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支路电流法教案

合集下载

中职电工电子技术教案:支路电流法

中职电工电子技术教案:支路电流法

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1教案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个案补充教学内容(2)按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m - 1)个独立的节点电流方程式。

(3)指定回路的绕行方向,按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出n - ( m - 1 ) 个回路电压方程。

(4)代入已知数,解联立方程式,求各支路的电流。

(5)确定各支路电流的实际方向。

3.举例例1:本节例题例2:如图,已知E1 = E2 = 17 V,R1 = 1 Ω,R2 = 5 Ω,R3 = 2 Ω,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的电流。

法解题的步骤:1)选定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并标出各电流的参考方向,并标出各电阻上的正、负。

(2)按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m - 1)个独立的节点电流方程式。

(3)指定回路的绕行方向,按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出n - ( m - 1 ) 个回路电压方程。

(4)代入已知数,解联立方程式,求各支路的电流。

(5)确定各支路电流的实际方向。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个案补充教学内容例:如图,已知E1 = E2 = 17 V,R1 = 1 Ω,R2 = 5 Ω,R3 = 2 Ω,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的电流。

法解题的步骤:(1)选定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并标出各电流的参考方向,并标出各电阻上的正、负。

(2)按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m - 1)个独立的节点电流方程式。

(3)指定回路的绕行方向,按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出n - ( m - 1 ) 个回路电压方程。

(4)代入已知数,解联立方程式,求各支路的电流。

(5)确定各支路电流的实际方向。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个案补充教学内容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E1 = 18 V,E2 = 9 V,内阻不计,R1 = R2 = 1 Ω,R3 = 4 Ω,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的电流。

小结:回顾重难点。

作业:1.完成同步练习。

2.预习新课。

板书设计1.支路电流法解题步骤。

2.用支路电流法解题的注意点。

支路电流教案

支路电流教案

睢宁县职业教育中心教师课程教案授课班级09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授课教师王雎授课时间2009.10.19 编号课时1课时授课目标能力目标学生能熟悉、求解复杂电路的方法。

知识目标1、熟练掌握支路电流法求解复杂电路。

2、了解支路电流法的优点和不足。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任务的能力,增强学习的信心,通过同学间的合作,进而形成良好的班集体意识。

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支路电流法求解常见的复杂电路。

2、了解支路电流法的优点和不足。

3、学生要能运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实际的复杂电路。

教学难点1、求解方程组,让学生感到繁、烦。

2、结果为负值的处理。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上一节课学习KCL、KVL两定律,很容易,较熟练地列出节点电流方程和回路电压方程,并且有解方程组的数学基础知识。

课后阅读第二节支路电流法及课堂笔记。

课外作业与操作1、阅读笔记或课本2、《单招生相约在高校》P39 巩固练习一、二、三教学后记学生对于支路电流法很感兴趣,并很容易接受、理解,对归纳出解题的设、列、求、定四个步骤掌握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如何选回路列方程有难度,对计算结果为负值会忽略判断,解方程组比较困难。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如图电路中在节点A和节点B能列几个节点电路方程?在图中有N个回路能列N个回路电压方程。

大家练一下学生观察方程①②有何特点?③④⑤有何特点?支路电流法一、定义以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列出节点电流方程和回路电压方程,解出各支路电流,从而可确定各支路或各元件的电压及功率的方法。

1.学情分析2.举例引入(1)列方程节点AI1+I2=I3......①节点BI3=I1+I2,...............②回路方程-E1+E2-E2R2+I1R1=0.. ...............③-E2+I3R3+I2R2=0..④-E1+I3R3+I1R1=0..⑤可省略②⑤(2)若图中E1、R1、E2、R2、R3均已知求I1、I2、I3根据已列方程可选几个就行。

支路电流法实验教案

支路电流法实验教案

支路电流法实验教案教案标题:支路电流法实验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支路电流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学习如何使用支路电流法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电源、电阻器、导线、安全电表、开关等。

2. 实验材料:实验报告模板、实验指导书。

3. 教学资源:电路图、支路电流法实验视频。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介绍支路电流法的概念和应用领域。

2. 展示支路电流法实验视频,让学生对实验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实验步骤: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4-5人。

2. 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连接电路图中的电路。

3. 学生测量并记录电路中各个支路的电流值。

4.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并填写实验报告模板中的相关数据。

实验数据处理:1. 学生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的形式。

2. 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探讨支路电流法的优势和局限性。

3. 学生讨论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并提出改进方法。

实验总结:1. 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数据处理和结论等内容。

2.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和报告,进行班级讨论和交流。

教学延伸:1. 学生可通过调整电路参数或改变电路拓扑结构,探究支路电流法在不同情况下的适用性。

2. 学生可进一步学习支路电流法在电路分析和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评估方法:1. 实验报告的撰写和展示。

2. 学生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讨论和分析。

教学反思:1. 教师对学生实验过程的指导和辅导。

2. 学生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的提问和解答。

教学扩展:1. 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设计和研究。

2. 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或科学展览,展示他们的实验成果。

通过以上教案,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支路电流法的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验加深对该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电工学支路电流法教案

电工学支路电流法教案

电工学-支路电流法教案第一章:支路电流法概述1.1 学习目的了解支路电流法的概念、原理和应用,掌握支路电流法的基本步骤。

1.2 教学内容1.2.1 支路电流法的概念1.2.2 支路电流法的原理1.2.3 支路电流法的应用1.2.4 支路电流法与节点电压法的比较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要点1.4.1 支路电流法的定义1.4.2 支路电流法的基本步骤1.4.3 支路电流法的应用示例1.5 练习题1.50 解释支路电流法的概念。

1.51 简述支路电流法的原理。

1.52 列举支路电流法的应用实例。

1.53 比较支路电流法和节点电压法的异同。

第二章:支路电流法的基本步骤2.1 学习目的掌握支路电流法的基本步骤,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电路分析。

2.2 教学内容2.2.1 支路电流法的基本步骤2.2.2 支路电流法的解题技巧2.3 教学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引导学生掌握支路电流法的基本步骤。

2.4 教学要点2.4.1 支路电流法的基本步骤2.4.2 支路电流法的解题技巧2.5 练习题2.50 简述支路电流法的基本步骤。

2.51 利用支路电流法分析下列电路,求出各支路电流。

第三章:支路电流法在复杂电路中的应用3.1 学习目的掌握支路电流法在复杂电路中的应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内容3.2.1 复杂电路的支路电流法分析3.2.2 支路电流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练习,让学生熟悉支路电流法在复杂电路中的应用。

3.4 教学要点3.4.1 复杂电路的支路电流法分析3.4.2 支路电流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5 练习题3.50 简述复杂电路的支路电流法分析步骤。

3.51 利用支路电流法分析下列复杂电路,求出各支路电流。

第四章:支路电流法在交流电路中的应用4.1 学习目的掌握支路电流法在交流电路中的应用,能够分析交流电路的特性。

4.2 教学内容4.2.1 交流电路的支路电流法分析4.2.2 支路电流法在交流电路中的应用示例4.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了解支路电流法在交流电路中的应用。

6 电路的基本定律与分析 支路电流法《电工技术》教学教案

6  电路的基本定律与分析  支路电流法《电工技术》教学教案

6 电路的基本定律与分析支路电流法《电工技术》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电路的基本定律,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2. 学习支路电流法的原理和步骤。

3. 能够运用支路电流法分析简单的电路,求解各支路电流。

教学内容:第一章:电路的基本定律1.1 欧姆定律: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1.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电路中任意回路电压的代数和为零。

1.3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电路中任意节点进入和离开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第二章:支路电流法原理2.1 支路电流法的定义和原理。

2.2 支路电流法的步骤:列出节点方程、列出回路方程、求解方程组、得出支路电流。

第三章:电路图的绘制与识别3.1 学习电路图的绘制规则和符号。

3.2 练习绘制简单的电路图,并能够识别电路图中的元件和连接方式。

第四章:简单电路的支路电流分析4.1 练习分析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求解各支路电流。

4.2 分析含有多个电源和受体的电路,求解各支路电流。

第五章:支路电流法的应用5.1 分析实际电路中的电流分布,求解特定支路电流。

5.2 应用支路电流法进行电路的优化和设计。

教学资源:电路图绘制软件或纸笔绘图。

电路实验器材,如电阻、电流表、电压表等。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电路基本定律和支路电流法的原理。

利用示例电路图,引导学生运用支路电流法进行分析。

进行电路实验,让学生实际操作并验证支路电流法的准确性。

评估方式:课堂练习: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些简单的电路分析题目。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电路分析题目,要求学生回家后完成。

电路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和分析能力。

第六章:复杂电路的支路电流分析6.1 分析含有多个环路的复杂电路,运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各支路电流。

6.2 练习解决含有多个未知数的电路问题,掌握运用矩阵和行列式进行方程组的求解。

第七章:节点电压法7.1 理解节点电压法的原理和步骤。

7.2 学习节点电压法的应用,练习分析电路中的节点电压并进行求解。

《电工基础》教案2-7支路电流法

《电工基础》教案2-7支路电流法

第周第课时月日课题支路电流法知识目标指导基尔霍夫定律解只有两个网孔的最简单的复杂电路解法能力目标能够应用基尔霍夫定律解只有两个网孔的最简单的复杂电路教学内容及组织教法[课题引入]1、提问相关知识2、引入本节课题[新课内容](以讲解为主)如果知道各支路的电流,那么各支路的电压、电功率可以很容易的求出来,从而掌握了电路的工作状态。

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列出节点电流方程和回路电压方程,组成方程组解出各支路电流的方法叫支路电流法,它是应用基尔霍夫定律解题的基本方法,应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的步骤如下:(1)任意标出各支路的电流的参考方向和网孔回路的绕行方向。

(2)根据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列独立的节点电流方程。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电路有n个节点,那么只有(n一1)个独立的节点电流方程。

(3)根据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列独立的回路电压方程。

为保证方程的独立,一般选择网孔来列方程。

(4)代入已知数,解联立方程组求出各支路电流。

【例题】在下图所示两个并联电源对负载供电的电路中,已知E l=130 V,E2=117 V,R1=1Ω,R2=0.6Ω,负载电阻R3=24Ω。

求各支路电流I l、I2、I3。

解:(1)选定的各支路电流参考方向及回路绕行方向如图所示。

(2)电路中只有两个节点a和b,只能列一个独立的节点电流方程,对于节点a可列出节点电流方程为(3)根据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列出两个网孔的回路电压方程。

abda回路的电压方程为I1、I3为正值,电流实际方向与标明的参考方向相同;I2为负值,电流的实际方向与标明的参考方向相反。

学生做练习题:[作业] 略课后语。

电工学——支路电流法教案.

电工学——支路电流法教案.

支路电流法单 位:电子技术基础教研室授课教员:张 三职 称:讲 师二〇一三年六月电子技术系新教师试讲教案授课对象:大二学生教学目的:理解支路电流法基本思想,掌握应用支路电流法分析电路的步骤教学内容:一、支路电流法基本思想二、应用支路电流法分析电路的步骤教学重点:应用支路电流法分析电路教学保障:多媒体教室各位老师,大家上午(下午)好!今天我给大家汇报的这堂课的题目是《支路电流法》。

首先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前面所学的一些相关知识,支路、结点、回路和网孔的定义,以及基尔霍夫定律的定义。

我们前面学的基尔霍夫定律和欧姆定律、焦尔定律并称为电工学的三大定律,有这三个定律为基础,我们几乎可以解决电路中所有的计算问题。

比如利用基尔霍夫定律求支路电流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定律列出方程然后求解(用一个例子列出所有的方程,解出支路电流)。

看一下,我们需要求解三个未知数,确列出了五个方程,显然有两个方程是冗余的,那么我们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怎么选择所列出的方程是我们需要的方程,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

在前几节课中我们还学习了利用电阻的串并联等效变换,电阻星形联结与三角形联结的等效变换,两种电源的等效变换等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电路的计算问题,但是现实中存在一些复杂电路,并不能用这些方法来求解,那么我们就需要寻找新的计算方法,来解决复杂电路的计算问题。

在计算复杂电路的各种方法中,支路电流法是最基本的一种方法。

那么,什么是支路电流法?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支路电流法的定义,支路电流法就是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和电压定律(KVL )分别对结点和回路列出所需要的方程组,而后解出各未知支路电流。

支路电流法是电路分析中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它其实就是一个列方程组,解方程组的过程。

解方程组我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主要是如何列出方程组,我们现在以例1所示的两个电源并联的电路为例,共同学习支路电流法的应用。

E E I I 21从支路电流法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是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列方程组,我们知道,要求解n 个结果,我们至少要列多少个方程?对,至少要列n 个方程。

《支路电流法》教案

《支路电流法》教案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复习导入(3分钟)前面我们学习了基尔霍夫定律,在对应图形中,请简单描述一下?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 KCL )ΣI入 = ΣI出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 KVL )ΣU = 0问题情景设置:电子电路中,经常会遇到两个以上的支路组成的多回路电路,怎样求各支路元件中的电流?复习旧知,引入课题。

任务学习(15分钟)【任务1】数一数: 电路中节点、支路、网孔、回路的个数1.支路: 3 条2.节点: 2 个3.回路: 3 个4.网孔: 2 个【任务2】应用KCL:列节点电流方程1、已知:电路有2个节点(a、c),2、假设: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如图所示:3、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对a点有:I1+I2 =I3 ;对c点有:I3= I1+I2 ;由此可见,2个节点的电路只能列1个独立的电流方程:I1+I2 =I3实践证明:m个节点的电路只能列 m-1个独立的电流方程。

通过任务分解按步骤练习,既巩固了基尔霍夫定律,又能体会解题方法和技巧,培养解题能力和学习兴趣。

【任务3】应用KVL:列回路电压方程1.已知:电路有2个网孔(1、2),2.假设:网孔绕行方向为顺时针绕行,并根据已知的电流方向,标注电路中各元件电压的正负极,如图所示。

3.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对网孔1有:I1•R1 + (﹣I2•R2) + Us2 + ( ﹣ Us1) =0 对网孔2有:I2•R2 + I3•R3 + (﹣ Us2) =0【想一想】确定电压正负的方法:1.电阻:电压大小为I×R ,如果电流方向与回路方向一致则电压为正。

电压大小为I×R,如果电流方向与回路方向相反则电压为负。

2.电源:电压降的大小为E,回路方向由正+到负-,则电压为正。

电压降的大小为E,回路方向由负-到正+,则电压为负。

【任务小结】联立方程组反。

例:如图所示电路,已知:Us1=12V,Us2=12V,R1=3Ω,R2=6Ω, R3=6Ω求各支路电流:I1、I2,I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支路电流法教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他方法。

4
.典型例题讲解
例1:如图,已知E1???E2???17?V,R1???1?W,R2???5 W,R
3?
??2 W,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的电流。

例2、已知电路如图所示,其中E1=15 V, E2=65 V, R1=5 Ω, R2=R3=10 Ω。

试用支路电流法求R1、 R2和R3三个电阻上的电压。

例3、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3。

例4、用支路电流法求图中各支路电流,并说明U S1和U S2是起电源作用还是起负载作用。

图中U S1=12 V, U S2=15 V, R1=3 Ω, R2=Ω, R3=9 Ω。

【课外作业】
1.如图所示电路,能列出独立的基尔霍夫电流方程的数目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形式以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分组讨论法拓展训练
2.上题图中,能列出的独立的基尔霍夫方程的数目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如图所示电路中,正确的关系是( )
A.I1=
E1-E2
R1+R2
B.I2=
E2
R2
C.I1=
E1-U ab
R1+R2
D.I2=
E2-U ab
R2
4.电路如图所示,请判别该电路有几条支路,几个节点,几个网
孔,并列出该电路用支路电流法解题时所需的方程。

5.如图所示,已知E1=6V,E2=1V,内阻不计,R1=1Ω,R2=2Ω,R3
=3Ω,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

讲授法
小结:1.支路电流法解题步骤。

2.用支路电流法解题的注意点
布置
作业
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
3.填充题(6),4.问答与计算题(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