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 小狮子爱尔莎2教案 语文S版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8《小狮子爱尔莎》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1n

回忆那段美好的时光。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一)出示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 边读边画出生字
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指导学生自主阅 读。
,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 下 文解决。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学生反馈。 1. 教师指导“糙”是平舌音, “恕”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8* 小狮子爱尔莎
语文(S)教学设计
教
课 板 材: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 文:28* 小狮子爱尔莎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遵循小学语文教学规律,以“简简单单教语 文,扎扎实实求发展”为基本理念。设计体现以下几方面: 1. 本课在教学中采取“以读促悟”的方式,让学生直面文本,根据文本材 料,反复诵读,读中悟情。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使学生能够在读书的过程中
) )
三、写近义词。
辽阔( 抉择(
) )
欣赏( 恐惧(
) )
凝视( 焦急(
) )
四、选词填空。
1. 2. 3. 4.
筋疲力尽 聚精会神 情不自禁 小心翼翼 工人们( )地把一箱箱玻璃搬上汽车。 来到大草原,小丽( )地唱起歌来: “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运动员跑过 5000 米的终点后,已经( )了。 爸爸坐在书桌前, ( )地阅读报纸。
七、读下面句子,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然后用一句话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1.我被一颗虔诚的童心感染了,心里充满温暖。望着她那俊秀的脸颊、专注的 神情,我仿佛看见在茫茫的山川原野上,一棵棵洋槐树正在茁壮成长,为辽阔的 大地撑起一柄柄绿色的大伞。
2.女孩子、男孩子,带着红领巾的,把外衣脱下搭在肩上、拿在手里的,东一 堆,西一簇,叽叽呱呱地,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 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8《小狮子爱尔莎》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u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课文:28*小狮子爱尔莎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遵循小学语文教学规律,以“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为基本理念。
设计体现以下几方面:1. 本课在教学中采取“以读促悟”的方式,让学生直面文本,根据文本材料,反复诵读,读中悟情。
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使学生能够在读书的过程中积累语言,发展语感,并能够抓住文章主要内容,在品词析句中体会作者与小狮子爱尔莎的感情和把爱尔莎送回大自然的原因。
2. 让学生认识作者乔伊·亚当逊,并引导学生阅读作者的两部作品《长在自由地》和《永为自由魂》,将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课堂内外有语文,生活处处皆语文。
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
会认“肝、糙、犀、耷、恕、恋”;理解“扑腾、乳牙、垂头丧气、九霄云外、恋恋不舍”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体会“我”与小狮子爱尔莎之间的深厚感情。
3. 教育学生保护野生动物,和动物友好相处。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体会“我”和爱尔莎之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我”把爱尔莎送回大自然的原因,教育学生要保护野生动物,和动物友好相处。
课前准备:1. 生词卡片。
2. 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17 莲叶青青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设计重视学生的阅读感悟和体验,力求以生为本,以读为本,读思结合,情智并重,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通过品味语句、朗读训练,抓住关键词语体会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受到爱的熏陶。
2.通过教师适当的点拨、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交流、探究讨论,使更多精彩的、经典的语言从学生口中汩汩流出,让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在思维的变换中得以集中培养。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小狮子爱尔莎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小狮子爱尔莎《小狮子爱尔莎》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粗糙、茂密、吮吸、恋恋不舍”等词语的意思。
2、懂得课文的记叙顺序是按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安排的。
3、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生活习性和小狮子和的“我”亲密关系。
4、懂得“我”把小狮子放回大自然的原因。
理解“我”和小狮子之间的深厚感情,培养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1、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2、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感悟小狮子和的“我”亲密关系,懂得“我”把小狮子放回大自然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释题。
提问:每一个小节各写了一件什么事?每件事都说明了什么?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我”对爱尔莎的爱护?又从哪些地方看出爱尔莎对我的感情?3、轻读课文第三部分,思考:(1)作者与爱尔莎感情这么好,为什么还要把它重新送回大自然。
(2)把爱尔莎交回大自然中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体现了什么?(3)读后讨论:①放回大自然的原因。
②这也是一项科学实验。
③放回大自然的经过。
④在这一过程中,“我”是怎样的心情,爱尔莎有怎样的表现?从哪些语句中看出?说明了什么?指读,可在书上标出答案⑤齐读这一部分。
四、畅谈自我感受,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1、你读了这篇课文后,觉得“我”与爱尔莎之间是一种怎样的感情?2、作者喂养爱尔莎,最后又把它送回大自然,这是作者在大森林中进行的一项科学实验,读了以后,你认为这一种科学实验有什么意义?五、指名有语气有感情地再次朗读全文,表达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
六、布置作业。
课下继续搜集,交流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事例。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8小狮子爱尔莎语文S版

1.认识“肝、糙、犀”等6个会认字。
掌握“粗糙、暴躁、和睦相处”等词语。
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3.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体会“我”和小狮子的深厚感情。
4.教育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和小狮子的亲密感情,树立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明白要保护动物,并与动物和睦相处的道理。
布置学生从课外读物中了解狮子的习性、分布等方面的知识。
2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一定都去动物园看过狮子吧,谁能说一说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一只小狮子,它叫爱尔莎。
(板书课题:小狮子爱尔莎)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12粗糙暴躁和睦相处耷拉3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找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扑腾:游泳时用四肢击水。
乳牙:人或哺乳动物出生后不久长出来的牙齿。
垂头丧气:形容失望的样子。
宽恕:宽容、饶恕。
九霄云外:指天的极高处。
课文指把怒气抛到很远的地方,消失得无影无踪。
恋恋不舍:形容舍不得离开。
4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抽查识字效果。
5读一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写在空花篮上。
三、了解课文叙述,指导划分部分1(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写的)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或句子——(“小狮子爱尔莎出生才两三天”“五个月以后”“爱尔莎开始换牙的时候”“爱尔莎快两岁了”“爱尔莎和我一起生活了三年”。
)2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我”把失去母亲的小狮子爱尔莎捡回来并喂养它,和它建立了感情。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我”精心照顾小狮子爱尔莎从五个月到两岁,和它的感情越来越深厚了。
第三部分(第6~10自然段):讲“我”恋恋不舍地把小狮子爱尔莎送回了大自然。
四、概括课文内容本文记述了“我”精心驯养失去母亲的小狮子爱尔莎,和它一起生活了三年,又把它送回大自然的事,表达了“我”和爱尔莎之间的深厚感情,体现了“我”对爱尔莎的真心爱护。
五、交流课前准备的资料一、谈话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狮子爱尔莎》。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小狮子爱尔莎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小狮子爱尔莎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情感。
2.理解文本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朗读、书写并理解其词义;3.掌握叙事文的基本结构,能够分析故事的开头、中间、结尾,理解故事的全貌,并能进行简单的故事复述;4.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积累能力,增强学生的阅读、思考、感悟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故事情节,分析故事结构。
2.教学难点:能够进行简单的故事复述,表达自己的感想和思考。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1.我们今天要学习一个叫《小狮子爱尔莎》的故事,大家对这个故事有什么了解或想法呢?(提问学生,激活他们的思考和想象能力)2.请点名几位同学自己读一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让其他同学依次朗读、书写,并与他人交流其词义。
2.讲授(20分钟)1.示范阅读课文,理解故事中的情节、角色和情感,并对文中的重点生字进行解释和讲解。
2.让学生按照文中的情节时间序列,完成故事结构的分析(即开头、中间、结尾)以及人物形象特点的回顾分析。
3. 操作练习(30分钟)1.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小组合作,模拟该故事中的一幕,展示动物们对小狮子爱尔莎的热情和友爱之情,并通过表演,加深对课文情节的理解。
2.让学生进行课文的简单复述,并在组内进行互相点评、补充和提问,促进课堂参与和合作。
4.作业布置(5分钟)1.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故事中其他的内容,并准备在下次课上进行简短的书面反思总结。
2.要求学生背诵本课生字词,并复习课上复述的要点内容。
四、教学反思《小狮子爱尔莎》是一篇富有感染力的故事,在课程设计中可以通过情节的连贯安排、生字词语的解释和故事的模拟表演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故事情感,帮助孩子们增强阅读和复述能力,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8《小狮子爱尔莎》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1u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课文:28*小狮子爱尔莎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遵循小学语文教学规律,以“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为基本理念。
设计体现以下几方面:1. 本课在教学中采取“以读促悟”的方式,让学生直面文本,根据文本材料,反复诵读,读中悟情。
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使学生能够在读书的过程中积累语言,发展语感,并能够抓住文章主要内容,在品词析句中体会作者与小狮子爱尔莎的感情和把爱尔莎送回大自然的原因。
2. 让学生认识作者乔伊·亚当逊,并引导学生阅读作者的两部作品《长在自由地》和《永为自由魂》,将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课堂内外有语文,生活处处皆语文。
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
会认“肝、糙、犀、耷、恕、恋”;理解“扑腾、乳牙、垂头丧气、九霄云外、恋恋不舍”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体会“我”与小狮子爱尔莎之间的深厚感情。
3. 教育学生保护野生动物,和动物友好相处。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体会“我”和爱尔莎之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我”把爱尔莎送回大自然的原因,教育学生要保护野生动物,和动物友好相处。
课前准备:1. 生词卡片。
2. 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春的诗句春雨:1.风轻不动叶,雨细未沾衣,入楼如雾上,拂马似尘飞。
2.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
3.油云忽东起,凉雨凄相续。
似面洗垢尘,如头得膏沐。
千柯习习润,万叶欣欣绿。
4.洗末春色无多润,染尽花光不见痕。
5.乾坤一夕雨,草木万方春。
6.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7.润入土膏春脉脉,暝含山色昼沉沉。
8.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9.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僧志南《绝句》10.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8《小狮子爱尔莎》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k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课文:28*小狮子爱尔莎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遵循小学语文教学规律,以“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为基本理念。
设计体现以下几方面:1. 本课在教学中采取“以读促悟”的方式,让学生直面文本,根据文本材料,反复诵读,读中悟情。
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使学生能够在读书的过程中积累语言,发展语感,并能够抓住文章主要内容,在品词析句中体会作者与小狮子爱尔莎的感情和把爱尔莎送回大自然的原因。
2. 让学生认识作者乔伊·亚当逊,并引导学生阅读作者的两部作品《长在自由地》和《永为自由魂》,将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课堂内外有语文,生活处处皆语文。
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
会认“肝、糙、犀、耷、恕、恋”;理解“扑腾、乳牙、垂头丧气、九霄云外、恋恋不舍”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体会“我”与小狮子爱尔莎之间的深厚感情。
3. 教育学生保护野生动物,和动物友好相处。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体会“我”和爱尔莎之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我”把爱尔莎送回大自然的原因,教育学生要保护野生动物,和动物友好相处。
课前准备:1. 生词卡片。
2. 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9 卫星比武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这是一篇文艺性的说明文,介绍了一些关于卫星的科普知识。
本课教学以新课标为指导,设计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卫星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内的合作探究、分角色表演来理解五种人造地球卫星的特点和功能,采取以学生组合自我选择学习为主,教师引导贯穿为辅的教学策略。
以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在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前提下,在常规教学中渗透探究性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及敢于创新的精神,以激励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2017年春季学期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7.28小狮子爱尔教案2

28*小狮子爱尔莎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21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
2.懂得课文的记叙顺序是按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安排的。
3.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生活习性和小狮子和的“我”亲密关系。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懂得课文的记叙顺序是按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安排的。
教学过程:一、激避导入、诱导探究1.板书课题,自由提问。
师挑出其中有价值的问题,板书。
2.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将收集到的关于作者的资料进行交流)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事件我爱小狮子的词、句小狮子爱我的词、句出生成长洗澡勇斗犀牛换牙远足送走后发高烧分别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地方。
2.自学生字词,扫清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把握脉络1.默读课文,画出点明爱尔莎年龄的语句,想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的?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利用表格,协作学习。
四、自读课文,交流体会;这篇课文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第二课时1.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生活习性和小狮子和的“我”亲密关系。
2.懂得“我”把小狮子放回大自然的原因。
3.理解“我”和小狮子之间的深厚感情培养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1.懂得“我”把小狮子放回大自然的原因。
教学难点:1.懂得“我”把小狮子放回大自然的原因。
2.知道要怎样保护动物。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发动机1.出示课件1创设情景,引发学习动机。
2.师:狮子被称为兽中之王,是一种凶猛的大型食肉动物,下面我们来看一组狮子捕食的镜头。
3.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小狮子爱尔莎》这篇课文中的狮子爱尔莎却温柔、可爱、善解人意。
这是为什么呢?以至于最后与作者达到了难以割舍的地步。
二、自主阅读、独立探究为了帮助大家学习课文,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两组研究课题,同学们可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从两组课题中任选一组,进行研究。
同组的同学可以互相读一读、勾一勾、议一议,还可以做批注。
课件出示问题。
三、协作交流、体验感悟1.研究第一组问题的同学,可以谈谈作者写了小狮子爱尔沙在成长中的哪些事例?从这些事例中你发现了小狮子爱尔莎怎样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文中的哪些段落、句子使你感动?为什么使你感动?2.研究第二组问题的同学,可以谈谈作者为什么要把小狮子爱尔莎送回大自然,为此,作者做出了哪些努力?文中的哪些段落、句子使你感动?为什么使你感动?3.示课件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会认“肝、糙、犀、耷、恕、恋”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体会爱尔莎和“我“之间的深厚感情。
3.教育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狮子爱尔莎和“我”之间的深厚感情。
让学生明白要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教学难点:
理解“我”费尽周折把小狮子爱尔莎交回大自然的原因,体会“我“、在驯养狮子的过程中同爱尔莎产生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查阅乔伊·亚当逊的著作《野生的爱尔莎》或《狮子和我》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见过狮子吗?谈一谈你对狮子的了解。
(引导学生回想从电视及文章描写中见过狮子样子说说。
)
2.你见过有人在家里喂养过小狮子吗?
3.是呀,森林之王——勇猛的狮子谁敢喂养呀!可人和狮子能不能在一起朝夕相处共同生活呢?奥地利女作家,乔伊·亚当逊就勇敢地尝试了这件事,并且以她最好朋友的名字爱尔莎为它命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奥地利女作家乔伊·亚当逊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文章《小狮子爱尔莎》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读准字音,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初读感知,小组合作读文讨论。
)
3.自学反馈
(1)读词语:鱼肝油粗糙犀牛宽恕恋恋不舍
(提醒学生注意:“糙”字读“cāo”,不要读成“zào”。
“耷”字是第一声,不要读
成第三声。
“恕”字声母是翘舌音“sh”。
)
(2)理解词语:
垂头丧气:形容失望的神情。
宽恕:宽容、饶恕。
九霄云外:九宵,天空的最高处,比喻极高或极远的地方。
九霄云外:形容远得无影无踪。
课文指把怒气抛到很远的地方,消失得无影无踪。
恋恋不舍:形容舍不得离开。
(3)主要讲了“我”精心训养小狮子爱尔莎,和它一起生活了三年,又把它送回大自然的事。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课目文围绕“我”驯养小狮子爱尔莎又把它还给大自然这件事,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呢?
(抱养照料——生活习性及建立情感——放回大自然。
)
2.将全文内容按上述顺序归纳,用“先……再……然后”训练说话
3.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课堂总结,置留问题
“我”和爱尔莎一起生活了三年,小狮子爱尔莎有哪些特点?“我”又是怎样和它建立感情的?“我”为什么要把它放回大自然?这些问题,在下节课我们将仔细研究。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28.小狮子爱尔莎
出生
成长
回归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回忆上节课内容。
说说本文写了件什么事。
2.本文围绕着小狮子爱尔莎写了哪三方面的内容?(出生——成长——回归大自然)
3.今天,我们就从这三方面入手学习这篇课文,特别是了解“我”和小狮子的深厚感情。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阅读课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交流:
课文里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动?说说为什么最令你感动?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我”和爱尔莎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
[边读边思考,找出表现“我”对爱尔莎的关爱,爱尔莎与“我”感情深厚的句子多读几遍,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
2.汇报学习成果(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汇报,更好的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
出生:
(1)生通过具体语句说出自己的理解。
(2)(出示)这是一只()的小狮子。
(3)读出出“我”和小狮子初步建立情感的句子,再次完成上面的填空。
(4)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些句子。
成长:
(1)第2自然段:顽皮——小狮子洗澡时,跟“我”开玩笑。
(抓住“故意扑腾”“扑倒”体会。
)
第3自然段:勇敢——犀牛非常凶猛,爱尔莎却和它搏斗并赶走了它,保护了“我”。
(抓住“跑来”“勇敢”“搏斗”“赶走”等词语体会。
)
第4自然段:温顺——它开始换牙的时候,像孩子一样张开嘴给我看,还撒娇似的吮着“我”的大拇指,温顺可爱。
(抓住“像孩子一样张开嘴给我看”“闭着眼睛”“一动也不动”“吮吸”等词语体会。
)
第5自然段:驯服——它夜间闯入驴群,被“我”教训时的表现可看出它的驯服。
(抓住“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吮着”“蹭着”等词语体会。
)
小狮子的性格特点:顽皮、勇敢、温顺、驯服。
(2)先读一读,再仔细地体会。
(3)有感情地朗读,同学之间互相评读。
回归大自然:
(1)全班讨论“我”为什么要把爱尔莎送回大自然?
[再读课文,理解送回爱尔莎的原因。
引导学生读书自学,自主探究。
]
(我真正深爱它,让它自己去生活。
试验由人抚养并带有人气味的狮子,能否在大自然中生存。
)
(2)说话训练:用“因为……所以……“来回答“我”为什么要送小狮子回大自然。
(3)理解句子
●“我搂住他的脖子,吻着它;它好象也觉察到什么似的,用它那光滑的身子一个劲儿蹭我。
”
(这句话具体写出了“我”送爱尔莎回大自然时表现出的难舍难分的情态。
)
●“爱尔莎和我一起生活了三年。
最后分别的时候,我感到莫大的痛苦。
”
(这两句话写出了“我”和爱尔莎分别时的心情。
)
(4)有感情地朗读这几句话,集体评议。
(5)读后,说说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情感。
[让学生结合课文作者进行科学实验的目的,启发学生充分认识保护野生动物,促进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
(6)小狮子爱尔莎回到大自然以后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呢?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4.小结:是呀,任何一种分别总是让人痛苦。
爱尔莎走了,满载着作者对它的情谊走了。
回到真正属于它的大自然中去了。
让我们与作者一道为爱尔莎送别,祝它一路平安!
[体会作者与小狮子之间的深厚感情,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并使学生受到真挚情感的熏陶。
]
三、联系生活,升华主体
1.同学们,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我们爱护动物,善待周围的动物,再凶猛的野兽也能和人类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动物和人都是有感情的,只要我们关心爱护小动物,小动物也会关心爱护你。
那么,与本文作者相比,你们认为我们周围的人在保护动物方面做得怎么样? 或者建议咱们重庆人在保护动物方面还应做些什么?
生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我们身边的小动物太需要我们的关爱,孩子们,让我们用自己的努力去关心这些小动物吧!因为,我们周围的环境是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只有我们生存的环境才会和谐、美丽。
2.将自己喜爱的一种动物的介绍写下来。
3.做调查:了解当地水里的鱼、林中的鸟及其它的动物,最近几年有什么变化?
板书设计: 28.小狮子爱尔莎
出生:抚摸喂一刻不离
成长:顽皮、勇敢、温顺、驯服爱动物爱自然
回归:莫大痛苦、恋恋不舍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