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系统概述PPT
合集下载
自动控制原理教学ppt

前馈校正
在系统的输入端引入一个前馈环节, 根据输入信号的特性对系统进行补 偿,以提高系统的跟踪精度和抗干 扰能力。
复合校正方法
串联复合校正
将串联超前、串联滞后和串联滞 后-超前等校正方法结合起来, 设计一个复合的串联校正环节, 以实现更复杂的系统性能要求。
反馈复合校正
将局部反馈、全局反馈和前馈等 校正方法结合起来,设计一个复 合的反馈校正环节,以实现更全
自适应控制系统概述
简要介绍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结构和特点,为后续内容 做铺垫。
自适应控制方法
详细介绍自适应控制方法,如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自校正控制等, 及其在自动控制领域中的应用实例。
自适应控制算法
阐述自适应控制算法的实现过程,包括参数估计、控制器设计等关 键技术。
鲁棒控制理论应用
鲁棒控制系统概述
自动控制应用领域
工业领域
自动控制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如自 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 等。
01
02
航空航天领域
自动控制是航空航天技术的重要组成 部分,如飞行器的自动驾驶仪、导弹 的制导系统等。
03
交通运输领域
自动控制也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如 智能交通系统、自动驾驶汽车等。
其他领域
此外,自动控制还应用于农业、医疗、 环保等领域,如农业自动化、医疗机 器人、环境监测与治理等。
提高系统的稳态精度。
串联滞后-超前校正
03
结合超前和滞后校正的优点,设计一个既有超前又有滞后的校
正环节,以同时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精度。
反馈校正方法
局部反馈校正
在系统的某个局部引入反馈环节, 以改善该局部的性能,而不影响 系统的其他部分。
全局反馈校正
在系统的输入端引入一个前馈环节, 根据输入信号的特性对系统进行补 偿,以提高系统的跟踪精度和抗干 扰能力。
复合校正方法
串联复合校正
将串联超前、串联滞后和串联滞 后-超前等校正方法结合起来, 设计一个复合的串联校正环节, 以实现更复杂的系统性能要求。
反馈复合校正
将局部反馈、全局反馈和前馈等 校正方法结合起来,设计一个复 合的反馈校正环节,以实现更全
自适应控制系统概述
简要介绍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结构和特点,为后续内容 做铺垫。
自适应控制方法
详细介绍自适应控制方法,如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自校正控制等, 及其在自动控制领域中的应用实例。
自适应控制算法
阐述自适应控制算法的实现过程,包括参数估计、控制器设计等关 键技术。
鲁棒控制理论应用
鲁棒控制系统概述
自动控制应用领域
工业领域
自动控制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如自 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 等。
01
02
航空航天领域
自动控制是航空航天技术的重要组成 部分,如飞行器的自动驾驶仪、导弹 的制导系统等。
03
交通运输领域
自动控制也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如 智能交通系统、自动驾驶汽车等。
其他领域
此外,自动控制还应用于农业、医疗、 环保等领域,如农业自动化、医疗机 器人、环境监测与治理等。
提高系统的稳态精度。
串联滞后-超前校正
03
结合超前和滞后校正的优点,设计一个既有超前又有滞后的校
正环节,以同时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精度。
反馈校正方法
局部反馈校正
在系统的某个局部引入反馈环节, 以改善该局部的性能,而不影响 系统的其他部分。
全局反馈校正
自动控制原理最全PPT

2021年6月10日
第一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学习重点
❖ 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及 其工作原理;
❖ 了解闭环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基本环节;
❖ 掌握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及反馈控 制系统的作用;
❖ 学会分析自动控制系统的类型及本质特 征。
2021年6月10日
第一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主要解决问题:单输入单输出(SISO)系统的控制问题。
主要方法:
以传函为数学模型,以拉氏变换数学工具, 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率法。
主要研究对象:SISO,线性定常(LTI),非线性系统,离散
系统。
Linear Time
主要代表人物:伯德,奈奎斯特,伊文思。 Invariable
2021年6月10日
电机与拖动
线性代数
大学物理
自动控制原理
微积分
2021年6月10日
各类 专业课
线性系统
现代控 制理论
第一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自动控制原理
基于数学模型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
控制理论是研究有关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一门科学。 第一阶段:古典控制理论(20世纪40~60年代)
Classical Control Theory 第二阶段:现代控制理论(20世纪60~70年代)
第1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4) 第2章 拉普拉斯变换及其应用(4) 第3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10) 第4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14) 第5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14) 第6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及综合(10)
2021年6月10日
第一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ppt课件

号
号
1 就地安 装仪表
2 集中仪 表盘面 安装仪 表
3 就地仪 表盘面 安装仪 表
4
嵌在管道 中
集中仪表 盘后安装 仪表
5 就地仪表 盘后安装 仪表
第二节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表示形式
对于处理两个或两个以上被测变量,具有相同或不同 功能的复式仪表时,可用两个相切的圆或分别用细实线圆 与细虚线圆相切表示(测量点在图纸上距离较远或不在同 一图纸上),如下图所示。
对于一个稳定的系统(所有正常工作的反馈系统都是稳定系统 )要分析其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常以阶跃作用为输入时 的被控变量的过渡过程为例,因为阶跃作用很典型,实际上也 经常遇到,且这类输入变化对系统来讲是比较严重的情况。
第四节 自动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和品质指标
信号常见形式 斜坡信号、脉冲信号、加速度信号和正弦信号、阶跃信号等。
执行器
液位自动控制系统方框图
每个方框表示组成系统的一个环节,两个方框之间用带箭 头的线段表示信号联系;进入方框的信号为环节输入,离 开方框的为环节输出。
第二节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表示形式
注意!
方框图中的每一个方框都代表一个具体的装置。 方框与方框之间的连接线,只是代表方框之间的信号联 系,与工艺流程图上的物料线有区别。 “环节”的输入会引起输出的变化,而输出不会反过来直 接引起输入的变化。环节的这一特性称为“单向性” 。 自动控制系统是一个闭环系统
第二节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表示形式
用同一种形式的方框图可以代表不同的控制系统
蒸汽加热器温度控制系统
给定值x
偏差e
控制器输出p
控制器
干扰作用f
操纵变量q 执行器
对 象 被控变量y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自动控制就是在没有人的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
控制装置(简称控制器)使被控对象(或生产过程等)的某
一物理量(如温度、压力等)准确地按照预期的规律运行。
二、自动控制系统的常用术语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被控制的设备或过程称为被控对象 或对象;被控制的物理量称为被控量或输出量;决定被控量 的物理量称为控制量或给定量;妨碍控制量对被控量进行正 常控制的所有因素称为扰动量。给定量和扰动量都是自动控 制系统的输入量。扰动量按其来源分内部扰动和外部扰动。
第一章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三、闭环控制系统
系统的控制装置和被控对象不仅有顺 向作用,而且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存在反 馈关系,所以称为闭环控制系统,闭环控 制系统就是反馈控制系统。
第一章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
第一章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恒温箱
闭 环 控制
第一章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系统框图
第一章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返回
第一章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第五节 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一、稳定性
系统的稳定性:系统在受到外部作用后,能否恢复平衡状态
稳定
的能力。
不稳定
第一章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稳定的重要性:不稳定的系统是无法进行工作的;因此,对
任何自动控制系统,首要的条件便是系统能 稳定正常运行。
二、快速性
系统响应的快速性:是指在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通过系统 的自动调节,最终消除因外作用改变而引起的输出量与给定 量之间偏差的快慢程度。一般用调节时间来衡量 。如图1-16 所示,系统输出即系统响应经过几次振荡后,达到新的稳定 状态。对于系统动态过程性能的优劣除了快速性之外,还有 反映系统动态过程平稳性指标,故将快速性和平稳性作为表 征系统动态性能的指标,统称为动态性能指标。
控制装置(简称控制器)使被控对象(或生产过程等)的某
一物理量(如温度、压力等)准确地按照预期的规律运行。
二、自动控制系统的常用术语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被控制的设备或过程称为被控对象 或对象;被控制的物理量称为被控量或输出量;决定被控量 的物理量称为控制量或给定量;妨碍控制量对被控量进行正 常控制的所有因素称为扰动量。给定量和扰动量都是自动控 制系统的输入量。扰动量按其来源分内部扰动和外部扰动。
第一章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三、闭环控制系统
系统的控制装置和被控对象不仅有顺 向作用,而且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存在反 馈关系,所以称为闭环控制系统,闭环控 制系统就是反馈控制系统。
第一章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
第一章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恒温箱
闭 环 控制
第一章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系统框图
第一章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返回
第一章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第五节 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一、稳定性
系统的稳定性:系统在受到外部作用后,能否恢复平衡状态
稳定
的能力。
不稳定
第一章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稳定的重要性:不稳定的系统是无法进行工作的;因此,对
任何自动控制系统,首要的条件便是系统能 稳定正常运行。
二、快速性
系统响应的快速性:是指在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通过系统 的自动调节,最终消除因外作用改变而引起的输出量与给定 量之间偏差的快慢程度。一般用调节时间来衡量 。如图1-16 所示,系统输出即系统响应经过几次振荡后,达到新的稳定 状态。对于系统动态过程性能的优劣除了快速性之外,还有 反映系统动态过程平稳性指标,故将快速性和平稳性作为表 征系统动态性能的指标,统称为动态性能指标。
自动控制系统ppt课件

(二) 逆变器输出电压与脉宽的关系 单极式SPWM 脉冲幅值1/2Us.在半个周波内有 N个脉冲,个脉冲不等宽 但中心间距一样, 等三角波的周期
令 第 个矩形脉冲宽度为 其中心点相位角
因为从原点始只有半个三角波
因为输出电压波形 负半波左右对称,是一个奇 次周期函数
把N个矩形脉冲代表的 代入上式,须先求的每个 脉冲的起始和终止相位角
五.研究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法
定性分析 建立数学模型
定性分析 建立数学模型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对系统校正 工程实践
对系统校正
称心?
N
Y 工程实践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 电机学、自控原理、电子技术
后续课程 计算机控制系统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主要内容 直流电机自动控制系统 交流电机自动控制系统
§7-1变频调速的基本控制方 式
电机调速时希望磁通量Φm为额定值不变 三相异步机每相电势 Eg=4.44f1N1KN1Φm f1------定子频率 KN1---基波绕组系数 N1-----定子每相绕组串联匝数 Φm ----每极气隙磁通量(Wb)
一.基频以下调速
f1从额定f1n向下调。 要求: Eg /f1 =常数。
二.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③过程控制系统 特点:对生产过程自动提供一定的外界条件,
例如:温度、压力、流量、粘度、浓度等参 量保持恒定或按一定的程序变化。对其中的 每一局部,可以是随动系统,也可以是恒值 系统。 例子:化工厂控制系统。
二.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2.按数学模型分类 数学模型 描述系统内部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静态模型 变量各阶导数为零的条件下。
二:直接变频装置(AC-AC)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第一节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及 测量变送环节四部分组成。
自动控制系统方块图
第一节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在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中,除必须具有前面所述的自动
化装置外,还必须具有控制装置所控制的生产设备。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将需要控制其工艺参数的生产设
备、机器、一段管道或设备的一部分叫做被控对象,简 称对象。
第四节 过渡过程和品质指标
五种重要品质指标之四
(4) 过渡时间
从干扰作用发生的时刻起,直到系统重新建立新的平 衡时止,过渡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叫过渡时间。一般在稳态 值的上下规定一个小范围,当被控变量进入该范围并不再 越出时,就认为被控变量已经达到新的稳态值,或者说过 渡过程已经结束这个范围一般定为稳态值的±5%(也有 的规定为±2%)。
第四节 过渡过程和品质指标
五种重要品质指标之五
(5)震荡周期或频率
过渡过程同向两波峰(或波谷)之间的间隔时间叫振 荡周期或工作周期,其倒数称为振荡频率。在衰减比相同 的情况下,周期与过渡时间成正比,一般希望振荡周期短 一些为好。
第四节 过渡过程和品质指标
举例 某换热器的温度控制系统在单位阶跃干扰作用下的过 渡过程曲线如下图所示。试分别求出最大偏差、余差、 衰减比、振荡周期和过渡时间(给定值为200℃)。
阶跃干扰作用
第四节 过渡过程和品质指标
自动控制系统在阶跃干扰作用下过渡过程的四种形式
非周期衰减过程 √
衰减震荡过程
√
对于控制质量要求不 高的场合,如果被控
等幅震荡过程 ?变的量范允围许内在振工荡艺(许主可要
指在位式控制时), 才可采用。
发散震荡过程
X
《自动控制系统》课件

判定方法
通过分析系统的误差信号和稳态误差,可以判定系统的稳态性能 。
05
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系统建模
总结词
系统建模是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的关键步 骤,它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来描述 系统的输入、输出和状态之间的关系。
VS
详细描述
系统建模是利用数学模型来描述一个实际 系统的动态行为。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 型,可以分析系统的性能、预测系统的行 为,以及优化系统的设计。常见的系统建 模方法包括传递函数、状态空间和差分方 程等。
自动控制系统类型
开环控制系统
01
开环控制系统是指系统中没有反馈回路的控制系统 。
02
开环控制系统的输出只受输入的控制,系统的抗干 扰性和可靠性较低。
03
常见的开环控制系统有温度控制系统、液位控制系 统等。
闭环控制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是指系统中具有反馈回路的控制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的输出会反馈到输入端,通过比较实际输出和期望输出的偏差来调整输入,从而减小或消 除偏差。
分类
根据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响应,动态性能可以分为快速 性、稳定性和准确性。
判定方法
通过分析系统的阶跃响应和脉冲响应,可以判定系统 的动态性能。
稳态性能分析
定义
稳态性能是指系统在输入信号作用下,系统输出的最终状态,包 括误差、稳态误差等。
分类
根据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响应,稳态性能可以分为无差系统、有差 系统和积分系统。
实例
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可以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水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根据水质数据 自动调整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参数,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和排放标准。
THANKS
感谢观看
被控对象的特性对控制系统的设计有 很大影响,需要充分了解被控对象的 数学模型和动态特性。
通过分析系统的误差信号和稳态误差,可以判定系统的稳态性能 。
05
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系统建模
总结词
系统建模是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的关键步 骤,它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来描述 系统的输入、输出和状态之间的关系。
VS
详细描述
系统建模是利用数学模型来描述一个实际 系统的动态行为。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 型,可以分析系统的性能、预测系统的行 为,以及优化系统的设计。常见的系统建 模方法包括传递函数、状态空间和差分方 程等。
自动控制系统类型
开环控制系统
01
开环控制系统是指系统中没有反馈回路的控制系统 。
02
开环控制系统的输出只受输入的控制,系统的抗干 扰性和可靠性较低。
03
常见的开环控制系统有温度控制系统、液位控制系 统等。
闭环控制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是指系统中具有反馈回路的控制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的输出会反馈到输入端,通过比较实际输出和期望输出的偏差来调整输入,从而减小或消 除偏差。
分类
根据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响应,动态性能可以分为快速 性、稳定性和准确性。
判定方法
通过分析系统的阶跃响应和脉冲响应,可以判定系统 的动态性能。
稳态性能分析
定义
稳态性能是指系统在输入信号作用下,系统输出的最终状态,包 括误差、稳态误差等。
分类
根据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响应,稳态性能可以分为无差系统、有差 系统和积分系统。
实例
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可以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水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根据水质数据 自动调整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参数,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和排放标准。
THANKS
感谢观看
被控对象的特性对控制系统的设计有 很大影响,需要充分了解被控对象的 数学模型和动态特性。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

集成化:智能控制技术将更加集 成化,能够实现多种控制技术的 融合和应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网络化:智能控制技术将更加网 络化,能够实现远程控制和信息 共享。
绿色化:智能控制技术将更加绿 色化,能够实现节能减排和环保 要求。
控制系统的网络化与信息化融合
网络化控制: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控制和监控
现代控制理论设计方法
状态空间法:通过建立状态空间模型,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 频率响应法:通过分析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 极点配置法:通过配置系统的极点,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 线性矩阵不等式法:通过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
最优控制理论设计方法
基本概念:最优控制、状态方程、控制方程等 设计步骤:建立模型、求解最优控制问题、设计控制器等 控制策略: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非线性最优控制等 应用领域:航空航天、机器人、汽车电子等
动态性能指标
稳定性:系统在受到扰动后能否恢复到平衡状态 快速性:系统在受到扰动后恢复到平衡状态的速度 准确性:系统在受到扰动后恢复到平衡状态的精度 稳定性:系统在受到扰动后能否保持稳定状态
抗干扰性能指标
稳定性:系统在受到干扰后能够 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准确性:系统在受到干扰后能够 保持原有的精度和准确性
信息化控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智能化控制
融合趋势:网络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将成为未来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 应用领域: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都将受益于网络化与 信息化的融合
控制系统的模块化与集成化发展
模块化:将复杂的控制系统分解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负责特定的功能,便于设计和维护 集成化:将多个模块集成为一个整体,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发展趋势:模块化和集成化是未来控制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 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包 省煤器
FT
LT
LT
LC
➢闭环控制的缺点:
省煤器
控制不够及时;如果系统
给水
内部各环节配合不当,系 统会引起剧烈震荡,甚至
锅炉汽包自动控制系统示意图
会使系统失去控制。
开环控制:根据扰动信号的变化来进行控制。 开环的液位控制系统又称前馈控制。
➢开环控制的特点(优 点):
不需要对被控变量进 行测量,只根据输入 信号进行控制,控制 很及时。
现代控制理论:20世纪60年代获得迅猛发展
其主要内容为: (基础)线性系统理论,最优控制理
论,最佳估计理论,系统辨识等。
特点: 从输入-状态-输出的关系全面地分析 与研究系统。
适用范围: 不限于线性定常系统,也适用于线
形时变,非线性及离散系统,多输
入、
多输出的情况。
大系统理论:20世纪70年代开始 将现代控制理论与系统理论相结合 核心思想: 系统的分解与协调
1.2 自动控制系统
1.2.1自动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的必要性
蒸汽
汽包
锅炉设备的控制任务主 要是:
根据生产负荷的需要,供应 一定规格(压力、温度)的 蒸汽,同时使锅炉在安全、 经济的条件下运行。
锅炉设备的主要控制系 统有:
பைடு நூலகம்省煤器
给水 图1-1 锅炉汽包示意图
(1)锅炉汽包水位的控制 (2)锅炉燃烧的控制 (3)过热蒸汽系统的控制
适用范围: 高维线性系统
智能控制理论:不需要建立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
➢控制系统结构及仪表的发展 •控制系统结构的发展
基地式:20世纪50年代,适用于单回路(就地式液 位控制器及自力式温度控制器)
单元组合式(按功能划分,然后组合): 有DDZ, QDZ,20世纪60年代,仪表之间用标准统一信号联 系计算机:DDC,20世纪70年代
被控变量:
被控过程内要求 保持设定值的工 艺参数
蒸汽
汽包
LT
LC
省煤器
给水
锅炉汽包自动控制系统示意图
操纵变量:水的流量 扰动:进水压力、蒸汽流量
操纵变量:
受控制器操纵的 用以克服干扰的 影响,使被控变 量保持设定值的 物料量或能量
扰动:
除操纵变量外, 作用于被控过程 并引起被控变量 变化的因素
蒸汽
DCS(集散控制系统)
先进控制和优化控制:CIPS、FCS,20世纪80年代 以后
• 自动化仪表的发展 模拟仪表 数字仪表 智能仪表
➢当前自动控制系统发展的一些主要特点 •生产装置实施先进控制成为发展主流 •过程优化受到普遍关注 •传统的DCS在走向国际统一标准的开放式系统 •综合自动化系统(CIPS)是发展方向
汽包水位是锅炉运行的主要
蒸汽
指标,维持水位在一定范围
内是锅炉安全运行的首要条
汽包
件。
省煤器
给水 图1-1 锅炉汽包示意图
水位过高:影响汽包内的汽 水分离,饱和水蒸汽带水过 多,会使过热器管壁结构导 致损坏,同时过热蒸汽温度 急剧下降,作为汽轮机动力 的话会损坏叶片,影响运行 的安全及经济性。
蒸汽
FT:Flow Transmitter FC:Flow Controller
PT:Pressure Transmitter PC:Pressure Controller
蒸汽
汽包
LT
LC
省煤器
给水
锅炉汽包自动控制系统示意图
被控过程:锅炉汽包 被控变量: 汽包液位
术语
过程(被控对 象):
自动控制系统中, 工艺参数需要控 制的生产过程、 设备或机器。
测控技术
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自动化系
学习这门课的必要性:
1、自动控制系统应用非常普遍
用在国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化工领域的应用 更加普遍,比如:炼油厂、化肥厂、纯碱生产过 程在涤纶短纤维生产过程、制浆、造纸过程、制 药等等。
2、自动化技术人员应该掌握充分的专业知识
3、工艺人员应该掌握一定的控制系统的知识
汽包
LT
LC
省煤器
给水
锅炉汽包自动控制系统示意图
设定值:
工艺参数所要求 保持的数值
偏差:
被控变量实际值 与设定值之差
负反馈:
将被控变量送回 输入端并与输入 变量相减
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
TT
TC
被加热原料
T 出口温度
燃料油
被控过程: 加热炉 被控变量: 物料出口温度 操纵变量: 燃料油流量 扰动: 被加热原料油温度、燃料油热值等
(3)根据命令操作给水阀, 使液位回到设定值。
锅炉汽包液位自动控制系统
蒸汽
汽包
LT
LC
省煤器
给水
锅炉汽包液位自动控制系统示意图
LT:Level Transmitter LC:Level Controller
加热炉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TT
TC
被加热原料
T 出口温度
燃料油
TT:Temperature Transmitter TC:Temperature Controller
才能设计合理的工艺,充分了解所用的控制 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的特性,便于使用与维护。
使用常规仪表的中央控制室
早期的DCS控制系统
现在的DCS控制系统
1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本章的主要内容:
1.1 自动化及仪表发展概述 1.2 自动控制系统 1.3 控制系统过渡过程及品质指标
1.1 自动化及仪表发展概述
1.2.2闭环控制与开环控制
闭环控制:
蒸汽
在反馈控制系统中, 被控变量的值被送回 输入端,与设定值进 行比较,根据偏差进 汽包 行控制,控制被控变 量,这样,整个系统 省煤器 构成了一个闭环。
LT
LC
给水
锅炉汽包自动控制系统示意图
➢闭环控制的特点(优
蒸汽
点):
按偏差进行控制,使偏差 减小或消除,达到被控变 量与设定值一致的目的。 汽包
汽包
省煤器 给水
图1-1 锅炉汽包示意图
水位过低:汽包内水较少, 负荷很大时,水的汽化速 度加快,汽包内水量急速 减少,如不能及时得到控 制,则会烧干,烧坏水冷 壁,甚至爆炸。
蒸汽
汽包
省煤器 给水
图1-1 锅炉汽包示意图
手动控制的步骤:
(1)观察液位数值;
(2)把观察到的实际数值 与设定值加以比较,根 据偏差的大小及变化情 况做出判断,并发布命 令。
➢控制理论的发展 经典控制理论:20世纪40年代~20世纪50年代 Nyquist(1932)频域分析技术 Bode(1945)图 根轨迹分析方法(1948)
特点:主要从输出与输入量的关系方面分析与研究 问题。
适用范围:线性定常的单输入、单输出控制系统。
以传递函数为基础,在频率域对单输入单输出控 制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 PID控制规律是古典控制理论最辉煌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