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常识-四五年级-第一课---中华大家庭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中华民族大家庭》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中华民族大家庭》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中华民族大家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五年级孩子们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知道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身边也能接触到一些不同民族的同学,但不深入。

基于此,课前引导学生查找有关资料,课堂上补充资料、法律等内容,显得十分必要。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共有五十六个民族,了解民族的组成及分布情况。

2、明白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无论人口多少,一律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团结各族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明白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民族的组成及分布情况。

教学难点:明白各民族一律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

课前准备:师:调查班上现有的少数民族生:了解少数民族的名称和风俗习惯;搜集民族团结互助的小故事。

教学过程:教学导入1:播放《介绍少数民族》从这段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2:那你们知道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吗?(56个民族)师: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一共有56个民族,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中华民族大家庭。

(板书课题:中华民族大家庭)活动一走进民族大家庭1:在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中,你都知道哪些民族呢?2:老师现场做个小调查,班上是汉族的同学请举手?3:出示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谈发现。

4:综合你们刚才的发现,你知道“少数民族”这个称呼的由来吗?(生:因为其他民族人口较少,我们习惯上称他们为少数民族。

)5:那么少数民族都居住在我国哪些地区呢?请小组合作观察少数民族分布图,找一找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哪些区域?大杂居:少数民族分散居住在各个省市与汉族居住在一起,我们称为大散居。

小聚居:同一民族相对集中居住在一起。

交错居住:同一区域内混合居住着多个民族。

(板书: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过渡:通过同学们的发现,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小聚居、大杂居、交错居住。

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各民族居住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请阅读资料,观察表格,从数字中你看出了什么变化?(ppt出示柱形图)师:从这张统计图中,我们发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利、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来到我们汉族居住的城市。

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华民族大家庭》教案

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华民族大家庭》教案
2.在分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展示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今后需要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关注和引导,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教学难点和重点的把握方面,我认为在讲解民族分布和民族文化时,举例说明的方式有助于学生理解。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更加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这些知识点。
4.关于教学内容的拓展,我觉得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引入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让他们更好地感受到民族团结就在身边。此外,还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家族的民族故事,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5.在教学评价方面,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成果普遍较为满意,但在课后反馈中,也有学生提到希望能够更多地了解各民族的历史背景。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适当增加民族历史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多民族的丰富内涵。
-通过设置实际问题,如模拟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文化传承等场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小组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分工、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收获。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接触过不同民族的朋友?”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我国多民族的魅力。
-认识民族政策,树立平等、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观念。
举例解释:
-通过生动的图文资料,详细介绍各民族的分布及特色文化,让学生对我国多民族共存的社会现实有直观的认识。

民族常识全册教案

民族常识全册教案

民族常识全册教案民族常识第一课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要求:1、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掌握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并记住主要分布在哪些省自治区。

2、让学生知道我国的5个自治区及首府所在地,能说出自治州、自治县(族)、民族乡的数目。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民族常识》的第一课——多民族的大家庭。

(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一)56个民族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

根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国共有11.31亿人口,现在也称12亿。

世界上大约有53亿人口,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也就是说,世界上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

在我们的民族大家庭中,汉族人口最多,他们占中华民族人口的大多数,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约10.39亿人,占据了整个中华民族人口的92%。

其他55个民族共有9120多万人,仅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

因为这55个民族的人口相对于汉民族来说数量很少,我国习惯上把他们统称为少数民族。

1、认识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⑴请同学们看彩色图,我们来辨认一下55个少数民族。

⑵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熟悉这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我们编了一首顺口溜,下面就请同学们看幻灯片。

2、在各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生活在广西的壮族,这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总人口有1555万人。

(二)少数民族的居住分布状况少数民族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虽小,但他们居住的地方却很辽阔。

(三)国家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制政策。

三、总结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友爱,保卫祖国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

—1—第二课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教学要求:1、让学生了解我国东北、北方、西北及西南地区各主要有哪些少数民族。

2、了解各族人民为开发祖国边疆和共同抵御外来侵略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思考:①我们中国共有多少个民族?②其中多少个少数民族?③这些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祖国哪些地区?今天,我们学习《民族常识》的第二课——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

中华大家庭 第1课

中华大家庭 第1课

民族团结教育教材三四年级全一册中华大家庭(民族团结教育教材)伟大的中华民族(第一课)教案乌鲁木齐第四十三小学杜飞熠伟大的中华民族课前准备:1.让学生准备各民族的服装。

2.学生准备自己最熟悉的民族歌舞。

3.了解本民族的基本情况。

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在伟大的祖国里生活着56个民族。

2.了解中国是56个民族共同的家。

3.各民族要团结一心,共建强国。

教学重点:1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2.懂得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平等。

教学难点: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并懂得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平等。

导入:1.先给学生放一首歌,认真听,说感想。

2.(看课件)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图吗?生:世界地图。

师:那同学们能从这张地图中找到中国吗?生:(回答)师:(给大家讲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知识。

)3.阅读第二页,猜出世局新疆的13种民族。

4.观看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比例图。

5.观看中国地图,找出五个自治区。

6.人民币上的文字。

(看图)师:大家看图就能发现人民币背面有图案,并且除了汉语还有四种民族的文字,谁能说出这都是哪些民族的文字吗?(四人一组,小组讨论汇报)7.人民币上的文字和民族特色的名胜古迹象征着什么呢?(两人一组,小组讨论汇报)师:(小结)我国是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个大家庭里生活着56个民族,中国是我们共同的家。

人民币上的民族文字体现了伟大的祖国对每一个民族文化的尊重,体现出了祖国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的平等。

8.同学们,你了解自己的民族吗?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本民族的基本情况或风俗习惯和节日呢?(本班里有几个民族。

)生:(自由回答)9.大家一起猜,猜,猜。

师:放几首少数民族的歌曲,并带头跳,让学生猜出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大家一起放开的跳)10.讲述民族团结感人的故事。

1.汉族女孩王燕娜给维吾尔族男孩毛兰江损肾的感人故事。

2.维吾尔族小伙居玛救出汉族女孩的见义勇为行为。

中华民族大家庭

中华民族大家庭

中华民族大家庭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一课《中华民族大家庭》。

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简单了解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能在地图中找出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

3.让学生了解民族区域自治,知道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权利。

4.活动过程中受到民族大团结的教育,向学生渗透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不论身在何处,人口多少,都是心心相连的兄弟姐妹。

教学重点: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能在地图中找出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知道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权利。

教学难点:活动过程中受到民族大团结的教育,向学生渗透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不论身在何处,人口多少,都是心心相连的兄弟姐妹。

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VCD歌曲《爱我中华》、傣族和蒙古族资料,人民币1角券、5角券数张。

2.学生简单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名称。

教学过程: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歌,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听歌曲《爱我中华》。

放VCD。

师:我国有多少个民族?生:56个民族。

(师板书:56个民族)师:歌曲里把56个民族比作什么?生1:星座、花朵。

生2:兄弟姐妹(师板书:星座花朵兄弟姐妹)师: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中华民族大家庭》。

二、认识中华民族大家庭。

师:在我们的民族大家庭中,一共生活着56族兄弟姐妹。

你知道你是哪个民族的吗?生1:汉族。

生2:汉族。

生3:汉族。

生4:土家族。

师:是汉族的同学举手。

生举手。

师:通过调查我们班同学的民族情况,你们发现了什么民族人数最多?生:汉族。

师:是的,在我们国家56个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汉族,其他55个民族人口相对较少,被称为少数民族。

师: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名字呢?在本子上写一写,看谁知道的多!生1:壮族、水族、侗族、土家族、白族……10个。

生2:藏族、土家族、基诺族……9个。

生3:布依族、满族、蒙古族……7个。

师:还有比他们知道得更多的?生:羌族、白族、蒙古族……13个。

四、五年级上册民族常识(完整资料).doc

四、五年级上册民族常识(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一课中华大家庭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2、知道汉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历史;3、培养学生调查搜集资料的能力;4、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知道汉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历史。

教学关键:调查资料,交流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生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片土地上,你对我们的祖国了解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华民族大家庭——汉族。

二、探究学习1、认识我们的伟大祖国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2%2、交流自己了解的汉族的资料人口:1042482187人遍布全国各地汉族的先民是华夏族,语言是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汉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三、交流1、小组内互相补充自己还了解了哪些有关汉族的资料2、教师补充四、总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汉族,知道了汉族的一些知识。

下节课,我们会了解东北华北地区的少数民族,请同学们课下提前调查。

第二课华北地区的民族教学目标:1、知道华北地区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节日2、培养学生调查搜集资料的能力3、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知道华北地区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节日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汉族的相关知识揭示课题二、探究学习1、蒙古族人口4806849分布区域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河北,河南,青海,甘肃,云南,民族特色,生读书画出来,交流2、达斡尔族达斡尔族最有代表性的服装是什么?3、鄂温克族鄂温克族主要分布、人口4、开放空间了解、朗读三、交流四、总结作业:调查锡伯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的知识第三课东北地区的民族教学目标:1、知道东北地区的民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节日2、培养学生调查搜集资料的能力3、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知道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节日教学过程:导入1.复习汉族的相关知识2.朝鲜族人口1920597人分布区域特点:擅长在寒冷的北方种植水稻非常注重礼节3.满族问题:满族人在生活习俗上有什么特点?自己读文,圈画5、赫哲族赫哲族最有代表性的服装是什么?了解赫哲族的捕鱼方式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交流总结作业:调查锡伯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的知识第四课西北地区的民族(上)教学目标:1、知道回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历史;2、培养学生调查搜集资料的能力;3、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民族常识教案第一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民族常识教案第一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民族常识教学设计:第一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知识与能力: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团结。

教学重点: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教学难点: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教学方法:讲述法、情景法、启发式教学教学用具:录音机、多媒体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教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跟唱。

教师(适当评价)问:这首歌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学生甲:爱我中华学生乙: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过渡: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统称,我们知道,在历史上,最初这些民族相互间并不了解,甚至有时候还很敌对,那么后来又是怎样逐渐相互了解,并成为一家的呢?新课: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师:历史上虽然出现过短暂的割据局面和局部分裂,但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你能举例说明吗?学生:秦朝、隋朝、元朝等。

教师: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几次割据然后统一的局面,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学生沉默)教师:可能大家没有想过,但你们还记得北魏孝文帝改革么?还记得改革的内容吗?教师适当提醒,如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等,但有一条措施对民族关系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就是移风易俗。

教师出示材料:孝文帝改革——移风易俗: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学生活动:结合孝文帝改革中“移风易俗”的内容,说明对当时的鲜卑族和汉族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思路:民族差异缩小、相互促进、融合、形成一个整体)。

得出结论:(学生齐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利益,产生了牢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学生活动:你还能举其他事例说明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逐渐融合而形成的吗?学生参阅P97“姓氏的演变”材料,体会这一观点。

五年级民族常识第一课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教案

五年级民族常识第一课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教案

第一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共有五十六个民族,感受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

2.初步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感受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1.师生共同查找有关少数民族的文字资料、图片。

2.课件、民族服饰。

教学重难点:1.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名称,分布区域等总体状况。

2.理解“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一)师:你有家,我有家,小朋友们都有家,祖国是个大家庭,各族儿童是一家。

谁知道祖国有几个民族?生:56个。

师:答对了,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板书课题)五十六个民族构成我们中华这个大家庭,它像一只雄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出示中要版图)谁知道祖国有哪些民族呢?比比看谁知道得多!生:回族、傣族、高山族……(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板书,并用一句话简单进行介绍)汉族:是人数最多的民族,全国各地都有。

壮族:是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

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它的孔雀舞闻名全国。

藏族:主要生活在辽阔的青藏高原。

维吾尔族:主要分布于新疆,是个瓜果之乡。

蒙古族:生活在大草原,被誉为“草原骄子。

”朝鲜族:喜欢素白色的衣服,自称“白衣同胞。

”高山族:它们生活在我们祖国宝岛的台湾。

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热切期盼它能早日回归。

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岛。

……师:同学们知道得真多,我国有56个民族,这56个民族心连心,组成一个大家庭。

(课件出示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一个大“家”)(二)你身边有哪些民族?二、小组交流资料。

师:课前,我们已经根据小朋友的兴趣爱好分成六个小组,并分工去收集相关的资料,现在请在小组内交流,等一会儿用你们喜欢的方式介绍给同学们。

(小组交流,教师适当指导。

)三、活动——展示、介绍。

(一)民族风俗傣族的泼水节壮族的歌圩节瑶族的晒衣节小结:不同民族的风俗各不相同,在节日里人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唱歌、跳舞,我们班的百灵鸟也拉开了喉咙,用掌声把他们请上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中华大家庭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2、知道汉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历史;3、培养学生调查搜集资料的能力;4、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知道汉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历史。

教学关键:调查资料,交流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生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片土地上,你对我们的祖国了解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华民族大家庭——汉族。

二、探究学习1、认识我们的伟大祖国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2%2、交流自己了解的汉族的资料人口:1042482187人遍布全国各地汉族的先民是华夏族,语言是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汉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三、交流1、小组内互相补充自己还了解了哪些有关汉族的资料2、教师补充四、总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汉族,知道了汉族的一些知识。

下节课,我们会了解东北华北地区的少数民族,请同学们课下提前调查。

《华北地区的民族》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华北地区包括哪些地方。

2、指导汉语普通话是我国通用语言。

3、了解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民族的主要分布人口生产方式及传统节日等情况。

学习过程一、明确目标出示学习目标二、游览民族花园1、出示自学提示1了解华北地区包括哪些地方?2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哪个民族?3知道汉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民族,主要从事什么行业?以及人口语言文字传统节日等情况。

2、学生自学7——9页内容,在书中画出答案部分,有哪些疑问在书中空白处写上。

3、小组讨论完成下表4、小组汇报三、课堂检测 连线 那达慕大会 黑灰日 汉族 蒙古族 达斡尔族 鄂温克族 鄂伦春族四、查询资料,了解草原上人们是怎样过节的? 第三课 东北地区的民族 教学目标:1、知道朝鲜族、满族、赫哲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节日。

2、培养学生调查搜集材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体验各民族之间平等、和谐的幸福感,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知道东北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节日。

教学关键:调查资料、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导入,揭题,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师导入:同学们,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悠久的历史演进中,56个民族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每个民族的成员都是中华儿汉族 蒙古族 达斡尔族 鄂温克族 鄂伦春族女,中国公民。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东北地区的民族。

都说东三省,究竟是哪三省?让我们在地图上找到它们的位置。

那我们属于哪个省的?在这三个地域中生活着朝鲜族、满族和赫哲族,现在我们就一起去探究这些民族的特点和风俗习惯。

二、学习民族花园,了解朝鲜族、满族和赫哲族。

(1)师生合作探究,归纳朝鲜族特点师:一提到朝鲜族你首先会想到什么呢?生:人口、分布、传统行业。

朝鲜族的资料展开讨论,请同学们看活动提示,谁来大声地读一读?小组合作提示:1、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结合教材,想一想:朝鲜族有哪些民族特色和传统节日呢?2、各小组交流汇报,并展开讨论。

4分钟后各组选派一名组员进行汇报。

(其他组可以进行补充)师:同学们对这项提示还有什么疑问吗?好,现在时间交给大家,马上开始吧!师过渡:同学们,进过组内的充分讨论,相信大家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认真的思考,下面就请组长派代表来汇报一下你们研究的结果吧!师:那么大家归纳一下,我们都应该从那几个方面来汇报呢?生:人口、分布、语言、传统行业、传统节日、服饰文化、语言、饮食文化、礼仪文化。

师:老师也搜集到了一些关于朝鲜族的图片,请大家认真地欣赏,可以把自己看到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

1、服饰2、活动:荡秋千、象帽舞、跳板3、节日:洗头节、婚礼、4、乐器:洞箫5、饮食6、住宅师提问:在众多的传统活动中,为什么跳板深受朝鲜族族人们的喜爱呢?请大家结合搜集的资料想一想。

生汇报。

师:的确,朝鲜民间有句俗话说:“姑娘时不跳跳板,出嫁后就会难产。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传说古代朝鲜妇女受封建伦理的束缚,整天只能待在自家的院子里,不准出大门,妇女们为了能看到院子外面的世界,只好在院内墙根处支起跳板腾空跃身,偷看院外的风光。

其实朝鲜族居住的环境大多是坐落在靠山的平地上,正因为这种居特点,形成了朝鲜族擅长歌舞与运动的民族传统,并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2)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满族、赫哲族民族特色。

师:通过大家的汇报,可以看出同学们准备的资料非常全面,而且概况的又准确到位,相信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我们一定会对朝鲜族的民族特色有更深刻的了解,现在就请各小组结合活动表格对满族和赫哲族的民族特色展开组内交流讨论,请大家看活动要求:1、结合收集到的满族和赫哲族的资料,小组交流讨论,整理材料。

按照要求填写活动表格。

2、组长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组内成员可以进行补充)3、要求汇报全面,有条理,声音洪亮,表达出真情实感。

6分钟后班上汇报。

师:朝鲜族的民族特色让我们对朝鲜族有了重新的认识,大长见识,那么建立清王朝的满族人在分布区域、在生活习俗上又有什么特点?孩子们,看到大家热烈的交流和讨论,大家肯定在自己的心目中对这些民族都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现在就请同学们就刚才讨论的内容展开汇报吧!我们不要局限于表格,可以适当加入自己的语言,在活动结束后我们要评选出班级最佳民族解说员。

指名学生汇报材料,教师可以适当补充图片。

课件展示满族图片1、服饰满族服饰(满族的袍服或旗袍是满族的传统服饰。

满族又称旗人,故有旗袍之称。

旗袍,男女老少皆穿。

但是男女名异有贵贱之分。

旗袍款式高雅,清新大方,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至今仍在流行,深受欢迎。

)2、婚礼3、住宅4、剪纸5 节日课件出示添仓节图片(“添仓节”在农历正月二十五。

添仓节时,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棍编织一匹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

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

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

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

)师:在辽宁省的满族人口最多,而且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满族人口也是最多的,但是在寒冷的黑龙江省,生活着一个人口较少,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那就是——赫哲族,大家对赫哲族有哪些了解呢?哪个小组汇报一下?组内整理材料,然后指名汇报搜集资料。

课件补充展示1、赫哲族的传统捕鱼工具。

师:从这些捕鱼工具你有什么想法呢?师:赫哲族的捕鱼方式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观看短片。

(播放视频)师:通过刚才的观看,谁来说一说呢?师:是中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

是全国人口最少的民族,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战乱、疾病等原因,人口大量死亡,濒于民族灭亡的境地,一度只剩下30O余人。

新中国成立后,赫哲族人获得了新生。

赫哲族人长期从事渔业生产,积累了丰富的捕鱼经验。

同时,他们也开展了多种经营,如农业、养殖业等,其生活已呈现富裕繁荣的景象。

三、总结升华师过渡:孩子们,通过刚才的交流和探讨,让我们领略了这三个少数民族的不同风情。

其实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都有不同的民族特色,但不管我们身穿哪种颜色哪种款式的衣服,不管我们居住在祖国的哪片地域,我们永远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祖国永远是我们共同的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用自己的勤劳智慧传承着中华文明,谱写出了祖国的繁荣与昌盛。

让我们共同祝愿:祖国万岁!中华大家庭永远和谐、幸福。

作业布置:1、向家长讲解东北地区的民族特点和习俗。

2、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完成一件剪纸作品,展示交流。

板书设计:东北地区的民族人口分布传统行业传统节日服饰朝鲜族满族赫哲族《西北地区的民族》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西北地区包括哪些地方。

2、了解本课所介绍的几个民族的主要分布、人口、生产方式及传统节日等情况。

3、受到爱国教育,民族团结教育。

二、重点:了解西北地区几个少数民族的自然情况。

难点:理解绝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新疆舞蹈视频《掀起你的盖头来》,引入新课,板书课题:西北地区的民族2、PPT 出示学习目标。

学生读3、学生看书学习21页内容,学习思考西北地区包括哪些地方。

4、西北地区生活着汉族和其他许多少数民族,下面我们继续学习回族等6个少数民族的自然情况。

5、PPT出示学习目标6、学生分组学习讨论,每个小组完成两个民族自然情况的填写。

7、各小组汇报8、观察填写好的表格,有哪些发现?学生的发现老师的发现等。

9、介绍民族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纳顿节、剪马鬃节等10、介绍民族服饰特点。

11、介绍民族小吃特点。

12、学习书中23页24页内容,,想一想“花儿”为什么受到西北地区民族的喜爱?13、欣赏青海民歌对唱14、课堂练习连线回族开斋节东乡族古尔邦节撒拉族纳顿节土族六月六保安族剪马鬃节裕固族15、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16、在歌声中结束本课板书设计:西北地区的民族西北地区包括哪些地方回族东乡族撒拉族土族保安族裕固族第六课西南地区的民族(上)第一课时民族花园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知识与能力: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团结。

教学重点:了解西南地区的各个民族的情况。

教学难点: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讲述法、情景法、启发式教学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时间:一课时第一课时民族花园一、谈话引入新课。

我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重庆市和西藏自治区。

这里居住着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

同学们,你知道这些民族的名称吗? 他们都分布在西南地区的什么地方?让我们一起漫步民族花园,去寻找他们的足迹吧! 二、学习新课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名称。

2、阅读并思考,回答问题。

(1)本课介绍了西南地区的哪几个民族?他们都分布在什么地方?人口多少?传统上主要从事什么业?(2)他们都分别使用什么语言?传统节日是什么?3、出示这几个民族的图片,以及文字和传统节日的图片,让同学们感受一下。

4、想一想,连一连。

白族新米节哈尼族阔时节傣族目瑙纵歌傈僳族尝新节佤族三月街拉祜族泼水节纳西族中元节景颇族火把节三、课外拓展小调查:你的家乡居住着哪些民族?这些民族有哪些特色的生活习俗?向你周围的人了解一下,并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在资料卡上。

板书:1、民族花园白族云南省、湖南省、贵州省哈尼族云南省傣族云南省傈僳族云南省、四川省佤族云南省拉祜族云南省纳西族云南省、四川省景颇族云南省第二课时阅读与思考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了解了西南地区哪几个少数民族吗?他们主要分布在哪几个省?2、哈尼族以善于什么闻名?二、新授1、出示图片:哈尼梯田2、阅读与思考:(1)哈尼族的梯田耕作文化是怎么形成的?(2)距今有多少年的历史?有何意义?(3)哈尼梯田被称作什么?生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