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筝 入 门 教 程1
古筝实践教学日记(3篇)

第1篇日期:2021年11月15日今天是我在古筝实践教学中的第一天,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激动。
自从去年我接触到古筝这门艺术,我就深深地被它那悠扬的旋律和优美的姿态所吸引。
今天,我终于有机会开始我的古筝学习之旅了。
早上8点,我准时来到了古筝教室。
教室里已经有一位老师在那里等候,她叫王老师,是这所学校的古筝专业教师。
王老师看起来温柔和蔼,给人一种亲切感。
她先让我自我介绍一下,然后告诉我今天的学习计划。
王老师先让我坐在古筝前,耐心地教我如何摆放手指,如何拨动琴弦。
虽然我已经在网上看过很多古筝教学视频,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
刚开始,我的手指位置总是不对,拨弦的力度也不够均匀。
王老师看到我的困惑,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指导我,直到我能够熟练地摆放手指,拨动琴弦。
接下来,王老师让我学习了一首简单的古筝曲。
这首曲子名叫《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充满诗意和画面的作品。
王老师先让我跟着她一起弹奏,然后逐句教我,让我熟悉每个音符的节奏和音高。
在王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渐渐掌握了这首曲子的基本旋律。
下午,王老师让我尝试自己弹奏这首曲子。
虽然一开始弹得并不完美,但王老师鼓励我说:“不要着急,慢慢来,你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在王老师的鼓励下,我鼓起勇气,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直到能够熟练地弹奏出这首曲子。
傍晚时分,王老师让我学习了一个新的古筝演奏技巧——滑音。
滑音是古筝演奏中的一种特殊技巧,可以让音乐更加优美动听。
王老师耐心地教我如何运用滑音,让我反复练习,直到我能够熟练地掌握这个技巧。
今天的古筝实践教学让我受益匪浅。
我不仅学会了如何摆放手指、拨动琴弦,还掌握了一首新的古筝曲和一项新的演奏技巧。
在王老师的指导下,我感受到了古筝艺术的魅力,也对自己在古筝学习上有了更大的信心。
以下是我今天的古筝实践教学日记的详细内容:一、古筝基本知识1. 古筝是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起源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2. 古筝的构造主要由筝头、筝身、筝弦、筝码、筝脚等部分组成。
古筝学习计划

古筝学习计划第一部分:了解古筝第一周第一天:了解古筝的起源和历史古筝是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起源于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古筝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一种充满韵味和情感的乐器。
第二天:学习古筝的基本构造和演奏方式古筝是一种弦乐器,通常有21根弦,其演奏方式是用指甲弹奏或用筝竹弹拨。
学习古筝的基本构造和演奏方式,对于接下来的学习非常重要。
第三天:聆听古筝演奏在网上或音乐学校里找一些古筝演奏的视频或音频,聆听古筝的音乐,感受其中的美妙和魅力。
第四天:选择适合自己的古筝如果你还没有一把古筝,这一天可以去琴行试弹一些古筝,选择一把适合自己的古筝。
第二周第一天:了解古筝的基本知识学习古筝的基本知识,包括古筝的音律、音色、演奏技巧等。
第二天:学习古筝的基本姿势学习古筝的基本演奏姿势,包括握筝姿势、左手和右手的位置和动作等。
第三天:学习古筝的基本演奏技巧学习古筝的基本演奏技巧,包括指法、扫法、按弦等。
第四天:练习古筝的基本练习曲目选择一些简单的古筝练习曲目,开始练习古筝的基本演奏技巧。
第三周第一天:学习古筝的音乐理论学习古筝的音乐理论,包括音阶、音程、调式、节奏等。
第二天:学习古筝的指法和扫法学习古筝的指法和扫法,掌握不同的指法和扫法对于演奏古筝非常重要。
第三天:学习古筝的演奏技巧学习古筝的演奏技巧,包括左手和右手的配合、音色的控制等。
第四天:练习古筝的练习曲目选择一些稍难一点的古筝练习曲目,练习古筝的演奏技巧和音乐感觉。
第四周第一天:学习古筝的曲谱学习古筝的曲谱,掌握如何阅读古筝的曲谱和演奏指法。
第二天:学习古筝的演奏技巧学习古筝的高级演奏技巧,包括琶音、降阶、分解和跳音等。
第三天:练习古筝的曲目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古筝曲目,开始练习一些稍难一点的古筝曲目。
第四天:复习古筝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对之前学习的古筝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进行复习,巩固自己的基础,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第二部分:学习古筝乐曲第五周第一天:学习古筝的传统曲目学习一些古筝的传统曲目,可以选择《广陵散》、《平沙落雁》、《阳春白雪》等。
老年大学成人古筝入门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古筝的历史、结构及基本演奏姿势。
2. 掌握古筝的基本指法,包括勾、托、抹、挑、打、摘、摇指等。
3. 学会简单的古筝曲目,培养对古筝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1. 古筝的基本指法训练。
2. 古筝的基本演奏姿势和坐姿。
教学难点:1. 古筝指法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 古筝曲目演奏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教学准备:1. 古筝乐器2. 古筝教材3. 教学视频或音频资料4. 笔记本和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向学员介绍古筝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激发学员学习兴趣。
2. 展示古筝图片,让学员直观感受古筝的美。
二、基本知识讲解1. 讲解古筝的结构,包括筝头、筝身、筝尾、筝架、筝弦等。
2. 讲解古筝的演奏姿势和坐姿,强调正确的姿势对演奏的重要性。
三、基本指法训练1. 教授勾、托、抹、挑、打、摘、摇指等基本指法。
2. 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员掌握指法的正确运用。
四、曲目学习1. 选择一首简单易学的古筝曲目,如《小白菜》等。
2. 分步骤教学,先讲解曲目的节奏和旋律,再指导学员练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基本指法和曲目。
2. 对学员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和指导。
二、提高与拓展1. 引导学员进行更复杂的指法练习,如滑音、颤音等。
2. 学习新的曲目,如《茉莉花》等。
三、总结与反馈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收集学员的反馈意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教学评价:1. 通过学员的演奏,评价其对基本指法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员的演奏姿势和坐姿,评价其对正确演奏姿势的掌握程度。
3. 通过学员的曲目演奏,评价其对音乐节奏感和表现力的掌握程度。
教学延伸:1. 组织学员参加古筝音乐会,欣赏专业演奏家的演奏。
2. 鼓励学员参加古筝比赛,提高演奏水平。
3. 组织学员进行古筝教学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古筝第一课教案

古筝第一课教案第一课“托”的夹弹法教学内容:1、基础知识2、乐理知识3、“托”的夹弹法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大致了解古筝,并能够初步掌握“托”的夹弹法的弹奏。
教学准备:一副义甲;一卷胶布;教科书。
教学过程:一、基础知识1、古筝基本构造调音盒,前岳山,琴弦,琴码,面板,后岳山,琴架等。
2、古筝的摆放1)古筝一般放在琴架上,琴架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连体式琴架;另一种是分体式琴架。
其中分体式琴架最为常用。
2)琴架摆放时要注意高低之分,高的一只放在前岳山的下方,低的一只放在后岳山的下方。
3、手的部位名称1)手腕,手背,手心。
2)大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虎口。
3)第一关节,第二关节,掌关节。
4、义甲的佩戴1、右手大指XXX的佩戴方法是:预先剪好八截胶布,长度约莫能缠绕手指两圈半到三圈,放在一边备用。
1)将剪好的胶布贴在XXX的背面,上方留出一小截胶布2)用右手捏住义甲,尖的一端位于左下方,先缠短的一截胶布,固定好后,再缠长的一截。
松紧要适宜,不能太松,也不要过紧。
2、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义甲的佩戴方法:1)贴胶布的方法和大指一样;将胶布贴在XXX的背面,上方留出一小截胶布;2)食指、中指、无名指的义甲顺着手指的偏向佩戴。
先缠短的一截胶布,牢固好后,再缠长的一截。
左手义甲的佩戴方法与右手相同。
需要注意的是左手大指XXX的佩戴偏向。
5、演奏姿势1)首先选一张高矮符合的凳子,请求自己的腰部与筝面要平行。
2)身材坐正,后背挺直,坐凳子的前三分之一,不要坐满全部凳子。
3)第一个琴码对准自己的身体的中心,身体离古筝约一到两拳距离。
4)两只脚能够前后错开平放,也能够用右脚踩在琴架下部的横架上。
5)小孩子脚够不着地时,可用一个小凳子垫在脚下,双脚一定要踩实。
6、分辨琴弦现在我们常用的古筝共有21根琴弦,普通以D调定弦。
它的弦序是按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音阶宫、商、角、徵、羽循环排列的。
那么这21个音可分为五个音区,划分是:倍高音区、高音区、中音区、高音区、倍高音区。
古筝入门必知的基础知识介绍

古筝入门必知的基础知识介绍古筝也叫汉筝,是汉族传统乐器,它音色美妙动听,音域广阔,具有相当的表现力,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
下面小编整理了古筝入门基础知识,一起来看看吧!古筝入门基础知识一、筝的摆放及演奏者的坐姿。
1.筝架的位置筝分别有高矮两个筝架,高的筝架紧挨着筝首下方的突出部位放置,矮的筝架与筝尾S形的底部重叠,同时注意筝架要放正,以免筝晃动而影响演奏。
注:挑选筝架时也要其检查制作是否合格,筝架是否稳当。
2.演奏者的坐姿演奏时,身子应正对着第一弦的筝码所放置的位置。
上身放松地挺直,右腿紧挨筝架,左腿稍放前一点,但不可太多。
二、古筝指甲的挑选及戴法。
1.指甲的挑选古筝的指甲有多种,市面上主要有塑料、牛角、赛璐珞和玳瑁这几种材料的指甲。
相比较而言,塑料的演奏音色较差,牛角由于其材料的原因,用不了多久材料容易“开花”,赛璐珞的音色则偏薄,但对于个别人或许适合,演奏力度过大者可以选用这种。
玳瑁的使用则比较普遍,因为玳瑁音色厚实,相对其他来说音色较好。
所以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玳瑁指甲的挑选。
挑选时首先要注意其厚度,过薄的指甲会使音色变薄或者变劈;其次要看指甲的光泽度;最后是弧度要适中。
指甲买回后,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指甲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
如太大的话则要用砂纸将其磨小。
砂纸需要一张粗砂和一张细砂,先用粗砂磨出形,再用细砂修得精致一些,最后用纱布蘸上牙膏,给磨了的地方打光。
2.指甲的戴法指甲一般用胶布来粘在手上。
胶布放在指甲的三分之二处,指甲放在指肚上,胶布缠绕时应覆盖住自己指甲的一半。
大指应用有弯度的指甲戴上。
注:若选用的指甲有平凸两面,则要将凸的一面朝外放置。
三、筝的调式及定弦。
1.传统的调式及定弦众所周知,筝是最典型的五声调式乐器,它的上行音阶依次为宫、商、角、徵、羽,民乐的定弦也多以D调为基础(如琵琶、二胡等等),筝也同样。
所以它的基础定弦如下:D E #F A B固定调 re mi #fa la xi首调 1 2 3 5 6 (1=D)D宫 D商 D角 D徵 D羽2.现代的调式及定弦随着筝乐的不断发展,筝的演奏也渐渐出现一些简单变化音及七声调式,这时一般乐谱中都有说明,只要按其上面写的调出调式便可。
古筝成人试课教案设计模板

课程名称:古筝入门试课适用对象:成人初学者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筝的基本结构和演奏姿势。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古筝演奏技巧,如勾、托、抹、挑等。
3. 激发学生对古筝的兴趣,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1. 古筝基本知识2. 古筝演奏姿势3. 基本指法练习4. 简单乐曲演奏教学准备:1. 古筝2. 教学PPT或实物展示3. 音乐播放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古筝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2. 通过播放古筝演奏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古筝基本知识(10分钟)1. 展示古筝实物,介绍古筝的基本结构(筝头、筝身、筝尾、筝架等)。
2. 介绍古筝的流派和风格特点。
三、古筝演奏姿势(15分钟)1. 教师示范正确的古筝演奏姿势,包括坐姿、手型、指甲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纠正错误姿势。
四、基本指法练习(20分钟)1. 教师讲解并示范勾、托、抹、挑等基本指法。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五、简单乐曲演奏(10分钟)1. 选择一首适合初学者的古筝曲目,如《小星星》等。
2.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奏,指导节奏和音准。
六、总结与作业(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布置课后作业,如复习指法、练习曲目等。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2. 检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的掌握程度。
3. 评估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教学反思:1.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古筝。
学习古筝基础知识

古筝学习的基本知识1.古筝结构筝的结构由筝首、筝尾、面板、底板、侧板、雁柱、琴弦构成,其中筝首包含调音盒、前岳山、弦钉、弦枕、穿线孔;筝尾包括后岳山、穿弦孔;底板有2-3个出音孔;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即1、2、3、5、6,无4、7两音,4、7需左手按弦变化而得)排列定弦。
2.戴义甲①大指:将义甲戴在指肚上,向指尖左上方斜出45度佩戴。
②食指、中指:将义甲戴在指肚上,顺指甲生长方向直戴3. 演奏姿势(1)座椅标准:第一个琴码的高度与自己的腰部平行。
(2)双腿摆放:自然弯曲,左脚稍前,右脚稍后放好。
(3)上半身姿势:上身端正,后背挺直,只坐凳子的前半部分。
第一个弦码对准身体正中间位置,身体离琴一拳距离。
(4)双手放松呈半握拳状弹琴。
4.琴弦介绍绿色琴弦都唱“5”(sol),共有四根绿色琴弦,有粗有细,由细到粗,分别代表D调古筝的21弦对应的音名、唱名如图所示:(从下往上1-21弦)(倍高音1)简单乐理知识:全音符:1 - - -(4拍)二分音符:1 -(2拍)四分音符:1 (1拍)八分音符:1 (半拍)5.基本指法◇勾中指往掌心方向的弹奏叫做“勾”,标记符号“”,从基本手型出发,中指搭在弦上,指小关节往掌心发力,动作要小,音色要集中。
◇抹食指往掌心方向的弹奏叫做“抹”,标记符号“”,从基本手型出发,食指搭在弦上,发力、动作与中指相同。
◇托大拇指往食指方向的弹奏叫做“托”,标记符号“”,从基本手型出发,大拇指搭在弦上,掌关节保持不动,指关节往食指方向发力,动作要小,不要带动虎口,手腕不要下垂。
◇连托◇大撮大拇指与食指同时往掌心方向弹奏叫“大撮”,标记符号“”,从基本手型出发,大拇指与中指略张,两指之间呈“”形状放在弦上,其它手指自然下垂,然后两指同时向掌心发力,动作要小,大撮多用在八度音的演奏上。
基本功练习:(每小节重复两边)(一)勾托练习(二)大撮练习(三)抹指(捻指)练习◇颤音又称“吟”弦。
古筝入门教程

古筝入门教程已学第一、二、三、四课,认真复,坚持每天练琴半小时)第一课教学内容:1、古筝基本构造介绍;2、学戴古筝指甲(义甲);3、古筝的坐姿;4、基本指法“勾”“托”。
教学目的:通过老师的教学与学生的课堂练,使学生掌握古筝的相关知识,并初步掌握古筝演奏的基本要求及指法“勾”与“托”。
教学过程:一、入门知识的讲解:1、古筝的基本构造和各部位名称;1)琴弦:现多用尼龙缠弦,以不同型号的钢丝外面缠以尼龙丝制成的。
2)琴码(又称:雁柱):支撑琴弦,琴码的右侧为演奏区域,左侧为左手补韵的装饰音区域。
3)岳山:分为前岳山,后岳山,分别镶嵌在琴面板的首部和尾部。
4)面板:琴面略有弧度的木板。
5)调弦盒:内有弦轴,用于调音;琴盒内可以放指甲,琴扳手等物件。
2、研究XXX1)大指:将义甲戴在指肚上,向指尖左上方斜出45度佩戴;食指和中指:将义甲戴在指肚上,顺指甲生长方向直戴2)学生练佩戴义甲,教师和家长指导学生佩戴注意:佩戴时XXX不要挡住手指的关节;胶布的一半应覆盖在自己本身的指甲上。
13、演奏时的姿势1)座位和琴的高矮比例要合适,第一个琴码的高度与自己的腰部平行。
2)双腿自然弯曲,左脚稍前,右脚稍后放好。
3)上身端正,后背挺直,坐凳子的前半局部,不要坐满整个凳子。
第一个弦码对准衣服的中襟,身体离琴一拳的距离。
4)两臂和双手败坏而自然抬起,肉体丰满,面部表情放松。
在演奏时既不要驼背也不要过分挺胸挺肚子,切忌点头晃脑、脚打拍子等坏毛病。
5)双手放松呈半握拳状弹琴。
演奏姿势正面图三.指法的讲解与练1.怎么样分辩琴弦提问:古筝共有多少根琴弦?分别有几种颜色?答:古筝一共有21根琴弦。
分为两种颜色:白色、绿色。
绿色琴弦唱“5”(sol),一共有四根绿色琴弦,有粗有细,由细到粗,分别代表高音5;中音5;低音5;倍低音5练时通过老师报出音名,学生在琴弦上指出来,进行认弦的练。
2.指法的讲解和练(以下练根据年龄,一年级以下学生用扎桩法)在研究之前可以先让学生感受五指用手抓东西的感觉,五个手指向掌心抓,然后再练指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筝入门教程第一课教学内容:1. 古筝基本构造介绍2. 学戴古筝指甲(义甲)3. 古筝坐姿、基本指法“勾”“托”教学目的:通过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课堂练习,使学生掌握古筝的相关知识,并初步掌握古筝演奏的基本要求及指法“勾”与“托”。
教学准备:节拍器一个,音箱一对教学过程:一. 入门知识讲解1 古筝基本构造和各部位名称(1)琴弦:现多用尼龙缠弦,以不同型号的钢丝外面缠以尼龙丝制成的。
(2)琴码(又称:雁柱):支撑琴弦,琴码的右侧为演奏区域,左侧为左手补韵的装饰音区域。
(3)岳山:分为前岳山,后岳山,分别镶嵌在琴面板的首部和尾部。
(4)面板:琴面略有弧度的木板。
(5)调弦盒:内有弦轴,用于调音;琴盒内可以放指甲,琴扳手等物件。
2. 学戴义甲(1)大指:将义甲戴在指肚上,向指尖左上方斜出45度佩戴食指、中指:将义甲戴在指肚上,顺指甲生长方向直戴(2)学生练习佩戴义甲,教师和家长指导学生佩戴注意:佩戴时义甲不要挡住手指的关节;胶布的一半应覆盖在自己本身的指甲上。
3. 演奏姿势(1)座位和琴的高矮比例要合适,第一个琴码的高度与自己的腰部平行。
(2)双腿自然弯曲,左脚稍前,右脚稍后放好。
(3)上身端正,后背挺直,坐凳子的前半部分,不要坐满整个凳子。
第一个弦码对准衣服的中襟,身体离琴一拳的距离。
(4)两臂和双手松弛而自然抬起,精神饱满,面部表情放松。
在演奏时既不要驼背也不要过分挺胸挺肚子,切忌摇头晃脑、脚打拍子等坏毛病。
(5)双手放松呈半握拳状弹琴。
演奏姿势正面图演奏姿势右侧图演奏姿势左侧图三. 指法讲解与练习1. 分辨琴弦提问:古筝共有多少根琴弦?分别有几种颜色?答:有21根弦。
两种颜色:白色、绿色。
讲解:认识绿色琴弦,绿色琴弦都唱“5”(sol),共有四根绿色琴弦,有粗有细,由细到粗,分别代表高音5;中音5;低音5;倍低音5 练习:教师报出音名,学生在琴弦上指出,进行认弦练习。
2. 指法讲解、练习(以下练习根据年龄,一年级以下学生用扎桩法)在学习之前可以先让学生感受五指用手抓东西的感觉,五个手指向掌心抓,然后再练习指法。
“勾”:符号;右手先握拳,自然松开,掌骨突出,把中指放在中音5上,中指向掌心拨弦。
用义甲尖触琴弦(教师边示范动作边进行讲解)学生可跟作练习。
教师示范:数拍弹奏(见“勾指法练习”谱例)学生练习:跟着老师的节拍弹奏教学生进行识谱练习:5上面是指法,下面是音符。
弹奏时,先找到所要弹奏的音符对应的琴弦,再看是哪个指法(即用哪个手指弹奏)。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托”:符号;右手先握拳,自然松开,掌骨突出,把大指放在中音5上,大指向掌心拨弦。
用义甲尖触琴弦(教师边示范动作边进行讲解)学生可跟作练习。
教师示范:数拍弹奏(见“托指法练习”谱例)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注意:两种指法的练习,是手指主动拨弦,手指的关节要充分活动。
不要用整个手臂的移动拨弦。
课后练习:1. 能熟练的佩戴义甲。
复述古筝各部位名称。
熟悉4根绿色琴弦的位置及音名。
2. 每天按节拍器节奏弹奏练习指法“勾”“托”各五组,每组十遍。
(或每天练琴半小时)节拍器调至四分音符,每分钟60拍注意:在练习中注意孩子的手腕,既不能向上凸出,也不能向右侧凸出。
手腕应放平并在演奏过程中保持住。
当孩子的手型开始变样,不要强制性地掰弄孩子的手,应该让孩子先停止练习,将手型重新摆好,再开始练习。
第二课教学内容:1. 复述古筝各部位名称。
2. 复述四根绿色琴弦的名称;教授所有二十一根琴弦的名称,音名及排序规律。
3. 复习检查指法“勾”“托”。
4. 教授指法“抹”与“小撮”教学目的:通过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弹奏指法“勾”“托”,并初步掌握指法“抹”“小撮”,能够准确唱出古筝各个琴弦的唱名,并记住琴弦的排序。
教学准备:节拍器一个,音箱一对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古筝基本构造和各部位名称(1)琴弦;(2)琴码(又称:雁柱);(3)岳山;(4)面板;(5)调弦盒;复习时,教师可打乱次序,边指相应部位,边让学生说出名称。
2 .复习四根绿色琴弦的名称指出任意一跟绿色琴弦,让学生报出琴弦的音名。
如:高音5等等;可反复多次进行。
二. 介绍古筝琴弦的排序及所有的二十一根琴弦(倍低音组)(低音组)(中音组)(高音组)倍高音组古筝的弦序是按1、2、3、5、6循环的顺序进行排列的。
只要记住其中任意的一组即可推出其它组,共有五个音区,分别是倍低音组、低音组、中音组、高音组、倍高音组,唯一特别的是注意倍高音组是由倍高音1一个音构成的,所以共有21根弦。
三. 指法复习及新指法的讲解与练习1.“勾”:要求学生能够说出演奏的手指,名称及记谱符号。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节奏练习。
教师检查手型、触弦、节奏准确性等情况,及时纠正。
(最好能够培养学生边数节奏边练习的习惯,在心中默念节奏)“托”:教学过程如上。
2. 新授指法“抹”“小撮”“抹”:符号 \ ;右手先握拳,自然松开,掌骨突出,把食指放在中音5上,食指向掌心拨弦。
用指尖触弦。
手指向掌心方向弯曲(教师边示范动作边讲解)学生可跟着作练习。
教师示范:数拍弹奏(见“抹指法练习”谱例)“小撮”:符号;该指法的符号是“托”和“抹”的组合,右手先握拳,自然松开,掌骨突出,大指放在中音5上,食指放在中音2上,抹,托同时弹弦。
教师示范:数拍弹奏(见“小撮指法练习”谱例)注意:弹奏小撮指法时,大指一定要与食指相对,“抹”、“托”同时触弦,注意触弦后虎口呈圆形。
(即两个手指的小关节充分弯曲,有捡豆子的感觉)课后练习:1. 能熟练的佩戴义甲。
熟练指出古筝各部位名称。
2. 熟练辨认二十一根琴弦的名称及位置。
3. 每天按节拍器节奏练习指法“勾”“托”各五组,每组十遍。
4. 每天按节拍器节奏练习指法“抹”“小撮”各五组,每组十遍。
(或每天练琴三十分钟)节拍器调至四分音符,每分钟60拍注意:在练习过程中,继续注意孩子的手腕,在演奏过程中要保持放平。
在弹奏小撮时,手指关节要充分活动,手不可跳起。
第三课教学内容:1. 能够熟练正确地说出古筝二十一根琴弦的排列顺序,能够准确报出任意一根琴弦的音名。
2. 复习检查指法“勾”“托”“抹”“小撮”。
3. 学带左手指甲。
4. 教授左手指法:颤音(吟)。
教学目的:通过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练习,使学生能够准确唱出古筝所有琴弦的唱名,并记住琴弦的排序。
并在手型达到要求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右手指法“勾”“托”“抹”“小撮”的弹奏技巧。
初步掌握左手颤音的弹奏方法,训练学生左右手演奏的协调性。
教学准备:节拍器一个,音箱一对教学过程:一. 复习古筝琴弦排序知识1. 教师和学生一起将二十一根琴弦的排序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报出来(边指边说)如:倍低音的1、倍低音的2……、低音的1……、中音的1……、高音的1、高音的5……、倍高音的12. 教师指任意一跟琴弦,学生回答是什么音区的什么音,多做几次练习,了解学生对琴弦排序的熟悉程度。
二. 指法复习及检查1. 指法“勾”“托”的复习请学生说出“勾”“托”指法弹奏时的要求:手型、触弦、弹奏时的要求。
全体学生按固定节奏进行指法练习。
弹奏过程中教师逐个检查并纠正错误。
2. 指法“抹”“小撮”的复习“抹”:要求学生说出演奏的手指,名称及记谱符号。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节奏数拍练习。
教师检查手型、触弦、节奏准确性等情况,及时纠正。
“小撮”:教学过程同上。
(注意食指与大指演奏完毕后,两指弯曲形成一个圆形)三左手带指甲,方法同右手,大指指甲方向向右弯曲45度老师示范,然后学生练习佩戴四新授左手指法“颤音”1. 颤音:又称“吟”弦。
符号;右手弹弦之后,左手均匀地上下起伏按、松琴弦。
步骤一:先单独练习左手动作,在琴弦上先练习排皮球的感觉。
手型:左手握拳,掌心向下,将左手的食、中、无名三指并齐,稍微弯曲呈弧形轻放在琴弦上,大指小指自然放松放好,整个左手有点像数字六的手势;动作:在保持手型的基础上,均匀地上下起伏按、松琴弦。
十次上下算一组。
(一开始慢练,随着熟练程度慢慢加快速度)左手正视图左手侧视图教师示范:把左手放在中音5琴码的左侧,离琴码20厘米左右处(一掌左右)均匀地上下起伏按、松琴弦十次。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步骤二:两手协调弹奏练习。
左、右手在琴码的左右两侧同弦放好,一定要在右手弹弦之后,左手再用刚才练习的动作进行演奏。
步骤三:教师示范两组,学生按节奏练习。
(左手均起伏十次,教师喊节奏,学生跟着节奏进行练习)在中音5上练习。
右手指法“托”。
左手练习颤音。
再由高音5开始到中音5结束进行两个手的移动练习。
注意:教师在示范时要放慢左右手的动作,让学生体会弹和颤音是两个不同时进行的动作,可示范错误动作以加深学生的印象,避免学生犯错。
课后练习:1. 熟练辨认二十一根琴弦的名称。
2. 每天按节拍器节奏练习指法“勾”“托”“抹”“小撮”各五组,每组十遍。
3 熟练佩戴左手指甲4. 颤音练习(或每天练琴四十五分钟小时)节拍器调至四分音符,每分钟60拍注意:由于儿童尤其是6岁以下的儿童手臂力气较小,在练习左手指法时,容易出现利用肩膀去使劲儿按压琴弦的情况,造成左臂明显抬高,手腕突出,指关节塌陷的现象,还有肘关节僵死,用整个肩膀上下扇动而产生的颤音。
家长要注意保持孩子的肩臂腕放松,用前臂通过腕带动指尖下压倒琴弦上,然后上臂、腕提起,手和腕放松,使弦音恢复原音高。
左手颤音时上下幅度一定要均匀。
(找拍球的感觉)第四课教学内容:1.继续复习检查指法“勾”“托”“抹”“小撮”。
2.检查左手指甲的佩戴情况以及左手指法“颤音”3.视唱乐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并划出拍法教学目的:通过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练习,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右手指法“勾”“托”“抹”“小撮”的弹奏技巧。
熟练佩戴左手指甲,掌握左手指法“颤音”。
通过视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划出拍法,初步掌握一些基础的音乐知识。
教学准备:节拍器一个,音箱一对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复习指法“勾”“托”全体学生按固定节奏进行指法练习。
弹奏过程中教师逐个检查并纠正错误。
2. 指法“抹”“小撮”的复习全体学生按固定节奏进行指法练习。
弹奏过程中教师逐个检查并纠正错误。
二复习左手佩戴指甲及左手指法“颤音”1 让学生自己佩戴左手指甲,教师进行逐一地检查并进行纠正2 先集体进行颤音练习,然后进行个别检查,教师进行指导纠正。
三视唱乐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并划出拍法1 教学生认识乐谱在谱子的最前面有调号和拍号:1=D 是调号,代表了这首乐曲的调式,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所使用的均为D大调乐曲。
4/4 是拍号,代表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四拍。
2讲解节奏:首先认识什么是八分音符。
在音符的下方有一条直线,叫做减时线,有一条减时线的音符称为八分音符。
用划拍法来表示的话,就是每个音符对应一个“↓”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