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世界著名建筑工程案例分析

世界著名建筑工程案例分析

世界著名建筑工程案例分析在世界各地,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工程,它们代表了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本文将对几个著名的建筑工程案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设计理念、建设过程以及对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1. 古埃及金字塔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古老且最令人惊叹的建筑之一。

它们是埃及法老的陵墓,以其庞大的规模和精确的结构而闻名。

金字塔的建设涉及了数以万计的劳工和大量的石材运输,显示出了古代埃及人的卓越技能。

这些金字塔成为埃及文化和历史的象征,并吸引了众多游客和考古学家。

2. 吴哥窟吴哥窟位于柬埔寨的暹粒省,是印度教和佛教艺术的杰出代表。

这个建筑复杂而庞大的古代都市覆盖了4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的庙宇、水池和雕塑令人叹为观止。

吴哥窟不仅体现了高超的建筑技巧,而且还展示了当时人们对宗教和宇宙的深刻理解。

如今,吴哥窟是柬埔寨重要的旅游景点,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3. 埃菲尔铁塔埃菲尔铁塔位于法国巴黎,是奥斯卡·尼埃梅耶设计的一项工程壮举。

这座铁塔建成于1889年,是为了庆祝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

埃菲尔铁塔高324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它的结构设计独特、精确,并且使用了大量的钢铁材料。

铁塔的建设创造了多项工程记录,成为现代工程学的重要里程碑,也成为巴黎的象征。

4. 白宫白宫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是美国总统的官邸和办公地点。

这座建筑始建于1792年,历经多次扩建和翻新,成为美国政治和历史的象征。

白宫采用了新古典主义风格,并结合了欧洲和美洲原住民的设计元素。

白宫的建设过程涉及到了数以千计的建筑师、工程师和工人,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如今,白宫是美国的国家重要场所,吸引了众多游客和访客。

5. 东京塔东京塔是日本东京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建于1958年,东京塔高333米,是亚洲最高的自立式钢铁塔。

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具有相似的外观和结构。

东京塔的建设是为了改善电视和广播信号传输,并提供一个观景台供游客欣赏城市美景。

建筑法律案例分析(3篇)

建筑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某房地产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在取得一块土地使用权后,计划在该地块上开发建设一栋住宅小区。

经过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开发商于2010年正式开工。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开发商未能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操作,引发了多起纠纷,其中最严重的是与当地政府及居民之间的土地使用纠纷。

具体纠纷如下:1. 违规占用土地:开发商在未经政府批准的情况下,擅自将部分土地用于建设配套设施,如商业区、停车场等,超出了原土地使用权证的规划范围。

2. 工程质量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开发商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了一些不合格的材料,导致部分建筑质量不合格,存在安全隐患。

3. 环境污染:施工过程中,开发商未能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扬尘、噪音等污染,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4. 违法拆迁:在小区建设过程中,开发商为了扩大建设规模,违法拆迁了部分居民房屋,引发了居民的强烈抗议。

二、法律分析本案涉及的法律问题主要包括土地管理法、建筑法、环境保护法、合同法等。

1. 土地管理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土地使用权人应当按照土地使用权证的用途使用土地,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

开发商未经政府批准,擅自占用土地建设配套设施,违反了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

2. 建筑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规定,建设单位必须依法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并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

开发商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不合格的材料,违反了建筑法的相关规定。

3. 环境保护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建设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防止环境污染。

开发商在施工过程中未能有效控制污染,违反了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4. 合同法:开发商与居民签订的拆迁补偿协议,在未得到居民同意的情况下,强行拆迁居民房屋,违反了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三、案件处理针对上述纠纷,当地政府依法进行了调查和处理:1. 责令整改:政府责令开发商立即停止违规建设,并按照土地使用权证的规定,恢复土地原状。

著名建筑案例分析

著名建筑案例分析

∙光的分析
针对多层博物馆采光问题
博物馆建筑 为多层,常规的 设计只能使顶层 画廊获得自然光, 底下几层要依赖 人工照明。霍尔 设计的弯曲的墙 面使光线能穿透 带有半透明隔热 体的玻璃板,水 平光线被偏转后 沿建筑的中心部 分向下投射,到 达上部和下部的 所有层,这样一 来顶层和底层都 可享受到自然光
案例一——
沃斯堡现代美术馆
向经典致敬----沃斯堡现代美术馆,安藤忠雄
沃斯堡现代美术馆作为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的典型作品,拥 有简洁的几何形式,与自然环境相融,选用的材料种类极少。五座长 长的平顶展馆仿佛漂浮在1.5英亩(约6070.2平方米)的水池上方,波 光粼粼。
总平面的分析:

主入口
总平面的分析:
屋顶采光
他用室外采光和室内采光互补 的方式满足整个美术馆的照明。
光线是美术馆设计的关键,尤其是散射与反射 的自然光线。悬臂式浇筑混凝土屋顶支撑着引 入自然光线的线性天窗和通风窗。五个Y形柱子 高达40英尺(约12.2米),支撑屋顶板,并且 成了美术馆的象征。
“将 玻璃当作墙 壁,就有了 实际存在的 屏障,它可 以作为一种 保护罩,与 外部分隔开, 但从视觉上 却没有内外 之别。还有 从水面反射 出的光线透 过玻璃照到 内部的墙上, 表明建筑的 边界似有还 无。”
Floor 1
二层平面
SUCCESS
THANK YOU
2019/9/16
∙平面分析
三层平面 四层平面 五层平面
∙立面分析
采用大玻璃窗的开 窗方式,使采光更 加良好。
∙立面分析
∙剖面分析
在剖面 中,也有交错 的概念,一个 方形的空间和 一个梯形的空 间用长廊连接 起来。
∙光的分析

建筑案例法律分析报告(3篇)

建筑案例法律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一)项目概述本案例涉及某市一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包括购物中心、办公楼、酒店和住宅等多种业态。

该项目由甲公司(开发商)投资建设,乙公司(施工单位)负责施工,丙公司(监理单位)负责监理。

(二)纠纷产生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甲公司与乙公司、丙公司因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款支付等问题产生纠纷。

乙公司认为甲公司未按时支付工程款,导致工程无法顺利进行;甲公司则认为乙公司施工质量不达标,且存在拖延工期的情况。

丙公司在纠纷中也承担了一定责任,但双方对责任划分存在争议。

二、法律分析(一)工程进度1. 相关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七十八条,发包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时间支付工程价款。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规定,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完成工程,并保证工程质量。

2. 案例分析在本案中,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约定了工程进度。

然而,由于甲公司未按时支付工程款,导致乙公司无法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完成工程。

根据法律规定,甲公司应承担违约责任。

(二)工程质量1. 相关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五十二条,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不得偷工减料。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及时整改。

2. 案例分析在本案中,乙公司存在施工质量不达标的情况。

根据法律规定,乙公司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然而,甲公司也未能尽到监督检查义务,对工程质量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因此甲公司也应承担一定责任。

(三)工程款支付1. 相关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九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规定,发包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支付工程款。

2. 案例分析在本案中,甲公司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支付工程款,导致乙公司无法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完成工程。

建筑工程事故案例与分析

建筑工程事故案例与分析

加强施工组织管理,确保施工 顺序合理、支撑结构稳固;加 强材料质量检测,确保材料质 量合格;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 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安 全隐患。
案例三:物体打击事故
总结词
物体打击事故通常是由于施工现场管理混乱、物 料堆放不规范或作业人员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的 。
案例分析
该事故是由于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管理不严格, 作业人员操作不规范所致。
完善安全制度与规范操作
01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 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职责。
02
规范操作流程
03
安全技术交底
制定详细的施工操作流程,确保 施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有章可循 、有据可查。
在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 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 防范措施。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与维护
安全意识宣传
通过悬挂安全标语、制作安全教育宣 传栏等方式,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确保施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减少不规范操作 。
现场安全设施配置
按规定配备安全设施,如安全网、防护栏、警示标识等,确保施工 Nhomakorabea场安全。
安全巡查与隐患排查
定期进行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03
CATALOGUE
建筑工程事故分析方法
建筑工程事故分析方法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4
CATALOGUE
建筑工程事故预防措施
提高安全意识与培训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模拟演练与应急预案
确保所有施工人员接受必要的安全知 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组织模拟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 件的能力,制定并完善应急预案。

建筑案例分析

建筑案例分析

CHARATERISTIC
PART 3 案例三
03
维琴察圆厅别墅
名称:维琴察圆厅别墅 所在地:法国巴黎 始建时间:1552年 建筑风格:文艺复兴时期建筑 设计师:布帕拉弟奥 文化:圆厅别墅坐落在意大利维琴察,是一座完全对称的建筑,以中央圆厅为中心向四边辐射,四个立面均有庄严的门廊和巨大的弧形台阶,富有古典韵味. 历史背景:意大利的一座贵族府邸.为文艺复兴晚期典型建筑.
1、建筑80%分都埋藏在地下,与周围景色融为一体. 2、44根银线放射状钢丝建造的隧道,吊桥直接通往美术馆正门. 3、外观上多为三角、棱形等玻璃屋顶天窗,采光性好.
1
2
3
DISCRIBE
4、天窗错综复杂多面多角度组合,淡黄色木遮光格子. 5、室内壁面与地面采用了淡土黄色石灰岩.
4
5
5
DISCRIBE
1、建筑80%分都埋藏在地下,与周围景色融为一体.——现代主义材料技术、环境因素 2、44根银线放射状钢丝建造的隧道,吊桥直接通往美术馆正门.——现代主义材料技术、环境因素 3、外观上多为三角、棱形等玻璃屋顶天窗,采光性好.——现代主义,风格派材料、环境因素 4、天窗错综复杂多面多角度组合,淡黄色木遮光格子.——结构主义,风格派材料、环境因素 5、室内壁面与地面采用了淡土黄色石灰岩.——现代主义材料因素
5
5
.
6
6
7
7
7
DISCRIBE
1、对称手法,比例均称,突出中央. ——新古典主义文化因素 2、碟形穹顶,外观高出四周屋顶. ——生物形态主义,古罗马式人文因素 3、造型高度协调,由最基本的几何形体组成.——理性主义人文因素 4、布局集中,正方形平面,中央圆形大厅,四周空间完全对称.——新古典主义文化因素 5、门廊成为室内外过度的空间.——新古典主义文化因素 6、四面用同样大台阶通向户外.——新古典主义文化因素 7、建筑顶端雕塑装饰.——古罗马式,装饰主义人文因素

建筑相关的法律案例分析(3篇)

建筑相关的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房地产公司(以下简称“原告”)与某建筑公司(以下简称“被告”)于2018年签订了一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被告承建原告开发的某住宅小区项目。

合同总价款为人民币伍亿元整,合同工期为24个月。

合同签订后,被告按照约定完成了施工任务,工程于2020年10月竣工验收合格。

然而,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原告以被告存在质量问题为由,拒绝支付剩余的工程款。

被告则认为工程没有质量问题,且已按照合同约定完成了施工任务,因此要求原告支付剩余工程款。

双方协商无果,遂诉至法院。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工程是否存在质量问题?2. 原告是否已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了工程款?3. 剩余工程款的具体数额是多少?三、案件分析(一)关于工程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约定,工程质量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

本案中,原告主张工程存在质量问题,但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

被告则提供了相关检验报告和质量保证书,证明工程符合国家标准和合同约定。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提供的证据足以证明工程符合质量标准,原告主张的工程质量问题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

因此,法院驳回了原告关于工程质量问题的主张。

(二)关于原告是否已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约定,工程款支付分为预付款、进度款和竣工结算款三个阶段。

原告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已按照约定支付了部分预付款和进度款,但剩余竣工结算款尚未支付。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剩余竣工结算款,已构成违约。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三)关于剩余工程款的具体数额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约定,工程款支付应以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为依据。

本案中,原告主张剩余工程款为人民币叁仟万元整,而被告则主张剩余工程款为人民币肆仟万元整。

建筑法律纠纷案例分析(3篇)

建筑法律纠纷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某住宅楼工程位于我国某城市,由甲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甲方”)投资建设,乙建筑公司(以下简称“乙方”)负责施工。

工程合同约定,工程总价为人民币1亿元,工期为两年。

合同签订后,乙方按期完成施工任务,甲方支付了部分工程款。

然而,在工程结算阶段,双方因工程款支付产生纠纷,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二、争议焦点1. 工程款支付数额2. 工程款支付方式3. 工程款支付期限三、案件分析1. 工程款支付数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工程款支付应当以工程进度和质量为依据,按工程进度分期支付。

”本案中,甲方与乙方在合同中约定了按工程进度分期支付工程款,但具体支付数额存在争议。

甲方认为,乙方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部分工程未达到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故应扣除相应款项。

乙方则认为,工程质量符合合同约定,且已按期完成施工任务,甲方应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

针对此争议,法院认为:(1)乙方施工过程中确实存在部分质量问题,但经整改后已达到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工程款支付应以工程进度和质量为依据,但工程质量问题已得到整改,不影响工程款的支付。

(3)合同约定工程总价为1亿元,甲方应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

2. 工程款支付方式甲方认为,合同约定工程款支付方式为银行转账,但乙方要求现金支付。

乙方则认为,现金支付更方便快捷,且符合行业惯例。

针对此争议,法院认为:(1)合同约定工程款支付方式为银行转账,双方应遵守合同约定。

(2)乙方要求现金支付虽符合行业惯例,但违反了合同约定,故不予支持。

3. 工程款支付期限甲方认为,工程款支付期限为工程验收合格后30日内支付。

乙方则认为,工程款支付期限为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60日内支付。

针对此争议,法院认为:(1)合同约定工程款支付期限为工程验收合格后30日内支付,乙方应遵守合同约定。

(2)乙方要求延长支付期限,但未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存在特殊情况,故不予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的分析
剖面
弧形墙
∙光Hale Waihona Puke 分析∙光的分析剖面图
∙光的分析
应用了蝴蝶窗
带有天窗的弧形屋 面为顶层下部的展室提 供了另一种光的分布方 式,成弧形的屋顶开有 “蝴蝶结”式的天窗, 可将光线分送到顶层以 下的画廊中。
在博物馆中,光线以不同的方式射入,这种光线射入的 不均匀性,会随着季节与时间的变化,在视觉上是博物馆内 部空间产生律动,从总体设计来看,整个博物馆就是一个弯 曲的“大走廊”,而自然光在其中的变化是这个“大走廊” 上展出的一件永恒的艺术品。
屋顶采光
他用室外采光和室内采光互补 的方式满足整个美术馆的照明。
光线是美术馆设计的关键,尤其是散射与反射 的自然光线。悬臂式浇筑混凝土屋顶支撑着引 入自然光线的线性天窗和通风窗。五个Y形柱 子高达40英尺(约12.2米),支撑屋顶板,并 且成了美术馆的象征。
“将玻 璃当作墙壁, 就有了实际 存在的屏障, 它可以作为 一种保护罩, 与外部分隔 开,但从视 觉上却没有 内外之别。 还有从水面 反射出的光 线透过玻璃 照到内部的 墙上,表明 建筑的边界 似有还无。”
平面分析
入口效果 安藤以一种大 方的姿态迎接建筑 物采用了一种 更 为严肃,偏向于新 古典主义的入口设 计。
一层平面
平面分析
展览空间
整个建筑采取五个矩形 盒子平行的排列,用几 何形体来展现了整个展 览馆的风貌。
公共空间
立面分析
北立面
南立面
东立面
立面分析
五座长长的平顶展馆仿佛漂浮在1.5英亩(约6070.2平方米)的水池上方,波 光粼粼,让人感觉这五座展馆也是艺术品展览在水面上。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玻 璃之墙有一个深意——冷冻作用。
案例一——
沃斯堡现代美术馆
向经典致敬----沃斯堡现代美术馆,安藤忠雄
沃斯堡现代美术馆作为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的典型作品,拥有 简洁的几何形式,与自然环境相融,选用的材料种类极少。五座长长 的平顶展馆仿佛漂浮在1.5英亩(约6070.2平方米)的水池上方,波光 粼粼。
总平面的分析:

主入口
总平面的分析:
周围环境优美一如美术馆中展示的 艺术品,在巨大窗户的映衬下,艺术品 与展览空间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地。玻 璃与水恰到好处地互相呼应,平静的池 水倒映出空间,恰如玻璃反射着水面。
内部玻璃显示着室内的通透。
美术馆仅采用了混凝土、钢 材、铝材、玻璃和花岗岩, 周围的水池刚好能倒映出其 优美的外形。葱翠的树林与 小山丘包围着美术馆,这正 是安藤建筑作品的典型特色。 通过其纯粹的设计,美术馆 成了最令世人瞩目的现代艺 术品之一。
Steven Holl
Floor 1
二层平面
∙平面分析
三层平面
四层平面
五层平面
∙立面分析
采用大玻璃窗的开 窗方式,使采光更 加良好。
∙立面分析
∙剖面分析
在剖面中, 也有交错的概 念,一个方形 的空间和一个 梯形的空间用 长廊连接起来。
∙光的分析
对于赫尔辛基所处纬度
赫尔辛基处 于北纬60度,自 然光基本上呈水 平照射。霍尔设 计的弯曲交织的 外部形态很好的 完成了自然采光 设计,把建筑物 的初始曲率建成 太阳在上午11点 到下午6点之间 运行轨迹的反曲 线,利用自然光 在北纬60°的独 特性质,保证了 博物馆在营业时 间内都有自然光
在设计多层画廊式艺术博物馆时常 见的难题之一是自然采光只能进入 到位于上层的画廊,下层的空间就 只好完全依靠人工照明了。对于这 个位于北方城市的艺术馆也为如此, 这里的日照位置偏于低平。为此, 建筑师通过建筑的弧面造型使各个 展厅的形状于尺寸形成轻微的不同, 水平的自然天光也以各种不同的方 式投射进来。
∙平面分析
在平面的功能上他也很巧 妙的运用了搭接。
一层平面
∙平面分析
霍尔交错搭接的概念同样也体现在 建筑的平面和内部空间组织上
同时,在功能上,还区分了参观区和休 息区。使休息区的环境更加静谧。
入口透视
一层平面
∙平面分析
展览空间韵律的营造 整个设计营造了一种有着 轻微弯曲的“展览空间”。含有 弧面墙的半长方的展厅,霍尔通 过这种不规则的空间形态来凸显 每个展厅及每位艺术家作品的个 性,并使人们感受到空间的多种 体验。人们在参观的过程中要多 长穿越贯通四层的中庭,可以体 验不断变化的视角。
安藤的玻璃墙体的另 一个深意在于其从内到 外以及从外到内的自然 转换。
视角
平面图和立面图的研究
当被玻璃环绕时,外侧的 墙壁就变成了内侧的墙壁, 被混凝土墙壁包围的场地 又成了内部空间。
光的运用
屋顶的光为展品 提供了照明,斜 面的墙体使照进 来的光不至于那 么的刺眼,他为 光起了引导作用。
美术馆的中庭
设计以在严酷条件下创造一个沙漠绿洲为主题,先从外部水池和绿化 着手,在基地的东侧规划了一片水池,在临近交通繁华的十字路口四 周,配置了充满绿茵的树林地,以此表现出了池清水澈,绿荫围绕的 环境。
安藤在项目中制作的基地和建 筑关系的模型。
在沙漠中创造的 绿树环绕。

整体采用玻璃外壳在安藤的 设计中,这里的玻璃墙为实 意之墙。
案例三
—— 国际画廊
一层平面
二层平面
三层平面
屋顶看平面图的分布
建筑中的几何图形
西北侧全景
从北侧接近主出入口
从一层上到二层的楼梯间
剖面图
地下两层
1 1
层 厅 和 连 接 的 展 室
与 屋 厅 有 标 高 差 的 展 室
3层接待室
地下层室内展室厅
谢谢观看
建筑材料
沃斯堡的现代艺术博物馆是混凝土 与玻璃的完美结合。
混凝土的使用表明了安藤对于这种材料独有的平 坦表面与尖锐而规则的边缘情有独钟。大规模的平面 墙体更有助于人们了解大楼的基本结构。与通常环绕 在安藤建筑四周的自然环境相比,这两个元素的影响 更深远。沃斯堡的美术馆表现出了建筑师对于边界最 细致的关注,他使用这种材料创造出了一座仿佛漂浮 在周围水池上方的建筑物。
两条线的交错
两个形体的交错
轴线的交错
体量的交错
∙总平分析
博物馆正面为矩形,与 赫尔辛基的棋盘式城市布局 相吻合,背面的弧形金属壳 体与图罗湾公园的海岸线及 列车场相协调,霍尔将这两 种几何类型融为一体,交会 于入口大厅。这样的形体处 理很好地回应了环境的各种 挑战,同时也满足了阿尔托 设计芬兰大厦时对整体环境 的要求。由此形成的不规则 空间与具有雕塑感的曲面造 型相吻合,表现出一种全新 的视觉冲击力。在这特定的 位置和特定情境下构成的是 一组建筑与景观结合的风景
∙设计理念
它是霍尔在1996年提出“交错”概念的体现。
不对称性限定着空间序列中的行进方式,由此使整个设 计成为一种有着轻微弯曲的“展览空间”。这些弧形展开的空 间序列包含了一些既神秘又令人惊讶的元素--这是在那种典型 的单一或双重正交的空间布置中所不存在的。因此,参观者可 以体验不断变化的视角的连续性展开,这些视角将参观者的内 部体验与“交错”的总体设计概念联系起来。
霍尔在他作品集的前言《锚固》中,对光线在空间中所具 有的神奇性有所阐述,他说:“没有光,空间将有如被遗忘了 一般。光即是阴影,它的多源头可能性,它的透明、半透明 与不透明性,它的反射与折射性,会交织地定义与重新定义 空间。光使空间产生一种不可确定的性格,雕塑出在行经空 间时短暂的经验体会。”
∙光的分析
∙光的分析
针对多层博物馆采光问题
博物馆建筑 为多层,常规的 设计只能使顶层 画廊获得自然光, 底下几层要依赖 人工照明。霍尔 设计的弯曲的墙 面使光线能穿透 带有半透明隔热 体的玻璃板,水 平光线被偏转后 沿建筑的中心部 分向下投射,到 达上部和下部的 所有层,这样一 来顶层和底层都 可享受到自然光
案例二-——芬兰赫尔辛基现代艺术博物馆
Steven Holl
∙作品分析
——芬兰赫尔辛基现代艺术博物馆
基地分析 设计理念 总平分析 平面分析 立面分析 剖面分析 光的分析
Steven Holl
∙基地分析
总平充分 体现了霍尔 提出的纠缠 的概念,它 不仅有建筑 体量的交错, 还和景观有
交错。 赫尔辛基美 术馆的设计 概念在于将 建筑体量有 机的编织到 周围的城市 景观中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