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冷热源期第7章-冷热源机房与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第7章 冷剂式系统

第7章 冷剂式系统

图7-9 单台室外机的多联机系统原理图
7.4.2 多联机系统的组成
多联机系统由室外机、室内机、制冷剂配管(管 道、管道分支配件等)和自动控制器件及系统配管等 组成。
图7-10 多台室外机的多联机系统原理图
※多联机系统的特点
(1)节能 (2)节省建筑空间 (3) 施工安装方便、 运行管理方便、维修简单。 (4)满足不同工况的房间使用要求,多联机系 统组合方便、灵活,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 组织系统,满足不同工况房间的使用要求。
冷剂式空调系统特点: 能量效率较高,设备布置灵活,管道占用空间少,在系统布 置方面较其他介质系统具有明显的优势。 空调机组直接安装在被调场所,制冷系统蒸发器或冷凝器直 接从空调房间吸收(或放出)热量。 它由制造厂家整机供应,用户按机组规格、型号选用即可, 不需要对机组中各个部件与设备进行选择计算。
(4)满足不同工况的房间使用要求,多联机系统组合方 便、灵活,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组织系统,满足 不同工况房间的使用要求。
对于热回收多联机系统来说,一个系统内,部分室 内机在制冷的同时,另一部分室内机可以供暖运行。在 冬季该系统可以实现内区供冷,外区供暖,把内区的热 量转移到外区,充分利用能源,降低能耗,满足不同区 域空调要求。
房间空调器 单元式空调机 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式空调系统
多联式空调机系统(简称多联机系统)是 由室外机连接多台室内机组成的冷剂式空 调系统。多联机系统是变制冷剂流量系统。 这种系统称为VRV(VRV全称Varible Refrigerant Volume)系统。
7.4.2 多联机系统的组成
多联机系统由室外机、室内机、制冷剂配管(管 道、管道分支配件等)和自动控制器件及系统配管等 组成。
(1)节能

暖通空调工程设计 第八章 空调冷热源设计

暖通空调工程设计 第八章 空调冷热源设计

空气源热泵机组
冷暖型
冷暖型
冷暖型
窗式空调机 分体空调室外机 水源多联空调机组
冷暖型
冷暖型
冷暖型
冷暖型
整体式直膨空调机 分体式直膨空调室外机 空气源多联空调室外机 燃气多联空调室外机
14
8.1空调冷热源分类和常见形式
8.1.4一体式空调冷热源
蒸汽吸收式冷热源:
蒸汽吸收式冷热源
功能
系统配置特点
制冷同吸收式冷水机组;制热时,蒸 制冷同蒸汽型、热水型、烟气
蒸汽吸收 按循环形式:单吸收循环、多吸收循环、复合循环

按制冷工质对(溶液)分类:氨-水工质对、溴化锂-水工质对

5
8.1空调冷热源分类和常见形式
8.1.2空调冷源 较为常见的天然冷源利用方式:
6
8.1空调冷热源分类和常见形式
8.1.2空调冷源 人工冷源-蒸汽压缩式:
7
8.1空调冷热源分类和常见形式
8.1.2空调冷源 人工冷源-蒸汽压缩式:
水冷冷水机组
风冷冷水机组 单冷型窗式空调机 单冷型分体空调室外机
单冷型 整体式直膨空调机
单冷型 分体式直膨空调室外机
单冷型 风冷多联空调室外机
8
8.1空调冷热源分类和常见形式
8.1.2空调冷源 人工冷源-蒸汽吸收式冷源:
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2
第八章 空调冷热源设计
8.1空调冷热源分类和常见形式 8.2空调冷热源选择 8.3空调冷热源经济性比较 8.4空调冷热源组合方案 8.5空调冷热源系统设计 8.6空调冷热源机房设计
3
8.1空调冷热源分类和常见形式
8.1.1空调冷热源分类 冷热源以功能定义,类型、形式多种多样。 从功能角度区分,冷热源设备可以分为冷源设备、热源

冷热源工程第11章 冷热源机房设计

冷热源工程第11章 冷热源机房设计

(2)制冷机组台数的选择 一般,台数不宜过多,除全年连续 使用的以外,一般不考虑备用。 对于制冷量大于1744kW的大、中型 制冷装置,机组不宜少于两台,而且应 选择相同系列的压缩机组。这样,压缩 机的备件可以通用,也便于维护管理。
(3)压缩机级数的选择 应根据设计 工况的冷凝压力与蒸发压力之比来确定。
(二)混合式冷却水系统
采用深井水的直流式供水系统,由 于水温较低(在我国南方地区也只有 20℃左右),一次使用后升温不大。
混合式冷却水系统是将一部分已用 过的冷却水与深井水混合,然后再用水 泵压送至各台冷凝器使用。这样,既不 减少通入冷凝器的水量,又等于提高了 冷却水的温升,从而可大量节省深井水 量。
(四)锅炉型号和台数选择
锅炉型号和台数根据锅炉房热负荷、 介质、参数和燃料种类等因素选择,并 应考虑技术经济方面的合理性,使锅炉 房在冬、夏季均能达到经济可靠运行。
1.锅炉型号
根据计算热负荷的大小和燃料特性 决定锅炉型号,并考虑负荷变化和锅炉 房发展的需要。蒸汽锅炉的压力和温度, 根据生产工艺和采暖通风或空调的需要, 考虑管网及锅炉房内部阻力损失,结合 国产蒸汽锅炉型谱或进口蒸汽锅炉类型 来确定。
11.1
冷热源机组的选择
11.1.2 制冷设备容量、台数的确定 冷源设备的选择计算主要是根据工 艺的要求和系统总耗冷量来确定的,是 在耗冷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冷源设 备选择的恰当与否,将会影响到整个冷 源装置的运行特性,经济性能指标以及 运行管理工作。冷源设备的选择计算一 般按下列步骤进行。
(一)确定制冷系统的总制冷量
11.2.2 冷却水系统
1、冷却塔的种类
2、冷却塔的标准设计工况
3、常用冷却塔 4、冷却塔的种类

冷热源空调设计方案

冷热源空调设计方案

冷热源空调设计方案
设计一个冷热源空调系统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冷热源:冷热源可以是空气、水或蒸汽等。

根据系统的要求
和可用资源,选择相应的冷热源。

2. 确定制冷量和供热量:根据空调系统的使用场景和需求,确定需
要提供的制冷量和供热量。

制冷量和供热量的计算可以根据空调的
功率需求或者空调房间的面积来进行。

3. 设计制冷系统:制冷系统一般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
流阀等组件。

根据制冷量需求和使用环境的条件,选择适合的制冷
设备并进行合理布置。

4. 设计供热系统:供热系统一般包括加热器、传热器和水泵等组件。

根据供热量需求和使用环境的条件,选择适合的供热设备并进行合
理布置。

5. 设计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包括送风和排风系统。

根据空调的使用
场景和需求,设计合适的风机、风道和排风系统,确保空气能够流
动和循环。

6. 控制系统设计:制冷、供热和空调系统需要一个可靠的控制系统来实现自动控制和调节。

根据系统的需求,设计相应的控制器和传感器,并考虑安全性和能效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方案时,还需要考虑系统的能效性能、维护和运行成本、安全性等因素,以确保设计的冷热源空调系统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并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建筑设备工程课件 第七章 采暖方式、热媒及系统分类

建筑设备工程课件 第七章 采暖方式、热媒及系统分类

2019/12/9
17
一、热水供热系统
2019/12/9
18
按系统循环动力分类
自然循环系统 依靠水温不同造成的密度差进行循 环的系统
机械循环系统 依靠机械力(一般为水泵)循环的 系统称为机械循环系统。
2019/12/9
19
2019/12/9
20
2019/12/9
21
按供暖立管数分类
蒸汽和热水
2019/12/9
5
2019/12/9
三、采暖系统的分类
按热媒
热水采暖系统 蒸汽采暖系统
按散热设备
散热器采暖系统 热风采暖系统
按散热方式
对流采暖系统 辐射采暖系统
6
按热媒种类和参数分类
2019/12/9
热水供暖系统
当热水温度>100℃时,称为高温水供暖系 统;当供水温度 100℃称为低温水供暖系 统。
(3) 相同热舒适条件下,室内温度相对较低
由于垂直温度分布的差别, 有效区域内相同温度时,平均 温度最低。
由于可减少人体辐射散热, 与对流供暖方式相比, 可取 得2-3℃的等效舒适温度。
比传统采暖方式节能20%~30%文献
(4) 供水温度较低,可采用低品位热源。
(5) 房间热惰性较好。
单管系统 双管系统 单双管混合系统
2019/12/9
22
双管式系统
单管式系统
按供回水方式分类
2019/12/9
上供下回式(顺流式、上分式)系 统
下供下回式(下分式)系统 下供上回式(倒流式)系统 中供式系统 上供上回式系统
24
上供下回:管道布置合理、放气简单、最常用

地源热泵冷热源机房设计说明

地源热泵冷热源机房设计说明

地源热泵冷热源机房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该工程为XX市XX路综合开发建设节能示范项目制冷制热机房,建筑面积约XXXX平方米,空调冷负荷XXX KW, 空调热负荷为XXX KW, 一二层地板辐射采暖负荷XX KW, 该机房设置在地下二层。

二、设计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设计资料及要求:《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2012《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366-2005(2009年版)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2009年版) 《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101-2004《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制冷设备安装工程及验收规范》 GBJ66-84《泵站设计规范》 GB/T50265-9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14-036-2006三、设计内容及工艺流程1. 空调制冷制热系统:夏季和冬季采用螺杆式地源热泵机组一台,机组额定工况制冷量XXX KW, 冷冻水供回水温度7-12℃。

机组额定工况制热量XXX KW, 空调热水供回水温度45-40℃;其余冷热负荷:夏季采用螺杆式冷水机组两台,每台机组额定工况制冷量XXX KW, 冷冻水供回水温度7-12℃。

冬季热源采用市政热力管网,经换热器换热后供给。

热力管网供回水温度110-70℃,通过板换提供60-50℃的热水供热。

2. 地源热泵机组既可以与水冷冷水机组和换热器并联运行,亦可在过渡季节或非采暖和空调季节单独运行;保证了系统的灵活性。

地源热泵机组和水冷冷水机组的启停控制根据冷、热负荷要求进行。

系统启停程序:冷水、冷却水及冷却塔(或地埋管)进水管的电动阀打开,同时冷水泵、冷却水泵启动,冷却塔根据冷却水出水温度启动。

经水流开关确认水流动后启动冷水主机。

停机时,首先停止冷水机组,再停止水泵、冷却塔风机并关阀。

热源及冷源PPT课件

热源及冷源PPT课件

三、冷热源的组合方式 ⒈电1种、动低以势冷热热水能能为机和动废组力汽供,、电冷废能热、耗,锅用如较炉高少于供,2热且0k对Pa热表源压要饱求和不蒸高汽。、能高利于用75各℃
应的用热水最以广及泛地、热较、传太统阳的能冷等,热有源利组于合热方源式的。综合利用。具有很好的
⒉ 溴夏方节2、3无、、化季便在。机电 噪 爆整 以有这组、声炸用;锂个溴空不在节低危电需吸机化气仅真能、险动要组锂收的影空效运、冷占除溶情响下果行安式水据功液况机运,比全冷率为机 一下 组 行经 较 可很 工组 定水,的.济安靠小质供 的溴寿空性静、机的,冷 建化命气好。无组屏机锂,容。公、 筑蔽器供溶而易害冬 面泵在液且漏、冷季 积外真对影入有、用 、,空普响。利锅 对没状锅通机即于有态炉 环碳组使满炉其下供 境钢的漏足供他运暖 有具性入环运转热。 影有能微境动,强和量保运 响部 无烈正的护行。件臭的常空的、,、腐运气要维振无蚀转,求护动毒性。也。小、和管理 以4、热会冷严能量重为调地动节损力范害、围机宽水组。为的随制性着冷能外。剂界为、负此溴荷,化变制锂化冷,为机机吸要组收求可剂严在格,1密0制%封取~,01℃这00就%以的上的冷
2、除灰系统
炉渣从锅炉炉排、下渣斗和烟灰从除尘装置的灰斗到锅 炉房灰渣场之间的灰渣输送系统。包括:灰渣浇湿、运 输和堆放等过程。
3、锅炉房送风排烟系统
(1)送、引风系统 送风系统:鼓风机、冷风道、热风道、消声器等 引风系统:烟道、引风机、烟囱等。
(2)烟气净化系统 去除锅炉烟气中的尘粒和有害物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除尘器、脱硫(脱氮)、装置等。
制冷剂、载冷剂和冷却剂 (1)制冷剂:完成制冷循环的工作物质
压缩式制冷:氨、氟利昂(卤代烃)
吸收式制冷:水-溴化锂溶液

冷热源设计说明书

冷热源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热源课程设计任务书1、课程设计题目 (2)2、课程设计目的 (2)3、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2)4、课程设计要求 (3)5、课程设计内容 (3)6、参考文献 (3)第二章热源课程设计计算书1、热负荷计算及锅炉选型 (4)2、锅炉补水量及水处理设备选择 (6)3、换热站选型计算 (8)4、供油系统 (10)5、送引凤系统 (11)6、烟囱设计 (12)7、锅炉房主要管道设计 (13)第三章宾馆制冷工程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 (16)2、负荷计算 (16)3、方案选择 (17)4、冷却塔设计计算 (19)5、水泵选型 (20)6、分水器与集水器设计计算 (21)7、膨胀水箱设计计算 (23)8、配管、保温与防腐 (24)*心得体会 (25)第一章热源课程设计任务书1、课程设计题目北京市××厂××锅炉房工艺设计2、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冷热源工程"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

通过课程设计,了解主要冷热源系统设计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提高设计计算和制图能力,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并学习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冷热源工程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3、课程设计原始资料1、热负荷数据:全厂生产热负荷为8360KW,采暖面积90000 m2,采暖和生产用热方式为直接取自锅炉房的高温水,参数为130℃/70℃.2、燃料资料:AIII / 0#轻柴油查资料的该轻柴油的热值为 4.27×10KJ/kg(10200kcal/kg),密度0.867kg/m,十六烷值50,水分无,灰分0.1%,硫份1。

8%,凝点8℃,闪点,56℃,50度运动粘度4-6。

3、水质资料:1)总硬度: 4.8 mmol/L2)永久硬度:1。

4 mmol/L3)暂时硬度:3.4 mmol/L4)总碱度: 3.4 mmol/L5)PH值:PH=7。

56)溶解氧: 5。

8 mg/L7)悬浮物:0 mg/L8)溶解固形物:390 mg/L4、气象资料:本次课程设计选择北京为设计城市1)海拔高度:3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章 冷热源机房与系统设计
7.1 冷热源机房设计 7.2 冷热源燃料供应系统设计 7.3 排烟气系统设计 7.4 冷热源水(汽)系统设计 7.5 冷热源系统供配电设计要点
2021/3/13
空调冷热源期第7章-冷热源机房与系统设 计
1
7.1 冷热源机房设计
一、机房建筑设计
1.机房位置的布置原则 1)一般应充分利用建筑物的地下室。 2)由于条件所限不宜设在地下室时,也可
2021/3/13
空调冷热源期第7章-冷热源机房与系统设 计
4
2021/3/13
空调冷热源期第7章-冷热源机房与系统设 计
5
2021/3/13
空调冷热源期第7章-冷热源机房与系统设 计
6
2021/3/13
空调冷热源期第7章-冷热源机房与系统设 计
7
2021/3/13
空调冷热源期第7章-冷热源机房与系统设 计
对于通风不能满足空气热湿环境要求的机 房,应设置空调系统,为节约能源,机房 内温度、湿度要求可放宽。空调值班室应 设置独立的空调系统,或安装分体空调。
机房应有良好的通风措施 机房的防火、防爆措施
空调冷热源期第7章-冷热源机房与系统设 计
7.2 冷热源燃料供应系统设计
7.2.1 燃油系统设计
8
2021/3/13
空调冷热源期第7章-冷热源机房与系统设 计
9
2021/3/13
空调冷热源期第7章1、机房设备的隔振与降噪 动力设备应设置基础隔振装置,防止减少设备振
动对外界影响。 设备振动量控制按有关标准规定及规范执行。 设备转速<=1500rpm,宜选用弹簧隔振器,转速
(1)油管路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2)典型的燃油系统:图7-1 (3)燃油系统辅助设施选择
1)贮油罐;2)日用油箱;3)燃油过滤 器:选择原则。4)输油泵 (4)油泵的扬程
1)油泵扬程计算公式:式(7-1) 2)油泵扬程应在管线水力计算后选 择
空调冷热源期第7章-冷热源机房与系统设 计
2、燃油管路水力计算
设在裙房中或与主建筑分开独立设置。
3)对于高层建筑,也可设在设备层或屋顶 上。
4)锅炉房宜为单独的建筑物,也可与其他 民用建筑、生产厂房相连或设在民用建筑
2021/3/13
空调冷热源期第7章-冷热源机房与系统设 计
2
的地下室、半地下室、首层、楼中层和屋 顶上。
2.机房建筑布局要求
1)机房面积、净高和辅助用房等应根据系 统的集中和分散、冷热源设备类型等设置 。
3.燃油管道设计和敷设要点
(1)管道的敷设方式:架空、管敷、管沟 (2)管道的连接:管材一般为无缝钢管,连
接方式焊接、法兰连接 (3)管道的布置 (4)管道的吹扫和放空措施
空调冷热源期第7章-冷热源机房与系统设 计
7.2.2燃气系统设计
1.机房燃气系统 (1)机房燃气耗量 1)机房设备燃气耗量的确定,可按照总冷(热)
为了保证机房设备、管道和附 件的有效工作年限,保温前须将表面清除 干净、进行防腐处理。 (2)机房设备、管道和附件的保温
机房设备、管道和附件的保有效 温可以减少冷(热)损失。
空调冷热源期第7章-冷热源机房与系统设 计
三、机房的供暖、空调、通风与 防火设计
集中供暖地区的制冷机房室内温度不应低 于15度,在停止运转期间不得低于5度。
城市燃气管道按所输送燃气压力不同,分为5类。 燃气设备机房供气系统中,从安全角度考虑,宜
采用中、低压供气系统,不宜用高压系统。
2)燃气管道系统
设计应遵照国家标准规范进行 燃气设备机房供气系统组成:供气管道进口装置
、机房内配管系统以及吹扫放散管道等。
空调冷热源期第7章-冷热源机房与系统设 计
常用燃气设备机房的燃气系统有: a.一般手动控制燃气系统:图7-2
燃油供应系统是燃油设备机房的组成部分。其主 要流程是:燃油经铁路或公路运来后,自流或用 泵卸入油库的贮油罐,油经过泵前过滤器进入输 油泵,经输油泵送至锅炉房日用油箱。
燃油供应系统的构成:运输设施、卸油设施、贮 油罐、油泵、管路等
燃油运输方式:铁路油罐车、汽车油罐车、油船 、管道输送
2021/3/13
>=1500rpm,宜选用橡胶等弹性材料的隔振垫块 或橡胶隔振器。 动力设备的流体进出口,宜采用软管同管道连接 。 机房通风应选用低噪风机,位于生活区的机房通 风系统应设置消声装置。
空调冷热源期第7章-冷热源机房与系统设 计
2、机房设备、管道和附件的防腐和保温 (1)机房设备、管道和附件的防腐
负荷计算值,参照设备样本资料,选择设备,确 定所需燃气耗量。也可按照总冷(热)负荷计算 值和设备效率确定所需燃气耗量。 单台燃气锅炉燃气消耗量计算:式(7-15) 2)每只燃烧器燃气消耗量:式(7-16) 3)机房燃气消耗量:式(7-17)
空调冷热源期第7章-冷热源机房与系统设 计
(2)燃气管道供气压力、供气方式和系统 1)燃气管道供气压力和供应方式
空调冷热源期第7章-冷热源机房与系统设 计
14
1.机房油管路系统
主要任务:将满足要求的燃油送至设备燃 烧器,保证燃油经济安全的燃烧。
主要流程:先将油通过输油泵从油罐送至 日用油箱,在日用油箱通过供油泵送至设 备燃烧器,燃油通过燃烧器一部分进入炉 膛燃烧,另一部分返回油箱。
空调冷热源期第7章-冷热源机房与系统设 计
任务:根据已知的流量计算管道直径和管 线压力降,以便合理地选择油泵。
(1)燃油管道直径计算:式(7-2)(7-3 )常用流速表7-2
(2)燃油管道管线压力降计算 方法:水力公式计算法,查图表法 水力公式计算法主要过程:1)直管段摩擦
阻力;2)局部阻力;3)管线压力降;4) 摩擦阻力系数
空调冷热源期第7章-冷热源机房与系统设 计
2)对于全部空气调节的建筑物,其通风、空 气调节与制冷机房的面积可按总建筑面积 的3%~8%考虑。
2021/3/13
空调冷热源期第7章-冷热源机房与系统设 计
3
3)机房面积的大小应保证设备安装有足够 的间距和维修空间。
4)制冷机房的净高(地面到梁底)应根据 制冷机的种类和型号而定。
5)燃油燃气锅炉房的净高(地面到梁底) 应根据锅炉的类型和型号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