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身韵元素练习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舞身韵课中气息训练的作用

中国古典舞身韵课中气息训练的作用

中国古典舞身韵课中气息训练的作用
一、中国古典舞身韵课中气息训练的作用
1. 拓宽课程的内涵:中国古典舞身韵课中的气息训练,不仅丰富了舞
蹈的表现形式,更可以拓展艺术课程的内涵。

由此可以增加舞蹈演出
中运用气息技巧的内容,并帮助学生在腹腔体系及呼吸系统的练习中
取得更深刻和更丰富的体验感受。

2. 改善舞蹈的细节:呼吸节奏的练习可以提高古典舞蹈表演中的灵敏度,改善舞者的动作细节,使表演更具丰富性,表现出更多的灵巧和
神韵。

3. 增强节奏感:通过气息训练,可以使舞者能够知晓、掌握舞蹈的节
奏和节奏,从而有效增强节奏感。

4. 加强表演效果:气息训练可以赋予舞者以音乐或流苏的动态,因而
帮助增强舞蹈表演的表演效果。

古典舞蹈中的节奏、技巧有助于舞者
运用适当的气息来呼吸,进一步渲染气息的境界,以此达到艺术效果。

5. 提高艺术表现力:加强舞蹈学习者对表演的新感悟,更好的把握歌
唱的节奏,实现古典舞的节奏,起伏顺畅,有意增强表演的艺术表现
语言。

二、总结
通过中国古典舞身韵课中的气息训练,可以促进学习者对舞蹈及音乐知识有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有助于拓宽课程的内涵,辅助改善舞蹈的细节,加强节奏感,提升表演效果,增强艺术表现力。

因此,气息训练在中国古典舞身韵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增强学习者艺术修养和能力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试论中国古典舞教学中身韵的训练价值

试论中国古典舞教学中身韵的训练价值

试论中国古典舞教学中身韵的训练价值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中,“身韵”训练非常重要,“身韵”训练需遵循合理的训练方法才能取得实效。

笔者从事中国古典舞教学,在工作中总结出了一些自已的心得,现选择其中两点进行简要的探讨。

本文简要探讨了“身韵”的训练价值,也附带地介绍了几点“身韵”训练的注意事项,以期能够对中国古典舞教学有所助益。

1950年欧阳予倩先生首次提出中国古典舞这一舞种的定名,北京舞蹈学院唐满城、李正一等舞蹈工作者在中国戏曲舞蹈和中国武术的基础上与国外的芭蕾舞相结合创立了具有一定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特色的舞蹈。

想要跳好中国的古典舞,形、神、动、律的展现尤为重要可谓是中国古典舞要素的灵魂。

一个优秀的中国民族舞演员,除了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过硬的技术、技巧外,还必须同时具备在古典舞特定的艺术范围和在审美特征要求下的重要手段,即“身韵”。

“身韵”是“身法”和“韵律”的总称。

“身法”是外在的、直观的表现。

而“韵律”则是内在的,由心而发的表现。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形成,就是从两者元素提炼开始,提炼“元素”即是把程式化的、凝固的造型抽象成为活的基因,如同音乐中的音符一样,找到其基质,以便其能获得多种合成方式,在新的组合排列中获得新的意义。

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

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只有它們二者的相互渗透与有机结合,才能真正体现中国古典舞审美上的神韵与风采。

想跳好中国古典舞,就必须熟练运用身韵,展现形、神、动、律的要素,可以说它是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灵魂。

传统的古典舞教学,训练内容有与舞台实际相脱离的倾向,这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舞蹈能力,还会让学生感觉学无所用,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

“身韵”训练能够拉近教学和创作的距离,能够让学生在训练中就感知艺术表现的技巧,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身韵”训练能够达到“神”与“形”的独特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气韵、神态,可以大幅提高中国古典舞的教学效果。

1同基训内容有机结合,彰显古典舞艺术特色中国古典舞教学中,“身韵”训练应当同基训内容相结合,才能增加动作组织的规律性,增加舞蹈表现力。

中国古典舞身韵女班教材完整教程

中国古典舞身韵女班教材完整教程

中国古典舞身韵女班教材完整教程中国古典舞身韵女班是一种传统的舞蹈形式,源于中国古代宫廷里的女官舞蹈。

它具有优雅、自然、柔美的风格,强调身体的协调和统一性。

如下是中国古典舞身韵女班教材完整教程的相关参考内容:一、基本功训练1. 身体训练(1)伸展训练:包括各种伸展动作,如旋转手臂、伸直腰背、扭转腰部、拉伸腿部等,以增强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

(2)力量训练:主要是腿部力量训练,如腿跃、蹲跳、腿立等,以提高舞者的承受力和稳定性。

2. 舞姿训练(1)身姿训练:包括各种基本身姿的练习,如平步并足、罗汉跪、马步站等,以使舞者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姿态并具有优美的舞姿。

(2)手势训练:包括各种手势练习,如扇舞、提壶、拂尘等,以培养舞者的手腕柔韧性和手指灵活性。

3. 舞步训练(1)步伐训练:包括各种基本步伐的练习,如圆步、徐步、抬步等,以使舞者在舞台上能够自如地展现舞姿。

(2)转身训练:包括各种转身动作的练习,如转圆、转弯、转体等,以使舞者能够流畅地完成舞蹈中的转移动作。

二、舞蹈技巧训练1. 光影配合舞蹈不仅可以通过音乐和动作表现情感,还需要光影来加强氛围感。

舞者需要学习如何配合光影,使舞蹈更加精彩。

2. 表情和神态舞蹈需要舞者适时地表现出合适的表情和神态,以传达出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3. 布局和编排舞蹈编排需要准备各种道具、服饰以及舞台布置,以使整个表演更加生动和丰富。

三、舞蹈表现力训练1. 细节表现舞者需要学习如何通过微小的动作和细节来表现情感,以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到舞蹈的内涵。

2. 舞蹈情感表现舞者需要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舞蹈的情感,以让舞蹈更有灵魂和生命力。

3. 舞蹈创新和表现舞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表现能力,以在舞蹈表现中有所超越和突破。

四、评估和评价1. 自我评估舞者需要通过自我评估来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

2. 教师评估教师需要对舞者的表演进行评价并提出指导意见,以帮助舞者不断提高。

舞蹈基础实践训练—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

舞蹈基础实践训练—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

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上)
第 12 页
“行云流水、曲折婉转”
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下)
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下)
第 14 页
“划圆”艺术
中国古典舞在舞姿造型、动势动态上一直体现着“圆”和“终 点回归起点”的走圆运动原则。
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下)
第 15 页
“划圆”艺术
中国古典舞身韵中动作轨迹多以划圆为主,人体的任何路线都应呈 现出圆或圆弧的走向,强调以腰为轴的“平圆、立圆、八字圆”运动路 线。
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下)
第 16 页
平圆动态的典型元素:云肩转腰
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下)
第 17 页
立圆动态的典型元素:双晃手。
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下)
第 18 页
八字圆动态的典型元素:风火轮
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下)
第 19 页
中国古典舞基本身韵
培养学生“形”的特征和“神”的表现,初步掌握脊椎在躯体动作 中起到的主导和枢纽作用。
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上)
第 11 页
旁提,它是视躯干的“弧线”动律, 要掌握躯干上下弧线动势与拧的配合关系 ,注意以腰带肋、以肋带肩,一节一节往 上提,最后形成旁提状。经过上方提到最 大限度,头在过程中要随着旁提的动律转 动180度,眼睛也要经过环视屋脊线的180 度巡视,要在旁提完成后头才结束转动, 眼神仍要继续延伸,整个身体强调由上往 下的昌抻长感,绝不等同于下弯腰。
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上)
第8页
它是躯干向后移动,形成“内收 ”的过程。是后肩缩力的向后动律。 过程和“沉”一样,但加强胸腔的内 收,双肩向里合挤,腰椎形成弓形, 空胸低头。
“里含”不是旁腰,而是感觉双 肩里合与胸腔收缩,可用双手抱肩寻 找感觉,最终形成低头裹肩含胸。

中国古典舞身韵提沉组合教案

中国古典舞身韵提沉组合教案

中国古典舞身韵提沉组合教案《中国古典舞身韵提沉组合教案》
嘿,同学们!今天咱们要来一起探索神奇的中国古典舞身韵提沉组合啦!
先来说说提沉,这就像是我们身体里的小魔法。

想象一下,我们吸气的时候像气球慢慢鼓起来,这就是提;然后呼气的时候像泄气的皮球慢慢瘪下去,这就是沉啦。

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咱们开始练习咯!大家站好,先慢慢地吸气,把身体往上提,感觉自己像朵轻轻飘起来的云,哎呀,对啦,就是这种感觉。

然后再慢慢地呼气,让身体沉下去,像一片叶子悠悠地飘落。

嘿,别着急,慢慢感受这个过程。

在做提沉的时候,注意身体的协调性哦,可别手忙脚乱的像只小猴子。

要让每个动作都流畅自然,就像小河流水一样。

练习过程中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累,但是别放弃呀!就像爬山一样,虽然累,但到了山顶那景色可美啦!等你们掌握了提沉组合,跳出来的舞蹈那可真是美极了。

好啦,大家继续加油练习,想象自己是舞台上最闪耀的明星,把提沉组合完美地展现出来。

等你们熟练了,就会发现自己仿佛能在舞蹈中自由翱翔啦!
哎呀,不知不觉就快下课啦,同学们今天表现得都很棒哦!希望你们回去后也能多多练习,把提沉组合练得棒棒的。

下次上课的时候,我可要检查你们的成果哟!那就这样咯,拜拜啦,小舞蹈家们!
怎么样,同学们,是不是对中国古典舞身韵提沉组合有了更深的理解呀!记得要多练习,相信你们会越来越棒的!。

古典舞身韵8大元素要领

古典舞身韵8大元素要领

古典舞身韵8大元素要领古典舞是一种优雅、精致的舞蹈形式,它注重身体的优美线条、舞姿的协调与和谐。

古典舞的身韵8大元素是在舞蹈表演中需要注意的要领,下面将介绍这些要素,并拓展一些关于每个要素的详细信息。

1. 身体姿态:古典舞强调正确的身体姿态,包括挺胸、收腹、挺直脊椎和身体的对称性。

舞者应该保持一个优雅而稳定的姿势,以展现舞蹈的优美和力量。

2. 手臂线条:古典舞中的手臂线条非常重要,舞者应该学会控制手臂的形状和运动,使手臂看起来优美而流畅。

手臂的动作应该与舞蹈的旋律和情感相匹配。

3. 头部和颈部:古典舞的舞者应该注意头部和颈部的姿势,头部应该保持正直,颈部应该修长。

头部的动作应该与身体的动作协调一致,展现出舞者的优雅和自信。

4. 腿部技巧:古典舞中的腿部技巧是舞者的重要表现力之一。

舞者应该掌握正确的腿部姿势,如收腿、弹腿和伸展腿等。

腿部的动作应该准确、有力且流畅,以展现舞者的技巧和灵活性。

5. 脚部技巧:古典舞强调脚部的灵活性和技巧。

舞者应该学会控制脚部的姿势和动作,如脚尖着地、踮起脚尖和旋转脚尖等。

脚部的动作应该轻盈而准确,以展现舞者的优雅和舞蹈的节奏感。

6. 跳跃和转体:古典舞中的跳跃和转体是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技巧。

舞者应该学会掌握正确的跳跃姿势和动作,如腾空、扑腾和着地等。

转体的动作应该准确、平衡且流畅,以展现舞者的技巧和舞蹈的动感。

7. 肢体协调:古典舞中的肢体协调非常重要,舞者应该学会控制身体的各个部分,使它们协调和谐地动作。

舞者的动作应该流畅、自然且有力,以展现舞者的技巧和舞蹈的整体美感。

8. 表情和情感:古典舞强调舞者的表情和情感的表达。

舞者应该学会通过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来表达舞蹈中的情感和意境。

舞者的表情应该与舞蹈的旋律和动作相匹配,以展现舞者的情感和舞蹈的艺术性。

总结而言,古典舞的身韵8大元素是舞者在舞蹈表演中需要注意的要领。

舞者应该注重身体姿态、手臂线条、头部和颈部的姿势,掌握腿部和脚部的技巧,学会跳跃和转体的动作,保持肢体的协调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身韵元素舞蹈表演中“眼神”训练方法及口诀

身韵元素舞蹈表演中“眼神”训练方法及口诀

身韵元素舞蹈表演中“眼神”训练方法及口诀一、眼神的含义:1、“眼神”,从字面意义上看,指的是眼睛的神态。

通过眼睛可以传达各种情感和精神信息。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传神的工具”,而眼神的“聚、放、凝、收、合”并不是指眼球自身的运动,恰恰是受着内涵的支配和心理的节奏所表达的结果,这正是说明神韵是支配一切的。

2、在舞蹈表演中,眼神和面部表情的合理运用能够使人物情感和心理变化刻画得更加淋漓尽致,单独的舞蹈动作和语言文字则略显苍白甚至不能够完美表述,因此可以说眼神是贯穿在舞蹈表演中的灵魂。

3、“眼神”是中国舞蹈艺术的灵魂,准确地把握中国舞蹈“眼神”的神韵,其功夫在舞外,我们应该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的探索进一步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下面就介绍一些具体方法。

二、古典舞身韵训练中眼神的作用:1、舞蹈演员所付出的辛勤训练以及完美演绎都是为了让观众了解所表演的舞蹈的含义,无论用什么舞蹈动作都只有这一个目的。

而眼神传情更是传达舞蹈内涵以及表现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眼神的传情在整个舞蹈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眼神”以艺术处理方法与舞蹈情急中心中潜藏的孤寂,苦闷,彷徨,悲哀,欣慰,憎恨,愤怒,狂热,祈祷,宽容,向往,喜悦,冥冥细细的与观众融合交流,舞蹈语言才具有传情达意,表达舞蹈形象的思想,感情和叙述一定情节的作用。

身韵是古典舞的艺术灵魂之所在,其中“形、神、劲、律”作为身韵的基本动作要素,高度概括身韵的所有内涵,是一个成熟的舞者在舞台上展现出的动作必须具备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2、在平时的身韵练习中要做到“形神兼备”,除了赋有韵律的肢体动作外,还应该有眼神的配合进行表演,合理而巧妙地运用眼神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表演效果。

试想,如果舞蹈演员眼神苍白无物,无论他的舞姿表现力如何到位,其舞台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

三、舞蹈眼神的运用:1、作为素质全面的舞者,除了舞蹈肢体的处理、把握民族气质、恰到好处的处理动作节奏外,还要通过“眼神”的表现去达到艺术上的再升华。

浅谈中国古典舞中的身韵训练

浅谈中国古典舞中的身韵训练

动 l有静 、 r有动 的 节 奏 巾进 行 的。这 就 要 求 舞 蹈 者 动 作 l } J 静 } l 时婴 有轻 重 、 急 、 短 、 缓 长 顿挫 、 伸等 的 对 比和 区别 。如 果 能真 延 正做 到 童一点 就能 说明基 本 握 并 懂得 J 用 “ ” , 运 劲 。
古 代舞 蹈 荚 学 以 及 当代 审 美 观 点 , 出 了 身 韵 概 念 。身 韵 以 提 “ 、 、 、 作 为 基 本 动 作 要 素 , 现 形 神 兼 备 , 心 用 , 形 神 劲 律” 体 身 是 占典 舞 的精髓 。

沉 、 、 、 、 、 、 提 等元 素 , 冲 靠 含 腆 移 旁 概括 r身韵 的动作 规 则 , 典 古 舞 作 品《 萋 长亭》 l 诸 多 造 型 都 有 上述 特 征 。它 的 动 作 轨 萋 l, 迹 多 以圆形 为 主 , 这与 l 罔几 千年 米 传 统 的 宁宙 观 和 审 美 观 分 } l 不 ” , 些 都充 分体 现 了我 们 民族 对 圆形 审美 的追 求 。 这 神 足指 内涵 、 采 , 调神韵 和内 心情 感 。 形 与 神的 关 系 神 强 t 把神放 了白位 , 以神领彤 , I t, “ 以彤传神” 正是此意念情 , 感升华 r身韵的韵律。“ 形米动, 神先领 , 已止 , 形 神 止” 形象
的 、 确的解释 r 7 佧 形和神 的联系。例如 0 5年 C T C V舞蹈大赛古
典舞 作 品 《 书韵 》 演 可 以 说是 用 在 泼 墨 , 心 在 书 法 , , C 用 “ 一想 , 于腰 、 于肋 、 于肩 、 于 臂 ” 把 中国 丁 年来 书 心 归 奔 行 跟 , 法 术 的神 韵通 过古 典 舞 身韵 的一 招一 式 允分地 展 现 m来 。 劲 足指 赋 予外部 动 作 的 内存 节 奏 , 对 动作 有层 次 、 足 有对 比 的力 度处 理 。 【 『 ‘ 舞更 多 的情况 是 枉舒 『不 缓 、 而不 乱 , 1刊山典 l f 『 『 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舞身韵元素练习
中国古典舞身韵元素练习
沉在坐的姿态上通过呼气,使气息下沉,感觉气沉丹田,以沉气带动腰椎从自然垂直状一节一节下压而形成胸微含,身微弯状,眼皮随沉气慢慢放松。

提在沉的基础上,感觉气由丹田提至胸腔,同时以胸之力带动腰椎从微弯状一节一节直立,感觉头顶虚空,提至胸腔之气不能憋住,随着头顶虚空而感觉向上延伸,同时眼皮逐渐张开,瞳孔放神。

冲在“沉”的过程中,用肩的外侧和胸大肌向8点或2点水平冲出,肩与地面保持水平线,切记上身不要向前倾倒,感觉腰侧肌拉长,头与肩相反,肩向左冲,头略向又偏,眼和冲的方向一致。

靠首先“提”,然后在“沉”的过程中,用后肩部及后肋侧带动上身向4点或6点“靠”出,感觉前肋往里收,后背侧肌拉长,要求肩与地面保持水平拉出,决不能有躺倒之感,身如向右靠,头则微向左转,眼平视放神,头及颈部略向下梗。

含做法:过程和“沉”一样,但加强胸腔的内收,双肩向里合挤,腰椎形成弓形,空胸低头。

‘里含”不是旁腰,而是感觉双肩里合与胸腔收缩,可用双手抱肩寻找感觉。


做法:和“含”相反的动作,在“提”的过程中,双肩向后掰,胸尽量前探,头微仰,使上身的肩胸完全舒展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