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同一性(大学生心理健康作业)

合集下载

当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研究概述

当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研究概述

第16卷第4期Vol.16 No.4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Zhuhai City Polytechnic college2010年12月Dec.2010当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研究概述王书(重庆教育学院,重庆 400067)[摘要] 自我同一性,也称自我统合,是青年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关键性阶段任务。

当代大学生因自我意识的成熟与周遭环境变迁,自我认同越发困难,易产生一些诸如焦虑、失落、无所适从、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困扰和行为问题。

这恰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其心理素质的适应、发展与自组织功能上存在的不足。

因此,作为大学生健全心理素质培养的核心内容,从其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可塑性入手,引发教育心理研究者的长期关注与探索。

[关键词]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理论基础;相关研究自我同一性 (ego-identity)的概念源自埃里克森(Erik.H.Erikson)的同一性渐成说。

他提到,个体一生中要经历8个自我发展的关键性和转折性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殊的身心发展需要、任务与面临的社会心理问题,并且呈前后继承和开拓创新的上升态势,即“心理•社会的危机”。

其中,“固定于青年期末的同一性,对之前从婴儿期以来的过去所有单个同一性都起了概括的作用,并将之改造成一个独特而连贯性的整体。

”[1]这说明青年期自我同一性在个体人生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而研究与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帮助青年们顺利地完成发展课题,促进积极人格品质的形成。

一、理论基础(一)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埃里克森认为“一个人的自我同一性即是自我认知的原则导向,自我情绪情感体验的信念化,自我调节的监控化和自我评价的固着化”。

这即是说,自我同一性不仅是一种自我体验,也包含了自我认识与自我调节的成分;是个体自我一致的心理感受。

这种一致,首先来自时空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自身作为同一实体的存在感和意识”[2]。

其次它也意味着本文为重庆教育学院2009年院级科研课题项目成果。

当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研究概述

当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研究概述
成 的动 态 组 织 , 以探 索 ( xlr i ) 投 入 ( o m t n) 并 E po t n 和 ao Cm i t me 两 个 主 要 维 度 为 线 索 , 自我 同 一 性 概 念 操 作 化 , 立 了 自 将 建 我 同 一 性 状 态 ( t u ) 理 论 模 型 , 分 出 了 同 一 性 水 平 状 S ts 的 a 划 态 四 种 经 典 类 型 。在 这 里 , 索 是 指 在 达 到个 人 同 一 性 的 不 探

理 论 基 础
( ) 一 自我 同 一性 的概 念
的 集 大 成 者 。 他 认 为 同 一 性 是 一 种 自我 结 构 ( e —su — sl t c f r
埃 里 克 森认 为 “ 个 人 的 c我 同一 性 即 是 A我 认 知 的 一 a
t e , 由个人的驱力 、 u )是 r 信念 和生活 经历等 内在 自我建 构而
品质 的 形 成 。

受; 车文博认为 , 自我 同一性在精神分析 中既指 自我独 立性 、
连 续 性 和 不 变 性 的意 识 , 指 自我 具 有 一 定 集 团 和 成 员 之 间 又
共 同 的 连带 感 、 值 观 、 价 目标 追 求 等 。5( l l 马 西 亚 (a s E Ma i,9 6 被 称 为 自我 同 一 性 研 究 Jme. . r a 16 ) c
第 3 卷 第 3期 1 21 0 0年 9月
长春工业大学学 报( 教研究版 ) 高
J un l f h n c u nv r t o e h oo y Hi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d c t n Su yE io ) o ra o C a g h n U i s y f c n l ( g r u ai td dt n e i T g h E o i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危机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危机

价值观与行为的不一致
价值观多元化
大学生接触到的信息和价值观更加多元,可能导致他们的价值观与 行为不一致。
价值观冲突
大学生可能面临多种价值观的冲突,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自由 与责任等,这种冲突可能导致他们在行为选择上犹豫不决。
行为与价值观的统一
大学生需要努力实现行为与价值观的统一,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自己的 价值观。
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
未来规划不明确
许多大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和生 活规划并不明确,这种不确定 性可能导致他们感到迷茫和不
安。
人生目标缺失
一些大学生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 这使得他们在面对选择时感到困惑 和失落。
对失败的恐惧
大学生担心自己未来的失败和挫折 ,这种恐惧可能导致他们过于谨慎 ,不敢冒险尝试新事物。
的社会氛围,减少对大学生的压力和不良影响。
提供就业指导和支持
0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社会应该提供就业指导和支持,帮助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
作,减轻就业压力。
优化网络环境
03
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应该加强对不良网络内容
的监管和打击,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个人自我调整与成长计划
增强自我认知
大学生应该通过自我反思和认知,了解自己 的优点和不足,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
心理学因素
如自尊心、自信心、自我 评价等,可能影响个体对 于自我形象的认知与构建 。
危机的影响
心理压力
自我同一性危机可能导致 个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 理压力,影响其心理健康 。
人际关系
自我同一性危机可能导致 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 不自信、逃避等行为,影 响其人际关系。
学业表现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对自我同一性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从 而促进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两者相互作用的途径:自我同一性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中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实践中的相互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通过引导大学生探索自我同一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 时,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促进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05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和发展 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 究
研究方法与样本选择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 访谈、文献综述
数据收集:通过线上和 线下方式进行,确保数
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样本选择:大学生群 体,涵盖不同年级和
专业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 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
析,如SPSS等
数据分析与结果呈现
数据分析方法:描 述性统计、相关性 分析、回归分析等
资源共享:家长和学校可以共享资源,如心理咨询师、心理测评工具等,为大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教育指导:学校可以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07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深入研究自我同一性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探讨自我同一性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制
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 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个 体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自
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大学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时期, 因此对自我同一性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 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为促进其心理健
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自我同一性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自我同一性对大学生学业发 展的影响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研究综述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研究综述
互作 用的产物。
展并没 有 随 着 年 龄 和教 育 程 度 的发 展 而 有线 性 提 高 的趋 势。 L 3 J 该研究发现大一和大 四大学生是 自我同一 性水平 下降 较明显的时期 ,这 可能是 因为大一新生对环境的不适应 ,大 四学生对 于即将到来 的毕业焦虑造成的。这也意味着达到 t l 我同一性 的形成地 位并不等 于 自我 同一性发展的完成 ,遇到 新的危机 时 ,有可 能发生倒退 。 这 与王树青等人研究结果有相符之处 ,他们 的测量结果
调查 。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与父母之问如果可 以 自由开放地
进行交流 ,可 以使学生更多地处于获得和早 闭状态 。 【 5 J 反之 ,
可能 会 更 多 地 处 于 扩 散 状 态 。
自埃里克森提 出 自我同一性 的理论之后 ,有不少心理学
凌辉等人 的研究 中,发现中国的父母对儿子 、女儿 的教
念 、研 究 工 具 和 相 关 因 素 的研 究 来 进 行 综 述 。


自我 同一 性 的 概 念
同一 性这 一 概 念 是 由美 国精 神 分 析 学 家 埃 里 克 森 于 1 9 4 6年 引入 心 理学 。在他 所创 立 的人 格 发 展 阶段 理论 中 , 他认 为 ,自我同一性是 由生物 、心理 和社会文 化三种因素交
了四 种 同一性状态 : ( 1 )成就 型同一性 ; ( 2 )延缓 型同一 性 ;( 3 )排他型同一性 ;( 4 )弥散型同一性。 [ ] 对 自我同一 性过 程 的测 量 ,较常 用 的有 B a l i s t r e r l 等人 ( 1 9 9 5 )编 制 的 自我 同一 性 过程 问 卷 ( E I P Q)和 B e r z o n s k y

自我同一性量表

自我同一性量表

同学:你好!为更好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动态,特进行此调查,恳请配合我们的调查工作。

1回答无对错和好坏,务必诚实作答;
2在符合自己情况的句子后的相应数字上划∨
3答案仅作科研之用,严格保密,不写姓名;
性别(男\女);专业性质(文\理);年级(大二大三大四);家庭(城市\农村).
非常不符合是1,比较不符合是2,有点不符合是3,有点符合是4,比较符合是5,非常符合是6
A 我正在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1 2 3 4 5
B 我没有特别热衷的事情 1 2 3 4 5
C 我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自己的希望与追求 1 2 3 4 5
D 我没有/想干什么的确切想法 1 2 3 4 5
E 我至今没有自主地对有关自己的事做出过重大决断 1 2 3 4 5
F 我曾认真深思过!考虑过自己是怎样的人,该做些什么 1 2 3 4 5
G 对于按父母或周围的人所期待的方式做事,我不曾感到有什
1 2 3 4 5
么疑问
H 我以前曾对自己持有的人生观失去过自信"" 1 2 3 4 5
I 我正在努力探求我所能投身的事情"" 1 2 3 4 5 J 我能适应环境,并可以随机应变 1 2 3 4 5 K 可能的选择并认真地考虑这些问题"" 1 2 3 4 5 L 我不认为自己这一生能做什么有意义的事"" 1 2 3 4 5。

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及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及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2010 年 广 东 省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课 题 (2010ZY007 );
暨南大学 2009 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 。 通讯作者 : 曾庆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1 年
第 19 卷
第 4期
· · 547
1.2.2
SCL-90 症状自评量表 该量表有 90 道题目 ,
2
2.1
[8]
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 。 结果见表 1 。
2.2
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及适应状况分析 对不同性别 、 是否独生子女 、 内招与外招新生的
自我同一性及适应状况进行比较 , 结果见表 2 。
表1 不同类别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 #$ %& ’( )*+, 注 :* 表示在 0.05 水平上显著 ,** 表示在 0.01 水平上显著 , 下同 。
【基 金 项 目 】
1
1.1
对象与方法
被试 广 州 某 大 学 2010 级 新 生 3325 人 , 有 效 被 试
3206 人 。 其中男生 1565 人 , 占总人数 48.8% , 女生 1642 人 , 占 51.2% ; 独生子女 1161 人 , 占总人数 36.2% , 非独生 子女 2045 人 , 占总 人数 63.8% ; 内招 生 ( 中 国 大 陆 内 地 学 生 )2456 人 , 占 总 人 数 76.6% ,
#! # ! ##
"" "" "" "" "" !# "" #""

“自我同一性”资料文集

“自我同一性”资料文集

“自我同一性”资料文集目录一、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冲突中潜存的青少年问题二、高中生羞怯、自我同一性与学校适应的关系三、大学生成人依恋与自我同一性对其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影响及团体干预研究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时间管理倾向与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五、大学生人际压力与抑郁、自我同一性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心理资本的调节作用六、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冲突中潜存的青少年问题在青少年时期,个体面临着许多挑战和转折,其中最核心的便是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可能会遇到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对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在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冲突中潜存的青少年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是青少年时期的核心任务。

它涉及到个体对自我认知、自我价值和个人目标的探索和确认。

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可能会面临一系列挑战,如对未来的迷茫、对自我价值的质疑以及对个人目标的模糊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他们在面对人生选择时犹豫不决,影响他们的发展和成长。

同时,青少年也面临着角色混乱的冲突。

随着他们逐渐从家庭走向社会,他们需要扮演更多的角色,如学生、朋友、恋人、子女等。

这些角色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压力和困扰。

例如,他们可能需要在学业、兴趣和家庭责任之间取得平衡,这需要他们具备较高的自我调节能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和帮助:提供心理辅导:学校和家庭可以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

心理辅导可以帮助他们应对自我同一性发展中的困惑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培养自我调节能力:青少年需要学会自我调节,以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鼓励他们参加有益的活动、培养良好的习惯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

促进社会支持:青少年需要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支持和鼓励。

家庭成员应该与他们保持积极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求,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
通过阅读一些描述自我同一性的论文,我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它的相关内涵,结合我自己的成长经历,我想表达一下对它的理解。

一、何为“自我”?
痴迷于各种悬疑惊悚电影的我,无意中从一部大卫•林奇导演的心理题材的电影《穆赫兰道》中得知了弗洛伊德先生及他著名的性心理学说。

他相当于是我的第一位心理思想启蒙老师,因为在之前我一直都是自己摸索。

他把人格结构划分成“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本我”即本着原始欲望、不计后果来行事的我的潜意识,“超我”即严格遵守道德规范加以行事的我的意识,并称“自我”是本能冲动和超我需求之间的传递者,是本我和超我压迫的产物。

换句话说,“自我”是“本我”欲望和“超我”压制衡量在一种稳定状态下所呈现出的结果(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产物)。

这是我之前的认识,而直到最近,另一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思想给了我新的启发。

与弗氏观点不同的是,他认为“自我”在人格划分中是一个独立且相当有力的部分。

它把人的发展动机从潜意识层面上升到意识层面,然后结合人的过去经验和现在经验等加以控制(貌似它和“超我”结合为一体了)。

如果说,弗氏观点中的“自我”比较被动,那么这时的“自我”就比较主动了。

对于上述两个观点,我并不想说我赞同哪一方,或反对哪一方,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我只能说,两者下的“自我”都是约束“本能欲望”的有着各种规则的正常人。

二、何为同一性?
我认为是理想中的自我和现实中的自我之间达到一种同一,即两者在各方面差不多一致,没有太大差距。

而这个“自我“包括三种:
1、作为个体的”自我“,它是在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一时空中,对“自
己是谁”、“自己还是原来的自己”、“自己自身是同一实体的存在”等
问题的主观感觉或意识。

它重视主观的意识体验,强调内外部
的整合及自身内在的不变性和连续性。

2、以社会性存在确立的自我,也就是被社会认可自己、所确立的
自我形象,如“我是中国人”、“我是学生”等。

3、一种“感觉”。

这相当于“感到身体很舒适”、“清楚自己在干什么”的
感觉。

简单的来说,就是到底你是个有着灵魂和思想的人或者仅是一个没有自知或意识的行尸走肉之间的差别,如果你能把两者结合起来,那就达到了同一。

三、自我同一性的确立
埃里克森先生把自我和同一性结合起来,提出了“自我同一性“的概念。

而且他认为只有当这三种自我同一性的意识在自己心中确实产生的时候,才称作自我同一性形成或确立。

而就我的自我同一性的确立与否,我能说我现在已经达到了前两条的要求。

首先,我发现了自己是谁,找到了我的意识,知道我想做什么,我该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

其次,从最近与社会的广泛接触中(各
类兼职和无偿献血),我突然发现:原来我也是社会中的一员,我也会经历求职、工作、跳槽、赚钱,救助的各种看似司空见惯实却陌生的生活。

也许是我离现实真的太远,一直躲在父母及学校的温室里不肯走开。

而面对自己目前的角色——大学生,我深深地体会到它的单薄和无助,它形如一个美丽的皮囊,但却没有实质,没有内涵,或者说,它的内涵太浅,它的实质太少,根本没理想中的那么美丽。

同时这又引发了我对自己真正进入社会中的角色的众多思考,我知道我的方向,所以一定会尽全力朝着它努力。

四、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及影响因素
埃里克森的同一性发展理论中包含四种同一性状态:
1、同一性扩散:是指个体既没有体验危机(也就是说,个体还没
有探求有意义的选择),也没有自我投入。

换句话说,他们不仅没有对职业和理想选择作出决定,而且对这些问题很少表现出兴趣。

2、同一性早期完成:是指青少年做出了自我投入,但是没有体验
危机。

当父母以权威的方式把义务传递给青少年时,往往会产生这种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没有足够的机会去独立的探索不同的人生道路、意识形态以及自己的职业。

3、同一性延缓:是指青少年正处于危机之中,但是没有给予他们
责任或义务,或者对他们的责任只是进行了模糊规定。

4、同一性形成:是指青少年已经体验了危机,并且也进行了积极
投入
年少的青少年主要处在同一性扩散、同一性早期完成以及同一性延缓这三个时期,而家庭、同伴、学校以及工作环境等是影响青少年同一性形成的重要背景因素。

对于我来说,家庭因素占了很大的比例。

简单的说:我们家和《百年孤独》描绘的布恩蒂亚家族的人差不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事,但却不会分担,每个人都很孤独,但却不会述说,每个人都渴望被爱,却不懂怎么去爱,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却忘了开始的付出。

但我还是找到了我的同一。

因为我还有信仰,我信佛,仅仅是信他的爱人与舍得思想。

然后对于伙伴、学校和工作环境,我觉得在我的同一性建立起来的过程中,它们并没有起什么大的作用。

因为我还是比较有主见,有思想的一个人,不会轻易受外界的影响。

所以主要是家庭和信仰。

PS:以上是我的一些肤浅理解,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老师您慷慨指教。

学生:***
学号:2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