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gy处理资料文件格式说明

合集下载

SEG—Y地震数据格式解析及转换方法

SEG—Y地震数据格式解析及转换方法
S G d t .EGP, 0 2, 2( ):1 7~ 1 2 E Y a a 21 2 3 7 8
SEG — f r ati t n r e or ng f m a e s i t o tt t d by t Y o m sa s a da d r c di or tofs im cda ac ns iu e heSEG nsiut .T heSEG- da a I tt e Y t g ne a e t ity i a c d nc ih t s s a da d r ald t t nd r EG- d t . Butot e e r t d s rc l n c or a e w t hi t n r a e c le he s a a d S Y a a h r SEG- da a t t Y t ha
的转换 过 程 。
释 系统一 般都 支持 S G Y 地 震数 据 格 式 的 加 载与 E —
输 出 , 同系统 之 间可 以借 助 S G Y格 式 的地震 数 不 E — 据来共 享 和交流 成果 。
本 文 介绍 的 就是 对 标 准 和非 标 准 S G Y 格 式 E — 进行灵 活解 析 , 以及 与不 同数据 格式 之 间方便 、 直观 地转换 方 法 。
据格 式 。系统 一 般是 通 过输 入 程 序先 把 S G— 数 E Y
0 引言
S G— E Y格 式不仅 是地 震勘 探 采集 的数 据格 式 , 而且 也是 一种 通用 的地 震 数 据 交换 格 式 。处 理 、 解
据转 成 系统 内部格 式 数 据之 后 再 作 处 理 ; 通 过输 或 出程 序把 内部格 式数 据输 出成 S G Y数 据 , E — 以便输 入到其 它 系统 做 进 一 步处 理 或 解 释 。这 里 的输 入 、 输 出过程 就是 S G Y 数 据 与 另一 种 数 据 格 式之 间 E —

地震segy格式介绍

地震segy格式介绍

地震segy格式介绍地震SEG-Y格式SEGY格式是地震勘探中最常用的数据格式,所以了解SEGY格式、学会读取SEGY格式数据是非常必要的。

现将SEGY格式说明如下。

1、 SEGY格式的一般情况每个数据占4个字节(既每个数据由32位2进制数字组成);每个数据的4个字节的摆放顺序是:低位在前,高位在后。

如有一个十进制数据一千五百二十一,在SEGY格式中表示为:1251。

当然,SEGY格式是二进制的,这里用十进制为例,仅仅为了说明而已。

所以在读取SEGY格式的步骤有两个,Step1:读取一个32位的数据;Step2:互换该数据的第一个字节和第四个字节,互换该数据的第二个字节和第三个字节。

这时得到的数据才是确切的数据。

2、 SEG-Y 格式道头说明字(32位) 字节号说明1 1-4* 一条测线中的道顺序号。

如果一条测线有若干卷带,顺序号连续递增。

2 5-8 在本卷磁带中的道顺序号。

每卷带的道顺序号从1开始。

3 9-12* 原始的野外记录号。

4 13-16* 在原始野外记录中的道号。

5 17-20 震源点号(在同一个地面点有多于一个记录时使用)。

6 21-24 CMP号。

7 25-28 在CMP道集中的道号(在每个CMP道集中道号从1开始)。

8-1 29-30* 道识别码:1=地震数据;4=时断;7=记时;2=死道;5=井口时间;8=水断;3=DUMMY;6=扫描道;9…N=选择使用(N=32767) 8-2 31-32 产生这一道的垂直叠加道数(1是一道;2是两道相加;…)。

9-1 33-34 产生这一道的水平叠加道数(1是一道;2是两道叠加;…)。

9-2 35-36 数据类型:1=生产;2=试验。

10 37-40 炮检距(如果是相反向激发为负值)。

11 41-44 接收点高程。

高于海平而的高程为正,低于海平面为负。

12 45-48 炮点的地面高程。

13 49-52 炮点低于地面的深度(正数)(井深)。

segy数据道头格式

segy数据道头格式

029 - 030
2
A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B
C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字型
4 4 4 4 4 4 4
e sequence number within line Trace sequence number within reel Original field record number Trace sequence number within original field record Energy source point number CDP ensemble number Trace sequence number within CDP ensemble Trace identification code: -1 = Other 0 = Unknown 1 = seismic data 2 = dead 3 = dummy 4 = time break 5 = uphole 6 = sweep 7 = timing 8 = water break 9 = Near-field gun signature 10 = Far-field gun signature 11 = Seismic pressure sensor 12 = Multicomponent seismic sensor - Vertical component 13 = Multicomponent seismic sensor - Cross-line component 14 = Multicomponent seismic sensor - In-line component 15 = Rotated multicomponent seismic sensor Vertical component 16 = Rotated multicomponent seismic sensor Transverse component

SEGY

SEGY

地球物理数据:SEG_Y 格式BY : 张新君SEG-Y格式是地球物理探测协会开发的几种基于标准磁带格式的数据格式。

在探测和生产工业中,它被最广泛的应用于地震数据中。

然而,它是创建于1973年,其中存在着很多‘旧’的特性。

SEG-Y是为存储在IBM主机上的IBM 9磁道磁带中的单行地震数据而设计的。

现代大多数的SEG-Y变种主要是为了突破这些局限性。

SEG-Y中的一些过时的特性包括:●EBCDIC(扩充的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交换码)描述头(而不是现在流行的ASCII)●IBM 浮点指针数据(而不是现在流行的IEEE)(注: 标准总线接口;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单行存储(而不是现在普遍的3D形式)官方标准的SEG-Y格式由以下部分组成:●一个3200字节的EBCDIC描述卷头记录●一个400字节的二进制卷头记录●磁道记录由以下部分组成:⏹一个240字节的二进制磁道头⏹磁道记录谈及早期,还有许多标准形式的变种。

SEG-Y EBCDIC Textual File Reel HeaderEBCDIC卷头相当于40个IBM打孔卡。

官方设计的这些80个字节的卡片是如下所示的内容的EBCDIC等价物: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C 1 CLIENT COMPANY CREW NOC 2 LINE AREA MAP IDC 3 REEL NO DAY-START OF REEL YEAR OBSERVERC 4 INSTRUMENT: MFG MODEL SERIAL NOC 5 DATA TRACES/RECORD AUXILIARY TRACES/RECORD CDP FOLDC 6 SAMPLE INTERVAL SAMPLES/TRACE BITS/IN BYTES/SAMPLEC 7 RECORDING FORMAT FORMAT THIS REEL MEASUREMENT SYSTEMC 8 SAMPLE CODE: FLOATING PT FIXED PT FIXED PT-GAIN CORRELATEDC 9 GAIN TYPE: FIXED BINARY FLOATING POINT OTHERC10 FILTERS: ALIAS HZ NOTCH HZ BAND - HZ SLOPE - DB/OCTC11 SOURCE: TYPE NUMBER/POINT POINT INTERVALC12 PATTERN: LENGTH WIDTHC13 SWEEP: START HZ END HZ LENGTH MS CHANNEL NO TYPEC14 TAPER: START LENGTH MS END LENGTH MS TYPEC15 SPREAD: OFFSET MAX DISTANCE GROUP INTERVALC16 GEOPHONES: PER GROUP SPACING FREQUENCY MFG MODELC17 PATTERN: LENGTH WIDTHC18 TRACES SORTED BY: RECORD CDP OTHERC19 AMPLITUDE RECOVERY: NONE SPHERICAL DIV AGC OTHERC20 MAP PROJECTION ZONE ID COORDINATE UNITSC21 PROCESSING:C22 PROCESSING:C23C24C25C26C27C28C29C30C31C32C33C34C35C36C37C38C39C40 END EBCDIC卡中空白的空间用空白填充。

怎样保存SEGY数据供工程项目使用?(含程序)

怎样保存SEGY数据供工程项目使用?(含程序)

怎样保存SEGY数据供工程项目使用?(含程序)在《地震数据处理实战入门》的第五课《怎样修改保存二维和三维地震数据?》中,给大家详细讲解了怎样保存SEGY数据。

很多同学使用Python程序成功构建了新的SEGY数据,但是将数据投入工程项目使用时(如做高分辨率、断层识别等),出现了问题。

比如在商业地质勘探软件Petrel中,导入我们新建的数据资料,报了这样的错误:这是什么原因呢?01 从SEGY文件结构找原因。

SEGY地震数据一般以地震道为单位进行组织,采用SEG-Y文件格式存储。

SEG-Y格式是由SEG (Society of Exploration Geophysicists)提出的标准磁带数据格式之一,它是石油勘探行业地震数据的最为普遍的格式之一。

SEGY的数据结构比较复杂,详细介绍可以参考另外一门课《深度学习地震去噪实战》的第4节课《地震仿真噪声实战》。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标准SEG-Y文件一般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EBCDIC卷头说明。

第二部分是二进制文件头。

第三部分是实际的地震道。

回顾一下当时保存地震数据的程序:可以看到,在上面的程序中,新保存的地震数据里面没有卷头说明和文件头的信息,只保存了地震道的数据。

这样的数据使用简单的画图程序打开没有问题,但是用到专业的处理软件做后面复杂的工作就有问题了。

02 一种简单的解决方案。

找到了问题原因,要解决起来就有了思路,就是要构造新数据的卷头说明和文件头信息。

如果大家只是对原始数据做了数值上的处理,没有改变数据尺寸,这还比较好办。

就是把原始数据的卷头说明和文件头传给新数据即可。

主要程序可以这样写:这里有几个点要说明:一是专业软件读取地震头时主要关注的是数据的尺寸,所以如果没有对数据尺寸进行修改,就可以直接复制原始数据的卷头说明和文件头信息。

二是src.text[0]读出了原始数据的卷头说明。

三是src.header读出了所有地震道的文件头信息。

03 更复杂的解决方案。

SEGY数据格式ch

SEGY数据格式ch

SEG Y 修订版1 数据交换格式1SEG 技术标准委员会2版本1.0,2002年5月12001,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版权所有2编者:Michael W. Norris 和Alan K. Faichney目录1.简介2.概述2.1. 不变的条目2.2. 修订版0到修订版1的变化2.3. 注释2.4. 监管机构2.5. 致谢3.SEG Y文件结构3.1. 记录介质3.2. 文件结构3.3. 数字格式3.4. 变道长3.5. 坐标4.原文文件头5.二进制文件头6.扩展原文文件头6.1. 扩展原文文件头结构6.2. 结尾文本段6.3. 文本段示例7.数据道7.1. 道头7.2. 道头数据附录A. 写SEG Y数据到磁盘文件附录B. SEG Y磁带标签附录C. 磁带上的SEG Y文件块附录D. 扩展原文文本段D-1. 位置数据D-1.1 位置数据文本段D-1.2 位置数据文本段示例D-2. 面元网格定义D-2.1 面元网格定义文本段D-2.2 面元网格定义文本段示例D-3. 资料地理范围和覆盖区域D-3.1 资料地理范围文本段D-3.2 资料地理范围文本段示例D-3.3 覆盖区域文本段D-3.4 覆盖区域文本段示例此例基于图3D-4. 数据取样测量单位D-4.1 数据取样测量单位文本段D-4.2 数据取样测量单位文本段示例D-5. 处理历史D-5.1 处理历史文本段D-5.2 处理历史文本段示例D-6. 震源类型/方位D-6.1 震源类型/方位文本段D-6.2 震源类型/方位文本段示例D-7. 震源测量单位D-7.1 震源测量单位文本段D-7.2 震源测量单位文本段示例附录E. 文字格式数据附录F. EBCDIC码和ASCII码附录G. 参考文献图片图1. 带N个扩展原文文件头记录和M道记录的SEGY文件字节流结构图2. 面元网格定义图3. 地震调查的数据范围和覆盖区域变化表格表1. 原文文件头表2. 二进制文件头表3. 道头表4. SEG Y磁带标签表5. 位置数据文本段表6. 面元网格定义文本段表7. 资料地理范围文本段表8. 覆盖区域文本段表9. 数据取样测量单位文本段表10. 处理历史文本段表11. 震源类型/方位文本段表12. 震源测量单位文本段表13. IBM 3270 字符集参考CH 10,GA27-2837-9,1987年4月1.简介最早的SEG Y数据交换格式(修订版0,参考第45页)自1975年出版以来在地球物理行业得到广泛的使用。

SEGY格式及相关函数

SEGY格式及相关函数


SEGY格式与SU格式 ......................................................................................................................2 SEGY数据格式:............................................................................................................................ 2 SU 数据格式: ...............................................................................................................................2 ASCII码和EBCDIC码 .................................................................................................................... 2 SEGY卷头文件 3200 字节EBCDIC码内容: ..............................................................................4 SEGY卷头文件 400 字节内容表:................................................................................................5 SU道头文件 240 字节内容表: .....................................................................................................6 //ASCII码和EBCDIC码转换.......................................................................................................... 9 //SEGY卷头文件中 400 字节数据信息 用Struct_reelb400 结构体读取..................................10 //SU道头文件中头 240 个字节数据信息 用Struct_SU240 结构体读取...................................12 //字节交换(swapbytes)函数重载 ..................................................................................................18

segy数据道头格式

segy数据道头格式
A 1 字号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8 1 2 3 4 5 6 7
B
C
D
E
*
F
**
字节
001 - 004 005 - 008 009 - 012 013 - 016 017 - 020 021 - 024 025 - 028
dt
41
119 - 120
2
42 43 44
121 - 122 123 - 124 125 - 126
字型
4 4 4 4 4 4 4
SEG Y
SU
描述
Trace sequence number within line Trace sequence number within reel Original field record number Trace sequence number within original field record Energy source point number CDP ensemble number Trace sequence number within CDP ensemble Trace identification code: -1 = Other 0 = Unknown 1 = seismic data 2 = dead 3 = dummy 4 = time break 5 = uphole 6 = sweep 7 = timing 8 = water break 9 = Near-field gun signature 10 = Far-field gun signature 11 = Seismic pressure sensor 12 = Multicomponent seismic sensor - Vertical component 13 = Multicomponent seismic sensor - Cross-line component 14 = Multicomponent seismic sensor - In-line component 15 = Rotated multicomponent seismic sensor Vertical component 16 = Rotated multicomponent seismic sensor Transverse componen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egy处理资料文件格式说明4 处理资料文件格式说明:4.1 SEG-Y 记录格式(标准)(1)卷头: 3600字节,(a) ASCII 区域: 3200字节(40条记录 x 80 字节/每条记录,特性:EBCDIC字符集,参数卡,需要转换为ASCII码后才能显示)。

(b) 二进制数区域: 400字节(3201~3600,数据类型:32位、16位的整型;特性:二进制头,记录数据体信息。

)。

3213~3214 字节—每个记录的数据道数(每炮道数或总道数)。

3217~3218 字节—采样间隔(μs)。

3221~3222 字节—样点数/每道(道长)。

3225~3226 字节—数据样值格式码1-浮点;3255~3256 字节—计量系统:1-米, 2-英尺。

3261~3262* 字节—文件中的道数(总道数)。

3269~3270* 字节—数据域(性质):0-时域,1-振幅,2-相位谱“ * “号字为非标准定义。

(2)道记录块:(a) 道头字区: 含: 60个字/4字节整或120个字/2字节整,共240个字节,按二进制格式存放。

•SEG—Y格式道头说明:字号(4字节) 字号(2字节) 字节号内容说明1 1—2 1—4 一条测线中的道顺序号,如果一条测线有若干卷磁带,顺序号连续递增。

2 3—4 5—8 在本卷磁带中的道顺序号。

每卷磁带的道顺序号从l开始。

3 5—6 9—12 * 原始的野外记录号(炮号)。

4 7—8 13—16 在原始野外记录中的道号。

5 9—10 17—20 测线内炮点桩号(在同一个地面点有多于一个记录时使用)。

6 11—12 21—24 CMP号(或CDP号)。

(弯线=共反射面元号)7 13—14 25—28 在CMP道集中的道号(在每个CMP道集中道号从1开始)。

8—1 15 29—30* 道识别码:l=地震数据; 4=爆炸信号; 7=计时信号;2=死道; 5=井口道;8=水断信号;3=无效道(空道);6=扫描道;9…N=选择使用(N=32767)8—2 16 31—32 构成该道的垂直叠加道数(1是一道;2是两道相加;…)9—l 17 33—34 构成该道的水平叠加道数(1是一道; 2是两道叠加;…)9—2 18 35—36 数据类型:1=生产; 2=试验10 19—20 37—40 从炮点到接收点的距离(如果排列与激发前进方向相反取负值) (分米)。

11 21—22 41—44 接收点的地面高程。

高于海平面的高程为正,低于海平面为负(cm)。

12 23—24 45—48 炮点的地面高程(cm)。

13 25—26 49—52 炮井深度(正数,cm)。

14 27—28 53—56 接收点基准面高程(cm)。

15 29—30 57—60 炮点基准面高程(cm)。

16 31—32 61—64 炮点的水深(cm)。

17 33—34 65—68 接收点的水深(cm)。

l8—l 35 69—70 对41一68字节中的所有高程和深度应用此因子给出真值。

比例因子=l,土10,土100,土1000或者土10000。

如果为正,乘以因子;如果为负,则除以因子。

(此约定中= -100)18—2 36 71—72 对73—88字节中的所有坐标应用此因子给出真值。

比例因子=1,土10,土[00,土1000或者土10000。

如果为正,乘以因子;如果为负,则除以因子。

(此约定中= -10)19 37—38 73—76 炮点坐标—X(分米)。

(如果坐标单位是弧度•秒,20 39—40 77—80 炮点坐标—Y(分米)。

X值代表径度,Y值代表21 41—42 81—84 接收点坐标—X(分米)。

纬度;正值代表格林威22 43—44 85—88 接收点坐标—Y(分米)。

治子午线东或者赤道北的秒数。

负值则为西或者南的秒数)23—1 45 89—90 坐标单位; 1=长度(米或者英尺);2=弧度•秒23—2 46 91—92 接收点下风化层速度(低速带速度,M/S)。

24—1 47 93—94 接收点下次风化层速度(降速带速度,M/S)。

24—2 48 95—96 震源处的井口时间(ms)。

25—1 49 97—98 接收点处的井口时间(ms)。

25—2 50 99—100 炮点的野外一次静校正值(ms)。

26—1 51 101—102 接收点的野外一次静校正值(ms)。

26—2 52 103—104 总野外一次静校正量(若未用静校时为零,ms)。

27—1 53 105—106 延迟时间—A,以ms表示。

240字节的道标识的结束和时间信号之间的时间。

如果时间信号出现在道头结束之前为正。

如果时间信号出现在道头结束之后为负。

时间信号就是起始脉冲,它记录在辅助道上或者由记录系统指定。

27—2 54 107—108 时间延迟—B,以ms表示。

为时间信号和起爆之间的延迟时间。

可正可负。

28—1 55 109—110 延迟记录时间,以ms表示。

震源的起爆时间和开始记录数据样点之间的时间(深水时,数据记录不从时间零开始)。

28—2 56 111—112 起始切除时间(ms)。

29—1 57 113—114 结束切除时间(ms)。

29—2 58 115—116* 本道的采样点数。

80—1 59 117—118* 本道的采样间隔,以us表示。

30—2 60 119—120 野外仪器的增益类型:l=固定增益; 2=二进制增益;3=浮点增益; 4…N=选择使用31—1 61 121—122 仪器增益常数。

31—2 62 123—124 仪器起始增益(db)(固定增益)。

32—1 63 125—126 相关码: 1=没有相关; 2=相关32—2 64 127—128 起始扫描频率。

33—1 65 129—130 结束扫描频率。

33—2 66 131—132 扫描长度,以ms表示。

34—1 67 133—134 扫描类型:1=线性;2=抛物线;3=指数;4=其他34—2 68 135—136 扫描道起始斜坡长度,以ms表示。

35—1 69 137—138 扫描道终了斜坡长度,以ms表示。

35—2 70 139—140 斜坡类型:1=线性;2=COS²;3=其他36—1 71 141—142 滤假频的频率(如果使用)36—2 72 143—144 滤假频的陡度37—1 73 145—146 陷波频率(如果使用)37—2 74 147—148 陷波陡度38—1 75 149—150 低截频率(如果使用)38—2 76 151—152 高截频率(如果使用)39—1 77 153—154 低截频率陡度39—2 78 155—156 高截频率陡度40—1 79 157—158 数据记录的年40—2 80 159—160 日41—1 81 161—162 小时(24小时制)41—2 82 163—164 分42—1 83 165—166 秒42—2 84 167—168 时间代码:1=当地时间;2=格林威治时间;3=其他。

43—1 85 169—170 道加权因子(最小有效位定义为2**(—N),N=0,1,2, (32767)43—2 86 171—172 覆盖开关位置1处的检波器串(道)号。

44—1 87 173—174 在原始野外记录中第一道的检波器串号。

44—2 88 175—176 在原始野外记录中最后一道的检波器串号。

45—1 89 177—178 缺口大小(覆盖滚动的总道数);改为:(=1,单边激发;=2,中间激发。

)45—2 90 179—180 在测线的开始或者结束处的覆盖斜坡位置:1=在后面(下行); 2=在前面(上行);改为:=0,无坐标;=1,有高程;=2,有坐标和高程。

——————下述字号为自定义内容——————46 91—92 181—184 弯线或直测线中每个共反射点的X坐标(分米)。

47 93—94 185—188 弯线或直测线中每个共反射点的Y坐标(分米)。

48 95—96 189—192 弯线中每个共反射面元中点的X坐标(分米)。

49 97—98 193—196 弯线中每个共反射面元中点的Y坐标(分米)。

50 99—100 197—200 弯线中输出剖面段的X坐标(分米)。

51 101—102 201—204 弯线中输出剖面段的Y坐标(分米)。

52—1 103 205—206 测线内接收点桩号。

52—2 104 207—208 站点间距或道间距(分米)。

53—1 105 209—210 道数/每炮。

53—2 106 211—212 炮点下低速带速度(M/S)。

54—1 107 213—214 炮点下降速带速度(M/S)。

54—2 108 215—216 CMP(CDP)点或共面元中点间距(分米)。

55—1 109 217—218 测线内有效站点总数。

55—2 110 219—220 剖面内CMP(CDP)点或共面元点总数。

56—1 111 221—222 炮点剩余静校正量(ms)。

56—2 112 223—224 接收点剩余静校正量(ms)。

57—1 113 225—226 总剩余静校正量(ms)。

57—2 114 227—228 炮点下低速带厚度(分米)。

58—1 115 229—230 接收点下低速带厚度(分米)。

58—2 116 231—232 弯线中该道列号。

59—1 117 233—234 弯线中该道行号。

59—2 118 235—236 弯线中输出剖面段的段号。

60 119—120 237—240 测线内的总道数。

•说明:1.带 * 的字节信息必须记录,2.46—60 91—120 181—240 为自定义字号及内容,可以选择使用。

3.46—60 字号内容中(分米)或(*10)的值需使用字号36(2字节字)给出真值。

(b) 数据段区: 浮点4字节(实型数) / 每个样值,按二进制格式存放。

(c) SEG-Y 总型式:卷头道头1 数据1 道头2 数据21 3200 3600 1 240 (字节)(d) 非标准SEG—Y 型式:无卷头,其余不变。

道头1 数据1 道头2 数据21 240 (字节)4.3 SEG—2 记录格式:格式结构如下:炮头位置(Byte)从0开始内容说明0—1 3a55H 炮头标识2—3 9905H 版本号4—5 M M=道头指针尺寸=道数×46—7 可为1、2、3…或24 道数(实际存盘道数)(道数/每炮)8 1 串结束符尺寸9 0 第一个串结束符10 0 第二个串结束符11 1 换行符尺寸12 0aH 第一个换行符13 0 第二个换行符14—31 0…0 保留32—35 P1 P1=道头1指针36—39 P2 P2=道头2指针………… Pn Pn=道头n指针32+M……M 字符串1字符串2……字符串Z 此部分包括采集日期、采集时间、前放增益、炮点间隔、首桩号、尾桩号等内容(ASCII码)道头位置(Byte)道头1从P1开始道头2从P2开始…… 内容说明0—1 4422H 道头标识2—3 X1(X2……) X1=道头1尺寸(X2=道头2尺寸……)4—7 Y×4 数据段长度(样点数/道×4 Bytes)8—11 Y Y=样点数/道12 2 数据段格式码(32位定点数)13—31 0…0 保留32X 字符串1字符串2字符串Z 此部分包括全路径文件名、道号、采样率、延迟时间、低截、测线号、炮点位置、检波器位置、叠加次数、作图幅度等内容(ASCII码)数据段位置(Byte)第1道数据从P1+X1开始第2道数据从P2+X2开始…… 内容说明0—(Y×4-1) 32位定点数地震数据(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注:除注明为ASCII码的部分外,其余均以二进制数形式填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