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防溺水安全知识.doc

合集下载

防溺水冬天安全教育内容(3篇)

防溺水冬天安全教育内容(3篇)

第1篇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水面结冰,但仍有不少水域存在潜在的危险。

为了提高广大师生及家长的安全意识,预防冬季溺水事故的发生,我们特此开展冬季防溺水安全教育。

以下是冬季防溺水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一、冬季溺水事故的特点1. 水域结冰,但冰面并不均匀,有些地方可能较厚,有些地方则较薄,容易发生破裂。

2. 冬季气温低,人体散热快,一旦落水,体温迅速下降,容易导致生命危险。

3. 冬季水面冰层较厚,视线受阻,救援难度较大。

4. 冬季天气寒冷,救援人员在进行救援时也容易受到低温影响。

二、预防冬季溺水事故的措施1. 提高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1)增强冬季防溺水意识,认识到冬季水域的危险性。

(2)不擅自到水域边玩耍、滑冰、垂钓等。

(3)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下私自到水域边玩耍。

(4)不到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

2. 掌握自救和互救技能(1)学习基本的自救技能,如踩水、漂浮等。

(2)了解救生圈、救生衣等救生工具的使用方法。

(3)掌握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

3.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预防溺水事故(1)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

(2)学校要开展冬季防溺水安全教育,组织学生观看防溺水安全教育视频,开展防溺水知识竞赛等活动。

(3)家校共同关注孩子的行踪,确保孩子不在水域边玩耍。

4. 加强水域安全管理(1)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水域的管理,设置警示标志,防止人员进入。

(2)加强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水域安全隐患。

(3)组织救援队伍,提高救援能力。

三、冬季溺水事故的应急处理1. 发生溺水事故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尽量保持身体平衡,等待救援。

2. 如果身边有救生工具,如救生圈、救生衣等,要尽量抓住。

3. 如无救生工具,可尝试踩水、漂浮等方法保持在水面上。

4. 如有人落水,不要盲目施救,要大声呼救,寻求周围人的帮助。

5. 如条件允许,可拨打报警电话,请求专业救援。

四、冬季防溺水安全教育总结冬季防溺水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冬季防溺水安全知识教育

冬季防溺水安全知识教育

冬季防溺水安全知识教育冬季天气变冷,温度偏低,致使河沟处结冰,由于小学生防范意识较弱,部分小学生喜欢踏冰玩耍,看似坚实的冰面其实危险异常,极易造成溺水事件的发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冬季防溺水安全知识教育,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一、冬季防溺水注意事项1、要加强对小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教育,严防小学生私自或擅自结伴到河流、水库、池塘、建筑工地的积水洼地等不明水域的冰上行走、滑冰玩耍,如有发现应及时制止。

2、若遇到暴风雨,注意行走安全,尽量留在室内,若路面被雨水淹没时千万不要直接趟水行走,应绕道而行确保路面安全。

3、加强防火、防雷电、防触电等教育,确保人身安全。

4、防滑:由于冬季时有降雪,地面积雪经过踩压后就形成了一层光面,在气温稍高冰面开始融化时,尽量减少外出频率,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意外。

如确需外出,要穿防滑鞋或在脚上绑根旧布条,手上不宜拿伞、棍等细长物品。

5、防冻:外出时穿戴好保暖衣帽。

耳、鼻、手不宜长时间暴露在外。

二、发生溺水事故要求出现事故,要立即呼救,儿童少年不冒然下水营救;溺水者救起后,要清除口鼻喉内异物,排出溺水者胃肺部水,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同时,迅速拨打急救电话。

三、家长对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1、平时加强对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每一个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2、加强节假日对孩子的监护,不准孩子私自或与同伴到冰面上玩耍、滑冰。

3、不带孩子去无安全设施如池塘,河流,水库以及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戏水、滑冰。

4、教育孩子在见到有人落水或掉入冰窟时,不可贸然施救,应高声呼喊成年人相助或报110救护。

四、防溺水安全知识1、发生溺水后不要惊慌,一边大声呼救,一边攀住冰缘,避免身体沉入冰水之中。

2、万一掉入水里后不要急着呼吸,刚一掉进水里,身体会因冰水冲击造成强烈反应让你紧张、想要大口呼吸,一定要克服这种反应。

这种身体反应会在1-3分钟里渐渐消退,然后在失去意识前,有15-45分钟的时间来脱险。

3、双手及双臂千万不要乱扑乱打,这样会使冰面断裂的`面积加大。

冬季防溺水安全教育(3篇)

冬季防溺水安全教育(3篇)

第1篇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水面结冰,人们在水上活动时容易发生溺水事故。

溺水是冬季常见的意外事故之一,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预防冬季溺水事故的发生,特此开展冬季防溺水安全教育。

一、冬季溺水事故的特点1. 水面结冰:冬季气温降低,水面结冰,但冰层并不均匀,部分区域可能存在暗流、裂缝等危险因素。

2. 水温低:冬季水温低,人体在水中容易发生体温过低,导致意识丧失,进而发生溺水。

3. 气温低:冬季气温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容易发生冻伤、感冒等疾病,增加溺水事故的风险。

4. 水上活动增多:冬季虽冷,但人们为了锻炼身体,仍然会选择在水中进行游泳、垂钓等活动,增加了溺水事故的发生概率。

二、冬季防溺水安全措施1. 提高安全意识(1)了解冬季溺水事故的特点和危害,提高自身安全意识。

(2)加强家庭、学校、社区的安全教育,普及防溺水知识。

2. 选择安全的游泳场所(1)选择有救生员和救生设施的游泳场所。

(2)了解游泳场所的水质、水温、水流等情况,确保安全。

3. 注意个人防护(1)穿着适合的衣物,防止体温过低。

(2)佩戴救生衣、救生圈等防护用品。

4. 遵守游泳规则(1)不在无人看管的水域游泳。

(2)不在酒后、疲劳状态下游泳。

(3)不在水下潜游、嬉戏。

5. 学会自救和救人(1)学习基本的自救技能,如水中呼吸、漂浮等。

(2)掌握救人技巧,如抱住溺水者头部,迅速将溺水者救上岸。

6. 加强冬季户外活动安全(1)选择安全的冰面进行户外活动,避免在冰面较薄、暗流较多、裂缝较多的区域活动。

(2)不在冰面边缘行走、跳跃,防止冰面破裂。

(3)携带救生圈、绳索等救生设备,以备不时之需。

三、冬季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1. 开展冬季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普及防溺水常识。

2. 制作宣传海报、视频,在公共场所、学校、社区等地张贴、播放。

3. 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广泛宣传冬季防溺水安全知识。

4. 组织冬季防溺水安全演练,提高自救、救人能力。

冬季防滑溺水安全教育(3篇)

冬季防滑溺水安全教育(3篇)

第1篇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冰雪覆盖的路面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尤其是在河流、湖泊等水域结冰的季节,溺水事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为了确保广大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生命安全,提高冬季防滑溺水安全意识,特此开展冬季防滑溺水安全教育。

一、冬季防滑溺水事故的特点1. 事故发生地点集中在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以及结冰的路面。

2. 事故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节假日、周末以及夜间。

3. 事故发生对象多为青少年、儿童、老年人等缺乏安全意识的人群。

4. 事故原因多为冰面破裂、路面湿滑、天气恶劣等因素。

二、冬季防滑溺水安全教育的重要性1. 提高安全意识:通过安全教育,使广大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充分认识到冬季防滑溺水的严重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2. 减少事故发生: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自救互救能力,降低冬季防滑溺水事故的发生率。

3. 保障生命安全:冬季防滑溺水安全教育关系到广大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生命安全,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三、冬季防滑溺水安全教育内容1. 冰面安全知识(1)认识冰面:了解冰面的厚度、结冰程度以及冰面的稳定性。

(2)冰面行走:掌握正确的行走姿势,避免在冰面上奔跑、跳跃、滑行等危险动作。

(3)冰面救援:了解冰面救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2. 水域安全知识(1)水域环境:了解水域的深度、流速、水温等环境因素。

(2)游泳安全:掌握游泳技巧,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3)水上活动安全:了解水上活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避免发生溺水事故。

3. 路面安全知识(1)路面湿滑:了解路面湿滑的原因,掌握防滑措施。

(2)行走姿势:保持正确的行走姿势,避免摔倒。

(3)交通规则: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行车安全。

四、冬季防滑溺水安全教育的实施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学校、社区、媒体等多种渠道,广泛开展冬季防滑溺水安全教育。

2. 开展安全演练:组织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参加冬季防滑溺水安全演练,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冬季防溺水防火安全教育(3篇)

冬季防溺水防火安全教育(3篇)

第1篇随着冬季的到来,天气逐渐变冷,人们的户外活动减少,但冬季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冬季防溺水防火是冬季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

以下将从防溺水、防火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解,以提高大家的冬季安全意识。

一、冬季防溺水安全教育1. 水域安全意识冬季虽然天气寒冷,但河流、湖泊等水域依然存在安全隐患。

要增强水域安全意识,做到“四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2. 游泳安全常识(1)游泳前要做好热身运动,预防抽筋、头晕等意外情况。

(2)选择正规的游泳场所,确保水质、设施安全。

(3)学习游泳技能,提高自救能力。

(4)佩戴救生衣或游泳圈,确保安全。

3. 溺水自救方法(1)保持冷静,不要慌张。

(2)深吸一口气,放松身体,让身体浮起来。

(3)尽量抓住漂浮物,如救生圈、木棍等。

(4)呼救,尽量引起周围人的注意。

4. 溺水救援方法(1)了解水域情况,判断危险程度。

(2)寻找救生设备,如救生圈、绳索等。

(3)采取合适的救援方法,如抛绳、救援绳等。

(4)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发生二次事故。

二、冬季防火安全教育1. 家庭防火(1)注意用电安全,不私拉乱接电线,不使用劣质电器。

(2)定期检查燃气管道,确保无泄漏。

(3)不要在床上吸烟,不乱扔烟头。

(4)保持楼梯、走道畅通,不堆放杂物。

(5)安装烟雾报警器,确保及时发现火情。

2. 公共场所防火(1)遵守消防安全规定,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公共场所。

(2)熟悉公共场所的消防设施和逃生路线。

(3)不使用明火,不乱扔烟头。

(4)发现火情,立即报警,并组织人员疏散。

3. 火灾逃生方法(1)保持冷静,迅速判断火源位置。

(2)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头逃生。

(3)尽量选择安全通道逃生,避免使用电梯。

(4)如遇浓烟,可用水湿透衣物,降低烟雾浓度。

(5)如被困火场,尽量寻找避难所,等待救援。

三、冬季防溺水防火安全教育总结冬季防溺水防火工作至关重要,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提高安全意识。

防溺水冬季安全教育

防溺水冬季安全教育

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人们纷纷穿上厚重的衣物,享受着温暖的室内生活。

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季节里,一个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冬季溺水,正悄然而至。

为了提高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安全意识,预防冬季溺水事故的发生,我们有必要开展冬季防溺水安全教育。

一、冬季溺水的特点与危害1. 冬季溺水的特点冬季溺水不同于夏季,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溺水地点隐蔽:冬季,河流、湖泊等水域往往被冰雪覆盖,使得溺水地点更加隐蔽,增加了搜寻难度。

(2)救援难度大:冬季气温低,救援人员容易发生冻伤,救援难度增大。

(3)溺水者自救能力下降:冬季,人体代谢减慢,反应迟钝,溺水者自救能力下降。

2. 冬季溺水的危害冬季溺水不仅对个人造成生命威胁,还可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1)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冬季溺水可能导致人员死亡,给家庭带来无法弥补的伤痛。

(2)经济损失:冬季溺水事故可能造成财产损失,如船只、渔网等。

(3)社会不稳定:冬季溺水事故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和谐。

二、冬季防溺水安全教育措施1. 提高安全意识(1)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冬季溺水的危害,提高安全意识。

(2)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要私自到危险水域玩耍,增强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

2. 严防溺水事故发生(1)加强水域管理: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水域的管理,设置警示标志,确保水域安全。

(2)加强巡逻检查:相关部门要加强对重点水域的巡逻检查,及时发现并制止危险行为。

(3)提高救援能力:加强救援队伍的培训,提高救援人员的专业技能,确保救援工作的有效性。

3. 学会自救与互救(1)学习自救技能:学校要组织学生参加自救技能培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救方法。

(2)提高互救意识:教育学生发现他人溺水时,要及时呼救,并采取适当的互救措施。

4. 重点关注弱势群体(1)关注留守儿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

(2)关注老年人: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提醒他们注意冬季防溺水。

冬季防坠冰溺水安全教育(3篇)

冬季防坠冰溺水安全教育(3篇)

第1篇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水面结冰,溺水事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预防冬季坠冰溺水事故的发生,特此开展冬季防坠冰溺水安全教育。

一、冬季坠冰溺水事故的特点1. 发生地点集中在河流、湖泊、水库等自然水域。

2. 事故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清晨、傍晚等气温较低时段。

3. 事故发生原因多为游玩、垂钓、捕鱼、过河等。

4. 事故受害者多为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等。

二、冬季防坠冰溺水安全知识1. 提高安全意识冬季气温较低,水面结冰,冰面承载力较低,容易发生坠冰溺水事故。

因此,我们要提高安全意识,时刻注意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

2. 了解冰面情况在冰面上行走或活动时,要观察冰面情况,避免在冰面较薄、较松、有裂缝、有凸起物等危险区域活动。

3. 遵守安全规定在冰面上活动时,要遵守相关规定,如禁止在冰面较薄、较松、有裂缝、有凸起物等危险区域活动,禁止在无安全保障的冰面上滑冰、垂钓、捕鱼等。

4. 采取安全措施在冰面上活动时,要采取以下安全措施:(1)穿着保暖防滑的衣物,避免湿滑。

(2)携带救生设备,如救生圈、绳索等。

(3)结伴同行,相互照应。

(4)了解救援电话,如遇险情及时求助。

5. 遇险自救与互救(1)遇险自救:当发现自己陷入冰窟时,要保持冷静,尽量保持身体平衡,用脚掌在冰面上用力拍打,争取时间等待救援。

(2)互救:当发现他人陷入冰窟时,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现场情况,采取以下措施:①大声呼救,寻求周围人员帮助。

②利用救生设备进行救援。

③利用绳索、树枝等物品进行救援。

④将陷入冰窟的人拉出冰面后,立即进行急救。

三、冬季防坠冰溺水安全宣传教育1. 加强安全知识普及通过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渠道,开展冬季防坠冰溺水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

2. 强化安全警示在河流、湖泊、水库等自然水域周边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群众注意安全。

3. 开展应急演练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冬季防坠冰溺水应急演练,提高救援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冬季防溺水安全教育

冬季防溺水安全教育

冬季防溺水安全教育冬天到了,天气冷得刺骨,想不到除了冻僵,还得担心溺水的事。

冰封的湖泊像是个诱惑鬼,每年总有些不小心的人掉进去,结果大事不好就成了大冷鱼。

小编今天给大家来个冬季防溺水安全教育,别说是废话,事关生命安全!冰面上行走得小心翼翼,别跟个疯子似的瞎跑。

冰不结实,就是个薄薄的面子,一脚踩下去,说不定就变冰凉泡泡浴了。

万一不幸掉水里了,别慌,先抓住冰边上的草啊树啊,尽量别搞出大动静。

平时咱得多学点生存技能,万一出了事儿,能自己挣扎上来。

不是说要成个冰上功夫大师,但也得有个备胎,总比一条鱼强。

冬天水温冷得跟冰箱里的冰块似的,掉进去别说是人,就是鱼都得发抖。

冻得呼呼响的同时,身体机能也嘎嘣脆,再不会游泳的大白鲨都成了小黑鱼。

要是和家人朋友去湖边玩儿,得互相照应,别一个人掉水里全世界都不知道。

俗话说得好,“一人走,冰面薄”,出了事儿也得有人来个“一招救急”。

人少的地方,冰面更不靠谱,玩儿水的还是得两个三个一起才放心。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人多,也别像群鱼那样挤来挤去,弄得冰面也心慌。

咱们说的都是预防措施,毕竟“宁可防一万,不可失一千”,安全问题可大可小。

警钟长鸣,迟早能提醒大家,谁也别指望总有个“天时地利人和”,安全是自己的事儿。

出门在外,能少碰冰冰水水就少碰,不是胆小,是理智。

何况,冰面下面的事情,谁都说不清楚,咱也别当“有样学样”的“人造大海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防范措施也得天天操心,怎么说都行。

现在是时候提醒一下身边的亲朋好友,别等到“水深火热”的时候才后悔。

有人说,“宁愿傻,不愿死”,咱可不能成个不懂事的“冻脚鱼”。

活着,就得多点儿心眼儿,小心为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季防溺水安全知识
冬季天气变冷,水面结冰,同学们不要到河边、水塘边玩耍,防止发生溺水事故。

1、不要私自在河边、池塘边滑冰、玩耍、追赶,以防滑入水中,发生溺水。

2、严禁学生私自下水游泳,特别是小学生必须有大人的陪同并带好救生圈。

3、在没有大人陪同或配带救生圈的情况下,严禁私自结伙去水边。

4、如果出现有人溺水,更不要冒然下水营救。

5、如果不慎滑落水中,应吸足气,拍打着水,大声地呼喊,岸上的人应马上呼喊大人救援,并找附近的长树枝、木棍等,便于抛向落水的人抓住,如果没有大人来救援,岸上的人应一边呼喊一边马上脱掉衣服、皮带并把它们接起来抛向落水的人。

6.如果不幸溺水,当有人来救助的时候应该身体放松、让救助的人托住腰部。

7.当自己特别心爱的东西,掉入水中时不要急着去捞,而应找大人来帮忙。

一、预防溺水的措施:
1.小学生应在成人带领下游泳,学会游泳;
2.不要独自在河边、水塘边玩耍;
3.不去非游泳区游泳;
4.不会游泳者,不要游到深水区,即使带着救生圈也不安全
5.游泳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以防抽筋。

二、溺水时的自救方法: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

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三、发现有人溺水时的救护方法: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木棍、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入水直接救护。

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运。

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

四、岸上急救溺水者
1.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污泥等,保持呼吸道通畅;
2.将溺水者举起,使其俯卧在救护者肩上,腹部紧贴救护者肩部,头脚下垂,以使呼吸道内积水自然流出;
3.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
4.尽快联系急救中心或送去医院。

xx中学政教处
20xx-10-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