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及防护知识培训

合集下载

职业健康防护知识培训

职业健康防护知识培训

职业健康防护知识培训一、培训目的让员工了解职业健康的重要性,掌握职业健康防护的方法和技能,减少职业危害对员工身体的影响,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和员工的健康水平。

二、职业健康危害因素1.物理因素1)噪声:长期接触噪声可导致听力下降、耳鸣等。

2)高温: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可能引起中暑、热衰竭等。

3)辐射:如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可能对人体造成损伤。

2.化学因素1)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可引起中毒。

2)有机溶剂:如苯、甲苯等,对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有危害。

3)粉尘:长期吸入粉尘可导致尘肺病。

3.生物因素1)细菌、病毒:可能引起传染病。

2)真菌:可导致皮肤病等。

三、职业健康防护措施1.工程控制措施1)安装隔音设备降低噪声。

2)通风系统排除有毒气体和粉尘。

3)提供空调等设备调节工作环境温度。

2.个人防护用品1)耳塞、耳罩:用于防护噪声。

2)防护手套:防止接触有毒化学物质。

3)口罩:过滤粉尘和有毒气体。

4)防护服:保护身体免受化学物质和辐射的伤害。

3.卫生措施1)保持工作场所清洁,定期清扫。

2)提供清洁的饮用水和卫生设施。

3)对接触有毒物质的员工进行定期体检。

4.管理措施1)制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明确责任。

2)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培训。

3)定期监测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

四、应急处理1.发生中毒事故时,应立即将中毒者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2.发生中暑时,应将患者移至阴凉处,解开衣物,用湿毛巾冷敷头部和颈部,及时补充水分,并送医治疗。

3.发生外伤时,应立即进行止血、包扎等处理,并送医治疗。

五、总结职业健康防护是企业和员工共同的责任。

企业应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防护措施,员工应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预防职业危害,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职业防护知识培训内容

职业防护知识培训内容

职业防护知识培训内容在当今社会,职业安全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企业必须对员工进行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

以下是一些关于职业防护知识培训的内容,供大家参考。

1. 职业病防治知识职业病是指因工作原因引起的疾病。

员工应该了解职业病的种类、症状、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

例如,对于化学药品生产工人,他们需要了解如何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如口罩、手套等,以防止吸入有害气体或接触到有毒物质。

2. 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劳动保护用品是保障员工安全的重要手段。

员工应该了解各种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方法和维护要求。

例如,安全帽的正确佩戴方法,防护服的清洗和更换周期等。

3. 应急处理和自救互救知识在工作中,可能会发生各种意外情况。

员工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应急处理和自救互救知识,以便在发生意外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减少伤害。

例如,火灾时的疏散路线,触电时的急救方法等。

4. 工作场所卫生管理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于员工的健康至关重要。

员工应该了解如何保持工作场所的清洁卫生,防止疾病的传播。

例如,定期清理垃圾,保持空气流通等。

5. 职业健康检查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可以帮助及时发现职业病的风险。

员工应该了解职业健康检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配合医生进行检查。

6. 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定员工应该了解与职业防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内部规定,以便在工作中遵守规定,避免违法行为。

总结: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是保障员工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该定期组织此类培训,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同时,员工也应该积极参与培训,学习相关知识,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2024年职业健康与职业危害防治培训(三篇)

2024年职业健康与职业危害防治培训(三篇)

2024年职业健康与职业危害防治培训1、什么是(法定)职业病?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不一定就会患职业病,与工作有关的疾病也不都是职业病。

医学上所称的职业病泛指职业性有害因素所引起的疾病,而在立法意义上,职业病却有其特定的范围,,即指政府所规定的法定职业病。

凡属法定职业病的患者,可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2、如何认定职业病?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或者是职业病防治活动可以中可以参照《职业病防治法》执行的其他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必须是因职业活动引起的;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目录列入的。

3、我国法定职业病有哪些?我国法定职业病主要有尘肺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10大类。

4、职业危害的后果①对人体的危害:如果作业场所中有大量粉尘,在此环境下的工作人员呼吸时会吸入大量粉尘,当达到一定数量时,会引起呼吸道疾病,肺组织发生纤维性病变,引发尘肺。

②对生产的危害:空气的粉尘可使高级、精密仪器精确度下降;使油漆,胶片,微型仪器,电容器等的产品质量下降;使机器,设备的磨损增快,工作寿命减少;使人的操作视线受影响,造成工作效率降低。

③对大气的危害:大量粉尘悬浮于空气中可使其它有害物质附着于其上,人呼吸时吸入可引起各种相应疾病;有关文物,古迹会被腐蚀,污染;降低大气的可见度,促使烟雾的形成,使太阳辐射和传递受到不同影响。

3、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条件①接触机会,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不断接触或使用某些有毒害因素。

②接触方式,经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途径可进入人体内或由于意外事故造成病伤。

如粉尘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引起尘肺病。

职业健康及防护知识培训

职业健康及防护知识培训
★ 建立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定期 对车间噪声进行监测,并对产生严重 噪声危害的厂矿、车间进行卫生监督, 促其积极采取措施降低噪声,以符合 噪声卫生标准的要求。
/24
二、职业眼伤
据了解,职业性眼外伤约占整个工业伤害的5%,而占眼科医院外伤 的50%,据中国眼外伤会议曾经公布的资料统计,在全国职工中每 年眼外伤为1%-3%,而有的工业部门则高达34%。在生产过程中, 常见的工业性眼伤害因素包括异物性眼伤害、化学性眼伤害、非电 离辐射眼伤害、电离辐射眼伤害、微波和激光眼伤害。
/24
噪声的声压级范围
/24
工作场所噪声等等效声级参考接触限值
日接触时间/h
8 4 2 1 0.5
接触限值/dB(分贝) 85 88 91 94 97
/24
噪声的防护
★ 控制和消除噪声声源是一项根本性措施。但要完全消除生产性噪声,既 不经济也不可能,只能通过工艺改革以无声或产生低声的设备和工艺代替高 声设备。
/24
03防护用品分类与正确佩戴 章节 PART
个体防护措施是职业健康防护的
最后一道屏障.
/24
/24
不佩戴安全帽
/24
误操作导致碱液喷到身上,因为当时穿短袖工衣
/24
只穿了短袖T恤佩戴了安全眼镜,没有穿实验服和戴胶手套。
/24
/24
某企业厂区内的废 水处理槽里面的液 碱泵因输出管道被 堵塞而发生故障。 当班的废水处理员 在没有佩带护目镜 的情况下,用螺丝 刀撬开堵塞物,管 内浓度为50%的液 碱突然在残留的压 力作用下喷出来, 溅入其双眼,造成 双眼重度烧伤。
• 2、什么叫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
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 其他有毒、有害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健康和劳动防护培训内容

职业健康和劳动防护培训内容

职业健康和劳动防护培训内容职业健康和劳动防护培训是为了提高员工对工作环境健康和安全的认识和意识,预防职业病和工伤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以下是职业健康和劳动防护培训可能包含的内容:一、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1. 职业病定义和分类:介绍不同类型的职业病,并对其进行分类和解释。

2. 职业病的危害:详细讲解各类职业病对身体的危害,引起职业病的原因和症状。

3. 职业病的防控策略:介绍预防职业病的方法和措施,如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定期体检等。

4.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讲解相关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加强员工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和遵守。

二、安全生产知识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介绍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员工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和遵守。

2. 安全生产责任:明确企业和员工各自的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安全意识。

3. 安全操作规程:讲解各种安全操作规程,如使用机械设备、操作高空等,确保员工的安全。

4. 事故应急处理:介绍事故应急处理的步骤和方法,提高员工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

三、劳动防护措施1. 劳动防护用品的选择和佩戴方法:讲解各种劳动防护用品的选择和佩戴方法,如手套、口罩、耳塞等。

2. 劳动防护设施的使用和维护:介绍各类劳动防护设施的正确使用和维护,如通风设备、防护栏杆等。

3. 劳动防护措施的培训和管理:强调培训员工正确使用劳动防护措施,并加强管理,确保其有效性。

四、心理健康和工作压力管理1. 工作压力的危害:介绍工作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引起工作压力的原因和症状。

2. 压力管理技巧:教授应对工作压力的方法和技巧,如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等。

3. 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和处理:介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以及如何识别和处理。

五、个人卫生和职业行为规范1. 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强调个人卫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如洗手、饮食卫生等。

2. 职业行为规范:介绍职业行为规范,如工作纪律、文明礼仪等,加强员工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遵守。

PPT课件职业健康防护知识培训

PPT课件职业健康防护知识培训

职业健康监护制度与程序
职业健康监护制度:明确规定劳动者在职业健康监护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职业健康监护程序:劳动者在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职业病治疗等方面的流程和要求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记录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职业病治疗等信息的档案资料
职业健康监护责任: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的职业健康监护责任和义务,如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条件、 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等
03
职业病防护措施
个体防护
佩戴防护用品
定期检查身体
避免接触有害物 质
增强自我保护意 识
现场急救
现场评估:确保安全,排除危险因素 紧急呼救:呼叫急救电话或请求他人协助 急救措施:根据病情进行相应急救处理 转运伤员:在稳定病情后将伤员送往医院治疗
职业健康监护
职业健康监护的概念 职业健康监护的目的 职业健康监护的种类 职业健康监护的注意事项
检测方法:采集 空气样本、擦拭 表面污染等
评价标准:根据 国家或行业标准 ,对检测结果进 行评价
05
职业健康教育与培 训
职业健康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的内容包括职业健康知识和技能
宣传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员工对职业健康的重视程度
宣传教育的方式包括培训、宣传册、宣传片等多种形式 宣传教育的效果是提高员工对职业健康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减少职业病的 发生率。
职业健康防护知识 培训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WPS
目录
添加目录项标题 职业病防护措施 职业健康教育与培训 职业病防治案例分析
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病预防管理 职业健康监护与检查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职业病危害因素
化学因素
常见的职业病危 害化学因素:如 尘、毒、噪声等

最新职业健康与防护知识培训

最新职业健康与防护知识培训

最新职业健康与防护知识培训
职业健康与防护知识是企业和员工都必须关注和重视的重要课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类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的多样化,职业健
康和防护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和细致。

下面将介绍一些最新的职业健
康与防护知识培训内容,以便我们全面了解和掌握。

一、职业病的预防
1. 普及职业病知识。

企业要定期组织职业健康知识和职业病预
防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让员工了解与掌握职业病的危害、预防和控
制措施。

2. 推广保护措施。

企业要加强职业危害评估,对于潜在的职业
健康危害加强管理,提供个体防护用品、加强劳动保护等保障措施。

3. 健康检查。

定期组织健康检查,如职业健康检查、体检等,
及时发现预防职业病的早期迹象。

4. 培训技能技术。

企业要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和操
作技能,减少健康和安全危害。

二、劳动保护用品的选择和使用
1. 保护措施的选取。

在选择保护措施时应该根据职业健康危害
评估结果来选择,选择保护措施的类型和型号,不能因为保护措施
价格低而选择较差的产品。

2. 劳动保护用品的质量。

劳动保护用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员工
的健康和安全,企业要对用品的质量进行监管,避免低价劣质产品。

1。

职业健康劳动防护培训

职业健康劳动防护培训

职业健康劳动防护培训职业健康劳动防护培训是企业为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培训。

本次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员工的职业健康意识,增加他们对危险因素的识别和应对能力,使其能够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规范操作流程,降低职业病和劳动事故的发生概率。

以下是本次培训的内容概要。

一、职业健康的概念和意义职业健康是指在工作过程中保持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状态,以适应工作要求。

职业健康的重要性在于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二、常见的职业病和危害因素1. 职业病的定义和分类:职业病是在特定的劳动环境下,由某种职业性因素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分为职业中毒性疾病、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皮肤病等多个类别。

2. 常见的危害因素:包括化学危害、物理危害、生物危害、人为因素等。

三、劳动防护知识和措施1. 劳动防护的基本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护、科学管理、个人自我防护。

2. 劳动防护用品的选择和使用:如呼吸器、安全帽、防护服、工作鞋等。

要合理选择防护用品,并正确使用,遵守使用方法和规定,保持用品的清洁和完好。

3. 劳动操作的安全规范:要遵守操作规程和流程,严禁违规操作和擅自改变工艺。

如进行高空作业时要注意安全绳的使用,操作机械时要穿戴好防护装备等。

四、职业病和劳动事故的应急处理1. 职业病的早期预警和治疗:注意职业病的症状和体征,及时识别和预警,并进行相关的治疗。

2. 劳动事故的应急处理:采取紧急救助措施,保护被伤员的安全,迅速组织送医救治等。

五、个人健康管理和职业病防控1. 个人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合理饮食等,有助于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2. 职业病防控的措施:要加强卫生防护工作,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定期开展职业病防控检查。

通过本次培训,相信员工们对职业健康和劳动防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能够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和规范操作流程,做到事故预防、个人保护和职业健康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什么叫法定职业病? 法定职业病是指国家政府 主管部门明文规定的职业 病。 2013年国家卫生 部会同劳动保障部重新颁 布的法定职业病目录有10 类132种
一、职业健康安全的概念
4、职业病的特点: ⑴病因明确:由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 这些人为因素被控制消除, 即可防
止疾病发生;
⑵病因可测:所接触的危害因素(病因)通常可检测, 过量接触才得病;
职 业 健康 及 防 护 知识 培 训
目录/CONTENTS
01 职业健康安全的概念 02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 03 防护用品分类与正确佩戴
01职业健康安全的概念 章节 PART
一、职业健康安全的概念
1、何为职业病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几类?
• 职业病危害是指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 种危害 。
眼部伤害实例
眼睛的防护
佩戴正确的防护眼镜,可有效保护您的眼睛!
二、化学毒物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经呼吸道或皮肤,短时间内吸收大量化学毒物引起的中 毒,称为急性职业中毒。在生产过程中,如果不做好防范,会容易埋下隐患。
可接触到化学毒物的环节
化学毒物可能出现在生产的重点环节有: (1)原料开采与提炼:开采过程中可形成粉尘,如锰矿中的锰尘﹔逸散出蒸气, 如汞矿﹔冶炼过程中可产生大量蒸气或烟,如炼铅。 (2)材料搬运与储藏:液态材料因包装渗透而经皮肤进入人体,如苯的氨基、 硝基化合物,贮存气态毒物的钢瓶泄漏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 (3)加料:在加料过程中,固态原料可导致粉尘飞扬,液态原料有蒸气溢出或 有液体飞溅。 (4)化学反应:某些化学反应如控制不当或加料失误可导致意外事故发生,如 产热或产气的反应进行太快可发生冒锅或冲料,使物料喷出反应釜,化学反应 过程中释放出有毒气体或蒸汽,有的可同时带出有害雾滴。
⑶群体性:接触相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常集体发病;
⑷多无特效药:早发现,易恢复,晚发现,疗效差。
02 章节 PART
常见职业病
二、工业噪声
声音和噪声
声音
噪声
通过空气传播的振动波,人耳可 听到的舒适的感觉。
一切惹人讨厌、令人烦躁、对人 有害、人们不愿意听的声音。
21:09 弹琴
9 钻地
21:09
作业过程中存在的眼部伤害
1、异物性眼伤害 异物性眼伤害是指在从事碾磨金属;切削非金属或铸铁;使用手工工具、手提电工工 具、气动工具冲刷和修补金属铸件;切铆钉或螺钉;切割或刮锅炉;粉碎石头或混凝 土等作业时,砂粒、金属碎屑等异物进入眼内或冲击面部。
2、非电离辐射眼伤害 在电气焊接、氧切割、炉窑、玻璃加工、热轧 和铸造等场所,热源在1050~2150℃能产生强 光,紫外线和红外线。紫外辐射可引起眼结膜 炎,有畏光、疼痛、流泪、眼睑炎等症状。因 多发生于电焊工,故常称为“电光性眼炎”, 是工业中常见的职业性眼病。
3、电离辐射眼伤害 电离辐射主要发生在原子能工业、核动力装置 (如核电站、核潜艇)、核爆炸、高能物理试验、 医疗部门诊、同位素诊治等场所。眼睛受到电 离辐射可发生严重后果。当总剂量吸收超过 2Gy时,个别人开始出现白内障,其出现率随 总剂量的增大而升高。
4、微波和激光眼伤害 微波由于热效应可引起晶体混浊,导致“白内障”的发生。激光投射到视网膜上可引起 灼伤,大于0.1μW的激光还可能会引起眼球出血、蛋白凝固、溶化和永久失明。 5、化学性眼(面)伤害 生产过程中的酸碱液体、腐蚀性烟雾进入眼中或冲击到面部皮肤,可引起角膜或面部皮 肤的烧伤。飞溅的氰化物、亚硝酸盐、强碱可引起严重的眼烧伤,因碱较酸更易穿透。
★ 建立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定期 对车间噪声进行监测,并对产生严重 噪声危害的厂矿、车间进行卫生监督, 促其积极采取措施降低噪声,以符合 噪声卫生标准的要求。
二、职业眼伤
据了解,职业性眼外伤约占整个工业伤害的5%,而占眼科医院外伤 的50%,据中国眼外伤会议曾经公布的资料统计,在全国职工中每 年眼外伤为1%-3%,而有的工业部门则高达34%。在生产过程中, 常见的工业性眼伤害因素包括异物性眼伤害、化学性眼伤害、非电 离辐射眼伤害、电离辐射眼伤害、微波和激光眼伤害。
噪声的声压级范围
工作场所噪声等等效声级参考接触限值
日接触时间/h
8 4 2 1 0.5
接触限值/dB(分贝)
85 88 91 94 97
噪声的防护
★ 控制和消除噪声声源是一项根本性措施。但要完全消除生产性噪声,既 不经济也不可能,只能通过工艺改革以无声或产生低声的设备和工艺代替高 声设备。
★ 合理进行厂区规划和厂房设计。 ★ 对局部噪声源采取防噪声措施,采用消声装置以隔离和封闭噪声源。 ★ 控制噪声的传播和反射。例如, ① 吸声:用多孔材料如玻璃棉、矿渣棉、泡沫塑料、毛毡棉絮等,装饰在 室内墙壁上或悬挂在空间,或制成吸声屏; ② 消声:适用于降低空气动力性噪声; ③ 隔声:用一定材料、结构和装置将声源封闭起来,如隔声墙、隔声室、 隔声罩、隔声门窗地板等。
•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 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它职业有害因素
一、职业健康安全的概念
• 2、什么叫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
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 其他有
噪声存在的区域
➢ 主厂房 ➢ 启动锅炉房 ➢ 循环水泵房 ➢ 柴油发电机房等
10
二、常见职业危害因素 听力损失症状
耳鸣,凭空听到嗡嗡声或其它不正常的声音 听不到高频和低频声 谈话困难,总听不清别人在说什么 所有的声音都听不真切,象被闷住了一样
21:09
11
噪声的危害
长期接触噪声可对人体各个系统产生影响: ①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产生头疼、脑胀、昏晕、耳鸣、 多梦失眠、心慌、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征候群; ②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交感神经紧张、心跳加快、心 律不齐、心电图T波改变、传导阻滞,血压变化; ③ 对视觉器官的影响:眼痛、视力减退; ④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食欲不振、恶心、胃张力减低。
15
噪声的防护
★ 个体防护:由于技术上或经济上的原因受限,岗位噪声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 职工,应采用个人佩戴的耳塞、耳罩或头盔来保护听力。
★ 定期对接触噪声的工人进行听力及全身的健康检查,如发现高频段听力持久 性下降并超过了正常波动范围(15~20 dB),应及早调离噪声作业岗位。新工人就 业前体检,凡有感音性耳聋及明显心血管、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者,不宜从事噪 声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