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中晚期是怎么确诊的

合集下载

肝癌到来之前,身体会给你3次警告?

肝癌到来之前,身体会给你3次警告?

肝癌到来之前 ,身体会给你 3次警告?肝癌是恶性肿瘤疾病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可分为原发性肝癌与继发性肝癌两种类型,对患者的身体机能与身体功能危害性比较大。

肝癌与大多数恶性肿瘤一样,在发病初期并没有显著的表现,随着病情进展,疾病越来越严重,发现时就已经处于中晚期,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

事实上,肝癌在到来之前身体会发出预警,会出现一些不易察觉的预警信息,只要掌握这些信息,并做好定期体检等工作就能及时确诊疾病,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价值。

一、肝癌的表现原发性肝癌:(1)症状:早期肝癌通常没有特异性症状,中晚期肝癌症状比较多,比较常见的有腹胀、肝区疼痛、纳差、乏力以及消瘦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伴随着腹泻、黄疸、低热等症状,肝癌破裂之后出现急腹症表现等;也有部分患者症状并不明显,或者仅仅表现为转移灶症状。

(2)体征:早期肝癌的阳性体征并不明显,或者仅仅会伴随着类似肝硬化体征;中晚期肝癌常常会出现腹水、黄疸、肝脏肿大等体征;另外,合并有肝硬化患者常常会出现下肢水肿、肝掌、蜘蛛痣等体征,出现肝外转移等情况时会出现转移部位相应的体征。

(3)并发症: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肝肾衰竭以及时肝癌破裂出血等。

继发性肝癌:(1)原发性肿瘤的表现:主要见于无肝病病史患者当中,肝脏转移属于早期,并未出现相应的症状,原发性肿瘤症状比较明显属于中晚期,此类患者的继发性肝癌通常是在原发治疗的检查或随访当中可发现。

(2)继发性肝癌的表现:患者主诉通常为上腹部或肝区出现隐痛或闷胀等情况,随着疾病不断发展,患者会出现食欲差、消瘦、乏力等症状,通常属于中晚期症状;在体检过程中在中上腹部可扪及肿大肝脏或有触痛的硬结节,晚期则会出现腹水、黄疸以及贫血等表现;这类患者的表现与原发性肝癌表现类似,但是病情发展比较缓慢,病情程度也比较轻微,多数会在肝脏检查时发现或出现疑似转移的可能,通过进一步检查可发现原发肿瘤,部分患者经过多重检查均不能有效找到原发病灶。

肝癌组织学分级标准

肝癌组织学分级标准

肝癌组织学分级标准:
肝癌分级标准主要依据癌细胞胞浆嗜酸性、着色程度、胞核大小、核浆比例,以及核着色深度、细胞功能及组织结构等进行分级,具体分析如下:
(1)Ia期:单个肿瘤最大直径不超过3cm,无癌栓、腹腔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肝功能分级ChildA级。

(2)Ib期:单个或两个肿瘤最大直径之和<或=5cm,在半肝,无癌栓、腹腔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肝功能分级A级。

(3)IIa期:指单个或2个肿瘤最大直径之和小于或等于10cm,在半肝,或2个肿瘤最大直径之和小于等于5cm,在左、右两半肝,无癌栓,无腹腔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肝功能Child分级A级。

(4)IIb期:单个或2个肿瘤最大直径之和>10cm,在半肝。

或2个肿瘤最大直径之和>5cm,在左右两半肝。

或多个肿瘤无癌栓,无腹腔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肝功能Child分级A级。

或者不论肿瘤情况有门静脉分支、肝静脉或胆管癌栓,和/或肝功能Child分级为B级。

(5)IIIa期:不论肿瘤情况,有门静脉主干和下腔静脉癌栓、腹腔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之一者,肝功能分级为A或B级。

(6)IIIb期:肝功能Child分级为C级的病人,不论肿瘤情况及有无转移和癌栓。

(7)IV期:肿瘤体积大于5公分或出现周围淋巴结转移,或出现远处转移,预示肝癌属于晚期。

肝癌的诊断

肝癌的诊断

肝癌的诊断北京地坛医院李文东肝癌早期没有症状,病人不会主动到医院就诊,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

虽然在病情发展后能产生症状,但常见的症状是肝区疼痛、食欲下降、消瘦、乏力、腹胀、腹泻、黄疸等,与慢性肝炎、肝硬化类等类似。

况且肝癌大多发生在慢性肝炎、肝硬化的基础上,所以很难依靠这些症状来诊断肝癌。

即使摸到肿块或有黄疸、腹水,有时也难以与结肠癌、胰腺癌区别开来。

所以诊断肝癌必须借助于各种特殊检查。

一、肝癌的定性诊断1. 病理组织和病理细胞学检查在各种检查中,病理组织学检查对肿瘤的定性诊断最有价值。

除了因取材不当导致假阳性外,病理组织学检查的结果是绝对可信的。

肝癌的定性诊断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曾也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

取得肝癌活组织的方法为肝穿刺。

为取材准确,多在腹腔镜明视下或超声引导下穿刺。

病理组织和病理细胞学检查对肝癌的定性诊断固然十分可靠,但属于侵入性操作,而且有并发出血或肿瘤沿针道播散的风险,医生和病人都会有所顾忌,故仅在非侵入性检查无法定性时才予考虑。

2. 肝癌标志物检查肝癌标志物是由肝癌或宿主产生的针对肝癌的较为特异的物质,如抗原、酶、特殊的蛋白质等。

肝癌标志物检查为非侵入性操作,可反复进行动态观察,对肝癌的定性诊断极有价值,也是肝癌定性诊断的主要手段。

常用的肝癌标志物如下:⑴甲胎蛋白(AFP)AFP是在众多的肝癌标志物中对肝癌诊断价值最高的一个。

如能达到400µg/L以上,持续存在4周以上并能排除个别假阳性情况的,甚至即可据此诊断肝癌。

AFP在肝癌的早期,甚至在肝癌的症状出现之前8个月,便可出现阳性结果。

所以AFP可以用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包括对于肝癌手术切除后复发的早期诊断。

由于AFP在一定量(如>400µg/L)、一定持续时间(如>4周)的前提下对肝癌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所以可用于肝癌的鉴别诊断。

AFP检测已成为诊断肝癌的基本的和必备的检查项目。

尽管AFP对于诊断肝癌有较高的特异性,但AFP在肝癌中的阳性率却只有60%-70%。

肝癌的分级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肝癌的分级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肝癌的分级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肝癌是一种具有高度致死性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呈上升趋势。

肝癌的治疗效果与预后情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肝癌的分级标准。

肝癌的分级标准能够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肿瘤的严重程度,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肝癌的分级标准主要是根据肿瘤的形态特征以及组织学特点进行评定。

通常情况下,常用的肝癌分级标准包括TNM分期、Edmondson-Steiner 分级、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BCLC)分级、Child-Pugh分级等。

这些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了肿瘤的大小、侵袭性、淋巴结转移情况、肝功能状态等因素,为医生量化衡量肝癌的严重程度提供了可靠的参考。

肝癌分级标准的意义在于帮助医生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不同分级的肝癌患者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例如手术切除、肝移植、放疗、化疗等。

通过正确评估肝癌的分级,可以降低手术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肝癌分级标准还对医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为临床实践和治疗进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然而,目前常用的肝癌分级标准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不同标准之间的差异性、主观性以及缺乏一致性,限制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普及和推广。

此外,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研究领域的发展,肝癌的分子分类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这些新的分类标准将更加精准地定位肝癌的亚型,有助于更好地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

综上所述,肝癌分级标准对于评估肝癌患者的病情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的分级标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对于未来发展方向,我们应该加强多学科合作,结合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新兴技术,改进肝癌分级标准,为肝癌患者提供更精准、个体化的治疗策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整体组织框架,它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并能够有条理地阅读全文。

肝癌早期一个信号易忽视

肝癌早期一个信号易忽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肝癌早期一个信号易忽视导语:肝癌的起病比较隐匿,早期一般没有任何症状,当患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时,病情往往已属于中晚期。

癌肝其首发症状以肝区疼痛最为常见,其次肝癌的起病比较隐匿,早期一般没有任何症状,当患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时,病情往往已属于中晚期。

癌肝其首发症状以肝区疼痛最为常见,其次是上腹部包块。

也有部分患者表现为肝硬化的一些并发症,如黑便、呕血。

黄疸等。

少数患者因转移灶引起的症状而人院,这些症状多不具有特殊性。

下面就肝癌的一些常见症状作一介绍。

肝区疼痛绝大多数中晚期肝癌患者以肝区疼痛为首发症状,发生率超过50%。

肝区疼痛一般位于右肋部或剑突下,疼痛性质为间歇性或持续性隐痛。

钝痛或刺痛,疼痛前一段时间内,患者可感到右上腹不适。

疼痛可时轻时重或短期自行缓解。

疼痛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肿瘤迅速增大,压迫肝包膜,产生牵拉痛,也可因肿瘤的坏死物刺激肝包膜所致。

消化道症状食欲下降、饭后上腹饱胀。

暧气、消化不良、恶心等是肝癌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其中以食欲减退和腹胀最为常见。

腹泻也是肝癌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国内外均有报道,发生率较高,易被误认为慢性肠炎。

门静脉或肝静脉癌栓所致的门静脉高压及肠功能紊乱可致腹胀、大便次数增多,腹胀亦可因腹水所致。

胃肠功能紊乱还可导致消化不良、暧气、恶心等症状。

发热相当一部分的肝癌患者会出现出汗、发热。

多数发热为中低度发热,少数患者可为高热,在39℃以上,一般不伴有寒战。

肝癌的发热多为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肝癌大小分类标准

肝癌大小分类标准

肝癌大小分类标准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其病情复杂多变,治疗难度大,因此对于肝癌的分类和分期显得尤为重要。

肝癌的大小分类标准是一种常用的评估肝癌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的方法,其主要依据肿瘤的大小来划分不同的分期,从而指导医生进行精准的治疗。

一、肝癌的大小分类标准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癌症协会(AJCC)均采用了肝癌大小分类标准。

根据肝癌的大小,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小于2cm的肝癌(T1a)2.大于2cm但小于5cm的肝癌(T1b)3.大于5cm但小于10cm的肝癌(T2)4.大于10cm的肝癌(T3)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肝癌的大小分类标准,不同的医学机构和专家组织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临床评估和治疗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二、肝癌大小分类标准的意义肝癌大小分类标准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评估肝癌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的方法。

具体来说,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肝癌的大小分类标准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肝癌的临床表现和预后情况,从而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小于2cm的肝癌(T1a),可以采取手术切除、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局部治疗方法;而对于大于5cm的肝癌(T2),可能需要采取肝脏移植、肝动脉化疗栓塞等综合治疗方法。

2.评估预后情况肝癌大小分类标准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从而制定更加科学的治疗方案。

一般来说,肝癌越大,预后越差。

例如,对于小于2cm的肝癌(T1a),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70%以上;而对于大于10cm的肝癌(T3),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仅为10%左右。

3.指导随访策略肝癌大小分类标准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加科学的随访策略,及时发现和处理肝癌的复发和转移。

一般来说,对于小于2cm的肝癌(T1a),建议每6个月进行一次随访;而对于大于5cm的肝癌(T2),建议每3个月进行一次随访。

三、肝癌大小分类标准的局限性肝癌大小分类标准虽然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1.忽略肝癌的生长速度肝癌大小分类标准仅仅依据肝癌的大小来划分不同的分期,而忽略了肝癌的生长速度。

简述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准

简述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准

肝癌确诊3个标准是肝癌影像,AFP异常,肝组织活检阳性。

肝癌临床上需要结合病史、肿瘤标志物检验、影像学检查做出临床诊断,但往往需要经过穿刺或者手术切除后病理学检查方能确诊。

主要标准如下:
1、肝癌影像:AFP(甲胎蛋白血液浓度)检测数值<400ng/ml,但具有两种典型的肝癌影像学(超声、增强CT、MRI或选择性肝动脉造影)表现,即占位性病变的肿块大于两厘米。

2、AFP异常:AFP(甲胎蛋白血液浓度)检测数值≥400ng/ml,同时在肝癌影像学可以观察到占位性病变的病灶大于两厘米,在体格检查时能触摸到肿大、坚硬的大结节肿块。

3、肝组织活检阳性: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穿刺抽取肝组织进行检查,发现呈阳性的病人。

肝癌的实验室诊断指标

肝癌的实验室诊断指标

肝癌的实验室诊断指标肝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

早期发现和诊断肝癌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实验室诊断指标在肝癌的早期筛查、诊断和疗效监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肝癌的一些常用实验室诊断指标。

1. 肝功能指标:肝功能是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对于肝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肝功能指标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白蛋白(ALB)等。

肝癌患者常常伴有肝功能异常,ALT和AST水平升高,TBIL水平增加,ALB水平降低。

这些指标的异常水平提示肝细胞损伤和肝功能减退,对于肝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 肿瘤标志物:肝癌特异性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是肝癌诊断和疗效监测的重要手段。

甲胎蛋白(AFP)是最常用的肝癌标志物之一,其升高与肝癌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

AFP的检测对于早期肝癌的筛查和诊断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其升高也可能与其他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相关。

除AFP外,其他肝癌标志物如α-胎球蛋白(AFP-L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也常用于肝癌的辅助诊断。

3. 炎症指标:肝癌常伴有肝炎、肝硬化等炎症性疾病,因此一些炎症指标的检测对于肝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常用的炎症指标,其水平升高可能提示肝癌的存在。

血沉(ESR)和白细胞计数(WBC)也是常用的炎症指标,其升高可能与肝癌相关。

4. 凝血功能指标:肝癌患者常伴有凝血功能异常,表现为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时间延长和血小板计数降低等。

因此,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对于肝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常用的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小板计数。

总之,肝癌的实验室诊断指标包括肝功能指标、肿瘤标志物、炎症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等。

这些指标的异常水平可以为肝癌的早期筛查、诊断和疗效监测提供重要参考,但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等综合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癌中晚期是怎么确诊的?肝癌一直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近年来患肝癌的人越来越多。

一些患者发现的时候就已经是肝癌中晚期了,给治疗带来困难。

那么,肝癌中晚期如何确诊?请看下文介绍。

首先,肝脏超声检查是诊断肝癌比较常用的方法.此项为非侵入性检查,其操作简单、直观方便、准确无创、费用低廉、普及广泛,对人体组织无任何伤害,可用于肝癌普查和治疗后的随访.
其次,CT检查也是比较常见的肝癌诊断方式.腹部CT增强扫描可清晰地体现肝癌大小、形态、数量、部位、边界、肿瘤血供丰富程度以及与肝内管道的关系等,对进一步明确诊断和与其他良性肝脏占位性病变相鉴别,同时明确肝癌的分期分级,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肝脏特异性MRI检查,能够有效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并与肝脏局灶性增生结节、肝腺瘤等鉴别有很大帮助,可作CT检查的重要补充方法.
最后,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检查,此项为侵入性检查.因肝癌以肝动脉供血为主,所以选择肝动脉造影可了解肝脏的小病灶及肿瘤血供情况,明确诊断后还可通过碘油注射方式堵塞肿瘤供养血管,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适用于其他检查后仍未确诊患者.
上文是对“肝癌中晚期是怎么确诊的”的相关介绍,希望大家平时做好预防肝癌的工作。

如果有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不要任病情发展到晚期。

如果还有什么疑问,您可以在线咨询专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