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钠抗癫痫合用美罗培南抗感染一例病例讨论
颅脑术后患儿美罗培南致丙戊酸钠浓度下降1例

2020年4月第27卷第7期颅脑术后患儿美罗培南致丙戊酸钠浓度下降1例吴燕华苗彩云颅脑术后患儿易出现癫痫等症状。
丙戊酸钠是临床一线使用的广谱抗癫痫药物,因剂型方便广泛用于儿科抗癫痫治疗;美罗培南作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代表,因强大的抗菌活性常用于复杂感染,两者联用导致药物相互作用,引起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下降[1-2],引发癫痫发作。
本文通过临床药师参与颅脑术后患儿1例的临床实践,协助医师优化治疗方案,为临床提供参考。
1 临床资料1.1 基本情况患儿男,2岁,10kg,因“颅内占位”于2018年12月24日入院。
入院前1年余患儿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反复呕吐频繁,查头颅CT示“颅内占位”,期间偶有头痛症状,未予特殊处理。
12月11日头颅MRI示“双侧中颅窝蛛网膜囊肿”,入院当日头颅三维CT示“双侧中颅窝蛛网膜囊肿”,拟手术治疗入院。
查体:体温36.5℃,脉搏95次/mim,呼吸25次/min,血压94/66mmHg;神志清,精神可,呼吸平稳,左侧颅骨较右侧突出,未及明显肿物及压痛;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mm,对光反射灵敏,无口腔、鼻道、耳道流血流液;颈软,两肺呼吸音清,心脏听诊未及明显异常;腹平坦,尚软,肝脾肋下未及,无压痛;四肢活动可,肌张力正常,肌力5级,病理反射未引出。
1.2 治疗经过入院第3日:行各种常规检查后,全身麻醉下行“左颞蛛网膜囊肿切除+基底池造瘘术”,手术顺利。
围术期予头孢曲松预防感染,并予补液、营养支持等对症处理。
术后预防癫痫,予口服丙戊酸钠口服溶液(德巴金)3ml,每12小时1次。
入院第4日:术后第2日患儿出现发热,最高达39.0℃,继续对症处理,丙戊酸钠预防癫痫。
入院第6日检测丙戊酸钠谷浓度为52.7mg/L,有效浓度范围内。
期间因患儿RBC、Hb、红细胞压积低,输注同种异体A型RhD阳性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补充红细胞,提高红细胞携氧能力,改善缺氧症状。
作者单位:315012 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药剂科通信作者:吴燕华,Email:****************入院第9日:患儿仍反复发热,WBC 15.3×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9.0%,CRP 14mg/L。
1例美罗培南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分析

Strait Phaunacenticai Jooual Vol33No.52221-例美罗培南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分析孙宜坤、,孔薇2(0合肥市骨科医院药剂科,安徽合肥235007;.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药学部,安徽合肥235007-摘要:目的对1例癫痫患者联合使用美罗培南和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导致癫痫复发进行相关用药分析,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帮助。
方法临床药师参与整个治疗过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实际,分析患者癫痫复发的原因,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
结果癫痫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VPA血药浓度,避免联合应用美罗培南与VPA。
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开展药学监护,促进临床合理的使用药物,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癫痫;美罗培南;丙戊酸钠中图分类号:R90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60765(2721)01027502丙戊酸钠(VPA)为临床一线的抗癫痫药物,对各类癫痫均有良好疗效,但其血药浓度易受合用的其他药物的影响53。
美罗培南为碳青霉烯类广谱抗生素,用于严重的细菌感染患者。
有研究报道50-显示:美罗培南和VPA可能存在相互作用,联合应用可导致VPA血浆浓度降低,使患者癫痫控制效果不佳。
本文就临床药师参与的-例癫痫合并肺炎患者在治疗期间联用美罗培南和VPA后导致VPA血药浓度下降的治疗事件进行分析,并对两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特点2作用机制以及患者用药调整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病例摘要1.1病例概况患者,男P-岁,因“反复头晕4年,发热伴神志不清2天”入院。
患者于-月前因癫痫持续状态入住我院神经内科,治疗好转后出院,出院后口服VPA缓释片4--g UP预防癫痫,控制尚可。
2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心悸胸痛,为求进一步诊治收住我院进一步诊治。
病程中无呕血、黑便,无抽搐,精神状态差,饮食较前减少,体重未见明显变化。
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临床应用监护体会

病例 1 : 患儿 , 男, 6岁 , 因间歇性 癫痫 发作 , 收 治我 院 , 医 生采用丙戊 酸钠 片 0 . 2 g q d p o , 入院 2 d , 发作一次 ,医生加
用拉莫三 嗪( 利必通 ) 2 5 mg q d p o , 患儿 未再发作 。但 联合用 药后第 3天 , 患儿 出现共济失调症状 , 临床药师发现后与 医生 沟通 , 考虑可能是 药物 不 良反应 , 针对 患儿 1 5 k g体 重 , 计算 正常给药剂 量 , 考虑二者联合使用 的协 同作 用 , 降低给药剂量
转, 入院后患者抽搐频繁 , 每 3—5 mi n抽搐一次 , 脑 电图示 痫
样放 电 , 诊断为癫痫持续 状态 。急诊 时 由于患者频繁 发作 临 时给与丙戊 酸钠 4 0 0 m g 静 脉滴注 , 入 院后丙戊 酸钠 4 O O m g ,
b i d , i v 。监控血药浓度后第 3天显示 丙戊酸钠 浓度 1 2 6 . 8 mg
4 3 0 0 6 0 ) ( 武汉 大学人 民医院, 湖北 武汉
பைடு நூலகம்
关键词 : 丙戊酸钠 ; 临床应 用
癫痫是神经科 第二 大常见疾 病 , 我 国约有 9 0 0万癫 痫 患 者…, 使 用抗癫痫 药物 是 主要 的治 疗 方法 。 自 1 9 1 2年 苯 巴比妥 问世 以来 , 癫痫 药物 已走过 了近一个 世纪 的历程 。从
素4 9 . 8 p  ̄ m o l ・ L ~。 第 二 天 由于 癫 痫 症 状 未 得 到 控 制 , 加 用
传统 的抗癫痫药 物 、 新一代抗癫痫 药物 , 到近年不断诞生 的第 3代抗癫痫药物 , 抗癫痫药物的发展令 临床 医生 、 科研 工作 者
美罗培南致丙戊酸血药浓度显著降低的案例分析

论文集美罗培南致丙戊酸血药浓度显著降低的案例分析孙浩1,徐英宏1,杨振宇2,菅凌燕1,肇丽梅1(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药学部;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ICΜ,沈阳110004)摘要:目的分析丙戊酸(VPA)血药浓度显著降低原因,为癫痫持续发作患者制订详细的药物调整方案。
方法临床药师参与疑难癫痫案例治疗,根据血药浓度变化规律,为药物相互作用的判断提供依据,为后续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结果临床药师通过VPA血药浓度监测,发现VPA血药浓度变化规律,确定美罗培南致VPA血药浓度显著降低,经过后续治疗方案调整,患者癫痫症状得以控制。
结论美罗培南可迅速、大幅降低VPA血药浓度,有必要加强两者相互作用的监护。
关键词:美罗培南;碳青霉烯;丙戊酸;药物相互作用丙戊酸钠(sodiμm valproic acid VPA)作为临床一线广谱抗癫痫药物,推荐用于全身性发作、部分性发作及特殊类型综合征等多种癫痫的治疗。
但由于VPA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窄,治疗指数低,代谢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目前推荐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为50~100μg·mL-1。
因此,为提高临床用药有效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有必要对VPA进行严密的血药浓度监护,以实现个体化给药。
但实际临床用药过程中,VPA血药浓度不仅取决于用药剂量,还受生理因素、病理因素、药物因素等多因素的影响。
本文结合一例癫痫合并感染患者的治疗过程,通过血药浓度监测实践(具体监测结果如表1),探讨碳青霉烯类抗感染药物与VPA的相互作用,明确两者联用的潜在风险,供临床参考。
1 病程及治疗简介患者男,51岁,67.5kg,因颈椎损伤致全身强直阵挛发作,表现为光、声音等刺激后的意识丧失,牙关紧闭,全身抽搐,持续5~10min后意识可恢复,反复发作,经咪达唑仑、丙泊酚镇静,甘露醇脱水等治疗,癫痫症状不改善。
第1日经会诊给予VPA,首剂量0.8g,30min静脉泵入后,1.6g,24h持续静脉泵入,卡马西平片0.2g,tid,po。
丙戊酸钠抗癫痫合用美罗培南抗感染一例病例讨论23页PPT

检查结果 (2019-5-11) 11.92 5.79 4.81 40.4 1.24 10.4
0.06 0.5
参考值
3.5~9.5 1.8~6.3 1.1~3.2 20~50 0.1~0.6 3~10 0.02~0.52 0.4~8.0
实验室检查
检查项目
谷草转氨酶 直接胆红素 总蛋白 白蛋白 乳酸脱氢酶 α-羟基丁酸脱氢酶 钠 氯 全程C反应蛋白
病史介绍
患者:54岁 男
入院时间:2019年5月5日
主诉:间断意识丧失伴肢体不自主抽动5年,加重1天。
个人史:出生并久居青海,工人,否认牧区长期生活及牛、羊、密切接触 史,否认吸烟、饮酒史。
既往史:患“高血压病”史8年,血压最高达180/100mmHg,未行正规降 压治疗。患者于5年前因梗死后出现意识丧失,伴肢体不自主抽动,表情为 双眼上翻,面部及口角肌肉不自主抽动,口唇青紫,牙关紧闭,双拳紧握 屈曲,双下肢强直,伴有小便失禁,症状持续约数十秒后神智转清,抽搐 停止,醒后患者对发作当时情形无记忆,当时诊断为诊断为“症状性癫 痫”。后上述症状间断发作,每2~3周发作一次;2年前因右脑梗死, 1年 前患者无法站立并长期卧床,同时抽搐发作较前频繁,每周4~5次不等;
病史介绍
既往过敏史:有青霉素过敏史,否认食物及其他药物过敏史。
既往用药史:长期口服丙戊酸钠片0.4g tid。 现病史: 5月1日有发热史,体温38.0℃,未予诊治;偶有咳嗽、咳痰,
无胸闷气憋及呼吸困难。 5月4日患者家属发现患者肢体不自主抽动发作 次数较前明显增多,每日4~5次。患者入院时神志呈恍惚状,精神差, 平车送入病房,身体偏瘦。
2019-5-12 39.4℃ 37.2℃
药物治疗
开始时间 停止时间 医嘱内容
美罗培南与丙戊酸钠相互作用的病例分析

摘要:介绍临床药师参与1例病毒性脑炎伴肺炎患儿的药物治疗过程。
临床药师利用专业知识,及时发现患儿入院前因合用美罗培南及丙戊酸钠导致癫痫再发的问题,从抗菌药物选择、抗癫痫药物剂量调整等方面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同时进行药学监护。
临床药师加入临床治疗团队,能够促进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保证用药安全。
关键词:美罗培南;丙戊酸钠;药物相互作用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是临床药师的一个工作切入点。
丙戊酸钠已经广泛用于各种癫痫疾病的治疗,是全身性发作的一线药物。
美罗培南是碳青霉烯类的广谱抗菌药物,是院内重症感染以及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的混合性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产酶菌感染的一线药物,相比亚胺培南的神经毒性,美罗培南可用于中枢神经感染的治疗。
1997年,Nagai K等首次报道了帕尼培南会显著降低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1],1998年美罗培南也被报导出现同样的药物相互作用[2],使人们逐渐认识到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与丙戊酸钠之间存在的严重药物相互作用。
但在临床上仍可能遇到美罗培南与丙戊酸钠合用的情况,特别是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继发性癫痫、病毒性脑炎合并肺部感染等等情况,医生往往专注于病情和治疗本身,而忽略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需要临床药师发挥专业特长进行药学监护。
一.病史摘要患者,徐某某,男,15岁,因“发热伴反复抽搐1月余,加重1天”2013.10.20急诊拟“病毒性脑炎,继发性癫痫,肺炎”收住入院。
患者2013.9.2-9.17因“病毒性脑炎、肺炎”曾于我院住院治疗,9月7日开始口服丙戊酸钠片0.5g q12h抗癫痫治疗至今,9月16日曾查丙戊酸血药浓度为70.8mg/L。
9月17日转外院继续康复治疗。
10月5日以来患者因体温不稳定,在外院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继发性癫痫,肺部感染”,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抗感染,继续丙戊酸钠片0.5g q12h、左乙拉西坦片0.5g bid口服抗癫痫治疗。
患者10月20日转入我院后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继续丙戊酸钠片0.5g q12h、左乙拉西坦片0.5g bid口服抗癫痫治疗。
美罗培南诱发癫痫

9.51 24.81
81.1 92.3
141
11.29
80.8
103
7.71
75.7
95
痰培养及药敏结果
日期 标本 项目 结果 敏感药物 耐药药物
11-27 痰
涂片
查 见 G- 杆 菌 , 未查见真菌
11-29 痰
培养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 啶、头孢泊肟、亚胺培南、 铜绿假单胞菌 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 妥布霉素、环丙沙星
35再次出现双眼右侧凝视四肢不自主抽搐症状心率增快再次给予地西泮注射液5mg稀释后缓慢静推患者肢体抽搐症状逐渐缓解后给予头部冰帽持续降温保护脑细胞处置停用美罗培南第二日换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抗菌药物神经毒性头孢唑啉青霉素头孢替唑氨曲南头孢孟多阿洛西林头孢呋辛哌拉西林头孢尼西碳青霉烯类药物神经毒性的发生率约为0013高剂量亚胺培南发生率约为3美罗培南在非脑膜炎患者神经毒性的发生率仅为008马莉莉张健
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 巴坦、头孢唑林、头孢 替坦、头孢曲松、呋喃 妥因、复方新诺明
12-05 痰
培养
未见致病菌
抢救过程
12-01,美罗培南 0.5g ivgtt q8h
12-03 16:00,突然出现双眼右侧凝视,头部向右方摆动, 四肢不自主抽搐症状,心率增快,达150次/分,呼吸急促
给予地西泮注射液5mg缓慢静推后患者双眼凝视,肢体抽 搐等症状逐渐缓解,心率降至103次/分,但呼吸仍急促 16:35,再次出现双眼右侧凝视,四肢不自主抽搐症状,
处理
应停止用药或改用其他神经毒性较小的药物
对症给予地西泮、丙戊酸钠等抗癫痫药物治疗
可用血液透析的方法降低血药浓度
马莉莉,张健.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神经毒性[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1, 12(3):178-182.
美罗培南联用丙戊酸钠致癫痫的病案分析

美罗培南联用丙戊酸钠致癫痫的病案分析李祚勇; 郭春钰【期刊名称】《《赣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39)008【总页数】4页(P815-817,819)【关键词】美罗培南; 丙戊酸钠; 血药浓度【作者】李祚勇; 郭春钰【作者单位】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西赣州3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2.1美罗培南属于碳青霉烯类中广谱抗菌药物之一,对多数β内酰胺酶、ESBL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是医院重症混合性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及产酶菌感染的一线药物[1]。
由于美罗培南具有高效、中枢神经毒性低的特点,故美罗培南和丙戊酸钠易被医生误联用在重症患者的抗感染及癫痫的治疗中。
本案例拟通过对1例肺部感染合并继发性癫痫患者,分析同时使用美罗培南与VPA时诱发癫痫发作的原因,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临床资料1.1 病史资料患者,男,25岁,身高170 cm,体重62 kg。
于2015年7月作业时不慎触电,当即出现意识丧失、心跳停止,经约40 min心肺复苏后,患者恢复自主心跳,遂收入重症监护室(ICU)治疗。
经过8个月左右的积极治疗,患者顺利脱机,但遗留意识障碍及继发癫痫,给予了丙戊酸钠缓释片抗癫痫对症治疗后,除偶有小发作外,总体控制良好。
随后于2016年3月10日转入我院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
3月13日患者出现反复发热、咳黄浓痰,当日查头颅及胸部CT示:双肺感染,硬膜下积液增多,脑室受压,经脑外科会诊,于3月14日行左侧硬膜下积液钻孔引流减压术,术后患者仍意识障碍伴反复咳痰、高热,加重6 d,最高体温达39 ℃,痰培养示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控制欠佳,于3月19日再次转回ICU治疗。
诊断:(1)缺血缺氧性脑病继发性癫痫;(2)肺部感染。
1.2 治疗经过 2016年3月10日,患者从ICU转入康复科治疗,给予了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4.5 g·8 h-1静滴抗感染治疗,布地奈德混悬液1 mg·6 h-1氧气雾化平喘;氨溴索30 mg·6 h-1静滴化痰;肠内营养乳剂1 600 mL·d-1鼻饲营养支持、丙戊酸钠缓释片1 g·d-1口服抗癫痫等对症支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