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10项最有影响新技术
学术科技知识竞赛题目(填空)

一、填空(每空分,共分)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由 ______首先提出来的。
2、科学包括______ 和______ 两部分。
3、经国务院批准, ______ 院士被授予 2002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4、 2003 年 4 月 13 日, ______ 宣布破解非典元凶——冠状病毒。
5、湖滨区于______ 年被国家科委授予“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荣誉称号。
6、________的进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7、邓小平同志在 1988 年 9 月 5 日与外宾的谈话中第一次明确提出“ ______ ”的重要思想,并在 1992 年春季的南方视察谈话中着重强调了这一论断。
8、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第 35 届成员国大会决定从 2001 年起,每年的___月____ 日为世界知识产权日。
9、技术贸易实行_______合同制,使用国家规定的技术合同文本。
10、自然科学奖授予在______研究和_____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
11、邓小平在 1978 年 3 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发表了______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段的一部分”、“四个现代化最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这三个著名论断。
12、中国科协在全国科技工作者中倡导的科学精神是 ______、 ___ 、______ 、______ 。
1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是 ______ 年 5 月 6 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决定》从十一个方面阐述了必须。
14、《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于 ______ 年______ 月______ 日发布施行。
15、《河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自 ______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
16、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 ______ 名。
17、是我国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 ______为终身荣誉。
18、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 ______为终身荣誉。
2013年世界十大科技成就

2013年世界十大科技成就1. 人类探测器历史性地飞出太阳系美国航天局9月12日宣布,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已经飞出太阳系,目前正在寒冷黑暗的星际空间中“漫步”。
人类,迎来向星际空间进军标志性的第一步。
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8月25日可能就是“旅行者1号”脱离太阳系的日子。
目前,该探测器距太阳约190亿公里,但仍暂时受到太阳的影响。
《科学》杂志发表了相关报告。
美国航天局副局长约翰?格伦斯菲尔德说,作为人类派往星际空间的“大使”,“旅行者1号”勇敢踏足从未有探测器到达过的地方,这是人类科学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为人类的科学梦想与事业掀开了新篇章。
2. 首次3D打印出“活体组织”研究人员创造出一种水滴网络,能够模仿生物组织中的细胞的一些特性。
利用一台3D打印机,英国牛津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将这些小水滴组装成为一种与胶状物类似的物质,从而能够像肌肉一样弯曲,并能够像神经细胞束一样传输电信号,这一成果将有望应用在医疗领域。
研究人员在4月5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说,这样打印出来的材料其质地与大脑和脂肪组织相似,可做出类似肌肉样活动的折叠动作,且具备像神经元那样工作的通信网络结构,可用于修复或增强衰竭的器官。
3. 世界第一台碳纳米管计算机建成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利用新设计方法建成的碳纳米管计算机芯片包含178个晶体管,其中每个晶体管由10至200个碳纳米管构成。
不过,这一设备只是未来碳纳米管电子设备的基本原型,目前只能运行支持计数和排列等简单功能的操作系统。
论文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专家认为,受限于硅自身性质,传统半导体技术已经趋近极限,而这项新突破使人们看到用碳纳米管代替硅,制造出体积更小、速度更快、价格更便宜的新一代电子设备的可能性。
这一成果或将开启电子设备新时代。
4. 首次发现人类DNA存在四链螺旋结构剑桥大学的尚卡尔?巴拉苏布拉马尼安等人在《自然?化学》杂志上报告说,过去研究者能在实验室中制出四链螺旋结构的DNA,但一直不知道这种结构是否在人体内天然存在,他们使用一种会发出荧光、只与四链结构DNA结合而不与普通双链结构DNA结合的物质,首次证实了人类DNA中也存在四链螺旋结构。
新技术应用实施方案

新技术应用实施方案(总10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东原财富广场4号楼新技术应用实施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时间: 2016年12月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JIANGSU PROVINCE SUZHONG CONSTRUCTION GROUP CO.,LTP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及说明 (4)编制依据 (4)编制说明 (4)第二章工程概况 (5)工程概述 (5)第三章项目管理目标 (8)质量目标 (8)科技示范工程实施目标 (8)安全与文明施工目标 (9)环境管理目标 (9)成本控制目标 (9)科技目标 (10)第四章施工组织措施 (11)新技术应用小组人员名单 (11)新技术推广示范工程的运作制度和奖罚制度 (12)新技术推广实施措施 (12)劳动力计划表 (13)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 (15)工期目标 (15)第六章拟推广新技术项目名称、应用部位 (16)灌注桩后锚索注浆技术 (16)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 (16)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16)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16)集成附着试升降脚手架技术 (17)薄壁金属管道新型连接施工技术 (17)机电消声减震综合施工技术 (17)施工扬尘控制技术 (17)工具式定型化临时设施技术技术 (18)高密封反应粘结型防水湿铺卷材(PET双面)防水施工技术 (18)外墙体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 (18)合金窗断桥技术(隔热金属多腔密封窗框) (18)大数据的项目成本分析与控制信息技术 (19)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商务采购技术 (19)互联网的项目多方协同管理技术 (19)第七章新技术各单项施工方法 (19)模板支设的注意事项 (41)模板拆除 (41)边坡喷锚施工(基坑北侧局部) (42)第八章新技术成本管理计划 (88)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88)风险控制措施 (89)第一章编制依据及说明编制依据1.《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应用指南》编制说明根据本工程施工图纸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新技术应用部分),编制的目的是从施工全局出发,用以指导工程施工与管理,以保证新技术运用的实现。
纳米技术

• 利用纳米技术还可制成各种分子传感器和探测器。利
用纳米羟基磷酸钙为原料,可制作人的牙齿、关节等
仿生纳米材料。将药物储存在碳纳米管中,并通过一 定的机制来激发药剂的释放,则可控药剂有希望变为 现实。
• 另外,还可利用碳纳米管来制作储氢材料,用作燃料 汽车的燃料"储备箱"。利用纳米颗粒膜的巨磁阻效应 研制高灵敏度的磁传感器;利用具有强红外吸收能力 的纳米复合体系来制备红外隐身材料,都是很具有应 用前景的技术开发领域。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的针尖 将原子一个个地排列成 汉字,汉字的大小只有 几个纳米。
纳米技术应用
1 、纳米技术在陶瓷领域方面的应用 2 、纳米技术在微电子学上的应用 3 、纳米技术在生物工程上的应用 4 、纳米技术在光电领域的应用 5 、纳米技术在化工领域的应用 6 、纳米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 7 、纳米技术在分子组装方面的应用 8、纳米技术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虽然纳米陶瓷还有许多关键技术需要解决,但其
优良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抗弯强度、断裂韧
性,使其在切削刀具、轴承、汽车发动机部件等 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并在许多超高温、强 腐蚀等苛刻的环境下起着其他材料不可替代的作 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返回
纳米级微电子元件
日本日立中心实验室利用半导体材料砷化镍,
认为:“物理学的规律不排除一个原子一个原子地制造物 质的可能性”,并表示: “我深信不移,当人们能操纵 细微物质的时候,将可获得极其丰富的新的物质的性质。”
费曼对纳米技术的最早梦想,成为一个光
辉的起点,人类开始了对纳米世界的探求。
科学家发现,在纳米的世界里,物质发生了质的飞 跃。比如硅晶体是不发光的,但纳米硅却会发光;陶瓷
纳米抗菌防静电面料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科学与技术》题库及答案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材料是人们用来制造有用物品的各种( )。
A.元素 B.分子C.原子 D.物质2.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是( )。
A.染色体复制B.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的确立C.核酸组成D.遗传因子3.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是地壳、地幔和( )。
A.地貌 B.地心C.海沟 D.内核4.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是( )技术。
A.超导 B.微电子C.纳米 D.生物5.安全炸药的发明者( )。
A.爱因斯坦 B.达默C.牛顿 D.诺贝尔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6.科学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动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存在于____的,是社会的经济发展需要;二是存在于科学内部的,是科学认识本身的逻辑。
7.原子核的半径约为____m。
8.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____的最小功能单位。
9.当今新材料发展有以下特点:____、智能型材料的开发、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能再生、节约能源、长寿命等。
10.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大约出现在____万年前。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1.核力12.纳米材料13.基因表达14.计算机语言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5.简述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及其意义。
16.简述大爆炸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宇宙大爆炸的过程。
五、论述题(共30分)17.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你是如何体会的?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D 2.B 3.B 4.B 5.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6.科学外部7. 10 -148.遗传物质9.结构与功能相结合10. 300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1.核力是原子核中核子之间存在的作用力。
建筑业10项新技术应用

建筑业10项新技术应用根据国家建设部要求推广应用的新技术要求,以及本公司科技开发纲要和本工程的技术要求、质量目标,我们将在下列工艺、工序中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
(一)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目前业主已完成了基坑的围护工程,但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对基坑的监测至关重要。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挡土结构位移和基坑周围环境变化进行严密监测,以反馈的数据调整基坑施工参数,确保基坑安全。
(二)土钉墙支护本工程浅基坑支护采用土钉墙支护技术,该支护结构轻型,施工操作方便,由土钉,钢筋网喷射砼面板和经加固的原位土体三部分组成,利用了经加固后的原位土体来维护基坑边坡土体稳定,具有施工速度快、造价经济等特点。
(三)预拌混凝土应用本工程除零星砼外均采用预拌商品砼,这样能加快砼浇捣速度,确保浇捣质量,控制风尘、噪音和水质污染,砼采用专用运输车运输,出料后通过输运泵车直接将砼送达作业面。
另外预拌砼中可应用超细活性掺合料如粉煤灰等,可改善砼中的亚微观结构,提高粗骨料与砂浆之间的界面强度,而且可填充砼内部毛细管,起到增强和密实作用,同时还可节约水泥。
执行标准为《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
(四)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一、套筒挤压连接技术本工程Ф25以上螺钢连接,为保证质量,我们采用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该技术是把两根待接钢筋的端头插入一个优质钢套筒,然后用挤压机在侧向加压数道,套筒塑性变形后即与带肋钢筋紧密咬合达到连接的目的。
它的优点是接头强度高,质量稳定可靠,安全、无明火,不受气候影响,适应性强,还特别适用于不可焊钢筋,进口钢筋连接,执行标准《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96。
技术质量保证措施:1、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挤压前应对钢筋端头的锈皮,泥沙、油污等杂物清理干净,对钢筋与套筒进行试套,如钢筋有蹄,弯折或纵肋尺寸过大者先进行矫正或用砂轮打磨。
3、挤压接头相互错开,接头百分率符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之规定。
2014年十大新兴技术

2014年2月26日,世界经济论坛新兴技术全球议程理事会总结并发布了2014年十大新兴技术,包括轻量化汽车和智能药物等新兴技术可能会对未来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这十大新兴技术包括:脑机接口技术:目前,我们已经可以通过监测脑电活动进行打字操作了。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残障人士还有望通过意念操控轮椅。
海水收集:通过新的化学工艺对海水中的废副产品进行再循环利用,大规模的海水淡化即将第一次具备商业可行性。
轻量化汽车: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的汽车比传统的汽车要轻40%,能够节省大量的能源。
获取可再生电力:这项重大技术突破将能够实现“电网级规模存储”——将多余的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储存在电网系统内。
可穿戴设备:不管是穿戴在身上,还是内嵌在衣服上,或是置于皮肤表层之下,这些装置都能追踪心率和压力水平等信息,帮助使用者实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纳米线电池:这是一种采用了极微纳米硅线的新型电池,其使用寿命更长,充电更快,而且存储容量能高达现有电池的三倍。
无屏显示器:这种“无屏显示器”能够将3D图像投射到空间,显示出2D图像在屏幕上无法显示的信息。
这项技术即将成为现实。
微生物药物:通过采用在健康肠道获得的微生物群而进行治疗的新一代疗法,目前已进入临床研发阶段。
RNA疗法:和DNA一样,RNA在蛋白质合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也能承载基因信息。
随着各领域科学的发展,基于RNA的新一代靶向药物正在投入生产。
预测分析:通过使用数据和专业化的机器学习算法,我们就能针对人及其行为构建详细的预测模型,从而为城市规划和医疗诊断提供支持。
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议程理事会由学术界和工商界的顶尖思想领袖组成,重点列出了即将产生切实、积极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其中包括从海水中制取饮用水以及用意念操控电脑等新技术。
“这些突破性成果展示了技术在积极影响社会方面的无穷潜力,包括寻找清洁能源和开发新的治疗方法。
而要真正实现这些潜力,我们需要制定科学的监管框架,建立创新者和市场领袖之间的战略联盟,开展资本投资并扩大宣传,”世界经济论坛新兴技术全球议程理事会主席、Flagship Ventures首席执行官Noubar Afeyan表示。
(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世界数字图书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世界数字图书馆本馆动态图书馆支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到东华理工大学调研 (1)图书馆支部举办“台湾原版学术图书展”践行科学发展观 (1)学习科学发展观建设文明图书馆 (1)图情动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世界数字图书馆 (2)英国皇家化学会和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联合发行新期刊 (2)MIT在全校范围施行“开放获取”政策 (2)南非将推出免费科技期刊网络图书馆 (3)江西省图书馆学会部署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3)2009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征文通知 (3)北大牵手汉王电纸书打造“随身图书馆” (4)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门” (4)国家图书馆和澳门构建寻根网拟收千部家谱文献 (4)新书推荐新到工具书介绍 (5)汽车类专业新书 (7)水利类新书 (10)建筑类新书 (12)学术信息水利工程技术 (14)工程控制与监理 (14)新闻传播学 (15)水文水资源 (15)影视艺术 (16)艺术设计与应用 (16)通信技术与应用 (17)网络安全技术 (18)高等教育研究 (18)图书情报 (19)教育动态教育部:2009年教育审计重点防范学校经济风险 (20)教育部就《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实施办法》征求意见 (20)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研制成功 (20)志愿者服务西部招募中计划首推三年期 (21)中小学教师省级统一聘 (21)江西将建立“双困”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机制 (21)重庆市将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定向免费培训 (22)河南三大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 (22)调查显示96.4%的人赞成大学生投身公益创业 (22)广州重点高校开设标准化专业 (23)教师共享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站式服务中心称了学生心 (23)水利新闻钱正英院士:水环境退化是中国水利最大危机 (24)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今日竣工验收 (24)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立项 (24)长江流域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总体框架形成 (24)科技信息●电力技术亚洲首台海上风电机矗立在我国东海之上 (25)中国最大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样机调试成功 (25)王中林小组开发出复合型纳米发电机 (25)●材料科学我国成功研制风电风机叶片关键材料 (26)稀土异戊橡胶研发获重大突破 (26)美科学家利用病毒制造出环境友好型电池 (26)英国新型平板扬声器轻薄如纸 (26)●汽车工程新一代汽车速度传感器问世 (27)巴西推出冷启动混合燃料汽车 (27)世界第一辆飞行汽车首次试飞成功 (27)●建筑31项工程获第八届詹天佑奖 (28)RMJM推出无需取暖设备的“MiLoft”房屋 (28)抗震环保竹结构别墅问世 (28)世界设计大会将在北京召开 (28)●数字技术希捷联手AMD展示高速数据传输新技术 (29)用声音和颜色检索的搜索引擎问世 (29)德研制出可供盲人使用的显示屏 (29)我国自主开发的多核网络安全处理器通过鉴定 (30)●其它《当代生物学》:用扫描技术成功读取大脑记忆 (30)大脑新生神经元可助人们“重拾记忆” (30)英国科学家评选出改变当今世界的10项发明创造 (31)日内瓦发明展上小发明受欢迎 (32)图书馆支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到东华理工大学调研根据图书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计划安排,4月1日,图书馆支部的全体党员到东华理工大学图书馆进行调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今世界10项最有影响新技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新概念层出不穷,新技术工艺相继闪亮登场。
纳米材料、信息技术、生物制药、节能环保科技领域的创新和研发引人注目,鼓舞人心。
一项新的科技发明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我们的生活,影响社会发展的历程。
近日,俄罗斯《大众机械》杂志撰文指出,以下科技新技术会使人类生活因此而更加完美无缺。
1,相变随机闪存(PRAM)手机、手提电脑等移动设备对存储器的要求,与服务器和台式电脑等截然不同。
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些移动设备存储器的主要性能要求是低成本、低功耗以及非易失性。
但是,由于目前开发的各类存储器都有其自身缺陷,因而没有一款能够完全满足上述所有要求。
例如,动态随机存储器成本低且能够随机访问,但遗憾的是存在易失性,即断电后会发生数据丢失;充当缓存的静态随机存储器读写速度快且能够随机访问,但缺点是成本较高;相比之下,闪存成本低且具有非易失性特点,然而苦于速度慢又无法随机访问。
除此之外,目前的闪存制造技术也无法生产出存储容量超过16G的产品。
最新兴起的相变随机闪存技术,类似于CD和CD驱动器中所采用的技术。
在PRAM中,电流将硫化薄膜加热至晶态或非晶态,因两种状态下的电阻率有很大差别,从而可判读为0或1,只要在上面施加少量的复位电流就能触发这两个状态的切换。
在现有的电子产品中,广泛使用的非易失性闪存有NOR和NAND两种:NOR 闪存适合直接运行软件,但它的速度较慢,而且造价昂贵;NAND闪存容易大规模制造,更适合存储大容量文件,如MP3音乐文件等。
PRAM闪存则采用垂直二极管和三维晶体管结构,不需要在储存新数据前擦除旧数据,因而是非易失性的,也就是说,在电子设备关闭时仍能保存数据。
目前,三星公司在PRAM领域的研发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06年已经展示了它的初级产品,这些新产品比现有普通闪存快30倍以上。
三星公司表示,PRAM产品有望在2008年上市,它极有可能将成为NOR闪存的最终替代品。
2,汽车智能一体化近10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交通运输行业带来了各种机遇,智能交通系统(ITS),便是其中最典型、最活跃、最具潜力而且全面应用了信息技术的一个交通运输发展综合领域。
ITS就是信息技术———主要是计算机、通讯和感应技术———在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实际应用,其目标是强化对公路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等交通设施的管理,实现更安全、更便捷、更有效、与环境更协调的客货运输。
对于广大出行者而言,一个整体化的交通信息网络意味着将来的出行会更加方便、更加省时、更加经济。
它将使各种交通工具包括公共汽车、城市轨道交通、公路客运和小汽车之间全面协调运营,形成一个整体化的和谐的交通运输系统。
这样,在一次出行过程中,各种交通工具之间的转换问题、绕行和换乘引起的时间改变、不同地区之间的服务标准等问题,都可望得到最合理的解决。
美国交通部正在积极推进有关汽车智能一体化技术,有望在2007年进行测试运行。
这项技术将重点开发4种产品:车内信息处理设备、故障诊断与预警设备、辅助驾驶设备和一种能自动介入的安全设备。
所有这些设备将与安装在沿线交通设施上的其他装置协同工作,以确保车辆的性能和驾驶员的驾驶能力维持在最佳状态。
在驾驶资格自动检测方面,车载装置首先会把无驾照者、身体与精神状态不合适者迅速鉴别出来,使他们根本无法进入车辆启动程序,从而在源头上杜绝了一部分交通事故。
同时,车载装置还将实时检测驾车者是否处于警觉状态,实时检测其驾驶行为是否正常和负责任。
这项计划包括安装一个5.9赫兹的短距离无线通信设备,以方便司机在驾驶途中与周围车辆的司机对话;在交叉路口和直道处安装一种控制设备,汇集有关汽车的速度和位置,以及周边交通状况图和天气条件等所有动态信息,以便司机可以准确把握综合信息,远离可能出现的拥堵地点。
3,可印制太阳能电池技术(Printed Solar Panels)目前,大规模使用太阳能电池所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硅太阳能电池成本太高,制造工艺复杂。
它需要在高度真空的环境下生产,以避免微型尘埃和空气中的微粒对产品产生不良影响。
但近年来,科学家发明的一种太阳能电池技术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种技术是利用纳米技术,将太阳能光电转换电路印制在可卷曲的薄膜材料上。
这一新技术不仅使大大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生产速度,而且印制的电路线宽仅有头发直径的十万分之一,因此,制成的太阳能电池片可以收集更多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
也就是说,纳米太阳能电池片的发电能力比传统的硅材料太阳能电池片更强。
而且,这种新型的纳米太阳能电池片是可以卷曲的,比传统的硅材料电池片更轻也更有弹性,携带当然也更加方便。
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家名为“纳米太阳能”的公司研制出的铜铟镓二硒电池,使用了低成本基板,该基板的加工不需要真空沉积。
同时,采用了纳米结构的“墨水”,直接在基板上印制半导体太阳能发电板。
这样生产出的太阳能电池具有成本低廉、制造容易、重量轻和易弯曲等特点。
目前,纳米太阳能公司已筹集到500万美元的风险资金,用于建设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厂。
预计该厂投产后,一年所生产的太阳能电池可达430兆瓦,这个数字是美国现有利用太阳能电池发电量的2倍。
美国科纳卡公司研发的有机太阳能材料,也能够印制或喷涂在各种柔性基质上,并且整个生产成本也非常低廉。
与传统的以硅为基质的太阳能材料相比,这种有机太阳能材料具有重量轻、柔韧性好、用途更广泛等特点。
有关专家因此指出,未来最有希望的太阳能装置,是导电塑料和纳米材料的混合产品,这两种材料的混合溶液能以类似于喷墨打印的方式生产出太阳能电池。
4,护照电子保护从今年起,美国政府颁发的所有新护照都增加了一块射频频率识别(RFID)芯片。
该芯片上储存了持有者的姓名、出生日期和地点、性别、护照号码、颁发的时间以及截止日期等个人信息。
更重要的是,芯片中还包含一张护照持有人的脸部数码相片,目的在于防止伪造护照。
RFID电子护照采用了EPCGen2RFID芯片,此芯片符合ISO180006-C标准,具有6米的识别距离。
RFID芯片内含有一个ID卡号,卡号数据与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的数据库相连接。
海关设置的读写器可以一次最多处理8本护照的信息,从而大大加速了通关的速度。
另外,每个RFID标签芯片都设置了防护措施,以防止其中的信息被盗取。
因此,这种高科技含量的新护照很难伪造。
但是,仍有一些专家对RFID标签的保密性和安全性表示质疑。
在一次展示会上,德国一家电脑安全公司的顾问格伦沃尔德现场展示了RFID技术存在的安全隐患。
他利用一台价值仅200美元的RFID读卡器和一台并不先进的智能卡烧录机,将一本英国电子护照中的信息克隆到一张空白的芯片中,又嵌入到一张智能卡中,这样就等于是伪造了一本护照。
由于RFID芯片可以从一段距离外鉴别携带人的身份,有人担心,它可能会被恐怖分子用作炸弹袭击的触发器。
5,人体局域网(BAN,BodyAreaNetwork)试想这样一幕,你衣服口袋里的手机贴着皮肤发出一个微弱的感应电流,于是,你的手就会非常神奇地变成一把全能钥匙:当你摸到汽车时,车门就会自动打开;握住鼠标时,个人电脑就会自动开启。
听起来这好像是在做梦,但这却是德国一家名为“ImCoSys”公司通过智能手机来实现的人体局域网技术。
当然,证实这些设想尚需要有与BAN计划相配套的设备,相应的智能手机还没有被商用研发出来。
BAN是以人体周围的设备例如随身携带的手表、传感器以及手机等,以及人体内部(即植入设备)等为对象的无线通信专用系统。
目前,BAN所使用的频带尚未确定,但400兆赫兹频带以及600兆赫兹频带已被列入议程。
专家认为,BAN技术将在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可穿戴、可植入、可侵入的服务于人的健康监护设备已经出现:如穿戴于指尖的血氧传感器、腕表型血糖传感器、腕表型睡眠品质测量器、睡眠生理检查器、可植入型身份识别组件等。
假如没有BAN,这些传感器和促动器则都只能独立工作,要自带各自的通信部件,因此通信资源不能有效利用。
目前在日本,关于信息通信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研究相当活跃。
此外,BAN 技术在音乐方面也大有前途,韩国厂商对该领域的应用表现出了强烈兴趣。
6,等离子电弧汽化技术等离子电弧汽化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电流和气体(如氩、氮)通入用水冷却的特种喷嘴内,造成强烈的压缩电弧而形成温度极高的等离子流。
利用这样的高温等离子流,可以切割用普通氧气切割法所难以切割的金属,如不锈钢、镍基合金、铝和铜等。
近年来,随着等离子体物理学研究的逐步深入及进展,它的应用范围从以前的物理学、工业、军事等行业,已经扩展到医学、生物学等众多领域。
利用等离子电弧汽化技术,把垃圾加热到6000摄氏度,就可以使垃圾变废为宝。
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家正在建设中的垃圾处理厂,就是计划采用这种技术来处理垃圾。
预计该厂每天可以将3000吨垃圾变为热蒸汽供应给附近的工厂,还可用于发电120兆瓦特,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软化残渣还可用于建筑施工。
另外,非常重要的是,整个处理过程几乎不产生有害物质。
预计该工厂到2009年能够投入使用。
7,网络视频技术(VoN:Video on the Net)第一次利用网络视频技术召开的会议出现在1998年。
但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在普通用户的电脑上观看视频的技术近期才逐渐走向成熟。
一方面,它具备了以往硬件视频会议系统的音视频交互的优势;另一方面,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充分结合,把各种数据协作、工作协同等功能应用得更加彻底,同时还避免了硬件视频会议昂贵的网络及设备投资,系统也更加方便和易用。
例如,苹果电脑公司研制的iTV流媒体机顶盒预计将在今年推出,使用这种技术,就能非常方便地在网上观看视频。
2006年,谷歌公司以16.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视频网站,这预示着,网络视频技术将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网络视频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综合了计算机、通讯技术、电视技术而迅速新兴的一门综合性技术。
同传统电视行业相比,网络视频具有更加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比如及时发布信息、自主选择频道等。
它彻底改变了过去收看节目的被动方式,实现了节目的按需收看和任意播放,集动态影视图像、静态图变、声音、文字等信息为一体,为用户提供实时、交互、按需点播等服务。
而视频网站的兴起,不仅仅是完善了整个互联网行业的产业链,还使网民的选择更加多样化,体验更加直观。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视频行业作为一种交互式媒体,它的发展必将带来大众传媒的分流走势与传播途径的一次深远变革。
8,可弯曲水泥美国密歇根大学采用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砂浆,研制出一种新型水泥,俗称为工程黏性水泥(简称ECC)。
其生产工艺类似于纤维混凝土,但不使用粗骨料,纤维体积含量一般不超过2%。