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学习材料-当代社会下宗教与社会其它因素的关系

党校学习材料-当代社会下宗教与社会其它因素的关系
党校学习材料-当代社会下宗教与社会其它因素的关系

当代社会下宗教与社会其它因素的关系

要具体地研究宗教与当代社会的关系,必须深入地研究宗教与当代社会的其它因素的关系。

一、宗教与政治的关系

1、宗教与政治的区别与联系

任何一项科学的研究工作,都必须首先要做概念的界定工作,否则,就无法正确地表述自己的学术观点。概念的产生标志着人类思维开始从原始状态进入到逻辑思维的阶段。逻辑思维的特点在于运用概念,并进行判断和推理。如果在认识过程中还没有产生新的概念、范畴,那就意味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阶段,还没有进入理论思维阶段。这告诉我们,概念是理性认识的工具,没有这样的工具,就无法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和规律。根据这一基本认识,我们也需要从宗教与政治的区别与联系的界说开始谈起。

壹、政治的不可逾越性

政治,历来是众说纷纭的问题,从历史上变幻无常的朝代的更迭和走马灯似的政治人物的交替而产生的诸多「变量」,使人感到政治的变幻莫测和难以捉摸;从历史上宫廷内部的勾心斗角和为争权夺利而发生的桩桩血腥案件,使人们感到政治的恐怖、残忍和肮脏。

但是,人们并不能回避政治、逾越政治,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人是政治的动物。这个著名的命题是对人的社会性的正确说明。人在社会中生活,必然围绕着利益、权利进行各种活动,这种活动既有持久不断的冲突,又有各种权力的集结与整合。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就是在这种冲突与整合中不断地前进的。这里,笔者想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加以说明。笔者第二次到台湾搜集资料时,正是「SARS」疫情比较严重的时期。旅客下飞机以后必须填写健康登记表,测量体温,方可离开机场。但台湾有一男性公民以侵犯人权为由,拒不测量体温,为此大闹机场。隔了几天,这名男子又从澳门回台,仍然拒绝测量体温,数名警察一拥而上,将其按倒在地,强制测量了体温。这件事表明:公民不能只要自己的权利,而不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个人的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发生矛盾时,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公众的利益。无独有偶,大陆一名乘坐MU5164航班由北京返回合肥的朱姓旅客,在其飞机座位上突然恶作剧地对客舱工作人员说:「小姐,我有SARS」。该航班乘务员随即报告该航班机长。机长根据民航规定,当机立断,迅速将此情况向地面管理部门报告。有关方面来到旅客所在飞机,要求对其隔离检查。眼看事情闹大,他不得不承认:[我是开个玩笑]。根据处置预案,有关人员当即对该旅客进行了体温测量等一系列检查,结果显示其体温正常,无其它症状,该旅客的行为确属恶作剧。但航空公司根据有关规定拒绝了该名旅客的登机请求。此航班被迫延误了20分钟【4】。

这件小事说明,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个人连开玩笑的「自由」都没有。在「SARS」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时候,各国纷纷修改法律,目的在于更好地保障公众利益。新加坡国会于二00三年四月二十五日通过《传染病法》修正案并立即生效。该法规定:任何新加坡人如果知道或怀疑自己感染了「SARS」,必须到专门收治「SARS」患者的医院就诊,除了求医之外不得出现在其它公共场所,否则政府可对他们罚款五千新元,并判其监禁;加重处罚违反卫生当局隔离令者,政府可给不遵令居家隔离者戴上手腕电子监视器,甚至可将他们强制隔离

在医院或指定地点。瑞典最近完成《传染病防治法》修改工作,新法律规定:一、任何使他人有感染致命疾病危险的行为定性为犯罪;二、与严重传染病病原体携带者关系密切、并可能受感染的人有知情权,即病原体携带者自己或医生应通报病情。中国大陆也制定了《传染病防治法》,违反《传染病防治法》,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如果说,政治就是管理众人之事的话,那么,「SARS」疫情使我们实实在在地感觉到它的存在。关乎千百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防疫工作难道不是最大的「政治」吗?

由此可见,先贤亚里士多德「人是政治的动物」的论断,确实是一句至理名言,不管人们是否愿意,只要在社会中生活,都不能超脱于政治之外!

贰、宗教与政治的区别与联系

政治与宗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是两个不同领域的问题,具有不同的质的规定性,当然不能混淆。在国际社会,一些人往往把宗教问题与政治问题混为一谈(宗教极端主义或宗教恐怖主义,已经脱离了宗教的范畴,不再是通常意义上的宗教,实际上是宗教名目下的政治,而不是什么宗教信仰和宗教实践),其目的就是利用宗教问题,达到某种政治目的。对于这一点,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尽管人们对政治的定义莫衷一是,但大体上有一个讨论的范围。如认为:「政治者,管理众人之事也」;「政治现象就是国家的活动」;「政治现象是人际关系中的权力现象」;「政治是政府制定政策的一种过程」;「政治乃众人共处之工具」;「政治是一种权力的形成和分配的过程」;「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就是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等等。

这些不同的说法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的含义,即政治是阶级、政党、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国内和国际关系方面的社会活动,是围绕着社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的分配而开展的公共事务活动。

通俗地说,单个人没有政治。政治是群体的事,国家的事,人类的事。是解决和处理公共利益的事情。从统治者来说是治国御民的活动,从被统治者来说是争取和维护自己合法利益的活动。从统治、统御的一般规律来说,它离不开思想的统治和行为的控制两个方面。也就是说,统治者要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与被统治者建立某种程度的平衡关系。使被统治者不至于感到生活不下去而揭竿而起奋起反抗。为此,统治者就必须充分调动、利用一切社会资源,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服务。

如果说政治是众人围绕着公共利益而展开的公共的活动。而宗教则是人们对外部世界(包括自然和社会)的压迫不能抗拒而产生的一种认识,它更多的是个人精神的追求与解脱,因而带有私人的性质而不具有政治意义。宗教活动主要是通过崇拜、礼仪等规范个人的言行来达到神灵的保佑和终极的关怀的目的。因此,一个人在政治上的态度同他的宗教信仰,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信仰同一种宗教或教派的人,在政治态度上可能很不一样,甚至完全对立;不同宗教信仰的人,或者属于不同教派、宗教组织的信徒,也有可能在政治态度上完全一致。这已经被历史上的无数事实所证实。把政治态度与宗教信仰简单地等同起来,是非常错误的。

但是,我们又必须看到,尽管宗教信仰不同于政治主张,宗教社会实体不等于是政治实体,宗教信仰不同于政治理论,宗教实践不同于政治活动,但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宗教与政治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宗教虽然是人们的精神信仰,但它同时又是社会的重要的政治资源,毫无疑问成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关注和利用

的对象。

叁、政教关系概念的不同理解

由于政治与宗教都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因此,人们对政教关系的理解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区别。

广义的政教关系是指广义的政治与广义的宗教的关系。广义的政治是指管理众人之事,广义的宗教是对超自然神灵的信仰。从这种意义上说,一切与众人之事有关的活动,都是与政治有联系的活动,宗教与社会层面的联系当然也可以看作是与政治的联系,如古代早就有一些高僧大德指出,佛教徒遵守佛教的「五戒」就是参与了政治,因为如果社会成员都能遵守「五戒」,社会就不会出现纷争、战乱,人们和睦相处,国家长治久安,这不正是许多政治家追求的目标吗?当然,佛教的慈善事业,佛教对生命的关怀,佛教对人的心灵的净化等都与「众人之事」有关,或者至少可以说是有利于解决「众人之事」的。

狭义的政治是指政权、政府即人们治理国家的活动。狭义的宗教则指教会、宗教团体的活动等。从这种意义上说,政府与教会、政府与宗教团体之间的关系就是宗教与政治的关系。这样一来,政教关系就有以下四种关系:政治与宗教的关系、政治与宗教团体的关系、政权与宗教的关系、政权与宗教团体的关系【9】。西方学者Carrol J. Bourg(凯若?博格)在〈政治与宗教〉一文中认为政教关系包括三层关系:①教会与国家;②宗教与国民社会;③宗教取向与历史行为模式。中国学者张训谋在《欧美政教关系研究》中指出,广义上的政教关系应包含较为广泛的内容,具体讲有三对关系:(1)意识形态层次上的宗教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2)权力主体层次上的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3)社会事务层次上的宗教社会团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而狭义上的政教关系应主要指宗教团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更多地属于实践层次上的关系,但在立论上则要同深层次的关系即教会与国家关系相关联,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在本质上,要取决于教会和国家双方对教会与国家关系的理解,即二者是相互平等的还是一个依附(或高于)另一个(在后一种情况下又是哪一个处于主导地位)?在西方,这个问题在政教关系中处于很重要的位置,尤其是来自教会方面的理解。【10】

从国家政权与宗教组织结合的程度来看,这种结合的程度的不同,反映出不同的政教关系。根据政府对宗教组织控制能力的强弱或宗教势力对国家干预程度的大小,可以区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国家政权与宗教组织合一的政教合一制度。

这是政治与宗教结合的最为密切的形式。其基本特点是:君权与神权、政权与教权合二而一。国家元首和宗教领袖同为一人,政权和教权由一人执掌;国家法律以宗教教义为依据,宗教教义是处理一切民间事务的准则。

第二,宗教服从于国家政权的国教制度。

国教是某些国家的执政当局定为国家的全民信仰的宗教,它是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是维护统治秩序的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实行国教制度的国家,一般来说,国家政权处于最高的地位,同时又需要继续依靠宗教来确立自己的统治权威的合法性。从宗教方面来说,它已不能凌驾于国家政权之上来控制政权,而是通过积极满足国家政权的需要来求得自己的发展。在国教体制中,国教的僧侣往往享有特权的地位,对国家的社会政治生活发挥举足轻重的影响,并排斥其它宗教信仰,造成国教信仰在意识形态中的单极化状况,以宗教信仰上的一致性来维护统治秩序的稳定。

第三、政教分离的制度。

政教合一不论是教皇国制度还是国教制度都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政教分离的思想产生于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时代,是资产阶级要求民主、自由、平等在宗教方面的反映。后来,在西方资产阶级建立的国家中得到普遍的推广并在实际中得以贯彻执行。现在,政教分离差不多已成了世界上大多数现代国家处理国家政权与宗教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政教分离的基本含义是国家政权与宗教组织彻底分开。宗教组织不参与和不干预政府所管辖的世俗事务,而只把自己的精力集中于满足教徒宗教信仰的纯宗教的事务。从政府方面来说,则是应把宗教信仰、宗教活动视为每个公民的私事、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而不对之进行干预和施加影响,并合法地保障一切宗教团体的正当的宗教活动。但是,实际情况远比理论上的规定复杂,在很多实行政教分离的国家,并没有完全作到真正的分离。【11】

肆、中西方政教关系的不同特点

虽然宗教都有「三大层圈」,都是重要的政治资源。但由于历史条件不同,宗教与政治的关系的表现形式很不相同。

中国自秦汉以来,形成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实际上那是一种放大了的家长制,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权力高度集中于家长皇帝一人手里。「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国不能一日无君」等等,就是强调君王的独一性和至尊性。中国人也崇拜「天」,「天」或老百姓俗称的「老天爷」是人格化的最高神。但体现「天」的意志的,并不是独立于政权以外的宗教职业者(神职人员),而是中央集权的人间代表——皇帝。皇帝被说成是天之子(天子)或后代。皇帝的权力是「天」所赐予的。《尚书》曰:「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上帝宠之」。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董仲舒说:「天以天下予尧舜,尧舜受命于天而王天下」【12】等等就是对这种现象的表述;君权神授使皇帝兼备人性与神性的品格。不论是在任皇帝维护统治还是改朝换代时新兴力量推翻旧的统治,都打着「替天行道」、「顺乎天意」的旗帜。但中国人所敬拜的「天」实际上只是一个宗教信仰的符号,并没有太大的威力,神权只是统治者统御人民的一个工具,始终没能凌驾于王权之上。中国古代的「僧官制」(中国古代朝廷中设有名称不同的官职,称为僧官制度,专管宗教事务),和「度牒制」,表明佛教从未凌驾于王权之上,而是处于王权的有效控制之下,所不同的只是这种控制的强弱程度。中国宗教实际上是王权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始终没有形成像西方基督教的教权那样与专制集权抗衡的力量。相反,皇帝却可以左右、决定某一宗教的兴衰存亡。中国佛教史上的「三武一宗法难」就是明显的例证。

在西方,情况有很大不同。当基督教在欧洲兴起的时候,欧洲各民族还处在一个相对分散、独立发展的历史阶段。庞大的罗马帝国从强盛到分裂,直至最后解体,在独立于政权的基督教会面前,是各自相对独立的世俗政权,而基督教会则是一个跨国界的、统一的、强大的组织。经过基督教会与各国政权间复杂而长期的争斗、妥协、相互作用,基督教会控制了全部意识形态,处于万流归宗的地位。使文学、哲学、科学等等都成了宗教的婢女,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它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它们成为神学的科目。【13】

马克思也针对这种情况指出:

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的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领。【14】

以至于欧洲资产阶级起来推翻封建制度时,都必须首先把批判的矛头对准宗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对宗教的批判是一切批判的前提」【15】。

西方基督教的强盛,使神权与王权不仅可以分庭抗礼,甚至可以凌驾于王权之上。公元八百年,教皇为法兰西王国的查理大帝加冕,开创了后来教皇声称对各国国王拥有批准与罢免之权的一个先例。查理大帝在给教皇的信中说:我们的天职是用武力保卫教会,使它不受异教徒的攻击蹂躏,在教会内部确保教会的纯正信仰。而神圣的教父,你的职责则是用祈祷支持我的武力。【16】这就一语道破了封建统治者与基督教会互相利用的实质。但当神权影响到君权(王权)的利益时,二者也会发生矛盾。可以说,在整个欧洲封建社会,神权与君权(王权)是既相互利用、又相互斗争的。

由于中世纪教会与世俗权威的冲突和重迭,西欧封建社会在大部分时间内没有形成集世俗权力与精神权力于一身的绝对专制体制,国王管理世俗事务,教皇管理宗教事务,这是当时的一种「两权分立」,这与中国封建社会「国无二主」的专制集权观念相反,对欧洲后世的宪法制度(分权与权力制衡)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西方,分权的传统由来已久,而在中国集权的传统则根深蒂固。中国著名学者顾准写道:

两种权威并存,对于欧洲政治之不能流于绝对专制主义,对于维护一定程度的学术自由,对于议会制度的逐渐发达,甚至对于革命运动中敢于砍掉国王的头都是有影响的。因为两头政治下最低层的人也许确实捞不到什么好处,体面人物却可以靠这抗挡,可以钻空子。不至于像中国那样「获罪于君,无所逃也,只好延颈就戮!」【17】

谁也料不到,基督教对西方政治体制竟然产生了如此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事实面前,我们还有理由否定宗教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吗?

正是因为在中世纪宗教处于如此重要的地位,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矛头首先对准了宗教。在欧洲,一方面出现了以法国资产阶级无神论者为代表的批判宗教与教会的思想启蒙运动;另一方面,在教会内部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在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的过程中,宗教与教会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宗教信仰自由」和「教会与国家政权相分离」是资产阶级革命带来的两个积极成果,并在近代与现代史上影响到了整个世界。然而,资产阶级在推翻封建统治的过程中,这种对宗教与教会的冲击与改革,并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宗教对社会政治的影响。在经过一段磨合与相互适应之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与宗教达成了某种默契,宗教已在绝大多数的地方,在思想政治领域扮演着资本主义社会尖锐矛盾的润滑剂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作用。【18】他们所谓的「政教分离」,只是指国家政权同某一种曾控制国家的教会分离。正如西方一些实行「政教分离」国家的政治家及社会领袖所指出的:

广泛意义上的政教关系是不能分离的,也分离不了。教会需要国家的支持,国家也需要宗教的支持,只是分工的领域不同,教会负责精神方面多一些,国家负责物质方面多一些,而面对着的群众都是同一批人。【19】

就以所谓最自由民主的美国来说,它在一八七一年就在法律上宣布了政教分离,但直到现在,美国国家机关的工作仍然受到宗教的影响。美国国会两院的会议,常常以祷告开始,宗教宣誓盛行。国会有牧师,陆海军也有传教士。总统就职时,要手抚《圣经》宣誓。美国有四十二个州的宪法序言包含有祈祷上帝的内容。一些州的现行法律不承认非教徒证人的证词;拒绝做宗教宣誓的人同样也不得在法庭作证,更不能在国家机关任职;有十六个州的法律规定,反宗教的人视

情况要处以罚款,或者受到监禁处分直至三年之久。在历次的总统竞选中,教会更是积极干预,竞选人也积极谋求教会的支持。【20】

这充分说明,在宗教传统由来已久的西方,宗教势力仍然非常强大,宗教与政治的关系依然非常密切。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

2、宗教与政治关系的信仰根据

在简单了解了一般宗教与政治的关系之后,我们有必要从不同的层面分析佛教与政治的关系。

任何一种有世界影响的宗教,都有一整套完整的信仰体系,即思想理论基础。缺乏哲理基础的宗教,没有一套信仰体系的宗教,是低层次的、不成熟的,其信仰也是不可能牢固的。佛教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与它的信仰体系的完善、理论体系的完备有密切关系。

《华严经》说:

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断除疑网出爱流,开示涅盘无上道。

《大智度论》卷一也说:

佛法大海,唯信能入。

《法句经》专门列有「笃信品」说:

笃信品者,立道之根果,于因正见行不回顾。

就是说,笃信是建立佛道的原因,而能得到佛道的正果。所以在因中修行的时候,如果所见的真理是正确的话,就得向前精进,不必再回头,而顾虑其它的事情。因为回头而顾虑的话,就是疑惑而犹疑不决,这便是修道者的障碍了。《金刚经》第十五品指出,要有「信心不逆」的精神,所谓信心不逆,就是彻底相信佛教的教义,相信自性自度的道理,相信成佛之路在每个人的脚下,相信佛就在每个人的心灵,心灵之路如何走,是每个人自己的事,别人是不能代替的。这说明,佛教信仰是佛教徒安身立命的根,是整个佛教赖以存在的根本。也是佛教参与政治的基础和根据。

以往,我们谈佛教的政治功能或社会责任感,没有深入到佛教信仰内部,似乎只是适应社会对佛教的要求。或者是佛教为了挽救自己的危机而迫不得已采取的临时性举措。实际上,这种看法是肤浅的。佛教的政治功能和社会责任感来自于佛教教义的内在要求。众所周知,佛的含义就是觉悟,不仅是自己觉悟,还要普度众生,让一切众生都觉悟。这一思想是佛教自始至终的重要思想。因为,佛在觉悟时说了一段话:

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顚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佛成道时说的一番话,言简意赅,把佛所开悟的根本道理,和盘托出,一语道破:就是众生心与佛心,无二区别,本来一体。心即是佛,佛即是心。没有众生,就没有佛。佛陀之所以出家,就是要解脱众生的痛苦。

《华严经》曾形象地把「一切众生」比做树根,把「诸佛菩萨」比做「花果」。「花果」要靠树根滋生养育。离开了众生,就没有佛的出家、觉悟和说道,也就没有佛教的诞生。

佛有一天对他的许多弟子说:「一滴水怎样使它不会干掉?如果把它放在空中,就会被风吹干;如果放在地上就会被土吸干。只有放在大海之中,和海水融合在一起,它才永远不会干涸。」这充分说明,佛教的教义,就是要普度众生,和众生永远在一起,施以种种方便,赐以种种安乐。

《法华经》中,有一位「常不轻」菩萨,他一碰到人,就恭敬礼拜,并说:「我

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佛把一切众生的痛苦,当做自己的痛苦,把一切众生的安乐,当作自己的安乐,这就是佛教的所谓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离苦得乐的精神和理想。

大乘佛教把救度众生,离苦得乐这件大事,放在修持法门的第一位,菩萨所发的四弘誓愿,第一个大愿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第二个才是「烦恼无尽誓愿断」。第三是「法门无量誓愿学」,最后第四就是「佛道无上誓愿成」。就像地藏王菩萨所发的大愿一样,他说:「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佛陀舍王位而出家,也是从这一愿望出发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佛陀成道后,不是自图清净,而是悲悯沈溺于生老病死苦海之中的芸芸众生,不辞辛苦游化五印,广泛接触、化导社会各界人士,其弟子不仅有王公、大臣、后妃,也有屠户、妓女、土匪与奴隶;不仅有博学之士,也有数月学不会一偈的文盲;不仅有德高望重的老人,也有顽皮的童子。他组建一千多人的庞大僧团,虽深受弟子的推崇敬礼,却从不以统摄者自居,说「我亦在僧数」、「我不摄受众」。他不仅给弟子以言教,还予以身教。如服事病比丘洗涤;给盲比丘穿针;为弟子裁衣;扫地、汲水、修房,把修行与人间生活密切地结合起来。当他的国家遭到入侵时,以深切的爱国之心两度去阻谏敌军。

不难看出,无论从佛陀的言教还是从佛陀的身教来看,佛与众生都是不可分割的。入世精神是佛教的应有之义,关心社会、关怀众生是佛教教义的根本要求。

可以说,任何宗教都可以为一定的政治服务,但不同的宗教因信仰的不同,其发挥作用的形式也不相同。佛教信仰的独特性,使它具有不同于其它宗教的独特的政治资源,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这里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壹、佛教善恶观的政治功能

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良好的伦理秩序对于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社会的伦理道德失衡,必将严重影响人们的善恶判断与价值取向,从而导致人心失落,物欲横流,纷争四起,社会秩序混乱,国家的动荡也将不可避免。佛教是最重视道德修养的宗教。《法句经》为佛教下的定义是: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法句经》这一名偈,代表了佛教戒律的根本精神,故称「通戒」,备受历代佛教信徒的尊崇。此偈从内容上来看有两个层次:

一、「诸恶莫作,诸善奉行」,以保持思想清净和行为规范,这是尚有善恶相对立的属于世俗层次的伦理。佛教称「诸恶莫作,诸善奉行」是「有漏善」,「漏」是烦恼,即带有烦恼的善。

二、「自净其意」,也就是说是清除内心的无明、烦恼,或者说是从内心去除善恶的相对性,超越善恶的对立。这是超世俗的更高层次的伦理,也称为「无漏善」。「自净其意」是在体悟自性清净的基础上,达到没有任何烦恼、超越善恶对立的境界,因此是全偈的核心。【21】

在佛教看来,成佛的首要条件就是必须弃恶扬善,如果一切众生连判别善恶的基本概念都还没有,不能分别善恶,又怎么能自觉地去去恶行善,自净其意,以致得道成佛呢?

政治家治理国家,一般说来,要有两手,一手是强制的,即诉诸武力;另一手是非强制的,诉诸于伦理道德。佛教界的大师们非常明白这个道理。在寻求与中国社会相适应的过程中,他们就把佛教的「五戒」与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儒家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相比附:

「不杀生」即为「仁」,「不偷盗」即为「义」,「不邪淫」即为「礼」,「不妄语」

即为「信」,「不饮酒」即为「智」。

不仅如此,他们还指出,佛教的「五戒」比儒家的「五常」更彻底。如佛教的「不杀生」戒就比儒家的「仁」要彻底。

孟子说: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22】

这是说君子对于动物应给予同情心。这和佛教的大慈大悲精神比起来,就显得非常肤浅了。佛教的慈悲内涵极为丰富,《大智度论》说:

「一切佛法中,慈悲为最大」,「慈悲是佛道之根本。」它贯穿于佛教教义与修习之中。「慈」是爱护众生,希望并帮助他人乃至众生都得到快乐。「悲」是怜悯众生,希望并帮助他们拔出苦难。慈悲就是「拔苦与乐」。

《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中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不仅如此,佛教还提倡「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要将他人的痛苦看作自己的痛苦,帮助他人解除痛苦。就是要对一切众生慈悲,而不是对某一部分有情慈悲。这说明,佛教的慈悲具有普遍性、广泛性和彻底性,是一种绝对的、无条件的、普遍的爱。这种爱不仅是指人类,更涉及一切生物。这使佛教表现出与儒家的等级差别的仁爱有明显差异的平等精神。

宋僧清远说:「若论平等,无过佛法。唯佛法最平等。」【23】

佛教不仅在出家修行和僧伽内部实行平等,就是在业报轮回和成就正果方面也是平等的。

佛教把慈悲与解脱即智慧紧紧地联系起来,对人的善行具有重要意义。没有佛陀的根本智慧,不足以解脱;但没有悲心,没有深入世间的慈善事业作为方便,也无法度众生,无法成就福德资粮,不能成佛。所以智慧与福德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正如五台山普寿寺的当家师如瑞法师所言:

福德资粮与智慧资粮的关系就像水和鱼的关系。没有福德之水怎能养活智慧之鱼?【24】

这一说法把觉悟人生和奉献人生有机地统一起来,为佛教徒的善行找到了可靠的信仰根据。

中国古代儒家非常重视《论语》,说半部《论语》就可以治天下。台湾的星云大师则说,佛教的「五戒」就可以治国平天下。何以有此言?缘起于回答一位军校校长的问题。台湾有一位军校的校长问星云大师:「请你具体一点说,佛教对于国家、社会能有什么贡献?」

星云大师回答说:

三藏十二部圣典都有益于国家社会,但光是一个简单的「五戒」,就可以治国平天下。具体来说,在现代社会观念中,自由是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前提的,「五戒」正和这个前提不谋而合。所谓戒「杀」,就是不侵犯他人生命安全,是对生命的尊重;所谓戒「盗」,就是不侵犯他人财产,是对权利的尊重;所谓戒「淫」,就是不侵犯他人身体节操,是对名节的尊重;所谓戒「妄」,就是不侵犯他人的信誉,是对道德的尊重;所谓戒「酒」,就是不吃让自己丧失神志的麻醉品,才不会做出伤害别人的事。如果人人能守「五戒」,互相尊重,人人就能在社会规范中充分享受自由,国家社会必然安和乐利。【25】

儒家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境界是「内圣外王」,即以追求个人的道德完善和建立理想的社会秩序为终极目标。《大学》把「内圣外王」的基本途径具体描述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治

国统御」的角度看,领导者或掌权者的影响力主要有两种:一是权力的影响力,一是人格的影响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格的影响力是基础。「修齐治平」关键是修身。修身,目的是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主要解决的就是人格的影响力问题。只有自己做得端正,才能让别人心服口服。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这个意思。佛教则把这一点更明确地突显出来了,这就是佛教所倡导的「修心」。佛教以涅盘为最高境界,涅盘的实质就是生清净心。简单地说,佛教所谓的成佛之路,其实也就是修心之路。

《维摩经》说:「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人心净,则国土静;人心平,则国家宁。

中国历代的统治者非常明白政治统治离不开道德的道理,也非常明白佛教在修心方面的功能,如宋孝宗就指出:

以佛修心,以老治身,以儒治世。

把修心放在治理国家的第一位,足见宋孝宗对佛教政治功能的深刻认识。古人云:得人心者得天下。因为,心的顺从是根本的顺从,心的安宁是最根本的安宁。从这种意义上说,以「修心」为主要宗旨的佛教,其政治资源不可能不受到统治者的高度关注。

贰、佛教的因缘因果和业力报应论的政治功能

佛教信仰不同于其它宗教信仰,在于佛教反对神创论。佛陀反对婆罗门教的大梵创世说,而用因缘说来解释和说明世界。「缘起论」是佛法的前提、基础和核心。最初跟随释迦牟尼的「五比丘」之一的马胜说过: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法。

佛陀自己也自称:我坐道场但通达十二因缘法。《阿含经》中有一个著名的偈颂:

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中论?观四谛品》中也有同样的说明:

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因缘即条件,其中,因是亲的条件,特殊条件;缘是疏的条件,一般条件,由因缘和合产生世间万物,是聚缘而生,由因缘离散导致事物的衰败,是缘散而灭。而贯穿因缘因果的核心便是业力。马科斯?韦伯认为,佛教由于对业力学说的强调,从根本上否定了「个人性」的存在,从而并不具备坚固的「良心」概念。于是,他的结论是,佛教不能导致理性目的的行为,它无法提供理性的社会伦理和社会政治进步的方式,它是非政治,甚至是反政治的【27】。

笔者认为,韦伯对佛教的理解有严重的局限性,他在业力学说与个人责任之间所建立的那种关系的解释是缺乏根据的。从佛教的业力学说,不能推出佛教是反政治的结论。这里,很有必要对佛教的业力理论加以分析:

在佛教看来,业,是人类的行为,从伦理的意义上看,可以分为善业、恶业和无记业三个类型。此外,业又有共业和不共业之分,由人类共同行为(共业)决定世间环境的优劣;由人类个人行为(不共业)决定个体命运的祸福。业的重要性在于它决定众生是否能够跳出轮回。佛教认为,造业是感果的原因,受报是造业的结果。善业顺乐报,恶业顺苦报。善业趣向天上、人间,恶业趣向地狱、畜生、饿鬼。一切有情按照各自的行为(业)分别投生到相应的去处。佛教认为,世界的兴衰和人生的祸福都是由业力决定的,除业力外,并没有什么外在的神能够主宰人类命运。缘起论与神创论的重要区别在于对拯救自己的力量的看法不同,缘起论下的业力说认为,上升天国或沈沦地狱只不过是过程而非结局,在获

得究竟解脱之前,一切都有变化的可能,而命运之舵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由每个人的行为乃至起心动念所决定;而神创论认为,要靠神来拯救。基督教的「救赎说」是建立在「创世说」基础上的。

神创论是他力的宗教,主要围绕着神对人的救赎,以及人对神的信仰和服从来展开。佛教则是自力的宗教,它认为,人类的命运取决于自身的行为。必须依靠自身的努力和佛法的指引才能摆脱痛苦,到达幸福的彼岸。佛陀入灭之时,许多未能悟道的弟子们感到茫然,不知将来如何修道。佛陀留下的教诲便是「自依止、法依止」。【28】所谓「自依止」,是说修行解脱要依靠自己,不能依靠任何一个人;所谓「法依止」,就是依法而行,依靠佛法的帮助。

佛陀在「鹿野苑」初转法轮所说的「缘起论」、「四谛八正道」、「三法印」等都是「法」。这些法的目的在于启迪人的智慧、觉悟,最终还是要依靠自己能否「悟道」,能否「觉悟」。所谓「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就是强调智慧的重要性。信是学佛的入门基础,但要真正希望解脱,还得靠自己的觉悟、智慧。「八正道」里有一条「正精进」的内容,就是强调人在修行中的主观能动性。在中国佛教史上,许多僧人都强调自力的重要性。如慧海法师曾感叹:

何故我等至今,流浪生死,不得成佛?当知众生自度,佛不能度。【29】因此他极力倡导要努力再努力,自修,莫倚佛力。禅宗更把「自力論」發展到極致,有首偈子說得好〆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在靈山塔下修。

佛教的業力輪迴和自力修持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政治功能。從某種意義上說,政治尌是要實現對人的控制,從而實現社會的正常運轉,而最有力的控制莫過於群衆的自我控制、內在控制。如果群衆的「心不服」,那麽,再強大的外在控制也無濟於事。有人把外在的控制稱作「外在的警察」,把自我控制稱作「心中的警察」,無論對生態的破壞,還是社會的秩序的破壞,起到最大破壞作用的都是人心之內的貪欲。個人一旦貪婪尌會墮落,人類一旦貪婪,自然和社會尌會走向毀滅。再嚴密的法律,再強大的警察,都看不住貪婪的心。一個社會的警察沒有了,可以在很短的時間重新建立,一個人「心中的警察」沒有了,重新建立的時間要長得多,而一個民族喪失了「心中的警察」,沒有幾代人的時間是不可能重建的。爲什麽一個國家幾百萬警察,仍然不能禁止犯罪〇尌是因爲人們缺少「心中的警察」,缺少內在的制約。

宗教道德建立的「心中的警察」,比任何道德對人的約束力都強、都大。佛教的業力輪迴和自力修持的特點尌在於信徒產生了一種自覺性,即自我控制(履行心中警察的職

能),這種控制使他能夠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爲,積德行善,完善人格,淨化人心,達到爲政治服務的目的。如「不殺人」這樣的戒條,佛教、道德、法律都承認,但道德、法律是從世間功利角度來承認的,其依據是這種禁令可以維持社會的穩定和諧。佛教則是從信仰的角度來強調的,信仰是激情與理性的統一。它不僅毫不懷疑信仰對象的真實性,而且對信仰對象懷有深深的情感,這種情感使信徒產生巨大的精神力量。這樣一來,信徒對佛教的戒律尌會自覺地遵守,而不需要外在的強制。正如美國學者羅納德·約翰斯通(R o n a l d. L〃J o h n s t o n e)所指出的〆

宗教不僅在「你應當如何」或「你不應當如何」這些問題上使人們社會化,強化某些意識,而且有時候它還會進一步推進這些規範。例如,社會有反對謀殺的規範,但社會通常並不企圖控制你對鄰居的想法,只要你不傷害他(她)本人或財產,不侵犯他們的權利。而宗教體系也許會進一步做這樣的教導〆「恨他的兄弟的人是一個殺人犯。」「愛你的鄰人」、「對那些蔑視你、迫害你的人施以善報」。一個宗教說教要是在諄諄教導人們接受規範上很成功,它尌會比社會實施的強制更能令人信服。這尌是說,如果人們不僅不去侵犯他們的鄰居,而且是去愛他們,去幫助他們,社會也尌好多了。【30】

美國著名社會學教授戴維?波普諾(D a v i d P o p e n o e)也談到了宗教控制的上述特點。他說々

世俗社會通過人爲的報酬和懲罰來鼓勵遵紀守法。宗教則增加了另外一種尺度〆超自然力。那些服從宗教戒律、遵從社會規範的人,被許諾將會得到人力所不能及的回報〆例如,在危機時刻的相助、保護虔誠的信徒不受敵人傷害、生命將會永恒等等。而那些背離了戒律和規範的人,則會受到超自然懲罰的威脅,比方說時運不濟,或者備受折磨等等。

此外,宗教還爲社會控制過程增添了超自然的偵察力。犯下越軌行爲的人只有在有人看見並舉報的情況下,才會受到社會的制裁。通過將控制力延伸到未能被人察覺和報告的情況,宗教將應有某人來充當觀察者的需要降至到了最低點。神靈,或者是信徒們虔信的超自然力,自會明辨是非,

揚善除惡。一些宗教在這一點上走得太遠,以至於去譴責僅僅是想法上的偏離々即使是在預期中的受害者一點沒有受到傷害的情況下,計劃要殺某人或是希望別人遭到災禍,都要受到宗教的懲罰。因此,宗教對個人的良知有著很大的影響。【31】

德福統一是道德信仰的重要內容。所謂德福統一是說,有德之人終能得到好報,無德之人終會得到惡報。如果一個社會好人得不到好報,惡人得不到應有的懲罰,人們的道德信仰尌會發生動搖。歷史上許多人對佛教的因果報應論提出了懷疑〆一是現實生活中存在著有目共睹的善人得禍、惡人得福的非報應現象,二是認爲人死後形體與精神俱滅,沒有承受報應的不滅的靈魂。針對這種懷疑,東晉的佛學大師慧遠作《三報論》,並撰寫《明報應論》、《形盡神不滅》等文,系統闡發因果報應論。他強調報應有三種〆善惡始於此身,即此身受的「現報」々來生便受的「生報」々經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後乃受的「後報」。「生報」、「後報」說彌補了現世受報說的理論缺陷,說明了善人得禍、惡人得福乃是前世作業報應的結果,善人惡人所作所爲將在來生或三生甚至千生再受報應。不論何人,善良的德行必有福樂生活作爲報償,而惡劣醜行必有痛苦生活作爲懲罰。佛教這種獨特的福報理論(善惡報應理論)維護了德福終能統一的信仰,從而堅定地支持了佛教倡導的「五戒十善」等倫理規範,使佛教在維護社會秩序方面發揮著獨特的作用。

具體地說,佛教的因果報應論對人的行爲具有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人們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終歸由業力所致,因此爲了得到善報,尌會自覺地做善事,即從根本上杜絕惡因。佛經上說〆菩薩畏因,衆生畏果。尌是說,菩薩害怕種下不好的因,衆生害怕承擔不好的果。意在告誡人們不要種下未來將會使我們吃苦果的因。這說明,佛教的因果報應論是在因上解決問題,而不是在果上解決問題。在因上用功,在果上隨緣,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這尌必須要精進,努力多做善事。同時,佛教還認爲,人可以積累功德來消除惡業,只要改過自新,改過從善,尌有成佛的可能。我國明代棄官後信奉佛法的袁了凡做《陰錄》(《了凡四訓》),記錄

了他自己一生行善改變命運的事實,他一開始是相信功名沈浮是命中注定的,後經棲霞山雲谷禪師點化,相信「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道理。由行「功過格」開始,積累自己的善行,終於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明代高僧雲棲袾宏爲便於善惡報應的實踐,又將《陰錄》加以改寫,撰《自知錄》,全書分爲善門、過門兩門,詳細敍述佛教倫理德目的分類和善惡功過的評價。這兩本書在社會上廣爲流傳,產生了廣泛影響。

另一方面,佛教的因果報應,又具有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爲轉移的客觀性和必然性,佛教有一著名的偈說〆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32】

尌是說因果總是要報應的,不管歷時多麽久遠,自己種的因總是要受到果報。「頭頂三尺有神明」,「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中國老百姓中流傳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時辰一到,一定要報。」、「莫瞞天地莫瞞神,禍福如同影隨形,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這尌增強了佛教的神聖性和信徒的道德責任感(自律意識),也使信徒具有某種心理壓力,督促著你去多做善事。佛教的報應模式所體現的宗教精神與其他宗教的命定模式不同之處在於,命定模式只有消極的慰藉功能,使人們知命守分,忍辱順從,而得不到任何現實的滿足々而報應模式則有積極的補償功能,使人們有所憧憬和希冀、寬慰與解脫。從這種意義上說,遵循佛教道德即是爲一定的政治服務。甚至可以說,學佛即是爲政。古代很多法師都提出過,爲政不必爲官,出家學佛亦可爲政。五戒十善即是經國濟民要術。我國南朝時宋文帝問於侍中何尚之曰〆

范泰及謝靈運皆稱〆六經典文本在濟俗,為政必求性靈真奧,豈得不以佛經為指南耶〈……若使率土之濱,皆感此化,則朕垂拱坐致太平矣。

尚之對曰〆

慧遠法師云〆釋氏之化,無施不可適,道固自教源,濟俗亦為真要。竊尋此說有契理奧。何者〇百家之鄉,十人持五戒,即十人淳謹々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則百人和睦。

持此風教以遍寰區,編戶億千則仁人百萬。夫能行一善則去一惡,去一惡則息一刑,息一刑於家,萬刑息於國,則陛下之言坐致太平是也。【33】

何尚之根據慧遠法師關於佛教具有教化功能的思想,發表的關於以佛治國的觀點,不僅指出了佛教對治國的作用,實際上也是統治者的治國經驗之談。佛教信徒奉守佛訓效忠法門,不拘於政治形式,而能奏潛移默化之功,不擔任官吏名分,而能盡福利社會之責。「家家持戒,一國息刑」。學佛不是在從政嗎〇古往今來,無數事實證明〆在信仰佛教的群衆比較集中的地方,人際關係尌比較和諧,很少有違法犯罪活動,社會秩序尌比較好,這與信徒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有關。

叁、佛教入世精神的政治功能

佛教是出世的宗教還是入世的宗教〇學界多有爭論。筆者認爲,佛教既出世,又入世。這要從佛法的基本要義說起。

佛教認爲人生爲痛苦,以解脫痛苦爲最高追求。《法句經》說〆

天下之苦莫過有身,飢渴、寒、熱、瞋恚、驚怖、色欲、怨禍,皆由於身。夫身者眾苦之本,患禍之元。【34】按照這種邏輯,解脫人生痛苦,只有結束生命,或者坐著等死。但是,如果解脫人生痛苦只能用這種方式,那尌不必信佛了,大家去死尌是了,佛教所說的一切也尌沒有任何意義了。然而,恰恰在這裡,顯出佛教的智慧,顯出佛教的價值。

佛陀的偉大在於他交給了人們在紅塵中實現超越,在現實人生中解脫痛苦的方法。這尌是按照「緣起論」、「四諦說」和「八正道」去修行,正確認識世界、認識人生、認識自己。學佛決不能離開世間。佛經特別強調生而爲人的重要性,所謂「佛法難聞,人身難得」。佛陀尌是由人而修行成佛,不僅如此,《阿含經》還告訴我們〆「諸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這充分說明了人在六道中的優越性。是升降還是沈淪,全在於你怎麽看待人身,怎麽度過此生。可以說,佛教所說的一切,不管是經、是論、是律,也不管是戒、是定、是慧,都圍繞這一點。我國禪宗的六祖惠能對此有深刻

的見解。他說〆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35】

近代的太虛大師提出要「以出世心,做入世事」。特別是要完善人格。他說〆

學佛的第一步,在首先完成人格,好生地做一個人。……安全物質的生活,增高知識的生活,完善道德的生活々再以此完成優美家庭、良善社會、和樂國家、安寧世界。【36】這種「人圓佛成」的思想,在臺灣星雲大師那裡發展到新的境界。

星雲大師對怎樣做個佛光人提出了具體的要求〆

1、先入世後出世。佛教徒如果急於解脫,與實際生活脫節,則難以存融於現實社會。

2、先度生後度死。生者比死者更需要宗教,因此要推展佛教「從出家到在家」,「從寺廟到社會」,把幸福、歡樂佈滿人間。

3、要先生活後生死。切忌好高騖遠,不切實際。要先發心解決好自己的生活,才能再談脫離生死。

4、要先縮小後放大。切忌虛華浮誇的社會通病,惟有忍耐才能成功,惟有縮小自己才能擴大自己。

星雲大師提出的上述四條要求,實際上可以說闡述了佛教出世與入世關係的正確理解,也是佛教徒應該把握的生存智慧學。

臺灣的證嚴法師也提出人與佛和人與菩薩關係的看法。即不要在人與佛、人與菩薩之間劃上一道鴻溝,不要認爲「成佛」是遙不可及的事。凡能覺悟的人尌是佛,能夠行善事的尌是菩薩。只要能覺悟今是而昨非,徹底悔過向善,並且能永遠不忘力行善道,尌可以成佛、成菩薩。因此不僅要在口頭上念經,更重要的是「行經」,「念經」不如「行經」。「人間佛教」的重要特點是強調入世,強調行動,以行動彰顯佛教徒的社會價值。臺灣有兩千三百多萬人,但有幾百萬佛教徒在社會上「行動」,它產生的能量和影響尌可想而知

了,其政治功能、政治影響力也尌不言自明瞭。

第四节佛教与政治关系的民众根据

如果我们承认人是政治的动物,那么,就应该承认政治与人性有关,或者说是政治就是人性的基本要求。这是因为,群体性(社会性)是人性的重要特征。人的群体性的最突出表现是人根据某种共同特征组合成为某种共同体,或者根据不同的特征组织成为各种各不相同的群体。其中利益关系是最为重要的特征。具有或不具有共同的利益是区分群体的最重要依据。国家以人的群体性作为基础,国家是人的群体性的表现,是人的群体性的必然结果。换言之,群体本性的最高表现就是确立起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政治统治必定发生于集体之内。政治统治者往往就是某一集体的代表。正如西方一位学者所说的:

一个政治神话总是一个特定集体的神话。它的英雄或主角,不是一个个人,而是一个部族,一个民族,一个种族,一个阶级,或甚至是流浪者或外来干涉移民偶然结成的集体。个人在政治神话中占显著的地位,但其占显著地位的只是作为其集体的代表或其集体命运的担纲者。分析到最后,在政治神话里,集体永远是扮演着主角。【64】

台湾学者叶永文在《台湾政教关系》一书中指出:

集体可说是统治施行的场景,但也是统治运作的一项技艺,因为集体本身就是统治的焦聚,说它是工具也好亦或是可利用的手段、方法也罢,反正它就是能使统治状况趋向完善化的要角,这是统治透过集体来达成其能永续经营的有效使用。是故,集体的神话堆积出统治的神话,是集体的存在与对它的利用而使得统治成为可能,所以对集体的认识便是一项对统治根源的知识考察。【65】

政治活动与集体、群体有关。政治是管理众人之事的,就是调整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人的集体性、群体性对个人来说具有不可抗拒的必然性,即任何个人都必须生活在众人(社会、集体)之中。人也许不能说是政治人,但人必定是社会人、集体人。而社会人、集体人又必然会和政治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把政治外在于人性(人的生存),或者与人性没有关系的任何说法都是没有根据的。

群众性、集体性是一切宗教的共有特性。宗教从产生的那天起,就是作为群体而存在的。英文中的「RELIGION」(宗教)一词的拉丁词根是「RELIGARE」意为群体和伙伴。我国古代典籍中没有宗教这个词,但有类似的说法。古代人们把宗教理解为一种用神道教化人民的手段。《礼记?祭义》说,「合鬼与神,教之至也」。意思是说,对鬼与神的信仰与崇拜,是教化人民的至理。我国近代有些人仍根据这个传统,从字面上来解释宗教的含义:宗者本也,宗教者,有所本而以为教也。我们可以将宗教分为「宗」与「教」两部分,「宗」是神圣与完全的信仰对象,「教」是信仰的具体实践与方法,「宗」与「教」是一体相承的。或「依宗起教」,或「依教定宗」,二者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所不同,但结合却具有绝对的必然性。否则,就不成其为宗教。从发生学的意义上看,宗教自古以来就是群体性的活动。西方的「伙伴说」其意自明。我国的「宗」与「教」意思也很明白,「教」,必须有教的人,否则教就失去了对象。「教」无所着落,「宗」也就失去了意义。

宗教的群体性,已被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所证实。原始宗教起源于自然压迫,是大自然对人的异己压迫产生了自然宗教,原始人是群体生活的,氏族、部落各有共同崇拜的神。可以说,原始人的宗教信仰才真正是全民性的。现代社会学认为,任何人的行为都以某种形式和在某种程度上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为目的。宗教行为像其它任何社会活动一样是解决问题的行为。原始人企图通过宗教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现代人同样要利用宗教解决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正如马克思所

指出的:

创立宗教的人必须本身感到宗教的需要,而且懂得群众对宗教的需要。【66】

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人单独信仰的宗教。宗教都是作为一部分人(群体)解决他们所面临问题的一种手段和方式。现在某些国家如日本出现了大量的小宗教团体,但无论人数再少,它仍然是一个群体。小宗教团体没有抹杀宗教作为「群体」的特征和功能。佛教有「三宝」,其中之一就是「僧」,单个的佛教信徒不能叫僧。僧就是「和合众」,即信仰佛教的人,是一个包括「四众」在内的群体。佛陀觉悟后,孜孜不倦,教化一生,许多人皈依佛,他自己就领导了一个一千多人的僧团。这说明,佛教从一开始就有群体性的组织和集体的活动,这是了解佛教的人都知道的。

罗讷德教授关于宗教群体的五个功能性前提的分析同样适应于佛教。认同感、目的感、保持秩序等都是佛教组织履行的功能。正是这些功能使佛教延续几千年而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任何宗教都以拥有、掌握大量的群众为基础。由于宗教的群众性,使它往往成为一种非常强大的社会力量。正因为宗教是一种群众现象,它们往往成为各种社会政治势力利用和争取的对象。同时反过来它们又成为一些现实斗争和矛盾的依托与深刻背景。人们争取和利用宗教力量,目的就是要争取和利用众多的信教群众。笔者在台湾采访超峰寺住持法智长老时,法智长老说:「政府不怕一个人,而怕一个团体。」这句话说出了一个朴素的政治学真理:数量是权力的基础。常言说:「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在学术研究中可以这么说。但在政治运作的逻辑来看,多数是掌握权力的绝对必须的指标。社会群体依据数量来分类,多数决定少数,多数支配少数,一直是政治统治的基本法则。

数量所造就的问题往往要由数量来解决。数量是一个变数,而不是一个常数。数量常常处在一个不断排列组合的过程中:少数不会必然是少数,而多数也未必能够恒常一致,当少数向多数转换时,往往意味着权力的转移,这就是所谓的数量的秘密。

正因为数量是变动不定的,所以,它使政治带有扑朔迷离的性质。正是佛教团体掌握了众多的民众,它才能够成为重要的政治资源,而成为各种政治势力争夺的对象。台湾许多政治人物不顾自己的信仰,在竞选时纷纷到寺庙、宫观、教堂拜访大师,其实,政治家拜访宗教大师,主要的并不因为你是宗教师,而是因为你掌握了大量的信徒,可以影响他们的政治命运。从这种意义上说,即便佛教想脱离「政治」,「政治」也会找上门来,原因很简单:佛教的社会层面(佛教组织、佛教团体)构成了整个社会「数量」的一部分,佛教拥有千百万信教群众,而群众决定数量的变化与政治人物的命运。这就是佛教与政治关系的群众根据。理解宗教与宗教信仰者的关系是理解宗教与政治关系的切入点。宗教与政治关系的历史变化,使我们看到一幅生动的政教关系图,主要是因为信仰宗教的主体(群众)是一个历史地、动态的发展过程。正如中国学者金宜久在一篇文章中所指出的:

当今活的宗教,与政治发生关系并能产生现实影响的宗教,主要是通过它的信仰主体——其信徒实现的。可以说,只有探讨信仰宗教的主体在宗教生活之外的、世俗生活中的表现和活动才具有现实意义。因为任何一个宗教的信仰者都是具有教徒和公民的双重身分。前者使他们追随并献身于一定的宗教,他们过的是宗教生活;后者则使他们以公民身份参与社会生活、政治生活,过的是世俗生活。宗教(主要是它的教义主张、信条,或者说,宗教意识形态)对社会、对政治产

生影响,完全是教徒以公民身份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的结果。因而可以看到,有什么样的宗教,就有什么样的信徒,两者是同一的、不可分割的。离开教徒的社会参与、政治参与,宗教就难以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离开信徒、没有信徒的宗教,只能是那些已经丧失信徒信仰的、历史上已死的宗教;这种作为历史文化现象的、死的宗教,不再有教徒的社会参与、政治参与,才不会对社会政治产生影响。

社会学概论机考试题

?[单项选择](1/32)、社会学这门学科在19世纪的()发轫了。(2分) ? A 、亚洲 ? B 、美洲 ? C 、南美洲 ? D 、欧洲 ?我的答案:D ?[单项选择](2/32)、()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超我。(2分) ? A 、米德 ? B 、埃里克森 ? C 、库利 ? D 、弗洛伊德 ?我的答案:D ?[单项选择](3/32)、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成员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来进行社会互动,这些日常生活中不成文的、大家公认的互动规则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这一假设属于( )(2分) ? A 、符号互动学 ? B 、常人方法学 ? C 、结构功能论 ? D 、社会交换论 ?我的答案:B ?[单项选择](4/32)、核心家庭中包含两种最基本的家庭关系:夫妇关系和( )(2分) ? A 、长辈关系 ? B 、亲戚关系 ? C 、亲子关系 ? D 、亲人关系 ?我的答案:C ?[单项选择](5/32)、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称为()(2分) ? A 、超城市化 ? B 、过度城市化 ? C 、逆城市化 ? D 、城市化 ?我的答案:D ?[单项选择](6/32)、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2分) ? A 、帕森斯 ? B 、丁伯根 ? C 、斯宾塞 ? D 、库利 ?我的答案:A ?[单项选择](7/32)、社区有的是自然形成的,有的是人为规定的。这种划分方法是()。(2分) ? A 、按社区地域广狭分类 ? B 、按社区中人群大小分类 ? C 、按社区的形成方式分类

? D 、按人们的主要活动分类 ?我的答案:C ?[单项选择](8/32)、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人们的社会关系,以及与此关系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是()。(2分) ? A 、社会制度 ? B 、社会行动 ? C 、社会结构 ? D 、社会秩序 ?我的答案:A ?[单项选择](9/32)、我国职业分层的基本特点是:职业地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2分) ? A 、专业化的程度 ? B 、职务 ? C 、报酬的高低 ? D 、社会声望的高低 ?我的答案:A ?[单项选择](10/32)、对全球化表述错误的观点是( ) 。(2分) ? A 、全球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出现矛盾和冲突的过程 ? B 、全球化是一个单维度的过程 ? C 、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相统一的客观要求 ? D 、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 ?我的答案:B ?[判断](11/32)、在1838年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孔德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一术语。(2分) ? A 、正确 ? B 、错误 ?我的答案:A ?[判断](12/32)、齐美尔认为各种社会现象、结构和过程最终都是人们之间具体互动的反映。(2分) ? A 、正确 ? B 、错误 ?[判断](13/32)、家庭这种群体之所以经久不衰,就在于它具有满足人类个体和社会需求的一定功能,同时家庭的这种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不会发生变化。(2分) ? A 、正确 ? B 、错误 ?我的答案:A ?[判断](14/32)、韦伯的科层制是纯粹理想型的。(2分) ? A 、正确 ? B 、错误 ?我的答案:A ?[判断](15/32)、城市社区亦即现代社区(2分) ? A 、正确 ? B 、错误 ?我的答案:B

大学透视学考试资料[管理资料]

大学透视学考试资料[管理资料] 一( 判断正误(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一点透视又称为成角透视图。( ) 2(1525年丢勒的著作《圆规和直尺测量法》出版,提出一种分格画法,试图以平行透视正方形网格作精确的余角透视图。( ) 3(正常视域是由目点引出的视角约为30度的圆锥形空间。( ) 4(著名壁画《最后的晚餐》运用的是平行透视线条汇聚的特点,将观者的视线引向主人公耶稣的头部。( ) 5(透视学著作第一本出版物于1505年在法国巴黎出版,作者是牧师让.佩雷林。而此前的 透视论著均为手抄本。( ) 6(著名壁画《最后的晚餐》运用的是平行透视线条汇聚的特点,将观者的视线引向主人公 耶稣的头部。( ) 7(轴测图即透视图。( ) 8(透视分为三种,其中消逝透视是使观者识别画面空间距离最有效的表现手法。( ) 9(15世纪末,意大利画家达芬奇阅读了13世纪波兰学者维太罗的透视学著作,以及弗朗西斯卡的《绘画论》和阿尔贝蒂的《绘画透视学》。( ) 10(一点透视又称为平行透视。( ) 11(采用透视的方法绘图,画面的景物具有近小远大,近实远虚的特点。( )

12(15世纪末,意大利画家达芬奇阅读了13世纪波兰学者维太罗的透视学著作,以及弗 朗西斯卡的《绘画论》和阿尔贝蒂的《绘画透视学》。( ) 13(传统中国画采用的透视方法按照现在科学的透视方法来衡量是完全准确的。( ) 14(视点是投影中心,眼睛的位置。( ) 15(平行透视中,景物空间的方形景物中平行于透视画面的主体原线与面,在透视画面上发 生透视方向的改变。( ) 16(透视是一种视觉现象。( ) 17(一点透视(平行透视)在表现画面空间的活泼和灵活方面是比二点透视(余角透视)更 好的表现手法。( ) 18(沈括提出中国山水画因其视点、位置的变化而产生了“高远、深远、平远”的三种透视 变化构图特点。( ) 19(中国山水画的透视多为近视距。( ) 20(透视是在平面上的中心投影或平面上的圆锥形投影。( ) 21(中国山水画的透视多为远视距。( ) 22(在我国明代出版了中国第一本透视书。( ) 五(填空题。 1. 15世纪末意大利画家______________阅读了13世纪波兰学者维太罗的透视学著作,以 及弗郎西斯卡的《绘画透视学》和阿尔贝蒂的______________,写了不少关于透视学、

最新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材料资料讲解

《社会学概论》(本科)复习范围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的方式。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题类型: 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3.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4.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5.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三)期末重点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民主在美国》的作者是()。 A.孟德斯鸠B.孔德C.托克维尔D.马克思 2.一人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疲惫不堪的处境是()的表现。 A.角色失败 B.角色冲突 C.角色不清 D.角色中断 3.从()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关系划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A.关系的密切程度 B.关系的规范化程度

C.关系建立的基础 D.关系的协调程度 4.把社会群体分为内群体与外群体,是根据()的标准。 A.结构特征 B.互动关系 C.归属感 D.从属关系 5.如果某种社会制度无法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带来社会冲突的制度后果,我们称其为社会制度的()。 A.显功能B.潜功能C.正功能D.反功能 6.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被称为()。 A.城乡融合B.城市贫民化C.逆城市化D.城乡二元结构 7.经过社会革命或其他剧烈的社会变动,社会分层结构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1949年之后中国的分层结构发生的变化就是这样的。这种变动称为()。 A.开放性社会结构 B.结构性流动 C.非结构性流动 D.社会变迁 8.()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不同群体之间价值和利益冲突。 A.社会解组论 B.偏差行为理论 C.社会建构论 D.冲突论 9.云南傣族泼水节时,载歌载舞的人群是()。 A.偶合人群B.常规人群C.表意人群D.行动人群 10.在现代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现代性因素极为相像,但在实质上却与现代化的要求背道而驰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A.错位 B.脱节 C.畸变 D.失衡 11.科塞是()的代表人物。

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报告

合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 践 教 学 报 告 课程名称合肥学院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 指导教师孙忠义 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班级11计本(3)班 姓名(学号)第一小组吴波孙毅威孙元进程绪海章记红 合肥学院思政部制 关于合肥学院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报告 合肥学院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大学生信教人数的增多,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已成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调查,旨在探讨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对宗教的认识、宗教信仰的

特点以及对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正确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认识宗教和正确对待宗教提供客观依据,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82份,收到有效问卷79份,有效回收率为96%。主要对象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11级学生,有少数其他年级其他系的学生参与。 二、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基本资料分析 ①信仰宗教的大学生比例不高。统计结果显示,有89.8%的学生明确表示自己不信仰宗教。 ②大学生对宗教本质的认识。关于宗教的本质,60%的大学生认为宗教是一个团体,有自己的教义,有自己的规则。11%的大学生认为宗教就是愚昧迷信。另外29%的大学生表示说不清宗教是什么。这表明多数大学生能从文化的视角认识宗教的本质,少数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有些片面。 ③大学生对宗教和迷信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在调查宗教与迷信的关系上,有35%的大学生认为两者都有信仰的成分,46%的大学生认为迷信是骗人的,宗教可以帮助人。2%的大学生认为宗教与迷信连在一起。17%的大学生对两者关系不太清楚,数据表明,很多大学生都能明确区别宗教和迷信。 ④大学生对宗教功能的认识。46%大学生认为是提供心灵安慰,14%的大学生认为是帮助发展自我人格,7%的大学生认为是让人完善自我,7%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帮助,8%的大学生认为有负面影响。 2、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特点 ①大学生信教以佛教和基督教居多。在信教大学生中,信仰基督教的人数最多,有4人,其次是佛教,有3人,道教1人,其他宗教1人。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信仰比较多元化,但还是以佛教和基督教为主。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儒、释、道三家并存,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在中世纪又陆续传入。中国各族群、各社区的居民都以此为基础而形成自身的道德伦理、制度规范和风俗习惯,但佛教所倡导的思想始终是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和公认的道德标准。 ②大学生中定期参加宗教活动的不多。真正的宗教徒应满足以下四个条件:①承认信仰宗教; ②明确信仰何种宗教;③完全认同该宗教所宣扬的基本教义;④定期参加所信仰宗教的活动。在信教大学生中,只有1.3%的大学生定期参加宗教活动,51.9%的大学生偶尔接触过宗教活动及相关资料,48.1%的大学生从没参加过宗教活动。在调查“如果您参加过宗教活动,

1-3.《宗教社会学论文集-引言》

[译者按:以下是未刊译稿。仅作为此次讲习班教学资料使用。请勿引用、转载。] 《宗教社会学论文集》 引言 一个现代欧洲文化世界的后裔,在处理普遍历史问题(Universalgeschichtliche Probleme)时,都不免会合乎情理地问:究竟哪些情势一起作用,导致了那些在西方,并且仅仅在西方这里,才出现的文化现象——而这些现象,至少我们通常都以为,它们的发展具有普遍的意义和效力? 只有在西方,“科学”才发展到了一个我们今天承认为有效的阶段。在西方之外,特别是在印度、中国、巴比伦和埃及,也存在经验知识,对世界问题和生活问题的反思,极高深的哲学乃至神学的生活智慧(不过,一种系统神学的充分发展只出现在受到希腊影响的基督教世界,而此外只在伊斯兰世界和印度的几个教派中稍现端倪),以及达到非同寻常的精微程度的知识和观察。但在巴比伦和其它地方,天文学缺乏希腊人最初赋予它的数学基础,当然,这使得巴比伦星象学的发展尤其令人惊叹。印度的几何学缺乏理性的“证明”,后者又是希腊精神的一个产物,希腊精神还率先创造了力学和物理学。虽然印度的自然科学在观察的方面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但却缺乏理性的实验(它发端于古代,但本质上却是文艺复兴的产物)和现代的实验室,因此,印度的医学虽然在经验和技术上高度发达,但却缺乏生物学,特别是生物化学的基础。在西方之外的所有文化地区都缺乏一种理性的化学。高度发达的中国历史著述缺乏修昔底德实事求是的程式(Pragma)。在印度我们可以找到马基雅维利的先驱,但亚洲所有的国家学说都缺乏亚里士多德那种系统的途径(Systematik),特别是理性的概念。对于理性的法律学说来说,尽管在印度(弥曼差派)出现了这种学说的萌芽,而且在近东存在全面的法典编纂,但印度和其它地方的所有法律著作都缺乏罗马法和受罗马法训练的西方法律的严格法学图式和思想方式。此外,只有西方才知道教会法这样的形态。 艺术的情形也一样。其他民族的音乐听觉,和我们今天相比,似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更加敏锐的程度,至少也毫不逊色。世界各地都广泛存在着各种复调音乐,在别的地方也能找到各种乐器合奏以及多声部合唱。所有我们知道的理性的调性间隔,别的地方也算得出来,也都知道。但理性的和声音乐(无论是对位法还是和弦和声),是由以三个三度叠置的三和弦为基础的声调材料构成的。我们的半音和等音(不是在音程的意义上,而是就自文艺复兴以来理性的和声形式的意义而言),我们以弦乐四重奏为核心加上管乐团的组织构成的管弦乐团,通奏低音,我们的记谱法(它使现代音乐作品的谱写、排练以及完整保存成为可能),我们的奏鸣曲、交响乐、歌剧(虽然在各种音乐中都有标题音乐、音诗、变调和半音音阶这些表现手段),以及我们用来演奏这些音乐的基本乐器:管风琴、钢琴和小提琴,所有这些都只出现在西方。 尖拱作为一种装饰,也出现在别的地方,在古代和亚洲都有;或许在东方也不会不知道尖拱和十字拱的拱顶相结合的建筑结构吧。但理性地利用哥特式的拱顶结构作为分卸推力和覆盖任何形式的穹顶的手段,而且特别是作为宏伟的纪念建筑的结构原则,以及作为中世纪创造的一种涉及雕塑和绘画在内的风格的基础,是别的地方所缺乏的。在西方之外也缺乏对圆穹带来的问题的解决方式,虽然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术基础就取自东方。所有艺术中每一种“古典”理性化的方式(在绘画中就是理性地运用线条透视和空间透视),都是文艺复兴为我们创造的,而在西方之外也都不存在。中国有印刷制品,但一种只打算用于印刷,而

宗教社会学期末考试题

宗教社会学:宗教社会学是宗教学与社会学两者之间的交叉性学科,一方面,它以宗教这样一种在人类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社会实在与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另一方面,它与宗教哲学、宗教人类学等学科又相当不同,它是以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来对作为社会现象的宗教开展经验研究的。具有实证主义取向的研究者一般都认定宗教社会学是一门实证性的社会科学,这种取向是目前宗教社会学中的主流。 宗教社会学的特点:1.宗教社会学自觉地置身于宗教之外来看待和解释宗教现象 2.宗教社会学家大多标榜价值中立,坚持以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其研究的对象 3.重视经验依据 4.比较分析是宗教社会学不可避免的特点之一 宗教社会学的性质:经验性实证性对宗教的社会性 宗教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宗教信仰者及其行为宗教组织及其制度宗教的社会功能宗教与现代社会发展变迁之间的关系当今宗教的发展趋势宗教与社会生活其他领域的关系 5.涂尔干的宗教《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与韦伯的《宗教社会学》(是其社会学巨著《经济与社会》的一部分)堪称宗教社会学的经典之作。 6.20世纪50年代之后,宗教社会学学科的中心已不再是欧洲而是转移到了美国 7.在社会主义国家,由于社会学一度被视为资产阶级学科而被取缔或视作二等学科,宗教社会学的研究当然也有相同遭遇 8.涂尔干所说的宗教的社会性实际包含两层含义:社会生活是宗教观念的终极源头宗教信仰对象的实在基础就是社会本身 9.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被称为社会静力学韦伯的宗教社会学被称为社会动力学 10.偶遇抽样:又称任意抽样或方便抽样,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抽样方法而是指研究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以自己方便的形式抽取偶然遇到的人作为对象或者仅仅选择那些离研究者最近,最容易找到的人作为对象。 11.参与观察:指的是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的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日常生活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观察。 12.实地研究:在一种自然情景下,通过深入到宗教生活的实境中,直接观察宗教现象的研究方式,它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谈的方式搜集资料然后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宗教现象。 13.参与观察的特点 14.文献研究:宗教社会学中的文献研究是借助于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和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究和分析各种宗教行为、宗教组织中的社会关系以及其他各种宗教现象的研究方式 15.宗教:宗教是对以对超自然的力量或神灵的信仰或对超验的人生境界的追求为基础的人类制度,是人类赖以面对和处理各种终极性的问题,建构神圣的秩序和意义系统的组织与行为系统。 16.宗教的构成要素:宗教信仰宗教仪式宗教经验宗教群体与组织P79 17.意义:指的是依据某种更为宏达的参照系对一些境遇与事件所做的解释(理解)。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一些社会事件的议论,对自己或别人的行为与遭遇的解释,往往都包含着对意义问题的态度与见解。 18.神义论:就是根据社会中既定的法则,为那些必然会存在的、威胁到意义系统的无秩序现象提供意义的宗教性解释。例如:大多数宗教都提供关于苦难与死亡的神义论 19.看似有理结构:指的是在一个由共享一种意义系统的人们组成的社会网络之内的特有的社会过程或互动,而所谓社会过程也就是不断发展的重新建造并维持特定世界的那些过程。

透视学考试重点

透视学考试重点 透视学 1、简述平行透视在绘画上的运用。 荷兰霍贝玛的<林间小道> 将观者视线顺引导深处,产生画面的深度距离感适 合表现长廊隧道公路铁路 意大利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突出中心人物形成一种稳静的气氛起到截止视 线下行的作用(基督的冷静与十二门徒三人一组一字排开的对称构图形成静与动的对比制约(全开放的艺术处理方法,使观者身临其境( 意大利拉斐尔的,雅典学院,中心人物不大但平行透视的构图方法对称的高 大的建筑直角边线直指画幅中心因此牵引掌握了视线使主要形象得以突出一道拱门形成了很深的透视感( 2、简述变线的种类及各类变线的透视消失方向。 答:变线分两大类: 1)、和基面平行的水平变线,灭点在视平线上。其中,和画面垂直的直角线消失于心点;和画面成其他角度的成角线消失于心点以外的余点、距点上。 2)、和基面成一定角度的倾斜变线,不论与画面成多大角度,他们的灭点都在视平线以外。其中,和画面、基面成近低远高角度的直线消失到视平线以上的天点;和画面成近高远低角度的直线消失到视平线以下的地点。 3、原线的种类与透视特征有哪些? 答:原线是指与画面保持平行关系的直线,无论怎样延伸也不会和画面相交, 同类线彼此也不会聚拢、消失。原线包括平行于基面、平行于画面的水平线,垂直于基面、平行于画面的垂直线,倾斜于基面、平行于画面的斜线三大类。原线不产生消失现象,无灭点。 4、简述远近视距的构图效果。

答:视距决定、制约着60度正常视域圈内的画幅,保证表现透视空间的最近、最大合理容量。视距短画面容量小,视距长画面容量大。 5、简述中国山水画和西洋风景画在透视手法上的差异。答:中国山水画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手法,画面视觉空间不受限制。具有时空跨度自由、表现幅度随意的特点,画面容量大。西洋风景画采用焦点透视的构图手法,画面视觉空间受限制。时空容量、表现幅度有严格的限制,画面容量小。 6、平行透视特点: 1)立方体的前后两个面与画面平行,底面、顶面与基面平行。 2)所有向远处消失的立方体各边线都集中到视平线上的心点消失。 3)平行透视指视者在视域60度角之内所表现的画面中只有一个消失点(心点) 4)平行透视画面中大多数线条是平行、垂直线,比较稳定、平衡,适合于表现庄重、宏大的场面。 7、成角透视的画面特点: 成角透视所表现的空间和物体,都是与画面有一定角度的立方体。画面上的立方体空间感较强,画面中主要有左右两个方向的消失点,大多数与底面平行的线条都消失于这两个点。使画面产生强烈的不稳定感,同时也具有灵活多变的特性。在实践运用中往往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画法,表现娱乐、欢快的场面。 8、倾斜线的消失特点: 1)、平行透视中的倾斜线为变线时,表现为近高远低或近低远高两种状态。 2)、平行透视中的倾斜线为原线时,保持原状。 3)、斜面上的变线消失到外面的消失点上。 9、倾斜透视的画面特点: 倾斜透视的画面,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感,相对于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画面视觉冲击力更强,给观者的震撼力更大。倾斜透视展现了不同于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2010.01)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2010.01)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填涂在答题卡上。每题1分,共20分) 1、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或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这是:() A. 角色冲突 B. 角色不清 C. 角色中断 D. 角色失败 2、第一次使用“社会学”一词是在哪一本书中?() A.《实证哲学教程》 B.《社会学原理》 C.《社会学方法论》 D.《经济与社会》 3、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迪尔凯姆和韦伯 B. 帕森斯和默顿 C. 科赛和达伦多夫 D. 库利和米德 4、社会组织最重要的特征是:() A. 一定数量的成员 B. 特定的活动目标 C. 明确的规章制度 D. 正式的组织结构 5、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社会的本质是:() A. 个人的集合,只是个空名 B. 客观存在的实体 C. 社会关系的总和 D. 聚集到一起 6、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是:() A. 社会角色的确定 B. 社会角色的表现 C. 社会角色的扮演 D. 社会角色的失调 7、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始于:() A. 1840年 B. 19世纪60年代 C. 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D. 1949年 8、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称之为:() A. 核心家庭 B. 主干家庭 C. 联合家庭 D. 丁克家庭 9、价值冲突论的现实基础是:() A. 美国社会中的种族冲突 B. 冲突理论 C. 亚文化理论 D. 战争 10、最早提出社会控制概念的是:() A. 滕尼斯 B. 罗斯 C. 孔德 D. 韦伯 11、霍桑实验提出了:()

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调研报告材料

大学生信仰调查报告 ——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为什么不分种族、民族、地域、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程度都会有信仰呢?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但无疑,信仰可以看作是全人类所具有的普遍特征。 信仰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天赋,是人类对于宇宙天地命运历史的整体超越性的意识,是统摄其他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式,是人类对人自身存在整体性的反思。信仰也是人类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它把一种理想主义的价值倾向化为坚定的信念,支配人的思想和行为,同样信仰是文化的灵魂,是道德的支柱它可以使人安身立命,也可以使民族有新的精神方向,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而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的转型期,新旧社会制度体系的交替必然出现激烈的社会变迁而产生一定问题,信仰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诸如人们行为的失、异化、思想的空虚等问题。 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事务,积极引导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并将其作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容。高等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应当在推进社会主义进程方面做出贡献。认真研究大学生群体的信仰问题,有助于更好地完成培养人的根本任务,也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对于我国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鉴于此,2007年8月31日,我食品科学学院组织部分学生进行了大学生信仰情况调查。在调查中,我们采用填空式的答题形式,在

我院的187名学生中进行了调查,回收率高达100%。现将问卷调查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信仰佛教: 36(人)占19.25% 信仰基督教: 5(人)占2.67% 信仰天主教: 2(人)占1.07% 信仰道教: 1(人)占0.53% 无任何信仰: 143(人)占76.5% 从以上调查的结果,我们不难发现:在我们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中,在大学生中还是有不少信仰者已经存在,且发展趋势不容忽视。在对调查情况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当代在校大学生的信仰有如下特点。 1. 调查的主要情况: 1.1当前部分在校大学生对感兴趣 当代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极为广阔,对怀有一定的兴趣。据统计,对有兴趣的大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23.5%。其中对佛教感兴趣的占对感兴趣人数的81.8%,对基督教感兴趣的占对感兴趣人数的11.4%,两者合计高达93.2%。认为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文化现象的占总调查人数的71.9%。但有些大学生对认识程度不深,认为包含着真理的占总调查人数的56%。认为与科学精神不违背的49%,这无疑是存在着一定的认识误区。从这里可以发现,在现代化的背景下,求知欲旺盛的大学生从各方面受到文化冲击,因此对具有一定兴趣。

罗伯特贝拉的宗教社会学思想述评

罗伯特?贝拉的宗教社会学思想述评 李峰 2012-8-1 21:38:41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摘要:作为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贝拉的思想主要围绕着现代性议题中宗教的意义和功能而展开。从其宗教社会学大致可分为求学阶段的学术积累、哈佛大学时期的“悲观的乐观主义”、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乐观的悲观主义”和70年代后的“后新教徒”问题四个时期,他分别对宗教的本质、宗教研究的路径、宗教与现代化、宗教进化、美国公民宗教和美国道德生态重建等具体议题进行了分析。但我国学界对贝拉的介绍和研究多具碎片化。贝拉宗教社会学的基石是其宗教观,而这种宗教观又主要扎根于西方特别是美国社会之中。为此,我们对贝拉理论的接受和批判都必须以此为逻辑起点;同时,我们更不应仅拘囿于他的某个论说,而应对其学说有着整体的把握。 关键词:贝拉;宗教观;宗教与现代化;宗教进化论;公民宗教 罗伯特·贝拉(Robert Neeley Bellah,1927—)现为美国伯克莱加利福尼亚大学社会学和比较研究教授,他是少有的一位精通社会学、人类学、宗教学、哲学和神学的学者。在汉语学术界,对贝拉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最早的贝拉是作为一个美国文化研究者而被译介到国内。随后,高师宁①和赵沛-②等学者对贝拉的早期思想进行了介绍,其重点其宗教进化论。第三个阶段的研究主要在韦伯命题之下对贝拉的现代化论进行探讨,这体现于贝拉的《德川宗教》的翻译和出版。伴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强大,对何为中国人的共同精神家园,以及儒家是否为教等的探讨成为学界的重要议题,在此背景下,贝拉的“公民宗教”成为学界关注的第四阶段的重点。③

社会研究方法期末试题

社会研究方法期末考试题 一、简答题 1. 简要介绍测量的4种层次并举例。 答:(1)定类测量:又叫类别或定名测量,是测量层次最低的一种。即将研究对象的不同属性或特征加以区分,标以不同的名称或符号,确定其类别。其数学特征主要是等于或不等于。如:社会研究中,对诸如人们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等特征的测量。它们分别将被研究者划分成“男女、工人、教师、商人……”等各种不同的群体或类别,且每一类别都是穷尽且互斥的,即既是相互排斥,互不交叉重叠,又对各种情况包罗无遗。 (2)定序测量:又叫顺序或等级测量,可以按某种特征或标准将对象分为强度、程度或等级不同的序列。其数字特征是大于或小于,它比定类测量高一个层次。比如:测量人们的文化程度,可将其分为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这是一种由低至高的等级排序,还有如:测量城市的规模,人们的社会地位,生活水平,住房条件等都属于定序测量。 (3)定距测量:又叫等距或区间测量。它不仅能将社会现象或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等级,且可以确定它们互相间不同等级的间隔和数量差别。数值特征是加或减。比如:公元年代,智商,温度等。这些都可以进行加减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定距测量的值虽然可以为0,但这个0不具备数学中的意义。如说温度为零,并不是代表没有温度,二是说达到了冰点温度。

(4)定比测量:又叫等比或比例测量。它除具有上述三种测量的全部性质外,还有一个绝对的零点,即有实际意义的零。它测量所得的数据既能进行加减外,又能进行乘除运算。如:对人们的收入、年龄、出生率、城市人口等进行的测量都是定比测量。 2. 什么是区位谬误?请举例说明。 答:又叫层次谬误,生态谬误或体系错误,指在社会调查中,研究者用一种比较大的集群分析单位作研究,而用另一种比较小的或非集群分析单位作结论的现象。如在以城市为分析单位调查犯罪现象时,研究者发现,流动人口多的城市的犯罪率大大高于流动人口少的城市,呈现出“城市的流动人口越多,城市的犯罪率越高”的趋势。若研究者据此得出“流动人口比非流动人口的犯罪率高”,则犯了层次谬误。因为他的调查资料以城市为单位收集而来,所得出的结论也只能是有关城市的结论,而不能是以有关流动人口和非流动人口的结论。 3. 什么是概念操作化? 答:指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或者说,它是对那些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进行具体测量时所采用的程序,步骤方法手段的详细说明。比如:将抽象概念“同情心”转化为“主动帮助盲人过街,主动给讨饭者钱物,主动向灾区捐款等就是操作化的一个例子。 4. 我们做研究为什么要抽样? 答:抽样指按一定方式从总体中选择或抽出样本的过程。在研究中之所以要进行抽样可从以下几方面说明:第一,抽样作为人们从部分认识整体这一过程的关键环节,其基本作用是向人们提供一种实现“由部分认识总体”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第二,在社会研究中,抽样主要解决的是对象的选取问题,即如何从总体中选出一部分对象作为总体代表的问题。这样就有利于我们在研究中节省时间,方便有效。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基本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名词解释,论述题等,考试题型任选四种。 复习依据:《社会学概论》学习指导书,各题答案均以指导书给出的为准 一、单选题请参见学习指导书各章内容 1.本世纪40-5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盛行的社会变迁理论是(C ) A.“生物有机体”说B.社会进化论 C.社会均衡论D.“文化类型”说 2.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观点(A ) A.社会进化论B.历史循环论C.社会均衡论D.历史三阶段说 3.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教师,这种流动称作(D ) A.个人流动B.代内流动C.向上流动D.水平流动4.社会保险是( B ) A.社会救助B.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C.社会福利D.人身、人寿保险 5.(C )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引起世界的高度重视。 A.人口问题B.失业问题C.环境问题D.贫穷问题 6.对贫穷问题更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A) A.经济学定义B.政治学定义C.社会文化的定义D.环境学定义 7.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部分之间的不整合、不一致,这是哪种越轨行为理论(B ) A.社会失范论B.标签论C.亚文化群体论D.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8.手段-目的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此是( B ) A.逃避行为B.形式主义C.创新D.反叛9.“不同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B ) A.冲突B.竞争C.合作D.顺应10.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B ) A.复式角色B.角色丛C.实际角色D.自致角色 11.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A ) A.交换关系B.索取关系C.对立关系D.奉献关系 12.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的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C ) A.过度城市化B.逆城市化C.郊区化D.城乡融合 13.整合作用是指(C ) A.一个社会的整体作用B.将各部分合在一起C.各部分协调成一个整体D.一个社会的稳定 14.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C ) A.制度化优先B.制度化冲突C.制度化逃避

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宗教信仰作为一种与特定时代相联系的文化信仰。其表现形式和复杂内涵呈现出多元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它的影响渗透于社会的各个层面,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接受能力最强的群体,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有人说信仰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因为这是支撑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支柱,是他们对自身灵魂的肯定。而宗教信仰作为信仰的一种,在相互地交流中涉及了来自不同文化的冲击和碰撞,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备受关注。 二、调查目的 鉴于宗教信仰对于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笔者决定对大学生的宗教信仰这一个具有这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进行一次调查。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对宗教信仰的认识及其态度,加深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信仰的整体认识和思考;并分析宗教信仰产生的原因,传播途径和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宗教信仰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认可程度,通过调查现实中大学生信仰形成的路径,探索针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有效策略,并提出积极建议。三、调查对象 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全体在校学生。 四、调查方法 1、上网查阅相关报道,文献; 2、了解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在校学生的相关情况; 3、随机采访在校学生,了解其想法,并如实记录分析。 五、调查时间 2012年11月25日——2012年12月05日 六、调查内容及分析(具体题目及选项统计数据—百分比见附录)(一)调查概况: 1、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方式,采取男女各100人随机派发的方式,发出200份调查问卷, 实际收回187份; 2、由于地域原因限制,其中百分之九十的同学为汉族,少数民族较少; 3、由于高校环境限制,参加本次调查的绝大多数为共青团员,当然也涵盖了少数的党员 和群众; 4、本次调查从2009级至2012级各个年级的学生都有涉及,不过主要集中在本科生部。(二)关于调查内容的分析: 1、关于当代大学生对宗教的思考: 从调查问卷的第5)—7)题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几个信息,当代大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对宗教有过一些思考,但极少会有人认真地去思考关于宗教的意义,性质,与我们的联系等深层次的问题;在被调查者中,大部分人都能够客观的去认识宗教存在的合理性,却仍然有极少的同学有失偏颇,将宗教信仰与荒诞的迷信相混淆,认为宗教就是迷信的代言人;被调查者的主流观点认为宗教与科学是互通有无,没有矛盾的,它们是

《社会学教程》期末试题(07年6月)

“社会学通论”期末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A、社会结构方面的问题 B、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问题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D、社会制度与社会控制问题 2、认为“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用解释性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的学科”的社会学家是() A、马克思 B、孔德 C、韦伯 D、斯宾塞 3、由马克思所著并被认为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学著作是() A、《社会学原理》 B、《实证哲学教程》 C、《资本论》 D、《自杀论》 4、在中国学者中,最早使用“社会学”一词的是() A、严复 B、谭嗣同 C、章太炎 D、孙本文 5、美国结构功能主义学派兴起时期的领袖是() A、帕森斯 B、萨姆纳 C、达伦多夫 D、帕克 6、美国社会学家米德认为,社会互动是以()为中介的。 A、社会行动 B、符号 C、经验 D、奖励与惩罚 7、实际角色与理想角色之间的距离被称作() A、自致角色 B、先赋角色 C、角色距离 D、代沟 8、对个体实施社会化的机构主要有家庭、学校和() A、个体 B、领导 C、社会 D、工作单位 9、家庭在库利的分类中属于典型的() A、次级群体 B、初级群体 C、非正式群体 D、参照群体 10、从婴儿期到青年期的社会化称作() A、反向社会化 B、正向社会化 C、继续社会化 D、基本社会化 11、不同性质的社会互动一般有三种,以下哪一种不被包括在内() A、合作 B、竞争 C、冲突 D、集体行为 12、从文化的相对差异性来看,在一定族群中占主导或统治地位的文化称为() A、物质文化 B、主流文化 C、精神文化 D、亚文化 13、在社会学历史上,社区研究的两种典型类型是() A、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B、自然社区和法定社区 C、经济型社区和文化型社区D、中型社区和微型社区 14、与社会相比,社区这一概念更强调社会生活共同体和()的特征 A、社会群体B、地域界限C、群体规范D、群体意识 15、自然科学技术知识、管理技术知识等属于() A、规范文化B、理念文化C、智能文化D、物质文化 16、“常人方法学”的创始人是:() A、米德 B、戈夫曼 C、加芬克尔 D、霍曼斯 17、对于社会组织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社会组织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起来的群体 B、社会组织成员间有持续的直接而全面的交往 C、与初级社会群体相比较,社会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不那么亲密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作者: ————————————————————————————————日期: ?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1.明确指出:“社会学是指这样一门学科,即它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的学者是?(韦伯) 2.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哪个国家?(法国) 3.社会学研究功能中的解释性功能所要回答的问题是?(社会“为什么”) 4.我国把“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改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时间是?(1982年)5.不同群体针对稀有资源的斗争称为?(冲突) 6.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称为?(正向社会化) 7.在美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对世界社会学发展最具影响力的,首推?(芝加哥学派) 8.随着人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而出现的新的社会关系是什么关 系?(地缘关系) 9.社会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后,始终是以社会调查研究所取得的经验知识作为学科发展基础的,这是社会学的?(实证性特征) 10.两种文化之间互相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被称为?(文化交流) 11.各种文化集丛不是散漫的、孤立的,它们在功能上互相联系、互相依存而构成一个特殊的文化整体,这个文化整体就是?(文化模式) 12.作为社会互动的最普遍的形式,同时也是个人赖以生存和社会赖以维系的最基本前提是?(合作) 13.职业学校教育属于?(基本社会化) 14.最早提出“角色”概念的美国心理学家是?(G·H·米德) 15.把榜样的行为当作教训是?(反模仿) 16.按照戈夫曼的观点,社会互动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印象管理或自我呈现) 17.初级群体的规模一般是?(0—20人) 18.组织和初级群体相区别的最显著的特征是?(正式而比较明确的规定) 19.被视为克服“市场失灵”最有效机制的社会组织是什么?(政府) 20.进化论的社会分层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谁?(伦斯基) 21.拒绝社会提供的目标,但仍然以符合社会规范的手段行事,这种偏差行为是? (形式主义) 22.对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社会学家有不同的回答。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什么?(社会事实) 23.“后工业社会论”提出,处于主导地位的是?(专业与技术人员) 24.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持这种观点的社会学者是? (斯宾塞) 25.第三部门组织与私人组织的最根本的区别?(非营利性)

宗教社会学小论文

回归自我的精神家园 ——浅谈宗教的心理调适功能 摘要:在这个富于变化和不确定性的客观世界上,人们常常被惊扰,在大自然的面前,人类的力量显得特别渺小,加上现代社会的快速运转和高度竞争给人带来的精神压力,使人们变得更加紧张。原始人有原始人的烦恼,古代人有古代人的忧虑,现代人有现代人的精神压力,而宗教借助于超人间的力量,作为一种心理调适机制,为社会成员提供心理上的慰藉和安全感,在从原始社会至现代社会的若干种社会形态中,始终执行着它的心理调适功能。 关键词:宗教学,心理学,宗教的心理调适功能 在原始社会,由于主体生存危机,人们对自然以及自然之外的一切事物感到畏惧,他们开始寻找一种足以抗拒这种神秘力量的精神寄托。他们开始了自然崇拜,他们心理宇宙中的缺陷是对自然和人自身行为的迷惑以及对其肉体自然需求的忧虑,原始宗教就是心灵危机感的平衡物。在现代社会,不再是缺吃少穿,社会生产力在不断提高,人们衣食无忧,但却仍然感到精神空虚,孤独感和失落感压抑着自我,我们学会有意的逃避,一直在寻找自己精神的家园,这是情感与科学的抗争,时刻都在进行着,这也是一场无声的革命,在理性和感性之外开展着。 宗教对于人们来说,绝不仅仅是一个充满教条教训和繁琐宗教仪式的组织,宗教的魅力在于:它已经深深扎根在人的内心。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就像是大海最深处的平静的底部,无论在表面上发生什么样的惊涛骇浪,在大海的底部,仍然是一个平静的状态。宗教就是用其内在的力量去抚慰和支撑人,在宗教社会学中,我们把宗教的这一功能称作是“宗教的心理调适功能”,即指通过特定的宗教信念把人们的心态从不平衡调节到相对平衡的功能,并由此使人们在心理、精神和行为上达到和谐的状态。 人,作为一种生物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我们都会有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都会有我们的喜怒哀乐,我想大多数人都逃离不开这个世俗的社会所带来的种种,尤其是在这个物欲横流,充满着利益追求的社会中,想要做到心安理得,清心寡欲,是很难做到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利益和追求,无论你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即使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层,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群体都会有不同的需要和追求。当人的需求超越了现实的范围或者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的时候,我

最新-法社会学(期末考试答案)资料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 韦伯之所以提出“法律权威与形式合理的法律体系的联系”,主要是为了()。(1.0分)1.0分 ?A、 说明资本主义为什么只产生于欧洲 ?B、 说明资本主义为什么更加先进 ?C、 说明法律权威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D、 说明形式合理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我的答案:A 2 ()中,代表数量关系的点大体分布在一条直线附近。()(1.0分) 1.0分 ?A、 线性相关 ?B、 非线性相关 ?C、 正相关 ?D、 负相关 我的答案:A 3 《劳动合同法》颁布以后,要求修改的呼声不包括()。(1.0分) 1.0分 ?A、 政协委员会认为应把促进就业作为基本立法理念 ?B、 学者撰文说明劳动合同法与期望相背离 ?C、 立法机关也改变了原有的立场,认为目前改善劳资双方关系没有那么重要了?D、 七成企业希望修改劳动合同法 我的答案:C 4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属于对韦伯理论的()的争议。(1.0分) 1.0分 ?A、 东亚问题 ?B、 英国问题

合法性高低的问题 ?D、 社会法律体系发展方向的问题 我的答案:A 5 ()不是对家庭法的描述。(1.0分) 1.0分 ?A、 在家庭暴力方面对孩子和妻子的保护程度 ?B、 对离婚的限制程度 ?C、 家庭财产受到正当程序的保护程度 ?D、 配偶对家庭财产是否具有平等的权利 我的答案:C 6 不告不理主要体现私法()的原则。(1.0分) 1.0分 ?A、 法律性 ?B、 谦抑性 ?C、 规范性 ?D、 阶级性 我的答案:B 7 法律指标在反映社会现象时一般不会()。(1.0分)1.0分 ?A、 注重向人们解释 ?B、 注重向人们说明 ?C、 对法律现实原样照搬 ?D、 使人们产生启发 我的答案:C 8 下列观点中属于杜尔克姆的是()。(1.0分) 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