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逆向调强参考步骤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放射治疗计划调整的程序

(完整word版)放射治疗计划调整的程序

(完整word版)放射治疗计划调整的程序
放射治疗计划调整程序
1.在放射治疗计划执行中,如患者无不良放射副反应,不予调整放射治疗计划,需按拟行方案治疗。

2.如患者出现轻微放射副反应,如轻度胃肠道反应、轻度骨髓抑制、轻度放射性食管炎等,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对症治疗,无需更改放射治疗计划。

3.如患者出现较重的放射副反应,如中度骨髓抑制、中度皮肤黏膜反应等,应及时给予对症治疗,减轻患者反应,必要时调整单次放射治疗剂量或暂停放射治疗。

如患者经对症治疗后,仍有较重放射治疗副反应,必须根据情况调整减小放疗靶区、减小单次放疗剂量,必要时暂停放射治疗。

4.如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急性放射治疗副反应,如重度骨髓抑制、重度皮肤黏膜反应等;或患者因合并影响生命安全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等;或患者病情突然加重,无法耐受放射治疗,必须终止原放射治疗计划,及时对症治疗。

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次制定新的放射治疗计划。

5.如患者病情好转,如肿瘤靶区明显减小,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放射治疗计划,如可加大单次放射治疗剂量、适当缩小治疗靶区、改为隔日治疗、改普通照射方式为精确三维适形照射。

6.所有患者放射治疗计划调整时,主管医师必须请示上级医师,待上级医师审核、批准后,治疗技师见调整计划医嘱时方可按调整后的计划执行。

同步推量的逆向调强计划设计

同步推量的逆向调强计划设计

同步推量的逆向调强计划设计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放射治疗过程中同步推量的逆向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设计步骤、方法及计划制作过程(PTV及不同剂量环的勾画、射野角度设置、等中心设置,目标函数优化设置及方法、计划的评估等)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希望通过对放疗同步推量的逆向调强计划设计的介绍和总结,能更好地指导治疗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IMRT计划设计优化目标函数计划评估1 PTV的勾画与不同剂量区的处理在IMRT计划中,PTV是作为实际给予照射剂量的靶区,如果处方剂量没能完全覆盖PTV,那么CTV也没有能被完全的包绕。

靶区和器官勾画完成后,需要考虑病人摆位的不确定度和器官的移动。

要注意的是PTV不要超出body以外。

调强放疗必须满足两个必要条件:①在照射方向上,照射野的形状必须与病变(靶区)的形状一致;②要使靶区内及表面的剂量处处相等,必须要求每个射野内诸点的输出剂量率能按要求的方式进行调整[1]。

根据CTV和GTV要求的不同处方剂量,分成不同的剂量环来进行剂量控制,能达到更好的靶区剂量分布和器官剂量限制,如图:PGTV、区域B和区域A是代表三个不同的剂量区域,担负着靶区剂量约束的作用。

Ring 1cm是靶区外1cm的环,可以让靶区以外的区域剂量能更快地降下来。

区域M是两个不同剂量区域间的剂量缓冲区[2]。

2 射野布置在制作调强计划的时候,野的具体个数要根据靶区的大小及周围器官的数目来确定。

计划中通常选择射野的数目为奇数。

小机头角度(Collimator),一般情况下选择0度。

3 等中心点的设置GTV作为我们最重要的照射目标,为保证其良好的剂量分布和适形度,一般我们考虑把等中心设置在GTV的范围。

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一般会根据靶区形状自动设置靶区的等中心。

但是有些情况下,系统自定义的等中心不够理想,需要进行手工修改等中心。

4 设置优化目标函数(1)靶区是我们要给予照射剂量的目标,要达到治疗的要求,必须保证靶区能得到相应的最低剂量;IMRT作为一种适形度很高的技术,经常存在着剂量梯度很大的点和区域,要保证靶区内剂量的均匀性,必须控制靶区内过高剂量区域和热点的产生。

放疗过程中计划调整程序

放疗过程中计划调整程序

放疗过程中计划调整程序
放射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计划调整遵循如下原则:1.照射野内有重要脏器需要保护,在快达到正常组织耐受剂量前需调整放疗计划,避开该组织。

常规标准治疗条件下人体正常组织耐受剂
2.患者病情出现变化,如病情好转,一般状况好转,可将姑息性放疗目的改为根治性放疗,如病情恶化或疗效不理想,可将根治性放疗目的改为姑息性放疗,或终止放疗。

如放疗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放疗反应,应暂停放疗或终止放疗。

3.如患者无手术指证,在治疗过程中符合手术指证且手术疗效好于单纯放疗者,可采用术前放疗,然后手术。

4.如本来采用术前放疗方式,在即将放疗结束时,疗效接近完全缓解
者可改为根治性放疗。

5. 放射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计划调整时应向患者或家属讲明原因及调整方法,有告知记录。

我院肿瘤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流程规范

我院肿瘤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流程规范

我院肿瘤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流程规范摘要肿瘤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是一种现代放射治疗技术,它通过精确的剂量分布和尽可能少的副作用,对肿瘤进行全面有效的治疗。

本文将介绍我院肿瘤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流程规范,包括患者评估、影像学检查、剖面设计、计划评估、治疗实施等环节,以提高肿瘤放射治疗的质量和安全。

1. 介绍肿瘤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是一种基于精确的肿瘤解剖学信息和计算机技术,对放射剂量进行精确调控的放疗方法。

通过引入三维适形技术和调强放疗技术,可以提高放疗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减少放疗对正常组织的伤害。

2. 流程规范2.1 患者评估在进行肿瘤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之前,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相关检查结果,以及其他辅助检查等。

这些评估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疾病状况,确定适合的放疗方案。

2.2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进行肿瘤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关键环节之一。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I、PET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肿瘤的形态学信息和功能学信息,为后续剖面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

2.3 剖面设计剖面设计是肿瘤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核心环节之一。

在进行剖面设计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剖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以及放疗剂量的分布。

剖面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肿瘤的大小、位置、形态以及周围正常组织的保护等因素,以确保放疗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2.4 计划评估在完成剖面设计后,需要对放疗计划进行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剂量分布、剂量覆盖率、剂量均匀度等。

通过评估,可以判断放疗计划是否符合治疗要求,是否满足放疗的质量和安全要求。

2.5 治疗实施在完成计划评估后,可以进行肿瘤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实施。

治疗实施需要借助放疗设备进行,包括放疗机、定位系统等。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放疗计划,进行精确定位和放疗操作,确保放疗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3. 结束语肿瘤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是一种现代放射治疗技术,通过精确的剂量分布和尽可能少的副作用,对肿瘤进行全面有效的治疗。

调强放疗治疗计划设计

调强放疗治疗计划设计

3DCRT与IMRT
照射野形状与靶区轮廓适形 3DCRT 照射野内强度形
调强的基本原理
把一个照射野分成多个细小的子野对这 些线束给以不同的权重,使射野内产生 优化的不均匀的强度分布,以达到通过 危及器官的线束注量减少,而靶区其它 部分的线束注量增大。
量计算 得分计算 调整 评价
QA和计划实施阶段
强度转换 为叶片
运动轨迹
IMRT 射束 剂量验证
实施 IMRT治疗
手动优化 手动优化 手动优化 剂量计算 计划评估
逆向计划 CT 和 MR 影像传输
描绘轮廓 确定射野
输入临床参数
自动优化 剂量计算 计划评估
3D-CRT 与 IMRT 计划的比较
• 3D-CRT(正向计划)主要取决于肿 瘤与邻近 敏感结构之间的几何关系。
• IMRT(逆向计划)对射野方向的依 赖较少而更依赖于肿瘤靶区和敏感结 构体积的具体要求 ,以及它们的剂量 限制。
补偿板(Compensator)
• 缺额组织补偿板:(Missing Tissue ompensator) – 作用:外轮廓补偿。 – 位置:加速器附件托架上。 – 材料:铅箔、铅粒、低熔 点铅、黄铜、石蜡等。
剂量补偿板和线束调强滤过板
射线束的改造
楔形板(wedge filter):
组织补偿器,改变平野的剂量分布,使 射野的输出剂量率减少。
乳腺治疗体位
固位技术
• 目的:保证在照射过程中体位保持不变
• 方法:高分子低温水解塑料热压成型技术 真空袋成型技术
使用摆位辅助装置的目的
• 提高治疗准确度 • 减少摆位时间 • 保持治疗中治疗体位 • 使患者舒适
常用固位装置
• 高分子低温水解塑料体模 75—80℃温水 保证垂直、前后位置固定

肿瘤放射物理学-物理师资料-10.2-调强的方式与实现

肿瘤放射物理学-物理师资料-10.2-调强的方式与实现

Multiple static segment
Beam-on-Time
T
d
T
d
Left-leaf
c
Left-leaf Right-leaf
c
Right-leaf
b
b
delivered intensity
delivered intensityaXa源自Xstep shoot
P
P
调强实现方法
调强治疗实现方法分类
相对的两个叶片中,有一片称为引导片,先运动到一个位置;然 后另一片称为跟随片,按选定的速度运动,给出各点所需的强度。 此技术在文献中有不同的称呼,如相机快门技术、叶片跟随技术 和滑窗技术等。
动态MLC调强: 复杂的滑窗技 术,验证困难 ,治疗时间短
Dynamic multileaf collimation
MLC螺旋调强技术综合了MLC动态调强技术、MLC断层治疗技术 和MLC静态调强技术的特点。在整个照射过程中,治疗机机架 绕患者作N次等中心旋转;每一次旋转过程中,MLC不断(一般 每间隔5º)改变射野的大小和形状,完成一组“子野”的照射。 因为MLC旋转调强时MLC运动的范围和次数都低于MLC动态调强 和MLC静态调强,效率较高。
Serial Tomotherapy 步进式是在每次旋转照射完毕后, 床步进一段距离。
Helical Tomotherapy
螺旋方式是采取螺旋CT扫描方式,机 架边旋转,治疗床边缓缓前进,实现 扇形束的调强切片治疗。
调强实现方法
调强治疗实现方法分类
电磁偏转扫描调强X光子的利用率很 高,治疗时间短的突出优点,而且可 实现电子束、质子束的调强治疗。因 MM50型电子回旋加速器能够提供品质 好的能量束流,能谱窄、能量单一的 高能X射线和高能电子束,利用电子 束的电磁偏转,实现方向可变、强度 各异的X射线和电子束的调强笔型束 的扫描式照射。

放疗计划调整程序及流程

放疗计划调整程序及流程

放疗计划调整程序及流程As with any medical treatment, a radiation therapy plan may need to be adjusted due to various factors. 放疗计划需要根据不同因素进行调整。

These factors can include changes in the patient's health status, the response of the tumor to the treatment, or unexpected side effects.这些因素可能包括患者健康状况的变化,肿瘤对治疗的反应,或意外的副作用。

When a radiation therapy plan needs to be adjusted, it is important for the medical team to carefully assess the situation and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当放射治疗计划需要调整时,医疗团队需要仔细评估情况并作出明智的决策。

One common reason for adjusting a radiation therapy plan is changes in the patient's health status. 患者健康状况的变化是调整放疗计划的一个常见原因。

For example, if a patient experiences unexpected complications or a decline in overall health, it may be necessary to make changes to the treatment plan to ensure their safety and well-being. 例如,如果患者出现意外并发症或全身健康状况下降,可能需要对治疗计划进行调整,以确保他们的安全和健康。

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逆向调强参考步骤

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逆向调强参考步骤

如何制作调强计划2010年2月5日一、准备工作:(1) 导入病人数据 (CT、MRI、PET);(2) 勾画器官:勾画靶区 (GTV、 CTV、PTV) 及重要器官;(3) 添加射野,选择射线能量和种类。

二、调强步骤:1 添加射野 (BEAM)1.1 射野个数在制作调强计划的时候,通常需要添加4~13野。

野的具体个数要根据靶区的大小及周围器官的数目来确定。

(1)头颈部:靶区较大,重要器官较多,一般添加9~13个野。

(2)胸腔:一般添加4个野。

或者根据情况添加2~6个野。

(3)胸肺部:一般添加4~7个野。

(4)腹部:根据靶区形状大小添加4~9个野。

1.2 射野角度(1)小机头角度(COLLIMATOR)在选择小机头的角度时,应首选叶片运动方向上最小的角度,其次则应根据最佳的适形效果综合考虑。

一般情况下,可选择0度或90度。

光栅90度安装情况下,小机头为0度时叶片运动方向为Y1,Y2方向,如下图:需要注意:一个计划中各射野的小机头角度应尽量统一。

(2)大机架角度(GANTRY)在选择大机架的角度时,应遵循以下几点:A. 射野的中心线要尽量避开重要器官。

B. 选择靶区等中心离皮肤较近的角度选择射野,如下图,以减少正常组织受射量C. 布野要尽量避开对穿野。

D. 相邻射野之间要间隔一定的角度,一个计划中的所有射野应尽量实现均匀分布。

1.3 等中心 (Iso-center)靶区的等中心一般由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根据靶区形状自动设置,无需手工定义。

如遇到特殊情况,系统自定义的等中心不够理想时,可以手工修改等中心。

一般只需修改等中心的W和H位置,L位置(层厚位置)不用修改。

特殊情况示例:(1)等中心在靶区边缘系统自定义的等中心位置在靶区边缘时,计算调强剂量后,靶区周围需要保护的其他器官受到的照射剂量会过高。

此时,可手工拖动等中心点,使其处在靶区内部,如下图:(2)等中心在靶区之外靶区形状较为特殊的情况下,等中心可能被自动设置在靶区之外,如下图所示,则此时需要手工调整等中心位置以保护靶区周围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制作调强计划2010年2月5日一、准备工作:(1) 导入病人数据 (CT、MRI、PET);(2) 勾画器官:勾画靶区 (GTV、 CTV、PTV) 及重要器官;(3) 添加射野,选择射线能量和种类。

二、调强步骤:1 添加射野 (BEAM)1.1 射野个数在制作调强计划的时候,通常需要添加4~13野。

野的具体个数要根据靶区的大小及周围器官的数目来确定。

(1)头颈部:靶区较大,重要器官较多,一般添加9~13个野。

(2)胸腔:一般添加4个野。

或者根据情况添加2~6个野。

(3)胸肺部:一般添加4~7个野。

(4)腹部:根据靶区形状大小添加4~9个野。

1.2 射野角度(1)小机头角度(COLLIMATOR)在选择小机头的角度时,应首选叶片运动方向上最小的角度,其次则应根据最佳的适形效果综合考虑。

一般情况下,可选择0度或90度。

光栅90度安装情况下,小机头为0度时叶片运动方向为Y1,Y2方向,如下图:需要注意:一个计划中各射野的小机头角度应尽量统一。

(2)大机架角度(GANTRY)在选择大机架的角度时,应遵循以下几点:A. 射野的中心线要尽量避开重要器官。

B. 选择靶区等中心离皮肤较近的角度选择射野,如下图,以减少正常组织受射量C. 布野要尽量避开对穿野。

D. 相邻射野之间要间隔一定的角度,一个计划中的所有射野应尽量实现均匀分布。

1.3 等中心 (Iso-center)靶区的等中心一般由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根据靶区形状自动设置,无需手工定义。

如遇到特殊情况,系统自定义的等中心不够理想时,可以手工修改等中心。

一般只需修改等中心的W和H位置,L位置(层厚位置)不用修改。

特殊情况示例:(1)等中心在靶区边缘系统自定义的等中心位置在靶区边缘时,计算调强剂量后,靶区周围需要保护的其他器官受到的照射剂量会过高。

此时,可手工拖动等中心点,使其处在靶区内部,如下图:(2)等中心在靶区之外靶区形状较为特殊的情况下,等中心可能被自动设置在靶区之外,如下图所示,则此时需要手工调整等中心位置以保护靶区周围组织。

将等中心手工设置在尽量靠近靶区的位置,如下图,可以很好的保护靶区周围组织。

一般来说,等射野在肺部的宽度不超过2CM为宜,如下图。

1.4 调整钨门大小手动调整钨门的大小,使钨门各边界尽可能贴近靶区,不要留下明显的空隙。

2 设置调强约束条件 (ORGAN CONSTRAINTS)2.1 设置靶区约束条件(1) 设置靶区的CONSTRAINT TYPE为DOSE;MIN DOSE为100% OF PRESCRIBED DOS;MAX DOSE为105% OF PRESCRIBED DOSE;勾选HARD CONSTRAINT。

(2) 选定调强方式(SLIDING OR STEP SHOOT)和剂量率.一般做调强使用SLIDING 方式。

剂量率根据加速器的设定而设定(一般为250cGY/Min或300cGY/Min)。

点击start进行计算后,查看DVH图。

检查95%剂量是否覆盖95%靶区体积(通常情况下可以达到这个标准);如果DVH显示结果不理想,检查每层的剂量曲线看哪几层的曲线结果较差,相应修改BEAM参数,勾画虚拟器官,甚至调整等中心位置。

多次重复计算直到DVH图中靶区曲线达到理想状态。

2.2 设置重要器官约束条件完成步骤2.1后,查看DVH 图形,找出哪些器官的DVH图曲线不理想,对应地添加这些器官的剂量约束条件。

这些器官一般设定为:CONSTRAINT TYPE为DOSE;MAX DOSE为DVH图中显示的最大剂量;勾选HARD CONSTRAINT。

计算剂量后再次查看DVH图,再次Push器官MAX DOSE为DVH图中最大剂量的 80%,重复数次,直到降低这些器官的最大剂量到最小情况,同时得到较好的靶区剂量曲线。

2.3 设置特定器官约束条件完成步骤2.2后,重要器官的最大剂量已经被限制到最小值,但是有些器官的体积剂量曲线仍不够理想。

如下图所示,绿色为直肠(RUCTUM), 黄色为膀胱(BLADDER),图中可见这两个器官的曲线不够理想,此时需要为他们添加dose-volume约束条件。

添加约束条件后重新计算剂量,并查看DVH图的变化。

根据DVH结果再次调整约束条件,重复数次,直到得到较为满意的DVH曲线。

2.4 Leaf sequence和Deliver Dose如此时DVH图中,靶区及其他器官的曲线结果都较好,则进行Leaf Sequence“和Delivery Dose 的操作。

这两个步骤花费时间较长,一般来说靶区越大约束条件越多,所需的计算时间也就越长,大约在30~60分钟左右。

2.5 复查DVH曲线经过Leaf sequence和Deliver Dose之后,DVH图会较之前添加约束后的计算结果略有变化,一般简单案例的调强计算变化较小,而比较复杂的调强计算的剂量变化会比较大(如头颈部调强计划,靶区大、约束器官多、器官离靶区较近,这些都会对计算结果造成影响)。

如果DVH图不理想,则需要重复步骤2.1,直到得到满意的结果。

2.6 检查热点剂量(HOT SPOT)检查HOT SPOT的位置是否在靶区内,同时检查HOT SPOT值,一般应控制在120%范围内(头颈部的会略高)。

如果HOT SPORT不在靶区内,在HOT SPOT 剂量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可以接受该结果;如果HOT SPOT剂量很高,则需要在HOT SPOT 的位置模拟一个重要器官,并对其添加合适的约束条件,以达到将HOT SPOT 驱赶到靶区内的目的。

2.7 检查每层的剂量曲线查看每层(Slice)的剂量曲线,如靶区外的剂量过高,则可以手工勾画器官,限定靶区周围组织的剂量。

如下图。

2.8 完成调强计划在检查DVH图、POI点和每层图像的剂量曲线分布状态后,如都符合要求,则可保存该计划。

接着可以多新做几个不同的计划,与该计划进行比较,选择最满意的结果进行治疗。

2.9 其他注意事项如果靶区很小又靠近肺部,有时靶区的DVH剂量曲线结果较差,此时可做一个虚拟靶区(将原靶区稍做扩大(ENLARGE)形成一个新的靶区),为该虚拟靶区添加约束条件后计算剂量,原靶区范围内的剂量曲线结果会较好。

如下图,肺部有一个较小的靶区,只对靶区(PTV3)添加约束条件,计算剂量后可看到DVH曲线不理想。

此时将PTV3扩大形成新靶区PTV6,并对PTV6添加约束条件,计算剂量后在DVH图中可看出,虽然PTV6的曲线不理想,但是原靶区PTV3的曲线结果却很好。

三、调强示例:1 头颈部调强计划1.1 勾画器官做头颈部病例时,需要勾画的器官一般为:9 Skin;9 GTV、CTV、PTV;9 Lip;9 Spinal-Cord;9 Brain-Stem;9 EyeLeft、EyeRight;9 LensLeft、LensRight;9 LungLeft、LungRight;9 ParotidLeft、ParotidRight;9 Optic-NerveLeft、Optic-NereRight;9 Optic-Chiasm;在制作调强计划的时候,有时需要多勾画一个或几个虚拟器官以使剂量曲线结果更好。

如下图中青色的为勾画的虚拟器官,设定剂量约束条件后可以使剂量曲线控制在靶区范围内,如下图:如果没有勾画虚拟器官并添加响应的约束条件,剂量线有时会超出靶区范围内,HOTSOPT也可能不在靶区范围内。

如下图:1.2 添加射野(BEAM)头颈部的调强计划一般需要设置7~13个射野。

射野分布要均匀,而射野的等中心线应尽量避开重要器官,如眼睛、脊髓、腮腺等。

头颈部的调强计划中,射野的光栅(MLC)叶片运动方向一般为Y2、Y1方向(该方向叶片运动范围最小)。

可手工调节钨门,使其边界更贴近靶区边缘。

如下图:1.3 设置调强约束(1)设置靶区约束条件首先设定靶区的剂量约束,如下图所示,设置靶区PTV3的Min Dose为处方剂量(Prescribed Dose);Max dose为处方剂量的105%(图中处方剂量为1440cGY,并非第一次治疗阶段。

)设置完成后点击start进行计算后,查看DVH曲线,第一次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查看DVH图,添加重要器官约束条件,选择用CONSTRAINT TYPE为DOSE;MAX DOSE 为DVH中最大剂量;勾选CONSTRAINT为HARD CONSTRAINT(例:上图中蓝色线为右腮腺,从上图看,它的最大剂量为1150左右,则设定右腮腺的MAX DOSE=1150);添加器官约束条件后重新计算再次查看DVH图并设定约束条件(如第二次计算时右腮腺的MAX DOSE=1000,第三次计算时右腮腺的MAX DOSE=800),重复数次,在靶区DVH剂量曲线较好的情况下,将所有器官的最大剂量降至最小,如下图:(2)Leaf sequence和deliver dose完成 2.1步骤后就需要进行Leaf sequence和deliver dose,此计划中计算时间大约为25~60Min,计算完成后DVH图会有所变化,如下图所示。

如对结果不满意则重做步骤2.1,多做几个计划,进行改进和比较,选择最满意的结果。

(3)查看剂量分布和HOT SOPT查看每层的剂量线分布,是否完好包裹靶区;查看HOT SOPT位置是否在靶区内,HOT SOPT剂量不能太高,如下图所示:(4)锁定计划在DVH 曲线、每层剂量线分布、HOT SPOT剂量结果都理想的情况下,可以锁定此计划,完成调强设置。

也可多做几个计划进行比较,选择结果最好的计划进行治疗。

2 胸腔调强计划2.1 勾画器官做胸腔病例时,通常需要勾画的器官有:9 Skin;9 GTV、CTV、PTV;9 Heart;9 LungLeft、LungRight;2.2 添加射野(BEAM)做胸腔调强,一般使用2~6个射野。

射野方向为胸腔切线方向,射野等中心点一般需要手工调节到贴近靶区的位置,如下图所示:手工调节射野的钨门,使贴近靶区,尽量减少肺部组织受到照射。

如果是做乳腺癌病例,一般添加两个射野便足够:如果靶区稍大,可添加四个射野做调强。

其中Beam001和Beam002的大机架角度相同,钨门设定不同 (Beam001钨门大些,包含所有靶区;Beam002钨门小些,只包含主要靶区,避开肺部)。

Beam003和Beam004同理,如下图:Beam001 Beam002 Beam003 Beam004也可以用不同角度的四个射野来做调强计划,如下图所示:2.3 设置器官约束条件(1)首先只设置靶区条件,如下图所示。

计算后查看DVH图,如下所示(红色为靶区,绿色为左肺,蓝色为心脏)(2)添加重要器官添加LUNG and Heart 的约束条件,用”CONSTRAINT TYPE”:DOSE;”MAX DOSE”= MAX organ dose in DVH,从上图可以看出,可以心脏设置最大剂量4500左右,左肺为4750左右,计算后再次查看DVH图变化,再次设置心脏和左肺的最大剂量分别为4000和4400左右后再次计算,多次反复后,直到靶区和器官的曲线在DVH途中都满意为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