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语文必修二文学文化常识试题
高中文学常识(选择题部分)试题及解答

高中文学常识(选择题部分)试题及解答高中文学常识(选择题部分)试题及答案1、以下对汉字构成归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依照事物的形状构成汉字的字形,构成的字是象形字。
如:鹿、网、日、月。
B.用表义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合起来,构成的字是形声字。
如“草、室、慈”是上形下声,“攻、额、歌”是右形左声。
C.把两个或多个意义相关的象形符号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字是会意字。
如:休、从、比。
D.在象形符号上加上指事性的形体或符号,构成的字是指事字。
如:刃、寸、本、下。
2、下列各句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风格豪迈飘逸,色调绚丽,是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
B.白居易,字乐天,自号易安居士。
他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C.词是隋唐时期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作“曲子词”、“近体乐府”、“诗余”、“长短句”等。
D.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记录年龄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书,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紧张的典范著作。
《季氏将伐顓臾》就选自《论语》。
B.南宋时,朱熹把《孟子》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测验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C.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豁生,晚唐著名诗人。
与杜甫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D.马丁·路德·金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刺,1968年被美国种族主义分子枪杀;为了纪念他,美国将每年一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日”。
(完整)语文文学常识试题

语文文学常识试题荟萃(一)一.文学、文化常识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收集了从______初年到_______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_______篇。
按音乐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其中《伐檀》和《硕鼠》是选自《》。
《诗经》的__________有"赋"”比"”兴"三种,其中《硕鼠》主要运用的是_______。
2.《诗经》的形式主要是____言诗.广泛而深刻的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精神,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
3.”楚辞”的主要作者是__________。
4.《》是屈原的代表作。
5.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是________和________. 6.汉大赋兴盛的标志性作品是枚乘的《》。
7.汉大赋的奠基者和成就最高的代表性作家是________。
8.两汉历史散文达到高度发展阶段的标志是《》,它开创了传记文学之先河。
9.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作者_______. 10.最长的一部长篇叙事诗是《》,它和《木兰诗》合称"___________”。
11.东汉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是《》. 12.建安时期是我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三曹"和”七子”成就很高,其中"三曹”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13.东晋诗人陶渊明,开创了_______诗一体,大大提高了五言诗的艺术水平。
14.齐梁时期,出现了刘勰的《》和钟嵘的《》等专著,标志着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发展的高峰。
15.唐代的诗最繁荣,宋代的词最兴盛,所以文学史上有”______"和”______"之称.16.被称为”李杜"的是________、_________.”小李杜"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唐代诗人中最杰出的人是______ 和________。
高中语文必备文学常识100题

高中语文必备文学常识100题文学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语言来表达思想、情感和美感。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对于理解文学作品和提高语文水平至关重要。
下面是100个高中语文必备的文学常识问题,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古代文学通常按照内容和形式分为哪几类?2. 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形式有哪些?3. 文言文和白话文有什么区别?4.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5. 《红楼梦》描写了哪个时期的社会生活?6. 《水浒传》是一部什么类型的文学作品?7. 《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8. 《西游记》中的取经之路经历了哪些困难和冒险?9.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什么特殊能力?10.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11. 唐代的文学史上有哪些代表作品?12. 宋代的文学史上有哪些代表作品?13. 唐诗的发展特点是什么?14. 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哪些脍炙人口的名句?15. 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16. 什么是意境?文学作品中如何营造意境?17. 唐代的杜甫被称为什么?18. 唐代的李白被称为什么?19. 宋代的苏轼被称为什么?20. 宋代的辛弃疾是哪个流派的代表作家?21. 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有哪些阶段?22. 现代文学作品中的“新感觉派”主要追求什么?23. 现代文学作品中的“新诗派”主要特点是什么?24. 《围城》是哪位作家的代表作品?25. 《骆驼祥子》是哪位作家的代表作品?26. 《红高粱家族》是哪位作家的代表作品?27. 《茶馆》是哪位作家的代表作品?28. 古文中的“骈文”是什么意思?29. 古文中的“经典句式”是什么意思?30. 古文中的“夸张修辞”是什么意思?31. 唐诗中常见的格律有哪些?32. 宋词中的“折桂”意象是什么意思?33. 什么是寓言?常见的寓言作品有哪些?34. 古代文学中的“辞章”是指什么?35. 古代文学中的“诗词曲赋”分别是指什么?36. 什么是古文?37. 什么是现代文?38. 《红楼梦》被称为中国古代小说巅峰之作的原因是什么?39.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是什么关系?40. 《红楼梦》中的荣府和贾府有什么不同?41.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猪八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42. 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四书五经是什么?43. 唐代的文学繁荣是什么原因导致的?44. 宋词的创作与唐诗有什么不同?45. 《红楼梦》被称为中国小说的经典之作的原因是什么?46.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是悲剧的原因是什么?47. 现代文学作品中的“魔幻现实主义”是什么意思?48. 现代文学作品中的“现实主义”是什么意思?49. 《围城》的背景是哪个时期的中国社会?50. 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哪些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51. 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哪些反映人物命运的作品?52.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思维”是指什么?53.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风格”是指什么?54. 近代文学作品中有哪些反映民族命运的作品?55. 近代文学作品中有哪些描写现实生活的作品?56. 近代文学作品中有哪些揭示人性的作品?57.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唐僧之间的关系是什么?58.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放荡诗人”是指什么?59.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理想人物”是指什么?60. 现代文学作品中的“怀旧情结”是什么意思?61.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爱情题材”有哪些?62.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宫廷题材”有哪些?63.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武侠题材”有哪些?64.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乡土题材”有哪些?65.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历史题材”有哪些?66.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传记题材”有哪些?67.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神话题材”有哪些?68.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讽刺题材”有哪些?69.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讽刺”手法是什么?70.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悲剧”题材有哪些?71.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喜剧”题材有哪些?72.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唯美主义”是什么意思?73.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是什么意思?74. 什么是感知思维?文学作品中如何表现感知思维?75. 什么是情感思维?文学作品中如何表现情感思维?76. 什么是理性思维?文学作品中如何表现理性思维?77. 文学作品中的“寓言”是什么意思?78. 文学作品中的“童话”是什么意思?79. 文学作品中的“神话”是什么意思?80. 文学作品中的“传奇”是什么意思?81. 文学作品中的“小说”是什么意思?83. 文学作品中的“散文”是什么意思?84. 文学作品中的“诗歌”是什么意思?85. 文学作品中的“笔记”是什么意思?86. 文学作品中的“日记”是什么意思?87. 文学作品中的“杂文”是什么意思?88. 文学作品中的“报告文学”是什么意思?89. 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是什么意思?90. 文学作品中的“旋律”是什么意思?91. 文学作品中的“节奏”是什么意思?92. 文学作品中的“安排”是什么意思?93. 文学作品中的“写实手法”是什么意思?94. 文学作品中的“夸张手法”是什么意思?95. 文学作品中的“夸张修辞”是什么意思?96. 文学作品中的“转换手法”是什么意思?97.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思维”是什么意思?98. 文学作品中的“悬念”是什么意思?100.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什么意思?以上是100个高中语文必备的文学常识问题,希望能够帮助提高大家的语文水平。
高一语文必修二文学常识整理

高一语文必修二文学常识第一单元1、朱自清:号秋实,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长诗《毁灭》奠定了他在诗坛的地位,同年发表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展现出了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其后陆续发表诗与散文集《踪迹》,散文《背影》、《春》,游记《欧游杂记》。
2、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工人形象的作品之一。
代表作有第一部小说集《沉沦》小说《迟桂花》等。
3、陆蠡:现代散文家、革命家、翻译家。
著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等。
译著有俄国屠格涅夫的《罗亭》、英国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
第二单元1、《氓》选自《诗经·风》,是一首弃妇诗。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又称《诗三百》。
共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 305 篇,分为“风”(共160篇)、“雅”(有105篇)、“颂”(有40篇)三大类。
“风”有 15 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有三种表现手法:赋、比(比喻)、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结构:重章叠句。
内容:战争、婚姻、徭役。
现实主义传统。
2、屈原:名平,字原。
战国时期楚国人,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爱国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著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招魂》、《怀沙》等。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楚辞》收录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西汉刘向辑。
这些作品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后始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共 373 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
“离骚”的含义,有的说是“离愁”,有的说是“遭忧”,还有的说是楚地的古乐曲名。
必修二文学文化常识

一、必修二文学常识练习1、朱自清原名,字佩弦,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散文的代表作有、。
2、《故都的秋》的作者是现代作家,原名1921年他与郭沫若成立,1932年发起成立“左联”。
小说代表作有、。
3、《囚绿记》的作者是现代作家、翻译家,他的著名译著有。
4、《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共收录从到的诗歌共篇,相传由孔子编订,汉代以前被称为“”,汉代以后被称为“”,《诗经》“六义”是:,其中为《诗经》的表现手法。
《诗经》主要以言为主,章法结构上采用。
《诗经》开创了我国的创作道路。
5、屈原名,字,末年楚国人。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
代表作有、《天问》、《九歌》《九章》等。
其中《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长的一首。
他创作的新诗体,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后人将《诗经》、《楚辞》并称为“”。
《楚辞》收录了屈原、等人的作品,由西汉编辑。
6、《孔雀东南飞》选自陈徐陵编的《》,原题为“”,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
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并称为“”。
7、《涉江采芙蓉》选自南朝编辑的《》。
是中的一首,作者是末年的文人,《涉江采芙蓉》的体裁是。
8、《短歌行》作者是,字。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与其子、并称“三曹”。
他的诗歌(体裁)都为诗。
《短歌行》为言乐府诗。
9、《归园田居》作者陶渊明,名,号,谥号。
晋著名的“”诗人。
10、《兰亭集序》作者,字,世称“”。
晋伟大的书法家,有“”之称,《兰亭帖》被称作“天下第一”。
他与其子献之并成为“”。
11、《赤壁赋》作者苏轼,字,号。
北宋著名文学家,与、并称“三苏”。
与并称唐宋八大家。
他在黄州时期共写过两篇《赤壁赋》,课本所学为《》。
12、《游褒禅山记》作者王安石,字,号。
北宋临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人称。
13、《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作者为现代教育家。
14、《我有一个梦想》作者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1964年他获得。
15、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逝世,《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在葬礼上发表的讲话。
(完整版)文学常识常考100题

第一部分:文学常识1、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________ (战役)中的“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来的。
2、“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水浒传》的一个回目,其中“花和尚”指的是________,“豹子头”指的是________ ;请写出另外一个好汉的外号及故事的名称(如武松打虎)________ 。
3、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悲欢离合。
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
4、《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________ 。
5、《游山西村》这首七律诗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句诗,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6、晏殊《浣溪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对偶句,被誉为“千古奇偶”。
7、《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9、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
10、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学海无涯苦作舟。
12、________________ ,得来全不费功夫。
13、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14、海上升明月,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几度夕阳红。
16、海阔凭鱼跃,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文化常识以下88道题为常考文学常识及平时考试重点知识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2文化常识选择题(教师版)

高中语文必修2文化常识选择题《诗经》两首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共收诗305篇。
内容分为“风”“雅”“颂”,主要手法是“赋”“比”“兴”。
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2、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离骚》1、《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楚辞体”是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以《离骚》为典型代表,故又称“骚体”。
《离骚》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2、《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
《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
《孔雀东南飞》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
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别称《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乐府三绝:《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
2、结发:古代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
后称原配为结发夫妻。
3、秦罗敷:“秦”是古诗中美女常用的姓,“罗敷”古代美女的通称。
4、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5、床:古代的坐具。
6、新妇:古代年轻妇女对夫家的长辈或平辈的自称。
7、初阳岁: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8、下九:古代农历每月十九为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
9、六合:古人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指甲、乙、丙、丁……;支,地支,指子、丑、寅、卯……;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相适合,叫六合。
语文必修二 文学文化常识试题

语文必修二文学文化常识复习1、下列文化常识理解错误的一项就是( )A、“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的“望”为农历每月十五,既望为农历每月的十六。
B、“长乐王回深父”中的“父”就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中“阳”为山的南面,古代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为阴。
D、“妇女无所幸”中所提到的“幸”就是指封建君主对妇女的宠爱。
2、下列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就是( )A、“遂通五经”中“五经”就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B、“贯六艺”中“六艺”就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C、“拜”“迁”“转”“徙”都就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旧唐书》被称为“前四史”。
3、“左迁”“出官”“迁谪”等词涉及古代官职制度,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就是( )A、这三个词语都曾在《琵琶行》中出现,表示白居易被贬官降职。
B、“左迁”就是贬官降职的意思,与之相反的就是“升迁”“右迁”等。
C、“出官”就是外出做官,在文中并不涉及官职升降。
D、“迁谪”就是贬官的意思。
“迁”就是指官职的变化,“谪”就是被罚流放或贬职的意思。
4、下列对文体常识的的理解正确的就是( )A、传,传记,记叙的内容就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
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叙述她的为人及对社会的影响。
传记的基本特点:详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与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B、“记”就是一种专事记录的文章体式。
作为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记”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C、赋就是秦朝时形成的文体。
赋讲究文采、对仗、韵律,兼具诗与散文的性质,形式铺张扬厉、夸饰,有大量的描述。
D、“行”就是古诗的一种体裁,南宋王灼《碧鸡漫志》解释说:“古诗或名曰乐府,谓诗之可歌也。
故乐府中有歌有谣,有吟有引,有行有曲。
”明代吴讷《文章辨体序说》云:“体如行书曰行。
”从唐人歌行体的风格来瞧,所谓“行”,就是指那些流走自然、可歌可唱的诗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必修二文学文化常识复习
1、下列文化常识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的“望”为农历每月十五,既望为农历每月的十六。
B、“长乐王回深父”中的“父”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中“阳”为山的南面,古代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为阴。
D、“妇女无所幸”中所提到的“幸”是指封建君主对妇女的宠爱。
2、下列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是()
A、“遂通五经”中“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B、“贯六艺”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旧唐书》被称为“前四史”。
3、“左迁”“出官”“迁谪”等词涉及古代官职制度,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三个词语都曾在《琵琶行》中出现,表示白居易被贬官降职。
B、“左迁”是贬官降职的意思,与之相反的是“升迁”“右迁”等。
C、“出官”是外出做官,在文中并不涉及官职升降。
D、“迁谪”是贬官的意思。
“迁”是指官职的变化,“谪”是被罚流放或贬职的意思。
4、下列对文体常识的的理解正确的是()
A、传,传记,记叙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
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
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对社会的影响。
传记的基本特点:详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
形象的文学色彩。
B、“记”是一种专事记录的文章体式。
作为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记”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C、赋是秦朝时形成的文体。
赋讲究文采、对仗、韵律,兼具诗与散文的性质,形式铺张扬厉、夸饰,有
大量的描述。
D、“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南宋王灼《碧鸡漫志》解释说:“古诗或名曰乐府,谓诗之可歌也。
故乐府中有歌有谣,有吟有引,有行有曲。
”明代吴讷《文章辨体序说》云:“体如行书曰行。
”从唐人歌行体的风格来看,所谓“行”,是指那些流走自然、可歌可唱的诗篇。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一句中“至和”是以皇帝的年号记年的。
B、“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中“视事”指官吏任职,“乞骸骨”指告老还乡。
C、“庐陵萧君圭君玉”中“庐陵”为籍贯,“萧”为姓,“君圭”为名,“君玉”为字。
D、“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中“下车”是指从所乘车骑中下来。
6、下列对古代官职或官署名称的理解错误的是()
A、教坊:唐代官设的教习歌舞技艺的机关。
B、公府:官署。
指三公的官署。
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低的官。
C、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而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称为孝廉。
D、大将军:古代领兵之最高统帅。
始于战国,是将军的最高封号,汉代沿置,职掌统兵征战。
7、下面文学文化常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壬戌之秋”,句中“壬戌”是古代纪年法的壬戌年,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
B.“七月既望”中的“望”是农历每月十五日,“既望”指已经过了望日,即到了农历十六日。
C.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著有《王临川集》等。
D.徐志摩是现代诗人、散文家,其诗集有《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凤凰涅槃》。
8. 对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鸿门宴》中项羽“按剑而跽”,就是握着剑,跪直身子。
这是一种警备的姿势。
古人席地而坐,两
膝着地,要起身先得挺直上身。
B. 参乘,也叫“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如《鸿门宴》中的张良。
C.《资治通鉴》在史学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史记》并称“史学双璧”。
D.《师说》中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张衡传》中有“通五经,贯六艺”,两处“六艺”内容相同。
9. 对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解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散文明白畅达、汪洋恣肆。
其词豪迈奔放,开创豪放派一代词风。
B.“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C.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是契诃夫、欧·亨利和马克·吐温。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例,共130篇,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文学文化常识答案
1、B
2、B
3、C
4、C
5、D
6、B
7、D 《凤凰涅槃》作者是郭沫若。
8.A【解析】 B 《鸿门宴》中的樊哙 C 《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D 《师说》中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张衡传》中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学问和技能
9.A【解析】B项《左传》改为《春秋》C契诃夫、欧·亨利和莫泊桑 D纪传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