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二氧化硅的应用

合集下载

二氧化硅的不同纯度的用途

二氧化硅的不同纯度的用途

二氧化硅的不同纯度的用途不同纯度的二氧化硅的用途一、高纯度二氧化硅的用途高纯度二氧化硅是指纯度达到99.9999%以上的二氧化硅,具有极高的纯净度和无杂质的特点,因此在许多高科技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 半导体材料制备:高纯度二氧化硅是制备半导体材料的重要原料。

在半导体工业中,二氧化硅被用作制备硅晶圆的原料,通过特定的工艺将高纯度二氧化硅转化为单晶硅,制备出用于生产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等器件的硅片。

2. 光纤材料制备:高纯度二氧化硅也是制备光纤材料的重要原料之一。

光纤是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纯度二氧化硅是制备光纤的主要材料之一。

通过特定的制备工艺,将高纯度二氧化硅转化为光纤材料,用于制造传输光信号的光纤。

3. 高温抗腐蚀材料:高纯度二氧化硅具有优异的高温抗腐蚀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高温环境下的材料制备。

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高纯度二氧化硅可用于制备高温陶瓷航天材料,用于制造发动机内部零部件等。

4. 光学材料制备:高纯度二氧化硅是制备光学材料的重要原料。

光学材料广泛应用于激光器、光学镜头、光学仪器等领域。

高纯度二氧化硅可以通过特定的工艺制备出具有高透明度和优异光学性能的材料,用于制备这些光学器件。

5. 医疗材料制备:高纯度二氧化硅也被应用于医疗领域的材料制备。

例如,高纯度二氧化硅可以用于制备医用陶瓷材料,如人工关节、牙科修复材料等。

二、普通纯度二氧化硅的用途普通纯度二氧化硅是指纯度在99%左右的二氧化硅,相对于高纯度二氧化硅来说,其纯度较低,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1. 建筑材料制备:普通纯度二氧化硅可以被用作建筑材料的添加剂。

例如,在水泥制备过程中,可以加入适量的二氧化硅,改善水泥的硬化性能和抗裂性能。

2. 涂料材料制备:普通纯度二氧化硅可以被用作涂料材料的添加剂。

例如,在涂料制备过程中,可以加入适量的二氧化硅,增加涂料的附着力和耐磨性。

3. 橡胶材料制备:普通纯度二氧化硅可以被用作橡胶材料的填料。

二氧化硅的不同纯度的用途

二氧化硅的不同纯度的用途

二氧化硅的不同纯度的用途二氧化硅(SiO2)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化合物,它具有多种不同纯度的形式。

不同纯度的二氧化硅在工业和科学领域中具有不同的应用。

以下是二氧化硅不同纯度形式的主要用途:1. 电子级二氧化硅(Electronic Grade Silica):电子级二氧化硅是纯度最高的二氧化硅形式之一,它通常被用于制造微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

它的高纯度使得它在半导体行业中成为不可替代的材料。

电子级二氧化硅通常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或物理气相沉积(PVD)等方法制备的。

2. 光纤级和光学级二氧化硅(Fiber-Grade and Optical Grade Silica):光纤级和光学级二氧化硅主要用于制造光纤、光学镜头和光学材料。

这些材料需要具有高度纯净且光学性能优异的特性。

光纤级和光学级二氧化硅通常通过高温熔融石英和喷射熔融石英等方法制备。

3. 工业级二氧化硅(Industrial Grade Silica):工业级二氧化硅是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材料。

它常用于制造硅酸盐陶瓷、硅酸盐纤维和耐火材料。

工业级二氧化硅通常是通过高温煅烧二氧化硅沙或石英砂所得。

4. 医疗级二氧化硅(Medical Grade Silica):医疗级二氧化硅具有较高的纯度和生物相容性,通常用于医疗器械和药物制剂中。

它可以作为脱模剂、填充剂和药物释放载体等,并且可以在外科手术中用于填充和增强骨组织。

5. 硅酸盐胶体(Silicate Colloids):硅酸盐胶体是一种纳米级二氧化硅颗粒悬浮液,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分散性。

硅酸盐胶体广泛应用于涂料、墨水、染料、橡胶和塑料等行业中,用于增加材料的黏稠度、提高表面润湿性、增强材料的硬度以及增加材料的光学和电学性能。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纯度的二氧化硅,还有一些其他特殊用途的形式,例如纳米级二氧化硅、多孔二氧化硅和表面修饰的二氧化硅等。

这些特殊形式的二氧化硅在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如纳米材料、生物医学和环境保护等。

二氧化硅-共聚物杂化荧光纳米材料用于动物活体成像

二氧化硅-共聚物杂化荧光纳米材料用于动物活体成像

二氧化硅-共聚物杂化荧光纳米材料用于动物活体成像张泽芳;袁薇;徐明;易韬;张善端;李富友【摘要】以氧化硅(Si02)前驱体与三嵌段共聚物F108合成较小粒径的SiO2-共聚物杂化纳米体系(SNP),并与高效近红外发射的疏水染料M507自组装,构建了近红外发光纳米探针M507@SNP.同时,研究了M507@SNP的光物理性能和细胞毒性.动物成像实验证明该纳米成像探针可实现活体层次高信噪比的小动物全身成像和前哨淋巴结的指示.【期刊名称】《无机化学学报》【年(卷),期】2018(034)011【总页数】7页(P1943-1949)【关键词】杂化复合材料;荧光成像;空心二氧化硅粒子;近红外荧光染料【作者】张泽芳;袁薇;徐明;易韬;张善端;李富友【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先进照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200433;复旦大学化学系,上海200433;复旦大学化学系,上海200433;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上海200040;复旦大学先进照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200433;复旦大学化学系,上海200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13.720 引言目前,光学成像具有无创性、实时、高分辨率的特点,在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近红外(near-infrared,NIR)成像其发射波长位于700~1 000 nm,在该范围内生物组织自发荧光较少,吸收低,近年来成为生物成像研究的热点。

NIR染料应用于生物成像可最大限度的降低背景干扰,增加组织穿透深度[1-2]。

如小分子染料吲哚菁绿(indocyanine Lreen,ICG)作为造影剂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ood and DruL Administration,FDA)批准应用于临床手术导航和淋巴结的指示。

但大部分NIR染料发光效率底、水溶性差、在生物体内造影时间短[3]。

因此将纳米材料对NIR染料进行包裹,有利于克服上述局限性,拓展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4-5]。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纳米材料,其化学性质稳定,表面活性低,不具有毒性和免疫原性,因此在医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药物输送系统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在药物输送系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疾病治疗中,药物的低溶解度、不稳定性以及被免疫系统清除等问题严重限制了药物疗效。

通过将药物包裹在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内,能够有效地增加药物的溶解度,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并保护药物免受免疫系统的攻击,从而延长药物的有效时间。

另外,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也可以作为靶向药物输送系统的载体。

通过将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表面特定的功能化修饰,如肿瘤靶向的配体分子或单克隆抗体等,可以使药物直接靶向肿瘤细胞,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减少药物对正常细胞的影响。

二、生物成像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在生物成像中也有广泛应用。

在生物学研究中,对于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精确检测和非侵入性成像是极为重要的。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具有优异的透明度和荧光性能,因此可以作为成像剂直接注射到生物体内,将目标组织或器官的信息转化为可视化的影像,从而快速诊断疾病。

此外,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还可以用于标记和追踪细胞的位置。

通过将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包裹在细胞外膜或内部,就可以利用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成像性能,追踪细胞的迁移、分化和增殖情况,促进医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三、医用材料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还可以用于医用材料的制备。

在医学领域中,生物相容性是一项基本要求,而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细胞和组织相互作用的能力也很强。

因此,制备具有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医用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而且还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能。

举例来说,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可以应用于人工骨骼的制作。

与传统的人工骨骼相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材料具有更高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因此能够更好地结合身体组织,在骨骼再生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

综上所述,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在医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从药物输送、生物成像到医用材料制备均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与形成机理

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与形成机理

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与形成机理一、本文概述本文主要探讨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形成机理。

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二氧化硅微球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如高比表面积、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在众多领域如催化剂载体、药物递送、光学材料和生物传感器等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因此,深入研究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工艺和形成机理,对于优化其性能、拓展其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二氧化硅微球的基本性质和应用背景,随后综述了目前常用的制备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水热法等,并详细阐述了各种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探讨了二氧化硅微球的形成机理,包括成核、生长、团聚等过程,并分析了影响微球形貌、结构和性能的关键因素。

本文展望了二氧化硅微球制备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水热法、气相法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其中几种主流的制备方法。

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二氧化硅微球的方法。

该方法以硅源(如硅酸四乙酯、硅酸钠等)为起始原料,在适当的溶剂中水解缩聚形成硅溶胶,然后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pH值、溶剂种类等)使硅溶胶逐渐凝胶化,形成二氧化硅微球的湿凝胶。

通过热处理或超临界干燥等方法去除湿凝胶中的溶剂,得到二氧化硅微球。

溶胶-凝胶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控制微球尺寸和形貌等优点,因此在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中应用广泛。

微乳液法是一种基于液滴微反应器的制备二氧化硅微球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表面活性剂或聚合物在油水界面形成的微乳液滴作为反应容器,将硅源和催化剂引入微乳液滴中进行反应,生成二氧化硅微球。

通过控制微乳液滴的大小和分布,可以制备出具有不同尺寸和形貌的二氧化硅微球。

微乳液法具有反应速度快、产物纯度高、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等优点,因此在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中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荧光纳米粒子的介绍及应用

荧光纳米粒子的介绍及应用

荧光纳米粒子的介绍及应用写在前面的话:荧光探针(fluorescent probe)在化学传感、光学材料及生物检测和识别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成为实现上述功能的一种主要的技术手段。

但以传统的有机荧光染料为主的荧光探针在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

最近,无机发光量子点、荧光聚合物纳米微球、复合荧光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等荧光纳米探针的相继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有机荧光试剂的缺陷,为生物分析提供了新的发展领域,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在此我想作一简单介绍,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如果大家觉得我有什么地方说错的话,欢迎批评指正!让我也从中受益!1、荧光纳米粒子的分类荧光纳米粒子是指可以发荧光的半导体纳米微晶体(量子点)或将荧光团(Fluorophore)通过包埋、共价键连接以及超分子组装等方式引入有机或无机纳米粒子中,并让纳米粒子承担有机小分子荧光染料的检测、标记等功能。

与传统的荧光染料相比,荧光纳米粒子具有更高的亮度和光稳定性,也能更加容易地实现水分散性和生物相容性。

另外,随着纳米制备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对纳米粒子的尺度的精确控制及对粒子功能化手段的日臻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使荧光纳米粒子满足了化学传感器、生物探针等领域的要求。

目前荧光纳米粒子主要有无机发光量子点、荧光高分子纳米微球、复合荧光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三大类。

1.1.量子点量子点(quantum dot, QD)又可称为半导体纳米微晶体,是由数百到数千个原子组成的无机纳米粒子,是一种由 II-VI 族或者 III-V 族元素组成的纳米颗粒。

目前研究较多的主要是CdX(X = S、Se、Te)。

量子点粒径很小,它们的电子和空穴被量子限域,连续能带变成具有分子特性的分立能级结构,因此光学行为与一些大分子很相似,可以发射荧光。

量子点的体积大小严格控制着它的光谱特征。

量子点的晶体颗粒越小,比表面积越大,分布于表面的原子就越多,而表面的光激发的正电子或负电子受钝化表面的束缚作用就越大,其表面束缚能就越高,吸收的光能也越高,即存在量子尺寸效应,从而使其吸收带蓝移,荧光发射峰也相应蓝移。

树枝状 二氧化硅 模板 微球 荧光 粒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树枝状 二氧化硅 模板 微球 荧光 粒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树枝状二氧化硅模板微球荧光粒径-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树枝状二氧化硅模板微球在荧光领域中的应用在近年来,树枝状二氧化硅(SiO2)模板微球作为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在荧光领域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

树枝状SiO2 模板微球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为荧光标记、生物传感和光催化等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首先,树枝状SiO2模板微球具有高度可控的结构和形貌。

通过调控合成条件和模板微球的制备方法,可以实现对树枝状SiO2模板微球的形貌、大小和孔径的精确控制。

这种高度可控的结构特性使得树枝状SiO2模板微球在荧光标记中具有更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其次,树枝状SiO2模板微球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量。

这些特性使得树枝状SiO2模板微球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和载荷能力,可以有效地将荧光标记物或其他功能性分子固定在其表面或孔道上,从而实现对荧光信号的增强和稳定。

最后,树枝状SiO2模板微球本身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能。

通过引入荧光染料或量子点等荧光探针,可以实现对树枝状SiO2模板微球荧光性能的调控和增强。

这种荧光标记的树枝状SiO2模板微球在生物传感、荧光成像和光催化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的来说,树枝状SiO2模板微球作为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在荧光领域中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索其在生物医学、环境监测和能源转换等方面的应用,为荧光技术的发展和改进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示例2:树枝状二氧化硅模板微球是一种具有特殊形状和结构的微球材料,常用于荧光标记和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

这种微球的主要特点是外部表面呈树枝状结构,具有大量的纳米级孔道和内部通道,这些结构可以提供更大的表面积和更丰富的功能化修饰方式。

树枝状二氧化硅模板微球的制备方法一般是利用硅胶微球作为模板,在特定条件下反应得到树枝状二氧化硅结构。

这种微球具有可控的粒径大小和形貌,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其大小和形状,同时还可以利用其表面修饰功能实现荧光标记和生物分子的固定。

二氧化硅的性质及用途

二氧化硅的性质及用途

二氧化硅的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硅的用途是制造玻璃、应时玻璃、水玻璃、光纤、电子工业的重要零件、光学仪器、工艺品和耐火材料,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材料。

一、二氧化硅的用途。

1、平板玻璃、玻璃制品、铸造用砂、玻璃纤维、陶瓷色釉、喷砂防锈、过滤用砂、熔剂、耐火材料、轻质泡沫混凝土制造。

二氧化硅用途广泛。

自然界中稀有的晶体可用于制造电子工业中的重要元件、光学仪器和工艺品。

2、二氧化硅是制造光纤的重要原料。

一般来说,相对纯的应时可以用来制造应时玻璃。

应时玻璃的膨胀系数很小,相当于普通玻璃的1/18、可以承受剧烈的温度变化,并具有良好的耐酸性(除了HF)。

因此,应时玻璃常被用来制造耐高温的化学仪器。

石英砂常被用作玻璃原料和建筑材料。

二、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1、化学性质相对稳定。

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是一种酸性氧化物,不与普通酸反应。

气态氟化氢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气态四氟化硅。

与热强碱溶液或熔融碱反应生成硅酸盐和水。

在高温下与各种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硅酸盐。

用于制造应时玻璃、光学仪器、化学器皿、普通玻璃、耐火材料、光纤、陶瓷等。

2、二氧化硅的性质是不活泼的,除热浓磷酸外,不与卤素、卤化氢、硫酸、硝酸、高氯酸反应,氟、氟化氢除外。

常见的浓磷酸(或焦磷酸)在高温下能腐蚀二氧化硅,产生杂多酸[2],熔融的硼酸盐或硼酐在高温下也能腐蚀二氧化硅。

鉴于这一特性,硼酸盐可用作陶瓷烧制中的熔剂。

3、此外,氟化氢也可以是能溶解二氧化硅生成水溶性氟硅酸的酸:SiO4HF=SiF42HO。

综上所述,二氧化硅的用途是制造玻璃、应时玻璃、硅酸钠、光纤、电子工业的重要零件、光学仪器、工艺品和耐火材料,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材料。

二氧化硅,也称为硅石,化学式为SiO。

自然界中有结晶二氧化硅和无定形二氧化硅两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硅包裹荧光试剂合成及应用
陈小兰等[1]首次采用微乳液法制备出红区荧光染料四羧基铝酞菁掺杂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采用该方法制备的核壳荧光纳米颗粒荧光稳定性强,生物相容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该法已成功地用于自来水和模拟生物体系中pH的测定。

预期该技术有望用于细胞内H+的实时监测。

陈泽忠等[3]以修饰亲和素的包被异硫氰酸罗丹明荧光染料的二氧化硅荧光纳米粒子作为信号指示剂,利用亲和素与生物素的特异性结合,实现对肺癌细胞中癌胚抗原的特异性标记,最后通过荧光显微镜对标记的肿瘤细胞进行荧光成像检测。

结果表明该探针能够有效地识别肺癌细胞表面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

詹蕾[4]等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得到双染料掺杂的二氧化硅荧光纳米颗粒.该新型硅纳米荧光颗粒在生物标记及生物成像的多组分分析中具有潜在的应用。

冉志鹏[2]等合成了核壳型荧光/介孔二氧化硅复合纳米粒子(F-nSiO2/mSiO2),并将其用于抗癌药物阿霉素的控释
[1]陈小兰,邹健莉,赵婷婷,黎中宝. 新型四羧基铝酞菁-二氧化硅荧光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在酸度测定中的应用[J]. 分析化学,2006,11:1611-1614.
[2]冉志鹏. 二氧化硅基荧光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应用[D]. 复旦大学, 2014.
[3]陈泽忠, 蔡立, 唐宏武,等. 亲和素修饰的硅壳荧光纳米探针用于肺癌细胞的检测[J]. 2012.
[4]詹蕾, 颜小丽, 高鹏飞,等. 新型双荧光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J]. 分析科学学报, 2014,
30(5):701-7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