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dna的原料

合集下载

dna合成方法

dna合成方法

dna合成方法DNA合成方法DNA合成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方法,它可以合成具有特定序列的DNA分子。

DNA合成技术的发展为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学以及其他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DNA 合成方法。

一、化学合成法化学合成法是最常用的DNA合成方法之一。

它基于化学合成原理,通过逐个添加核苷酸单元来构建目标序列的DNA分子。

合成时,先将核苷酸单元与保护基团连接,然后通过去保护反应去除保护基团,再与下一个核苷酸单元连接。

重复这一过程直至合成目标序列。

最后,通过脱保护反应去除所有保护基团,得到纯净的DNA产物。

化学合成法的优点是合成速度快、效率高,适用于合成短序列的DNA分子。

然而,该方法对于长序列的DNA合成存在困难,因为长序列的合成过程中易产生错误和杂质。

二、酶法合成酶法合成是另一种常见的DNA合成方法。

该方法利用DNA聚合酶酶活性,在模板DNA的引导下,逐个加入适配体和核苷酸单元,最终合成目标序列的DNA。

酶法合成具有高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可以合成长序列的DNA分子。

酶法合成的关键是选择适当的DNA聚合酶和引物。

DNA聚合酶的选择应根据合成的DNA序列和要求来确定,以确保合成的准确性和效率。

引物的设计也是酶法合成的关键步骤,它应与目标序列的两端互补,以确保合成的DNA分子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聚合酶链反应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是一种常用的DNA合成方法,它能够在体外扩增目标DNA序列。

PCR利用DNA聚合酶的酶活性,在不断循环的高温和低温条件下,逐渐扩增目标序列的DNA。

PCR的原理是通过引物的选择,将DNA模板的两端限定在目标序列之间。

在PCR循环的高温条件下,DNA双链被解旋成两条单链。

然后,在低温条件下,引物与目标序列的两端互补结合,DNA聚合酶在引物的引导下合成新的DNA链。

重复这一循环可以扩增目标序列的DNA。

PCR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效性,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增大量的目标DNA。

生物化学习题

生物化学习题

第一部分:各章要点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一、蛋白质元素组成特点,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分类与结构特点。

二、蛋白质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的概念,作用力,主要形式和基本特点,特别是二级结构α-螺旋和β-折叠的特点。

三、熟悉蛋白质重要的理化特性及其与医学的关系,了解蛋白质分离的纯化及测定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一、核酸的分类、分布,掌握种类核酸的功能。

二、核酸的元素组成特点,熟悉核苷酸的分类和结构特点。

掌握DNA和RNA分子组成的异同,了解体内重要的二磷酸核苷、三磷酸核苷以及环化核苷酸的结构和意义。

三、熟悉单核苷酸之间的联结方式、作用力。

掌握DNA的一级结构,了解其表示方法,掌握DNA双螺旋结构的要点和意义,了解其高级结构;熟悉三种RNA的基本特点,掌握mRNA的一级结构特点和意义,掌握tRNA 的二级结构特点和意义。

四、熟悉核酸的性质及相关的重要概念,掌握DNA的此外吸收特性和DNA变性、复性及分子杂交的原理和应用。

第三章:酶一、酶的概念、本质及酶促反应的特点。

二、酶原的概念和酶原激活的化学本质。

掌握同工酶的概念及意义,掌握变构酶的概念,了解变构调节的酶促反应动力学特点及意义。

第四章:糖代谢一、糖酵解途经的反应过程、掌握反应部位、重要的酶的ATP的变化;掌握糖解和有氧氧化的概念、过程、特点和意义,熟悉他们的调节方式;了解磷酸戊糖途径概念,过程。

掌握其关键酶和意义。

二、糖异生的概念,器官,原料和基本过程,熟悉关键酶、调节及生理意义。

三、掌握血糖的概念,正常值,血糖的来源与去路,激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熟悉血糖测定,糖耐量试验及其临床意义,了解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发生的机制。

第五章:脂类代谢一、甘油的氧化分解,糖异生以及合成脂类的过程、特点和意义。

二、脂肪酸β-氧化的过程和意义,了解其他氧化方式;初步掌握酮体的概念,代谢,生理意义。

三、掌握必须脂肪酸的概念,了解多不饱合酸重要的衍生物及功能。

四、磷脂的概念,分类和结构,了解其合成部位,原料,过程及CTP在其中的作用,熟悉甘油磷脂分解代谢有关的酶及作用。

PCR试题答案版

PCR试题答案版

PCR培训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1、PCR技术扩增DNA,需要的条件是( A )①目的基因②引物③四种脱氧核苷酸④DNA聚合酶等⑤mRNA ⑥核糖体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⑥2、镁离子在DNA或RNA体外扩增反应的浓度一般为( D )A、0.3-1mmol/LB、0.5-1mmol/LC、0.3-2mmol/LD、0.5-2mmol/L3、多重PCR需要的引物对为( D)A、一对引物B、半对引物C、两对引物D、多对引物4、PCR是在引物、模板和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存在的条件下依赖于DNA聚合酶的酶促合成反应,其特异性决定因素为( B)A、模板B、引物C、dNTPD、镁离子5、在PCR反应中,下列哪项可以引起非靶序列的扩增的扩增( C )A、TaqDNA聚合酶加量过多B、引物加量过多C、A、B都可D、缓冲液中镁离子含量过高6、PCR技术的发明人是(A )A、MullisB、史蒂文.沙夫C、兰德尔.才木7、PCR产物短期存放可在( A )保存。

A、4℃B、常温C、-80℃D、高温8、PCR产物长期储存最好置于( D )。

A、4℃B、常温C、16℃D、-20℃9、PCR的基本反应过程包括(A )A、变性、退火、延伸B、变性、延伸C、变性、退火10、在实际工作中,基因扩增实验室污染类型包括( D )A、扩增产物的污染B、天然基因组DNA的污染C、试剂污染和标本间交叉污染D、A、B、C都可能11、PCR技术于哪一年发明( A )A、1983B、1971C、 1987D、199312、Taq DNA聚合酶酶促反应最快最适温度为(C )A、37℃B、50-55℃C、70-75℃D、80-85℃13、以下哪种物质在PCR反应中不需要( D )A、Taq DNA聚合酶B、dNTPsC、镁离子D、RNA酶14、PCR检测中,经过n个循环的扩增,拷贝数将增加( C )A、nB、2nC、2nD、n215、PCR基因扩增仪最关键的部分是( A )A、温度控制系统B、荧光检测系统C、软件系统D、热盖16、以下哪项不是临床PCR实验室设计的一般原则( A )A、各区合并B、注意风向C、因地制宜D、方便工作17、PCR实验室一般包括( D )A、试剂准备区B、标本制备区C、扩增区和产物分析区D、A、B、C都含18、PCR技术不仅为遗传病的诊断带来了便利,而且改进了检测细菌和病毒的方法。

生物化学(11.2)--作业DNA的生物合成(附答案)

生物化学(11.2)--作业DNA的生物合成(附答案)
随从链(lagging strand) [答案] 在 DNA 复制过程中,对每一个复制叉而言,有一股链的复制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 不能顺着解链方向连续延长,而只能逆着解链方向一段接一段地合成后再连接成完整的 DNA 链,这条不连续合成的 DNA 单链就称为随从链。
CDK(cyclin-dependent kinase) [答案] 即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它是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的催化亚基,与细胞周期蛋白结合 后,促进细胞周期的运转。
问答题 1. 简述 DNA 复制的基本规律 2. 参与原核生物 DNA 的复制的酶类和蛋白质因子有哪些? 3. 端粒酶的分子组成有何特点?有什么功能? 4. 简述原核生物 DNA 复制的基本过程 5. 简述突变的类型及 DNA 损伤修复类型 6. 试述参与原核生物 DNA 复制过程所需的物质及其作用。 7. 比较 DNA 复制与转录的异同点 8. 列表比较原核生物三种 DNA 聚合酶的特点 9. 催化磷酸二酯键形成的酶有哪些?比较它们的作用特点。 10. 原核生物复制起始的相关蛋白质有哪些?各有何功能 11. 讨论复制保真性的机制 12. 什么是冈崎片段?合成结束时,是如何连接的? 13. 试述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 14. 简述逆转录的基本过程,逆转录现象的发现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有何重大研究价值?
Klenow 片段(Klenow fragment) [答案] 是原核生物 DNA-polⅠ 经特异的蛋白质酶水解后产生的大片段,具有 5’→3’核酸外切 酶活性和聚合活性,实验室合成 DNA 及分子生物学研究上,常用 Klenow 片段代替 DNA 聚合酶。
引发体(primosome) [答案] 含有解螺旋酶(DnaB)、DnaC 蛋白、引物酶(即 DnaG 蛋白)和 DNA 的起始复制区域的复 合结构称为引发体。

人工合成dna的方法

人工合成dna的方法

人工合成dna的方法
DNA合成是将核苷酸单元连接起来形成人工DNA的过程。

它可以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来完成。

人工合成DNA的方法通常涉及到在化学合成中使用保护基,使得核苷酸单元可以在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情况下进行连接。

以下是人工合成DNA的步骤:
## 步骤1:设计DNA序列
在开始合成之前,需要设计人工DNA的序列。

这通常是通过计算机算法或基因编辑技术完成的。

设计后,需要将序列上传到DNA合成公司的在线平台。

## 步骤2:化学合成
在合成过程中,核苷酸单元会逐个地添加到保护基上,形成DNA链。

这个过程需要在合成器中进行,这些合成器可以在DNA合成公司中找到。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保证每个核苷酸单元都正确地添加到DNA 链中。

## 步骤3:去除保护基
完成DNA链的合成后,需要去除保护基,以便进行下一步。

这个过
程需要在化学反应中进行。

在去除保护基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DNA链的断裂。

## 步骤4:纯化
完成去除保护基后,需要对人工DNA进行纯化。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柱层析、电泳或其他纯化技术来完成。

纯化后的DNA可以在后续实验中使用。

## 步骤5:质量检测
最后,需要对人工DNA进行质量检测,以确定其是否符合预期。

这个过程通常涉及到PCR、测序或其他分子生物学技术。

人工合成DNA的方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高度的技术和专业知识。

但是,它已经成为了现代生命科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可以用于研究基因功能、开发新药物和设计生物工程系统。

生化知识复习题第二版

生化知识复习题第二版

1.DNA分子由两条脱氧多核苷酸链组成,两条链通过碱基之间的相连,碱基配对原则是和间有三个氢键,和有两个氢键。

2.核酸是由许多通过键连接起来的多核苷酸链,核酸分子完全水解可得到, , 。

DNA中的碱基是RNA中的是。

DNA中的戊糖是RNA中的戊糖是。

3.RNA链可局部盘曲成结构,tRNA的二级结构为型结构,由, , , 和。

tRNA的氨基酸臂3′-末端最后三个碱基是tRNA反密码环中有三个相连的单核苷酸组成。

氨基酸臂的功能是,反密码环的功能是。

tRNA 的三级结构为型结构。

4.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 , , 。

5.组成RNA的基本单位是, , , 。

6.核酸分子中含有和,所以对波长有强烈吸收。

7.DNA双螺旋结构的稳定性横向靠维系,纵向则靠维系。

8.DNA变性时断裂。

在260nm处的吸光度,出现。

9.生物细胞中主要含有三种RNA,其中含量最多的是、种类最多的是、含有稀有碱基最多的是。

半衰期最短的RNA 是,既含外显子又含内含子的RNA是含量最少的RNA是。

10.r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起的作用。

11.嘌呤核苷的糖苷健是12.嘧啶核苷的糖苷键是13.核酸分子中储存、传递遗传信息的关键部分是14.成熟的mRNA由经剪接后形成,其上有和序列,5′-末端有结构,3′-末端有。

15.可作为第二信使的核苷酸是和。

16.DNA解链温度(Tm)是指。

DNA的Tm值的大小与其分子中所含的的种类、数量及比例关系有关。

若含有A-T配对较多则Tm 、含有G-C配对较多则Tm 、分子越大则Tm 。

17.作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合成模板的是,负责转运氨基酸的是需与蛋白质共同构成核糖体的RNA是。

18.嘌呤核苷酸合成的原料和、、提供其分子中全部N和C原子合成嘌呤环的氨基酸是,嘌呤核甘酸从头合成时首先生成的是,嘧啶核苷酸合成的原料、和。

共同原料是、和。

脱氧核糖核苷酸生成方式主要是。

19. 尿嘧啶和胞嘧啶分解代谢的产物是、和;胸腺嘧啶分解代谢的产物是、和。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合成)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合成)

【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实验】
结论
RNA 遗是 传烟 物草 质花 叶 病 毒
重组 分离 感 染
新的病毒
产生 哪种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实验 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丙组实验中观察 到现象是出现病株,并能 从中提取出完整的病毒 结论是 RNA是遗传物质 。 (2)在乙组实验中观察 到现象是 不出现病株 , 结论是蛋白质外壳不 是遗传物质 。 (3)甲组实验的目的是 对照 。
子代 (2n)
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 和DNA组成的。在这两种物质中,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 呢?这个问题曾引起生物学界激烈的争论。 讨论: 你认为遗传物质可能具有什么特点?
蛋白质
DNA
染色体的组成
为什么染色体能在遗传上起作用?
染色体的化学成分 主要是蛋白质和 DNA。 那么在这两种物质中, 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 呢?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新闻
新华网曼谷4月7日电 泰国海啸遇难者身份鉴定中 心高级官员说,该国境内在去年海啸中遇难的总人 数为5395人。从1月13日至今,一支国际法医队伍 已查明其中1176具尸体的身份,但要完成全部鉴定 工作仍需长达2至5年的时间。

尸体的腐败程度非常严重,面目全非,如 何鉴定身份?
格里菲思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 实验结论:
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
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 物质
——转化因子
在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哪些物质?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
多糖
脂类 蛋白质 RNA DNA
但究竟哪一个才是转化因子呢?
讨论:
假如你是当时的科学家,应该 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转化因子” 是什么物质?

DNA生物合成

DNA生物合成

N 端
DNA-pol Ⅰ 木瓜蛋白酶
C 端
小片段 323个氨基酸 个氨基酸
5'→3'核酸外切酶活性
大片段/Klenow 片段 大片段 604个氨基酸 604个氨基酸 DNA聚合酶活性 聚合酶活性 3'→5'核酸外切酶活性 核酸外切酶活性
课程:生物化学 课程:
主讲: 主讲:刘万宏
2.3 DNA聚合酶 聚合酶 第2节:DNA复制的酶学 节 复制的酶学
课程:生物化学 课程:
主讲: 主讲:刘万宏
DNA复制体系 复制体系 第2节:DNA复制的酶学 节 复制的酶学 DNA复制体系 复制体系
复制是在酶催化下的核苷酸聚合过程,需要多种物质的共同参与 复制是在酶催化下的核苷酸聚合过程 需要多种物质的共同参与: 需要多种物质的共同参与 底物:dNTP (dATP、dGTP、dCTP、dTTP) ; 底物: 、 、 、 模板(template):解开成单链的DNA母链; :解开成单链的 母链; 模板 母链 引物(primer):提供3´-OH末端的寡核苷酸(RNA分子); :提供 ´ 末端的寡核苷酸( 分子); 引物 末端的寡核苷酸 分子 聚合酶(polymerase):依赖DNA的DNA聚合酶,简写为 :依赖 聚合酶, 聚合酶 的 聚合酶 简写为DNA-pol 或 DDDP; ; 其他的酶和蛋白质因子
Step 2
• 将上述细菌转入普通培养基(含 将上述细菌转入普通培养基( 14NH Cl)培养; 4 )培养; • 提取各代细菌中的 提取各代细菌中的DNA分子; 分子; 分子
Step 3
Step 4
• 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分析沉降 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 区域密度。 区域密度。
课程:生物化学 课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成DNA的原料是
A.A MP、GMP、CMP、TMP
B.dADP、dGDP、dCDP、dTDP
C.d ATP、dGTP、dCTP、dTTP
D.dAMP、dGMP、dCMP、dTMP
E.ADP、GDP、CDP、TDP
正确答案:C
解析:合成DNA的原料为四种脱氧核苷酸: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ATP)、鸟嘌呤脱氧核苷酸(dGTP)、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CTP)、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TTP) 。

答案选C 。

脱氧核糖核酸是分子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作为染色体的一个成分而存在于细胞核内。

功能为储藏遗传信息。

DNA 分子巨大,由核苷酸组成。

核苷酸的含氮碱基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及胸腺嘧啶;戊糖为脱氧核糖。

1953 年美国的沃森(James Dewey Watson)、英国的克里克与韦尔金斯描述了DNA 的结构:由一对多核苷酸链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轴盘绕构成。

糖-磷酸链在螺旋形结构的外面,碱基朝向里面。

两条多核苷酸链通过碱基间的氢键相连,形成相当稳定的组合。

分子编码中使用的遗传指令所有已知生物的发展和运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