三、四元环状单体聚合的主要推动力是——,而十二元以上环状单体的聚合能力比环烷烃的聚合能力------- (大或小);从动力学角度看,杂环单体的聚合能力比环烷烃的聚合能力——(大或小)。
8、共聚合的定义是——。
9、某对单体共聚,r i=0.3,「2=0.07,该共聚属------ 共聚。
若起始f i°=0.5,所形成的共聚物的瞬间组成为F10,反应到t时刻,单体组成为f1,共聚物瞬间组成为片,则f1------f10(大于或小于),F1 ----------------------- F 10(大于或小于)。
高分子化学期末试题AB卷及答案

高分子化学》课程试题班级 学号 姓名一、基本概念(共10分,每小题2分)⒈ 混缩聚2.聚合物3. 重复单元4.阳离子聚合5.悬浮剂二、填充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在下列各题的横线处,每空1 分,总计20分)⒈ 在自由基聚合体系中,用引发剂引发的引发速率方程式 。
2.塑料按其受热行为的不同可分为 塑料和 塑料。
3.在合成聚合物中 、 和 称为三大合成材料。
4.表征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物理量有 和 。
5.按自由基和阴离子聚合的单体有 、 和 等。
6.聚氨酯可以看成是由 和 构成的嵌段共聚物。
7.逐步聚合包括 和 两类。
得分总分得分8. 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方面的特征是、、。
9.氯乙烯自由聚合时,聚合速率用调节,而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用控制。
得分三、回答问题(共20分,每小题5分)⒈阴离子聚合在适当的条件下,其阴离子活性增长链可以长期不终止,而形成活性聚合物,为什么?⒉与低分子化合物相比较,高分子化合物有哪些特点?⒊何谓离子交换树脂?主要有几种类型?如何合成离子交换树脂?⒋请写出工业上制备PA-66树脂有关的聚合反应方程式(以苯甲酸作官能团封锁剂)。
四、(共4 3分)计算题(根据题目要求,计算下列各题)1.(本题15分)用偶氮二异丁腈(ABIN)为引发剂,苯乙烯60℃进行本体聚合。
试计算引发剂引发对聚合物平均聚合度倒数的贡献?计算时采用以下数据和条件:⑴c(I)=0.04 mol/L;⑵ f =0.8 ;⑶k d=2.0×10-6 s-1 ;⑷k p=176 L/mol.s;⑸k t=3.6×107 L/mol.s;⑹C M=0.85×10-4 ;⑺C I=0.05;⑻60℃时苯乙烯的密度为0.887 g/cm3解:2. (8分)由己二胺与己二酸合成尼龙-66,如尼龙-66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0,反应程度P=1,试计算原料比,并写出合成反应方程式。
解:3.(本题14分)在高聚物生产中,共聚物组成是一个重要的生产指标。
高分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2)

高分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⑵一、基本概念题(共10分,每题2分)1.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稳定化法: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达到要求时,加入官能团圭寸锁剂,使缩聚物两端官能团失去再反应的能力,从而达到控制缩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目的的方法。
2.体型缩聚的凝胶点:体型缩聚中出现凝胶时的反应程度,记作P c3.乳化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根据乳化剂亲油基和亲水基对其性能的贡献,给每一种乳化剂一个数值叫亲水亲油平衡值,用HLB来表示,它表示乳化剂的亲水性能的大小。
4. 本体聚合:单体在少量引发剂作用下形成高聚物的过程。
5.引发剂的诱导分解:链自由基向引发剂的转移反应。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体型缩聚物有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脲醛树脂和不饱和聚酯树脂等。
2线型缩聚物有PET树脂、PA-66树脂、PC和PA-1010树脂等。
3计算体型缩聚的凝胶点有Carothers方程和Flory 统计公式。
4.引发剂的选择原则是根据聚合实施方法选择引发剂种类、根据聚合温度选择分解活化能适当的引发剂、根据聚合周期选择半衰期适当的引发剂。
5.本体聚合应选择油溶性引发剂、乳液聚合应选择水溶性引发剂。
三、简答题(共25分,每题5分,意义不完全者适当扣分)1.界面缩聚的特点是什么?⑴ 界面缩聚是不平衡缩聚,需采用高反应活性的单体,反应可在低温下进行,逆反应的速率很低,甚至为0。
属于不平衡缩聚。
缩聚中产生的小分子副产物容易除去,不需要熔融缩聚中的真空设备。
同时,由于温度较低避免了高温下产物氧化变色降解等不利问题。
⑵反应温度低,相对分子质量高。
⑶反应总速率与体系中单体的总浓度无关,而仅决定于界面处的反应物浓度•只要及时更换界面,就不会影响反应速率。
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反应程度、本体中官能团物质的量之比关系不大,但与界面处官能团物质的量有⑷界面缩聚由于需要高反应活性单体,大量溶剂的消耗,使设备体积宠大,利用率低。
因此, 其应用受到限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大学2014年高分子化学期末考试真题
1.单体单元:聚合物中具有与单体的化学组成相同而键合的电子状态不同的单元。
2.链接:聚合物中组成和结构相同的最小单位
3.阳离子聚合:以阳离子作为活性中心的连锁聚合
4.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的物质
5.嵌段共聚物:聚合由较长的一种结构单元链段和其它结构单元链段结构,每链段由几百到几千个单元结构组成
二、解答题
6.为什么阳离子聚合反应一般需要在很低温度下进行才能得到行对分子量高的聚合物?阳离子聚合时,如何控制聚合反应速率和聚合物相对分子量?
答:因为阳离子聚合的活性种一般为碳阳离子。
碳阳离子很活泼,极易发生重排和链转移反应。
向单体的链转移常数远大于自由基聚合的链转移常数大,为了减少链转移反应的发生,提高聚合物的分子量,所以阳离子反应一般需在低温下进行。
7.体形缩聚时有哪些基本条件?平均官能度如何计算?
答:体形缩聚的基本条件是至少有一单体含两个以上官能团,并且体系的平均官能度大于2。
平均官能度的计算分两种情况:
(1)反应的官能团物质的量相等,单体混合物的平均官能度定义为每一分子平均带有的基团数。
åå=
官能度Ni为fi的单体的分子数。
(2) 反应的官能团物质的量不等,平均官能度应以非过量基团数的2倍除以分子总数来求取。
8. 下列单体能不能进行自由聚合?说明原因?
CH2=C(C4H6) 不能 ---》取代基空间位阻太大
CH3=CHOCOCH3 能 --》有共轭效应
ClCH=CHCl 不能 --》结构对城,1,2双取代位阻太大
CF2=CFCl 能 --》F原子半径小,Cl有弱吸电子效应
9-说明竞聚率r1,r2的定义,指明理想共聚,交替共聚,恒比共聚时竞聚率数值的特征?答:均聚和共聚链增长速率常数之比定义为竞聚率。
它表征两种单体的相对活性,反映了单体自身增长(均聚)和交叉增长(共聚)的快慢。
r1= k11/k12, r2= k22/k21 当r1 r2=1时,可进行理想共聚;
当r1<1且r2<1时,可进行有恒比点的共聚;
当r1<<1,r2<<1,r1→0,r2→0或r1= r2=0时发生交替共聚。
当r1=r2时恒比共聚。
10.
11-合成聚硅氧烷时,为什么选用八甲基硅氧烷(D4)做单体,碱做引发剂?如何控制聚硅氧烷的分子量?
氯硅烷中Si-Cl键不稳定,易水解成硅醇,硅醇迅速缩聚成聚硅氧烷,但分子量不高,所以合成聚硅氧烷时选用八甲基硅氧烷(D4)做单体,碱做引发剂。
加入(CH3)3SiCl做封端剂来控制分子量。
12-塑料和树脂有无区别?工业上常遇到一些简化名称例如:“聚氯”、“聚乙”、“聚苯”、“聚碳”、“塑料王”、“电木”、“电玉”等, 他们分别指何种聚合物?
计算题
苯乙烯(M1)和丁二烯(M2)在5ºC 下进行乳液聚合反应,已知r1=0.64, r2=1.38,且苯乙烯和丁二烯的均聚速率常数分别为49 L/(mol·s)和 251 L/(mol·s),试计算:
(1) 共聚速率常数;(3分)
(2) 比较两单体及相应自由基的活性;(3分)
(3) 采取什么措施可使所得聚合物具有较均一的组成。
(4分)
(1)k12=k11/r1 = 49/0.64=76.56 L/(C.s),k21=k22/r2 =25.1/1.38=18.19L/(mol.s)
(2) 1/ r1为丁二烯单体的相对活性、1/r2为苯乙烯单体的相对活性。
1/ r1=1.56>1/
r2=0.725说明丁二烯单体活性较苯乙烯单体活性大,又因为k12>k22说明丁二烯自由基活性较苯乙烯自由基活性小。
(3)欲得组成均匀的共聚物,可按组成要求计算投料比,且在反应过程中不断补加丁
二烯单体,以保证原配比基本保持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