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床养牛技术

合集下载

发酵床养牛技术

发酵床养牛技术

51农家之友 2018. 01新技术 养殖葵宝有异味之中,从而杜绝了球虫病等几种传染源,这样就从另外一条途径降低了养鸭的成本; 五是提高了养鸭经济效益。

生态养鸭首次投入成本比传统养鸭要多一些,但是从长远来看,实行生态养鸭法,每只鸭可节约药物、饲料、水电等费用; 六是提高鸭的生长速度,提早出栏;提高饲料转化率和营养吸收率,节粮三分之一。

发酵菌种在肠道内的生长繁殖,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有些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有些代谢物质可以分解饲料中的大分子物质,为动物提供利于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

使养鸭的舍内环境得以改变、饲料得到充分的转化吸收,料肉比达到很好的效果,降低了养鸭成本,提高了养鸭的经济效益。

发病率也有很大程度的降低。

(搜狐)发酵床养牛技术作用机理 发酵床养牛即利用发酵床专用菌种,按一定比例混合秸秆、锯末、稻壳粉和粪便(或泥土)进行微生物发酵繁殖而形成微生态发酵床,以发酵床作为牛圈的垫料。

通过发酵床的分解发酵,使粪尿中的有机物质降解和转化,实现粪尿的零排放。

(一)发酵床养牛的好处包括: 1.排放、无臭气、无污染; 2.省时省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3.防疾病,提高牛肉品质; 4.提高牛的福利。

(二)传统养牛的两大弊端: 1.疾病防治问题:乳房炎、不孕症、蹄病、营养代谢性疾病是目前影响全球及我国奶业发展的四种重要疾病。

肢蹄病在欧洲发病率为5.5%,其中88%是蹄病,我国约20%左右。

2.环境污染问题:传统养牛每头每天将会产生30~40公斤左右的鲜粪,约等于20头猪的粪便量,一般牛在正常情况下,每天的排尿量约为10~15公斤。

一个千头规模的奶牛场每天产生30~40吨的鲜粪,产生的污水量有100多吨,如果处理不当,会严重污染周围环境。

牛舍建造要点 (1)建舍要求:牛舍内应干燥,冬暖夏凉,地面应保温,不透水,不打滑,且污水,粪尿易于排出舍外。

舍内清洁卫生,空气新鲜。

由于冬季春季风向多偏西北,牛舍以坐北朝南或朝东南好。

发酵床技术在肉牛养殖中的应用

发酵床技术在肉牛养殖中的应用

发酵床垫料的构成有微生物和牛的排泄物、秸秆、锯末、稻壳等,厚度在40厘米到90厘米之间。

肉牛养殖中应用发酵床技术,指的是利用发酵床处理牛的排泄物,这项技术的优势是可以提升肉牛养殖的环保性,利用无臭、无味、无害的方式完成对排泄物的处理。

具体内容是肉牛的生长过程在发酵床垫料上完成,这样肉牛的排泄物就会被发酵床垫料中的有机物所分解,从而减轻粪便对环境和肉牛生长的影响。

本文对这种技术的应用做了简要分析,并对肉牛养殖的发展有所促进作用。

一、发酵床简述1、制作方法首先利用温水浸泡发酵床的固体强化剂,浸泡时间在一小时左右,用以激活发酵床中的微生物。

浸泡完毕之后,在发酵床中加入外源微生物,并且充分和玉米粉、麦麸等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要保持发酵床的水分始终处于30%左右,可以边搅拌边喷水。

搅拌完成之后,将其以梯形的方式堆积在牛舍内,并将其完全覆盖,覆盖物可选择编织袋,接下来就可以等待发酵完成。

一般在夏季的时候发酵时间都在3天到5天之间,冬季发酵时间较慢,需要7天到10天左右。

发酵完成之后在牛舍内铺平,同时在表面铺上一层干净的锯末,铺设厚度控制在5厘米左右,所有程序完成之后的24小时就可以投入到肉牛养殖中。

2、优势和作用在肉牛养殖中,发酵床技术是一种无害环保的排泄物处理技术,这项技术的核心是发酵床,其中有很多的有益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以有效利用排泄物中的基础营养,并且对排泄物中的有害微生物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进而便可实现对排泄物有害微生物的分解。

这样肉牛的排泄物即可实现无臭化、无味化和无害化处理,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除臭环保,排泄物种的臭味和有害物质可以被发酵床中的微生物所分解,进而形成无机盐、氮、磷、钾等无害物质,这样不仅改善了牛舍环境,而且还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另外发酵床在淘汰之后还可以作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中,有利于土壤环境的改善。

第二是促进肉牛的生长,在有益微生物的影响下,有害微生物的作用被极大抵消,这样肉牛的生长环境也得到了显著改善,降低了肉牛的疾病发生率,减少了各种药品的使用,对肉牛的生长很好地促进作用,而且还可以提升肉牛的生长速度,降低肉牛养殖成本。

发酵床养殖技术在肉牛养殖中的应用

发酵床养殖技术在肉牛养殖中的应用

发酵床养殖技术在肉牛养殖中的应用作者:宋潇舒毕继宏葛东来源:《新农业》2022年第23期发酵床的技术核心是利用活性比较强的微生物复合菌群,对畜禽动物的粪尿排泄物进行长期且稳定的转化,将废弃物转化成为有用的物质和能量,同时排泄物完成降解,对环境没有危害。

发酵床在制作中严格控制时间与水分,因为水分关系到是否可以彻底激活微生物。

把控好发酵时间,时间太短发酵效果会不理想。

激活发酵床微生物,浸泡固體强化剂,为后期方便将其彻底分解。

浸泡完成后,将玉米粉、麦麸、米糠等混合搅拌,同时要加入微生物,在搅拌过程中时刻关注发酵床的水分是否充足。

当制作完成后,将发酵床以任意方式堆积,完全覆盖即可。

季节不同发酵时间也不同,要对发酵物随时查看。

如果在冬季适当多发酵几天,天气太冷会影响微生物发酵速度。

发酵完成后在使用前可加一层锯末,锯末可吸收多余水分、保持湿度,待程序全部完成后发酵床便可投入使用。

发酵床是一种对畜禽排泄物无害环保处理的技术,借助菌群活性成分对排泄物分解,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牛舍因为排泄物大量堆放造成污染。

同时也会把排泄物里的养分合理利用与发酵。

这样肉牛排泄物会实现无臭味、无危害的有效处理,提高了肉牛的生活环境。

大量牛粪可以使用也可以出售,微生物分解过后的排泄物直接可以成为有机肥,增加养殖场的额外收入。

发酵床不仅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无害物质,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牛舍环境卫生。

其次肉牛排泄物直接由发酵菌直接分解,不需要人工来清理排泄物。

消除牛舍臭气,还具有环保作用。

肉牛生长环境的改善,降低肉牛发病率,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长发育,降低养殖中水的用量。

关注发酵床的温度、湿度,不要出现粪便堆积产生蝇蛆的现象。

检查牛舍是否有臭味,空气是否清新。

定期垫料翻刨,使垫料与排泄物充分混合,有助于排泄物中的有害微生物快速分解。

及时更换和补充垫料,天气比较热的时候,肉牛饮水量、排泄物会增加,关注垫料是否需要增加或者更换,保证发酵床的正常使用。

规模牛场微生物发酵床技术要点

规模牛场微生物发酵床技术要点

规模牛场微生物发酵床技术要点微生物发酵床技术,最早起源于日本,是利用全新的自然农业理念,结合现代微生物发酵处理技术提出的一种环保、安全、有效的生态养殖方法。

该方法以发酵床为载体,由有益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群以牛的粪尿为基础营养迅速繁殖,利用微生物以有氧呼吸为基础分解奶牛粪尿。

当环境中存在足量的氧分子时,好氧微生物只需12 h能将粪尿有害气体彻底氧化分解为H2O和CO2,并抑制、杀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保持了牛舍地表的温度,可实现牛舍(栏)免冲洗、无异味,以及健康养殖与粪尿零排放的有机统一。

1 微生物发酵床的制作与维护1.1垫料选择首先采用锯木屑+稻壳等为垫料,要求3年左右更换一次。

其次用发酵牛粪为垫料,每个月根据垫料的湿度每1000 m2的牛床添加5~10 t的谷壳,一般春秋夏添加较少,冬季添加量最多,主要是冬季温度低,发酵不充分,水分不易蒸发,导致垫料湿度很高,此类垫料一般要求1~2年更换一次。

1.2制作步骤首先在牛舍的地面上铺设一层垫料,厚度一般为50~60 cm;其次在垫料上均匀铺洒专用菌剂,并调好适合的湿度,即制作完成。

垫料铺好后搅拌均匀,搅拌方式:首先从垫料中间向两边翻,然后再从两边向中间翻,最后再向牛舍一头翻搅,并堆成梯形状,在堆积和搅拌过程中不断洒水,使垫料水分保持在45%-50%,堆好后周围盖上麻袋布保湿,开始发酵。

1.3定期翻抛垫料布菌后,即为菌床。

菌床需要粪尿作为充足的养料,所以第1次翻抛一般在7~10 d,以后必须保证每天进行1次20~30 cm的浅度翻抛,每15~30 d进行1次探底翻拋。

1.4定期测量温度及湿度从布菌后第二天开始在不同角度的3个点,在20~30 cm深度,测量温度并制作曲线,温度逐渐出现波动,则说明发酵成功。

若2次翻抛后,温度还有上升并有臭味时,说明菌床水分含量过高,需要再次调整水分,加入部分新垫料和专用发酵剂直到成功。

1.5发酵床牛床结构泌乳牛牛床要分为躺卧区和采食通道,躺卧区为发酵床,采食通道地面仍为水泥地,其宽度为牛体长,采食通道每天不间断用自动刮粪板清粪,采食通道与饲喂区需安装风扇和喷雾设施。

发酵床养牛技术缺点

发酵床养牛技术缺点

发酵床养牛技术缺点现在很多地方都讲究绿色养殖,所以近几年发酵床养牛技术相对流行,但是用过这种方式的养殖户很多都选择了退出,另外自行费力的处理排泄方面的问题也不愿意用这个技术,那么发酵床养牛技术是有哪些缺点呢?1、适应范围小我国散养的养牛人口众多,规模基本在十几头之类,且这样的人群占据了比较多,发酵床养牛却不太适应这些人群。

毕竟前期投资这么多,这个成本收益完全不成比例,对于散养户而言这是多余的事情,没必要这么做。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发酵床技术还需要更进一步,最好可以适应散养户的需求,这才是一个真正成熟的体系,其适应范围自然就宽阔了起来,用的人自然也会多起来。

2、技术原因发酵床养牛这个技术兴起不久,很多人对这个也不是很了解,其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垫料的选择、比例配置、如何管理等方面都是很多养牛户都不了解。

用这个要注意哪些问题,有疑问都没有地方去了解怎么解决。

这个技术目前的难点太多,很多养牛户一时半会也搞不懂,只有一些新加入且偏向于科技养殖的人会多钻研这个。

如果后期这个技术越来越成熟,很多养殖户一看就懂了,愿意搞的自然就会多起来的。

3、生产效益低这里的生产效益不是指肉牛的产出,而是指牛粪方面的收益。

很多人都说这个技术发酵后的垫料是优质的肥料,但实际养牛户却没法享受这个收益,一是这个垫料销售困难困难,二是这个垫料运输困难。

养殖户投资了一大笔资金来搞这个,最后的产品却卡在手里,很多养牛户自然不乐意了。

养牛主要就是为了赚钱,苦点累点大家也都认了,但是生产效益低大家可能都忍受不了。

4、季节性局限季节温度对于这个方式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其主要靠垫料里面的微生物进行生物发酵,而温度高的时候微生物相对活跃,所以夏季这个会发酵的比较快,垫料更换就要频繁一些。

温度低则会慢一些,所以冬季有时可能会出现牛粪的分解速度比不上产生的速度,最后造成粪便堆积的情况。

而要平衡这方面的问题,则需要有一定的发酵技术了解才行。

这个就是目前发酵床养牛的一些缺点了,当然我们也不否认这个技术的优点,只是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决定。

微生物异位发酵床在肉牛健康养殖上的应用

微生物异位发酵床在肉牛健康养殖上的应用

微生物异位发酵床在肉牛健康养殖上的应用一、微生物异位发酵床技术的原理微生物异位发酵床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在高温条件下分解有机物质产生热能并与宿主生物共生,从而形成一种热源并产生高温利用该热源进行生态养殖的一种新型养殖技术。

微生物发酵主要发生在密封的异位发酵床内,通过加热、通风等方式来控制发酵的温度和湿度,促进床内有机物质的分解和微生物的繁殖,产生的热能可以提供温暖的生长环境。

1. 提高肉牛生产效益微生物异位发酵床技术在肉牛养殖中可以提高肉牛的生产效益。

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的热能可以提供温暖的生长环境,有利于肉牛的生长发育。

在异位发酵床内发酵的有机物质含有大量的有机酸和微生物蛋白质,可以作为肉牛的饲料,减少饲料成本。

利用微生物异位发酵床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养殖环境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排放,提高养殖场的环境质量,减少肉牛的感染疾病的风险,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2. 保障肉牛健康微生物异位发酵床技术还可以通过控制养殖环境的温湿度、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等方式,有效地保障肉牛的健康。

在传统的肉牛养殖中,由于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往往会导致肉牛发生呼吸道疾病、皮肤病等健康问题,而微生物异位发酵床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养殖环境,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降低肉牛发病的风险,保障肉牛的健康。

3. 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微生物异位发酵床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改善养殖的环境质量,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肉牛养殖方式通常会产生大量的粪便和尿液,经过堆肥处理后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不仅浪费了资源,还污染了环境。

而利用微生物异位发酵床技术,可以将粪便和尿液处理成有机肥料,可以作为土壤改良剂和植物营养剂,不仅可以减少养殖的废弃物排放,还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微生物异位发酵床技术在肉牛健康养殖中的发展现状与展望目前,微生物异位发酵床技术在肉牛养殖中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一些技术和设施上的不足。

主要表现在:一是技术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完善微生物异位发酵床的发酵工艺,提高发酵的效率和产品的品质;二是设施投入成本较高,需要降低设施的建设成本,提高设施的利用效率;三是缺乏标准的管理和操作规范,需要建立相应的监测评估体系和标准。

牛舍发酵床技术工艺和效益分析

牛舍发酵床技术工艺和效益分析

牛舍发酵床技术工艺和效益分析牛舍发酵床技术是选用当地就近原材料制作加工、按照标准化养殖技术进行边实践边摸索总结积累经验,具有了一定的应用成功经验,农业部和省农业厅并将该项目列为典型案例。

牛舍发酵床技术、工艺设计,充分考虑奶牛的生活习性、气温、周边资源和牛场规模,尽量做到节能、节水,降低牛场投入和改善奶牛福利,提升企业竞争力,有利于打造一流的本土养殖企业着手。

建设工艺:首先收集电厂廉价炉渣灰做50公分垫层、第二层铺20公分稻壳、第三层铺20公分干牛粪、最上层铺10公分粉碎后的菌棒加金宝贝发酵菌,平铺后每日上下午旋耕机旋耕疏松,旋耕混合后即可使用,在奶牛舍内形成50公分厚的发酵床。

所需条件圈舍必须面积大、无遮挡、通风好。

牛粪在发酵床内可自动分解不用清除,从而消除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更使圈舍无臭味。

发酵床能长期连续使用,每天只需旋耕疏松两次,节省水电和人工,节省粪污处理设施运转费。

每月只需将最上层腐熟后的20厘米牛粪清理销售。

半年左右彻底清理,而后按比例继续重复新的发酵床制作。

牛舍发酵床工艺流程:炉灰、稻壳、干牛粪、菌棒按522:1分层铺设.一〉加入微量益生菌一〉旋耕机反复旋均匀形成50厘米厚的圈舍发酵床-—〉每天旋耕两次翻匀奶牛在大通铺发酵床上生活--〉牛粪污经过7-15天发酵腐熟--〉每月取15--20厘米的腐熟粪肥混合物一・〉作为有机肥的底肥或追肥上到饲料高株玉米和牧草地里一・〉增加饲料高株玉米和牧草产量、提高品质—〉收割青贮—〉加工—〉饲喂奶牛。

牛舍发酵床项目对提高牛群的舒适度和健康程度效果明显,对降低乳房炎、子宫炎、蹄炎、体细胞,提高泌乳牛的产奶率上约有10%提升幅度,仅仅采购垫圈用的沙子每年上百万元,炉渣灰属于高温焚烧后的无机质不含致病菌,价格比采购沙子每吨便宜10元,而且沙子中容易藏有未知致病病菌,仅此一项便可值得大范围向养殖户推广。

与圈舍发酵床提升项目相辅相成的三项内容:第一是棚圈建设跨度大:每头牛按照20平米活动范围配置,牛棚全部采用全自动活动的可提升式半坡屋面封闭棚区。

养牛发酵床制作的流程

养牛发酵床制作的流程

养牛发酵床制作的流程牛舍中的粪便假如不及时的处理,会变质发臭,而且大家都知道,牛的粪便不及时的去处理,牛舍内可能会发生臭气,氨气,氨气的浓度超标后,就会影响到牛的正常生长,诱发疾病。

因此现在有不少地方开始采用发酵床养牛技术。

牛在拉出粪便后,就会被发酵床上的益生菌分解掉了成了菌体蛋白。

并且牛还可以吃这些菌体蛋白补充养分来增加饲料的喂养量。

不但避免了寄生虫的传染还减少牛的发病率。

牛舍就再也不会担心臭气难闻了。

今天我就要来给大家讲的就是这个养牛发酵床制作的流程,有农村养牛的朋友可以一起来围观一下哟。

养牛发酵床制作的原理发酵床技术就是在牛舍内建造发酵床,并铺设一定厚度的垫料(稻壳、锯末、秸秆和微生物菌种混合),牛将粪尿直接排泄到垫料上下面,经过牛的踩踏和人工辅佐翻耙,使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让微生物菌发酵,使粪、尿有机物质分解和转化。

垫科使用后,还可以作为生物无机肥,用于农田、果园施肥,完成循环应用。

这种养牛方法无任何废弃物排放,净化,符合绿色养殖的政策。

养牛发酵床制作的材料我们就以制造100平方60公分厚养牛发酵床为例。

我们需要先准备好发酵床菌种10瓶,以及稻壳和锯末各30立方,玉米面或麦麸50公斤。

准备好这些后就可以开始制作啦。

养牛发酵床制作的流程1、把发酵床菌液加水进行稀释,等溶液稀释为20倍~30倍时待用即可。

2、我们接着把稀释好的菌液再跟稻壳、锯末、麸皮等物料一起混合,用铁锹等铁质工具进行翻动与拌匀。

3、等完全混合好后,此时的垫料水分应该在百分之60左右,因此这时候的混合物发酵速度较快,效果也较好。

如果这时候你不确定是否混合完全,可以用手紧握混合物,会有湿润的感觉出现,但是捏实却不滴水,松开手后还能自己散开为宜。

如果混合的太湿或太干可再适当参加一些干料或清水来进行调整。

4、接着再把混合的料均匀的铺垫好并打堆发酵与牛舍,大概在2天-5天后,再平均铺到牛舍地面即可,其平铺厚度约60公分左右,且隔一天或是一晚即可在该牛舍上牛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酵床养牛技术发酵床养牛技术资料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1)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畜禽肠道菌群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并与畜禽保持相对平衡稳定状态,对畜禽生长发育和抵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一旦平衡失调,便会出现生产性能下和疾病状态。

正常情况下,动物肠道优势种群为厌氧菌,占99%以上,其中主要包括拟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消化杆菌、优杆菌等;而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只占1%。

如该优势种群发生变化,上述专性厌氧菌显著减少,面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增加,此时使用微生态制剂,拟杆菌、双歧杆菌等优势种群可逐渐恢复正常,而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等逐渐降低,从而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2)生物夺氧一些需氧菌微生物制剂特别是芽胞杆菌能消耗肠道的氧气,赞成厌氧环境,有利于乳酸杆菌等有益微生物的生长,限制了有害需氧菌和兼性厌饼菌的增殖,人而使失调的菌群恢复到正常状态,达到治病促生长的目的。

(3)生物颉颃作用微生态制剂中的有效微生物在体对病原微生物有生物右面颃作用。

这些有益微生物可性抑制病原微生物粘附到肠粘膜上皮细胞上,促使其随粪便排出体外。

试验证明,牛使用微生态制剂后,大肠和盲肠肠球菌的数量减少到原来的0.001%-0.01%,大肠杆菌减少到原来的10%,多形性细菌减少到原来的0.01%以下。

向贵友等(1995)报道,用B01(芽孢杆菌)菌液饲喂饮食牛或肉牛后发现其对牛肠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有极显著的颉颃作用。

试验中表明,乳杆菌(LB-9703)微生态制剂对牛肺疫病具有很强的生物颉颃作用。

(4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微生态制剂是良好的免疫激活剂,能有效地提高抗体水平和巨嗜细胞的活性,通过产生抗体和提高嗜菌作用活性等刺激免疫、激发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增强相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5)合成各种酶和营养物质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微生物可产生水解酶、发酵酶和呼吸酶等,有利于降解饲料中蛋白质、脂肪和复杂的碳水化合物。

傅义刚等(1997)报道,给肉鸡添加0.5%的益生素,其消化道的淀粉酶和总蛋白酶活性提高,这对肉牛早期生长和提高饲料转化率有良好的效果。

有益微生物生产繁殖,能产生各种营养物质,如维生素、氨基酸、未知促生长因子等,参与机体新代,可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生长性能。

发酵床养牛的原理在我们生活的大自然里,生活着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细菌,我们称它们为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有有益的也有有害的。

EM菌就是当地多种微生物的混合群,EM菌有生命力和适应性,有很强的分解能力。

然后把这个菌放到牛舍里面,通过这个菌的活性来分解牛粪,达到牛粪无排放,零排放的目的。

我们都知道,牛拉出来的粪便,如果不及时的分解,会变质发臭。

而在发酵床上,牛拉出粪便后,被发酵床上的EM菌分解掉了成了菌体蛋白。

牛还可以吃这些菌体蛋白补充营养。

减少饲料的喂养量。

牛舍里面一般产生臭气,学语就称之为氨气,里面的氨气重了之后,就影响牛的健康,诱发呼吸道疾病。

呼吸道轻的话,造成它采食量下降,重量减少,严重的话,导致它死亡。

EM菌能够有效的除臭,充分时,液能够有效的防止寄生虫的传染,减少牛的发病率,益生菌有效地分解粪便,减少牛舍的氨气量。

牛舍就不会在产生难闻的臭味。

一、作用功效1、排放、无臭气、无污染牛粪、尿可长期留存舍,不向外排放,不向周围流淌,靠着微生物的作用分解、转化,而牛舍独特的自由开闭式天窗设计,通风传热,使冷暖空气形成对流,底层热空气流动的同时使圈底的水分蒸发,圈底就会保持最佳状态,没有臭味,垫料闻起来很香,同时当粪、尿转化为饲料资源后被牛采食,不用消除,也会越来越少。

2、省时省力省饲料,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传统养牛每头牛一天的排便量是50-60公斤,约等于20头猪的粪便量,所以发酵床养牛要有一定的饲养密度。

根据牛的体重来定,一般100公斤左右的牛2平方1头牛,成年小牛体重在400公斤左右约4-5平方1头牛,体重成年大牛约6-7平方。

合理的饲养密度是发酵床养牛成功因素之一。

由于牛粪、尿被微生物分解转化为可被牛食用无机物和菌蛋白质,而且垫料中的木质纤维和半纤维也可被降解转化成易发酵的糖类,给牛提供了一定的蛋白质等营养。

虽然牛排粪量大,但是牛粪容易分解,含氮量少,微生物降解氮的速度很快。

另外由于发酵床养牛,中途无需人工清粪,打扫圈舍,一方面可减少饲养人员,节省人工支出,另一方面又节省了水费。

3、防疾病,提高牛肉品质由于发酵床中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菌种,使用玉米秸秆作为垫料,牛又可以吃带有有益菌的秸秆,与传统饲养方法相比饲养过程中发病率较低,这不仅减少用药量,减轻药费负担,同时还提高了牛肉的品质。

操作方法:一、菌种培养菌液我公司有两种产品:发酵床菌种和发酵床菌液。

菌液直接就可以使用,做发酵床及发酵饲料。

1公斤一瓶。

发酵床一平米要用1公斤。

发酵饲料一吨用4公斤。

菌种可以先自己制作成菌液,然后在使用,自己使用菌种制作菌液,成本低,能够大量的应用。

1、先烧开10公斤的水,加一公斤的红糖,把红糖融化开,把红糖里面的有害菌消除。

2、然后把上述融化后的红糖水冷却到30~40度情况下加1瓶菌种3、然后把10公斤的菌水整体装进一个大塑料壶或者其他的容器中,要密封发酵,不能漏气。

不要装的太满,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气体,装满容易涨破塑料壶。

4、发酵7-12天天左右,温度低要多发酵几天,打开瓶口,有气体产生。

闻到酸甜闻到就证明发酵成功。

5、发酵成功后的菌液如果一次不能大量的使用完,就用小瓶子分装密封保存。

使用一瓶打开一瓶。

二、牛舍的建造:发酵床养牛一般是卷帘框架式的结构,牛舍也是发酵床养猪技术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

一般要求牛舍东西走向座北朝南,圈舍的长度不限,宽度10-15米,发酵床留1米过道以便操作,充分采光、通风良好,南北可以敞开,食糟与水槽要分开在发酵床的两边。

牛舍墙高3-4m,中部设置卷帘,可照射床面积,以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利于发酵。

夏季准备遮阳网,冬季草帘子足量。

牛在松软的床面上面自由的活动,发酵床表面的温度在25度左右,牛再也不用在冰冷的水泥地上面休息,可以安全越冬;夏天放下遮阳膜,把四周裙膜摇起,可以通风降温。

发酵床养的牛,又回到了自然生长的环境,吃得好自然长得好。

三、垫料的制作:发酵床养牛不同于一般的发酵床制作,因为牛的体重比猪要重几倍,常规的发酵床垫料不能承受牛强大的重力,针对发酵床养牛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总结出一套适合养牛的发酵床技术。

垫料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只要能达到充分搅拌,让它充分发酵就可。

1、确定垫料厚度牛舍垫料层高度夏天为60cm左右,冬季为80-100cm.2、计算材料用量根据不同夏冬季节、牛舍面积大小,以及与所需的垫料厚度计算出所需要的秸秆、稻草以及益生菌液的使用数量。

3、垫料准备发酵床养牛的垫料主要分三层:第一层,首先在最底层铺一些玉米秸秆,按每平方加入1公斤发酵床菌(液体)均匀搅拌,水分掌握在30%左右(手握成团、一触既散为宜)。

第二层,中间一层要铺上稻草,然后在喷洒一遍发酵床菌液。

第三层,铺上用益生菌喷洒后的粉碎的玉米秸秆,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在搅拌过程中,使垫料水份保持在50-60%,(其中水分多少是关键,一般50-60%比较合适,现场实践是用手抓垫料来判断,即物料用手捏紧后松开,感觉蓬松且迎风有水气说明水分掌握较为适宜),再均匀铺在圈舍,最上面用干的碎秸秆覆盖5厘米厚,3天即可使用。

第四步,发酵好的垫料摊开铺平,覆盖上面整平,厚度约10cm 左右,然后等待24小时后方可进牛。

如牛在圈中跑动时,表层垫料太干,灰尘出现。

说明垫料干燥,水分不够,应根据情况喷洒些水分,便于牛正常生长。

因为整个发酵床中的垫料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菌群,通过微生物菌群的分解发酵,发酵床面一年四季始终保持在25度左右的温度,为牛的健康生长提供了一个优良环境。

四、维护管理:发酵床养护的目的主要是两方面,一是保持发酵床正常微生态平衡,使有益微生物菌群始终处于优势地位,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病害的发生,为牛的生长发育提供健康的生态环境;二是确保发酵床对牛粪尿的消化分解能力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为牛的生长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发酵床养护主要涉及到垫料的通透性管理、水分调节、垫料补充、疏粪管理、补菌、垫料更新等多个环节。

1、垫料通透性管理长期保持垫料适当的通透性,即垫料中的含氧量始终维持在正常水平,是发酵床保持较高粪尿分解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也是抑制病源微生物繁殖,减少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

通常比较简便的方式就是将垫料经常翻动,翻动深度25-35cm,通常可以结合疏粪或补水将垫料翻匀,另外每隔一段时间(50-60天)要彻底的将垫料翻动一次,并且要将垫料层上下混合均匀。

2、水分调节由于发酵床中垫料水分的自然挥发,垫料水分含量会逐渐降低,但垫料水分降到一定水平后,微生物的繁殖就会受阻或者停止,定期或视垫料水分状况适时的补充水分,是保持垫料微生物正常繁殖,维持垫料粪尿分解能力的另一关键因素,垫料合适的水分含量通常为38~45%,因季节或空气湿度的不同而略有差异,常规补水方式可以采用加湿喷雾补水,也可结合补菌时补水。

3、疏粪管理由于牛具有集中定点排泄粪尿的特性,所以发酵床上会出现粪尿分布不匀,粪尿集中的地方湿度大,消化分解速度慢,只有将粪尿分散布撒在垫料上(即疏粪管理),并与垫料混合均匀,才能保持发酵床水分的均匀一致,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将粪尿消化分解干净。

通常保育小牛可2-3天进行一次疏粪管理,牛应每1-2天进行一次疏粪管理。

夏季每天都要进行粪便的掩埋,把新鲜的粪便掩埋到20厘米以下,避免生蝇蛆。

牛粪若集中在一起的话要人工疏散,把粪便均与的散开在发酵床上面,埋入秸秆里面,最好每天清理一次,使粪便及时分解4、补菌定期补充EM益生菌液是维护发酵床正常微生态平衡,保持其粪尿持续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

补充EM益生菌最好做到每周一次,按1:50-100倍稀释喷洒,一边翻牛床20厘米一边喷洒。

补菌可结合水分调节和疏粪管理进行。

5、垫料补充与更新发酵床在消化分解粪尿的同时,垫料也会逐步损耗,及时补充垫料是保持发酵床性能稳定的重要措施。

通常垫料减少量达到10%后就要及时补充,补充的新料要与发酵床上的垫料混合均匀,并调节好水分。

发酵床垫料的使用寿命是有一定期限的,日常养护措施到位,使用寿命相对较长,反之则会缩短。

当垫料达到使用期限后,必须将其从垫料槽中彻底清出,并重新放入新的垫料,清出的垫料送堆肥场,按照生物有机肥的要求,做好化处理,并进行养分、有机质调节后,作为生物有机肥出售。

及时更换部分垫料:发酵床养牛床面的温度在25度,20厘米一下是发酵层,温度可以达到50度左右,表层的湿度在30%,若水分大就会造成秸秆板结,发臭,不能使用了,因此遇到这种现象要及时把垫料清理掉,重新加入新垫料垫料是否需要更新,可按以下方法进行判断:a、高温段上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