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格式(七言)

合集下载

硬笔书法古诗格式模板

硬笔书法古诗格式模板

硬笔书法古诗格式模板一、竖式书写格式。

1. 单首古诗。

- 纸张布局。

- 如果是比较常规的A4纸或者书法练习纸(竖条格),可以在纸张的上方空出2 - 3厘米左右的天头。

这就像是给古诗的“小脑袋”留个空间,让它看起来很舒展,不会有那种被挤在角落的感觉。

- 在纸张的左边也要留出1 - 2厘米的空白,这是“诗的小胳膊”,给人一种透气感。

- 书写内容。

- 然后从第二行开始写正文。

正文的字要大小均匀,每个字之间要有一定的间距,就像小朋友排队一样,要有秩序。

一般每行写7 - 10个字比较合适。

如果是五言绝句,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样的,一行写两句就很美观。

如果是七言律诗,一行写一句,这样看起来整整齐齐的。

- 写完正文后,如果想落款,可以在正文的最后一行下面空1 - 2行的位置开始写。

落款可以写自己的名字、书写的日期等。

比如说“戊戌年XX书”或者“XX敬书”,名字可以写得小一点,稍微有点艺术感,就像给这首古诗签个小签名一样。

2. 多首古诗。

- 纸张布局。

- 同样天头和左边空白还是要留出来的。

如果要写两首或者三首古诗,每首古诗之间可以空1 - 2行,就像给它们划个小隔断,让每首诗都有自己的小空间,互不干扰。

- 书写内容。

- 每首诗的题目还是写在各自第一行的中间位置。

正文按照之前单首诗的格式书写。

如果要落款,可以在最后一首诗的正文下面空行落款,也可以在所有诗的正文写完后,在纸张的最下方统一落款。

二、横式书写格式。

1. 单首古诗。

- 纸张布局。

- 在纸张的上方和左边也要留出一点空白,不过不用像竖式那么多。

上方留1 - 2厘米,左边留0.5 - 1厘米就可以了。

- 书写内容。

- 题目写在最左边,稍微偏上一点的位置。

正文从题目下面开始写,字与字之间间距均匀,行与行之间也要有合适的行距。

一般每行写10 - 15个字比较合适。

如果一行写不完一句诗,可以另起一行接着写,但是要注意把诗句的完整性体现出来。

落款可以写在正文的右下角,同样是写自己的名字和日期之类的。

七言对联书法作品

七言对联书法作品

七言对联书法作品篇一:经典七言楹联经典七言楹联1.2.3. 一池翠影游鱼乐;三径红香舞蝶忙。

一人知己亦已足;毕生自修无尽期。

(集兰亭序字)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随于义义随文。

(释弘一集华严经句)4.5. 一帘风雨王维画;四壁云山杜甫诗。

一帘花影云拖地;半户书声月在天。

6.7. 一诚有定同葵向;百故皆恬若海容。

(集争坐位帖字)一亭尽揽山中趣;幽室能观世外天。

(集兰亭序字) 8.9. 一庭花发来知己;万卷书开是古人。

一庭花影三更月;千里松阴百道泉。

10. 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

11. 一室图书自清洁;百家文史足风流。

(集醴泉铭字)12. 一路沿溪花复水;几家深树碧藏楼。

(集唐诗句)13. 一窗佳景王维画;四壁青山杜甫诗。

14. 一溪烟水明如画;十亩桑田谁并耕。

15. 一榻梦生琴上月,百花香入案头诗。

(林则徐)16. 一藏梵声涛在口;满林花影月苞山。

(集怀仁圣教序字)17. 二分诗景八分画;楼外江声天外峰。

18. 卜邻喜近清凉宅;与客同参文字禅。

19. 人有不为斯有品;己无所得可无言。

(集兰亭序字)20. 人多瑶草琪花气;家有兰台石室书。

21. 人间清品如荷极;学者虚怀与竹同。

22. 人到万难须放胆;事当两可要平心。

(张大千)23. 人品若山极崇峻;情怀与水同清幽。

(集兰亭序字)24. 人品清于在山水;天怀畅若当风兰。

(集兰亭序字)25. 人得交游是风月;天开图画即江山。

26. 八体六书生奥妙;五山十水见精神。

集怀仁圣教序字)27. 九万里风斯在下;八千年木自为春。

(集怀仁圣教序字)28. 几枝疏影千秋色;一缕东风万户春。

29. 三春花满香如海;八月涛来水作山。

(集圣教序字)30. 三春陌上沾时雨;四野田间看庆成。

31. 于人何不可容者;凡事当思所以然。

(集争坐位帖字)32. 大文间世有述作;至乐在人无古今。

(集兰亭序字)33. 大贤自合为九列;清风可以流万年。

(集兰亭序字)34. 大胆文章拚命酒;坎坷生涯断肠诗。

王羲之兰亭序对联七言

王羲之兰亭序对联七言

王羲之兰亭序对联七言1. 王羲之兰亭序简介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晋朝时期的书法家、篆刻家,是中国古代书法史上的巨匠之一。

他的代表作之一就是《兰亭序》,这是一篇描写自己在兰亭宴会上的感慨和思考的骈文。

这篇文章不仅在古代享有盛誉,也对后世的文学、书法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兰亭序对联七言的意义兰亭序是一篇极为博大精深的文章,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及主人公自己的感慨,展示了王羲之对人生境界和艺术追求的思考。

兰亭序对联七言则是对整篇文章的概括和总结,它体现了王羲之对自己一生所追求的境界和人生态度的精神。

3. 兰亭序对联七言的内涵在兰亭序对联七言中,王羲之运用了丰富而精炼的语言,将自己的心境和追求融入其中。

这七个字具有深远的内涵,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

3.1 研究文化传承的意义兰亭序对联七言中,“琴棋书画”的前四个字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四艺,它们代表了古代士人的文化修养和境界。

王羲之将这四艺放在兰亭序对联中,意味着他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这也使得兰亭序对联成为后世研究王羲之和古代文化的重要资料。

3.2 表达艺术人生的追求兰亭序对联七言中,“移徙落叶”的后三个字,则表达了王羲之对于艺术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王羲之通过“移徙”、“落叶”寄托了自己对于世态炎凉、人事如梦的感慨。

这也体现了他对于艺术的理解和对于人生的思考。

3.3 彰显情感与意境兰亭序对联七言中,王羲之运用了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对联在形式上达到了一种平衡和和谐。

通过对植物的描写,展现了兰亭的意境,同时也表达了王羲之对人事如梦、时光荏苒的感慨和情感。

4. 兰亭序对联七言与王羲之的影响兰亭序对联七言不仅是王羲之创作的一部分,也是他对于自己一生追求的总结和体现。

这七个字体现了他对古代文化的传承、对艺术人生的思考以及对人生和情感的抒发。

这种精神和境界在后世影响深远,成为了许多人学习和追求的对象。

4.1 对后世书法家的启示王羲之的创作精神和艺术追求对后世书法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尺宣纸书法叠格五言七言

四尺宣纸书法叠格五言七言

四尺宣纸书法叠格(五言七言)书法叠格的方法,好像真的可以避免这样的情况哦~~~ 四尺宣纸书法叠格(五言七言)四尺开四(69 cmx 34 cm)1.以10 字诗句为例先竖折三等分,但左右留出边线(即:留适当的空白);再横折五等分(上、下也要留出边线,即:“天地” 留适当的空白)第一、二行各5 个字,第三行落款。

2.以14 字诗句为例先竖折三等分,但左右留出边线(即:留适当的空白);再横折六等分(先対折,再三等分折,上、下也要留出边线,即:“天地”留适当的空白)。

第一、二行各6 个字,第三行2 个字,接下的空格落款。

3.以20 字的“五绝”为例先竖折四行,但第四行为半行,左右留出边线(即:留适当的空白);再横折七等分(上、下也要留出边线,即:“天地” 留适当的空白)。

第一、二行各7个字,第三行6 个字,第四行落款。

四尺开三(69 cmx 46 cm)1.以20 字的“五绝”为例先竖折五行,但第五行为半行,左右留出边线(即:留适当的空白);再横折六等分(上、下也要留出边线,即:“天地” 留适当的空白)。

第一至三行各6个字,第四行2 个字,第五行落款。

2.以28 字的“七绝”为例先竖折五行,但第五行为半行,左右留出边线(即:留适当的空白);再横折七等分(上、下也要留出边线,即:“天地” 留适当的空白)。

第一至四行各7 个字,第五行落款。

3.以33 字的“长短句”为例先竖折五等分,但左右留出边线(即:留适当的空白);再横折八等分(上、下也要留出边线,即:“天地” 留适当的空白)。

第一至四行各8 个字,第五行1 个字,接下的空格落款。

03五言绝句折纸法:四尺宣纸书法叠格(五言七言)四尺宣先裁掉一尺四尺宣纸书法叠格(五言七言)剩下三尺对裁四尺宣纸书法叠格(五言七言)对折四尺宣纸书法叠格(五言七言)再对折四尺宣纸书法叠格(五言七言)再对折四尺宣纸书法叠格(五言七言)留一方格位折四尺宣纸书法叠格(五言七言)再折留边框四尺宣纸书法叠格(五言七言)四尺宣纸书法叠格(五言七言)四尺宣纸书法叠格(五言七言)再折中线和对角线成米字格04七言诗折纸法:四尺宣纸书法叠格(五言七言)四尺宣纸书法叠格(五言七言)四尺整纸对裁四尺宣纸书法叠格(五言七言)留出一字格四尺宣纸书法叠格(五言七言)对折为所留一格的一倍四尺宣纸书法叠格(五言七言)按所留一格的尺寸折四尺宣纸书法叠格(五言七言)四尺宣纸书法叠格(五言七言)四尺宣纸书法叠格(五言七言)再折四尺宣纸书法叠格(五言七言)留出一方格折四尺宣纸书法叠格(五言七言)再折四尺宣纸书法叠格(五言七言)再折留出边框四尺宣纸书法叠格(五言七言)折后为3 乘11 格。

七言对联书法

七言对联书法

七言对联书法篇一:古今对联大全(书法创作、书家必备) 春联上联下联春风送暖燕剪柳飞雪迎春蝶恋花浩荡东风萌万物淋漓春雨發千花一涨溪水餘清气满院春风散异香千条绿柳迎春舞满树红梅带雪开千岭梅花回暖意一江绿水送春潮白雪红梅增画意青山绿水动诗情耀眼图书诗画裡宜心春色画中诗春情寄语千条柳世第流芳万卷书雪消门外千山绿花發江边二月晴梅花树上春风暖桂子丛中时雨新碧天瑞雪千门晓玉槛春香九陌晴几点梅花迎淑气数声鸟语闹春光花發阶前春色俏柳临江上惠风和江山盛世春风裡日月新天画图中风飘嫩柳群山暖雪点寒梅小院香点梅彩笔不争俏吟雪诗魂岂畏寒千山叠翠春光好万水扬波气象新雪粉巧铺银世界春风喜绽玉兰花花承朝露千枝發莺感春风百啭鸣万象昭苏涵旭日百花吐艳舞春风春风细剪池边柳旭日浓妆岭上梅花裡清歌春载酒琴中流水静留宾梅竹平安春意满椿萱并茂寿源长鸟寻花径知春到鱼跃天门带雨飞柳岸雨浓千树绿桃园春暖万枝红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姹紫嫣红春不老茂林修竹草长青淑气初銜梅色浅江烟洗尽柳条轻桃李满树春似錦芝兰绕砌座凝香惠风和畅骋怀日天朗气清俯仰时阶前春色浓如许院外风光翠欲流烂漫红梅迎晓日轻盈绿柳舞春风雪消沃野千山俏花發园林万木榮堂天丽日金鶯囀簾卷春风玉燕飞迎春逸興聞雞舞祝歲豪情对鹊歌燕翻玉剪穿红雨駕擲金梭破绿烟柳搖天暖风增秀春早梅开雪有香春色不隨流水去花香时送好风來冬去猶留诗意裡春來身在画图书雪灑红梅春意美风飘绿柳歲序新偶意不知春態度曠怀殊覺日鮮奶雷鳴天宇催春雨霞被山河鎖北风雨洗否花红欲滴日烘楊柳绿初浮玉树暖迎滄海日珠簾光动錦城春日丽遠山含淑气晴烘芳树蘊春躥万管玉蕭歌盛世千枝神笔贊新风几点梅花添雅趣数声鸟语助吟怀春风放肥來梳柳夜雨瞞人去潤花一城花雨山河壯满苑春风天地輝同歌華夏興邦曲共賦神州治國诗山環水抱风光美柳暗花明景色新花香人室春风霞瑞气盈门淑景新棟起祥雲連北斗堂开瑞气煥春光庭前瑞發花成錦门外春來鸟唱歌树影橫窗月初上花香人夢春己來遙聞爆竹知更歲偶見梅花覺已春雲燦星輝皆是瑞湖光山色最宜春万里和风生柳葉一支春雪映梅花春露含婿泛紫气野花吐薯迎朝陽园林桃李争春暖岭径松箱耐歲寒红梅映日祥雲绕翠柳回风瑞气來风清流水當门轉春暖飞花隔岸來春歸花外鸟相識雨灑林間翠欲流花信放开香雪海笛声吹起绿楊烟佳气蔥寵如意草春陽明媚吉祥花春明錦树舒红日露混荊花映紫霞快雪时晴春满屋祥风和气玉生烟翠鸟争鳴春意闹红梅怒放喜訊傳万里江山凝秀色满园花木競朝陣迎春瑞雪妆梅艳送暖和风著柳新对联--七言联篇二:行书书法春联作品一一年年四四季季行春好常运在八万方紫财千宝红进永家开门花横横批批::财喜源迎广新进春一一年乾好二运净随除春旧到习四五季讲彩四云美滚树滚新来风横横批批::万辞事旧如迎意春一一帆帆风风顺顺年吉年星好到万万事事如如意意步福步临高门横横批批::吉财星源高广照进五一湖乾四二海净皆除春旧色习万五水讲千四山美尽树得新辉风横横批批::万辞象旧更迎新春春百雨年丝天丝地润回万元物气红一梅统点山点河绣际千太山平横横批批::春国意泰盎民然安一喜帆居风宝顺地年千年年好旺万福事照如家意门步万步事高兴横横批批::吉喜星迎高新照春 1百一世年岁四月季当春代常好在千万古紫江千山红今永朝开新花横横批批::万喜象迎更新新春和楼顺外一春门阴有鸠百唤福雨平庭安前二日字暖值蝶千翻金风横批:万象更新一四家面和荷睦花一三家面福柳四一季城平山安色四半季城春湖生东意风兴吹隆出通千四山海绿财春源雨茂洒盛来达万三象江新爆梨竹花声院声落辞溶旧溶岁月红柳梅絮朵池朵塘迎淡新淡春风篇二:十大行书欣赏(书法爱好者不可不知)[1]十大行书欣赏(书法爱好者不可不知)东晋永和九年( 公元353年 )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居住在山阴的一些文人来到兰亭举行“修禊”之典,大家即兴写下了许多诗篇。

王羲之七言绝句行书书法作品

王羲之七言绝句行书书法作品

王羲之七言绝句行书书法作品
王羲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他在书法艺术方面的成就被
誉为“楷书第一”、“书圣”。

他的书法作品丰富多样,其中七言绝
句行书作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王羲之七言绝句行书作品以其流畅自如的笔墨、优美委婉的诗意,以
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受人们喜爱。

在他的作品中,字形优美、气势宏伟,丝丝入扣的线条展现了王羲之高超的书写技巧和艺术造诣。

如《义微》:“礼之用,和为贵,果能斯,此立名于竹帛。

”这幅作
品以黑白对比的犀利笔触,加之舒展苍劲的书体,形成了清晰而有力
的视觉印象。

再如《祭侄文稿》:“赤壁怀古胸中事,挥毫顿觉梦萦回。

半床灯火
不传热,惟有泪痕纸不开。

”这副作品充满了玄妙之气,满溢着作者
浓厚的文化情怀和深沉的个人情感。

王羲之的七言绝句行书作品不仅反映了他深厚的古文化修养和艺术造诣,更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其作品流畅自然,气韵磅礴,既宏伟壮丽,又柔美灵动,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综上所述,王羲之的七言绝句行书作品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珍品,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

它承载了王羲之和那个时代的情感和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在今天,我们仍可以通过他的作品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深刻地领略到王羲之这位书法圣人的艺术境界。

七言绝句书法格式

七言绝句书法格式

七言绝句书法格式
七言绝句是一种古典诗歌形式,每句七个字,四句构成一首完整的诗歌。

七言绝句的书法格式如下:
字体:七言绝句的字体一般采用楷书或行书,书写要求端庄秀丽,笔画清晰有力。

字号:七言绝句的字号大小一般根据纸张大小和诗歌长度来确定,一般为小楷或行书。

行距:七言绝句的行距一般为1.5倍字号左右,以保证字体的美观和整齐。

间距:七言绝句的间距一般为字号的1/2到1倍左右,以保证字体的美观和整齐。

布局:七言绝句的布局一般为上下对称或左右对称,以保证整体的美观和平衡。

总之,七言绝句的书法格式要求字体端庄秀丽,笔画清晰有力,行距和间距要适当,布局要对称美观。

在书写七言绝句时,要注重字形的美感和整体的协调性,以展现出诗歌的韵味和艺术价值。

帖学风范凝练之美——黄自元楷书七言联

帖学风范凝练之美——黄自元楷书七言联

【亮鉴】Refreshing Appreciation何谓书法?古往今来,众说纷纭。

汉代扬雄说:“书,心画也。

”唐代张怀瑾《六体书论》说:“书者,法象也。

”元代郝经《论书》说:“书法即心法也。

”自然界中并没有纯粹的线条,线条本身是抽象的。

因此,以线条造型的书法艺术也就带有抽象的特征。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能给人带来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

它涵盖面大,能够超越一般的形式区别,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存在。

观者通过书法作品的汉字书写和线条节奏,能触摸到书者的感情脉搏和超然境界,从而激发想象,启动灵思,使整个身心沉浸在超然的境界之中,在恬淡安宁的氛围中领略无穷的乐趣。

汉字、情感意象和书写包含了书法的全部内涵,中国古代书法家正是通过笔墨的枯湿浓淡、轻重快慢的变化,来追求点画的筋骨血肉,表现自然万物的生命意态。

中国书法艺术的起源虽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但自殷商甲骨文起,便经历了殷商自西汉的书法艺术发展期、东汉到南北朝的书法艺术成熟期以及隋唐以后书法艺术的繁荣时期。

其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瑰宝。

中国书法素有帖学传统,学书者多以“二王”“颜柳欧赵”等大家为追慕对象,千余年来,传承有序。

唐代楷书、宋代行书、明代草书,名家辈出,至清代,又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中兴时期,流派纷呈,一片兴盛。

黄自元就是其中成就较高、影响较大的一位,以楷书名重一时。

黄自元是晚清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实业家。

字敬舆,号澹叟,出身湖南名门望族,家学深厚,且天资颖慧,勤勉上进,苦读经史子集之余,尤倾心于书法。

他从小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和熏陶,跟随其祖父德濂习字,常悬腕书写,以此锻炼臂力,深受其祖辈和父辈的影响。

其书法初学颜真卿、柳公权,后以欧阳询为追慕对象,深得欧体精髓。

博采颜、柳、欧各家之长,自成“黄”体,格调端庄,气韵清正,作品多为雅俗共赏之佳作。

从新乡市博物馆收藏的一幅黄自元楷书七言联,我们可以看到这位楷书大家的帖学风范。

此联纵130厘米,横30厘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