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小学数学4四年级下册(全册)测评试卷(含答案)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过关检测卷一、填空。
(每空1 分,共16 分)1. 在括号里填上“平移”或“旋转”。
(1)小明拉开抽屉寻找钢笔,抽屉运动是()现象。
(2)妈妈用拖把拖地是()现象。
(3)关上教室门,教室门的运动是()现象。
(4)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现象,车的运动是()现象。
2. 如右图,指针逆时针旋转90°,从北旋转到();指针顺时针旋转90 °,从东旋转到()。
要从西旋转到东,指针可以()旋转(),也可以()旋转()。
3. 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4. 如图,指针从“1” 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指向数字()。
如果从“1”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后指向数字()。
5. 妈妈去超市买水果,超市的台秤最多能称4 千克的物品,妈妈先挑了几个水蜜桃,称量后发现指针指向2,她又添了一些水蜜桃,指针顺时针旋转了90°。
已知水蜜桃每千克3 元,妈妈一共要付()元。
二、判断。
(每题2 分,共10 分)1. 旋转和平移都是改变了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2.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3. 是轴对称图形。
()4. 左图可以通过平移得到。
()5. 将一个等边三角形顺时针旋转90°会与原图形重合。
()三、选择。
(每题2 分,共10 分)1. 在下面的图形中,()是由平移得到的。
2. 从6:00 到9:00,时针旋转了()。
A. 30°B. 60°C. 90°3. 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 1 个B.2 个C.3 个4. 有一个图形,下面()是这个图形按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
A B C5. 如图是某种衣服的洗涤说明,可以利用图形的旋转得到的图案是()。
A. B. C.四、画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
(6 分)五、看图填一填。
( 15 分)1. 图①先向( ) 平移( ) 格,再向( ) 平移( ) 格可与图②重合。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期末测试(含答案)

期末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图b 是由图a 经过( )变换得到的.A .平移B .旋转C .轴对称2.多位数300 907 000读作( )A .三亿零九十万零七千B .三亿九十万零七千C .三亿零九十万七千D .三亿九十万七千3.75080⨯的积的末尾有( )个0.A .2B .3C .44.我们进行计算的工具是从________到算盘再到________.( )A .电脑、计算器B .算筹、计算器C .算盘、计算器5.房屋的屋架是运用了三角形的( )A .有三条边的特性B .易变形的特性C .稳定性6.画三角形的高,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7.一本书有300页,丁丁每天读14页,12天读了多少页?下面※表示( )A .1天读了多少页B .12天读了多少页C .10天读了多少页8.计算()425k +⨯,下列( )的算法是正确的.A .42525k ⨯+⨯B .425k +⨯C .425k ⨯+9.从一个上底8cm ,下底10cm ,高6cm 的梯形里剪去一个三角形,剪去部分的面积最大是( )2cm .A .24B .48C .40D .3010.体育课上小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33,,那么下面谁离小明最远( ) A .小红()23, B .小丽()43, C .小强()53, D .小玲()34,二、填空题(共8小题)11.计算器上“CE ”键的作用是________,“/ON C ”键的作用是________.12.在长度分别是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的4根小棒中,用________厘米、________厘米和________厘米的小棒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1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0平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如果把这个三角形的底扩大到原来的2倍,高扩大到原来的3倍,那么三角形现在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 14.80里面有________个十;由4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________.15.自行车车轮转动属于________现象,电梯升降属于________现象.16.计算2198212⨯+⨯时,运用________律可以使计算简便.17.李刚坐在教室的第5列第3行,用()53,表示,刘华坐在第3列第6行,用________表示. 18.一盒月饼有18块,有3盒月饼,把这些月饼送给敬老院的24位老人,每人分2块,________.(填“够”或“不够”)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5小题)19.电梯升降的运动是平移,时针的运动是旋转.( )20.404读作四千零四.( )21.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比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小.( )22.()()()254042540254⨯⨯=⨯⨯⨯.( )23.张钱坐在第5列、第1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51,.( ) 四、计算题(共2小题)24.你能求出1∠的度数吗?(单位:厘米)25.列竖式计算.17346⨯=40825⨯= 38023⨯=五、应用题(共7小题)26.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 382 710 000人,改写成用“亿人”作单位的数(保留一位小数).27.水果店运来苹果675千克,运来的香蕉质量是苹果的8倍.运来的香蕉和苹果一共有多少千克?28.壮壮在计算“123-÷□”时弄错了运算顺序,先算减法后算除法,结果得数是2.正确的得数应该是多少?29.小涛正在放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不小心把风筝弄坏了,只剩下一个40°的角,你知道另外两个角是多少度吗?30.一块平行四边形麦田,长是68m ,对应的高是60m ,这块麦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1.某车间有26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800个螺钉或1 000个螺母,1个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应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各多少人?32.一艘渔船在海上遭遇了特大风浪,船长发出了求救信号.下面是距离渔船最近的几艘船所在位置的平面图.(1)分别用数对写出图中海神一号、海神二号、海上搜救船和渔船的位置.(2)海神一号的速度是30海里/时,海神二号的速度是34海里/时,海上搜救船的速度是45海里/时.如果三艘船同时出发,那么哪艘船最先到达出事渔船处?期末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A【解析】通过观察图形,发现图形a向右平移即可得到图形b,所以图形b是由图形a平移得到的.解:图b是由图a经过平移变换得到的.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图形的平移,关键在于认真分析图形,找到它们是怎么变换的.2.【答案】C【解析】这是一个九位数,最高位是亿位,计数单位是亿;再跟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即读多位数时,应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每一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读“亿”“万”,据此读出.解:300 907 000读作:三亿零九十万七千.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读法,改写和求近似数,注意改写和求近似数时要带计数单位.3.【答案】C⨯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解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75080⨯=解:7508060000⨯的积的末尾有4个0.所以75080故选:C.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口算方法:先用乘法口诀计算两个乘数0前面的数的积,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4.【答案】B【解析】人类从古代就是开始发明创造计算工具,算筹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计算工具,到14世纪,我国发明了算盘,至今仍在使用,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又发明了计算器,所以计算工具的发展是算筹→算盘→计算器,由此求解.解:我们进行计算的工具是从算筹到算盘再到计算器.故选:B.本题考查了计算工具的发展过程.5.【答案】C【解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不容易变形,具有稳定性,所以在一些建筑中广泛应用.解:房屋的屋架是三角形的形状,这是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不易变形的特点.故选:C.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6.【答案】B【解析】在三角形中,从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画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简称为高.A 图所画虚线与底不垂直,不符合三角形高的意义;B 图中的虚线完全符合三角形高的意义;C 图,所画虚线虽然与垂直,但不是从与底相对的顶点出发的,不符合三角形高的意义.解:画三角形的高,方法正确的是.故选:B .经过三角形的顶点(与底相对的点)向对边(底)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三角形的一条高,7.【答案】C【解析】乘法竖式中,※表示14个十,表示10天读了多少页.解:乘法竖式中,※表示14个十,表示10天读了多少页.故选:C .本题考查整数的乘法及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算理和算法.8.【答案】A【解析】根据乘法分配律的意义,()a b c a c b c +⨯=⨯+⨯,据此解答. 解:()42542525k k +⨯=⨯+⨯故选:A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及应用.9.【答案】D【解析】在梯形中减去三角形,三角形最大是以梯形的下底为底,梯形的高为高,由此根据三角形面积=底⨯高2÷进行计算即可.解:三角形的底是10厘米,高是6厘米()106260230⨯÷=÷=平方厘米答:剪去部分的面积最大是230cm .故选:D .解决本题关键是得出是三角形的底和高,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10.【答案】C【解析】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即可分别描出小明、小红、小丽、小强、小玲的位置,然后即可看出谁离小明最远.解:如下图体育课上小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33,,小强离小明最远. 故选:C .不作图,直接根据用数对表示的小明、小红、小丽、小强、小玲的位置可知,小红、小明、小丽、小强在同一行,小红、小丽与小明都相差1列,小强与小明相差2列,小明与小明在同一列,相差1行,由此可知,小强离小明最远.二、11.【答案】清除键 开机清屏键【解析】根据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表示的功能解答即可.解:计算器CE 键是清除键,/ON C 是开机及清屏键.故答案为:清除键;开机清屏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器各部分的功能.12.【答案】2 3 4【解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从中选出三根小棒即可.解:因为234+>,所以三根小棒可能是2厘米、3厘米、4厘米;故答案为:2,3,4.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即可.13.【答案】15 90【解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的2倍,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除法解答即可.(2)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也扩大几倍.如果把这个三角形的底扩大到原来的2倍,高扩大到原来的3倍,那么面积就扩大236⨯=倍.据此解答即可.解:(1)()30215÷=平方米(2)()152390⨯⨯=平方米答: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15平方米,如果把这个三角形的底扩大到原来的2倍,高扩大到原来的3倍,那么三角形现在的面积是90平方米.故答案为:15,90.本题关键是明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的2倍这一关系.解答本题要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要用积的变化规律解答.14.【答案】8 48【解析】8个十是80,80里面有8个十;十位上4,个位上是8,这个数是48.解:80里面有8个十;4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48.故答案为:8,48.本题考查整数的认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数的组成.15.【答案】旋转 平移【解析】根据旋转的定义: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 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后,与原来的图形相吻合,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平移是物体运动时,物体上任意两点间,从一点到另一点的方向与距离都不变的运动.解:自行车车轮转动属于旋转现象,电梯升降属于平移现象.故答案为:旋转,平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应明确平移、旋转的意义,并能灵活运用其意义进行解决问题.16.【答案】乘法分配【解析】根据乘法分配律的意义,()a b c a c b c +⨯=⨯+⨯,据此解答.解:()219821221982211002100⨯+⨯=⨯+=⨯= 故答案为:乘法分配.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及应用.17.【答案】()36,【解析】由“李刚坐在教室的第5列第3行,用()53,表示”可知,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根据刘华所在列与行,即可用数对表示出来.解:李刚坐在教室的第5列第3行,用()53,表示,刘华坐在第3列第6行,用()36,表示. 故答案为:()36,.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弄清数对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18.【答案】够【解析】根据乘法的意义,用一盒的数量乘3求出3盒的数量,再根据除法的意义,用3盒的数量除以24求出每人分的数量,再判断.解:()()18324542426⨯÷=÷=块……块答:如果每人分2块,够.故答案为:够.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乘法和除法意义的应用.三、19.【答案】√【解析】平移是物体运动时,物体上任意两点间,从一点到另一点的方向与距离都不变的运动.电梯的升降是上下位置的平行移动所以是平移.根据旋转的定义: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 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后,与原来的图形相吻合,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钟表上的指针在不停地转动,所以是旋转.解:电梯升降的运动是平移,时针的运动是旋转.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本题主要考查平移、旋转的意义在实际当中的运用.20.【答案】×【解析】因为是三位数,最高位是百位,百位上是4是四百,个位上是4读作四,十位上是0,读作零,合在一起读作:四百零四;由此判断即可.解:404读作:四百零四,故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本题考查了三位数的读法,数字在什么数位上,它就表示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21.【答案】×【解析】无论何种三角形,它的内角和都是180°,据此解答即可.解: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所以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理解三角形内角和适用于任意三角形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2.【答案】×【解析】()25404⨯⨯是三个数相乘,根据乘法结合律: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由此进行简算,从而判断.解:()()()()25404254042540254⨯⨯=⨯⨯≠⨯⨯⨯.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解决本题关键是熟练掌握乘法的运算定律,注意乘法结合律是:()()a b c a b c ⨯⨯=⨯⨯,不要用错.23.【答案】√【解析】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所以第5列第1行用数对表示是()51,,据此即可判断. 解:根据分析可知:第5列、第1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51,. 故答案为:√.此题考查了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四、24.【答案】解:因为ACD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180360ACD ︒∠=÷=又因为BC AC =,所以()()1180120260230BAC ︒∠=∠=-÷=÷=度答:1∠等于30度.【解析】因为ACD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180360ACD ︒∠=÷=,再根据平角的定义,18060120ACB ︒∠=-=,又因为BC AC =,所以()1180120230BAC ︒∠=∠=-÷=;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等边三角形的特点及平角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5.【答案】解:173467 958⨯=4082510 200⨯=380238 740⨯=【解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笔算,根据其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五、26.【答案】解:1 382 710 000人13.827 1=亿人13.8≈亿人【解析】根据整数的改写方法,把一个整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在亿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把末尾的0去掉同时在后面写上“亿”字;然后再利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求出近似数即可.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整数的改写方法、利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及应用.关键是明白:改写前后数的大小不变,所以用“=”,利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后数大小变了,所以用“≈”.27.【答案】解:()675867554006756 075⨯+=+=千克答:运来的香蕉和苹果一共有6 075千克.【解析】根据题意,也就是求675千克的8倍是多少,用6758⨯;再把运来香蕉和苹果的千克数合起来;即可解答.此题主要考查了乘法、加法的意义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解答.28.【答案】解:326⨯=1266-=即6=□,则原算式是:126312210-÷=-=答:正确的得数应该是10.【解析】本题采取逆推的方法,后算的除法,即()12-□是一个被除数,3是除数,商是2,根据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关系可以求出()12-□的值,进而可以求出□的值;再把□的值代入算式,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求出正确的结果.这种类型的题目需要从运算的结果推算,求出算式中的未知数,再按正确的运算顺序计算出正确的结果.29.【答案】解:①当40°的角是顶角,()18040270︒︒︒÷=﹣,则两个底角是70°、70°; ②当40°的角是底角,1804040100︒︒︒︒--=,则顶角是100°.答: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40°,那么另外两个角是70°、70°或者40°、100°.【解析】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40°,要分两种情况考虑:40°的角可能是顶角,也可能是底角,据此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和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解答问题.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注意分情况进行讨论.30.【答案】解:()68604080⨯=平方米答:这块麦田的面积是4080平方米.【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 ah =,代入解答即可.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31.【答案】解:设应安排生产螺钉x 人,则:()1 0008002621 00041 600 1 600 1 000 1 600 41 600 1 600 1 6002 600 41 6002 600 2 60041 600 2 60016x x x xx x x xx x x =⨯-⨯=-+=-+=÷=÷= ()261610=﹣人答:应安排生产螺钉的工人16人,生产螺母的工人10人.【解析】首先根据题意,设应安排生产螺钉x 人,则应安排生产螺母26x -人;然后根据:每人每天可以生产螺母的数量⨯安排生产螺母的工人的人数=每人每天可以生产螺钉的数量⨯安排生产螺钉的工人的人数2⨯,列出方程,求出x 的值是多少,进而求出应安排生产螺母多少人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工程问题的应用,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弄清题意,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32.【答案】解:(1)别用数对写出图中海神一号、海神二号、海上搜救船和渔船的位置:海神一号()73,、海神二号()14,、海上搜救船()55,、渔船()42,. (2)()90303÷=小时()102343÷=小时()90452÷=小时答:海上搜救船最先到达出事渔船处.【解析】(1)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即可用数对分别表示出海神一号、海神二号、海上搜救船和渔船的位置.(2)已知海神一号距渔船90海里,海神二号距渔船102海里,海上搜救船距渔船90海里,海神一号的速度是30海里/时,海神二号的速度是34海里/时,海上搜救船的速度是45海里/时.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即可分别求出海神一号、海神二号、海上搜救船到达渔船所用的时间,通过比较即可确定么哪艘船最先到达出事渔船处.此题主要是考查数对与位置及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试卷全程测评卷(全套)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试卷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试卷。
全套试卷共22份(含答案)。
试卷内容如下:
1. 第一单元测评卷 1
2.阶段测评卷(二)
2. 第二单元测评卷 1
3.第八单元测评卷
3. 第三单元测评卷 1
4.分类测评卷(一)
4. 阶段测评卷(一) 1
5.分类测评卷(二)
5. 第四单元测评卷 1
6.分类测评卷(三)
6. 期中测评卷(一) 1
7.分类测评卷(四)
7. 期中测评卷(二) 18.期末测评卷(一)
8. 第五单元测评卷 19.期末测评卷(二)
9. 第六单元测评卷(一) 20.期末测评卷(三)
10.第六单元测评卷(二) 21.期末测评卷(四)
11.第七单元测评卷 22.期末测评卷(五)附:参考答案。
新苏教版4四年级下册《小学生数学报》学习能力检测卷8套【附答案】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试卷(小学生数学报)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苏教版教材(新版)配套试卷。
全套试卷共8份。
试卷内容如下:1. 第一单元使用2. 第二单元使用3. 第三单元使用4. 第四、五单元使用5. 第六单元使用6. 第七单元使用7. 第八单元使用8. 期末测试卷《小学生数学报》数学学习能力检测卷(最新修订版)苏教版四年级(下) 第一单元使用(本卷总分120分,共4页,建议完成时间90分钟)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填空题(22分)1、下面的图案中,包含平移现象的在括号里打“√”。
2、等边三角形是( )图形,有( )条对称轴。
3、字母H、N、O、M、S、F、X中,是轴对称图形的字母有( )。
4、公园苗圃有牡丹花96棵,月季比牡丹花的3倍多10棵,月季花比牡丹花多( )棵。
5、从6:00-9:00,时针在钟面上旋转了( )度;从3:15到4:15,分针在钟面上旋转了( )度。
6、图1中,指针从A点顺时针旋转90度到( )点;指针从D点逆时针旋转90度到( )点。
7、在图2中,“风车”从图中右下角平移到左上角,可以先向左平移( )格,再向上平移( )格;也可以向( )平移( )格,再向( )平移( )格。
8、一个等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是50度,那么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可能分别是( )度和( )度。
9、在图3中,( )号图形经过旋转可以和1号图形组成一个长方形;( )号图形经过平移可以和1号图形组成一个长方形。
二、选择题(10分)1、□37÷49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A.3B.4C.5D.63、下列图形中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长方形B.等边三角形C.平行四边形D.等腰梯形4、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A.240÷6÷2×4B.240÷(6÷2×4)C.240÷6÷(2×4)D.240÷(6÷2)×45、( )有4条对称轴。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试卷全套共22份(含答案)-优质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试卷
说明: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试卷。
共22份试卷(含标准答案)。
内容如下:
1. 第一单元测评卷1
2. 阶段测评卷(二)
2. 第二单元测评卷1
3. 第八单元测评卷
3. 第三单元测评卷1
4. 分类测评卷(一)
4. 阶段测评卷(一)1
5. 分类测评卷(二)
5. 第四单元测评卷1
6. 分类测评卷(三)
6. 期中测评卷(一)1
7. 分类测评卷(四)
7. 期中测评卷(二)18. 期末测评卷(一)
8. 第五单元测评卷19. 期末测评卷(二)
9. 第六单元测评卷(一)20. 期末测评卷(三)
10. 第六单元测评卷(二)21. 期末测评卷(四)
11. 第七单元测评卷22. 期末测评卷(五)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试卷一全程测评卷(全套)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试卷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改版后)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试卷。
全套试卷共22份(含答案)。
试卷内容如下:
1. 第一单元测评卷 1
2.阶段测评卷(二)
2. 第二单元测评卷 1
3.第八单元测评卷
3. 第三单元测评卷 1
4.分类测评卷(一)
4. 阶段测评卷(一) 1
5.分类测评卷(二)
5. 第四单元测评卷 1
6.分类测评卷(三)
6. 期中测评卷(一) 1
7.分类测评卷(四)
7. 期中测评卷(二) 18.期末测评卷(一)
8. 第五单元测评卷 19.期末测评卷(二)
9. 第六单元测评卷(一) 20.期末测评卷(三)
10.第六单元测评卷(二) 21.期末测评卷(四)
11.第七单元测评卷 22.期末测评卷(五)
附:参考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试卷全程测评卷全套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试卷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试卷。
全套试卷共22份(含答案)。
试卷内容如下:
1. 第一单元测评卷1
2.阶段测评卷(二)
2. 第二单元测评卷1
3.第八单元测评卷
3. 第三单元测评卷1
4.分类测评卷(一)
4. 阶段测评卷(一)1
5.分类测评卷(二)
5. 第四单元测评卷1
6.分类测评卷(三)
6. 期中测评卷(一)1
7.分类测评卷(四)
7. 期中测评卷(二)18.期末测评卷(一)
8. 第五单元测评卷19.期末测评卷(二)
9. 第六单元测评卷(一)20.期末测评卷(三)
10.第六单元测评卷(二)21.期末测评卷(四)
11.第七单元测评卷22.期末测评卷(五)附:参考答案。
新】苏教版4四年级下册《小学生数学报》数学学习能力检测卷8套(含答案)

新】苏教版4四年级下册《小学生数学报》数学学习能力检测卷8套(含答案)本试卷为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试卷,共8份,包括第一至八单元使用和期末测试卷。
建议完成时间为90分钟,总分为120分。
以下为第一至第三单元使用的部分。
苏教版四年级(下)第一单元使用本卷总分120分,共4页,建议完成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26分)1.30的105倍是( 3150 ),12个160是( 1920 ),( 7 )个600是4200,175是5的( 35 )倍,20个380连加是( 7600 )。
2.25×40的积是25×4的( 10 )倍,128×500积的末尾一共有( 3 )个。
3.在○里填上“>”“<”“=”。
245×15>245×5×10230×3<23×30450×5<40×554.等腰梯形有( 1 )条对称轴,圆有( 无限 )条对称轴。
5.从12:00到12:30,分钟旋转的角度是( 180° )。
6.写出两个积是3200的算式:80 )×( 40 )=320016 )×( 200 )=32007.XXX买9支钢笔用了270元,钢笔的单价是( 30 )元/支;XXX从家骑自行车到单位上班,XXX骑行的平均速度是170米/分,20分钟后到达单位,XXX家离单位( 3400 )米。
8.估算201×39,把201看成( 200 ),把39看作( 40 ),估算结果是( 8000 ),正确结果是( 7839 ),相差( 161 )。
9.全世界平均每分钟大约有140名婴儿出生,每小时大约有( 8400 )名婴儿出生。
10.观察下面每组算式,填出括号里的数。
×3=×6=×9=×12=( )苏教版四年级(下)第二单元使用本卷总分120分,共4页,建议完成时间90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判断。(10 分)
1.字母“S”有一条对称轴。
()
2.高层电梯的运动是平移。
()
3.如下图,这个平行四边形有两条对称轴。
()
4.钟面上的时针从 3 走到 9,旋转了 180 。 5.汉字“田”“日”“国”都是轴对称图形。
() ()
三、选择。(18 分)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①“旋转”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②“平移”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③“旋转”和“平移”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2.把一个图形顺时针旋转( ),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①90 ②180 ③360 3.下面的图形中,( )不是轴对称图形。
3. 30800000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①3080
②3080 万 ③3100 万
4.由九千万、四十万和七百组成的数是( )。
①9040700 ②90400700 ③90040700
5.三十亿零三,两个“3”中间有( )个零。
①7 ②8 ③9
四、读出或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5 分)
思维冲浪 利用轴对称、平移、旋转的方法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
四年级数学(下) 第二单元测试卷
(SJ 版) (满分:100 分 时间:60 分28 分)
1. 从右边起,每( )个数位是一级,个级包括的计数单位有(
),
表示多少个( );万级包括的计数单位有(
3.下面哪些图案可以由平移或旋转得到?可以由平移得到的在□里画“△”,
可以由旋转得到的在□里画“○”。(6 分)
4.按要求画一画。(6 分) (1)将六边形先向下平移 4 格,再向右平移 9 格。 (2)将小旗绕 A 点顺时针旋转 90 。
5.画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们分别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6 分)
7856000000○785600 万
80037804○80307804
10.有一个数“四舍五人”到万位约是 16 万,这数最大可能是(
),
最小可能是(
)。
二、判断。(5 分)
1.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都是亿级的计数单位。
()
2.读数时,不管这个数的末尾有几个 0,都不读末尾的 0。
()
3.一本书有 380000 字,这里的 380000 是个近似数。
()
4. 560000≈56 万
()
5.十进制计数法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10。 ( )
三、选择。(5 分)
1.下面各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数是( )。
①2900707 ②29004000 ③607080
2.下面各数中,最接近 20 万的数是( )。
①2010000 ②19999
③204000
指针从 D 点到 C 点,是( )时针旋转了 90 。
(1)小帆船先向( (2)三角形先向(
)平移了( )平移了(
)格,再向( )格,再向(
)平移了( )平移了(
)格。 )格。
三角形 A 平移到三角形 B 的位置,可以先向( )平移( )格,再向( )
平移( )格;或者先向( )平移( )格,再向( )平移( )格。
1.38600000 读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2. 405000000000 读作(
),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是( )。
3. 7080000 读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6.下图由四个相同的三角形组成,看图回答问题。(13 分)
(1)图形②可以看成是图形①绕( )点按( )时针方向旋转 90 ,又向
( )平移( )格得到的。 (2)图形③可以看成是图形②绕(
( )平移( )格得到的。 (3)图形④可以看成是图形③绕(
向( )平移( )格得到的。
)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又向 )点按( )时针方向旋转( ),又
1. 2018 年,某省小学有学生 7185500 人,普通中学有学生 3736400 人。
(
)(
)
2.地球和太阳间的平均距离是 149600000000 米,合 149600000 千米。
(
)(
)
3.据统计,2018 年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有二千四百万人口。
(
)
五、先读出下面的数,再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8 分)
四年级数学(下) 第一单元测试卷
(SJ 版)
(满分:100 分 姓名:
时间:60 分钟) 得分:
一、填空。(29 分)
1. △是(
)图形,有( )条对称轴。
2.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
3.从 3 时到 6 时,时针旋转了(
) 。从 3:00 到 3:15,分针旋转了
(
) 。
),表示多少个( )。
2.一亿里有 10 个( ),有( )个百万。1 亿等于(
)万。
3.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 )和( )。
4. 806500080 是由( )个亿、( )个万和( )个一组成的。这个数
读作(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改写成用“万”
作单位的近似数是(
)。
5.一个十位数,最高位上是 3,十万位上是 4,十位上是 8,其余各位上都
4.从 3:00 到 3:30,分针旋转了( )。
①30
②90
③180
5. 下面的图案中,( )是轴对称图形。
6. 下面的图案中,可以由“基本图形”通过旋转得到的是( )。
四、操作。(43 分)
1.连一连。(6 分)
荡秋千
平移
缆车的运动
拉抽屉 翻课本
旋转
摩天轮的运动 升国旗时国旗的运动
2.下面的图形如果是轴对称图形,那么请画出它的对称轴。(6 分)
是 0,这个数写作(
),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 )亿。
6.由 70 个亿和 70 个万组成的数是(
),读作(
)。
7.一个九位数,减去 1 后变成了八位数,这个九位数是(
)。
8.在 850 后面添上( )个 0,这个数就变成了八十五亿。
9.在○里填上“>”“<”或“=”。
5340600○534060
99999○100000
4.在字母 H、N、O、M、L、E 中,是轴对称图形的字母有(
)。
5.如右图,指针从 A 点开始,顺时针旋转 90 到( )点;
指针从 A 点开始,逆时针旋转 90 到( )点;
指针从 B 点开始,顺时针旋转 180 到( )点;
指针从 C 点开始,逆时针旋转 90 到( )点;
指针从 B 点到 C 点,是( )时针旋转了 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