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森林类型不同龄组林木年均生长量差异性分析

合集下载

森林利用现状分类与三大类对照表

森林利用现状分类与三大类对照表

森林利用现状分类与三大类对照表1. 引言本文旨在探讨森林利用现状及其分类。

通过对森林的不同利用方式进行分类和对照,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森林资源。

2. 森林利用现状分类根据森林的不同利用方式,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三大类:2.1 木材利用类木材利用类是指以木材为主要产品的森林利用方式。

这种利用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子类别:- 伐木:将成熟的树木砍伐下来,用于制造各种木材产品。

- 造林:通过人工种植树木,以供未来利用。

- 木材加工:将伐倒的树木进行加工,制造成各种建筑材料、家具等木材产品。

- 木材运输:将木材从森林运送到销售地点或加工厂。

2.2 生态旅游类生态旅游类是指以森林为主要景观和资源的旅游活动。

这种利用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子类别:- 生态观光:游客可以在森林中观赏自然风光,了解生态环境。

- 徒步旅行:游客可以通过徒步穿越森林,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妙。

- 野外露营:在指定的露营地点,游客可以在森林中搭建帐篷,享受自然生活。

- 生态保护教育活动: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增加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2.3 生物资源保护类生物资源保护类是指以保护森林中的生物资源为主要目标的利用方式。

这种利用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子类别:- 野生动植物保护:制定保护政策,保护森林中的野生动物和植物物种。

- 种植研究:通过研究栽培技术和科学方法,培养和保护珍稀的植物物种。

- 自然保护区建设:划定和建设自然保护区来保护森林中的生物多样性。

- 天然药材收集:采集和研究森林中的天然植物,提取药材资源。

3. 对照表下表对比了森林利用的三大类别及其相关子类别:4. 结论通过对森林利用现状的分类和对照,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森林利用方式的特点和价值。

只有科学合理地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目标。

注: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得据此进行法律或专业性判断。

林分各器官生物量随林龄的变化规律-以杉木、马尾松人工林为例

林分各器官生物量随林龄的变化规律-以杉木、马尾松人工林为例
通讯联系人 ,E2mail : luotx @itpcas. ac. cn ,Tel :010264889271
第 2 期
张 林 ,等 :林分各器官生物量随林龄的变化规律
171
1 黄冕林场生物量实测样地
111 调查地区自然概况
广西黄冕林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鹿寨县境内 ,地处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 ,属于天平山 支脉和驾桥岭南麓支脉 ,多为丘陵和低山地貌 ,最高海拔达 89519 m. 一年中光照充足 ,水热同季 ,冬夏干 湿明显 ,平均气温 19 ℃,年平均降雨量 1750~2000 mm ,降雨量集中在 4~8 月 ; 年均蒸发量 1426~ 1650 mm ,为水分充足区. 林地土壤主要以砂岩 、砂页岩发育而成的红壤 、山地黄红壤为主 ,适宜马尾松 、 杉木和常绿阔叶林的生长.
113 乔木地上器官生物量相对生长方程
对于杉木林分 ,利用本次样木实测值对广西全区杉木人工林的器官生物量相对生长方程[6] 进行修 正 ,即在检尺的立木胸径范围内 (3~21cm) ,从 3cm 起始每隔 2cm 选取一个原方程拟合值 ,共 10 个 ,与本 次实测数据点拟合得到的以胸径平方乘树高 ( D2 H) 为底的幂指数关系式 ;对于马尾松林分 ,选用贵州省 龙里林场马尾松林的生物量相对生长方程[25] 进行拟合 ,即在立木胸径径级范围内 (5~41cm) ,每隔 3cm 选取一个原方程拟合值 ,共 13 个 ,与实测数据点拟合. 利用经过修正的以 D2 H 为自变量的回归方程 (图 1) ,分别推算广西黄冕林场杉木和马尾松林乔木层地上的生物量 ,并以广西黄冕林场次生阔叶林的相对
地上部分 生物量合计Πkg
125174 33109 34134 10140 288115 91178 19101

林木年均生长蓄积量

林木年均生长蓄积量

林木年均生长蓄积量介绍林木年均生长蓄积量是指单位面积的林木在一年内生长的木材量。

它是衡量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和经济价值的重要指标。

林木年均生长蓄积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木材产量、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

影响因素1. 生态环境因素林木年均生长蓄积量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主要的生态环境因素包括: - 气候因素:阳光、温度、降水等影响树木的光合作用和生长速度; - 土壤因素:土壤质地、养分含量、湿度等对树木的根系生长和吸收养分起着重要作用; - 水资源因素:水源充足与否决定了树木的水分供应情况; - 空气质量因素:空气中的污染物会影响到树木的正常生长。

2. 林木品种因素不同品种的树木具有不同的生长速度和生长习性,从而对林木年均生长蓄积量产生影响。

一些品种的树木生长快速,生长蓄积量高,适合经济林种植;而一些品种的树木生长缓慢,生长蓄积量低,适合风景林或保护林种植。

3. 管理措施因素科学合理的林木管理措施对林木年均生长蓄积量有着重要影响。

常见的管理措施包括: - 森林更新与培育:选择适宜的树木品种,人工种植或天然更新,保证良好的林木生长环境; - 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和防治林木的病虫害,保障林木的健康生长; - 枝伐与修剪:及时修剪树枝,维持树木的良好生长形态; - 肥料与水分管理:合理施肥和科学浇水,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供给。

测算方法测算林木年均生长蓄积量通常使用样地调查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1. 选择代表性样地:根据林木类型、地形地貌、土壤等特点,选择一定数量的样地作为代表; 2. 样地调查:在每个样地中,测量并记录林木的数量、胸径、生长情况等指标; 3. 数据分析:根据样地调查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出林木年均生长蓄积量; 4. 结果推广:将测算结果推广应用到更大范围的森林资源管理和利用中。

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林木年均生长蓄积量的测算和分析有助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可以提高林木年均生长蓄积量,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增长。

苏南丘陵马尾松天然林与人工林生长规律比较

苏南丘陵马尾松天然林与人工林生长规律比较

苏南丘陵马尾松天然林与人工林生长规律比较刘坤;曹林;周春国【摘要】By taking Pinus massoniana natural forest and plantation in the hilly districts in Southern Jiangsu as the tested objects, the stem analysesof two kinds of forests were conducted, the growth models of tree-measurement factors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tree height, and volume) were fitted, and according to forest resources origin information of historical survey data for the region, the growth status of the two kinds of forest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value of current annual DBH and height growth of P. massoniana plantation was detected in about 10th year, and the maximum average growth of that appeared in about 15th year; The maximum value ofcurrent annual DBH and height growth of P. massoniana natural forests appeared in about 18th year, and the maximum average growth of thatalso appeared in about 18 year; P. massoniana plantations reached their quantitative mature age at 47-year-old and P. massoniana natural forests’ was 50-year-old; and the best P. massoniana fitting model for the three forest measurement factors is Richards model in this forest area.%以苏南丘陵地区的马尾松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树干解析及各测树因子(即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模型拟合,并依据该区域森林资源历史调查数据中的森林起源信息对马尾松天然林与人工林生长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

林分年龄划分的五大龄组

林分年龄划分的五大龄组

林分年龄划分的五大龄组一、前言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林分年龄划分的五大龄组。

这个话题可不简单,它关系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关系到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

所以,咱们可得认真听讲,千万别走神哦!二、五大龄组是什么?所谓林分年龄划分的五大龄组,就是根据森林中树木的生长状况,将森林分为五个年龄段。

这五个年龄段分别是:幼年林、成年林、成熟林、衰退林和废弃林。

每个年龄段的特点和功能都不一样,下面咱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三、幼年林幼年林是指森林中树木生长时间较短的区域。

这里的树木通常高度较低,树干直径较小,树冠较稀疏。

幼年林的主要特点是生态功能较强,能有效维持水土流失,防止水源涸竭,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但是,幼年林的经济效益较低,木材产量也不高。

四、成年林成年林是指森林中树木生长时间较长的区域。

这里的树木已经长成了高大挺拔的大树,树干直径较大,树冠较密集。

成年林的主要特点是木材产量较高,经济价值较大。

成年林还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

五、成熟林成熟林是指森林中树木生长时间达到一定程度的区域。

这里的树木已经进入了成熟期,木材产量和经济效益达到了最高点。

成熟林的主要特点是木材产量稳定,经济价值较高。

成熟林的生态环境较为稳定,生物多样性丰富。

六、衰退林衰退林是指森林中树木生长速度减缓,甚至出现死亡的现象。

这里的树木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生态系统逐渐退化。

衰退林的主要特点是木材产量下降,经济价值减弱。

衰退林的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七、废弃林废弃林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森林无法继续利用的区域。

这里的树木已经死亡或者被砍伐一空,生态系统已经崩溃。

废弃林的主要特点是木材产量为零,经济价值为负。

废弃林的生态环境已经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殆尽。

八、如何保护五大龄组?了解了五大龄组的特点和功能后,我们就应该采取措施保护它们了。

我们要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避免过度砍伐,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们要加强森林防火、防病虫害等工作,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

杉木良种苗木生长对比分析

杉木良种苗木生长对比分析

2.1试验材料 参试良种为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杉木第 3代种子园良种(良种编号 :闽S-CS()(3)-CL-016-2013, 以下简称
*收稿日期:2018-12-11
修回日期:2019-01-10
基金项目: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项目“杉木第四代育种及良种高效繁育技术”(闽林科便函〔2016〕35号);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攻关
简称官庄2.5代).以沙县人工林采集种子为对照(以下简称对照)。2017年2月播种,播种方式为撒播,每公顷播
种45_60kg。根据常规苗木生产培育技术进行播种及苗木管理,定苗密度为100株•肝丄。
1试验地概况 育苗地位于福建省沙县水南国有林场苗圃,地理坐标东经117° 47-、北纬26。22,,海拔129m,亚热带季风性
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8T,无霜期268d,年平均降水量1530mm。苗圃地前茬为水稻田,光照充足,地势平坦. 灌溉排水方便。2016年11月开沟排水,深翻晾晒,12月下旬碎土、消毒、施过磷酸钙作基肥并整畦。 2材料与方法
Analysis of improved variety seedlings of Chinese Fir
Xiao Jingping
(Shuinan National Forest Farm of Shaxian, Shaxian Fujian 365500. China)
Abstract: The growth of seedlings from 3nl and 2.5th generation Chinese fir seed orchard was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e improved variety of Chinese fir got significant growth advanlage on seedling height and number of grade I lateral roots. The mean seedling height of the two tested varieties named "3“ generation of Youxi^^ and "2.5th generation of Guanzhuang \ was 0.51 m and 0.49m respectively, being more 27.5% and 22.5% than that of the contrast. The mean number of grade I lateral roots of "3卅 generation of Youxi'' and "2.5th generation of Guanzhuang" was 23.33 and 24.67 respectively, being more 32.86% and 40.49% than that of the contrast. Especiall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growth above the ground and roots in between ''3" generation of Youxi^^ and "2.5th generation of Guanzhuang \ Key words: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Chinese fir); improved variety; seedling; growth.

不同类型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各龄期的木材产量评估

不同类型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各龄期的木材产量评估
i WA G Q n —hn
( . at hn ntueo o s Pann n ei ,SaeFrs yA m nsai ,J h aZ ei g3 10 , 1 E s C iaIs tt fFr t lniga dD s n t oet d iirt n i u hj n 2 0 1 i e g t r t o n a 2 N r es Frs nvrt,HabnHeogin 5 00, , ot at o t U ie i h e r y sy ri i nj g104 l a R C ia . hn ) R C ia . hn
Ti b r Out tEv l to o fe e t nd Ag f m e pu aua in fDi r ntS a e o
Larx o g n i a . h n pa e i a a i n / l e ss v r c a g inss Pl nt to
Ab t a t Th a i l e ssv r c n p in i p a tn ie r i i d i t r d sfo I t I a c r i g t sr c : e L rx og n i a . ha g a e ss ln i g sts we e d vde n o 7 g a e r m o VI c o d n o t e st n e h i id x,t e sa d o ifr n l n i e iy icu n 0 re /h e h t n fd f e t pa t e ng d nst n ldig 2 5 0 te s m ,3 3 0 te s m a d 4 4 0 te s 0 r e /h n 0 re / h we e c o e s t e tr es fre au to m r h s n a h a g t o v l ain.On t e b sso e e a tsu y rs ls h v r g r e h ih fd fe— h a i fr lv n t d e u t .t e a e a ete e g to i r e tsa d td f rn g swa ac l td,t e a e a e DBH nd i d vd a ou r ac lt d a l.Th o n t n sa i e e ta e sc lu ae f h v rg a n ii u lv l mewee c lu a e swe1 e c n— to d fsa e st s e tb ih d.Ac o d n o te mo e,t i n n i r lmo e o tnd d n i wa sa ls e y c r i gt h d hn igt me,ti n n n e st nd tmb ro t h n i g i t n iy a i e u — p to rx oge ssv r c a g in i ln ai n o fe e ta e n e ifr n i o d to s we e fg r d o t u fLa i l n i a. h n pa e ssp a t t fdi r n g s u d rd fee tst c n iin r u e u . o f e i Ke r s: L i l n i v r c n p e ss;p a ain;a e;t e upu v l ai n y wo d ar oge ss a . ha g ain i x lntto g i mb ro t te a u to

不同类型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各龄期的木材产量评估

不同类型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各龄期的木材产量评估

* 收稿日期: 2006- 03- 02 第一作者简介: 朱 磊 ( 1979- ) , 男, 贵州织金人, 工程师, 硕士, 主要从事林业市场化与生态经济学的研究。
88
西部林业科学
20 06年
同轮伐期的木材间伐产量和主伐产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供不同树 种人工林不同龄期的木材产量评估作参考。
1 评估步骤及方法
为了得到不同类型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各龄期主 伐和间伐的木材产量, 应先获得不同立地等级林分 在不同林龄阶段的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 计算出平 均单株材积。然后, 根据胸径、冠幅和经营密度间 的关系, 建立密度定量管理模型, 确定林分各年龄 阶段的经营密度。结合最大经营密度和最佳间伐保 留密度, 以确定间伐林龄和间伐株数 ( 强度 ) 。间 伐株数乘以平均单株材积得到间伐蓄积量, 主伐时 林分株数乘以平均单株材积得到主伐蓄积量, 将累 计间伐产量加上主伐量乘以出材率即为长白落叶松 人工林各龄期木材的总产量。 111 最大评估林龄确定
最大评估林龄是最后一次对林分进行价值评估 的林龄, 其取值应等于或大于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 最大轮伐期。 1998年,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赵 刚等人在作树干解析的基础上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 的三种成熟龄进行了 研究, 确定其 数量成熟龄为 25~ 30年, 经济成熟龄为 25 ~ 35年, 工艺成熟龄 因材种而异, 最长的为梁材 50 年。为确保评估林 龄大于轮伐期, 本项研究以 60年作为长白落叶松 人工林的最大评估林龄。 112 立地等级和造林密度确定
落叶松人工林高生长在一定范围内与其林分密
度关系不大, 主要受立地条件和林龄的影响。立地 指数是衡量立地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可由长白落 叶松林地的立地指数曲线得到各立地等级林分优势 木的平均高, 利用林分优势木平均高与林分平均高 的相关性推算出不同林龄阶段各立地等级林分平均 高。 1984年, 姜文南等人经对长 白落叶松林进行 研究, 得到不同立地等级林分在不同林龄阶段的平 均高上下限值。求其上下限值的平均值, 即为不同 立地等级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在不同林龄阶段的平均 高。 114 林分平均胸径及单株材积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种森林类型不同龄组林木年均生长量差异性分析
作者:陆理通王德水
来源:《湖北林业科技》2014年第05期
摘要:为掌握闽北地区杉木、马尾松和阔叶树3种主要森林类型不同龄组林木年均生长量差异程度和变化趋势,以福建省松溪县362个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测算每个样地林木单株年均生长量;分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4个龄组,采用SPSS软件,进行不同龄组单株年均生长量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杉木组间差异显著,马尾松组间差异极为显著,阔叶树各龄组年均生长量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森林类型;龄组;年均生长量
中图分类号:S7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14)04-0032-03
林木的生长量,除了因地域、气候、土壤及各种人为因素(如初植密度、幼林抚育、采伐)综合影响变化外,还因林龄变化呈现不同差异性[1];生产实践中,往往根据林木不同年龄的生长特点,将林分划分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5个龄组。

在福建省一般以经济成熟或数量成熟为主要依据划分用材林龄组,以中径材为例,杉木幼龄林(1~10年)、中龄林(11~20年)、近熟林(21~25年)、成熟林(26~35年),35年以上为过熟林;马尾松和阔叶树幼龄林(1~10年)、中龄林(11~20年)、近熟林(21~30年)、成熟林(31~50年),51年以上为过熟林。

目前,国内对单个树种生物量随林龄变化的研究不少,但对各树种生长量随林龄变化差异性研究不多,特别是随着区域变化,其气候、土壤及人为活动因素均不一致,造成林龄对林木生长量影响幅度也不一致。

因此,本文通过对闽北地区松溪县境内的362个样地进行调查分析,以期掌握杉木、马尾松和阔叶树3种森林类型不同龄组林木年均生长量的差异程度和变化趋势,旨为闽北地区林业生产计划及森林经营方案的制定,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1 调查地概况
位于福建省北部闽浙交界处,地处武夷山南麓洞宫山余脉,多为丘陵和低山地貌,最高海拔1 349.5 m。

年均气温18.1 ℃,1月均温6.5 ℃,7月均温27.3 ℃,极端最低气温-7.5 ℃,极限最高气温39.6 ℃,年日照时数1 972 h,年太阳辐射量107.99 Kcal/cm2,≥10 ℃有效积温5 542 ℃,年降水量1 659 mm,年均蒸发量1 443 mm,相对湿度79%。

冬寒夏暖、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期,具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型山区气候特征[2]。

地带性植被是常绿阔叶林、杉松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毛竹林[3]。

2 调查方法
2.1 样地分布
以松溪县为总体,按1 km×1 km网格布点,共产生1 056个交汇点,在每个交汇点现地设置25.82 m×25.82 m样地,调查每个样地地类、林种、树种,统计杉木、马尾松、阔叶树3种森林类型测数样地个数共计362个。

测量各样地内林木胸径、树高和林木株数等因子,然后按森林类型和中径材龄组划分标准归类分组见表1。

2.2 数据处理
由于每个样地受到人为干预程度特别是林木采伐强度不同,若采用单位面积蓄积量进行比照,显然难以充分体现林龄的影响程度,因此本文拟通过单株林木年均生长量进行比照,分析不同龄组生长量变化。

单株林木年均生长量的计算方法是,根据样地调查的各树种的平均胸径和树高,查对福建省二元立木材积表,得出单株林木平均蓄积量,然后除以林龄得出单株林木年均生长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M1=ViYi;其中Mi是单株林木年均生长量,Vi是单株林木平均蓄积量,Yi为林龄。

然后将362个样地分杉木、马尾松、阔叶树3个树种,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4个龄组,然后采用SPSS软件,对3种森林类型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4个龄组单株年均生长量值进行比照分析(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0.05),观察3种森林类型不同龄组单株林木年均生长量的变化情况。

3 结果与分析
3.1 杉木不同龄组单株年均生长量
杉木针叶林210个样地调查值分析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杉木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4个龄组单株年均生长量随林龄增加呈上升趋势,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成熟林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幼龄林和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组间差异不显著。

3.2 马尾松不同龄组单株年均生长量
优势种为马尾松样地共计68个,将每个样地单株年均生长量调查值分龄组列表比照分析,结果见表3。

总体而言,其单株年均生长量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尤以成熟林增加量最为显著;幼、中、近熟林3个龄组间单株年均生长量比较均衡,差异不显著(P>0.05);成熟林与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值小等于0.01)。

3.3 阔叶树不同龄组单株年均生长量
阔叶树84个样地单株年均生长量分龄组列表分析,结果见表4。

从阔叶树单株年均生长量均值可以看出,同龄组间单株年均生长量差异不明显,4个龄组间单株年均生长量比较均衡,都在0.001 95 m3左右。

特别是幼龄林与成熟林很接近,近熟林最小。

4 小结与讨论
(1)不同龄组的杉木年均生长量差异显著,随着林龄增加年均生长量呈上升趋势,幼龄林最小,成熟林达到最大值;说明杉木材积生长高峰是在林龄10年以后,由于近熟林与成熟林年均生长量差异不大,将≥26年杉木归为成熟林,进行主伐利用比较合理,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块,可选择培育大径材。

(2)马尾松不同龄组间年均生长量差异极显著,差异源主要来自成熟林,其单株林木年均生长量几乎是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的2倍,说明在闽北地区,31年以后马尾松蓄积生长量达到高峰期,因此,就数量成熟而言适当延迟马尾松主伐期可获得更多木材资源。

(3)阔叶树不同龄组的年均生长量较均衡,没有明显差异,总体而言随林龄增加其生长量先降后升,这在一定程度体现慢生树种蓄积生长特点。

(4)现实生产中,杉木和马尾松受到人为干预程度较多,如良种选择、起源、抚育、施肥等,这些人为措施在提高林木生长发挥着积极作用;而阔叶树大多处于自然生长状态,且多为次生林,人为活动少(除采伐外),树种繁杂不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生长量。

因此,今后对阔叶树培育和研究,重点是在目的树种选择和人为培育措施上。

(5)总体而言,松溪县各树种组年均生长量不高,特别是硬阔年均生长量更低,因此在今后经营对策上,应严格按照适地适树和近自然的原则,采取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培育技术措施,以进一步提高林分质量和林地经营效益。

参考文献
[1]东北林学院 .森林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10.
[2]松溪县志编纂委员会.松溪县县志[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
[3]林鹏,吴志强.福建植被[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责任编辑:郑京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