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生物与环境(一)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生物与环境(一)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
A.阴暗、潮湿B.阳光、干燥C.任何环境2.下列现象能说明动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A.青蛙冬眠B.北方的苹果远销南方C.企鹅来到杭州动物园3.稻田里的几种生物如图所示,由它们构成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A.小飞蛾青蛙蛇水稻B.青蛙小飞蛾蛇水稻C.水稻小飞蛾青蛙蛇4.在制作生态瓶时,先放植物后放动物的原因是()。
A.植物的存活率更高B.没有植物,动物会很快饿死C.先放植物可以使水中溶解更多氧气D.先放动物会影响植物生长5.一片森林里的所有生物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了()。
A.食物链B.食物网C.生态系统6.绿豆种子的萌发需要()。
A.空气、水分、阳光、土壤、适宜的温度B.土壤、空气、阳光、水分C.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D.阳光、土壤、适宜的温度7.像“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水草”这种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通常被称为()。
A.食物网B.食物链C.食物圈8.菜市场卖的绿豆芽一般是在黑暗的环境中培养的,这种绿豆芽与阳光下培养的绿豆芽相比较,()。
A.叶子是黄色的,茎又细又长、白色B.叶子是黄色的,茎短小粗壮、绿色C.叶子是绿色的,茎又细又长、绿色D.叶子是绿色的,茎短小粗壮、白色9.小明在研究完蚯蚓后,应该如何处理这些蚯蚓更为合适呢?()A.放回大自然B.放入垃圾桶中C.随丢掉10.在制作生态瓶时,最好选用()。
A.消过毒的自来水B.干净的小溪水C.泥坑里的雨水D.烧过的茶水11.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食物链通常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为止B.食物链描述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合作关系C.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整个生态系统就越稳定12.下列实验步骤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单元测试二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检测卷一一、填空。
(每空2分,共40分)1.借助,我们能看到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细胞。
2.大多数细胞都非常,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
但有些细胞却很大,如动物的。
3.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它们没有,也没有,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4. 1675年,荷兰人第一次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
它们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例如酸奶中存在、皮肤上存在前、感冒患者飞沫中存在。
5.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见的,如、木耳。
6.霉的颜色有、、等,形状有、絮状、等。
7.生活中,我们常采用、、喷洒消毒液、涂碘酒等方法消灭细菌和病毒。
8.流感、水痘、麻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传染性疾病都是通过传染的,我们可以采用的方式进行预防。
9.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能杀灭一些细菌。
二、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共24分)1.在显微镜中可以看到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的形状是()。
2.下列方法中,不能防止发霉的是()。
A.放在冰箱里B.真空包装C.放到温暖处3.下列方法中,防止衣物发霉最好的方法是()。
A.保持衣物干净B.在衣柜里放上樟脑球C.晾晒,保持衣物干燥4.农民伯伯收完粮食后,总要晒干后人仓,这样做的好处是()。
A.防止生虫B.防止发霉C.减轻重量5.从古至今,微生物在酿造业和食品加工方面运用广泛。
下列物品中, 没有运用到微生物的是()。
A.酸奶B.腐乳C.小苏打6.下列几组物体中,完全由细胞构成的一组是()。
A.洋葱和大象B.收音机和煤块C.梨和空气7. “脓”就是()死亡后的产物。
A.红细胞和白细胞B.红细胞和病菌C.白细胞和病菌8.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的生长发育过程。
A.骨骼B.细胞C.肌肉9.细菌有利有弊,下列细菌中,对人类有利的是()。
A.双球菌B.乳酸菌C.痢疾杆菌10.下列条件中,与制作酸奶无关的是()。
A.温度是35 ~ 4℃B.金属容器C.消毒11.下列做法中,能减少致病细菌传播的是()。
第一单元水的三态变化测试卷(单元测试)五年级下册科学冀人版

冀人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水的三态变化测试卷一、选择题1.冰、水、和水蒸气三者之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温度B.湿度C.紫外线强度2.影响水和水蒸气之间不断转化的因素是()。
A.温度B.空气流动速度C.容器敞口大小3.用毛巾蘸温水后擦脸,感觉很凉快,是因为()。
A.水蒸发吸收热量B.水变凉了4.要使水沸腾,我们需要()。
A.给水加热B.给水降温C.把水放在阴凉处。
5.下列现象不属于凝结现象的是()。
A.深秋早上荷叶上出现露珠B.盛冰的瓶子外出现小水珠C.屋檐下挂满冰凌6.炎热的夏季,洗完热水澡之后也能感觉凉快,这是因为()。
A.风的作用B.空气的温度比水的温度低C.水蒸发吸热D.用水冲澡带走了身体里的热量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水变成水蒸气的是()。
A.晾衣服B.烧开水C.往湖中投一个石子8.冬天,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屋内,眼镜片()起雾。
A.内侧B.外侧C.两侧D.没有二、填空题9.在自然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水的三种不同状态,它们的存在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改变的。
10.____________是影响水结冰和水沸腾的主要因素。
11.物质通常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态存在,物态变化取决于__________等。
12.通常情况下,水是以液态的形式存在,当温度降至0℃或以下时,会变成固态,我们称这种固态的水为( ),当温度升至100℃时,会变成气态,我们称这种气态的水为( )。
13.在不同季节,水呈现不同的______,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______。
14.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_______。
15.水蒸发到空气中变成______,遇到冷的物体就会______变成______。
16.温度越高,蒸发越______;温度越低,蒸发越______。
17.______是气态的水,______是固态的水。
18.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 )。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42分)1.我们研究生态系统。
(1)下面适合做生态瓶的是()瓶子。
A.透明的B.黑色的C.彩色的(2)请你选择合适的生物和非生物放入你选择的瓶子做成生态瓶。
()A.小鱼、水、金鱼藻、小虾、泥沙B.小鱼、金鱼藻、小虾、泥沙C.小鱼、水、小虾、泥沙(3)做生态瓶时也要注意生物与非生物的放入顺序。
下面放入顺序正确的是()A.先放入非生物,再放植物,植物存活后放入小动物B.先放入小动物,再放入非生物,最后放入植物C.先放入植物,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动物,最后放入非生物(4)在这个生态瓶中,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动物的粪便为植物提供了,非生物泥沙为动物提供了栖身之所。
A.食物B.养料C.阳光2.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B.水质污染造成鱼虾等海洋生物大量死亡C.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3.下图为草原生态系统,小兰同学依据此生态系统,书写了三条食物链,正确的是( )A.鹰→草→鼠→蛇B.草→鼠→蛇→鹰C.鼠→草→蛇4.奇奇从宣传板上还了解到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比如有一种鸟喜欢白天休息,晚上出来觅食,影响它的这种习性的因素是()。
A.空气B.温度C.光照D.水5.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物群落的是( )。
A.灵湖里所有的鱼B.灵湖里所有的生物C.一片农田6.把两组生长良好的绿豆芽放在同一个温室内,同时加适量的水。
让其中一组接受光照,另一组用不透明的东西罩住。
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 )。
A.光B.温度C.水7.在一个美丽的草原上,生活着老鹰、兔子和各种各样动物喜欢吃的草,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草原上鹰、兔和草之间的食物链。
(2)①鹰大量减少,会发生什么现象?②兔子大量减少,会发生什么现象?③草大量减少,会发生什么现象?④草原上的鹰、兔子和草三者应达到平衡,任何一方出现大量减少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二)含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二)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新冠病毒属于()。
A.动物B.植物C.微生物2.最适合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是()。
A.温暖、潮湿B.干燥、寒冷C.温暖、干燥3.下面不是水滴里微生物的是()。
A.草履虫B.变形虫C.感冒病毒4.根据发霉的条件,米饭放在哪里最不易发霉()。
A.放在冰箱里B.放在厨房的柜子里C.放在饭厅的桌子上5.引发“新冠肺炎”的微生物是()。
A.细菌B.霉C.病毒6.借助显微镜,观察到的手背皮肤是下列哪图?()A.B.C.7.在下列人体细胞的形状中,呈纺锤形的是()。
A.神经细胞B.骨细胞C.皮肤细胞D.肌肉细胞8.2020年新冠肺炎席卷全球,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下图中()是引起新冠肺炎的微生物。
A.B.C.9.下图是人体红细胞,它的形状是?()A.方形B.纺锤形C.圆盘形10.下列()不是防止发霉的好方法。
A.食品低温保存B.密封新鲜食物C.用消毒柜杀菌11.1928年,()发现了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
A.贝克兰B.弗莱明C.莱特兄弟D.贝尔德12.制作酸奶的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A.霉菌B.乳酸菌C.青霉素二、填空题13.______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它们没有头、足、眼睛,也没有根、茎、叶,通常要借助______________才能看清楚。
14.荷兰人__________第一次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
15.微生物没有根、( )、( ),也没有头、( )和眼睛。
16.__________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17.将疫苗注射到人体内,使人体产生__________力,是预防病毒性疾病强有力的科技手段。
18.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它们的共同之处是( )。
19.有些细胞很大,如鸡蛋的____________。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班级姓名分数第一关、我会填。
(15分,每空1分)1、把泡沫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块有一个向上托的力,我们把这个力称为水的()。
2、在日常生活中,()、()、()等物体放入水中一般是浮的,()、()、()等物体放入水中一般是沉的。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轻的容易();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大的容易(),体积小的容易()。
(填“沉”或“浮”)4、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
5、当一个物体静止漂浮在水面时,它受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是:方向(),大小()。
6、不同的物体产生的浮力也()。
(填“相同”或“不相同”)第二关、我能辩,对的打“√”,错的打“×”。
(20分,每空2分)()1、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轻重、体积大小无关。
()2、货船从长江进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
()3、汗青上“曹冲称象”的故事是利用浮力的道理。
()4、轻的一定浮,重的一定沉。
()5、马铃薯在浓盐水中会浮,是因为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
()6、相同体积的盐水要比清水重一些。
()7、物体在水中下沉,是因为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8、现在的船是钢铁制造的,在水中不会沉,所以钢铁在水中是浮的。
()9、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
()10、在死海里,纵然不会泅水的人也不会淹死,是由于死海很浅。
第三关、我会选,把精确谜底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30分,每空2分)1、相同重量的以下物体中只有一种在水面能够上浮,它最多是()。
A、铁块B、木块C、橡皮2、要使浮在液体上的马铃薯下沉,能够在液体中()。
A、加盐B、加清水C、加糖3、下列物体最容易浮在水面上的是()。
A、铜块B、塑料泡沫C、硬币4、物体在水中遭到的浮力的大小,首要与()有关。
A、物体的重量B、物体的色彩C、物体排开的水量5、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来到达上浮和下沉。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30分)1.每个食物链中的生产者一定是() 。
A.植物B.动物C.植物和动物2.奇奇从宣传板上还了解到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比如有一种鸟喜欢白天休息,晚上出来觅食,影响它的这种习性的因素是()。
A.空气B.温度C.光照D.水3.某同学在校园里发现了一种小动物,为了研究这种小动物的生存环境,他四(1)通过观察记录,我们可以知道最适宜这种小动物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A.阳光充足B.土壤干燥C.阴暗、潮湿(2)如果这种小动物怕生存的环境突然变得十分干燥,那么这种小动物会( )。
A.迅速适应干燥的环境B.生存得很健康C.生病或死去4.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A.互惠互利的关系B.吃与被吃的关系C.相互竞争的关系5.鱼必须在水里生活,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少它就会死亡。
这是因为(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改变环境C.生物依赖环境6.下列描述中,属于群落的是()。
A.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B.一个池塘里的全部动物C.一个池塘里的全部生物7.负鼠靠()防御敌害。
A.用盔甲保护B.放臭气C.放“墨汁”D.假死8.常温下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用纸盒遮住,加很少的水。
这个实验设计()。
A.是科学的B.是不科学的C.我不知道9.(1)这是(填“草原”或“海洋”)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的示意图。
(2)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以表示为:食物链通常从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3)由于人类大量捕猎狐,短时间内会使兔和鼠数量,造成这个生态系统的破坏。
(4)下列既有消费者又有生产者的一组生物是()。
A.蛇鼠B.草树C.草兔10.下列动物中,喜欢昼伏夜出的是( )A.老鼠B.羊C.舵鸟D.鳄鱼二.填空题(共10题,共48分)1.书面形式有( )、( )、( )。
2.种子的萌发需要( )、( )和适宜的( )。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全国通用】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奇奇制作生态瓶时,下面做法合适的是()。
A.把生态瓶放置避光处B.植物可以供氧气,所以瓶子里的植物越多越好C.瓶子内的水用消毒过的自来水D.瓶子内的生物数量和种类要平衡2.蚯蚓又叫“地龙”,它喜欢生活在( )的土壤里。
A.干燥、明亮B.黑暗、潮湿C.干燥、明亮3.在研究昼夜交替现象时,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对研究对象直接进行实验,我们可以采用()的方式开展研究。
A.对比实验B.模拟实验C.控制变量4.把浸泡一夜的绿豆种子各10粒分别放在两个相同玻璃瓶中密封,其中一只瓶中抽出空气,另一只瓶中不抽。
把它们放在箱子中保持20℃,观察种子发芽情况。
这个实验操作可以用来研究种子发芽是否必需( )A.水B.空气C.土壤5.生态瓶中水量的减少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应该()A.少些B.多些C.不变6.下列几个环境因素中,对于蚕豆种子萌发有较大影响的是()。
A.光照的强弱B.土壤的肥沃程度C.温度的高低7.种子发芽时,下列条件不是必需的是( )。
A.土壤B.温度C.水8.常温下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用纸盒遮住,加很少的水。
这个实验设计()。
A.是科学的B.是不科学的C.我不知道9.在自然界,种子春天才开始萌发,这说明( )。
A.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温度B.种子萌发需要土壤C.种子萌发需要空气10.生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
下列不能体现光对动物行为影响的是()。
A.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B.刺猬的身上长满尖刺C.夏季的夜晚利用灯光诱捕昆虫喂鱼二.填空题(共10题,共38分)1.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片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 )。
2.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 )生物。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话中蕴含的一条食物链是:4.我们在课堂上,在蚯蚓与环境的实验中发现,,蚯蚓喜欢生活在( ) 、 ( )的环境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简单机械有__﹑___﹑___﹑___。
2.___、____等都是常见的简单机械。
3.像剪刀筷子那样能够帮助人们____或___的装置,都可
以称做机械。
机械可以分为____和____两类。
4.简单的机械可以组成____,通常叫做____。
5.能够传递力量的装置叫做_______。
6.机械的作用是_______或_______。
7.构成杠杆的要素有:_____________。
8.杠杆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9.省力的杠杆有____﹑____,费力的杠杆有____﹑
____,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有____。
10.____﹑____利用了斜面的原理。
11.楼房的楼梯应用了____的原理。
12.斜面的角度越小就____,斜面的长度对拉力___
_(填有或没有)影响。
13.轮轴是由_____________组成的。
14.轮轴的作用是____:例如___﹑___。
15._____________的滑轮叫定滑轮,___
_利用了定滑轮,它所起的作用是____。
16._____________的滑轮叫动滑轮,___
___利用了动滑轮,它所起的作用是__。
17.传动装置可分为____和____,自行车的传动装
置属于____,钟表的传动装置属于____。
18.自行车的____﹑____利用了轮轴。
19.在齿轮传动中,两个轮子的转到方向是___,在链条
传动中,两个轮子的转到方向是____。
二.选择题
1.齿轮传动与链条传动的差别是()
(1)是否能改变力的大小
(2)是否能改变力的方向
(3)是否省力
2.下列机械,属于杠杆的有(),属于斜面的有(),属于轮轴的有(),属于滑轮的是()。
(1)吊车臂(2)水龙头(3) 钻头
(4) 螺丝刀(5) 撬棍(6)斧子
(7) 刀(8)刀把手(9) 方向盘
(10) 镊子(11)辘轳
3.自行车采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钟表采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
①齿轮传动②链条传动
三.判断题
1.阿基米德说过:如果能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
2.斜面坡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大。
()
3.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斜面的变形。
()
4.当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大越费力。
()
5.筷子不能省力,所以不属于机械。
()
6.较长的斜面比较短斜面省力。
()
7.斧子劈柴是利用了斜面省力的原理。
()
四.分析题
1.用瓶盖起子起盖子为什么很容易呢?
2.螺丝钉上的螺纹和盘山公路十分相似,虽然延长了距离,但省了不少的力。
说说省力的原因。
3.为什么再大的汽车,只要驾驶员轻轻地转动方向盘就能改变他的方向?
4.观察你的自行车,它的哪些地方应用了轮轴?说说它们有什么作用。
5.自来水龙头是不是轮轴?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轮有什么作用?所有自来水龙头的轮都一样大吗?还有什么装置像
自来水龙头?
6.拧螺丝钉时为什么用螺丝刀比较省力?
7.请简述一下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原因。
8.用杠杆搬重物时怎样才省力?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简单机械有(斜面)﹑(杠杆)﹑(轮轴)(滑轮)。
2.(剪刀)(筷子) 等都是常见的简单机械。
3.像剪刀筷子那样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装
置,都可以称做机械。
机械可以分为(简单机械)(复杂机械)两类。
4.简单的机械可以组成(复杂机械),通常叫做(机器)
5.能够传递力量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
6.机械的作用是(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
7.构成杠杆的要素有:(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棍子)。
8.杠杆的原理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省力;动力臂小于阻力
臂时费力;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9.省力的杠杆有(指甲剪)(起子),费力的杠杆有(钓鱼竿)(镊子)(筷子),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有(天平)
10.(螺丝钉)(盘山路)利用了斜面的原理。
11.楼房的楼梯应用了(斜面省力)的原理。
12.斜面的角度越小就(省力),斜面的长度对拉力没有(填
有或没有)影响。
13.轮轴是由(轴)和(固定在轴上的轮)组成的。
14.轮轴的作用是可以(省力),例如(方向盘)(门把手)。
15.(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旗杆的顶端)利用了定滑轮,它所起的作用是(改变用力方向)。
16.(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吊车臂的垂吊
处)利用了动滑轮,它所起的作用是(省力)。
17.传动装置可分为(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自行车
的传动装置属于(链条传动),钟表的传动装置属于(齿轮传动)。
18.自行车的(车把)(脚蹬子)(车匝)利用了轮轴。
19.在齿轮传动中,两个轮子的转到方向是(相反),在链
条传动中,两个轮子的转到方向是(相同)。
二.选择题
1.齿轮传动与链条传动的差别是(⑵)
(1)是否能改变力的大小
(2)是否能改变力的方向
(3)是否省力
2.下列机械,属于杠杆的有(⑤⑩),属于斜面的有(③④⑥⑦),属于轮轴的有(②⑧⑨(11 ) ),属于滑轮的是(①)。
①吊车臂②水龙头③钻头
④螺丝刀⑤撬棍⑥斧子⑦刀
⑧刀把手⑨方向盘⑩镊子(11)辘轳
3.自行车采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②),钟表采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①)
①齿轮传动②链条传动
三.判断题
1.阿基米德说过:如果能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
2.斜面坡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大。
(×)
3.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斜面的变形。
(√)
4.当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大越费力。
(×)
5.筷子不能省力,所以不属于机械。
(×)
6.较长的斜面比较短斜面省力。
(×)
7.斧子劈柴是利用了斜面省力的原理。
(√)
四.分析题
1.用瓶盖起子起盖子为什么很容易呢?
答:因为起子利用了杠杆省力的原理
2.螺丝钉上的螺纹和盘山公路十分相似,虽然延长了距离,但省了
不少的力。
说说省力的原因。
答:在高度不变的情况下,是坡长延长,坡度变小,这样可以更省力。
3.为什么再大的汽车,只要驾驶员轻轻地转动方向盘就能改变他的
方向?
答:因为方向盘利用了轮轴可以省力的工作原理,而且在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
4.观察你的自行车,它的哪些地方应用了轮轴?说说它们有什么作
用。
答:自行车的车吧,脚蹬子,车匝应用了轮轴。
作用是省力。
5.自来水龙头是不是轮轴?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轮有什么
作用?所有自来水龙头的轮都一样大吗?还有什么装置像自来
水龙头?
答:自来水龙头是轮轴,轮起省力的作用,
自来水龙头的轮不一样大,门把手的装置像自来水龙头,也是轮轴。
轮
轴
6.拧螺丝钉时为什么用螺丝刀比较省力?
螺丝刀是轮轴,利用了轮轴可以省力的原理。
7. 请简述一下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原因。
答:自行车通过脚蹬子把力传给轮盘上,又由链条将力传给后轮的飞轮上,后轮推动前轮前进。
8.用杠杆搬重物时怎样才省力?
答:使用杠杆撬重物,使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即动力臂),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即阻力臂),才能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