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压供水远程监控系统方案
恒压供水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恒压供水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案控制策略:1.PID控制策略:根据水压的反馈信号与设定值之间的误差,计算出控制阀门的开度,以调节出水流量,使水压保持在设定值范围内。
2.水泵组合运行策略:根据需求的水流量大小,自动选择合适的水泵数量和运行状态(单泵或多泵并联),以满足供水系统对水压的要求。
3.系统监测与故障诊断策略:通过监测系统中的传感器,实时监测供水系统的压力、流量、温度等参数,并能够自动诊断故障,提供警报和故障排除建议。
硬件选择:1.压力传感器:选用高精度、稳定性好的压力传感器,能够实时准确地测量供水系统中的水压,并将信号传送给控制器。
2.控制阀门:选择高灵敏度、响应速度快的电动或气动控制阀门,能够根据控制信号快速调节水量,实现恒压供水。
3.变频器:选择适合的变频器可以根据供水需求调节水泵的运行频率,提高系统的能效,减少能耗。
4.控制器:选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或微处理器控制器(MCU),具有强大的计算和控制能力,能够实时处理信号,控制整个供水系统的运行。
系统布局:1.水源与水池:根据供水需求选择水源和水池的容量,保证水能够持续供应。
2.水泵配置:根据供水系统的水压需求,选择合适的水泵类型和数量,自动控制其启停和运行状态,以稳定供水压力。
3.阀门安装:在输送管道上设置自动控制阀门,根据系统控制信号调节阀门的开度,以控制出水量,保持恒定的水压。
4.传感器安装:将压力传感器、流量计等安装在适当的位置,能够准确地测量和传递相关参数,为系统控制提供实时反馈信号。
5.控制器布置:控制器应该安装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与其他元件紧密配合,并与操作界面(如触摸屏)相连,便于操作和监控系统运行。
以上是对恒压供水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的一个基本描述。
具体的实施方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设计,以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效果。
全自动变频恒压供水及其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

5.吴浩烈电机及电力拖动基础 1996
6.付娟交流调速技术 2002
7.马桂梅.谭光仪.陈次昌泵变频调速的节能方案讨论[期刊论文]-四川工业学院学报 2003(3)
8.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SFL系列低噪音多级泵选型手册
9.俞子彬医学心理学 1999
35.万太福.唐贤永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 1996
36.吴俊杰用Visual Basic编写PLC串行通讯程序[期刊论文]-中国电梯 2001(8)
37.韩焱青PLC在恒压供水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江苏电器 2003(1)
38.赵鹏飞PLC控制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期刊论文]-自动化博览 2003(2)
1.监控系统由计算机、PLC、485转换模块FX--485PC—IF和通信适配器FXoN--485ADP组成,采用两对导线的连接方案。
2.分析PLC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方式和通信协议,分别编写上、下位机的通信程序。
3.利用VB开发上位监控软件,完成界面设计和数据处理,实现水泵运行状态监视和系统运行方式的远程控制等功能。
2009,37(1)
为了解决水压波动问题,基于恒压供水的原理,设计并实现了由PLC、变频器和压力传感器等组成的恒压供水系统.系统根据管网压力自动调节供水量,实现了恒压供水的目的.
9.期刊论文罗智勇.LUO Zhi-yong恒压供水PLC模糊控制-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08(3)
由于采用高位水塔或直接水泵加压供水不能提供良好的供水质量,该文提出了在由PLC、变频器、触摸屏等器件构成的系统中,采用模糊控制方法进行恒压供水.通过近一年的试运行,该系统供水质量提高了,节能效果明显.
3.期刊论文雷宏彬.曹晓娟.LEI Hong-bin.CAO Xiao-juan基于PLC和变频器的恒压供水控制系统-工业仪表与自
供水调度远程监控系统方案

供水调度远程监控系统方案1.概述本方案主要是为自来水厂建立一套全厂范围内的分布式的变频恒压远程监控方案。
2.前言由于城市供水地理位置分散,采集、控制功能要求稳定,安全性要求较高。
一般采取人工抄表、电话报数、现场手动操作的原始调度方法。
收集信息数量少、处理慢、传递迟,调度处于低级阶段,以保证不缺水和维持正常运行为主,谈不上优化调度。
遇上爆漏及其他事故,反映迟钝损失扩大。
变频恒压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对远程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供水管网压力、水流量、电流,电压等数据的传送及水厂出水量的控制,便于及时了解及控制远端生产运行情况,降低故障率,缩短检修时间,减少停水次数。
水流量等的实时各监测点的数据采集终端可自动采集生产数据,信息传输到自来水公司的调度中心,调度中心通过对传输回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等。
目前,自来水供水调度监控系统中采用的数据通信可简单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其中有线通信主要包括架设光缆、电缆或租用电信电话线、 X.25、DDN、ADSL等,而无线则包括超短波通信、扩频通信、卫星通信、GSM 短信/GPRS通信等。
3.现状分析3.1.总体情况自来水厂现有五处水源和一个供水调度中心,5个水源地中有四个是老水源地,一个是新建水源地。
四个老水源地配套的供水泵都是通过低压配电柜直接启动,无任何调速措施,只是通过开启供水泵的台数来控制水网压力。
新建水源地未接入水网。
供水调度中心装备一台上位监控计算机和一个城区供水工艺流程图,水源地各台供水泵与调度中心监控计算机之间采用无线电台进行通讯。
4.需求分析通过改造,把新建的二级供水厂和无处水源地全部实现恒压变频远程控制,在供水调度中心安装监控服务器,通过 GPRS无线网络方式把供水厂和五处水源地的各种实时运行数据传输反馈至调度中心,实现远程实时监控,如各种仪表(水压、流量、电流、电压)。
5.1.概述该系统具有分散化,小型化,集中化的特点,水源地距离调度中心比较的远,且分布比较分散,体现了系统的分散化;各水源地设备比较少,需要监控的点数也比较的小,体现了系统的小型化;各水源地的设备和数据要求在调度中心集中控制和监控,体现了系统的集中化。
智慧水务供水管网远程监测系统建设方案

智慧水务供水管网远程监测系统建设方案系统提供完整的管网设备维护管理功能,包括设备巡检、维修保养、故障处理等方面的支持。
用户可以根据设备的维护计划进行巡检和维护,同时系统会自动记录设备的维护记录和故障处理情况,方便后续的分析和决策。
1.2供水管网远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系统采用现代化的远程数据采集与监控技术,实现对供水管网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系统可以对管网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并通过数据传输网络将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实现对管网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1.2.1数据采集功能系统通过现代化的数据采集技术,实现对供水管网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系统可以采集设备运行参数、水质参数等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存储和分析。
1.2.2远程监控功能系统可以对供水管网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包括设备的开关状态、水位、水压等参数。
同时系统可以对设备的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和处理,保障供水管网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智慧水务供水管网远程监测系统建设方案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GIS技术、大型数据库管理技术,构架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体系结构,实现城市供水管网资源的高效管理和科学统计分析,建立一个实用、安全、可靠、综合、高效的城市供水管网系统。
系统包含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供水管网远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两个子系统,为长泰县的供水地下管网数据及相关设备信息的管理、更新和维护工作,提供全面、可靠的系统功能。
分析示例1.1.1.2缓冲区分析系统提供缓冲区分析功能,用户可以指定某一位置作为中心点,生成一定半径的缓冲区,以此来分析该区域内的供水管网分布情况。
1.1.1.3查询分析用户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查询功能,快速查询并定位到某一管线或设备的位置,方便进行后续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1.1.2数据统计功能系统提供各种数据统计功能,可以对供水管网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管线长度、管径分布、设备数量等。
恒压供水监控系统设计

恒压供水监控系统设计
陈斌 ( 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江苏徐州 221000)
瞒要] 恒压供水监控系统,采用上位机管理软件力控( PCAut o)监控系统运行,下位机由三菱FX2N- - 64MR可编程序控黼器旺mC),
本三系菱统FR还—设A54有0变 多 频 种 器 保 构 护 成 , 恒 如 压 水 供 压 水 超 系限统报,警自、动阀化门程故度障高报,警整、个燃工限作报程警序并自处动理完、成水,泵能电清机楚电地流显过示流各撼个警设并备处的理实等时。状态,并自动调节水压。
变频 器SD为公 共端 ,STF, 控制 电动 机运 行方 向, RH、 RM、 RL 三个端子配合使用实现七段调速,MRS变频器停止运行端子。
丧
辛一一臣三三三三j…一一l
卜 ~ 一 屯 }… ~ —④一孓 … 一 … 叫
L一… 一一一 f 夏卜 …一“~④~—一摹 ……… …一… 一
图2恒压供水系统主电路接线图 3供水控 制系统 软件 实现流 程 3. 1 PLC的I /O地址分配 根 恒压供水系统 的工作要求,水泵电机的切换由 压力传感器和
293
《篾~姐+
41新建 工程 在力控工程管理器界面,点击“新建”,定义工程名称为“,恒压 供水系统监控设计。 42定义外设I /O连接
首先,利用PLC与计算机专用的F2—232CBA型RS232电缆, 将PLC通过编程口与上位计算机串口( COM口) 连接,进行串行通 讯。
其次, 设置配置 使PLC与上位机 通信,在 力控监控 软件的I /O设 备库里该选择PLC类型及型号,其设备地址设为2。根据PLC与上位 机计算机的通讯电缆型号F2—232CBA型RS232,通信方式设置为 “串口( 232/485) I I O即——连接方式的选择应和硬件连接电缆相匹配, 否则通讯 失败。
_变频恒压供水远程监控系统设计_变频恒压供水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74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软件开发・ Software Development【关键词】变频恒压 远程监控 STM32 OPC 组态目前国内对变频恒压供水监控使用的组态软件有组态王软件,MCGS ,力控组态软件等。
使用组态软件对变频恒压供水的监控是针对以PLC 为控制器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通过PLC 与上位机通讯,直观获取供水系统当前运行信息和各种数据。
但是这种监控只是适合短距离的、有线的监控,获取的数据也不能完全展示设备运行状态。
本文根据实际的供水设施实时运行状况设计了基于组态软件的变频恒压供水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对该供水设施中水泵组、变频器和供水压力值的实时监控,达到了对供水设施实现无人值守的要求。
1 变频恒压供水远程监控系统的整体架构本文设计的基于组态软件的变频恒压供水远程监控系统采用C/S 结构,C/S 监控结构具有响应速度快,界面简单直观操作方便等优点。
在供水现场中监控模块通过RS-485接口与PLC 连接,监控模块与PLC 使用三菱FX 系列PLC 通讯协议通讯,采集PLC 控制的供水设备的运行信息。
监控模块的IO 接口与压力传感器连接,IO 端口采集的传感器信号由监控模块内部的调理电路将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
监控模块采集的PLC 控制的供水设备运行信息和管网压力值在经过转换与处理后,通过GPRS 网络传输到服务器端,服务器对数据进行接收、解析等处理后将数据通过工业以太网传输到电脑上的组态软件进行变频恒压供水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文/李历 陈根 刘盼针对目前生活小区对供水系统的安全监控方式依然是依靠工作人员定期巡查的现状,本文设计了基于组态软件的变频恒压供水远程监控系统。
本文设计的变频恒压供水远程监控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部分的通讯模块以STM32作为CPU,该模块使用RS-485接口与PLC 进行通信获取供水系统的运行信息,通信过程使用三菱FX 系列通信协议,软件设计中利用OPC 技术使用组态软件对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进行远程监控。
恒压供水系统控制及组态监控系统设计

恒压供水系统控制及组态监控系统设计一、本文概述在现代工业和城市供水系统中,恒压供水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确保了供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提高了供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水资源的利用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恒压供水系统的控制及组态监控系统设计成为了供水行业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探讨恒压供水系统控制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和组态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法。
本文将介绍恒压供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重要性,阐述系统在供水过程中如何保持恒定的压力,以及这一过程对保障供水质量和满足用户需求的重要意义。
接着,本文将深入分析恒压供水系统的控制策略,包括常用的控制算法、控制器的选择与参数调整,以及这些控制策略如何实现系统的精确控制和优化运行。
本文还将探讨组态监控系统的设计要点,如数据采集、处理与显示,故障诊断与处理,以及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展示恒压供水系统控制及组态监控系统设计的成功应用,以及这些设计在提高供水效率、降低能耗和保障供水安全方面的实际效果。
通过本文的阐述,期望为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恒压供水系统控制及组态监控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二、恒压供水系统基本原理闭环控制系统:恒压供水系统采用闭环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供水管网的压力,将监测到的压力值与预设的目标压力值进行比较,根据偏差来调节水泵的运行状态,以保证供水压力的稳定。
变频调速技术:在恒压供水系统中,通常会使用变频器对水泵电机进行调速控制。
当系统检测到供水压力低于设定值时,变频器会增加电机转速,提升供水量反之,当供水压力高于设定值时,变频器会降低电机转速,减少供水量,以此来维持恒定的供水压力。
多泵联动控制:为了保证供水系统的高效运行和供水压力的稳定,恒压供水系统通常会配置多台水泵,并根据用水量的变化自动调整水泵的启停和运行状态。
这种多泵联动控制方式可以有效地平衡供水能力和需求,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基于MCGS的供水泵站的远程监控系统

在 小 区 、 校 、 院 的建 设 中 , 遍 建 有 自 已 独 立 的 供 水 泵 学 医 普 站 。 泵站 一 般 采 用 由多 台水 泵 机 组 和单 台容 量 匹 配 的变 频 器 构 成 的 变频 恒 压供 水 方 式 。 据 用 水 量 大 小 , 根 在全 流 量 范 围 内通 过 变 频 泵 的 连续 调节 和工 频 泵 的分 级 凋 节相 结 合 , 现恒 压供 水 。 实 该 方 式 具 有 投 资 少 , 能 效 率 高 , 统 抗 干扰 能 力 强 , 靠 性 高 节 系 可
pu p tt l g r ge utm a i c n r a d m sa i on on an a o t c o tol n m a age h v s n , a e va tappl orgr un i f e o d. ed Key wor : CGS, C, m oe dsM PL Re t mont ig i n an c t l g y t or d onr i s sem oln
关键词 : MCGS, L 远 程 监 控 P C,
Absr c ta t
I man acor s or omm u t h v t n n y f t i c e ni a e he idep den waer s ppl pu pig sa i , s id m al m pig sa y, en t t - u y m n t t t kn ofs l on hi pu n t— t mos a i on t dops rqu c c v si an con t t e ue o u y t fe en y on er on d san prss r t s ppl wa e ,el c to1 i t x ito ce a id o t r i d on r . s e t nr du d kn f f T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恒压供水及工艺1.1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城市高层建筑的供水问题日益突出。
以方面要求提高供水质量,不要因为压力的波动造成供水的障碍;另一方面要求保障供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发生火灾时能可靠供水。
针对这两方面的要求,新的供水方式和控制系统应运而生,这就是PLC控制的恒压无塔供水系统。
恒压无塔供水系统包括生活用水的恒压控制和消防用水的恒压控制——即双恒压系统。
恒压供水保证了供水的质量,以PLC为主机的控制系统丰富了系统的控制功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1.2工艺要求对三泵生活/消防双恒压供水系统的基本要求是:(1)生活供水时,系统应底恒压值运行,消防供水时系统应高恒压值运行;(2)三台泵根据恒压的需要,采用“先开先停”的原则介入和退出;(3)在用水量小的情况下,如果一台泵连续运行的时间超过3H,则要切换到下一台泵,即系统具有“倒泵功能”,避免某一台泵工作时间过长;(4)三台泵在启动时要又软启动功能;1.3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以一个三泵生活/消防双恒压无塔供水系统为例来说明其工艺过程,市网来水用高低水位控制器EQ来控制注水阀TV1,它们自动把水注满储水池,只要水位低于高水位,则自动往水箱中注水。
水池的高/低水位信号也直接送给PLC,作为底水位报警用。
为了保障供水的持续性,水位上下限传感器高低距离不是相差很大。
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共用三台泵,平时电磁阀YV2处于失电状态,关闭消防管网,三台泵根据生活用水的多少,按一定的控制逻辑运行,使生活用水的恒压状态(生活用水底恒压值)下进行;当有火灾发生时,电磁阀YV2得电,关闭生活用水管网,三台泵共消防用水使用,并根据用水量的大小,使消防供水也在恒压状态(消防用水高恒压值)下进行。
火灾结束后三台泵再改为生活供水使用。
2 PLC概述2.1 PLC的组成2.1.1 PLC的输入通过对继电器控制特点的介绍和最初通用汽车公司提出的要求分析。
PLC要想取代继电器控制,首先要解决外部设备的直接输入问题。
由于当时主要集中在开关量控制,也就是开关量(触点的开闭状态)如何直接接入PLC 并被PLC所识别,对此就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有源接入,无源接入,绝缘问题,隔离问题和互相干扰问题。
PLC就是一个计算机控制系统,在其发展过程,人们曾将计算机直接用于工业控制,但是由于以下两大问题没有解决好而难以发展:一是I/O(输入/输出)问题,计算机不能直接和工业现场设备连接现在了应用;二是计算机的I/O功能,开关逻辑处理不够丰富和强大。
现在的PLC成功的解决了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可以让PLC和外部设备直接进行物理的连接。
计算机的部提供了丰富的从位逻辑到双字运算的强大的运算功能,使其能够完成复杂的控制功能,这也是PLC能够迅速发展的原因。
2.1.2 PLC的输出通过对继电器控制特点的介绍和最初通用汽车公司提出的要求分析。
PLC要想取代继电器控制,首先要解决外部设备的直接输入问题。
由于当时主要集中在开关量控制,也就是开关量(触点的开闭状态)如何直接接入PLC 并被PLC所识别,对此就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有源接入,无源接入,绝缘问题,隔离问题和互相干扰问题。
PLC就是一个计算机控制系统,在其发展过程,人们曾将计算机直接用于工业控制,但是由于以下两大问题没有解决好而难以发展:一是I/O(输入/输出)问题,计算机不能直接和工业现场设备连接现在了应用;二是计算机的I/O功能,开关逻辑处理不够丰富和强大。
现在的PLC成功的解决了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可以让PLC和外部设备直接进行物理的连接。
计算机的部提供了丰富的从位逻辑到双字运算的强大的运算功能,使其能够完成复杂的控制功能,这也是PLC能够迅速发展的原因。
2.1.3 PLC的控制机制PLC已经完全取代继电器控制系统。
只要对其控制机制有了准确的理解,才能对其持续的开发并创造性的使用它。
I/O电路已经保证了PLC与现场设备的直接连接,并在部寄存器存储了这些状态。
但是,为了取代继电器的控制,更重要的是如何组织和使用这些开关量,从而达到软件程序代替硬件连线的目的。
在这里通过对继电器的控制的电路的特点的介绍,已经知道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特点在于各个控制单元是否动作是由其接点条件控制的,并不受其前后位置的影响。
同一时刻,可有多个不同的控制单元继电器的动作(翻转),控制的结果、逻辑动作顺序也是由接点条件来控制的。
这于计算机顺序执行的工作的特点是矛盾的。
主要体现在:一是乱序,只要条件满足就执行;而另一个是顺序执行。
PLC充分利用了计算机存储程序的思想和高速的特点,采用了控制系统中的离散控制方式,使它的控制能够完全代替继电器的控制。
具体的说就是将连续的控制用离散的控制代替,如下式: Y(n)=f(x(n-1),y(n-1))式中,Y(n)为某一时间段的输出值;Y(n-1)为上一时间段的输出值;X(n-1)为上一时间段某一时刻的输入值;F为他们应满足的控制关系。
即某一时间段的输出完全取决于上一时间某一时刻的输入和上一时间段的输出。
至于上一时间段的输出,在参加计算的时候,只是存储在映像寄存器中的输出结果,执行运算过程中并不修改端子的输出值。
真实的输出已表现在端子的接点上,并要保持一个时间段,也就是采取集中输出的方式,在计算的过程中完全可以使用或修改其映像寄存器中的值而不会对先阶段的输出产生影响。
这样只要时间段足够短,并且PLC周而复始的运行着就完全可以模仿继电器的控制并且取代它。
由于采用集中I/O的思想,其I/O状态存储在寄存器中,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强大逻辑家能力,以完成更复杂的控制功能。
如图1所示,PLC与通用计算机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一台增强了I/O 功能的可与控制对象方便连接的计算机。
其完成控制的实质是按一定算法进行I/O变换,并将这个变换物理实现,应用与工业现场。
(1)输入寄存器输入寄存器可按为进行寻址,每一为对应一个开关量,其值反映了开关量的状态,其值的改变由相互如开关量驱动,并保持一个扫描周期。
CUP可以读其值,但是不可以写或进行修改。
(2)输出寄存器输出寄存器的每一位都表明了PLC在下一个时间段的输出值,而程序循环执行开始时的输出寄存器的值,表明的是上一时间段的真实输出值,在程序执行过程中,CPU可以读其值,并作为条件参加控制,还可以修改其值,而中间的变换仅仅影响寄存器的值。
只有程序执行到一个循环的尾部时的值才影响下一时间段的输出,即只有最后的修改才对输出接点的真实值产生影响。
(3)存储器存储器分为系统存储器和用户存储器。
系统存储器存储的是系统程序,它是由厂家开发固化好了的,用户不能修改,PLC要在系统程序的管理下运行。
用户存储器中存放的是用户程序和运行所需要的资源,I/O寄存器的值作为条件决定着存储器中的程序如何被执行,从而完成复杂的控制功能。
(4)CUP单元CUP单元控制着I/O寄存器的读、写时序,以及对存储器单元中的程序的解释执行工作,是PLC的大脑。
(5)其他单元接口其他单元接口用语提供PLC与其他设备和模块进行连接通信的物理条件系统存储器用户存储器CUP其他接口电路.......................输入电路输出寄存器输出电路输入寄存器输入量图2-1 PLC的组成2.1.4 PLC的定义最初,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
只能进行计数、定时及开关量的逻辑控制。
1987年2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可编程控制器的定义是: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学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的应用而设计。
它采用一类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于其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操作等面向拥护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和模块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和生产过程。
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有关外部设备,都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连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功能的原则设计。
2.1.5 PLC的特点(1)可靠性高。
在I/O环节,PLC采用了光电隔离、滤波等多种措施。
系统程序和大部分的用户程序都采用EPROM存储,一般PLC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可达几万小时以上。
(2)控制功能强。
PLC采用的CUP一般是具有较强位处理功能的为处理机,为了增强其复杂的控制功能和连网通讯等管理功能,可以采用双CPU的运行方式,使其功能得到极大的增强。
(3)编程方便易学。
第一编程语言(梯形图)是一种图形编程语言,与多年来工业现场使用的电器控制图非常相似,理解方式也相同,非常适合现场人员学习。
(4)使用于恶劣的工作环境。
采用封装的方式,适合于各种震动、腐蚀、有毒气体等的应用场合。
(5)与外部设备连接方便。
采用统一接线方式的可坼装的活动端子排,提供不同的端子功能适合于多种电器规格。
(6)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底。
(7)性价比高。
(8)模块化结构,扩展能力强。
根据现场的需要进行不同功能的扩展和组装,一种型号的PLC可用于控制从几个I/O点到几百个I/O点的控制系统。
(9)维修方便,功能更灵活。
程序的修改就以意味着功能的修改,因此功能的改变非常灵活。
2.1.6 PLC的性能指标(1)存储容量这里专指用户存储器的存储容量,它决定了用户所编程序的长短。
大、中、小型PLC的存储容量变化围一般为2KB~~2MB。
(2)I/O点数I/O点数,即PLC面板上的I/O端子的个数。
I/O点数越多,外部可以连接的I/O器件就越多,控制规模就越大。
它是衡量PLC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3)扫描速度扫面速度是指PLC执行程序的快慢,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体现了计算机控制取代继电器控制的吻合程度。
从自动控制的观点来看,决定了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4)指令的多少她是衡量PLC能力强弱的标志,决定了PLC的处理能力、控制能力的强弱。
限定了计算机发挥运算功能、完成复杂控制的能力。
(5)部寄存器的配置和容量它直接对用户编制程序提供支持,对PLC指令的执行速度及可完成的功能提供直接的支持。
(6)扩展能力扩展能力包括I/O点数的扩展和PLC功能的扩展两方面的容。
(7)特殊功能单元特殊功能单元种类多,也可以说PLC的功能多。
典型的特殊功能单元有模拟量、模糊控制连网等功能。
2.1.7 PLC的分类不同的分类标准会造成不同的分类结果,PLC常用的分类方式有如下两种。
按其I/O点数一般分为微型(32点以下)、小型(128点以下)、中型(1024点以下)、大型(2048点以下)、超大型(从2048点以上可达8192点以上)5种。
2.1.8按结构可分为箱体式、模块式和平板式3种。
2.2 PLC工作原理2.2.1循环扫描CUP连续执行用户程序、任务的循环序列称为扫描。
CUP的扫描周期包括读输入、执行程序、处理通讯请求、执行CUP自诊断测试及写输出等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