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养鸡实用技术视频]林地养鸡技术(Word可编辑版)
果园林地生态养鸡模式

果园林地生态养鸡模式一、模式概述果园林地生态养鸡是将传统方法和现代技术相结合,根据各地区的特点,利用荒地、林地、草原、果园、农闲地等进行规模养鸡,实施放养与舍饲相结合的养鸡方法,它对林地实施种养业立体开发,减少林地害虫、抑制杂草丛生、培肥土壤,提高果园、林地单位面积的收入,解决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让鸡自由觅食昆虫野草,饮食山泉露水,补喂五谷杂粮,严格限制化学药品和饲料添加剂等的使用,以提高蛋、肉风味和品质,生产出符合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的一项生产技术。
实施果园林地生态养鸡投入少,成本低,效益高,适合广大农村,尤其是居住在丘岭、山地的农户采用。
二、鸡舍修建1、鸡舍的修建林下养鸡就是要充分利用果园、山林灌丛草地等环境,所以应因简陋,搭盖一定量的鸡舍。
鸡舍主要是提供鸡休息、避风之用,所以可以相对简单,一般可以在山上开避一块略为平整的地方,利用秸杆、木条、塑料绳编成墙,或用塑料布、塑料薄膜、油毡围上。
一般棚宽5m,棚中间高度1.8-2.0m,长度依据养鸡量而定,一般掌握在每平方米容鸡15只为最好。
所选场地应当符合无公害生产标准,土壤土质、空气、水源无公害污染。
所选场地要有长远规划,粪便、污水、废弃物等应及时处理,不得污染和破坏周围生态环境。
2、场地条件:放养果园林地要选择交通便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通风向阳,树木龄2年以上为宜,土质以沙土为好。
鸡场必须要有安全可靠、充足的水源,不含病原体,无污染。
要有搭建棚舍地形条件,并对园地适当轮作草本类作物,供鸡食用。
选择经环保监测符合无公害要求的场地,如果园、林地等(最好有草)。
同时要求场地相对封闭、易于隔离、向阳、避凤、干燥。
3、鸡舍的修建:鸡场鸡舍,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能通风换气。
(2)便于清扫、消毒。
(3)育雏舍能保温隔热、遮风挡雨。
(4)鸡舍位置要求地势较高,不积水,空气、水源无污染。
4、围栏的修建养鸡山林围网选择尼龙网、塑料网,也可以用竹竿、树干作围栏,围栏饲养密度一般掌握在每亩1500-2000只(有条件的可采取轮牧方式,以利于草地休养生息),场地周边设围栏,栏高1.5m,间隔2m打一木桩,把塑料网固定在木桩上即可(也可用竺子编成竺篱笆)。
林下养鸡技术大全林地散养鸡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林下养鸡技术大全林地散养鸡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林下养鸡是一种生态养殖方式,即在林地里让鸡自由活动,自然觅食。
这种养殖方式具有许多优点,如改善环境、提高鸡的健康度以及提高鸡蛋和肉的品质。
同时,林下养鸡也要注意一些技术和注意事项。
首先,选择适合养殖的林地是非常重要的。
林地应具备一定的空间,克衣(缺食)等。
林地的树种最好是高大且宽广的乔木或阔叶树,这样可以提供充足的树荫和食物,同时也容易清理鸡棚内的鸡粪。
此外,林地还应农安排好鸡舍的位置和大小,以利于管理并满足鸡的栖息和活动需求。
其次,鸡舍的建设也需要注意。
鸡舍应该建立在林地的边缘部分,这样方便管理和观察鸡的状况。
鸡舍的大小要根据养殖规模来决定,一般情况下,每只鸡应有0.4平方米至0.8平方米的自由活动空间。
鸡舍的高度要保持在2-3米,以利于通风和日光照射。
鸡舍内部应该有足够的饲料储存区域,以及合适的饮水设备和鸡窝。
此外,鸡舍还应有一定的防护措施,如防雨、防潮、防风等。
第三,鸡的饲养与管理也是林下养鸡的重要环节。
饲料应根据鸡的需求和林地的自然资源情况来选择。
一般来说,鸡在林地中可以食用大量的虫子、蚯蚓、果实和杂草等,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不需要补充饲料。
适当的饲料补充可以提高鸡的生产性能和羽毛光泽。
各种适合鸡食用的谷物、豆粕、鱼粉等都可以作为饲料的补充。
对于林下养鸡,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做好防疫工作。
及时消毒鸡舍、定时打疫苗、定期检查鸡的健康状况是必要的。
其次,要保持鸡舍的干净和整洁,定期清理鸡粪和垃圾。
再次,要定期观察鸡的行为,及时发现患病的鸡并进行隔离和治疗。
最后,要确保鸡的饮水和饲料供给充足,保持水质和饲料的新鲜度。
总的来说,林下养鸡是一种环保、健康的养殖方式,但需要合理选择林地、科学建设鸡舍,合理管理饲养和防疫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林下养鸡的养殖目标,获得健康的鸡蛋和肉品。
养鸡技术|林地鸡场免疫程序预防接种方法及注意事项

养鸡技术|林地鸡场免疫程序预防接种方法及注意事项林地鸡场养鸡技术在免疫程序、预防接种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方面需要特别关注,下面将从这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
一、林地鸡场免疫程序免疫程序是保障鸡群健康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免疫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预防性免疫:根据鸡群的生长发育、环境条件和年龄,制定适当的免疫计划。
一般来说,鸡的免疫程序可以分为初次、加强和保留免疫。
初次免疫是指在鸡苗阶段进行的第一次免疫接种,加强免疫是在鸡长大后再进行免疫接种以提高免疫效果,保留免疫是指为了维持免疫效果,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的免疫接种。
2.免疫接种方法:免疫接种可以通过口腔滴剂、饲料、饮水、皮下注射等方式进行。
具体方法需要根据疫苗的要求和鸡的年龄来确定。
3.疫苗选择:选择适合林地鸡场的疫苗是非常重要的。
应该选择对当地疾病有很好的防控效果的疫苗,并在免疫程序中合理使用。
同时,还要注意疫苗的存储和使用,确保疫苗的有效性。
二、预防接种方法1.疫苗的选择:根据鸡群所处环境和可能遇到的疾病威胁,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常见的疫苗有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新城疫疫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等。
2.疫苗的存储和使用:疫苗是生物制品,存储和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保持疫苗的冷藏条件,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不使用过期或者疫苗瓶封损坏的疫苗;使用适量的疫苗,避免浪费或者过量使用。
3.预防接种的时间和方式:根据疫苗的使用说明和鸡群的需求,选择适当的接种时间和方式。
一般来说,鸡苗在出壳后1-7天进行初次免疫,然后再在合适的时间进行加强免疫。
三、注意事项1.饲养环境控制: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饲料和饮水也要注意质量控制,避免饲料和水源中受到污染。
2.定期体检和疫病监测:定期对鸡群进行体检,检查其生长发育情况和免疫效果。
同时,进行疾病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疫情。
3.生产管理:合理安排饲料和饮水,控制饲养密度。
对于有疫情的鸡群,要及时隔离和治疗,避免疾病的传播。
林下养鸡技术要点

林下养鸡技术要点1.林地选择:选择适宜进行林下养鸡的林地,应具备光照充足、土壤湿润、通风良好等条件。
同时,要避开沼泽地和易积水的地区,以免影响鸡的健康生长。
2.圈舍建设:在林地内搭建适用的鸡舍,一般可使用简易的竹、木材料进行搭建。
鸡舍的大小、布局应视养殖数量而定,一般以保证鸡的活动自由为主,同时要有足够的通风和采光条件。
3.放养方式:林下养鸡应以放养为主,放养鸡能够自由觅食,同时也能充分享受阳光的照射和新鲜空气。
在林地放养时,要做好对鸡的管理工作,确保鸡的安全和饲料的供给。
4.饲料补给:尽量采用自然饲料的方式,供给鸡适量的草木叶、杂草、小昆虫等。
同时,可适量添加一些合适的粮食,如玉米、豆饼等,并进行适当的饲料补给,以保证鸡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5.疾病防治:鸡在林地养殖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传染病的威胁。
因此,要定期对鸡进行疫苗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同时,鸡舍的卫生也要保持干净,定期除杂,以减少病原体的滋生。
6.安全防护:林下养鸡要注意防止野生动物的侵害,可适当设置围栏或电网,保护鸡的安全。
同时,要注意防火,避免发生火灾造成财产损失。
7.定期检查:定期对鸡进行体检,检查其生长情况、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情况。
如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以避免疾病扩散。
8.鸡舍改造:根据季节的变化和气候的差异,可以适当对鸡舍进行改造,以保护鸡的生长环境。
如冬季可以加设保暖设施,夏季可以加设遮阳棚等。
9.鸡蛋收集:定期收集鸡蛋,避免因过量存放而导致蛋的破损和腐烂。
鸡蛋的存放要注意通风和温度的控制,以保持蛋的品质和新鲜度。
10.销售渠道:在鸡蛋或鸡肉销售方面,可以选择与当地超市、饭店等合作,或者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建立良好的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综上所述,林下养鸡技术要点主要包括合理选择林地、科学建设圈舍、适当放养鸡、提供适宜的饲料、加强疾病防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定期检查和改造鸡舍、规范鸡蛋收集和销售渠道。
林下生态养鸡技术规程

林下生态养鸡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林下生态养鸡的术语和定义、林地选择、放养工艺模式、品种选择、栏舍与设施、育成期饲养管理、产蛋期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及产品质量安全监控。
本标准适用于林下生态养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 5027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T 5030 无公害农产品兽药使用准则NY/T 5032 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NY/T 5339 无公害农产品畜禽防疫准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林下生态养鸡利用林下进行与当地生态相适应的低密度、规模化养鸡模式。
4 林地选择4.1 放养条件地势高燥,避风向阳,采光充足。
排水、通风良好。
坡度以5°~35°为宜,不宜超过45°。
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388的要求;水源充足,水质符合NY/T 5027的要求;交通相对便利,远离噪音、工矿区、村镇、医院、动物交易市场和主干道路1 km以上,环境安静,无污染;应有搭建棚舍的地形条件。
4.2 适宜林地应选择树冠较稀疏、冠层较高,郁密度为0.2~0.69的林地,如面积较大的阔叶林或杉、松等林地、灌木丛、荆棘林和主干略高、用农药少的干果类林地。
5 放养工艺模式育雏采用舍饲的方式,可采用立体笼养、网上平养或垫料平养的模式;脱温后采用放养的方式,每只鸡占用的放养面积不低于18 ㎡,每个群体规模以500只~1000只为宜,可采用分区轮牧、分期轮牧的管理方式,每批鸡出栏或淘汰后应间隔6周以上才能放养第二批鸡。
6 品种选择选择抗逆性强、耐粗饲、肉质鲜美、肉香汤鲜、风味独特、适合当地饲养习惯和消费需求及适宜林下生态养殖的品种。
比如地方良种鸡、优质蛋鸡配套系等。
树林散养鸡的养殖方法

树林散养鸡的养殖方法树林散养鸡的养殖方法是一种生态友好的养殖方式,它将自然环境与养殖相结合,有助于鸡的健康成长。
以下是关于树林散养鸡的50条养殖方法,并展开详细描述:1. 选择适宜的树林地:选择茂密且有足够阳光透射的树林地,有利于鸡的活动和觅食。
2. 确保栖息条件:搭建适宜的鸡舍和栖息场所,保证鸡的休息和遮阳需要。
3. 饲养环境保障:保持树林环境的卫生和清洁度,预防疾病传播问题。
4. 自然觅食:允许鸡在树林中自由觅食昆虫、蚯蚓等天然食物,增加鸡的营养摄入。
5. 提供补充饲料:在树林中设置饲料喂食点,在必要时提供适量的谷物或饲料,以保证鸡的全面营养。
6. 开放养殖:适时开放树林门,让鸡自由进出树林,增加鸡的活动空间和运动量。
7. 规避危险区域:设置警戒线,避免鸡进入危险区域,如道路、水源等。
8. 定期检查健康状况:定期检查鸡的健康状况,预防疾病的发生,并进行必要的治疗。
9. 自然繁殖:鼓励自然的繁殖方式,适当控制繁殖数量,避免过多鸡难以养活。
10. 人工干预:在必要时,进行人工干预,如进行疫苗接种、剪羽等管理措施。
11. 保护树木:在散养鸡的过程中,保护树木,避免鸡啄食和损坏树木。
12. 调整鸡舍位置:根据季节变化和树木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鸡舍的位置和栖息场所。
13. 防护措施:设置防护网,避免天敌侵入树林捕食鸡只。
14. 集中饲养管理:合理规划鸡的活动范围,对树林中的鸡进行集中饲养管理,便于健康监控和疫病防控。
15. 规划饲养密度:根据树林的面积和树木的品种,规划合理的饲养密度,避免树林过度密集。
16. 提供饮水:设置饮水点,确保鸡群有充足的清洁饮水。
17. 垃圾处理:及时清理树林中的鸡粪和鸡羽,避免污染和卫生问题。
18. 营造良好环境:根据自然生态规律,营造适宜鸡生长和生活的树林环境。
19. 避免使用化学物品:避免在树林中使用化学消毒剂和农药,以免影响鸡的健康和树木的生长。
20. 制定管理计划:根据树林养鸡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计划,包括饲养、疫病防控、繁殖等方面。
林地养鸡情况汇报

林地养鸡情况汇报
近期,我们林地养鸡项目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我将对养鸡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们的林地养鸡项目位于山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适宜鸡的生长。
我们选用了优质的饲料,保证了鸡的健康生长。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鸡舍的管理,保持了良好的卫生环境,有效预防了疾病的发生。
其次,我们的养鸡规模逐渐扩大,目前已经拥有了一定数量的蛋鸡和肉鸡。
我
们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保证了鸡的生长速度和产蛋率。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市场营销工作,确保了鸡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了经济效益。
另外,我们还注重了员工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了员工的养鸡技术水平,保
证了养鸡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了与当地农业部门的合作,共同探讨养鸡技术和市场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总的来说,林地养鸡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们将继续加强管理,提高养鸡技术水平,拓宽销售渠道,努力实现养鸡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各位领导能够关注和支持我们的林地养鸡项目,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
同推动养鸡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
谢谢!。
林下生态养鸡的技术要点

养殖与饲料2021年第05期林下生态养鸡的技术要点赵倩1杨利菊21.云南省鹤庆县黄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鹤庆671500;2.云南省鹤庆县金墩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鹤庆671500摘要林下生态养鸡,就是在树林中放养或与舍饲结合饲养土鸡,以采食昆虫和牧草为主,补充饲喂为辅。
这种养鸡模式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饲料成本,而且可以生产出更多优质的鸡产品,提高经济效益。
为此,本文从养鸡林地的选择与改造、鸡舍地点的选择与布局、林下养鸡的技术与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林下生态养鸡的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林下养鸡;放养;舍饲;生态收稿日期:2020-12-19赵倩,女,1988年生,助理兽医师。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鸡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林下生态养鸡不仅能够节约饲料成本、提高饲养质量和经济效益,而且生产的鸡肉、鸡蛋质量好且风味佳,能够满足人们对绿色无公害食品的需求。
在林下饲养鸡群,鸡粪可以成为树木生长的优质肥料,鸡群采食昆虫和野草能够有效防止树木病虫害,还可节省大量的饲料成本;林中的树叶或牧草中富含优质的木质素、纤维素、维生素、叶绿素、胡萝卜素和微量元素等成分,可以成为鸡群的优良补充饲料,并增强鸡群体质和抗应激能力,为更好地拓展产业结构和提升树林空间资源做出贡献。
这样通过种养结合,可以形成以牧促林和以林护牧的良好生态循环,保证畜牧和林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并为农民开拓一条增收致富之路[1]。
1养鸡林地的选择与改造根据鸡群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来选择适应鸡群生活的林地,是保证林下养鸡成功的重要环节。
小型养殖户可以在自己家房前或屋后选择0.133~0.667hm 2的树林来饲养;大型养殖户可以选择0.667hm 2以上的树林,并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地势高燥、整体坡度在20°以下、最好在林中有空余的地方,便于对鸡群进行整体管理,要求林分密度50%~80%为宜。
林分密度过大、树林的透光性降低而湿度容易增加,给病虫的滋生和繁殖创造条件,如果林分密度过小容易滋生灌木,影响鸡群的自由活动[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地养鸡实用技术视频]林地养鸡技术
(最新版)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处理-
山林散养土鸡肉质好,市场受欢迎,养鸡户能赚到钱,那么究竟山林养鸡怎么养,林地养鸡的技术要点有哪些。
以下是本站小编分享的林地养鸡技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林地养鸡技术
林地选择
林地养鸡模式对林地的要求不严,果林、绿化林、用材林等均可养殖。
但必须注意,由于鸡的性情活泼,喜飞跃枝头,为不影响树木生长发育,不宜选择处于苗木期的林地,同时山的坡度不易过大。
养殖品种
林地养鸡饲养管理条件不高,但所养殖鸡的品种要求适宜性要强,能耐粗饲及抗病力强等,最适宜养殖的品种为地方品种鸡,其次是地方杂交鸡,一般不宜养殖大型肉鸡。
养殖规模
林地养鸡是实行放牧散养,养鸡规模必须根据山林地的面积合理确定。
密度过大,则不利于林木日常管理,也会是鸡粪难于自然净化,造成环境污染。
密度过小,则会影响山林地的利用效率和养鸡的经济
效益,一般每亩地养鸡50只左右为宜。
配套设施
鸡舍用于鸡夜晚、雨天歇息,应建于地势较高、背风向阳、较平坦的山坡上,容鸡密度可稍大,每100只鸡5-8平方米,最好设置脚架。
喂料设备采用饲槽或料桶,为避免一争抢饲料及采食不均,喂料设备应准备充足,每100只鸡1米长的饲槽5个。
饮水设备用于供鸡随时饮水。
此外,为便于控制鸡群,可在林地周围拉设塑料网。
养殖管理
林地养鸡属较粗放型的养鸡模式,对鸡的饲养管理有一些特殊要求。
雏鸡阶段应进行保温育雏,1周龄温度控制在32-35℃,2周龄时29-32℃,3周龄时26-29℃,4周龄时20-26℃,以后逐渐降温,直到自然温度时放养,同时注意鸡舍通风,保持空气清洁。
育雏期必须供应充足的、营养全面的饲料,放牧散养后视林地内青草、昆虫等条件,饲料供应量可较正常标准减少10-40%。
特别注意防护措施,避免老鼠、黄鼠狼、蛇等兽害。
疫病防治
要搞好鸡的免疫工作,1日龄马立克氏病疫苗注射,7-10日龄用新支肾三联苗免疫,14-21日龄用法氏囊苗免疫,25-30日龄用新、支H52苗免疫,35日龄法氏囊苗第二次免疫,同时1月龄以上鸡要进行禽霍乱蜂胶灭活苗免疫。
由于散养不易抓鸡,最好饮水免疫,同时饮水免疫疫苗的剂量应加大1-4倍。
在搞好各种疫病防治的基础上,必须十分重视寄生虫的防治。
育雏期按常规方法防治球虫,2月
龄时用丙硫咪唑按5毫升/千克体重拌料,驱除体内蛔虫、绦虫等寄生虫,以后每月用药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