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建建筑工业化资料

合集下载

建筑工业化建造的本质和内涵3篇

建筑工业化建造的本质和内涵3篇

建筑工业化建造的本质和内涵3篇建筑工业化建造的本质和内涵1建筑工业化建造的本质和内涵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逐渐开展起工业化建造的新模式。

建筑工业化建造是指将工业化的概念引入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和建筑施工中,通过快速、标准化和可持续的方式,实现高效益和优质的建筑。

建筑工业化建造已经成为建筑行业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正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推广。

建筑工业化建造的本质是将建筑工程的生产过程由传统的现场加工,改为在工厂预制,把工期、品质与成本可控化、标准化、大规模化精装配送到现场进行拼装,实现高度智能化生产的一种方式。

与此同时,建筑工业化建造必须具备一系列的内涵,包括工厂化生产、标准化设计、模块化施工和资讯化管理。

工厂化生产是建筑工业化建造的重要环节,建筑元件的生产已经与装配工作分离,单项性生产越来越普遍,同时现代化的生产机器设备,增强了工艺自动化和科学化的程度,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让建筑装配工程更加精准和标准化。

标准化设计是建筑工业化建造的一个重要环节,设计人员必须为生产企业提供详尽的设计图纸和技术数据,以确保生产厂家能够在标准化的生产技术和流程下,生产高质量的建筑元素。

这不仅是质量保证,同时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制造成本。

模块化施工是建筑工业化建造的特有方式和关键环节,它是按照既定的尺寸和设计,将生产后的构建块与建筑部分组合,从而实现快速却高效的施工。

这种方式具有建筑过程熵值低、安全性高、使修缮和重装置变得容易、更易于水泥地铺设、可快速制造出各种形客量及大小的建筑、改善室内环境等多种优点。

同时,模块化施工也可以大幅度缩短建筑工期,减少现场施工所需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极大提高了工程的有效时间和效率。

资讯管理是建筑工业化建造的最后环节。

这种方式基于现代先进的技术和信息系统,包括了施工方案设计、施工现场管理、生产和物流配送、项目监管和客户服务等方面。

资讯化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减少人力资本投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效益。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

行业资讯Industry Information 《共于加快薪型建统工业化发展的若千意见》出台9月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 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 见》),提出要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以新型建筑 工业化带动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 的“中国建造”品牌,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和髙质量 发展。

《意见》指出,新型建筑工业化是通过新一代信 息技术驱动,以工程全寿命期系统化集成设计、精益化 生产施工为主要手段,整合工程全产业链、价值链和创 新链,实现工程建设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排放 的建筑工业化。

《意见》提出从加强系统化集成设计、优化构件和 部品部件生产、推广精益化施工、加快信息技术融合发 展、创新组织管理模式、强化科技支撑、加快专业人才 培育、开展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评价、加大政策扶持力 度等九大方面着手,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

《意见》要求,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会同有 关部门组织编制新型建筑工业化专项规划和年度发展计 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实施范围。

政府投 资工程要带头按照新型建筑工业化方式建设,鼓励支持 社会投资项目采用新型建筑工业化方式。

佳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3部门联合启动城聿居佳社区建设补短权行鲂8月18曰,住房城乡建设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 《关于开展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的意见》(以 下简称《意见》),要求以建设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区为目标,以完善居住社区配套 设施为着力点,大力开展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

到 2025年,基本补齐既有居住社区设施短板,新建居住 社区同步配建各类设施,城市居住社区环境明显改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不断健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完整 居住社区覆盖率显著提升。

意见提出了5项重点任务。

要合理确定居住社区规 模。

以居民步行5 ~ 10分钟到达幼儿园、老年服务站 等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为原则,以城市道路网、自然 地形地貌和现状居住小区等为基础,与社区居民委员会 管理和服务范围相对接,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居住社区规 模,原则上单个居住社区以0.5万〜1.2万人口规模为 宜。

浙江省装配式建筑工业化评价标准

浙江省装配式建筑工业化评价标准

工业化建筑评价导则目次1 总则22 术语23 根本规定33.1 一般规定33.2 评价方法44 设计阶段54.1 根底项54.2 一般项65 建造过程85.1 根底项95.2 一般项96 管理与效益116.1 根底项116.2 一般项12本导则用词说明13引用标准名录14条文说明141 总则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和效益,标准工业化建筑的评价,促进建筑工业化开展,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适用于浙江省民用建筑的工业化建筑评价,其他建筑参照执行。

1.0.3 工业化建筑的评价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和导向性的原则,促进展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转变。

2 术语工业化建筑industrialized building采用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等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建造的建筑。

装配式混凝土构造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主体构造,包括全装配混凝土构造、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构造等。

预制混凝土构件precast concrete component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的混凝土构件,简称预制构件。

2.0.4 建筑部品construction component工业化生产、现场安装的具有建筑使用功能的建筑产品。

预制外挂墙板 precast concrete facade panel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的,安装在主体构造上,起围护、装饰作用的非承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

简称外挂墙板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 precast concrete sandwich facade panel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的,中间夹有保温层的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简称夹心外墙板。

2.0.7 预制率precast ratio建筑标高±以上〔不含±〕主体构造和围护构造中,预制构件及相关局部的混凝土用量占混凝土总用量的体积比。

建筑工业化资料大全汇编大全2015年

建筑工业化资料大全汇编大全2015年

建筑工业化资料大全汇编(2015)目录(三)与传统建筑的对比 (11)558993456789133457899922333567788933667778663346799000103030406080809101112121213131415161617181820212223244252628282934373838434445464648515556565758585959646872737474767879808183848585878990133 95959798一、建筑工业化概念(一)建筑工业化的定义工业化建造是指采用工业化的预制装配式技术,选用合理的可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其主要构件和部品的制备都在工厂按工业化产品模式预制完成,再将其运输到现场,经机械化安装后形成满足预定功能要求的各类建筑产品。

工业化建造模式与传统的现场建造方式不同,其建造环节、产业链构成、甚至工程建设和市场运行模式也存在明显的差别。

简而言之,工业化建造就是“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此时,面对房屋使用者的承建商实际上是房屋的集成商和营销商。

其工作和现在建筑设计院、施工单位或总承包商不同,它是采用公开的定型装配式工业化建筑体系、或自己研发装配式工业化建筑体系,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建筑使用功能要求,基于模数化、标准化的组合设计,选用适应的标准化、商品化的各类预制构件和建筑部品,通过商品物流等模式运到现场,采用专业设备进行机械化的现场装配,并采用标准化的工艺处理好连接部位,最后形成预定功能的建筑产品,同时,集成商和营销商需要基于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为其提供的建筑产品提供像“汽车4S店”一样的运行维护和技术支撑。

因此,在产业链上,材料供应商、部品制备商、房屋的集成商和营销商成为主角,而物流商、部品营销商、零配件商、授权的房屋营销商、维护商等都是其中的重要参与者。

另外,还包含以科研院所为代表、承担可装配工业化建筑体系研发、标准化系列化各类部品研发、基础理论研究、设计标准制定、技术咨询和服务等的技术支撑产业。

简述建筑工业化概念

简述建筑工业化概念

简述建筑工业化概念如今,建筑工业化已然成为当代建筑领域的热门话题。

它以传统建筑方式的改变和创新为基础,通过工业化生产、现代化工艺和技术手段的应用,推动了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

建筑工业化的核心理念是将建筑过程标准化、模块化和自动化,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时改善建筑质量和安全性。

1. 什么是建筑工业化?建筑工业化是指通过合理设计和科学管理,将建筑过程工业化、标准化和模块化,借助现代化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从而实现建筑生产与生产资料的高度结合。

传统建筑一般采用现场施工方式,而建筑工业化则通过在工厂预制各种建筑构件,然后在现场进行组装和安装,以提高建筑的质量、速度和效益。

2. 建筑工业化的特点和优势建筑工业化具有诸多特点和优势。

建筑工业化标准化生产过程,使得建筑施工更加规范、精确和高效。

通过在工厂进行组装和质检,大大降低了现场施工过程中的人为错误和质量问题。

第三,建筑工业化减少了现场施工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了施工速度,有效提升了建筑项目的投资回报率。

建筑工业化还可以促进绿色低碳建筑发展,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3. 建筑工业化的应用领域建筑工业化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住宅建筑方面,建筑工业化可以实现高品质、高效率的住宅生产;公共建筑领域,建筑工业化可以大幅缩短建设周期,提高施工效率;商业建筑方面,建筑工业化可以实现商业建筑的定制化和个性化。

建筑工业化还应用于特殊的领域,如紧急救灾和临时建筑等,因其快速、灵活的特点而备受青睐。

4. 建筑工业化的挑战和发展前景虽然建筑工业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建筑工业化需要建立完善的标准和规范体系,以保证建筑质量和安全性。

建筑工业化需要提高生产和供应链管理的水平,确保供应能够满足不同项目的需求。

建筑工业化还需要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建筑材料和设备的智能化和可持续性。

展望未来,建筑工业化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建筑工业化将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整理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整理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整理概述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整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资料包括施工图纸、技术规范、施工方案、技术标准、施工工艺等。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整理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还能做到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

施工图纸施工图纸是建筑工程施工的指导文件,是设计图的具体表现。

施工图纸主要包括建筑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钢筋图、电气图、给排水图等。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图纸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因为它包含了详细的建筑设计方案,可以协助工程师了解工程细节,预先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施工进程无误。

技术规范技术规范是建筑工程施工的标准文件,是指导施工的规程性文件。

技术规范包括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等。

技术规范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规范了工程的建设和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工艺标准等,从而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具体计划,是根据工程设计和技术要求,依据法规和技术标准制定的一份文件,规定了工程施工过程的先后顺序、方法和步骤。

施工方案一般包括了实施方案、安全生产方案、环境保护方案等,是建筑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份资料。

技术标准技术标准是建筑工程施工的规范文件,是制定行业标准和产品标准的主要文件。

技术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技术规范、产品标准等等。

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施工方案等一起,保证建筑工程在全面遵守国家法规的同时,更好地解决施工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各种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文化,它包括了建筑工程施工所具有的特定技能、能力和知识。

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了各种施工方法、施工装备、施工流程、安全措施等。

施工工艺的熟练掌握,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以上是关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整理的主要内容。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整理不仅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同时还可以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成本、节约资源以及保证施工安全。

中国各行业生产资料

中国各行业生产资料

中国各行业生产资料中国各行业生产资料1. 引言在现代工业化的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供给对于各个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庞大而多样化的生产资料市场。

本文将重点分析中国各行业的生产资料情况,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2. 采矿业采矿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工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贡献。

中国的矿产资源丰富,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

这些矿产资源是各个行业的生产资料基础,尤其是对重工业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3. 制造业中国制造业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之一,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实力和全球最大的工业生产基地。

制造业所需的生产资料包括机械设备、原材料、零部件等。

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众多的产业集群,例如汽车制造、电子制造、航空航天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制造业生产资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和升级。

4. 服务业服务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金融、教育、医疗、旅游、物流等多个行业。

服务业所需的生产资料不同于制造业,更多地依赖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

在金融领域,生产资料包括计算机设备、网络系统等;在医疗领域,生产资料包括医疗设备、药品等。

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于生产资料的需求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5. 农业农业作为中国经济的基础产业,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生计提供了重要支持。

农业生产资料主要包括农机具、种子、化肥、农药等。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例如,高效的农业机械设备和现代化的种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6. 建筑业建筑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的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建筑业的生产资料广泛,包括建筑材料、工程设备、施工机械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建筑业生产资料的需求不断增长。

同时,随着绿色建筑和节能减排的要求,对建筑业生产资料的质量和效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筑工业化与建筑企业转型升级

建筑工业化与建筑企业转型升级

建筑工业化与建筑企业转型升级作者:卞昊天来源:《江苏商报·建筑界》2013年第13期摘要: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方向,也为大型建筑企业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指明了道路。

本文阐述了建筑工业化的有利条件,通过政府引导和企业自我转型加快建筑工业化的脚步,尤其是在城镇化过程中民用住宅工业化应当成为主角,从而加快实现我国建筑业的现代化。

关键词:建筑工业化施工政府企业1、引言我国现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遇到了瓶颈,为此中央政府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和自然和谐发展,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方向符合这一发展要求。

如何实现建筑工业化,实现建筑业企业转型升级,政府与企业需要统一认识,找到可行的路径。

2、什么是房屋建筑工业化:建筑工业化是指通过现代化大工业的制造、运输、安装和科学管理的生产方式来建造民用和工业建筑,代替传统建筑业中大量分散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手工业和湿作业建造方式。

建筑按类别可分为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民用建筑大部分属于房屋建筑。

房屋建筑工业化换句话就是要用工业化生产产品的方式来建造房屋,要把不同类型的房屋作为工业产品,分别采用统一的结构形式和成套标准及构件,采用先进的工艺按专业分工,先在工厂进行大批量生产,然后现场进行机械化施工安装。

它的主要标志是建筑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业化,施工机械化和组织管理科学化(管理信息化)。

3、与传统建筑生产方式相比,建筑工业化具有以下优势:1)、提升工程建设效率,由于采用设计、构建生产、现场机械装配一体化生产方式,与传统从现场混凝土浇筑,大量的工人手工作业对比,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施工速度提高,有资料显示与建造同类型的房屋相比建造速度提升约30%。

2)、建设产品质量容易得到保障,工厂化生产构配件,工艺完善,设备容易得到保障,和现场湿作业相比标准化高,工艺流程容易控制,如现场镶贴瓷砖,由于受到现场环境的影响(湿度等),耐久性难以有效保障,而在工厂通过预制构件的整体镶贴环境因素变得可控,粘贴强度容易得到保障,一般都要高出现场施工很多;另外先进的工艺流程可以大大降低人为因素的干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建筑工业化的实质
按照最终产品的需要,把与建筑相关的各个方面的工作, 组成一个整体,形成不同的建筑体系,做到批量生产、商 品经营,也就是用标准化、工厂化、机械化、科学化的成 套技术来改造建筑业传统的生产方式,将其转移到现代大 工业生产的轨道上来。
9
建筑工业化的意义
1、建筑工业化建造技术是建筑业提高工业化水平、提高建造 效率的必然趋势。
可能的发展方向:
建筑工业化,住宅制造产业化?
4
国内混凝土砌块砌筑
5
一顺一丁砌法
6
柔性制造系统是由统一的信息控制系统、物料储运系统和一组数字
控制加工设备组成,能适应加工对象变换的自动化机械制造系统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英文缩写为FMS。
7
(二)建筑工业化
指用现代工业的生产方式来建造房屋。 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1、设计标准化:统一构配件,尽量减少构配件类型,进而形成单元或 整个房屋的标准设计。 2、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构配件生产集中在工厂进行,逐步做到商品化。 3、施工机械化:用机械取代繁重的体力劳动,用机械在施工现场安装 构件与配件。 4、管理科学化: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工程项目管理,避免主观臆断或 凭经验管理。 设计标准化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目标的前提,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是建筑工 业化的手段,施工机械化是建筑工业化的核心,管理科学化是建筑工业 化的保证。
14
(五)住宅工业化-住宅产业化
住宅产业化:
•采用社会化大生产的方式进行住宅生产和经营的组织形式。 •就是以住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建材、金属加工等行业为依托,以工厂 化生产各种住宅构配件、半成品、成品,然后现场装配为基础,以人才科 技为手段,通过将住宅生产全过程的设计、构配件生产、施工建造、销售 和售后服务等诸环节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从而实现住宅产供销一体 化的生产经营组织方式。
与传统的以现场施工为主的建造方式相比,装配式工业化建造技术体 现了工业化社会的建造方式和技术手段,是一种现代的高技术含量的建造 方法,具有建造速度快、建设周期短的特点。
根据欧洲的统计,传统建造方法每平方米建筑面积需2.25个工日,而 预制装配式施工仅用1个工日,可节约人工25%-30%,降低造价约10%-15%, 缩短工期30-50%左右。
工业化建筑
与住宅产业化
孙南屏 教授
1
目录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筑工业化-工业化建筑-住宅产业化 二、工业化建筑与住宅产业化的起源与发展 三、工业化建筑与住宅产业化的技术 四、实例 五、住宅产业化图片 六、模块化建筑 Modular Architecture 七、住宅产业化机构
2
一、建筑工业化-工业化建筑-住宅产业化
采用装配式工业化建造技术,将绝大部分构件、部品甚至节点和连 接件在工厂工业化预制,现场采用流程化、工法化的连接、安装技术, 可以不受建造季节气候影响,大幅提高部品的制作质量,稳定结构的整 体建造技术水平,保障结构的整体建造质量。
11
3、发展建筑工业化建造技术是建筑业实现“四节一环保”、 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建筑工业化的导出
建筑业生产活动固有的特点: • 建筑产品固定,生产流动,露天作业; • 建筑产品多样性、单件性,不定型; • 逐一设计,逐一建造; • 建筑产品体积庞大、材料零碎; • 建造地点分散、施工流动; • 费用大、建造时间长; • 建筑生产管理一次性,等。
3
导致:
•现代制造技术(例如柔性制造系统)无法在建筑产品生产中 应用; •建筑产品生产基本处于手工制作阶段,未跨入现代工业大门; •设计、生产、管理低品质、低效率,高成本,高能耗,高污 染; •传统现场施工建造方式受人为因素影响大,工程建设质量严 重参差不齐,存在较大的安全和使用上的隐患.
“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12
(三)工业化建筑
适合用现代工业化方法生产的建筑(体系)。
主要类型: ①装配式建筑,包括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 板材建筑、升板建筑等。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如墙板、楼板、 屋面板和梁、柱以及盒子等),主要为混凝土制品,构件制 作简单,适于大批量生产,受气候制约小,施工效率高,产 品质量好。 ②工具式模板建筑,用模数制灵活模板、大模板、台模、隧 道模和滑升模板等现场浇注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模板使用灵 活,适应性强,结构整体性好,施工进度快。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就业容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全 社会5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都要通过建筑业才能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或使 用价值,建筑业增加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另一方面,中国的建筑 能耗占到国家全部能耗的32%,已经成为国家最大的单项能耗行业。采 用装配式工业化建造技术的建筑,可以节约资源和材料,减少现场施工 对场地的需求,减少建筑垃圾、减少建筑施工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要实 现国家和各地方政府目前既定的建筑节能减排目标,达到更高的节能减 排水平、实现全寿命过程的低碳排放综合技术指标,发展装配式工业化 建造建筑产业是一个有效途径。
建筑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建筑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而装配式 工业化建造技术可以降低现场手工操作的劳动量。因此,装配式工业化建 造水平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建筑工业化水平的高低。
10
2、建筑工业化建造技术是提高建筑业建造质量的重要手段
目前,国内建筑业发展迅速,但现有工程建设质量严重参差不齐, 存在较大的安全和使用上的隐患,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的传统现场施工 建造方式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
15
住宅产业化特点
住宅产业化体现在四个方面:
1、住宅建筑标准化; 2、住宅建筑工业化; 3、住宅生产经营一体化; 4、协作服务社会化。
住宅产业化与传统的住宅投资、开发、设计、施工、售后服务分离的生 产经营方式相比,住宅产业化以住宅这种最终产品为目标,采用一体化 经营的方式使各生产要素完美地组合起来,减少中间环节,优化资源配 置,通过工厂化生产提高构配件的质量和生产能力,从而减少现场湿作 业,简化现场操作,改善工作条件,提高住宅质量和性能,降低劳动强 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13
(四)建筑工业化的最佳切入点-住宅工业化
•各类建筑中,住宅建筑占绝大部分; •住宅建筑结构相对简单,功能统一,内部分隔有规律,易 于统一构配件,减少构配件类型,形成标准化设计; •住宅建筑批量建造,易于构配件集中工厂化生产和现场机 械化施工; •住宅建筑标准统一,易于科学化管理。
各类建筑中,住宅建筑最宜、最易实现工业化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