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蝴蝶兰红花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蝴蝶兰属植物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通讯作者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zengsongjun@ scib. ac. cn
210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第 19 卷
年出 版 的 Phalaenopsis: A Monograph 中 的 数 量 一 样[2],但在 Checklist of Orchidaceae 中,把海南蝴蝶兰 ( P. hainanensis) 归并入华西蝴蝶兰( P. wilsonii) ,把 婆罗 洲 蝴 蝶 兰 ( P. borneensis) 和 豹 斑 蝴 蝶 兰 ( P. pantherina) 归并入角状蝴蝶兰( P. cornu-cervi) ; 将绅 士蝴蝶兰( P. mastersii) 独立作为原生种,并没有归 并入玛利亚蝴蝶兰( P. mariae) ; 而麻栗坡蝴蝶兰( P. malipoensis) 、神露蝴蝶兰( P. mirabilis) 和泰国蝴蝶 兰( P. thailandica) 则分别是 2005、2007 和 2009 年发 Nhomakorabea的新种。
收稿日期: 2011-07-07
接受日期: 2011-09-02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 2010GB24910697) ;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2010B060200037) ; 广东联合基金项目( u0731006) 资助
作者简介: 黄玮婷( 1986 ~ ) ,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植物植物遗传育种和生物技术等方面的研究。E-mail: weitingpink@ hotmail. com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2,20( 2) : 209~220 Journal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Botany
蝴蝶兰品种大全

蝴蝶兰品种大全蝴蝶兰,又称蝴蝶花、胡姬花,是一种优雅美丽的兰花品种,因其花瓣形状酷似蝴蝶而得名。
蝴蝶兰是兰花中的珍品,深受人们喜爱,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花卉。
蝴蝶兰的种类繁多,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蝴蝶兰的品种大全。
1. 蝴蝶兰品种大全。
1.1 蝴蝶兰“白粉蝶”。
白粉蝶蝴蝶兰是一种颜色清新淡雅的品种,花瓣白色带有淡淡的粉色斑纹,整体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它的花型优美,花姿娇艳,是深受花艺爱好者喜爱的一种蝴蝶兰品种。
1.2 蝴蝶兰“紫蝶”。
紫蝶蝴蝶兰是一种花色艳丽的品种,花瓣呈深紫色,散发出浓烈的芬芳。
紫蝶蝴蝶兰的花型优美,花姿娇艳,给人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是深受花卉收藏者喜爱的一种蝴蝶兰品种。
1.3 蝴蝶兰“黄金蝶”。
黄金蝶蝴蝶兰是一种色彩艳丽的品种,花瓣呈金黄色,散发出浓烈的芬芳。
黄金蝶蝴蝶兰的花型优美,花姿娇艳,给人一种富丽堂皇的感觉,是深受花卉爱好者喜爱的一种蝴蝶兰品种。
1.4 蝴蝶兰“红蝶”。
红蝶蝴蝶兰是一种娇艳欲滴的品种,花瓣呈鲜艳的红色,给人一种热烈奔放的感觉。
红蝶蝴蝶兰的花型优美,花姿娇艳,是深受花卉收藏者喜爱的一种蝴蝶兰品种。
1.5 蝴蝶兰“蓝蝶”。
蓝蝶蝴蝶兰是一种神秘迷人的品种,花瓣呈淡蓝色,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蓝蝶蝴蝶兰的花型优美,花姿娇艳,是深受花艺爱好者喜爱的一种蝴蝶兰品种。
1.6 蝴蝶兰“绿蝶”。
绿蝶蝴蝶兰是一种清新脱俗的品种,花瓣呈淡绿色,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绿蝶蝴蝶兰的花型优美,花姿娇艳,是深受花卉爱好者喜爱的一种蝴蝶兰品种。
1.7 蝴蝶兰“黑蝶”。
黑蝶蝴蝶兰是一种神秘高贵的品种,花瓣呈深黑色,给人一种神秘高贵的感觉。
黑蝶蝴蝶兰的花型优美,花姿娇艳,是深受花卉收藏者喜爱的一种蝴蝶兰品种。
2. 总结。
蝴蝶兰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花卉,其品种繁多,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无论是清新淡雅的白粉蝶,还是高贵典雅的紫蝶,亦或是神秘迷人的蓝蝶,每一种蝴蝶兰都有着不同的风情和韵味。
蝴蝶兰品种名称及图片

蝴蝶兰品种名称及图片
蝴蝶兰品种名称及图片如下:
1、台湾蝴蝶兰
台湾蝴蝶兰,花瓣扁平且花色多样,带有斑纹的叶片扁厚而宽大。
2、斑点蝴蝶兰
花瓣上带有不规则斑点。
3、斑叶蝴蝶兰
斑叶蝴蝶兰,别名席勒蝴蝶兰,叶子长且宽,表面有斑纹或斑点,叶背呈紫色,花朵通常为淡紫色带有白色花边。
春夏开花。
4、曼氏蝴蝶兰
曼氏蝴蝶兰,或又名版纳蝴蝶兰,花瓣为橘红色中夹杂褐紫色横纹。
5、阿福德蝴蝶兰
阿福德蝴蝶兰的花色通常为淡雅的白色,叶片背面为紫色。
6、菲律宾蝴蝶兰
菲律宾蝴蝶兰的叶片正反面颜色不一样,花朵为棕褐色中带有复杂的斑纹,耐寒性较强。
7、滇西蝴蝶兰
滇西蝴蝶,叶片呈三角形状的斜长圆形,花瓣通常为紫红色,萼片为黄绿色。
8、小花蝴蝶兰
小花蝴蝶兰,比一般的蝴蝶兰花型更小些。
蝴蝶兰介绍
茎很短,常被叶鞘所包。
叶片稍肉质,常3-4枚或更多,上面绿色,背面紫色,椭圆形,长圆形或镰刀状长圆形,长10-20厘米,宽3-6厘米,先端锐尖或钝,基部楔形或有时歪斜,具短而宽的鞘。
花序侧生于茎的基部,长达50厘米,不分枝或有时分枝;花序柄绿色,粗4-5毫米,被数枚鳞片状鞘;花序轴紫绿色,多少回折状,常具数朵由基部向顶端逐朵开放的花;花苞片卵状三角形,长3-5毫米;花梗连同子房绿色。
蝴蝶兰的科学命名及分类解析

蝴蝶兰的科学命名及分类解析蝴蝶兰,学名Phalaenopsis,属于兰科植物。
作为园艺界的明星之一,蝴蝶兰因其美丽的花朵和长时间的开花期而备受关注。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蝴蝶兰的科学命名及分类进行解析,以加深对这一植物的了解。
一、科学命名1. 学名:蝴蝶兰的学名为Phalaenopsis,源于希腊语中的“phalaina”(蛾)和“opsis”(相似)两个词组合而成,意为“像蛾子一样”。
这个学名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蝴蝶兰花朵的形态特征,它们的花瓣宽大而扁平,形似蝴蝶展翅的姿态。
2. 俗名:蝴蝶兰的俗名有很多,如“蝴蝶花”、“兰花王子”、“玫瑰兰”等。
不同地区和文化对蝴蝶兰的称呼略有差异,但都与其美丽的花朵和兰科植物的身份相关。
二、分类解析蝴蝶兰属于兰科植物,属名为Phalaenopsis。
兰科是被广泛认可的植物分类学家所接受的一个科,包含了许多优美的花卉植物。
蝴蝶兰在兰科中属于一个独立的属,即Phalaenopsis属。
1. 科:兰科(Orchidaceae)是被广泛研究和认可的植物科之一,包括了超过700属和25000多个物种。
兰科植物在植物界中独树一帜,以其独特的花朵结构和丰富的物种多样性而闻名。
2. 属:蝴蝶兰属(Phalaenopsis)是兰科植物中的一个重要属,包含了几十个物种。
蝴蝶兰属植物具有长寿命、耐阴性和较高的观赏价值,因此受到了广泛的栽培和研究。
3. 种:蝴蝶兰属中有许多不同的物种,每个物种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生长习性。
常见的蝴蝶兰物种有Phalaenopsis amabilis(美丽蝴蝶兰)、Phalaenopsis aphrodite (绝美蝴蝶兰)等。
蝴蝶兰的分类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如品种、变种和杂交种等。
这些细分主要是根据植物的花色、花型、植株形态等因素进行分类。
通过对蝴蝶兰的分类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物种多样性和变异规律,为蝴蝶兰的栽培和繁育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起来,蝴蝶兰的科学命名为Phalaenopsis,属于兰科植物。
36个蝴蝶兰品种遗传关系的ISSR分析

36个蝴蝶兰品种遗传关系的ISSR分析何荆洲;卢家仕;卜朝阳;黄昌艳;闫海霞;王晓国【摘要】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36个蝴蝶兰栽培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从100条ISSR引物筛选出11条引物共扩增出98条清晰的谱带,其中91条表现出多态性,多态比率为92.86%,品种间的相似系数在0.57~0.96之间,表明供试品种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并检测到4条品种特异性条带,可用来鉴定供试蝴蝶兰种的3个品种.36个品种在遗传距离L=0.644处可分为7个组,3个最大的组分别代表了黄色系、白色系和红色系,而在同一色系的亲缘关系中又以唇瓣的颜色来聚类,可见聚类情况与花色特征比较一致.【期刊名称】《广东农业科学》【年(卷),期】2014(041)021【总页数】5页(P140-143,240)【关键词】蝴蝶兰;ISSR;亲缘关系;分子标记法辅助育种【作者】何荆洲;卢家仕;卜朝阳;黄昌艳;闫海霞;王晓国【作者单位】广西农科院花卉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7;广西农科院花卉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广西农科院花卉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广西农科院花卉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广西农科院花卉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广西农科院花卉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85.31;Q346+.5蝴蝶兰(Phalaenopsis)为兰科(Orchidaceae)蝴蝶兰属(Phalaenopsis)常绿草本植物,是世界花卉中最著名的观赏种类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1]。
而影响其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在于蝴蝶兰花质特性,尤其是花色、形态等。
近年来,蝴蝶兰市场需求旺盛,促进了其大规模杂交育种的进展[2],同时也给蝴蝶兰的分类和整理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对进一步培育新品种带来了挑战。
因此,迫切需要进行蝴蝶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确定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近远源杂交获得不同类型的品种,满足对蝴蝶兰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蝴蝶兰生产技术

兰花生产技术——陈佳忠一、蝴蝶兰各个器官的特性蝴蝶兰重要的生长器官是根部,叶部与花梗。
1.根部根部的功用包括固定植物于介质之中,吸收水分与吸收养分。
蝴蝶兰的根部具有叶绿素因此其自然颜色是绿色。
根部为灰白色或黯褐色即表示根系不健康。
根部具有光合作用与同化作用的能力。
因此根部最适合的环境是被高湿水气所包围,而不是浸泡在水中。
肥份溶解于水中无法为根部所直接吸收。
根部吸收养分是借由空气中的水气内所含的肥份。
因此适合蝴蝶兰的介质其条件是有能力供应根部水分,空气与养分盆器如果是透明状,阳光就能透过盆器的周壁以提供根部光合作用所需能量,因此健康的根系颜色的亮绿色。
2.叶部蝴蝶兰最主要的器官是叶片。
叶片具有光合作用能力以进行固碳作用,有同化作用之功能以储存碳源。
叶片能够直接吸收肥份。
花梗与花朵所需要的养份是由叶片供应。
根部需要的碳源有一大部份也是由叶片提供。
3.花梗花梗自然的颜色是绿色,代表蝴蝶兰的花梗如同叶片与根部也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但是花梗自己产生的养份仍然不足以促成花梗全面发展,供应花苞更是不足。
因此花梗与花苞的碳源也需要叶片供应。
蝴蝶兰的碳源与养份的分配优先次序十分特殊。
根部具有优先权,其分配次序为根,叶,花梗,花朵。
兰花处于营养生长状态时,如果根部因为介质盐分累计而受伤,叶片最下位叶的养份将被根部夺取,导致叶片转为黄色,而最后即脱落。
在开会阶段如果根部受伤,根部与其它器官争夺养份。
花苞是养份分配次序的最后,因此花苞容易自植株上方掉落。
有些品种夜温高即加速呼吸作用,在高夜温的环境,白日固碳量无法弥补夜间的消耗,因此新叶自下位叶夺取养份,造成下位叶脱落。
这即是俗称的”长一叶、掉一叶”。
二.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两者共存兰花的发展阶段通常分成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
植物处于营养生长阶段主要进行生长与发展。
植物处于生殖生长阶段,即是进行抽梗与开花对于多兰花而言,两个阶段的区分十分明显。
以文心兰为例,在营养生长阶段,叶片产生养分后储存于伪茎之内。
蝴蝶兰成花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蝴蝶兰成花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蝴蝶兰是一种被广泛栽培的兰花品种,其优美的花姿和迷人的花色使其成为了花卉市场的热门品种。
蝴蝶兰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对于揭示其品种改良、形态发育、花色形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蝴蝶兰的基因组研究、花色形成机制、形态发育调控等方面对蝴蝶兰成花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进行综合介绍。
蝴蝶兰的基因组研究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对其进行基因组测序和功能解析可以揭示其遗传变异、基因表达调控及相关代谢途径。
目前,已有研究对蝴蝶兰进行了基因组测序,并开展了基因功能研究。
通过测序分析,研究人员发现蝴蝶兰基因组大小为约3GB,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基因家族和重复序列。
研究发现蝴蝶兰的基因组中含有多个与花色、花形和花香有关的基因,这些基因可能参与了蝴蝶兰的花色形成和形态发育。
在花色形成机制方面,蝴蝶兰的花色主要是由花瓣中的花色素质和颜色基因共同决定的。
研究人员通过对蝴蝶兰花瓣组织中的花色素进行分析,发现蝴蝶兰花色素的主要成分为花青素和类胡萝卜素。
在花色素的合成途径中,研究人员鉴定了蝴蝶兰中与花色素合成相关的关键基因,包括酚酮还原酶(F3'H)、酚酮羟化酶(F3H)和类胡萝卜素合成酶(CRTISO)等。
通过对这些基因的功能分析,研究人员揭示了蝴蝶兰花色素的合成途径和调控机制,为蝴蝶兰花色品质改良和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形态发育调控是影响蝴蝶兰植株形态和开花特性的重要因素。
研究人员通过对蝴蝶兰的芽发育和花序形成进行解析,发现了调控蝴蝶兰植株生长和开花的关键基因。
AP1、LFY和SOC1是控制蝴蝶兰花序形成和开花时间的主要调控基因。
通过对这些基因的功能研究,研究人员揭示了蝴蝶兰花序形成和开花时间的分子调控网络,为蝴蝶兰的花序调控和生长发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可以看出,蝴蝶兰的成花分子生物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尤其是在基因组测序、花色形成机制和形态发育调控等方面。
未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蝴蝶兰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将进一步深入,为蝴蝶兰的良种培育和花卉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科学支撑。
蝴蝶兰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_许申平

研究 也越 来越 多 , 特 别是品种培 育取得 了较 大进 展 , 培 育
了 一 人批优 良品 种 。 对 相关 方面的研究结 果所取 得的进 展 进行总结与 评述 , 就进 一 步的研究方 向进行讨论 。
年 代后得 到进一 步重视 , 各国纷 年 , 英国
蝴蝶 兰种 质 资源
分类
蝴蝶 兰最初 于 安纹岛 上发现 , 称 其为 花分 类学 家 赤道 南北纬 各 年 由德国科学 家 。 在 年 , 德国兰 , 自然分布干 一
段 , 现 代生 物学 技术逐 渐应用 于新品 种的培 育或辅 助杂 交
第 一作 者 简 介
卜 司 林植物栽培
许 中平
繁育。
一
, 女 , 右读硕 上 研究 方向为
育种 。
杂 交 育种
, 滚「 究 员。 一 、 ` 助 , · , 八 。
通 讯作 者 项 目来 源
。
廖匕 雄, 博
迄今 为止 , 蝴蝶 兰育种 的主 要方法仍 是杂 交育种 。 蝴 蝶兰 属与 多个近缘 属 , 如 唇兰 属 、 万代 兰属 和朵 丽兰属 等之 间都有较 好的杂 交亲 和性 , 育成 了许 多属 间杂 交种 。
的诱变处理效果好 。
比
大 花 朵及 厚重 的 品 质 占据 了切 花的 主要 市场 , 因花 朵 品 质的 限制 , 世纪 年之 前 , 切花 市场 只有 白花 杂交种 。 到 年 代 , 粉 色的 杂交种 充实了切花市场 。 从此 , 一 些
基 因工程育种
目前 为止通过杂 交仍是 蝴蝶 兰育种最 有效的途径 , 但
兰 ` ' 、 ` ' 和 ` ' 材 料后 ,
其亲本主要 为尸 刁、 尸
等 , 具 有株 型紧凑 、 花小而 多的特点 , 一 些品种 及 沼 改此 为 扭刀 等健株开花可达数十朵至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生化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遗传标记, 因其不受季节和环境条件的限制、灵敏性高、操作 简单等诸多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园艺植物的种内和 种间遗传多样性以及分子育种研究等方面 [ 5] . 目 前, 人们利用 RAPD和 ISSR 分子标记技术在蝴蝶
兰的亲缘关系研究和种质资源鉴定等方面已取得 一定的成果 [ 6 8] . 本实验选用 7个全部是红色花的 蝴蝶兰品种, 利用 RAPD技术对不同蝴蝶兰品种的 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 确定品种间的遗传距离, 并 结合其花形和生物学特性在分子水平上分析供试 蝴蝶兰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其进化关系, 从而为分 类鉴定和遗传育种提供更科学直观的依据.
2 0 L, T aq DNA聚合酶 1 U, DNA 模板 10 ng.
4) RAPD扩增程序及产物检测 扩增程序为:
94 预变性 10 m in, 94 变性 60 s, 38 退火 60 s, 72 延伸 90 s, 45个循环, 72 补平 10 m in后结束 反应. 4 保存. 扩增产物在用 1 5% 琼脂糖凝胶电 泳分离, 以 DNA M arker ( DL 2000, T aKaRa) 为标 准分子量标记, 110 V 恒压电泳 45 m in. 电泳结束 后用凝胶成像系统观察结果. 每个引物重复 3次.
蝴 蝶 兰 为 兰 科 ( Orch idaceae ) , 蝴 蝶 兰 属 (Phalaenopsis), 因花朵形如蝴蝶, 故而得名. 全世 界原生种蝴蝶兰约有 70多种, 经杂交选育的品种 有数百种, 作为商品栽培的蝴蝶兰多是人工杂交 选育的品种. 目前蝴蝶兰是花卉市场的热销品种, 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需求, 其经济效 益非常可观. 国内外对于蝴蝶兰的研究开展得如 火如荼, 多集中在 快速繁殖与工业 化生产方 面 [ 1 3] . 影响蝴蝶兰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在于其 花质特性, 而对于花质而言, 花期、花色、形态又是 最为关键的因素. 因此, 培育优良的蝴蝶兰品种至 关重要. 由于不同地域之间经常相互引种栽培, 出 现了许多同种异名或同名异种的现象, 品种名和 品种分类十分混乱, 使育种工 作受到限制 [ 4] . 另 外, 部分原种蝴蝶兰的遗传资源在育种上尚未被 应用, 所以解读蝴蝶兰属成员的遗传亲缘关系, 快 速准确地对种类繁多的蝴蝶兰进行分类和鉴定将 是十分必要的.
共有, 即这些引物的结合位点比较保守, 个别条带 存在差异, 这就构成了具有一定区分度的指纹图 谱, 为分析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提供重要依据.
图 2 引物 S38, P67, P72对 7个蝴蝶兰品种 DNA 的扩增电泳图谱 M 表示 DNA m ark er; 自上而下依次为: 2000, 1000, 750, 500, 100 bp.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1. 1 材料
供试品种见表 1, 均由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
院花卉研究所提供.
表 1 7种蝴蝶兰品种编号、名称及生物学性状
编号 品种名称
生物学性状
花瓣亮红色, 中间 带有深 红色 的斑 点, 花 朵
1
火鸟
大, 直径 11 cm 左右, 为多花型 品种, 催花 容 易, 总花朵 数可达 15 朵, 花 期 4 个 月, 有 耐
摘要: 采用 RAPD 技术对国内流行的蝴蝶兰 7个红花品种进行 了遗传多 样性分析. 经筛选 得到了 3个 较为理 想的随机引物, 共扩增出 39条 DNA 片段, 其中多 态性条带为 27条, 多态性位点频率为 69 2% , 说明品种间遗 传多样性较为丰富. 采用 Popgen32软件计算遗传距离并建立 U PGM A 聚 类图, 明确了 7个 蝴蝶兰品种 间的亲 缘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该分子标记技术可以对外观较为接 近的蝴蝶兰 品种进行区 分, 对 蝴蝶兰育 种具有重要 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RA PD;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蝴蝶兰 中图分类号: S64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 8020( 2010) 03 0250 05
3 ) RAPD 反 应体 系 分 别 对 模 板 浓 度、
dNT Ps浓度、引物浓度和 T aq 酶浓度设置不同的 浓度梯度进行优化, 最终优化的 RAPD反应体系
为: 总 体 积 为 25 L, 其 中 10 ∀ PCR 缓 冲 液 2 5 L, M g2+ ( 2 5 mm ol /L ) 2 5 L, dNTP ( 每种 2 5 mm o l/L ) 2 0 L, 随 机 引物 ( 10 0 m o l/L )
品种 1 2 3 4 5 6 7
1 1 0000000 0 5384615 0 6666667 0 5641026 0 5897436 0 6666667 0 5897436
2
1 0000000 0 6153846 0 6153846 0 6410256 0 6153846 0 6923077
表 4 7个品种间的遗传 遗传相似度
寒性强.
1. 2 方法
1) 基因组 DNA 的提取与检测 蝴蝶兰基因 组 DNA 提取采用 CTA B 法 [ 9 ] , 经 1 0% 琼脂糖凝
胶电泳检测后, - 20 保存备用. 取所提 DNA 溶
液 5 L, 加入 2 L 上 样缓 冲 液, 混匀 上 样. 在
1 0% 的琼脂糖凝胶 100 V 条件下电泳 45 m in后 用自动紫外凝胶成像仪观察、拍照.
2 2 7个品种的 DNA 多态性统计结果 从 20条随机引物中共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
稳定的引物 3个, 分别是 S38, P67和 P72. 由扩增图 谱 (图 2)可以看出, 每个引物对不同品种扩增的
2 52
鲁东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第 26卷
DNA 条带多态性丰富, 数目不等, 一般在 4 19个. 绝大多数扩增片段大小在 500 2000 bp. 同时还可 看到, 某些引物扩增出的 DNA 片段为几个品种所
对 7个品种 DNA 多态性的分析结果见表 3. 由表 3可以看出, 不同引物的多态性位点频率不 同. 引物 P72的多态性位点频率仅为 55 6% , 而 引物 S23的多态性位点频率则高达 75 0% , 二者 相差较大. 另外, 在 3个随机引物扩增得到的总共 39个 RAPD位点中, 有 27个位点具多态性, 其多
2 3 7个品种间的遗传距离
用 P opgen软件计算各种材料间的遗传距离 (表 4) . 由表 4可知, 7个蝴蝶兰品种间的遗传距 离数值变化范围为 0 538 0 846, 各供试品种之 间的相 似性较 大. 其 中亲 缘关系 最近的 是 3 号 (杰腾玫瑰 ) 和 4号 (巨宝红玫瑰 )品种, 其遗传相 似度为 0 846; 最小遗传相似度为 0 538, 是 1号 ( 火鸟 ) 和 2号 (小男孩 ) 品种, 亲缘关系最远.
鲁东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Ludong U n iversity Journa l( N atura l Sc ience Edition)
2010, 26( 3) : 250 254
7种蝴蝶兰红花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 磊1, 宿红艳 1, 顾 亮 1, 刘学庆2
( 1. 鲁东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2. 山东烟台市农科院 园林花卉研究所; 山东 烟台 264025 )
表 3 RAPD 位点统计结果
随机引物 RAPD 位点 /个 多态性位点 /个 多态性位点频率 /%
S38
12
9
75 0
P 67
18
13
72 2
P 72
9
5
55 6
总计
39
27
69 2
态性位点频率为 69 2% , 可以看出扩增结果多态 性较强, 说明该方法在蝴蝶兰品种间具有比较丰 富的遗传多样性.
2) 引物筛选 本实验采用的随机引物由上
海生物工程技术有限服务公司生产, 20种随机引 物的序列见表 2. 从中剔除无扩增产物和带纹模
糊难于分辨的引物, 利用扩增条带清晰、条带特异
性强、可重复性高的引物扩增不同株系的 DNA 样
本, 以检测引物的群体间多态性. 本实验筛选出的 3种较为理想的随机引物分别为 P67, P72和 S38.
寒性与抗病性.
花瓣深红色, 花朵小, 直径 3cm 左右, 分枝 性 2 小男孩 好, 总花朵 数可达 20 朵以 上, 花期 4 个 月,
无特殊耐性.
3
杰腾玫瑰
花瓣亮红色, 花朵直径约 9cm, 花朵数较 少, 一般 9 朵左右, 花期 3个月, 无特殊耐性.
收稿日期: 2010 01 18; 修回日期: 2010 03 3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30740017) 作者简介: 王磊 ( 1975 ) , 男, 山东泰安人。副教授, 博士, 主 要从事生物化学 与分子生物学 方面的研究。 T e:l 13220936371, E m ai:l w anglei9909@ 163. com。
表 2 随机引物编号及其序列
引物编号 S21 S22 S23 S24 S25 S33 S34 S38 S51 S52
引物序列 5! 3! CAGG CCCTTC TG CCGAG CTG AGTCAG CCAC AATCGGG CTG AGGG GTCTTG CA GCA CCCAC TCTGTG CTGG TTCCG AACCC AG CG CCATTG CA CCGTATCC
引物编号 P 56 P 57 P 58 P 59 P 60 P 61 P 62 P 84 P 72 P 67
引物序列 5! 3! AGGGCGTAA G TTTCCCA CGG GAGAG CCAAC CTGGGGA CTT A CCCGGTCA C TTCGAG CCAG G TGAGG CGTC GGGG GTCTTT CCG CA TCTAC GA TGACC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